| |
|
阅读网 -> 教育信息 -> 上清北真的可以改变一生吗? -> 正文阅读 |
|
[教育信息]上清北真的可以改变一生吗?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上清北真的可以改变一生吗? 关注问题?写回答 [img_log] 高考 高校 清北复交 北大清华 上清北真的可以改变一生吗? 圆桌收录 大学生保研、考研还是留学 |
无耻地匿名了。 对于我个人而言,上清北改变了我的一生。 我小时候的希望是考上中专,在家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我父母也是这么教育我的。 我妈妈小学3年级辍学了,一辈子读过的完整的书不超过10本;我爸爸小学4年级辍学在生产队干活赚工分,后来当兵学了些知识。小时候父母对我没啥期待,就想着能搞个中专文凭最好(那时候中专包分配,算是干部),最差就上个技校当个工人,进厂子。 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数学和语文,我神奇地考了两个满分。然后老师找我妈说,孩子学习还可以,得盯住,好好学,以后考个高中,没准能考大学。我妈啥也不会呀,也不知道怎么管我,每天最多问一句:作业做了么?我总是说在学校就写完了。后来她也不问了。我爸几乎不过问学习的事儿。 三年级的时候我妈去书店上班,因为学校离书店近,离我家稍远,中午放学我就直接去书店,我妈带饭给我吃,吃完我就在书店看书。小学毕业前,我把书店的书通读了一遍,包括菜谱都翻了一遍,脑子里存了大量的信息,但是我其实没有很好的系统学习和阅读的能力。 初中一路成绩不错,考上重点高中,然后入学考试中以垫底的成绩进了实验班。在实验班的前两周,我发现周围同学课间还有自习课都在做题,只有我一个人发呆,不知道干啥。班主任也发现了,找我谈话,问我有什么问题?我回答说:问题就是我不知道有什么问题!班主任觉得我挺有意思,问我:老师上课讲的东西你都会了么?我说有的会了有的不会。班主任说:不会的你难道不再研究研究?我说:哦,我明白了,我以为老师后面会再讲。班主任问:你以前遇见不会的问题都怎么办?我说:我以前没遇见过不会的问题。班主任都乐了。后来我才发现,人家小学初中都学奥数啥的,会遇见很多不会的问题。我只学习课内知识,课内知识那点难度根本没啥障碍。怪不得入学考试的时候,很多题目我闻所未闻,人家都做过一半。我基本上就是那些只学课内的学生中前几名的。 然后我开始观察同学们的学习,自己摸索了自己的学习方法,这个期间依然保持大量读书的习惯,仅仅是通读,没有精读,我真正学会读书是进了大学,在同学身上学到的。入学考试全校54,第一次月考40,第二次月考27,第一学期期末考第3,后面基本上稳定在前十名。那个时候挺苦的,同学们都很厉害,每次考试都有排名,压力很大,不过我自己心态不错,每天乐呵呵的。高三第一学期,学校开放图书馆当自习室,不愿意在教室自习的学生可以去图书馆。我因为喜欢看书,基本上一半的自习课都在图书馆。当时有个同学只要我去图书馆他就跟我过去坐我身边。我很奇怪,就问他为啥?他说他压力很大,晚上总睡不好,但是看我特别乐呵,在我身边他也觉得放松了。我觉得挺高兴,能让人放松开心挺好的,现在他也是我特别好的朋友。后来这哥们儿去了中财,现在是金融大佬。 我说了这么多,是想说在进入大学前,我真的是什么也不懂,每天傻乐呵,对未来没有规划,也没有想法,就是上学上课做题考试,然后踢球打篮球乒乓球,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未来做什么样的事儿,完全不知道、没想法,父母也不会给我提供什么指导和建议,我小学3年级就超越他们了。但是上了北大后,我的人生就改变了。 在这里我遇见很多不同类型的同学:天才型同学,自律型同学,多才型同学,勤奋型同学,投机取巧型同学,颓废型同学。不管哪种类型,基本上他们都做到了该类型的极致。我作为一个小透明,默默地向他们学习。我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想着自己以后要干什么。我遇到了自己的伴侣。我开始整理自己之前看过的书,尽量系统化自己掌握的知识,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由于自身资质一般,家境也一般,也没像同学们那样出国深造,就在北京定居下来。 现在有了房子车子孩子,日子不富贵也不拮据,平平淡淡。但是我见识到互联网从少数人的玩具到大多数人的日常,并参与其中,经历了繁荣和泡沫,经历了不同的企业,经历了各种规模的项目。这都是考上北大给予我的。 我不知道考上清北对于其他人意味着什么。但是对于我自己,我的人生完成了非同小可的转变,我的人生变得有趣、有挑战性,我保持了持续学习的能力,我明白了自己不过如此,我也懂得如果科学地努力我能够成长,这就是我的感受。 以下为2021.1.28修改 我其实没想到有这么多朋友点赞和评论,因为我的经历其实非常平淡,没什么大起大落,现在的生活也是简单的打工人生活。 对于迷茫的有疑惑的朋友,我想多说一句,那就是人生的真正改变,是要靠生活还有社会来毒打之后才能发生的。面对人生的毒打和拷问的时候,你的应对能力才是改变你人生的关键。有的人自怨自艾,有的人怨天尤人,有的人逆风而上,有的人坚韧不拔,有的人积极乐观,有的人麻木不仁。而高等教育的本质,就是让你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能够勇敢地面对一切荣辱。这种能力来自一件件小事上你付出的思考和行动。不管哪个年龄层,一定要多了解事件的方方面面,多掌握信息和数据,实实在在地深入地调研,然后才是思考和行动。切不可心浮气躁,更不要盲目攀比,迷失自我。希望大家的人生一切顺利。 以下为2021.3.22修改 不知道哪位大佬点了赞,增加了这个回答的曝光。知友的留言我都看了。这个回答如果能帮到你们,我很开心。 也有知友质疑我的回答,在此我想说,质疑是一个很好的品质,保持怀疑是理性的起点。只要我的回答引发了你的思考,那我就很高兴了。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厉害的人,当你见了他们,你会想:原来还能这样?然后你看世界的角度就多了一个。 有的知友问,如何保持乐呵的心态?我想说的是,良好的心态来自对自己的正确的认知。这种认知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也受到后天学习调整的改造,这两种力量一直在抗衡。这就是我们受教育的意义,即:让自己的人格更独立,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接纳自己的优点缺点。大白话就是,别把自己太当回事儿,增强钝感能力,太敏感会消耗很多能量,牵扯太多时间和精力,影响自己的健康发展。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保持冷静,搞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自然容易乐呵。自己掌握自己的节奏,一旦被别人带节奏,人没法乐呵,因为你缺失掌控感。 另外一部分知友询问教育下一代的问题。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太多高学历的人、成功的人无法成功地培养下一代。尤其是现在这个社会。总体而言,几个原则:1、了解儿童发展的规律和心理结构,知己知彼才能有效教育孩子。2、了解自己家孩子的特点和类型,有本书叫做《如何成为面向未来的学习者》(之前名字凭记忆写的,不完整),书中根据生理优势把孩子分成7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孩子有对应的更高效的学习方法,一个善于视觉表达的孩子用语言表达的方式学习就很难受。3、发自内心地尊重孩子,我们成人面对儿童有一大矛盾,就是在一些情况下把他当做小型成人,用成人标准要求,另一方面又总觉得孩子是小破孩,不信赖他们,导致孩子认知非常割裂,昨天还觉得小伙子棒棒的,今天又否定了我,这种矛盾非常有毒,我想各位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父母一会儿跟孩子说你都老大不小了,怎么还xxxx,然后转身又说你个小屁孩懂个什么,给老子xxxx去!真的非常有害。建议大家看看蒙氏《童年的秘密》、阿德勒的《儿童教育心理学》。4、知识性的学习很重要,但没有非知识性的学习重要。5、身体健康,心理阳光,这才是保证幸福人生的秘密。6、所谓的鸡娃,不如努力提升自己,你在努力提升自己的时候,孩子都能看到,行动远远大于说教。 最后,关于升学、应试还有就业。现在我国处在一个高速发展与平稳进步的衔接阶段,贫富差距在拉大,而贫富差距大的社会,教育模式更倾向于密集型比拼,也就是内卷越来越严重。我上学的时代,大家经济差距不大,家长要求不高,能每天自主完成课内作业就能遥遥领先。而现阶段,这个美好的画面很难支撑孩子学业了。贫富差距大,有钱家庭投入巨大,中产家庭跟随,逐步抬高教育成本,导致父母和孩子冲突严重,而投入产出比逐渐下降。这也是城市家庭焦虑的根源。就好像德州扑克,人家有钱的玩家盲牌就下大注,你跟还是不跟?因此,认清自我找到自己的节奏才行。这个世界越来越多元了,很多路子都能达到幸福彼岸,别被人带节奏,即使你要跟,你也要搞清楚规则,搞清楚自己的目标,拿出一个靠谱的规划和备选方案来,盲目跟牌只能被拖死。 现在的社会,要么拼脑力,要么拼财力,要么拼体力,找一个适合自己的。此三者,能占一样就很厉害,能有两样妥妥人生赢家。 最后,还是祝各位知友,找到自我,乐呵而真实地生活。 以下为2021.4.8修改 这是最后一次修改回答了。 有知友问什么是知识性学习和非知识性学习,我在这里补充解释一下。 大白话就是,知识性代表着封闭型信息的学习,具有明显的二元性质,也就是说,通过学习你只会得到两个结果:学会了,没学会。所有应试教育都是这类,还有其他特长类的学习也都是知识性学习。这种学习的另一个特点是,具有可期待的稳定的结果输出,也就是你学会了之后按照方法去做,结果基本一致。这种封闭式的学习容易量化,主要针对选拔。 非知识性学习则是那些开放型场景下的应对能力,是非二元性的,基本上没有非黑即白的解决方案,看上去什么方法都可以,有的存在最优解,有的压根没有最优解,而且已有的学习经验很难套用在下一次学习或者问题解决上,因为涉及的变量太多,每次输出都无法预测,只能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然这类开放式的学习也是有方法论支持的,但主要是定方向,无法保证最后的结果。 综上,知识性学习很重要,但非知识性学习更重要。知识性学习是基础,是锻炼思维模式和思考速度的好工具,但是在这类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要僵化思维,总觉得万事万物都能依靠一些套路和方法,像程序函数一样,得到明确的返回值。所以,非知识性学习才更重要,因为这个社会是开放的系统,变量繁多且复杂,一个变量的微小变化就会导致结果南辕北辙,对,就是混沌系统。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心态也要开放,让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具有足够的缓冲区,能够弹性地处理各种场景的挑战。 我们普通人,有三大弱点:1、理性不够,2、自控力差,3、从众心理强。所有的问题,都能追溯到这三点。但凡能提高这三方面的能力,大家的生活就一定有积极的变化。 下面展开简单说说。 理性本身是双面的,不能不理性,不然一切都是懵懂的、本能的、情绪化的,一切都做不好,最后陷在自己画的牢里。但人又不能太理性,会无趣乏味,会疲劳(大脑保持理性会消耗惊人的能量),会疏远他人,会不真实。我个人感觉保持70~80%的理性,是个比较好的状态。你会保持自己的个性,会偶尔犯傻,会让身边人舒服,而大多数情况下,能保持自己冷静判断,不至于在大方向上犯错误。 自控力是大多数人难以掌控的能力,有的人在某些方面有超群的自控能力,而另一方面几乎无法控制自我。大体上来说,从生理方面解释,是大脑活力值是否健康的问题,多巴胺之类的激素分泌水平的问题,大脑对能量的利用率和分配的问题。最终表现出来的就是人们不同的行为方式。关于提高自控力有很多书,其实大道理谁不知道呢?但是减肥、戒瘾、不熬夜等等,还是难上加难。可能就是天生大脑发育的程度不同吧。我个人对学习方面的事情有比较好的自控力,物质欲望也不高,好多时候可能不需要太多自控就可以达到效果,所以生活简单些可能会对提高自控力有帮助。 从众心理是不可避免的,这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利于生存和繁衍的有利条件,但是无脑从众非常可怕,如果单纯屈服于社会群体带来的压力,这是违背内心的,你需要花一定的精力来给自己做心理暗示,久而久之,会让自己失去思考能力。大家都一样,肯定是不好也是不对的。这里要注意,有人会滑向另一端,就是我和你们都不一样,这个更加危险。因为都不一样的话,这里隐含的标准还是其他同化的要素,也就是从众,因为你以从众作为标准来指导自己做反向行为,本质和从众一样,但还会收到大众的排斥。因此,原则应该是,按照自己的三观,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即使和大家都一样或都不一样,行为的标准不是其他人,而是来自你的信念。 那些大神们,基本上在这三方面,至少有两项是无懈可击的。咱们普通人,能把一项提高,就能有很大很好的改变了。 最后,学会掌控自己的时间,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就是时间。 到这里,我没什么想分享的了。我真的是个资质一般的人,除了学生时代非常擅长应试考试(竞赛类那种深度的考试,我一律无能为力),本人不帅,没有任何特长,运动方面都是业余中的业余,也做不出改变世界的事业,普普通通打工人一个。但我接受我的一切,我能保持开放的心态,持续学习、思考、接受新观念。希望各位都能保持一颗平和开放的心,不要偏执,别去较劲,多去找到世界的美好。 2022年12月30日更新 2022年最后一天了,在平安夜我顺利阳康,所幸阳过期间除了一天烧了一整天之外,其他时间没有明显不适感,但是阳康之后明显感觉身体虚弱。 2022年最后一个月,北京以及很多很多城市经历了一次低谷,我的家人甚至开始怀疑生活的意义。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以后依然热爱生活。我相信经历了这个月的所有同胞们,都是英雄。希望2023年大家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今年有些新的感受,和大家分享。 1、这个美好的世界,依然险恶重重,所以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大家时刻保持谨慎、保持敬畏,但也要保持乐观。乐观一定会帮助我们战胜一切困难。 2、财力、智力、体力,三个重要因素,大家还是要努力提高。没有财力,无法应急;没有智力,财力守不住;没有体力,可能很快就挂了。 3、未来这种病毒肆虐的情况应该会是常态了,有可能几年就发生一次,所以,珍惜当下,放眼未来。该努力的,别给自己找借口;该付出的,一定不遗余力;该放过的,学会放手;该珍惜的,不要错过。 4、说到错过,首先不要做错,然后不要错过。做正确的事,然后再正确地做事。 5、有能力的孩子们,为了人类社会,放眼基础学科,尤其是物理、生化,与病毒做持久战吧。人类的智慧是能够战胜病毒的。前赴后继呗! 6、2023年开始,大家还是不要浪。危险并没有消除。 7、多陪陪家人。 8、关于提高自身,多了解各个学科的基础方法论,最最基础的那种认知模式,不用研究那么深入,有能力产生怀疑的想法就好。各个学科了解的越多,越容易产生迁移能力。产生了迁移能力,就能把一些看着不相干的信息连接起来,这个时候就很有可能产生新的想法和机会。 9、不要浪费,不要浪费金钱,不要浪费时间,不要浪费健康。 10、没事做做数学题,哪怕初等数学。真的会让人快乐。 11、多读书。试着看一些自己一点不感兴趣的书。比如你是文科生,可以看看算法导论;如果你是程序员,看看叔本华、康德之类的哲学书;如果你是学经济的,多看看心理学;如果你是艺术生,多看看微积分。 12、尊重孩子,尊重孩子成长规律,但要有原则,以身作则,少说教。 13、如果你是打工人,最好能发展一个兴趣坚持下去,有一天可能帮你增加收入。如果你创业,别忘了自己一开始为了什么坚持下来。 14、减少无效社交,如果社交无法提升你的职业生涯,无法提升你内心的平静,那就大胆说不。 15、知乎上的垃圾信息也很多,大家还是多看书,自己琢磨。(真的不是踩知乎)在移动互联网时代,28法则已经不管用了,根本没有2这么大比例的有效信息。 16、真的要多看书。 2023年,请冲向我的怀抱。 |
在清华园子里泡了十年,本人不算优秀,但也见过形形色色的人,就这个题目我来聊下我的感受。 看了很多回答,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大多也都有真人真事的例子。不能说哪个对哪个错,之所以有不同的答案,是因为没有触及到这个问题的本质。上清北只是个表象,而不是本质。 我们不妨再审视下这个问题,“上清北真的可以改变一生吗?”很多大多注意力放在了“上清北”,而我觉得更重要的“改变”和“一生”。这个问题可以抽象为几个元问题: 什么因素影响或者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高度? 一个知名的好的学校教育在这个因素里所占的比重是多少? 什么因素能够起到冲击作用,可将人生轨迹“改变”? 下面我们来一个个分析。 第一个问题,什么因素影响或者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高度? 很多人都期待着通过后天一些事情来使自己的人生有个大的跃迁,这是人之常情。但是,通过这么多年来在清华的所见所闻,看着身边人的发展,以及将要进入社会对一些职场的初步了解和认知,我大概总结了以下以下几个因素,不能说正确全面,但是是根据所见所闻总结: 父母软实力和家庭经济基础:我说的家庭并不是说直接的有钱或者有权,那还是表象,父母的软实力是核心。基因,眼界,格局,做人做事风格等。当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基本的原理,有了一定的基础才能有宽松的环境辅助打开眼界与格局,所以一定得经济基础也是关键。拿字节跳动的创始人张一鸣为例,他从小就有宽松的自我探索的环境,而且父母都是科技商业等相关工作,他高中时候就明确了自己适合做有及时反馈性的工作,所以大学转专业还是去了计算机。 还有张一鸣曾经在一次采访时候说过,他在南开读书时,也有同学比他计算机能力强学习成绩好,但是很可惜毕业后为了首付而花精力多做几份兼职,这里格局和经济基础的差距在人的身上的影响已经显现出来了。张一鸣是计算机能力最突出的吗?不一定,但是他的格局他的高度和从容的成长节奏感是父母和家庭给的。 先不说张一鸣这样的大佬,毕竟概率很低。说下身边的来清华的比较落后的地区相对贫困的家庭。他们之所以能来这里,很多也是父母本身就比较特殊,要么智商基因到位,要么有非常坚定地信念或者乐观轻松的人生态度,给了孩子正向的引导。所以对他们而言,上清北是个结果,而不是改变因素。但是不乐观的是,如果经济基础较差,长期发展中对人生的选择还是有限制。 在这条因素里,综合上面几点,我想说些可能令家长不开心的话,很多父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琴棋书画奥赛辅导样样不落,口口声声说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是,赤裸裸的现实是,孩子的起跑线不是那些后天的技术层面的才艺,孩子的起跑线是父母的高度。与其把期盼的压力传输给孩子,不如以身作则,提高自己。人到中年未必定格,如果自身停止学习成长,又怎么让孩子心服口服? 成长的地域环境: 去看每年的国内500强就不难知道,很多创始人多是江苏浙江福建广州一带,那里充满活力的营商环境不可避免的熏陶渐染这出生在那里的孩子。即便没有创业,在大学里见到的广州江浙一带的同学就是比中原这边的相对思想要OPEN很多,在综合能力成长方面相对有优势。 后天的一些经历:有句老话说得好,龙生九子,子子不同。除了遗传分配的概率问题,还有后天的经历对个人影响也很大。比如特殊的实践经历,比如读到的某本好书。读书这里我想重点强调下,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所到之处所识之人,毕竟有限。但是,在书里可以认识很多伟人,见识很多智慧,是最方便也是最低成本的打开眼界和格局的方式。要么行路要么读书,比如说马云,如果没有当年去澳洲的经历,然后去国外接触了互联网。也许他个人的软实力也能让他在其他方面获得成功,但是,就不一定是他创建阿里巴巴。 当然,之所以有这个经历也跟上面提到的两个因素有关,基因,家庭氛围,地域环境,综合因素造就的马云的软实力促使他能够抓住去澳洲的机会。 第二个问题,一个知名的好的学校教育在这个因素里所占的比重是多少? 把教育这个因素单独拿出来说一说。 还是再次强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这个重要性再强调都不为过。结合楼主的题目,我们主要分析下大学教育。说实话,现在的大学基本在教,已经没什么育了,把清华调侃为五道口职业技术学院一定程度上问题也不大。这不是单单一个学校的问题,这个是社会性的问题,这里就不展开讲了,我也没有这个资历。 结合楼主问题来讲,能来清华的,基本是自身综合实力到了,然后清华最终给的资源和学历只是一个加成,哪怕不来清华,有学习的能力也不会发展有多差。上清北更多的是个结果,而非原因。如果综合软实力没有扎实,因为一些单纯的智商天才等原因来清北游历一圈,毕业后自己该是什么样还是会恢复原形。 所以说,上清北不是一个原因,而是一个结果,真正的因是那个努力提升自己让自己达到可与清北匹配的而付出的努力。 当然,除了说软实力,不得不说,清北里面也确实有些比较水的成员,那么靠清北的名头确实可以得到一时的好的工作和待遇。但是,人生是个持续的过程,但有名头而没有真正的扎实的软实力,早晚还是会坠落到自己的能力高度层面。 第三个问题,什么因素能够起到冲击作用,可将人生轨迹“改变”? 我上面表达的意思整体是,除了个别案例,清北是个人软实力到位的一个结果,而不是促成生命轨迹改变的原因。 还是说个不那么美好的结论,很多人的人生是不会有冲击性的改变的。基因,父母,家庭,很多确实在很早就奠定了。但是也不是没有,我个人总结了三个因素: 信念和坚持:信念听起来有点虚幻,而坚持貌似有些笨拙没有技术含量。但是,去看很多成功人士或者人生向上发展的人,他们很多都有这两个因素。不甘平庸,认为自己可以向上成长的信念,还有不论是实践也好读书也罢,各种尝试,然后一直坚持。人生轨迹不是几个点组成,而是很多很多离散的点组成了一条线,每个点的向上都可能会影响曲线的走势,而如果每个点都能进步向上一点点,那人生的曲线就会慢慢的被改变。 贵人贵事:这个也不乏例子,因为一个人的点拨或者帮助,或者一件事的启发,或者一本书的影响,然后改变了人生轨迹的也有。但是前者是可遇不可求,能掌握的也就是多读书了。 时运:上面那条只能说是逐渐影响,如果谈到改变人生这么大的话题,那只有时运。不论以前的朝代更迭,时势造英雄,现在的创业发展浪潮,大的人生起伏无不跟随者时代的大的变迁。这个很多人只能事后诸葛,至于如何抓住,这个是个无法探讨的命题。 综合上面来讲,再回到主题。我感觉教育尤其是校园教育仅仅是人生的一部分。人生需要终生学习,持续不断的努力,这样才能将人生轨迹一直往上走。 人很渺小,渺小到经常怀疑是不是被宿命论操控。但是生命又很伟大,只要不放弃,一直默默地去努力,终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
能,我高中同学,当年差一点点上清华,本来可以在复旦交大随便挑个喜欢而且好就业的好专业,但是因为所谓的清北执念,和学校所谓的清北人数,被学校和老师连哄带骗的考了清华的核工程定向专业,定向生是什么鬼我觉得应该大家都懂。 当年和他们分数一样甚至更低的同学,都在华五C9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专业,一个妹子在复旦临床八年制,马上就要毕业当医生了,其他几个在交大的男生有的出国读博了,有的已经是大厂的高级程序员。 然后那男生因为专业不喜欢不得志,本科期间过的非常消沉,保研也没保上,考研也不愿意考,毕业以后就去了定向的单位工作,应该是中核集团这些吧,工资水平非说低是不可能的,但是和其他清华以及当年选了交大的同学比,也比不上,而且他是被迫选择的,也不喜欢也不得志,人也一直很消沉。我再也看不到高中的时候那个笑的特别自信而且非常风趣幽默的男孩子了。 还有个正面的例子,依旧是学校为了清北人数,劝我们班一个看起来就不太能和人类正常交往的男孩,考清华国防生,那哥们天生就是个科学家的料子,就爱埋头钻研的性格,就喜欢基础学科,所以直接拒绝了,去了中科大理科实验班,然后出国读博,干着他喜欢但是我看起来无敌痛苦的科研事业,他对自己的生活倒是满意的很。如果当年他真的被忽悠了,以他那个性格去当国防生,去部队……那我这么多年围观过的悲剧又要多一个了。 清北再好也只是个大学,和复旦交大人大比也没有说有啥质的飞跃,不要迷信清北,合理选择才是最重要的。为了这份执念而不考虑任何其他因素,大概率是会影响一生的吧…… 而且因为这几个同学或正面或反面的栗子,我到现在都极度反感追求所谓的清北人数,为了学校的数据好看,完全不顾学生的未来,这种行为太自私了。 |
我 2015年从清华本科毕业,一个冷门工科专业。我们专业过于小众偏僻,因此班上同学除了一两个之外,基本都来自三四五线城市的普通人家。从我们班不到30人毕业后这几年的轨迹来看,我相信清华这个名号真真切切地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基本所有人毕业后的社会地位与能接触到的资源都比原初家庭的高上许多,可以说改变了一生。 本科毕业直接工作的有4个人。这4位的原生家庭要不是农村,要不是单亲,都不太容易。 一个重新考研上岸本校。 一个转了码农,收入不知高了多少,结了婚,在家乡省会买了房。 一个回家乡当了老师,工作不累也不愁钱,顺便照顾自己的单亲母亲,天天朋友圈刷爱豆和旅游照,生活幸福。 还有一位家住上海,在上海考了公务员,天天朝九晚五,他自己说虽然收入不多,但是万事顺遂不必操心,并且已经筹备结婚。 我们班出国的有6位,学校都是HYPMS一档。 其中两位拿到 master 后去湾区做了码农,都是双码农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就不必多言。他俩的家庭也都只是中国三四线城镇的普通家庭。 一位是家里本来就有矿,人还很漂亮,藤校读了 master 后就已经在纽约过上了悠闲自在的生活。 一位 PhD 毕业后马上回国去了某985高校。她也是内陆小县城出来的,家里有个弟弟,整个家庭重男轻女。她自己很好强,从本科开始就想尽办法挣钱负担自己的生活。 一位 PhD 在读,他父母是家乡本地乡镇企业家。他读 PhD 就是典型地“为了赚取文化资本,然后希望借此实现整个家族层次的跃迁”,这话是他自己说的。 剩下一位就是我,PhD 在读,准备之后走学术道路。我出身自十八线小县城,知道小县城文化资源的匮乏以及人情关系的复杂,而我父母也只是没有太多教育经历的普通工人。我从始至终觉得,读清华真的改变了我的一生。 剩下的都在校保研或直博了。 一位家庭条件是我们班最困难的,真的可以用赤贫形容。读了硕之后去了广州工作,收入和地位不知比原初家庭好了多少。 一位是 gay,家里也是农村的。父母一直在外打工,自己从小就随着父母不停地变换城市。他硕士毕业后去了一家在北京的投资公司,收入不错,还找到了自己的真爱。我从心底祝福他,希望他的一生幸福快乐。 一位直博的同学可能遭遇了一些挫折,因为一些问题延毕,现在也不知什么时候能毕业,还是单身一人。提起这些话题,他总是闷闷不乐。这应该算是我们班上目前最不得志的同学。 剩下的同学都来自中国广大内陆城镇的普通家庭,各有各的特色,但都非常普通。而我这些同学毕业后,去的都是北上广深的基金、咨询、投行、银行、地产这些机构,收入和社会地位都已经远超父辈。 当然,除去两位搞学术的(不包括我,因为我 PhD 已经算彻底转了专业),我们班没有在原专业领域工作的。清华的工科,不得不说有时候坑了许多人。但也是因为清华这个名号,他们的人生选择面大了许多,跨专业找工作的难度比其他学校的同学低上许多。 有人会说,我的这些同学们在北上广深也只是996,离真正站稳脚跟还很远,根本没有实现阶层的跨越。但我不这么觉得。我能看到我同学们能调动的资源远远超过了他们父辈所能接触的范围。也许他们某天会厌倦在北上广深的生活而回到自己的家乡,但能享受到的生活和资源,都比他们的父辈上了不止一个层次。 以上来自我对我们班不到30个人的观察。我相信,上清北确实改变了我们中大部分人的一生。 |
本来想说是的,但是想了想,我觉得不能。 真正改变一生的操作,是博士留学(不是家里出钱,而是靠自己拿全奖的)。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一堆清华同学中,凡是留在国内的,整体上,基本很难靠自己实现阶层跃迁。家里很穷的基本都去各个2,3线城市了,家里有钱的都买房留北京,还有个别去了上海。家里钱多的买的离市中心近,家里钱少的买偏远郊区,每天还要忍受几个小时的交通。算个例的话,确实有人走在当上CEO迎娶白富美的人生道路上(讽刺的是这个是留美回去的)。 而我一堆美国博士同学中,不管家里曾经是不是很穷,不管本科是清北还是浙大复交中科大等各种top3的,只要留美,现在基本都是年纪轻轻就是全美前5%到1%的收入群体,一半都拿到绿卡了,另一半也快了。而且我这么多同学中,只要是博士,想留都留下来了,没听说谁因为拿不到身份才会回去的(非博士的则太多太多了),回去的则要么是早拿到了卡,要么是在美保留了虚职随时可回来的。如果算个例的话,都有卖了创业公司财富自由的,还有好几个进了福布斯的30under30的。 |
知道两个清华的例子,但他们人生的轨迹啊,千差万别。 「1」 我表叔,应该是01年参加的高考。在他之前,我们县好像很多年都没有过考上清华的学生了。 也如你所料,他的人生顺风顺水。 从本科一直读到了博士,同系的女同学最终成了自己的妻子。 在北京房价暴涨之前上了车,在公司上市时分了员工股。 有两个女儿,父亲节的时候还看到他发朋友圈,配图是两个小宝贝送给他的水彩画。 考上清华,正儿八经改变了他的人生。 但考上清华的,还有另外一个。我大学室友的哥哥,应该是十年前参加的高考。 据我室友说,他哥被录取后,县里专门开了表彰大会,直接发了五万块钱。 大学毕业后没继续读下去,进了一家北京的设计院,工资还行。 但干了两年,身体突然出毛病了,再加上了本来也不讨领导喜欢,辞职后回了老家,在当地的一个教育机构里给高中生补物理。 他们两个人,都带着顶级学府的光环,走出清华园之后,却踏上了不同的人生轨迹,朝着不同的未来。 害,每个人的追求不同,我也没办法去讨论好坏。 但就是想知道,站在同样高的起点上,到底是什么引发了他们的分化。 (说实话,我想知道的其实是怎么变得和表叔一样有钱,而且并不想去当老师。) 「2」 表叔考上的清华的时间,距今已经快二十年了。 在他完成本科-硕士-博士的过程中,国内的互联网已经完成了初步建设,正在向移动移动互联网过渡。 哦对了,他的专业是计科,工作是写代码。(不知道现在还写不写了) 参加工作后,跳了3家巨头公司,2011年的时候在最后一家扎了根,一直到现在。 这期间,他完美的赶上了一波又一波浪潮。 房价飙升之前在北京买了房,4G商用时代到来之前跳到了某家移动互联网,又过几年公司上市了,直接财富自由。 而我室友的哥哥,毕业的时间大概是2014年,专业是土木工程。 那个时候,国内大兴土木搞基建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而大量的高校在扩招,行业内持续大量涌入的人头,都是廉价劳动力。 (今年清华的土木系招生直接被下放到提前批了,并且不允许转专业……) 当然,清华出身会好很多,在他辞职之前,工资其实也吊打人均水平了。 但个人就算再强大,终究也是时代浪潮里的微尘。 考上清华,的确为他们二人提供了逆天改命的机会,但最终会是什么样,实在有太多因素会产生影响了。 专业与行业的选择,不同的工作单位,时间与契机,努力与运气。 所以,考上清北,真的能改变一生? 「3」 时代真的不一样了。 过去,高考几乎是上升的唯一通道。 读高中的时候看过的作文素材里,一大批的成功企业家在商海里兴风作浪。他们的早年,绝大多数也是高考里厮杀出来的。 可如今,这条通道似乎快被堵死了,寒门再难出贵子。 教育资源的畸形分布是铁打的事实,更加触目惊心的是,小县城的高中生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其实正在面临着教育的不公。 信息闭塞的程度严重到让大家以为,一切是正常的,拼的都是分数,努力就行了。 内卷这事吧,本来是变态,却慢慢成了常态,最终让人忽略它的存在,意识不到自己其实也遭遇了不公。 表叔的女儿我其实从没见过,只从长辈口里得知,小姑娘读的小学是清华附小,过几年会变成清华附中。 那你说,她高考的时候,再差能差到哪去? 如果分数高,那就继承父母衣钵,清华走起。如果分数只能读个末流985,直接出国镀金就行了。 你费了老大劲也考不上的985,是有些同龄人的最低选择。 「4」 挺曹蛋的。 这么来看,是不是未来无望? 教育资源的倾斜,意味着绝大多数人都考不上985,丫更别说清北了。就算考上了,决定未来发展的因素也多到无法计量。 这样来看,你还坚信考上清北就能改变一生? (信不信都无所谓,反正八成也考不上) 那咱们说一个更加实际的问题,如果没考上清北,没考上985、211,甚至没考上一本二本,读了个专科。 还有救吗? 还能变有钱吗? 还能娶漂亮老婆吗? 我觉得啊,你看了下面的话可能会认同我。 这个时代是矛盾的。 一方面,阶级固化正在堵死上升通道,可另一方面,时代也创造了大量的新通道。 你会发现,这个时代有所作为的年轻人,他们的人数远远超过了任何历史阶段。 他们的成长并不像作文素材里老套的人物传记,不一定有光辉的学历背景,但也能折腾起不小的浪花。 高考的确很重要,但不仅仅在于分数。 一个人,在十几岁的年纪就能为了一件事吃得下那么多苦,如同苦行僧一般的生活极大的锻造了他的意志。 这是无比珍贵的人生财富。 要知道,很多人的一辈子都没有为过哪件事去拼命,而正儿八经好好读书的那群人,在十几岁就经历了。 大学的学渣不一定代表他们不行,因为很多人在忙自己喜欢的事情,没把心思放在课程上而已。 但高中的学渣,吊儿郎当虚度时光,他们高中的时候不行,以后也不会行。 如果你是个高中生啊,那就得知道, 最终决定未来的,不是你学的三角函数和离骚赤壁赋,也不是最终的那个分数,而是三年如一日的苦修,究竟把你塑造成了什么样。 当然,能好好坚持下来的,最终高考都不会差。 |
北大给我的人生以翻天覆地的改变,这一点毫不夸张。总之就是一句话,根基越差(学习之外的根基),改变越大。 我是小县城城乡结合部的,在县城读书,父母却在乡下工作,还有罕见遗传病。 这样的根基,未来的发展一眼望得到头:离不开县城,等到病情恶化就会因为对疾病没有足够的认识和去大医院不方便的原因而稀里糊涂地病死。 现在将近知天命之年,人生的结果是,来到了深圳,得到了市级的两个荣誉,虽然总体不如大多数同学,但也满足了马斯洛理论下实现自我这一最高需求。因为及时发现严重心力衰竭并坚持治疗,多活了十六年。 在生命即将走到头的时候,似乎体验到了史铁生所言“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它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回顾一生,可以说上帝给了一个高难度的开局,却也配备了足够的恩赐。我得以运用恩赐获得了北大的加成,最终,这场远远难于高考的考试,将以通过而告终。这就是我这一生的快乐,以此可以不负上天的恩赐,不负这局高难度的人生。 要说北清的加成效果那肯定是杠杠滴,第一是学到了能力,更重要的是得到了能力的凭证,虽然自学也能提高能力,但没有过硬的证明也不好使。 再有就是传统,两校都是传统底蕴深厚,学术传统革命传统爱国传统,世俗获取成功或者作公益事业的传统,可以说要往哪个方向去都有校友做榜样。甚至于卖猪肉当保安都能成为热点,更有干坏事也成名的范例。 而我也因此有额外的勇气与信心,熬过难熬的岁月。 |
对一个三线城市普通家庭的女孩来说,可以。 可能有点凡尔赛。十八岁之前几乎没吃过学习的苦,没因为学习熬过夜,没上过太多补习班,课外习题都没做几本。随便考试基本保持在年级前三,初三快中考前因为感觉重点高中稳了几乎连作业都很少做,最后考了全市前几。 高中时老师都是寄予清北的期望,但无论是父母还是自己都没什么野心,高三时觉得top10的高校随便上哪个都能接受,依然是十点多就睡觉,最后也就真的上了个top10 末尾。 当时觉得,和清北的差距也不会多大吧。 后来因为一些命运的转折决定考北大的研,最后也很幸运考上了。 入学以后我每天都在感叹,要是高三再努力一点就好了,要是大学就在这里就好了。 诚然我的本科学校也实属不错,学校尽心尽力地为学生们的就业保驾护航,校友们也涌现出各行各业的精英。 但北大的天才浓度,实在是太,高,了。 我观察到的一个特点是,北大学生身上有一种特别的松弛感。 他们往往能在轻松地完成学业之余,还能深耕一两个爱好;他们对未来有乐观的底气,因此敢于尝试,创业创新蔚然成风;他们不拘泥于自己的专业,对社会现象有深入的观察和思考,甚至亲身实践,比如著名的“北大博士生送外卖”。 在和这些同龄人甚至比我小的人交朋友的过程中,我的视野和认知都得到了极大的开阔,更不要说北大琳琅满目的名师课和各种讲座,以及校友们提供的无数实践机会。 我得以亲身扎入创业一线,和最顶尖的创业者们交流、思辩,作为一个经济学学生,真切感受到了时代洪流从头上没顶而过。 我最后没有选择留在北京,是出于我个人的偏好,但在北大的经历,犹如在众山之顶俯瞰过山川万物,从此人生的眼界已截然不同。 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磨练出来的能力和心志,是谁也拿不走的。 6.3补充: 回应一下: 可能大家太焦虑了吧,质疑主要是“那你现在在做什么”以及“北大就山川之巅了?” 首先,我说的改变主要是对眼界和思维的改变,并没有强调物质上的改变,当然,物质上也确确实实有了一些改善,可能够不上很多人眼里“改变一生”的程度,但我也很感念了;我觉得,“改变一生”仅仅指物质不是我的思维方式,如果您觉得“读了北大还不是要打工不算改变一生”,那大家定义不同,不必争辩; 然后,“山川之巅”这种形容,并不是说北大就是最好的大学,而是指我作为一个平民甚至贫民家庭的女孩,视野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而且这种提升的程度是我本科在另一所985大学未曾感受到的。个人只经历了这两所大学,所以认为北大确确实实改变了我的一生,每个人的起点不同,经历不同,结论也不同。 我的性格一直不算拼,目前是在杭州纵情山水的小懒货一枚,对于抬杠也没得兴趣多解释;反正,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很开心,欢迎礼貌提问,有时间都会一一解答。 |
在清华读书的时候,管理学教授就和我们说:“来清华之前你们肯定觉得自己特牛B,都是各个省里的前几名,来了之后就发现厉害的人太多,自己哪哪都不行”。 都没有过完这一生,如何知道能改变一生。但就目前来看,在清华读书真是最幸运的选择。 首先是老师,清华的名师太多了,蹭过无数非本专业老师的课程,有时候只是短短的一节课或者一个讲座,但也许就是那么一句话就让我印象深刻受益终身。还记得老师说过,清北毕业的学生有个普遍毛病,就是将来不管在哪里工作,都不会太把公司老总太当回事儿,因为我们在学校里见到的牛人太多了。也许正是这种见识,让我们可以梦想高远脚踏实地。 这几天同学群里转发了另外一位清华校友的总结,我上过其中两位教授的课。如果大家都有这样的认知可以听老师的话,那或多或少可以改变一点人生轨迹吧。 |
|
其次人连接人,互相帮助,互相团结,我们就能变成更好的人。在园子里有幸认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我现在的创业伙伴也是当年的同学。即使很多同学已经不能经常见面,但整个清华校友的氛围就是,不管认不认识,只要能力范围都会大力支持对方。 最后不得不说,我是在园子里和我现在的老公结识的,虽然在校期间我们只是很纯粹的好朋友,毕业之后才发现两个人的默契和共同点。结婚几年我们都没吵过架,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已经是我理想中婚姻的样子了。 很多时候,往往不是因为能力差,而是因为见识少。眼界决定了人生的高度,清华就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
|
最后,如果你觉得我说的不对,那肯定你是对的,毕竟,我现在就是一卖咖啡的杂役。 |
确实能。 因为我曾经的一位非常要好的女性朋友,是我恋人未满,友达以上的好友。 她就是这么一位家境贫苦的北大学生。 如今她在北京从事着一份基金公司法务的体面工作。如果没有读北大,她很可能就像她读大专的妹妹一样,毕业就嫁人,生娃,继续在那个小县城或者小乡村里平凡的生活。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小地方,一个知乎上的人可能压根都不知道的小乡村。 |
|
当年我和她约着一起回家、上学,都是坐着绿皮火车。这趟车承载了我很多的记忆,因为她从来就是买70块钱的学生硬座票。我为了陪她,照顾她,也硬着头皮和她一起坐11个小时的硬座。那时候电话订票经常占线,12306刚刚上线,各种抢不到,网站崩溃。我还记得和她一起同坐吃泡面,她困了就靠着我的肩膀睡着了,我还记得她头发上洗发水的香味。。。 那时候,北京开学早,大连的学校开学晚两周,我就陪她一起先去北京,在北大到处蹭课,反正那时候刚刚开学,各种选课,谁也不认识谁,再说了,来北大蹭课的人,太多了! 她把我安排在她学长的宿舍里,总有些人没那么早回来,吃饭我就直接霸占了她的饭卡,当然,在我离校的时候,我会悄悄地往她的饭卡里冲300块钱。我去听了挤也挤不进去的孔庆东老师的现当代文学史。还有各种有意思的课程,可惜她外语学院的课,真的,听不懂。 我还是来讲讲她的故事吧? 她是香樟哥补习班的女同学,她第一年高考,就高了香樟哥10分,但她属于严重考砸了,她考砸的原因是高考那天她痛经了,痛的不行不行的,忍痛答完卷,最后成绩不理想,就来复读了。本来她应该在老家的学校复读,正是看到她的成绩,省里最好的补习学校给她发来了橄榄枝,学费、资料费全免、住宿费也全免,每月饭卡给300块钱补贴。她想了想,还是来这补习合适,就来了。 来补习后成绩一直就很好,她小小的个子,155的身高,还很瘦,典型南方女孩的样貌。那时候就坐我斜对角,每次我抬起头,用眼光一扫就能看到她认真听课,或奋笔疾书的样子。 也许我一直就喜欢成绩好的女生吧? 中午食堂吃饭我故意也凑近去她附近,没事还找她请教问题,请教完问题,就笑嘻嘻的说谢谢,然后给她送一点小零食什么的。谁让那时候我妈总觉得我补习吃苦,每次来看我就给我带好多零食,什么核桃仁补脑子,雀巢威化,碧根果,各种小饼干。我吃不完,很多都给了她和她的同桌。 一来二去,就和她熟悉了起来。也知道了她家里的情况: 她是家里老大,还有一个妹妹,一个弟弟,父母就是老家务农,她没上过一天辅导班,当然也没钱上。更何况父母农忙,也管不了她的学习,她纯粹靠自学,也是因为她,让我知道,有些人真的天生会读书,读书真的是靠天赋,北大清华真的属于某些人。 是她家里都会读书吗?我给你讲讲她弟弟妹妹的情况吧? 她妹妹高考考了个大专,就在香樟哥外婆教书的那个大专里,后来大专毕业,回到他们县里去当了个小会计,相亲结婚,23岁的时候就怀孕生娃了,26岁又生了二胎。 她弟弟,她重点培养的弟弟,在她弟弟读高中的时候,她就寒暑假把弟弟接到北大来亲自辅导,自己不擅长的理科题目,就找自己北大理科同学帮忙补课,有这么好优质外援,按道理说,应该能不错吧? 最后,她弟弟也就是考了普通一本。 真的是,套用漫威电影一句话:富豪靠装备,屌丝靠变异。 有钱人家的孩子,各种保送,各种竞赛,各种计划,还有更有钱的直接弄来了香港、澳门户口,就这样轻松上了清北。贫苦人家的孩子,靠着天赋异禀,才华横溢,板凳坐穿,高考一路过关斩将,考进了北大。 她应该就是最强的小镇做题家! 她就是高考全省文科第20多名进入北大,但是去了外国语学院。 |
|
其实她想去人大学金融,她自己本身也对数字,对经济学更感兴趣。但是班主任跟她说,北大没有差专业,去吧,肯定好,而且读北大,学校给你一万奖学金哦,去人大只有5000哦,她为了多5000奖学金,还有老师的使劲忽悠,就去了北大。其实老师没说的话是,如果班上多一个北大清华学生,班主任奖三万,普通老师奖一万。。。 平民家庭的孩子,去了北大。就像走了万里长征路到了罗马,却发现有人出生在罗马。 大二那年,我第一次去北大找她玩,她带我还去了她宿舍,在燕园的宿舍楼。四个人一个宿舍。至今我都觉得,北大女生宿舍好破呀,没地方晒衣服,衣服都晾在走廊里的通风管道上,走廊里满满的全是衣服。还有各种bra,各色的都有,看的当年还是处男的我,都不好意思抬头。不过北大的女生看见男生走进宿舍里,也是见怪不怪,和她认识的人,还亲切的打着招呼。 北大也确实很开放,跟宿舍阿姨说一声,就能领着男同学上楼,当然,我就是把我的旅行箱在她宿舍里放了几个小时而已。也许是她同学第一次见她带男生来宿舍,对我特别亲切友好,各种问东问西,哪个学校的丫?怎么认识的丫?当听说我是她高中同学,就是来看看她的时候,其中一个女生还以为我是她准男朋友呢?以一种见家长的心态叫我赶紧坐下,还拿出了她刚从日本回来带的小零食,深蓝色的塑料袋子装的小饼干,递给了我一块。颇有种小公主赏赐我一块的感觉。 说,可好吃了,你尝尝。 我看了一下,说:哟,这不是白色恋人巧克力饼干嘛,有品位丫! 她同学说,对呀,你也吃过丫? 刚进入北大,一直都是各种敬仰,不敢大声说话,没法装逼的我(毕竟我是一个211小菜鸡啊!),突然发现了一个我也擅长的话题了,毕竟我阿姨是长期日本定居,每年回来都给我带各种日本好吃的小零食啊、什么白色恋人,果冻、伊藤左右卫门的小零食等等。然后我就跟她同学好一顿吹,跟她说,去北海道了吧,那边的牛奶味道不错,你有没有用过那个牛奶肥皂啊啪啦啪啦啪啦。。。那个xx的怀石料理不错啊,但是我觉得吃日料性价比还是我们大连好,又便宜又好,一点也不比怀石差,你们有空可以来我们大连玩啊! 反正此言一出,就和她的这个室友聊的不亦说乎,似乎立马建立了革命友谊,毕竟,我虽然成绩不咋地,可是好歹去过几个地方,见过几个世面啊!没吃过猪肉还总见过猪跑吧?其中另一个女生跑过来跟我说,是咩,改天我也去吃吃,因为我喜欢手表,看到她手上一块肖邦的时候,心里难免一咯噔,真有钱啊!但是我不能露怯啊! 我就说,美女有品味啊,肖邦和你才女气质很搭! 那女生立马眼里放光,说,哇,你也懂表啊,这是我18岁成年礼的时候我妈妈送我的,其实我更喜欢香奈儿J12一点。。。 我立马打断她:别呀,香奈儿再好看也是个时装表,好看女表还得是伯爵啊! 她说:对对对,我也觉得伯爵好看,啪啦啪啦。。。。。 宿舍里都是欢快的声音。 我和她室友聊的可开心了,就留下我同学一个人目瞪口呆。 我进宿舍的时候,她室友们没太正眼瞧我,就是好奇又有点不怀好意的看着我,当我走的时候,三个人都出来送我,还送出宿舍楼。我走的时候她的室友们还恋恋不舍,叫我下次来玩哦! 我则很大方的说,欢迎各位美女来大连耍,请你们吃日料。不过后来,她们来大连玩的时候,我还真请她们吃了顿海之乡自助,唉,然后我老老实实吃了一个月食堂,那一个月我也只花了600块钱,哈哈哈哈! 然后我同学就送我去坐地铁了,边走的时候,她对我说,我给她长脸了。 她宿舍四个人,除了她来自农村,其他都是大城市来的。她的英语除了课本外,就自学过新概念一二三,英语听力全部来自于磁带。上大学前,她没有见过外教,没有用过iPhone,没有拥有个人笔记本电脑。。。 她室友A,我国驻某国大使的女儿,从小就说英语和母语一样溜,从小跟着父母见过各种大场面,也就是给我白色恋人巧克力的那位;室友B,某985大学教授的女儿,也是那个不太说话,但是一直倾听的那位;室友C,广东某大公司老总的女儿,也就是那位戴着肖邦手表的…… 她告诉我,她在北大很孤单。她说,她找不到俞敏洪当年读大学的时候那种,大家家境都差不多的感觉。中国改革开放三、四十年,已经积累了民间大量的财富和一批精华、富裕阶层,精英阶层对孩子的教育也非常用心。像她这样从农村来北大的孩子,已经不多见了,她跟我说这话的时间是2010年的暑假,那时候,我们大二,我因为转车去了北京,第一次跟着她走进了北大的校园里。 十年后的今天 ,我相信,像她这样的农村出身的娃,在北大,只能会更少。 人都是社会性动物,小镇做题家,在像北大这样的高校里,一定会倍感孤独。 |
|
我同学告诉我,北大因为她的情况,各种奖助学金都给她,甚至别的学院的奖助学金也给了她。不光是北大优待贫困生的传统,而是有些学院,某些设立的奖学金几年发不出去,没有学生是农村来的,没有人能达到要求。看到我同学的情况,都挣着抢着把名额给她,哪怕她占了好几个。 我同学在北大受到的冲击太大了。上了北大后,她变了,在我们所有同学看来,她变得很功利,她一门心思想赚钱,口里讲的都是什么学长学姐有个好项目。 也正是她对于金钱的渴望,以及几次向我借钱,而被我拒绝的事,让我们渐渐失去了那熟悉的联系。2014年,刚上班没多久的我,接到她一个电话,张口就是借3万。那时候我一个月工资才3000多。 她不是不想好好学习,只是她的口语被老师鄙视。不论她怎么用功学习,永远考不过别人。一个唯一能自以为傲的东西,现在居然都学不过别人。 这就是学霸遇到了学神,遭到了智商碾压。 她说:室友们在讨论暑假是去马尔代夫度假还是去剑桥游学,她只能默默的上网找兼职,想着下学期的学费要靠暑假攒出来。还有弟弟妹妹的学费呢! 因为家里条件不是很好,她每个礼拜都要去勤工俭学,做家教,做兼职,到了大三大四还要去实习。这些家教也耽误时间呀,虽然清北人师的学生出来在北京做家教,一次就能赚个3、5百,但是依然会对自己有影响,要备课,要通勤,都是很耽误时间的事情。 毕竟时间是有限的,学生还是应该学习为主。 同寝的室友都用苹果电脑,北大的学生都爱用苹果电脑,她也想要苹果,可是买不起,最后在58同城看到有个人卖公司年会抽奖中的苹果电脑,11寸的最廉价的低配。她赞了蛮久的钱,最后总算用上苹果了。据我所知到最后,这台电脑键盘都敲掉了好几个,她依然在坚持用。 她最让我敬佩,我觉得最厉害的地方就是,她读大学没有花家里一分钱,还给她弟弟、妹妹上大学攒了第一个学期学费、第一部智能机、第一个台电脑。本科毕业的时候她告诉我,她还攒了7万块钱。这些钱都是她打工赚的血汗钱,虽然,如果她把这些时间省一点,专心学术上,那么她成绩肯定会更好。 她自己省吃俭用,却要给她弟弟买iPhone,她给出的理由很让人心疼,她说:她自己用不上iPhone,被同学鄙视,她不希望自己弟弟去读大学的时候,被同学瞧不起,她要给他买iPhone,哪怕自己的手机用了好几年,依然舍不得换。 可是哪怕他弟弟用着iPhone了,难道可以改变自己的阶层吗? 最后她成功保研了,不是她成绩最好,而是成绩好的都出国了,本专业也保不了她,只能外推去法硕(非法学) 法硕三年,她也没过司法考试,一门心思想赚钱。 硕士毕业了,大所不要她,小所她又嫌弃 只能先暂时干着。毕业后两年才过了司法考试,是在一个小所里做律师助理。后来过了司法考试,就跳槽,去了基金公司当法务了。 她读研期间,老家翻新院子和房子,她掏出了5万块钱;她刚上班两年,爸妈不想种地,想搞点养殖业,养点羊什么的,她又掏出了5万块钱;她爸爸竞选村长成功了,家里日子过的好一点了,她爸爸也去学了个驾照,过年回家父母说去镇里开会要找别人借车,求爷爷告奶奶的很难,想买个车,她又掏出了5万块钱买了个二手帕萨特;她妹妹结婚,她拿出了3万给妹妹做嫁妆。。。 她是他们县十里八乡飞出的金凤凰,也因为她,她家的条件变好了,车也有了,房子也修好了,院子也垒起来了。父母的三个孩子都读了书,读大学的钱都不需要父母负担,那不是有她嘛! 原生家庭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她也一直在贴补她的家里,这些年,前前后后,也投入了不少。她在北京打拼的也不容易。大所进不去,工资也不是那么高。之前一直想买房,但是哪里攒得下来钱?上班后,她谈了个对象,后来也无疾而终,她还哭诉过,说男方家长说她是伏地魔。。。 到今天,30岁的她,依然在北京,没有对象, 没有买房,从事一个小白领的工作。 你可以说她不是那种你想象中的天之骄子北京大学的毕业生。 但是如果不读北大,她能有这么好的平台吗? 顺便说一句,当时我班上有三个人去了北大,两女一男,另外一个男生本科毕业就去深圳入职一家报社,做了一名传统编辑,另一名女生也读研,新传硕士,毕业后也是留北京做一名普通的上班族。这就是我们小镇学霸的北大故事。其实不光是北大,人大、复旦、武大、南开、南京大学、我的小镇学霸们大多没有什么特别牛逼的出路。 他们目前最高光的事,可能还是他们2009年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个时刻。 生活中有什么残酷的真相,可以看我的万赞帖子: 生活有哪些残忍的真相?1 万赞同 · 788 评论回答 有哪些「985 学生知道了会流泪,211 学生知道了会沉默」 的残酷现实?6065 赞同 · 402 评论回答 人间真实,人艰不拆 普通人的一生应该是怎样的?7114 赞同 · 515 评论回答 |
我当年的高中班级是全省理科实验班。我的高考成绩是全省理科第八,全班第一全年级第一。 考上清北,如果你对自己有客观的评价,那么你对自己的能力会有自信。在遇到低谷的时候,希望自己能够清醒。但这世界上的事情并不都是靠能力,运气和别的也重要。不过,不去轻易自我否定,这已经是一种底气了。 有的清北人很骄傲,这就没有必要了。 ////////////////////////////// 有些惭愧,我们学校在我们上一届是出了省理科状元的,到了我们这一届,我这个全年级第一也就是省理科第八。我们班一共有十几个同学上了清华北大。我先生是我的高中同学,他考上了北大。当年中学时代我们只是好朋友,持续了十几年的友情,后来才意识到,这人其实挺好啊! 跑题了。 我也不知道上清北能不能改变一生。因为你得知道如果不上清北会怎样,上了会怎样。但现实生活中只会发生一种情况。我觉得这个问题真正想问的可能是,上清北,就能生活得好吗? 如果是从经济收入的角度来说,就我个人所认识的朋友而言,我不知道有遇到经济问题的。不仅上了清北的同学,我们班没上清北的同学,上了北航,哈工大,浙大,西安交大等等学校的同学,现在在国内国外工作的,生活工作都挺好。 或者提问者只是想知道,清北能给我什么?清北能提供一些环境,一个平台,就比如你如果在清北读本科那之后申请去国外好一些的大学留学的可能性可能更高。你也能够见识到一些很有才华的人。当然,可能也承受不少压力,发现各个领域都有比你更强的人。考上清北的也是各种人都有。我刚入学时经历了在食堂打饭被人插队,当时我还蛮惊讶的,觉得清华怎么也会有人插队!那时自己看清华也是带着光环的。 另外,能够通过高考上清北的人(据说搞了自主招生以后门道多了),智商和学习能力应该都可以,也有一定的抗压能力,应对大部分的工作绝对没问题。 我看到一个高赞答案,是说那种理想被磨灭了的状态。这很可惜,但我不觉得这是只发生在清北学生身上的事情。 比较感恩的是,我觉得我和我的先生都还保留了一些理想,保留了对知识的好奇心,有比较强的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些不仅是因为在清北的学习经历,和我们之前的成长经历,和清北以后的经历也有关。 这个回答的后半部分是给有不同需要的朋友的分享。人生确实是一场马拉松,我们都在跑着,在思考着,体悟着。我会持续更新这个回答。祝福大家! ////////////////////////////// 我有一个好友,当年北京市的理科高考第二,她是我见过的清华人中很优秀的。 Sarah:我的天才朋友官远芳472 赞同 · 27 评论文章 |
|
认识一些优秀的人,看到人的才能可以到什么程度,是很开眼界的事情。 但确实需要调整心态。嫉妒别人是很糟糕的事情。能够去欣赏别人的才干,同时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自卑不自负,这是智慧和修养。 我自己在生活中常常思考,比如烘培方子的设计,比如为什么做面包要让面团多次发酵,排气,蒸馒头蒸包子发面要复搋,二次醒发甚至多次醒发?为什么四川泡菜是常温发酵,韩式泡菜是低温发酵?不同温度有什么影响?泡菜低温发酵,需要的时间更长,但是乳酸菌菌群种种类更丰富,泡菜风味更好。 Sarah:像做馒头一样做面包8 赞同 · 1 评论文章 ////////////////////////////// 关于教育,我常思考什么是高水准的教育。 我在大学执教做科研,我的直接体会和间接所闻,和我对自己受教育经历的反思,促使我去想什么是高水准的教育? Sarah:也谈教育(一)不要停留在皮相61 赞同 · 8 评论文章 Sarah:也谈教育(二)勇敢的心23 赞同 · 5 评论文章 Sarah:也谈教育(三)保护孩子/自我保护15 赞同 · 2 评论文章 我很想劝一些觉得压力大,不开心的朋友,有时人在一个低谷状态的时候,不要自己论断自己。在低谷状态时是比较难的。但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人,是一切的基础。吃好睡好,反思反省,但是不要论断自己,慢慢做该做的事情,慢慢进入正向循环。我特别强调不要长期晚睡,因为人的很多激素是在睡着了以后分泌的,长期晚睡,情绪上很容易抑郁,对身体也不好。 ////////////////////////////// 我还觉得非常值得学习和讨论的话题,是健康知识,健康意识,和对人自身,人与微生物,人与自然关系的好奇,探索,和谦虚的态度。 Sarah:健康太重要25 赞同 · 8 评论文章 我是孟德尔的粉丝! 如何评价孟德尔的豌豆实验?意义…和过程…谢谢。?50 赞同 · 13 评论回答 |
|
////////////////////////////// 寻找人生的伴侣是非常重要的。很可惜,现在一些文章常常把男人和女人对立起来。男人和女人确实很不一样,思维方式就很不同。 但是,我们应该互相理解,互相鼓励和支持。人品,彼此喜欢,很重要。再次强调,找对象,一定要找人品好的,真诚善良的,这是最基本的。 男生女生如何认识自己,如何打扮,如何去发现适合自己的人? Sarah:谈恋爱,找对象53 赞同 · 6 评论文章 ////////////////////////////// 如果你在准备高考,那下面几个帖子对你可能有用。 这几个帖子里有一些重复之处,见谅。除了学习方法之外,也要注意作息注意营养,还有就是心态。面对高考这么重要的考试,感到紧张,有压力,害怕,都是正常的,情有可原的。这时如果关注要做的事情本身,反而能够转移那种紧张和担心。不过我的经验是很多年以前的了,供参考吧! 高考前突然对未来很害怕,克服的最佳方式是什么?30 赞同 · 1 评论回答 高考究竟难在哪里?567 赞同 · 30 评论回答 另外,同学们不要因为不喜欢某个老师就不喜欢某门课啊!中学时代很容易这样。 说一些题外话。我在公众号上看到很多质疑批评国内教育,鼓吹国外教育的。其实我想我们应该对中国的教育多一些信心。但不可否认,各地区教育资源差距很大,开明的学校,填鸭的学校,风格非常不同。 现在我在海外的大学工作,我很感恩我所受的教育,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感恩亲人和良师益友。作为基督徒,我也很感谢上帝的恩典和带领,因为这一路走来也不容易。我总体似乎是乐观的,但是我知道自己内心深处是悲观的。这里我不能展开说这点。我想人自己安静体察内心,或者遇到一些重大事情的时候,会意识到自己内心深处的东西的。因为我认识了上帝,知道上帝爱着人,知道上帝爱我,会带领我,这是我盼望和力量的源泉。 回头看,我希望我在更年轻一些的时候学到,通达,智慧。学习认识自己。寻找生命的意义。在某种意义上,高考对我有很多影响,我指的是那种追求完美,避免失误。因为在高考中是要尽量完美,不出错。(我觉得清北的一些人有这种完美主义倾向。)还有把自己相对没有那么擅长的科目做到更好。因为偏科意味着在高考中拉低总分。 但其实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我发现,如果你要尝试做更有难度的事情,经历失败是必然的。 如何接受失败?如何从失败中学习?如何失败以后继续前行?其实在体育运动中,比如学习滑冰滑雪,首先都是要学习如何摔跤,如何摔得安全。 在工作中,选择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可以做的更好,相对轻松地就做的很好。(有时我想,让不擅长动手的医生去做手术其实挺可怕的。) 想说的东西挺多,但一时思绪纷杂。高考对于我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这之后的学习,工作,生活,给我更多的体悟。是否考上清北没有那么重要,但人要对得起自己得到的天分。 |
可以。 有个远房表叔,90年代考研上清华。 在校期间创业,合伙人经济犯罪,牵连的他被学校开除了。 对,只是考上清华研究生,还没毕业。 就这样,他的人生一样被改变了。 这个表叔家庭不好,父亲是混子,不务正业,坐过牢,父母从小离婚。 他就是典型单亲儿童+社会底层那种。 而且要命的是,这表叔脑子有点问题。 不是笨,他学习好着呢。 但他性格极其天真,书呆子到极致,情商低到极致。 在老家,有他无赖爹罩着,一般人不惹他家。 出来到大城市,就是被人玩死的命。 可不是呢,刚到北京没多久,就被开除了。 其实本来他合伙人叫他背锅的,但公安局给力,查出谁是主谋。 不过他还是起了作用,不是完全无辜,所以被开除了,但没坐牢。 我这个表叔,即使这样了。 因为他读了清华。 他还是找了个北大毕业的漂亮老婆(后来对他太失望,离婚了)。 生了个聪明儿子(离婚后跟妈,孩子性格正常)。 有工作(清华同学照顾他)。 北京有房住(来得早,同学指点)。 现在50岁了,还是那个样子,天真到极致,对社会险恶没有基本认知,动不动被骗。 有点事情就抱怨,怨自己没本事,怨自己蠢,和祥林嫂一样。 然后继续轻信,继续被骗。 但有当年同学罩着,家里人帮衬着,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也算衣食无忧。 更 匿名原因是这个账号粉丝多,个人家庭经历在其他答案有透露。虽说这个故事已经模糊处理,但很有代表性,一旦有人看了我其他答案,很容易定位到我表叔。 我只是在陈述一个我从父母口中以及家族聚会中听来的故事,真实性不保证,但故事本身是真实存在的。 关心我家混得如何的可以歇歇了,我表叔现在的生活除了他同学,也有我家帮衬。 我父母比这表叔大十岁,来北京早十年,一直在体制内,算是家族里第一批扎根北京的人。 家族里其他人来北京,都是我父母照顾的,无论是户口还是工作。 而且我父母研究生学历,一直恩爱没离婚,有不止一套房,哪个角度都比这个表叔混的好。 也许我父母带有鄙夷,带有瞧不起的口气,但大部分情况还是表示惋惜。因为表叔算是他们看着长大的,小时候学习很好很听话的小孩子,考上清华研究生,最后这个结果。 |
以下是来自清华学霸的“人间清醒”发言: 文章原标题是《考入清华才明白,北京同学没有特权》 我出生于河南省的一个不知名小县城,在那里度过了自己的小学、初中和高中生涯。 2012年,我参加了高考,并有幸被清华大学录取,进入某工科专业学习。 大一时,我们系大约有105人,北京和河南的各有8人。我所在的班级有2个北京的同学,一男一女。 01 如果单从学习角度考虑的话,我们班那位北京的女同学可以算是非常优秀。 从大一到大三的六个学期,几乎每个学期都在年级前五。但她成绩不算是最好的,因为还有很多比她更厉害的人。(相比之下,那位北京的男同学的成绩要稍微逊色一点,但也是二十名左右。) 大学前三年的学业成绩,前十名里的北京同学只有她一人(约是第五名),其余同学来自辽宁、天津、河南(两人)、浙江等非“北上广”地区。 后来,我又陆陆续续认识了几位其他专业的北京同学。 大致的感受是,一个人的学习成绩好坏,跟他是否来自北京并没有必然联系。我们班的北京女神之所以成绩这么好,并不是因为她来自北京,而是因为她确实在很用功地学习:从不翘课,从不迟到,上课永远靠前坐,认真听课,认真记笔记,作业做得认真,不会就问。 但这些品质并不是北京人更容易具有的,就像前面提到的那样,三年综合成绩,前十名里也只有她一个北京同学而已。 在这里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学习方面,我印象很深的几个细节: 1)据说北京女神一门课有两个笔记本,一个用来课上记,课下再整理到另外一个本子上。2)据说我们班的某位大神,在大一上数学课的时候,习惯把老师课上讲的内容录音下来,课下再听一遍。3)从大一到大三的所有专业课,那些成绩特别好的人,永远都坐在最靠前的位置,上课从来不看手机。即使第一节课在早上八点,他们也几乎不会迟到,因为这样就坐不到前面的位置。我了解到他们其中的几位都是早上六点半起床,不管前一天晚上几点睡。4)有一天晚上,我快十一点的时候到宿舍楼下,看到几位大神骑车出去“刷夜”,因为第二天有一门专业课的考试。 一些外省同学的例子: 1)我自己。 大一时,没有目标,消极松懈,翘过课,课上睡过觉,整个人处于一种“漫无目的”的状态,好像考上清华之后,就再也没有什么可以为之奋斗的事情了,整个人失去了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第一年学习成绩并不理想,排名中等。大一暑假思考了很多,大二开始做出改变。还记得大二上学期,自己每门课都会跟着去抢前面的位置,几乎不迟到,也没再翘过课,主动去找老师答疑,就这样坚持了一个学期,最后挤进了前五名。 这样一直坚持到大三结束,不过因为大一落后的太多,最后三年总排名也只是第十一名。 2)我室友。 我的三个室友都不是来自“北上广深”这些地区,但就学习而言,他们刚好代表了三种不同的状态。 室友A:从大一开始,到大三结束,没有晚上十二点之前睡过,早上却是我们宿舍起得最早的。有几次我凌晨一点多起床上厕所,看到他还在看书写作业。室友A三年综合排名前五。 室友B:B属于那种踏实认真,但又没有极致刻苦的类型。不熬夜,不懒床,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但也不会去主动追求额外的学习目标(觉得那样太累)。室友B三年综合排名大约第十五。 室友C:浮躁,爱玩游戏,不认真学习。作业都是到要交的时候才开始做,往往都是抄别人的。有时候路过他桌子,会看到一本书摊开,旁边放着他写的笔记。过了几天,再去看,几乎没动。经常迟到,偶尔翘课,上课往往坐在后面玩手机。挂过几门课,三年排名应该在后百分之二十。 3)我隔壁寝室。 大一大二的时候,我隔壁寝室的四个人经常联机玩游戏,大半夜熄灯之后,还能听到他们在隔壁尖叫狂吼。几乎不去上课,很少出寝室。他们退了很多课,也挂了几门,当时听辅导员说他们中的几个人有劝退或者退级的危险。 后来到大三,他们宿舍被辅导员拆散了,四个人被分到不同的宿舍去。从结果来看,有一个像是退学了(大三之后就再没见到过),一个延期毕业了,另外两个勉强毕业,但相比之下,出路都不太好。 所以,如果“水平”是指学习的话,那么我认为北京同学和外省同学是没有差异的。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在清华(或者在任何一个学校),成绩最优秀的同学并不都是北京的。 只要你踏踏实实,努力付出(像室友A和B,还有那些大神们),最后就一定会有回报。但如果你贪图玩乐,不管你是不是“北上广深”的,结局一定不会好。 事实上,我在大学里见到的那些自制力差,虚度光阴的(比如沉迷电脑游戏),很少有北京的同学。 我比较认同的一个解释是:来自高考大省的同学,高中时被压抑太久,到了大学,没有了外界约束,被压抑的开始反弹,甚至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到了大学就应该放松。 而北京的同学,高中时相对来说并没有这么多的外界抑制,可能游戏早就玩腻了,更早地明白学习才是发展自己的硬道理吧。 03 但如果“水平”不仅限于学习的话(其实大学本来就不应该只是学习),那差异确实是存在的,而且北京(或者“北上广深”)同学在这方面的能力(“综合素质”),确实更强。 举几个例子,来解释这方面的差别: 1)坦白说,我上大学之前,根本没有听说过“托福、雅思、GRE”,直到大一下学期还傻傻分不清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但是,很多北京的学生,可能在高中时,就已经考过托福,而且不止一次。他们的目标可能并不是“清华北大”,而是美国的“常春藤”。 就算那些来到“清华北大“的同学,在刚进入大学时,他们就已经有了明确的出国目标(而我还处于漫无目的的迷茫状态),这是很多中西部偏远省份的同学很少能想到的,因为我们没有接触过这样的信息,更没有这样的远见。 2)大二暑假我报了托福补习班,在北京上课。课上老师经常举例子,说他带过的某某某同学(在北京读高中),考了四次托福,在他的指点下,成绩一次比一次好。听到这,我经常苦笑。 像新东方的培训班,在北京的话,最低也要2500左右,当然高的要10000+。除此之外,单单是托福考试的报名费,一次也要1500。如果考4次的话,那就6000了。对于任何一个来自小县城的同学,6000应该不会是一个小数目吧。 3)室友B曾给一个清华教授的孩子当过家教,那孩子初中就在美国上了,只是利用假期时间,回来补习数学。 我也认识几个在清华附中读书的北京同学,得知他们在高中的时候就已经出过国,去过欧洲许多国家旅游。要知道,我在大三之前,也还傻傻分不清“护照”和“签证”的区别。 4)学期中,清华有出国交换的项目。假期里,清华也有很多出国交流的项目。但其中公费的项目很少,家庭条件一般的同学,一般都会视而不见,就算很想去,也会谨慎做出选择。 但是那些经济条件好的同学,基本就是就是随性而为,喜欢哪里就申请哪里。之前课上遇到过一位北京的学姐,大三去瑞士交换,暑假又去了以色列。 之前提到的北京的那位男同学,本科毕业后去了斯坦福自费读硕士。 5)生活方式/衣着品味上,京津沪及沿海地区的同学,确实要比中西部地区的人高出一大截。例子我就不多举了,相信很多大学生都有所体会。有时候走在路上,但凭一个人的穿着,就能大致判断出他来自哪里。 6)英语口语。我认识的北京同学,英语口语不约而同的好,而且更多是表现在他们“敢”说,不像我,学了这么多年英语,大多是时间都是在自娱自乐。 7)展示自我的能力。综合我大学四年的经历,那些在课上敢于回答老师问题,敢于举手提问,主动上台做展示的,除了长得好看的,大部分都是较发达地区的。 8)兴趣爱好。我当时上的小学和初中,每周只有一节音乐课和一节美术课,还经常被数学/语文老师霸占。到了高中,干脆就取消了音乐/美术课。体育课一周一节,但没有体育老师指导,大家在操场上乱窜。 可我认识的北京同学里,有“主持特长生”,有“大提琴特长生”,有在大学组建乐队的,有表演音乐剧的,有钢琴弹得很好的,有健身很多年的,很多很多我第一次接触到的东西,已经成为他们的“特长”。 所以,“京津沪广深”这些较发达地区的学生,就学习能力而言,与中西部同学没有太大区别。 但是除去学习,其他诸如 兴趣爱好/阅历视野/生活方式/身体素质/家庭背景/经济条件 等方面,这些地区的学生还是要领先中西部的同龄人的。他们的确见多识广,有超出中西部同龄人的视野和追求。 很多我在清华、在北京才了解到,认识到的东西,他们早已习以为常;很多我还在犹豫要不要做的事情,他们早已下定决心。 他们的大学生活“开始”地更早,效率更高。而我则花了很多时间去适应、去习惯这种与高中截然不同的环境的变化,去思考这四年该用来干什么。 客观上,清华对不同地区的学生一视同仁,不会说因为你来自较发达的地区,就会在某些项目的选拔中就优先录取你。 但实际上,京津沪等发达地区的同学往往更容易把握 ,获得住机会,想想那些需要经济条件以及各种成绩、经历做支撑的活动和项目,你应该就会明白。 其实,大一的时候,我有一段时间心里也挺愤慨的,因为当时的自己太过于在意与别人在“先天条件”上的差别。 为什么我高中的时候,要每天早晨五点半起床,晚上九点半回家,每四个星期才有一次周末,学校完全无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了高考科目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素质教育的课程,我付出了这么多,才有幸考上了清华。 如果这算是一种回报,为什么那些北京的同学能够比较轻易的得到这种回报,而且在得到这种回报的同时,还能够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机会和资源,去发展自己? 于是我开始觉得自己的奋斗没有意义,所以每天漫无目的。 但如果四年的清华生活教会了我什么的话,就是让我找到了上面那个问题的答案。 假设清华是在第100级台阶上,北京的同学可能是从第50级开始向上走,而我觉得自己是从第20级开始的。 虽然大家最后都爬到了100级,但有的人上升了50级,有的人上升了80级。 上升50级的人,因为走的比较慢,所以有更多精力去做一些其他事情,比如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而爬了80级的人,就没有那么多闲情逸致,但这并不是他自己的错,所以他不该责怪自己,而是应该相信,如果他也能和别人一样从50级开始,那他一定会爬得更高,学得更多。 换言之,要“积极地”接受生活的不公平。接受你的起点,不管你从第几级开始爬,应该做的是把精力放在自己的台阶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往上走,这样你的人生才有意义。 后记 大三的寒假和暑假,我在父母和学校的支持下,有幸去到另外两个国家学习。这段经历,结合后两年的种种思考,让我做出了出国读博的选择。 目前,我在美国的一所工科学校读Ph.D。 从河南的小县城,到清华,再到美国,感谢自己在很多想要放弃的时候选择了坚持,也希望自己能够继续坚持下去。 |
分时代吧。 我公公清北毕业。他家当年是富农,他是一个所谓成分不好的人。村里的学校不收他,只能偷偷旁听。参军政审没过,没去成。后来当了几年非正式的农村民办教师。文革结束恢复高考,他全省第五考进了清北,清北毕业后就分配工作留在省城了。之后通过努力做到一定级别,然后光荣退休。我想对于他来说,考上清北是他命运的重大转折。 前几天去银行办业务,跟一个大堂经理聊起来。小哥哥是清北毕业的。我很诧异他为什么回来银行做柜员,不是说银行不好,只是感觉银行对学校的要求没那么高,他来这里多少有点亏。他很无奈的说了两个字:“户口。” 时代不一样了,学校对人命运的影响肯定还存在,只是不会像以前一样重大了。阶级的固化,只单单指望学历去改变,多少有些难。但是,我认为清北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改变命运。能考上清北的人,大多是能把能力刻在身体里的人,是养成了很好的学习习惯的人,他们是不会局限眼前的事情,会愿意汲取更多养分,向上生长的人,即使不能跨阶级改变,但他们生活一般来说也不会太差。 |
先说结论:会改变一生,但很难跨越阶级。 以我在北大本科时的同学为例。 同学A:内陆小县城做题家 女,高考状元。父母小公务员,现在某IT厂996,月薪……数万。小公务员在县城的地位稳稳属于中产,而她在福报市的薪资也是中产。平手。 不过论未来的发展,肯定看起来是比父母有前途的。 同学B:首都二代 日常周末开法X利跑车回家。据说在本科时期交往过本院大半的男生——类似于“选妃”——来确定最终对象。现在美丽国居家带娃,旅游聚会拍照。 考虑到其阶级基本已经很难跨越了,勉强算是追平了父辈吧。 同学C:边远省份贫困生 作为全院唯一被我们所知的贫困生而被人记住。实习期本来可以找到挺好的工作,但由于父亲重病,频繁回家处理。最后错过优质实习,心态崩掉,转考本校研究生(别问我为啥没保研,我也不知道),亦失败。 后来听说是去考编制还是参军了,不晓得有没有成功。毕业后他压根没加我们的微信群,不知所踪。 如果他成功了,勉强算是从底层半只脚进入中产。 同学D:敏感词 高guan老爸牵线搭桥,创业项目一炮而红。几轮融资数十亿,业务遍布全国、行业第一,而后轰然失败。其公司现净欠数十亿,但本人估计没什么大事。毕竟是投资人的钱嘛。 以后的前途不可限量,但能否超过高guan老爸仍旧是未知数。 |
2022.9月更新,已躺平,反正这个世界不值得,快乐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去他的内卷职场。。。 === 2022.7: 感谢大家的关心和留言,就在刚刚接到之前面试过一家公司的回复了,算是找到工作了。虽然薪资低了点,不过慢慢来吧,积少成多。上清北也许改变不了一生,但这段经历也是坚持下去的精神支柱吧,坚持下去还是能找到的 下面是原回答============== 没感觉到。刚考上的时候感觉是场梦,十年燕园,博士毕业之后梦醒了。还是要面对现实的柴米油盐酱醋茶。 由于当时一门心思想做科学家,学了个极其冷门,又没有任何实用的专业。结果读博读到一半,发现自己并不适合搞科研,并没有什么学术头脑。勉强博士毕业后就开始找工作。原本觉得我北大本北大博,找工作就不说找年薪几十万的工作了,糊口的应该不难吧。结果呢找工作一直不顺利。 去研究所,介绍我的老师怕我不爱去,反复跟我确会去的吧。还特意提前见了接收科室的老师,老师也跟我聊了很多进来之后工作的事情,还见了将来同科室的师兄师姐,师兄还带我去食堂吃了饭。本以为应该八九不离十了吧,面试我也好好准备了,报告讲的并没有什么纰漏,面试官也没表现对我很不满意的样子(其实当时我也看不出来到底满不满意)。总之,都以为问题不大,结果出来结果就是没被录用。我去问的时候,接电话的行政还非常不耐烦的样子。唉,罢了。 然后找了个初中老师,但是没几天人家觉得我太老实管不了学生,试用期就被辞退了。又找了大半年找到了一个编辑工作,忍受不太符合我三观的公司文化三年之后还是离开了。想着这辈子一直活的太紧张,就给自己放了一年的假,但由于赶上疫情,也没去哪里。今天过完年开始找工作,结果悲剧了,面试了几家基本都是见光死,面试永远过不了,反正就是现在也没找到工作,甚至面试过一轮的都没有。好在母亲理解,饿不死。还在投简历,看不到前路。 有时候怀疑自己,真的在北大念了十年吗?会不会一切真的是一场梦?醒来会不会发现我还是小县城里的笨胖小孩? 有点跑题了,总之考上清北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而已,后面的人生还有太多的未知,每一步都要小心。每一步都可能或者说必然改变你的一生,可能好,也可能坏。 |
对于我来说,是的。 我来自一个小县城,2021以前还是个国家级贫困县。这里有权有势有关系的家族,只靠关系的话也只能是把孩子护送到县里某个体制内,或者送到市里(三线小城市)某个体制内,过着一眼望到头的生活。 从小到大,有很多人际关系处理比我强的人,情商高受欢迎呼风唤雨当学生会主席。有不少比我好看的女生,天生吸引一片男生女生直呼女神。也有家里关系比我硬、比我有钱的人。而我,有点才艺但不是唱歌跳舞这样外秀型才艺,容貌清秀但不会让人惊艳,家庭尚可但完全没有四通八达的关系和雄厚的财力,只是一直成绩最好。从小到大,我一直不觉得我未来能过得和他们一样好。他们左右逢源谈笑风生的时候我小心翼翼笨拙无话,她们舞台上艳光四射追求者成群的时候我在台下沉默仰望。当官,做生意,搞文艺当女神…不论是哪一个发展方向,似乎我都不是最有优势的那个。 但是当我上了清北,而我昔日的同学们几乎都留在省内之后,我感觉到我们的轨迹似乎慢慢发生了变化… 哪怕我也是一天天地在抱怨内卷,觉得找工作不易,为无法达到我梦想的状态而苦恼,但即便我选择躺平,也是他们难以够到的层面。似乎我们有了截然不同的人生下限。而我之前觉得非常仰慕的大城市学生们,我和他们有截然不同的起跑线,但却和他们中的大部分站在了同样的甚至更超越的赛道中。我的眼界、交友圈、交往对象和互相比较的群体已经改变,而这一切改变自我上清北之后,是这样的潜移默化而又似乎理所当然。 负责任地说,对于这样封闭在小地方的人们——哪怕你在小地方处于有头有脸的阶层,高考也是改变命运最有效的方式。在宏大而强有力的高考体系面前,大部分的财权绵软无力几近于零。清北出身并不能让我们跨过别人积累多代的资本和资源,但能让我们比同样基础的人好得多。因为,你们大概率不再在一个赛道里比赛了。 |
会改变,不能保证人一定跨越到上层,但保证人不会堕落到底层。 其中的原因,除了清北学生的天分、教育水平、光环外,还有一点特别重要——“圈子”。 越是顶级大学的学生,越是把校友圈看的重,圈子的同学越是热心抱团,互相提携,相互帮助。 关于这一点,清华毕业的蒋方舟,在圆桌派重说的一句话特别有意思: “今日我以清华为荣,明日我还以清华为荣”。 尤其这个“还”字,充分表现了清华毕业生对清华身份的看重,对清华圈子的看重。 我们讨论某个人群优秀程度的时候,只看上限是不科学的。因为极大的成功,除了个人天分,机遇反而更关键。而正确的尺度应该是看下限,看比例。 从这个角度看,你就会发现清北的厉害之处。 例如,我生活中接触的清北毕业生中,虽然能谈的上真正成功的,只有一个创业成功,公司估值几个亿的一个人。其他的人,虽然大都是普通的技术人员,但因为在it圈,收入放到整个人群中也是靠前的。 也就是说,也许受限于我的眼界,我所了解清北的毕业生中,极度成功是极少数,但算的上差的一个都没有。 当然,有一点不得不提,那就是回想他们高考时的高光时刻,再看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毕业之后的生活,相比之下,还是有让人可感慨之处。 记得有一次,公司出游的时候,坐我旁边的是另一部门的资深软件工程师,一路闲聊就提到毕业的学校,一开口没想到他竟然毕业于清华的,老婆是他的大学同学。 再一问就更了不起了,他竟然是当时他们县里方面高考的榜眼(第二名),顿时我就对他刮目相看了,问他: “你这水平和我干同样的活屈才了吧?” 在客气的说我过誉了后,我们又聊了他同学圈的事情,最后他说了句话我印象特别深刻。他说: “我的大学同学中,其实有很多人,高考放榜之时即是人生巅峰之时!” … 那天我们互加了微信。之后,在朋友圈,我看他发的最多也是孩子学画、练琴的视频,和众生无异! 而我所了解的其他清北毕业生,在生活中浸染多年后,人到中年,若当年的辉煌不为人道起,也都泯然于终生,终日为夫妻关系,为房子,为孩子所累…! 也许生而不易就是生活的本质之一吧,食五谷杂粮,任谁都不能免俗! |
客观地说,可以。确实现在考上清北对阶层跨越作用没那么大了,但是问题是考不上好学校的底层人民还要活得更惨。。很多人提到大城市房子贵,哪怕清北学生如果家境不行也难以支撑。但其实不光是大城市房子贵,小县城房子相对于收入来说照样也贵啊。。县城学生考个三本专科,毕业后回老家工作,拿着相当于大城市1/4的工资,还着相当于大城市1/4的房贷,照样还个20年,这种情况真的很普遍。大城市房奴虽然苦,好歹有点盼头;在县城当个房奴,是不是感觉活得特别没劲? 名校学生虽然向上走也不一定容易,但起码有个躺平的退路。普通学生(真实的普通学生,不是学历通胀的知乎普通学生)是连退路也没有的。 |
应该可以的 我爸北大毕业,博士。我妈平平无奇普通一本研究生。 我爸的家庭情况在那个年代是绝对攀不上我妈的,但是我妈就是看上了我爸文绉绉的气质。 关于我,普通高中生,遗传了我妈的智商。 |
从某种意义上说,做什么都不能改变一生。如果只看自己的一生,我们的人生结局就是死亡。这是无法避免的,每个人都要面对的结局。 不管你是什么学历,什么工作,什么收入,最后都是要死的。 中国人之所以不想这个问题,是因为死亡对于鄙视链是平等的,每个人都要死,而且,鄙视链上层的人还有可能死的比鄙视链下层的人更惨。 从另外一种以意义上说,做什么都能改变一生。你每天做的平凡的小事,都是人生的改变。 所以,这个问题,你首先要回答『在死亡的必然下,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才能根据这个意义回答清北是不是能改变一生。 |
我是一般的大学本硕,北大博士,现在在某985高校任教。 以下是我的个人看法,基于我自己和我在清北的同学的经历来谈,但是我想把样本限定在跟我一样至少本科一般学校,后来进入清北深造的同学,因为本科考上清北的同学要么从小就很优秀,不存在被清北改变过;要么从小就家境不一般,努不努力,他的人生都那么幸福。只有源于自身或者家庭的限制曾经不能进清北,后来进清北的同学才是良好的观察样本。 我的大部分硕博同学可以说在专业科研上毫无建树,差不多就是拿了学位去工作,清北的平台能让他们进大厂、进名牌中学教书、选调生进机关。这是一般的学校的人很努力?有运气才能去的,他们基本都能去,哪怕我觉得这个人智力努力都平平(有时心中疑问有些人怎么考进清北的)。 所以清北可以让才能一般的人变得轻松。 至于本来就有天资和热情搞科研的,清北我觉得起的作用非常少。就我自己而言,博一在北大上一年课,导师在博一患病去世,学位论文题目都是自己想自己定,博二就埋头田野调查一年,博三去了日本,博四在家写论文就毕业了。所以实际在北大待一年,老实讲,在哪里我都能做得和在北大一样的成果。尽管不少北大老师对我启发不少,不过我相信在外校,我依然可以通过邮件讨论获得同样的启发,因为我也不是缠着老师套近乎问问题的那种人。 我觉得北大对我的助力在于金字招牌,找工作时有很大加分。不然光靠成果我进一所一线城市211任教(我的第一份工作)可能会遇到阻力。 ————— 我的结论:清北金字招牌仅仅是你敲门的利器,敲进去了,敲门工具就没用了,就是要完全靠你的实力(当然敲门也不是完全只靠清北,实力也是主要)。对于能力一般的人,若去做技术挑战一般的工作,清北的加成会变大,因为主要是进去难,进去以后面对的挑战一般大家都会,只是机会轮不到一般学校的人。这道理我想很多人都有体会,大部分工作不要什么技术的。 对于需要专业技术,充满知识挑战的职业,清北的加成小很多,因为哪怕金字招牌送你进大厂了,撑不撑得起来那些任务和机会,都是看实力,此时你会发现管你清不清北不北,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没人跟追究你的历史。 ———— 我还有个经验,凡是有着强烈的清北情结的清北毕业生,一般能力都不咋地。因为也没什么自己的东西,只能时不时透露一下自己当年“进士第几名”来证明自己不孬。同理,学术圈内热爱在别人面前讴歌自己导师的学生基本没本事,因为自己没本事,才要抬高自己的导师来抬高自己(不要说这叫对自己导师满怀敬意,敬意放在心里就行了,说出来就不值钱了好吗)。有本事的学生专心做自己的事,自己的东西有的讲,甚至是对自己导师的理论突破,自然不会去吹捧老头子。这个道理,基本上不错。 |
别信个例,要看整体数据。 这个问题下,我赞同 @老衲不生气 说的话: 很多人特别有意思,他们非得把“改变一生”理解为“阶级提升”或“赚多少钱”。这样的理解未免狭隘了吧。 现实是,同样的专业,同样的学位,同样的能力,只要你是清华北大的,无论是在升学考研,还是在工作应聘上,你就比其他国内院校毕业的同学,拥有更高的成功几率。 别的不说,从录取率上来说,清北是国内高考最难考的院校之一,应该没人反对吧。 以17年数据为例,除了北京市,其他省份基本上录取率都在千分之一以下,在某些省份,甚至低至万分之三。 |
|
在中国,能考上清北,基本上意味着,在高考这场战役当中,你绝对是同龄人当中的佼佼者。 而考上大学以后,只要你能正常通过清华的考试,顺利毕业,那无论是找工作还是考研,你都能有比同龄人更大的机会。 清北的超高保研率我且不说了,就讲个我知道的,某重点大学,在考研录取时候,如果有清华北大的调剂考生,有时候为了录取清北的学生,甚至会把一志愿报考的同学给挤掉。 再说薪资,无论是哪一个毕业生就业薪资榜单,清北学生都能排到前列。 |
|
改变一生确实不好定义,但是一个村里出来的孩子,如果能考上清华,那么大概率他可以在中国任何一个城市立足且生活下去。 当你站的层级越高,你想要升到更高的层级,难度也许会更大,上清北或许不能年入亿万,但大概率能保证你温饱一生。 而温饱一生,是多少人可望不可即的梦想? 奉劝朋友们一句,失败和失败真的是不一样的。 清华北大的朋友没有赚到一个亿是失败;隔壁二大爷的儿子初中辍学没找到工作也叫失败。 希望我们都可以变得更好,我是 @老吕考研MBAMPAcc ,希望大家能幸福。 |
我认为能。 北大的几年时光,改变了我的一生 让我对自己有了更新的认知。 让我收获了一大票的良师益友以及狐朋狗友。 决定了我后来的人生轨迹和以后拼搏的方向。 新的认知 人啊, 认识自己最难。 上北大清华,可以让很多在小地方很靠前很优越的人,迅速清醒过来。 有前辈讲过,在北大清华里面体会最深的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天赋差异,比人和狗的要多好多。 在北大清华里面,真正天赋碾压别人的大神,是少数。 对于多数人,需要有个认识自己天赋好坏,认识自己天赋方向,认识自己的阶层定位,认识自己的将来职业发展定位,认识自己之前高中时候很中二的选择的学科方向是否真的适合自己…… 中学过于强调学习这个事情本身了。 大学在认识自己这个方面,效率高很多。 对我自己来说, 我充分的认识了,自己天赋十分的有限,有限的天赋里面,显著的理论能力更差。 拼智力以及拼爹不行的话,后面就拼投入,拼努力呗~ 影响你的人 北大清华的人才密度真的非常的高。 周围的同学,遇到的老师们,以及以北大清华为平台,各种活动遇到的各种人,人才密度非常高。 比人才密度更重要的,是乐于分享的,十分友善的人的密度,也很高。 此处有转折,不靠谱的人比例虽然低,但是比多数人想象的要高。 北大和清华各有特色,有一点是共通的,就是人才的多样性。 真的是各种爱好,各种类型的大牛都有很多。 很适合像我这种兴趣和技能点比较散的人来。 影响一生 上大学之前的我的人生,过于顺利了,运气好而已,让我对人生产生了很多错觉。 上了大学之后视野开阔,各种受挫之后,清醒了很多。于是主动的积极找寻自己的合适的位置和方向。 在北大的几年里面,我试过很多的错误,各种。 苦过,累过,哭过,当然也笑过,爽过。起起伏伏几年下来,就逐渐找到了自己未来的方向。 知道了什么对自己是最重要的,有了自己做事的,做人的原则。 这很重要。 培养了锻炼的习惯,(虽然离开燕园之后迅速抛弃并且发月半),现在慢慢找回来。 对现状来说的话,应该还是总体比较满意,继续努力的样子吧。 已经比自己十几年前的目标好很多了。 有一群拥有共同理想的朋友们,一起奋斗,是十分幸福的事情。 |
考上清北只是人生的一部分,并不是改变一生。 什么叫做“改变一生”? 人生不是拍电视剧,后面的剧情早已定好,不管上的是北清还是其他高校,或者没上过大学,都只是人生经历的一部分而已。 我考上了清华,丝毫没觉得我的一生被改变了,因为根本就不存在那个“被改变”的命运,我觉得这就是我一生的一部分。 如果硬要说上北清改变一生的话,上任何一所大学都可以改变一生,不上大学也可以改变一生,任何一件小事都可能改变一生。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教育信息 最新文章 |
为什么部分 985 博士的第一学历很普通? |
同济土木已经没有未来了吗? |
为什么大学里上课几乎没几个人听课? |
00 后女干部拟任东莞茶山镇经济发展局副局长 |
为什么很多仕途开始一帆风顺的人,都会卡在 |
能干成大事的人都是什么样的人? |
重男轻女家庭里姐姐下面的弟弟在想什么? |
上海交大这个名牌值得舍弃专业吗? |
谁能介绍一下北大的数学教授许晨阳? |
教育部为什么不公布第五轮学科评估的结果?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阅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