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教育信息 -> 那些子女定居国外的老人,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 正文阅读 |
|
[教育信息]那些子女定居国外的老人,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问题来自一个患者。 老头有慢性病,老太太用老年代步车(不会开车)天天拉着往医院跑。从来没见过儿女。 老太太说女儿是英国博士后,女婿是哪里的教授…满世界… |
坐标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某研究所,一个九十岁的老太太,两个儿子都在美国定居了。她有三件我听了后瞠目结舌的事: 1.前几年有一天早上,她起来发现老头去世了,她给老头收拾了一下,前脚叫人拉走,后脚就颤颤巍巍地去研究所上班了,没迟到。 2.她一个人住以后请了一个保姆,也就是我的舅妈。我舅妈四十出头,小学文凭,不仅要照顾她的起居,还要在她的要求下,练字。 对,练字。 就是拖地拖完了,打开字帖练一小时字再去做饭那种(???)。 3.她每天几乎没有什么老年人娱乐活动。在家的时候基本就窝在书房,戴着个老花镜,看单位里送来的各种国内外最新的医学文献。书房里不让我舅妈打扫,医学专著堆满了边边角角。 据我舅妈说,过年的时候两个儿子都会以距离太远/工作太忙为借口而不回来看她。 她几十年前退休被反聘时候在所里就是最贵的专家门诊号,手头应该积攒了99.9%的人一辈子都赚不到的财富。 再过一些年头,这个房子就该空了。至于怎么处置,就看她两个在美儿子的了。如果卖掉的话也容易,家里其实没什么太多东西,唯独就是书房的书太多,略麻烦些。 ————————————— 我一直相信这个世界是个圆,你得到什么,就注定会失去一些等价的东西,所以人始终会回到原点。 以上,祝各位安好。 |
|
|
|
|
|
老人在年老的时候,不一定会有子女会守在床边,恃候老人曣气。这与子女出国没有完全没有关系。我在美国一个亲戚,她在丈夫去世后,就卖了房子,搬进老人院。在她九十岁之前,生活还是很丰富的,打乔牌,听音乐会,参加老人院的活动和舞会。子女们每年抽时间去探望。九十三岁时,因为关节炎与诸多疾病的折磨,她要求不再服药,之后就靠护士舌下滴液给予吗啡止痛,她从此不再进食,进水,进入昏睡状态。一周之后去世。我们去看她的时候,跟她讲话,她的嘴唇还微微可动,只是没有声音了。她的去世,干净,没有痛苦,也不麻烦儿女,毕竟儿女都有自己的生活,我希望我去世时也这样。回忆三十几年前,我的父亲肝癌去世,一二个月里,四姊妺四家人,轮流值班去照顾,白天还要上班,累得要断气。几姊妹还要在母亲面前争宠,邀功,排扁他人,一家人因此闹得不可开交。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因为我的老病,去世受折磨,俗话说,久病无孝子,何必強人所难,儿女们还有工作和他们的儿女要照顾。老人院护士照顾,是在做她的工作,老人不需有拖累儿女的欠疚。儿女们也不需要用孝道来责备自己。父母子女的关系,不在这一个时间,平时能够融冾和睦就够了。从我的角度,儿女能够自力,不让我操心,就够好了。我今年七十三岁。 |
这难道不是取决于亲子关系的好坏么?亲子关系好的要么孩子最后回国了,要么把父母接去国外了,要么天天联系父母孩子每天都很开心,几乎不可能发生问题描述里的情况。 问题描述里面这种情况,明显是亲子关系不好啊。 问题描述说:“后来我见到一次他们口中优秀的女儿,挤出时间回国一周,只有半天时间来医院。剩下的就是各种同学聚会。” 很多子女优秀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存在很大的问题啊。从小逼得特别紧,不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和意见,想让孩子都按照自己的来。很可能出国本身就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那你让他去感激你为他们出国付出的金钱就很难了啊。孩子很可能自己觉得出国就是为了父母出的。好多这样的父母和孩子之间几乎零交流,情感联系也非常弱。小孩很难主动去关心父母,因为很可能自己就很少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从小就觉得父母只关心自己学习前途,为了面子。其他答案说的一些高知父母,孩子很优秀在国外,不怎么打电话也很少回来看望的,估计大多是都是这种情况。 === 看来评论更新一下。 这个答案主要是针对问题描述,以及一些看到高知父母晚景凄凉而谴责孩子的。 关于评论里的一些,其实我不太懂你们想表达什么。如果你选在呆在国外或者外地大城市,说明你已经做出了选择,什么对你更重要已经很清楚了。也许你和父母的关系不差,但其重要性没有高过你追求的自己的生活或者给自己孩子的未来。但对于有些人父母可能更重要,会放弃一切回去父母身边。这些选择都没有什么问题,人生本来就不能两全,没有必要做什么价值判断。希望大家都能接受自己的选择。 |
这个问题我太有资格回答。 家里住在南方一个大学校园里,父母长期照顾一对教授夫妻。在我小时候,印象中他们是五六十岁的样子,父母尊称他们J老师和C老师,我则称呼J爷爷和C奶奶。 一直以来JC二老令我印象深刻的事儿有:唯一的女儿在北美,他们夫妻二人早年在美国做过访学,一到寒暑假就让我去他们家里补习数学,C奶奶给我做宁波小圆子吃,也曾带我进城买书,逛景点,爬山,通过明信片给我写励志的话,典型的清高朴素简单的学者。因为两位都是教授了所以很早就分了三室两厅的大房子。 虽然唯一的女儿在国外,一年至少也会回国一次来看望他们。十年前二老也去浙江,广西北海考察过一些养老院项目,但最终还是留在家乡,留在校园里。 二老身体长期有慢性病,甲亢,糖尿病,半身不遂,中风过几次,各种各样的药物没有断过。印象深刻有两三次都是我父母半夜叫120或者校医院的值班医生送到城区医院去抢救。住院的时候一般都是请护工陪床。 今年春节前,C奶奶去世,七月,J爷爷去世。二老都85岁上下。在此之前早就与省红十字会签署遗体捐赠书。女儿从北美发过来视频和照片证明同意父母的要求。所有财产包括房屋全部捐赠给学校。 那么人生最后这几年二老是怎么度过的呢。我理解首要因素是靠金钱。女儿从国外定期打款,二老都是教授退休金不斐,请了两个保姆,一个白天一个晚上。光保姆费用一个月八千。另外药品治疗等费用都不少 其次是二老都是知识分子,大部分的时间就是读书,写文章,散步,烟酒不沾,心情平和,所以能在慢性病的情况下仍能高寿。 最后当然也有我父母能够随时被调遣,某种程度上将他们当亲人对待了。遗体捐赠的被委托人也是我父亲。学校工会,离退休办,学院都有一定老朋友,学生等人手能够偶尔救个急。 J爷爷去世的时候,我父母在外地。只有保姆在身边。工会的工作人员上门去处理,联系红十字会,协助我父亲通过网络向省红十字会发送证明材料,最后能够在盛夏的夜晚,及时将老人的遗体妥善处理。 雪落无痕,人去楼空。偶尔我还能想起在他们家过的那些暑假,想起看到J爷爷抗美援朝纪念勋章的激动,想到他们娟秀的钢笔字,还有永远在放着英文广播的收音机。他们都变成历史了,然而记忆永不褪色。 我会永远怀念二老。 |
有一次去医院里看家里的老人,恰好听说隔壁床位的一位老人,刚刚过世。孩子在美国,忙于自己的工作和家庭,无法回国。老人火化,办丧事,都是亲友帮忙搞的。 由于我之前上的是复旦附中和复旦大学,因此有不少同学都是复旦子弟(父或母是复旦教师)。很多复旦教师的子女都在国外,两个老人/一个老人留在国内的情况,非常多。 有些其他答案说,老人和孩子分开,相敬如宾各过各的,挺好的。这话不假,前提是老人年纪不大,身体尚可。等到老人到了七老八十,无法自理的时候,就不是这么回事了。需要孩子的时候,方恨孩子不在身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这让我想起有一回,去另外一家老人护理院的经历。其中有位老人,都99岁了。唯一的独女在美国,一年来一次,最多呆一周,也就是看一下,带点吃的用的。老人和护工的关系显然比女儿亲多了,护工不在,他就不吃饭。大年三十,老人和护工一起过年。 回到上面这个问题,如果孩子去比较远的国外(比如美国),老人过去不习惯(不会开车,英语不通,路不熟,没有朋友),那这确实是一个潜在的问题。有一些子女,在自己孩子上大学后,会再回中国,在老人最后几年,多陪伴一下。如果无法做到这一点,那很可能就像上面提到的例子,一年也见不到几回。 事实上,这也是一些家长不愿意放自己孩子去美国留学的原因之一,即使成绩好,有财力也不去。当然,到最后去不去,什么时候去,怎么去,还是要看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不能一概而论。但如果真的去这些国家留学或者工作,那么如何在老人年纪大了以后更好的孝敬,是值得每个定居在国外的子女需要考虑的大问题。 |
看评论里有争论的点,我更新一下一些关键点。 1、有位朋友说,我老是拿我给姨妈一次澡来表功的。我就想请问一下,有没有带脑子看?我原文说的是“重庆的夏天”,姨妈自己说“一个月没洗澡了”。我才赶紧让我老公放水我给姨妈洗澡。文中我只叙述了这一次,难道你会认为重庆38、9,40度左右的夏天,我会照顾她半个月只给她洗这一次??还来教训我“给姨妈洗一次澡就这么累,怎么不体谅姨夫”,姨夫可以一个月不给她洗澡,可以丢下她带着外面的女人去摄影采风,如果我们不体谅姨夫这十年来的辛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会这么轻松的说走就走? 2、姨妈每年都会被女儿或者儿子接去国外住一段时间,一般是今年去了女儿那里,明年就去儿子那里。但是姨夫是不会跟着去的,所以姨妈去了顶多待两三个月就要闹着回来,一般都是过去一个半月就回来了,她要守着姨夫……她的儿女都知道他们的父亲的所作所为,有一种默认的态度,美其名曰“只要他把妈照顾好,他也需要放松”,这句话不是听说,是我们几个兄弟姐妹聚在一起时,姨妈的儿子说的,她的女儿也没反驳。就因为这件事,我在外从不称呼他们“哥哥姐姐”,我都是说“姨妈家的女儿”或者“姨妈家的儿子”,这个随便杠,我就是这种精神洁癖。本来一年也见不到一两次,春节他们回国我也回娘家了。 3、有朋友说,照顾姨妈也算是父辈的情意,我们去是不是欠了姨妈的人情,要还了。我想说的是,至少在我了解的基础上没有,纯粹就是我婆婆和舅舅心疼他们的大姐,本来是我婆婆和舅舅要亲自照顾的,我们和舅舅家的儿子女儿哪里放心一个60多的老人去照顾70的偏瘫老人,所以才各自主动承担下来。我们彼此安慰,就当给自己父母尽孝吧。 4、不想再更新了,也没那么多精力来回复各位热心朋友的支招,因为各位想到的办法我们都想到过,但是无一成行。 祝各位家庭幸福美满,老人健康长寿! ——————————————以下为原答案 我老公的亲姨妈。 姨妈今年70了,女儿在澳大利亚,儿子在加拿大,都各自入了籍,在各自的国家结婚生子。姨妈和姨夫两个人在重庆,住着200多平的房子,姨妈10年前因为脑梗偏瘫了,整个左侧身体不能自主移动,要拄拐。姨夫照顾姨妈倒也细心,吃喝拉撒,10年来毫无怨言。姨夫因为自年轻时候便开始健身,身体健康,看外表可能就50多,加上家里条件不错,之前又是从文艺单位退下来的,穿着打扮很是时髦,于是从姨妈偏瘫之后就不断在外面勾搭那些……女人。怎么说呢,他的条件虽然相比同龄人要好很多,但是又达不到土豪的级别,勾搭的都不是年轻好看的妹子,都是一些半老徐娘,年龄从40多到60不等,给人家买衣服买丝巾买鞋子,但是不会直接给人家钱。经常打着摄影协会采风的名义,带着那些女人出双入对,去新疆去西藏去全国各地,留下姨妈一个行动不便的人独自在家。我跟老公结婚后第一次听说姨夫撇下姨妈出去一个月,惊得下巴都掉了,问我老公那姨妈日常生活怎么办,他说还不是我们几个侄儿侄女轮流去照顾她。后来有一次姨夫又走了,轮到我老公去照顾姨妈,老公就跟我说,你就在家,我一个人去。我说,你一个连衣服都不会叠的男人怎么照顾一个老太太,于是就跟着收拾了几件衣服住过去了。 住过去半个月,我才明白为啥老公不让我去。200多平的房子,两个人住,照理说是很宽敞的,但是我踏进家门还是惊呆了,屋子里乱得一塌糊涂,到处都是堆的衣服,纸箱和各种东西,沙发已经脏到看不出本来的颜色了,客厅摆一个晾衣架,上面晾着各种衣服裤子,没用衣架撑,全是搭在架子上的,也没捋直,就像直接从洗衣机里拿出来搭上去的。厨房脏得一批,各种油垢水垢,坏的锅碗瓢盆堆积如山。我跟老公花了两天时间把家里打扫出来,把该扔的扔掉,该洗的洗干净放好。姨妈看着我们做,淡淡的说,收了没用,等他(姨夫)回来用不了多久又要还原。晚上老公给姨妈打了洗脚水洗脚,我洗完澡准备上床,顺口问了姨妈一句,您要不要洗个澡。姨妈还是淡淡的说,我都一个月没洗澡了。重庆的夏天,一个月没洗澡,我愣住了。赶紧吩咐老公把浴室的水放好,我帮姨妈洗澡。洗澡的时候真觉得心酸,脱了衣服,除了平时可见的地方是干净的,身上其他地方都黑黑的,我用搓澡巾来来回回搓了一个小时,浴缸里的水换了三次,才把她洗干净。第二天我搓澡的手都是酸的,抬不动。那半个月就是磨炼我的意志,白天要上班,晚上回家要照顾一个老人,还要帮她把第二天的吃的做好,分门别类的放着,方便她用微波炉热。以至于一个星期之后,一个请病假的员工看到我说,×姐,你怎么瘦了这么多。半个月之后姨夫回来,没有一句感谢我们的话(其实我也不是图他的感谢,就觉得这是一个人基本的礼貌吧),我回家后跟我老公开玩笑说,想当年我在家是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小姐,在单位大小也是个领导,嫁到你们家,还没伺候公婆呢,倒先伺候上姨妈了。老公觉得很愧疚,连说谢谢老婆理解。 再后来年底,姨妈的女儿和儿子回来过春节,大家一起聚会,姨妈跟她的孩子们说,上次多亏小×,帮我洗澡,不嫌弃我脏。我客气的说,哪里,哥哥姐姐不在嘛,我们当小的就应该照顾撒。结果她的女儿说,对啊!我们不在嘛,是该他们来照顾一哈撒,又不是天天来。我当时……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我都不想一一列举了,我想,在我观念里面,能抛下父母,一年只回来一两次,父母生病还要靠旁人来照顾的,于我来说,就是不孝。以至于后来当我有机会出国发展,我权衡再三,放弃了。宁愿守着现在的单位,哪怕已经没有上升空间了,起码我想回家看父母的时候能马上回去,他们需要我的时候一个电话我就能到。 匿了匿了,怕熟人从我其他答案里猜出我是谁。 |
这个问题是我问的。没想到居然上了热榜。 问题里的那个老太太,那天打完滴流,她准备带老头回家时,才发现忘了给老年车充电。东北的冬天,零下二十来度,电池在外面很快就没电了。 她上楼来找我,想让我帮她牵根电线下去。 我从窗户外给她牵了个插排出去帮她充好了电。 她来找我之前找过门卫,门卫说不能让她把车停在门口,领导会骂,她找过清洁工…… 她来找我的时候,眼圈是红的。也是着急也是委屈。我当时就觉得我不能让我妈经历这样的事情。 很多人谈到人格独立。 我想说,很多的人出国留学的时候,花的钱是你们自己赚的吗?恐怕很大一部分都不是吧。 (土豪们在哪里都不会差的。不把他们包括在内) 在花钱的时候向父母伸了手,就没有资格在他们需要照顾的时候,要求他们要人格独立,不能把生活的重点都放在子女身上。 医院里看到这样的老人很多,他们的生活就是骄傲又很凄凉。 故事里的老太太,提起她优秀的女儿的时候,眼睛是闪光的。“我女儿从小读书成绩就好…”,你要是感兴趣,她能从小学开始给你讲起她女儿都得过哪些奖。但提起眼前的困难,确实也是真的很无奈。 提问是因为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这些子女已经定居在国外的老人,经济上也已经不算匮乏的老人们,常常会让我不断的想起自己的父母,想自己老了之后的生活方式。 也希望我们这些知乎er,在追求自由、放飞自我的时候,别忘了回头看看。 他们正在渐渐老去,甚至他们已经老了…… |
挺奇怪的,我爸妈现在还上着班,他们俩除了担心我找不到男朋友以外都暂时还好,受不了的反而是我。 在国外毕业以后找了份很好的工作,收入不错,同事和善,从不加班,每年能回国或者旅游四五次。也曾经想过是不是在国外定居,毕竟我这行回国收入不算高,加班加到过劳死的比比皆是。 但是今年过年回来国外没几天我外公去世,没有能回去参加葬礼,很难受一直不停的给家里打电话。然后葬礼那天结束的时候我爸妈给我打电话说结束了,很累,要开车回家了,我说好,那大概四十分钟你们就能到家到时候给我打电话。四五十分钟以后我给我妈打电话,没人接,给我爸打,没人接,微信没人理,家里电话也没人接。我一开始以为是在开车,但是不会两个人都开车啊,而且我爸妈工作需要手机24小时开机的,几乎从来不会不接电话。而且我又知道他们俩是非常疲累的状态下开车的,那天又下着小雪。在我十分钟拨了二十几个电话没有一个打通的时候,你们知道我有多绝望吗?我就觉得他们路上是不是出事了?是不是车祸?他们走的那条路是刚修好的高速,车很少万一出事了大半夜根本没人帮忙。人是不能自己吓自己的,我一边控制不住的掉眼泪一边打开售票网站查机票。 那种恐慌,绝望,无能为力,真的瞬间让我大脑一片空白。我在想他们是不是已经出事了?是不是疼?是不是冷?是不是害怕?有没有人帮忙打120?最应该保护他们的我却坐在飞行时长11个小时的地方,甚至下一班飞机要十几个小时以后。 我本来是盘腿坐在地板上趴在茶几上的,那次才知道人真的可以哭的上不来气,我明明张着嘴大口喘气,却感觉自己憋的胸口疼痛无法呼吸,站起来也没有缓解,我就这样一边哭一边在屋里绕圈一边不停打电话。 那一个小时里我大概拨出去一百个电话。 当然最后他们安然无恙,他们都没有接电话只是因为,他们俩,办葬礼太累了而且几天没洗澡所以去泡澡了……气的我 不管怎么样这一场虚惊彻底打消了我定居的想法,就算明年回国累成狗我也要回国的,这种事情绝对不能有第二次。 对了那次以后我开始存钱了,捂脸,我以前真是个花钱从不计算的人,现在开始为了以后他们有可能的生病做准备了,不允许自己再无能为力一次。 |
题主,你说的这个问题固然存在,但与其说是以“子女定居在国外”为前提,不如说是与子女本身,父母本身,前几十年的家庭氛围、亲子关系等等有关。 因为我们能够看到的不孝、或者说没什么时间陪伴和守护老人的原因太多了,定居国外只是其中之一,并且刚好是那一家人的原因之一罢了。 独生子女时代,已经注定了就算孩子与父母生活在同一城市,也不再可能能够天天守在眼前尽孝,有兄弟姐妹的家庭,恐怕家庭和睦子女孝顺的,不如勾心斗角、乃至反目成仇的多。 回到主题,作为一个已经定居国外的人,说一说我是怎么做的: 孝顺是一个连续的几十年的过程,并非只是等到父母年迈甚至临终时的陪伴,还包括: 1. 预防风险:无论身在何方,都要关心父母的健康,所以每年为父母安排一次较详尽的体检,对于查出来的有征兆的毛病,到大医院专科进行进一步审查。我还给父母买了一份住院医疗保险,有时觉得有点鸡肋,但一旦发生大病,还是可以补充一些。 2. 主动地,逆向调整与父母的关系 这种调整既包含生活上的,也包含思想上的。 由于不在父母身边,其实我们对于父母的生活很不了解,甚至自己潜意识中还有一种自己是孩子,应当从父母那获取支持,而不是反过来支持父母的观念。 但实际上这样的关系需要开始调整了,一个成熟和健康的家庭关系是,家的核心在自然地向下一代传递。可怕的是上一辈老了,还死倔,还大家长制,还封建迷信,等等等等。 所以在父母身体还未完全衰老,心理还可以接受新事物时,我们有没有为父母出一把力,带他们发掘退休后的有益的爱好,让他们对中老年群中漫天飞的谣言有所警惕,让他们不要陷入各种理财养老传销的陷阱。但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让他们信任我们,生活中发生了任何事,要告诉子女,跟子女商量。我们在对待孩子的时候总说:“不管遇到什么事,被别的小朋友欺负,被老师不公平对待都一定要告诉爸爸妈妈,爸爸妈妈给你撑腰。” 但其实对待日渐年迈的父母也是这样的,这个时候为的不是“给他们撑腰”, 而是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孩子值得信赖,他对新生事物的了解更多,我愿意和他分享。而这样的逆向信任一旦建立起来,就不再会有父母被卖保健品的人忽悠得一边相信:“不要告诉你的孩子,告诉了也是给他们增添负担”,一边掏心掏肺掏钱把身家都给出去。 比如最近妈妈想学英语,我看到微信里有些所谓“老师”质量特别差,于是又承担起了一部分教妈妈英语的活儿。 3. 让父母了解我的生活,因为习惯了为子女而活的他们,这是很重要的生活组成部分。 我基本保持着每一年或一年半带父母去几个新的国家旅游的节奏,尤其是我妈妈到我生活的国家来看我的次数比较多。 平时也基本是每天都联系,一周视频一次的节奏。无论大事小事好事坏事,几乎都可以聊。 年初带父母旅游,带他们大雪天泡露天温泉,去博物馆看一直只出现在历史书里的馆藏,这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全新的拓宽对世界认知的体验。途径我合作的世界顶级乐团所在地,我也带着他们去听音乐会,去后台见我热情的同事和朋友,我妈可骄傲可骄傲了。 4.多回家、并让自己工作在未来有更多变得灵活的的可能性 自从在国外生活开始,我有假期必回家,自己想要度假,找其他时间,零散去就好了。 题中的那位女儿,我想比起她常年在国外讲学无法回家,过分的其实是她回家之后的不作为。我的父母目前身体还不错,所以短期还不需要我大量的照顾。于是在这段时期内,我在主业立足的情况下,以家乡的资源和我所从事行业的结合点来开展副业,慢慢从建立资源人脉网开始,做一些项目,同时也可以开发一些时间和位置更加灵活的兼职。自己的工作不在一棵树上吊死,这不管是为自己考虑还是为将来照顾父母考虑都非常重要。 如果有一天父母生病了,我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移回到家乡,移到我的副业上,减少在工作和照顾父母之间的挣扎和矛盾,也避免失去生活来源。 5. 与父母好朋友的孩子相识并搞好关系 有两个最大的好处。第一,方便我们更好地了解父母,有些时候对于父母的生活状态无法全面了解,可是父母的好朋友们也许知道的比我们多,通过他们的孩子也是我们了解父母的一个渠道。 举个例子,前两年我妈妈加入了一个直销群,对我来说那其实和传销无异,妈妈对那个群很上心,听不进去劝。妈妈最好的朋友的儿子,也是他的干儿子,于是我就请他帮忙在侧面也给他妈做做工作,如果有一天我妈和她妈说起,大家都可以旁敲侧击地劝一下,如果发现不对的苗头,就尽快告诉我。 第二,将来互相有个通风报信的可能。再拿我举例,我自己的好朋友分散在世界各地,根本不可能在日常生活中有所照应。但父母的朋友是父母最亲近的人,当他们年迈之后,如果能够住在一起或者住的近一些养老,父母的情绪会更加积极,而我们也不再独木难支。和父母好朋友的孩子们搞好关系,形成联盟,并不是指望他们能够来承担任何的赡养义务,而是父母们尤其是当子女不在身边时,万一半夜摔倒了可以有个能打电话的人,并且大家同在一个城市,如果能够共享人脉资源,互通医疗养老方面的有用信息就更好不过了。 最后想告诉题主,我曾经,甚至直到今天也有在这个问题上挣扎的时候。我承认自己生在一个开明达观不贫穷的家庭在这个问题上有先天的优势。但我所有这些挣扎,是在随着自己能力越来越强的而改善的,父母看到我正在构建自己想要的幸福的生活,而不是守在身边当个废柴;而我有更多抵抗风险的能力,如果有一天他们需要我更多地守在身边,我也可以及时调整并尽力做到,他们也不必因此觉得愧疚。 孝与不孝,还是一颗心啊。 |
坐标北京,我父亲的同事陈叔老两口,高知家庭,儿女都在美国。 老两口退休后先去美国生活了几年,头两三年的新鲜劲过去后,语言不通、出行不便让老两口发出了“蹲洋监”的感叹。 直到陈叔一次心梗发作,不会叫救护车差点丧命,老两口坚定了要落叶归根的念头。 可回国之后,身体抱病没有儿女签字、就连高端养老院都不愿接收。 此时此刻,我不知道陈叔是否后悔当年他们竭力把儿女都送出了国,以至于如今他们想落叶归根还要面临孤独终老的窘境,想和儿孙在一起又不得不接受客死他乡的事实…… 2022年7月的一天晚上,我正准备睡觉,收到了发小陈倩一条莫名其妙的微信:“我爸病了,要是他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请不要放在心上,对不起。” 我看得一头雾水——我和陈倩好些年没见过面了,2000年她从北医(以前是北京医科大学,后来并入北京大学)毕业后,直接去了美国读研读博,毕业后留在华盛顿,进入体制内,当了美国的公务员。随后,她又鼓励丈夫和弟弟陈刚先后考取了美国博士,一家人全部陆续定居美国。 陈倩是“别人家的孩子”,活成了长辈们口口相传的标杆。十几年前,她有了女儿后,就让父母——我称呼为陈叔、张姨——去美国帮她带娃。彼时,陈叔老两口刚退休,他们舍弃了北京悠闲舒适的老年生活,赴美带孙,直到两年前才回来。 陈叔和张姨同岁,都在高中毕业那年赶上“文革”,成为了下乡的知青。返城后,张姨不懈努力,在工作、家庭、养育子女三重压力下坚持进修学习,完成了从小学教师到中学教师的跨越。而陈叔则在恢复高考时考上了大学的中文系,毕业后,也成了中学语文老师。待落实知青政策的最后一年,张姨率全家迁回了故乡北京,后陈叔凭借自身的努力,进了一所大学当老师。 在他们举家北迁之前,陈叔与我父亲是同事,我们两家又是多年邻居,相交甚笃。那时,上小学的陈倩寡言但早慧,她弟弟陈刚还是拖着鼻涕蹒跚学步的黄口小儿。中年得子的陈叔将陈刚视为珍宝,闲暇时总是抱着儿子四处闲逛,因他早生华发,又历经磋磨,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年长些,总有些没眼力见儿的陌生人会指着陈刚与他搭讪:“这是你的大孙子吧?”陈叔并不觉尴尬,反而傲娇地更正:“哎,这是我的大儿子!”这下,反而让搭讪之人分外尴尬,陈叔却幸灾乐祸地哈哈直乐,正所谓“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大约是在2009年,陈倩在美国有了孩子,陈叔和张姨便计划再次背井离乡,开启“洋插队”的生活。 早在那之前,我也在北京落户,结婚生子,父母帮我带娃,三代同堂,一家人虽然整天忙忙叨叨,却也过得热气腾腾,烟火气十足。来北京后,我们和陈叔一家走动得频繁,陈叔和张姨每次来看我的孩子,都羡慕不已,时常向我父母感慨:“我们不知何时才能过上这种天伦之乐的生活。” 不过几年工夫,陈倩完成了学业,工作也安顿下来,很快传来她即将临盆的喜讯。陈叔和张姨多年夙愿终于实现,老两口乐不可支,为即将诞生的孙辈精心准备了四季的衣裳,给儿女们准备了五味佳馔,带着亲友的祝福奔赴大洋彼岸。 只是,过去后,夫妻俩很快发现,美国的老年生活并不像影视剧里表现的那样,每天就坐在大宅的花园里喝茶晒太阳,处处便利。头两三年的新鲜劲过去后,我们便能看到陈叔在朋友圈里文绉绉地感慨: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张姨则总向我妈抱怨:“出门不见一个人,整天在家里待着,除了和外孙女能说上两句话,就像‘蹲洋监’……” 两人的感慨和抱怨大意一致,只不过一个是文言文,一个是白话文。 一转眼时间就过去了十来年,他们的两个外孙女渐渐长大了,孩子的英文比中文流利,在家图方便,也很少再说中文了。这下,陈叔张姨身边连个能和他们说中国话的人都没有了,一天天更寂寞了。 两位老人年过七十后,病痛也纷纷找上门。有次,陈叔在家犯了心梗,当时家里只有老两口,张姨不会用英文叫救护车,只好赶紧给女儿打电话,幸好陈倩及时赶到,把陈叔送进医院急救,才捡回一条命。 此后,张姨一想到要在异乡终老,便夜夜失眠,唉声叹气。2020年春天,新冠疫情全球泛滥后,眼见着大量美国老人被“自然淘汰”,他们心有余悸,思乡之情与日俱增,更加坚定了要落叶归根的念头。 这年夏天,疫情稍有缓解,他们抓住了一次短暂的窗口期,迫不及待地订票回国,从华盛顿辗转到上海,隔离两周后回到北京。一别十数年,终于回归故土,陈叔激动之余,豪迈地发朋友圈:“再也不回美国了!”张姨则心满意足地对我妈感慨:“金窝银窝都不如自己的狗窝,还是自己家住着舒服!” 这两年,想着陈叔张姨身边没有儿女照顾,我们逢年过节必去看望他们。陈叔退休前已经是大学中文系的教授,张姨是中学语文老师,两人都是文化人,也都爱好中医,经常一起研究百年古方,互相给对方针灸推拿,倒也算老有所乐。 2022年春节,我们约在两家之间的朝阳大悦城吃江浙菜。吃饭时,陈叔、张姨和我父母乐呵呵地谈天说地。张姨给我们看两个外孙女圣诞节旅行时的照片,两个孩子长腿长脚,挺拔修长,已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老大学艺术体操,老二学舞蹈,气质如小鹿,行动如脱兔。张姨看着外孙女们的照片,眉梢眼角都是笑意,能看出甚为思念,万分不舍。 我父母问:“孩子们什么时候能来北京探亲?” 张姨叹了口气,掐指算道:“上次孩子们回来,还是(她们的)爷爷去世,赶来奔丧,如果不是万不得已,也不会特地回国。” 这个话题已然沉重,祖辈们生时,与孙辈天涯两隔,难得一见,溘然长逝后方得一见,又有何用?我连忙转移话题:“等春暖花开了,回趟美国应该也不是难事儿。” 在一旁一直沉默的陈叔听了,连忙摆手:“不去不去,坚决不去,我回来时,早已发誓再也不回美国了!” 陈叔说罢,自斟自饮,还颇为自得地呵呵直乐,一副活在自己小世界里的怡然模样——也许那时,他已经时而清醒时而糊涂了,只是我们都没有觉察。 张姨也摇头不已:“我们这把老骨头,经不起折腾了。再说,上次回国机票都花了小十万,往返一次太费钱了!还是给孩子们省些钱吧,我们也要留些钱准备养老了。” 那次见面,陈叔张姨还热火朝天地计划在国内养老,他们热情地撺掇我父母去跟他们同住,昔日老友同在一个屋檐下,彼此也好有个照应。可我父母一直不习惯北方的苦寒气候,更喜欢南方滨海城市的艳阳高照,邀请陈叔张姨不如去南方小住。 哪知,2022年上半年,疫情形势严峻,大家都封控在家,我们只能在朋友圈里遥相问候。平日我们会收到陈叔张姨发来的一些养生保健帖的私信。有时候,陈叔还会给我和我父母推荐一些奇怪的中医疗法,比如“尿疗”——就是用人的尿液治疗疾病的方法。这听着太不靠谱了,经过肾脏过滤出的尿液95%是水,其他的是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没有什么营养价值。我只当是奇闻逸事,选择性忽略了。我父母觉得太过荒唐,打哈哈应付过去了。 那时,陈叔除了发一些奇怪的民间偏方外,我也并没有觉出他有什么异常,毕竟对于养生,哪有老年人不热衷的? 当从陈倩那里得知陈叔生病的消息时,我有点懵,见她说得语焉不详,不清不楚,就干脆直接拨去电话,问个究竟。 陈倩绕来绕去,一通寒暄后,似乎很羞于启齿地说出了事情的原委。 “我也是才接到北京家附近的派出所电话,民警说,我爸今天一大早跑到市公安局寻求保护,我妈拗不过他,也去了。我爸跟警察说有人要害他,他还编了好几个版本的故事,把他这辈子认识的所有亲戚朋友全都编进去了,人名都能对得上,但时间线全是乱的,逻辑更是乱七八糟。他说有的人要害他,有的人在制毒贩毒,还有人在贩卖军火……反正没一个好人,他说他在家里很不安全,现在只相信警察,所以向警察寻求庇护……” 我听了倒吸一口凉气,一边佩服陈叔的脑洞大到让编剧自惭形秽,一边好奇在陈叔编的故事里,我的人设是毒贩还是军火商? 陈倩问我:“你最后一次和我爸联系是什么时候?” 我翻看微信,找到了两天前和陈叔的聊天记录——陈叔让我帮他找火硝,他说他在配“普济五行妙化丹”,此药有五味,只差一个火硝。我当时就在某宝里搜到了医用芒硝,并截图给他看,但他坚持要火硝,“硝酸钾或硝酸钠”。我又找到了一些硝酸钾溶液,但他说,“溶液不行,要粉剂,结晶体,学校化学实验室里有,我再去想办法”。 我和陈倩说到这里,不知怎么,脑海里突然闪现出美剧里那个“绝命毒师”的样子。陈倩很可能也想到了,她突然提高音调,决绝地叮嘱我:“千万不要给我爸找这些东西,他要什么,你随便应付他几句就行了,千万别当真,我爸是真的病了……” 陈倩绝望的声音似乎有点哽咽,之后,通过她的叙述,我才知道,陈叔有家族遗传病史,他的爷爷和父亲在晚年时都曾经神志不清,看来,陈叔如今应该也正步他们的后尘。 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沉默片刻后,我问陈倩:“你打算怎么办?” 陈倩也一筹莫展——隔着太平洋,又身处疫情中,鞭长莫及的她说,要和弟弟陈刚商量一下,希望弟弟能请假回国,接父母回美国。 第二天一早,陈刚突然加我微信,起初又是一通客套和抱歉:“姐,我爸病了,给你们添麻烦了,如果老爷子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千万别当真。” 事实上,陈叔张姨并没有给我们添什么麻烦,我不想做无谓的客套,直接拨通视频电话,直奔主题:“刚子,最近能回来吗?” 陈刚嗫嚅了片刻,坦白告知我:“我最近刚换了工作,确切说是刚换了行业,现在亚马逊做技术支持,薪水比过去涨了一倍,不过,工作量也增加一倍……” 他说着“不好意思”,挠挠头,我看着视频里他那无限后退的发际线,瞬间理解了他的处境——他在国内学的是土木专业,这个专业在国内兴盛了二十多年,如今已然式微。如果他当年不去美国,留在中国的话,应该能搭上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快车,到设计院或开发商谋得一职,吃到一波时代红利。可惜,他去了早已过了大兴土木的美国,在美国又继续读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念到头秃,也只能找到一份年薪五万美金的工作。年近不惑,他和结婚多年的同为留学生的妻子租住在波士顿,至今还没买房,也不敢生孩子。近两年,他硬着头皮自学编程,白天工作,晚上熬夜,上个月终于通过了资格考试,转行做起了“码农”。 我恭喜他:“不简单,刚拿到资格证就能进入亚马逊,前途无量啊!” 陈刚自嘲地笑了笑:“前途是不指望了,能搞钱就行,我要赚钱买房啊!” 我有些奇怪——两年前,陈叔张姨刚一回国就张罗着卖北京的一处老房子,当时我还劝张姨,说因为疫情,房价正处于低迷期,并不是出手的好时机。但张姨还是迫不及待地卖了房,并发动身边亲友,将几十万美金转到美国,说是要给儿子买房付首付。 我忍不住问他:“陈叔张姨不是卖了北京的一套房给你买房做首付吗?” 陈刚憨厚地笑着解释:“那套房卖的钱先给我姐用了,两个外甥女上学要换学区房,他们现在住的房离学校太远,卖掉后也不够买学区房的,所以……” 我秒懂了,原来那笔原本要给陈刚买房的钱被陈倩“截胡”了,难怪他要那么拼命赚钱买房。现如今,全球经济下行,美国的失业率也居高不下,刚换工作的陈刚,显然很难向老板开口请长假回国探亲。 我体会他的难处,叮嘱他:“保重身体,我们周末去看望陈叔张姨。” 陈刚却阻挠我:“姐,你们……还是先别去看我爸了,我怕他受刺激,会做出什么过激举动,伤着你们……” “啊……这……” 虽然我并不怕这些,但既然陈刚发话,也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了。 两周后,我迟迟等不来陈倩的回话,不知他们姐弟俩商量的结果如何,就忍不住拨通了她的电话问个究竟。 陈倩说:“这段时间我联系了国内北医的同学,想把我爸送到北大六院(三甲精神病院),但同学说需要直系亲属先陪我爸看病,确诊后才能收治。我翻遍了通讯录,国内还能联系上的我爸的直系亲属,只有他一个侄孙了,可他人在外地,需要请假来北京……” 我听罢,觉得这也符合常理,医院不可能随便收治病人,况且精神问题又不同于普通疾病。早先就听说有丈夫把正常的妻子送进精神病院的案例,所以,医院要求患者的直系亲属亲自陪同检查确认,倒也是谨慎。 但我隐隐又觉得不是滋味——陈叔张姨耗费毕生精力把姐弟俩培养成美国博士,如今他们老了、病了,姐弟俩就想把陈叔送进精神病院了事?如果他真的有精神疾病,送去精神病院治疗也无可厚非,但这么大的事儿,他们姐弟俩好歹也应该回来一个陪同看病吧? 我忍不住问陈倩:“你最近能回趟北京吗?” 陈倩支支吾吾地回答:“最近孩子们放暑假,之前定好了要带她们去瑞士度假……” 我虽然秒懂,但又不太理解——“陪孩子出国度假”和“回国陪爸爸看病”,究竟哪个应该排序更靠前呢?之前看过一篇文章,大意是在拷问,现如今的中年人究竟应该“养老”还是“养小”?我想此刻的陈倩也同样面临这样的两难选择吧? 之后,听说陈叔死活不愿意去北大六院看病,他的侄孙也就没再千里迢迢来北京了。 又过了一阵,我接到张姨的电话,她无可奈何地说:“我们决定回美国了,今后可能没有机会再回国了,这几天正在抓紧收拾行李,家里有些带不走的保健品,想留给你们,周末来取一下吧……” 我父母听到他们这个决定后,知道这是最后一次和老朋友见面了,就要和我们一起去和陈叔、张姨告别。 半年没见老两口了,陈叔虽然话不多,但依旧乐呵呵的,看样子他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活得如鱼得水。张姨已经收拾好了五个大箱子,这是他们精选后的一辈子家当了。陈叔别的一概不管不问,只埋头整理自己的一箱医书,准备托运到美国。 张姨坐下来和我们聊天,语重心长地说起这番折腾:“原来,养老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简单。我们原以为回北京后可以居家养老,也有亲戚朋友彼此互相照应,再老一点就可以去养老院。但真实的情况是,普通养老院要排队二十多年才能住进去。北京倒是有收费五位数的高端养老院,但别看这些老人每个月给养老院两三万,可给到护工手里的工资也就每月几千块——你能指望这些每月领几千块工资的护工能拿我们当亲爹亲妈伺候吗?” 我表示理解:“大家都是打工人,谁敢奢望护工拿五千块的工资干两万块的活儿呢?” 还有更扎心的,张姨叹了口气,悠悠地说:“问题是,即使我们愿意出高价,这种‘贵族养老院’也不收我们,因为我们的儿女都在国外,他们怕我们病了、老了,联系不上孩子们,万一出点事儿,日后扯不清楚……” 这可真是个沉重的话题,一时间,大家都沉默了。 我想起我婆婆的大学同学,一个八十岁的独居老太太,两个女儿也都在美国,疫情期间无法回国,她的视力因青光眼严重下降,医生催她做手术,就因为找不到直系亲属签字,手术一再拖延,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导致一只眼几近失明。 曾几何时,陈叔和张姨都是父母朋友圈里最亮眼的存在,大家都羡慕他们教子有方,培养了一对高学历儿女,且都在美国扎根落户。然而,此时此刻,我不知道张姨是否后悔当年他们竭力把儿女都送出了国,以至于如今他们想落叶归根还要面临孤独终老的窘境,想和儿孙在一起又不得不接受客死他乡的事实…… 我妈受不了长久的沉默,开口救场:“还好咱们还有孩子,养儿防老,年纪大了,还得靠孩子们养老!” 我诧异地看了看我妈,不敢相信从她嘴里能说出“养儿防老”这样传统的话。要知道,她可曾经潇洒放言——“我不指望你们照顾我,我老了肯定是要去养老院的”。 可能张姨的一番话,让我妈意识到养老院养老并没有那么简单吧?之前看过一篇文章,说是“有孩子的老人”和“没孩子的老人”在养老院里的待遇千差万别——有孩子的老人想吃什么东西,护工会马上去拿,可没孩子的老人,即使多次开口,护工也只会说“这会儿有事,你先等着”;没孩子的老人行动不便,和护工说想去厕所,护工会假装没听到,听到了,也让你先等着,可能过半小时才来管你;如果没孩子的老人随口抱怨一句,他们可能会指桑骂槐,回怼一句“断子绝孙的老东西”,能把人噎个半死,而有孩子的老人就不一样了,护工恶言相向前,会先掂量掂量后果——他有孩子在外面,我如果对他不好,他家孩子可能会找我麻烦。 这个话题沉重又无解,一时间,四个老人,有三个面面相觑,低头唏嘘,只有陈叔一个人沉浸在自己的异想世界里没心没肺地坏笑着…… 时候不早了,张姨这些天收拾行李累坏了,她和陈叔还要养精蓄锐,应付万里航途,先到比利时,再转飞纽约,陈倩会在纽约接上他们,开车回华盛顿。我们起身就此别过,四个年逾古稀的老人依依惜别,他们心里都清楚,经此一别,恐怕再难相见了,这次就是老朋友此生最后的告别了。 陈叔和张姨就这样匆匆离开了北京,他们在国内仅剩的房子人去楼空,只等陈刚日后闲下来,回北京卖掉,好让他在波士顿买房安家。一周后,张姨发来了他们平安到家的消息,还发来了一段视频——那是陈倩刚换的学区房,一片草地上,矗立着一栋孤零零的白色独栋小楼,陈叔在房前一边穿梭,一边傻乐,周围看不到一个人。 到美国几天后,陈叔在微信里单独联系我,让我给北京中医研究所的一位老教授发一封感谢信。那是他亲自写的一段半文半白的信,看信里的内容,他应该是还觉得自己活在上世纪80年代末,那时候他曾跟随这位老教授学过针灸,受益良多,信的末尾,他祝老先生“万寿无疆”。 我掐指一算,这位三十多年前就已经是老先生的人,如今很可能已经不在人世了,但陈叔还挂念着他的健康,还称呼自己是“学生晚辈”。尽管知道“查无此人”,我还是按陈叔的叮嘱,到邮局,给这位老教授寄出了挂号信。 一个礼拜后,陈叔急切地问我:“教授回信了吗?” 我哑然,除了陈叔,谁还能指望一个可能早已仙逝、即使在世也一百多岁老人,在今时今日能给他回复一封纸质回信呢? 陈叔不死心,又叮嘱我:“周末你亲自去一趟中医研究所,记得买个鲜花果篮,帮我看望老先生。” 我明知这是陈叔时空错乱后的异想天开,但还是想帮他圆梦,查好百度地图,准备周六一早去拜望这位活在陈叔记忆里的老先生。可是,第二天早晨一睁眼,看到陈叔的留言:“不用去了,这是恶作剧!”随后,我又看到张姨单独给我的一条留言:“你陈叔脑子不清楚,你不要信他的话。” 看来是张姨看到了陈叔在微信里给我派的活儿,让他不要再折腾我了。从那以后,陈叔果然没再提让我探望老教授的事儿,倒是经常给我发些半文半白又不知所云的“醒世恒言”。虽然看不明白,但我会很配合地为他手工点赞。也许,他要的就是一点点善意的回应吧。 去年年底,陈叔突然兴奋地给我打视频电话:“航空总署发言人说,国际航班要全面开放了,我们马上就能回家了!” 我很配合地用惊喜的表情回应他:“是吗?太好了!等您回来,我们给您和张姨接风!” 陈叔想了想,认真地说:“这回不吃那家江浙菜了,甜口的,吃不惯!” 我投其所好地问他:“好嘞,这回咱吃老北京风味,您想吃什么,便宜坊还是东来顺?” 那天,陈叔兴致颇高,从便宜坊的烤鸭,东来顺的涮羊肉,聊到“京城八大楼”的糟溜鱼片、葱烧海参、莞爆肚丝、干炸小丸子,又聊到冰糖葫芦和小吊梨汤,听得我直咽口水。 然而,挂了电话,我意识到这可能是一顿永远也无法实现的饭局了,不觉怅然若失。 (本文人物均为化名) 原文查看可至:《被美国梦带走的儿女,圆不了爸妈落叶归根的梦 | 人间》 作者:饮者无名 编辑:唐糖 本文系人间工作室独家约稿,并享有独家版权。如需转载请私信。 投稿给“人间”非虚构写作平台,可致信:thelivings@vip.163.com,稿件一经刊用,将根据文章质量,提供单篇不少于3000元的稿酬。 其它合作、建议、故事线索,欢迎于微信后台(或邮件)联系我们。 更多信息,移步微信公众号:人间theLivings(ID:thelivings) |
不要我亲戚我邻居我同学,就我本人的例子吧。 独生女,定居日本。 为了父母,而彻底改变现在的生活工作,头脑没发热的话,我不会这么做。 很清楚,这是我和我妈妈必须要面对的难关(爸爸已过世)。这也是命运种种,走到了现在,是父母在生下我时,我上小学中学时,完全没预料到,没想过的。 但是,我接受这个状态,我妈妈不安,却也接受这个状态。包括,将来对我的孩子,希望他们飞去自己想去的方向,能去的高度。我们夫妇的老后生活模式,结合日本的社会保险制度来看,对子女经济的依赖程度低。有自己的独立社交圈,对子女的精神依赖程度低。 可是,我妈妈不是我,她只是一个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非常接地气的工厂退休大妈。她会倾向于子女承欢膝下的价值观,同时也明白周围老人的晚年幸福与否,经济因素影响很大。她现在非常能理解我跟她说的:孝顺不仅有眼前的住一起,还有远方的就病床前有孝子,该用药时不手软。 所以,趁着我妈还年轻,抓紧时间争取在事业上有所成。有钱了,时间不自由也是白搭,所以辞职创业,预防将来说回去照顾妈,就能立刻买机票走人。当然,这些仅是辞职的理由之一。 再具体些,日本有高度人才签证,作为照顾政策,可以办理父母的一年签证,与子女一起生活。诸如此类,可以想到的法子并不少,问题是,你自己为此做过什么具体的努力? 莫名其妙的同情可怜,对有准备在实干的人来说,子非鱼啊! |
这不是亲子关系好不好的问题,这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如何看待结婚生子目的的问题 这也将是未来一个趋势,如果我国受教育水平能不断提高的话 某人跟我说过,他不会让自己三个孩子在大好的青春年华来为自己养老的 这不是他生养孩子的目的 他希望孩子去追求他们的人生 我问他怎么办 他说:好好锻炼身体,努力不给他们添麻烦阿 所以这种高知家庭生养孩子,就是单纯希望孩子快乐幸福 和我妈这一辈农村成长的,单纯希望孩子养老,中间不想花时间用心培养 形成鲜明对比 有时候,对家长的一些淡漠是有原因的 你没经历过你可能不了解 没有谁对谁错 也别笑西方老人老了形单影只 这是大家的未来 毕竟西方国家最初也是大家庭模式,变成了核心家庭然后变成单身家庭的 一个社会越发展,人越独立,这是不可避免趋势 是所谓文化传统挡不住的 所以,找个对自己好的老伴一起养老很重要,我看了其他帖子里偏瘫的例子,你们想想,如果耍朋友的时候就开始AA制的男人,在你偏瘫的时候他会干嘛呢? |
两个亲眼看到的实例。 例子一: 单位老领导,九十几岁,妻子早逝。唯一的儿子八十年代去美国定居。老领导是局级干部、著名专家,自己住一套市区大公寓,有ZF请的免费保姆照顾起居。性格清高,除了逢年过节单位工会探望,几乎不与别人来往。 前两年在家去世了,保姆打电话给单位,单位工会帮忙处理的后事。老人儿子也七十了,以身体不好为由没有回国,写了委托信让单位处理身后事,包括房产和存款,加起来千万有余,他宁愿不要也不肯回来,估计分开那么久,亲情已经没有了。 单位也不高兴处理,因为要花很多精力去搞公证什么的,就这么拖着。然后现在老人身前的保姆舒舒服服地住着这套房子。。。 例子二: 我外公外婆养老院的邻居,一个才七十岁、身体很健康、气质很好的老太太。同龄人很多还在外面自由自在,她却来住养老院,我觉得很奇怪。 熟悉了以后知道,她以前是老师,两个女儿都很优秀,大学就拿奖学金出国,然后结婚定居。她退休后也有过好日子,和老伴一起出国探亲游玩。后来老板去世,她一个人独居,半夜常常醒来一声冷汗,怕自己死了臭了都没人发现。于是决定来住养老院。 |
真的是什么样的都有,但是普遍感觉是会孤单寂寞一些,尤其是语言关过不去的更是有点苍凉,每天只能自己游走于周围亲戚邻居和唐人街什么的。 我在圣路易斯市看门诊的时候遇到一对老人,一推门进去一股尿骚味迎面而来,两个老人穿的很得体看起来很干净不是什么名牌。他们一看到我进来都非常惊讶和开心,因为不需要找翻译了。我们的住院医诊所在市中心,平时都是看没有保险的各种病人,十有八九都是又穷又病的黑人。所以我一推开门的时候也愣了一下,怎么是两个亚洲人?后来一问原来是中国人,我也直接用中文攀谈起来。我问他们怎么孩子没跟过来?为什么要来这里穷人的诊所?我心里是很清楚的,美国留下来的华人十有八九都是很优秀有工作的,一般都有钱买保险,而且如果老人也入籍了还享受medicare的政府保险,也不会来我们这里。再说了,就算没钱买保险,好歹自己爸妈生病也要跟着过来呀,毕竟一句英语不会。这一问我才知道,他们俩是孩子先过来工作在圣路易斯市,老两口就跟过来黑在这里了,孩子接下来工作调到了州另一头的堪萨斯市,自己带着老婆去那里生活了,把爸妈全都放在圣路易斯,一个月回来看一下。老太太已经尿失禁很久了,我诊断为压力性尿失禁,需要找个泌尿外科看看,把慢性病处理完以后给她转了个诊。 第二天我才意识到,哎呀,转诊的工作人员是美国人呀,最后就算约到了泌尿外科打去电话老两口也听不懂。可惜,她俩留的信息也是不准的,再也联系不上两个人了。现在都一年了,早就过了3个月跟我复诊的约定,生死未知。老两口兴冲冲的来美国投奔儿子,最后搞的好像被软禁一样。 无独有偶,原来在Rockville实习的时候跟着一位非常厉害的华人大夫诊所实习,每天会看到很多中国老人。Rockville在DC边上,周围很多研究院,所以很多华人的工程师科学家都安身那里,稳定了以后就会把父母接过来。然后呢,这些老人多了就互相走动,再老点就成立了华人社区的养老院,有病来看讲中文的医生。他们的生活状态据我观察好坏完全取决于子女的关心程度了,子女接到一起住或者离得很近的,就开心,要是很久才见一次的,就活得很悲惨。碰到英语真是一句都不会说的,完完全全就是软禁,毫无自由可言,美国的美好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自由自在,对于那部分人来说,美国就像监狱一样。 我现在所在的医院是个白人社区医院,很多美国老人,除了病的很重不能自理的要去疗养院,剩下的就是八九十岁还在自己开车旅游收拾后院,对他们来讲不会因为子女对自己好不好来决定自己的生活质量。 所以我也在反思,到底把父母接过来是不是正确的事情? 没有独立自由的老年是不是一个完美的夕阳红? |
不太好。 由于本人坐标国外,身边大多朋友都是独生子女,也就是题目所说的子女定居国外,老人在国内。 这种两个情况,一种老人最后也随子女定居国外了。 海外生活比较清淡,很多老人除了子女社交圈很小。有些可以加入当地华人社团,一起活动,跳舞等,还算过得开心;也有些不太适应,过的比较难受。有个朋友是社工,见过很多抑郁的老人,甚至还有要自杀的。当然也有少数特喜欢海外生活,过的很开心的。 第二种就是老人留在国内的。 没办法,子女不在身边,老人自己也变得独立坚强起来了。身体好的还好,可以自己出门转转,跟邻里多走动;子女这边一年见几次最多了,大多时候有事情自己解决。 我见过有父母在单位莫名其妙认了个干儿子的,干儿子嘘寒问暖深的父母心(这个要看干儿子人品了,容易被骗) 有父母一方去世了,另一方找了年轻的阿姨,最后在海外子女不知情的情况下一线的房子被转到阿姨名下了的(追都追不回来); 由于我年龄的限制,目前海外子女的父母在国内属于生活还能自理的状态,很多甚至还没退休,所以子女和父母就先各过各的。父母继续长期身边无子女陪伴的日子(不过也习惯了,毕竟一般这种孩子大学就出国了),子女继续自己在海外的读书工作生活。 那些年纪更大点的,估计独生子女的也少,应该国内还有其他兄弟姐妹照顾。 所以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独生子女这代,未来十年二十年,他们会面临一个很大的困难和选择。 |
我博士的师爷,写了一本专业领域很有影响力的教材,有大几十万本科生用过这个教材吧。独生子去了美国,过世的时候,儿子那边才起步离不开,就没回来,还是我的导师披麻戴孝送的终。 之后一年课题组年终联欢,把师太请过来了,她一直一个人独居,保姆每天来做做饭,我在课题组博士里面年纪大点,站出来提议一句,大家周末轮流去看看师太,陪陪她。老太太当时就哭了,后来我和一个师妹一起去看了十几个周末,有一次是圣诞节,老太太一个人摆个圣诞树,儿子也就视频一下。 给老美养了个儿子, |
抱歉你问了一个绝大多数知乎er都不愿意面对的问题。我只看到了,借口,借口,还有自我欺骗。我们总是过于爱自己,而对其他人一无所知了。 |
中产以下,送子女出国相当于绝户,这种悲哀正逐渐在移民圈形成共识。 勤劳半生,存点辛苦钱,又算不上富裕,勉强挤进中产,然后耗尽积蓄,甚至卖房借钱,也要将子女送出留学。 父母的无私付出,到最后换来的往往是悲剧。 我小区一位公务员退休的老人,他儿子本硕皆留美,现在美工作,许多年都没回来过。 这位老人还有点老年痴呆,日常生活都是由侄女隔三差五的过来看看。 老人洗澡时因热水器漏电死在家中,过了好多天侄女来时才发现。 后侄女料理了后事,可儿子至今也没回来过,惨啊! 还有我一同学,本科去德国公费交流,后留德工作,今年39岁。 父母事业单位退休,很重血脉传承,但我这同学至今不结婚无孩无房,完全是西方价值观。 老人重病时也不回来探望,如今老人每当说起儿子,都是两眼发红唉声叹气! 其实国外也并不是世外桃源,生活也一样很卷。 当子女在国外久了,适应了那里的生活和思维模式,精致利己主义就变成了他们的核心价值观。 这个时候,中国的孝道在他们眼里已荡然无存。 如果是子女跟西方人结婚,时间久了生活方式也将完全西方化,父母关系将会变得十分淡薄。 甚至父母住在他的家中,他都会斤斤计较,你应该交多少房租,交多少伙食费。 到最后,欲哭无泪的中国父母无法忍受只能回国,然后孤苦伶仃的熬完余生。 对父母来说,这就等于是绝户。 故土容不下肉体,他乡却能容下灵魂,虽尚在人世,却已是熟悉的陌生人。 如今移民圈的这种事比比皆是。 |
从大学开始到博士毕业,由于是医学专业,经常会接触病人,总能时不时看到孤身就诊住院没有照顾的老人,看上去经济条件也不错,一问他们多半都是女子在国外定居回不来,老伴有的已经过世,有的是老伴也病了在另一层病房住着呢,尽管他们多数也有能力请护工帮忙照顾,但眼神中的无助、孤独与落寞却是让我心情很复杂。 工作的单位中也偶尔也会听闻有已经退休的老教授由于子女都定居国外不在身边,老伴也年迈,出门都不方便,单位里年轻的同事就会经常去帮忙探望照顾一下,甚至有老教授在家中突发急病过世了,过了一天才被发现,通知了在国外的儿女后还不一定能马上赶回来,可能遇到飞机延误等原因回来又是几天后。 想像发病时那种身边无人可以求助,只能等待一步步被推向死亡的恐惧,我不禁觉得悲凉;有很多老师50多岁时还会以子女在国外奋斗有所成就而自豪,但年纪越大就越不提这些了,只希望子女回来别的什么都不重要。 年轻的时候我觉得父母不应该以爱的名义对女子进行道德绑架,应该给子女充分的尊重和自由,但年过30,经历过祖父母的衰老离世,看到父母及公婆也逐渐不再年轻,自己也感觉不再像20岁时那么青春强健,也在国外待过几年,看到美国很多老人在大房子里孤独的等死,慢慢能体会其实人到了很衰老的那一天,真的不再会在意金钱,不再在意子女有没有出息,只希望有至亲的陪伴,因为那种不知道下一刻自己是不是就会永远的离去的心情会让人恐慌无助,下个楼梯都会怕万一摔一跤是不是人就没了,身体的毛病也会或多或少的折磨着自己,这种同理心让我觉得在父母逐渐老去的时候作为子女能够给他们提供额外的安全感会让他们更幸福。 我的父母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也给了我无私的爱,他们从来没有要求过我什么,总是鼓励我去做我想做的事,我只想在他们晚年的时候让他们能够更加开心的享受生活,所以我完成学业后尽快回国了,回来后虽然要面对很多事,但是跟父母不用隔着半个地球,没有昼夜颠倒的时差,即使不在一个城市,一张高铁票也比国际机票加签证海关要简单太多,我也能理解定居国外不愿意回来的人,只能说人生大体是公平的,得到一些就要付出一些,我只是做我自己的选择。 |
|
————这个问题应该被现在许多年轻人和大学生探讨,尤其是独生子女这代。(最后附强推视频链接,厚着脸皮求赞) 绝大部分其实过得很孤独。 作为子女,你可以安慰自己,就安慰自己这些老人更自由了,可以去旅游,可以活得怎么怎么精彩… 在一个个孤独的夜晚,他们拿起子女的照片,出生—满月—一周岁…—毕业,一张张笑脸,一张张流泪。 在白天,当别人问起,你的儿子/女儿呢?他们会故作自豪地说"出国了,在xxxx赚xx钱"等等来换来别人一句,"真有出息"。 也许,这真是他们想要的? 就算是一只宠物,养了几年也会久久不舍分离,何况是人,养育了二十年,还是自己的孩子。说不想的,都是假的…他们只是不想流露出来自己过得并不那么好。 如果你还远在他乡,你试想一下,就在明天,你的父母如果突然离去,你会有什么感受?拿出"子欲养而亲不在"来自我感动? 你所看到很多孤身老人表面活得很好,开朗,周游世界,那是他们想让别人觉得他们过得很好。当他们真正躺在病床上的时候,脑子里,眼里望向的那扇门,永远是在等一个人啊… —————————————————————— 想起很多年前看过的一部静电影《初见》的第一话。 男孩年少出走,偷偷离去,独留年迈的阿婆在偏僻山村。 多年后,待男孩学有所成归来,阿婆却已经离去… 不知道这些年,阿婆是如何度过一个个漫长深夜的。 "到现在才发现,自己已走远,再也回不去遥远的昨天" ———————————————————————— 假如,你已经定居国外,我建议你接父母过去生活。因为你还是孩子的时候,父母如果出国定居,一定会带你走的。孩子永远欠父母的,只是希望欠的不要那么多…(这里只是建议,不代表一定适合,不合适你也可以回国啊) 你选择定居外国的时候其实是在"自己更向往的生活" "父母的晚年能多些温暖"中选择了一个。 当你父母50-60岁的时候,可能还好,但是超过60岁,希望作为子女,可以给他们一个不那么孤单的晚年,因为你很可能是独生子女中的一员。(北上广深也没那么差) ———————————————————————— 奇葩说马薇薇,辩题:父母提出去养老院该不该支持 看了很多次,特别喜欢马薇薇那句 "人生最痛苦的选择是什么?两个都是错的!那时候我们应该选择的是:我们更能背负哪种错误带给我们的代价。" 这可能和题目有点偏差,但是希望给还没出国定居的人看看…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教育信息 最新文章 |
为什么部分 985 博士的第一学历很普通? |
同济土木已经没有未来了吗? |
为什么大学里上课几乎没几个人听课? |
00 后女干部拟任东莞茶山镇经济发展局副局长 |
为什么很多仕途开始一帆风顺的人,都会卡在 |
能干成大事的人都是什么样的人? |
重男轻女家庭里姐姐下面的弟弟在想什么? |
上海交大这个名牌值得舍弃专业吗? |
谁能介绍一下北大的数学教授许晨阳? |
教育部为什么不公布第五轮学科评估的结果?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阅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