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首页 -> 小说文学 -> 随笔:李老与我的师生缘 -> 正文阅读

[小说文学]随笔:李老与我的师生缘

作者:菜九段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李老与我的师生缘
        菜九段
        菜九段,1985——1988年,皖南医学院内经专业研究生。
        1985年,菜九第三次考研后,在家里等消息。平心而论,与前两次考试相比,这一次的考试感觉并不好,一切只等命安排。四月的一天,忽然接到皖南医学院科研处研究生科的复试通知,心里颇觉奇怪。当时菜九报考的可是南京中医学院啊,怎么会到皖南医学院复试呢?但这种时候也不容搞清楚其中的原因,当时的条件甚至连普通电话也没有,要搞清楚又谈何容易。没奈何,只得抓紧时间从当涂县赶到芜湖。老实说,经过三场考试,已经焦头烂额,如同身置绝境,这个复试通知,如同一根救命稻草,怎么也要抓住它,将自己从这种绝境中拯救出来。
        菜九所在的当涂县离芜湖很近,1983年之前,当涂县就属于芜湖专区管辖。接到通知时,菜九的老婆正好妊娠反应并患了严重的牙痛,但赶考是件大事,这个反应与牙痛也就顾不上了。接到通知的第二天一大早,菜九就匆匆忙忙赶到皖南医学院。菜九的毕业实习就是在芜湖进行的,对芜湖应该不算陌生,但皖南医学院可真正是第一次涉足。学校不大,菜九很快就找到科研处研究生科,当时的研究生科科长牛静慧老师接待了我。从牛老师那里,菜九大致知道从南京转到芜湖是怎么回事。原来南京方面上线的人太多,而芜湖方面没有人能达线,于是就近找到南京中医学院协商调剂的事。正好南京方面也因人数太多而犯难,他们就把唯一的一个安徽考生菜九挑了出来扔给皖医,并非常有把握地告诉前来调剂的牛老师,这个人估计会愿意到芜湖上学。菜九听到这里,心里非常笃定了,但谁知牛老师接下来的话,又把菜九打入冰窖。她告诉我,我来迟了一步,就在昨天,皖医硕士学位点的指导老师李济仁突然决定今年不接受调剂生了,原因是太累了,想休息一下。这一下菜九彻底傻眼了,如果有从九天之上掉落到十八层地狱的感觉,大概就应该是这样了。事后牛老师告诉我,当时我的表情非常可怕,脸色惨白,失魂落魄,烟一根接一根地抽,看着都替我难过。大概正因为这样,牛老师很动了恻隐之心,开始为菜九谋划,看看找什么人能打通这个关节,并将菜九推荐到安徽中医学院参加调剂。她问我认识李老本人否。说来惭愧,菜九除了母校安徽中医学院的老师之外,对其他人一点概念也没有。如果有,也是从研究生招生目录上看到的。人就是有种奇怪的生存状态,很少有全心全意活在当前的,总是生活在别处,对过去未来充满胡思乱想,而菜九在这方面表现得尤其突出。菜九的毕业实习在芜湖将近一年,不仅没见过李老,甚至连李老的存在恐怕也是不甚了了,这是很不应该的。听说菜九不认识李老,牛老师猛然想到,李老的一个学生也是你们安徽中医学院转过来的,叫夏黎明,问菜九认识否。真是天无绝人之路,这个夏黎明太认识了,同届同班还是老乡,人最聪明,当初考得是本校的陈超群教授,后听说陈老师病故了,究竟夏后来怎么样了,就不清楚了。没想到转到芜湖来了。
        经牛老师指点,菜九很容易就找到夏黎明,并见到李老的全部在读弟子。关于李老突然间决定不调剂的原因,夏黎明私下里告诉了我。原来李老当年招生不理想,学校方面按惯例向外调剂。而李老弟子中就有人说了:人家也不考你,你还要巴巴地把人家弄得来,没意思。估计说这话的不是胡剑北师兄就是仝小林师兄,甚至可能两个人都说了同样的话。他们确实有资本说这个话。因为他们是直接报考李老研究生的,而其他人——夏黎明师兄、孙世发师兄、符磊师兄此前都没有报考李老,但都辗转到了李老门下。这种话大概让李老有点挂不住劲了,于是决定当年不再进行调剂。其实此话一出,受伤的就不止菜九了,另外三人也搞得怪没劲的。但胡、仝二人此时得知被调剂者是夏黎明的同学,那岂不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伤到自己人了。于是乎,夏黎明的困难就是大家伙的困难,铁杆反对调剂派变成了铁杆拥戴调剂派,纷纷出主意,让菜九直接找李老表忠心,并以为问题不大。而这几天李老正好不在学校,到省里去开会了。菜九与夏黎明一合计,事不宜迟,立即赶到合肥,直接跟李老见面。
        就这样,菜九带着牛老师开具的推荐书,与夏黎明赶往合肥。当时芜湖还没建长江大桥,到合肥的火车在江北发车。我们一行两人还颇为辛苦地过江搭车,在晚饭时分赶到合肥。经过打听,李老要等到第二天下午才有空接待我们。因此,第二天上午,菜九抓紧时间插空到安徽中医学院的研究生科参加调剂。由于安徽中医学院没有内经专业,只能调剂到别的专业,这就牵涉到加试的问题。大概菜九的潜意识里已觉得调剂到芜湖问题不大,所以在母校调剂时的态度强硬到了不讲理的地步,声称只接受录取,坚决不参加加试。可能有史以来,从来没有像菜九这样要求调剂的考生。事后听说,母校方负责招生的老师到处在打听,这个家伙什么来头,是在仗谁的势啊。菜九哪里有什么来头与背景,不过是在无意识中把宝押在李老肯定会答应调剂上了。
        尽管菜九毫无来由地认为录取的问题不大,但在见李老之前还是有点紧张。毕竟从来没见过李老,也不知道李老是什么脾胃。从不反对调剂,到坚决不接受调剂,这种反差极大的变化,表示这个老师未必就那么好说话。但见到李老后,菜九的所有顾虑都顷刻之间化为乌有了。那一天的下午,菜九与夏黎明兄赶到李老下榻的稻香楼宾馆,才算第一次见到那个让我烦恼让我忧的李老的真容。李老满头白发,面色红润,和善若佛,一看就知道是一个非常好说话的忠厚长者。果不其然,当夏黎明向李老说明了来意后,李老并没显得有任何为难之色,甚至连基本的思想态度上转弯子的过程也没有,只是简单对我说,只要你肯好好学,我多带一个学生也无所谓。这可是典型的放人一马的说法。任何人到了这种时候,哪里会说自己是否会好好学习还很难说,肯定要顺着老师的话大表其态的。菜九当然也是这样表示的。几乎没有恳求,也没有用什么动之以情,原先准备的说词完全没有派上用场,没有磨一点嘴皮费一点口舌,就一切OK,李老就答应收回成命,同意调剂,收下我这个学生。原来感觉千难万难、难到绝望的事,仿佛从来不存在一样,一切简单的难以置信,事情基本还没有着手摆平,就自然而然地达成了菜九理想的状态了。一切恍如隔世之梦,惊心动魄之后,是满天霞光。
        直到今天,菜九也没想明白当时怎么会是这样的局面——李老连一个顿都没打,就直接同意了,好像就在等菜九来见面似的。当时没有手机——李老到现在也没有手机啊——应该不会有人从中沟通此事,这就杜绝了李老预先知道此事,但李老还是干脆利落地收下了菜九。或者冥冥之中,缘分存焉。这件事除了缘分,实在也没有别的解释。
        从此,菜九在李老的旗号下开始了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这是一个境界提高的阶段、一个脱胎换骨的阶段。对菜九来说,缺了这个阶段的人生,是无法想像的。当时正好国家提出硕士生博士生是科技攻关的国家队,菜九大受鼓舞,决心大干一场,而李老正好为菜九提供了适合大干的条件。记忆中,李老对我最为信任,放手让我自主学习。这样一来,菜九获得了极大的学习空间,品尝到了遨游书海的感觉。在这种状态中,对以往的学习过程真正是痛心疾首,怎么虚掷了那么多光阴呢。
        在校期间,李老对我最关键最要害最有实质性的指导只有一句话:你要写文章。早先菜九自许在写作上似乎是有点歪才的,但真正用写来派用场,就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尤其是在李老这样告诫要求我之前,菜九一度是很受伤的。还没到李老门下时,菜九曾经联系过江苏一家健康杂志社协商调动事宜,那里的负责人让菜九写个东西去看看。结果菜九的东西被驳得一文不值,没有新意,缺乏系统,陈述老套,无一可取,而且情况属实。因此在写作上,菜九有点灰溜溜的,完全没有信心。当菜九准备按李老的要求去写作时,真正是无处下手。放眼看去,所有题材都被写尽了,哪里还有写作的余地啊。但李老这样要求了,只有硬着头皮上。找题材可真是苦啊,无法可想之际,找了个张景岳的医学思想勉强去写。张景岳的文字本身就特别周全,基本上没给后来的论述多少空间,加上不知道如何拓展写作思路,不知道平行纵深比较,最后写作成了抄书,根本跳不出张大师设定的话语圈子。惴惴然地将这篇东西交差,李老并没有太多的批评,反而多加鼓励,并联系校学报予以刊载。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东西被印成铅字的感觉实在是太美妙了,但也深刻地认识到,如果不是李老的催促,不是李老的牵线,连这种不成器的东西也不会有啊。(今年(2009年),菜九的一个铁哥们王惟恒老师突然对菜九说:周老师你可知道,我的第一篇论文跟你那篇张景岳的文章发表在皖南医学院学报的同一期上。王惟恒是菜九近年来结交的好友,结交以来在各方面对菜九帮衬甚大。菜九始终没弄懂何以王老师会一直对菜九的事下死力气帮忙,至此才恍然大悟,原来冥冥之中早就由李老在二十多年前就布好了线。缘之为缘,岂易言哉。)知耻近乎勇。打那以后,菜九又加倍努力,多读多思,慢慢找到一点感觉了,从不会写怕写,到能写乐于写,也确实想写就能写出点什么来了。到了这个时候,才对研究生是怎么回事有了感觉——就是具备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两种能力,就是要通过不停地写作来达成。也只有写,才能知道要写的问题涉及面有多宽,已经达到的程度有多高,未解决的问题有多少,相邻相关的问题有哪些,发展的余地有多大,自己的准备周全否,切入的角度正确否,解决问题的气力够不够。在写作过程中,还可以了解自己的知识结构缺陷,构建自己的话语平台,提升自己的表述能力,等等说不尽的好处。
        原先总是以为这是李老对我无为而治的成功,最近符磊师兄告诉我,更可能的是因材施教的成功。由此联想到,李老其实对菜九还另有安排。菜九临毕业前已被落实到古籍出版社工作。李老对我说,你一定要当编辑。能否当编辑,菜九也没有数,但菜九还是满口承应。按当时菜九的小人之心,以为如果能当上编辑,或者以后可以对李老出书有帮助。菜九毕业二十多年,也确实当了编辑,但李老不仅没有为出书的事找过菜九,甚至任何事都没找菜九帮忙。按符磊师兄所说的,李老会为每个学生考虑各自的发展方向,或者毕业前的这个叮嘱,就是李老对菜九的发展预期。而当编辑,可能就是最适合菜九的一个职业。菜九刚当编辑时,正好歪诗写得特别顺手,而编辑的第一本书是近代诗抄,基本上不需要改动,主要工作就是批字号,什么四宋居中占二行,一天能批上成千遍。批到气闷处,憋出一个打油诗道是:
        四宋居中占二行,郎中权充校书郎。
        织就他人昔故纸,蹉跎自家好文章。
        历来就有编辑是为人作嫁的职业的说法,菜九编辑着一些不甚出色的著作,便以为是在浪费自己的生命。实则不然。编辑工作很能开拓人的视野,严谨人的思维,认清学术的走向。经过二十年下来,我以为正是在这种岗位上,成就了今天的菜九段。李老常常对我转引孔夫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其善者学之,其不善者改之。而编辑过程中的这学学改改,就成了一个转益多师的过程。因为进入编辑过程的书稿,基本上体现了作者的毕生功力,其长其短一目了然。菜九正是在这种一学一改中取得了进步,构建了自己的话语平台,谬撰一些文字也传播甚广,并很深入了一些人的人心。
        我在李老门下的时间只有短短三年,而这个三年成了生命的一个印记、一个惦记,实在是永生难忘的。三年的时间过得很快,到了临近毕业的时候,不知怎么着忽然之间与李老形成了一种奇特的相互依恋关系。我记得非常清楚,最后一段时间,我到老师家去的次数较勤,而每次到李老家去,他都要拉我喝酒,而且要多喝,即使是饭后去也免不了这个节目。李老的饮食非常俭朴,下酒菜也非常有限,这种情况下就会特意为我炒个花生、剥个皮蛋什么的。不知怎么搞的,李老有我特别能喝酒的印象,实际上我的酒量非常有限,但在老师家喝酒,不喝到晕头转向是不会停下来的。而即使这样,也没改变李老对我能喝酒的印象。于是乎,每每重复一来就喝、一喝就晕的场面。只可惜了那么多好酒,被菜九受罪般地喝到肚子里去了。云里雾里的,菜九隐约想到,平时我们师兄弟们总把胡剑北、仝小林视作为李老的嫡系,看来这种判断或者有误。我们这些弟子在李老的心目中,恐怕实在是没有亲疏远近之分的。李老时常说,我把你们都看成是自己的小孩子,菜九直到喝掉那么多酒才信了这句话,真是罪过啊。2005年初春,菜九去看望老师,李老说,你有多长时间没来看我啊。菜九一推算说,不过六年而已。这时李老动气了:你说,我还有几个六年啊。说这话时,菜九分明看见老师的眼睛红了、湿润了。人上了年纪好怀旧,菜九四十不到就怀旧,老师可是七十多岁的人了,自然会更多地怀念我们这些老弟子,长时间不见,情何以堪。 最近李艳师妹告诉我,她爸妈实际上是把菜九当儿子看待的,最喜欢听我讲话。但我想,即使菜九口无遮拦的说话方式,可以对两位老人家的生活起点微末的调剂作用,但毕竟看望不勤,极少效劳,因此真正起作用的,应该还是一种老天爷定下的前世今生的缘分。
        老师时常牵挂弟子,菜九也以能师从李老为最大的荣幸。九十年代后半段,菜九的学术研究一下子找到一个大的突破口,写学术文章如探囊取物,于是便有好些个同事出于好心,劝说菜九去搞个博士文凭,以为对菜九来说完全是手到擒来的事。但此等好心居然引动菜九狂性大发,口出狂言:当今中国又有谁能带我,又有谁敢来带我。在菜九心目中,只能有一个老师,就是李济仁先生。哪怕白送一个博士给我,也不能把这种纯之又纯的师承关系给搞模糊了。李老的学生这种身份,是很让菜九为豪为傲的,甚至于可以用其欺侮人。菜九有一个大学同学,年纪比菜九还要大出一截,但其太太曾经在李老处做过高级师带徒,按辈份算是师妹。菜九参加大学同学聚会时,常跟夏黎明师兄腻在一起,而那个同学也喜欢凑过来攀谈。有一次菜九忍不住大声呵斥:你要清楚自己的身份。你是我们的师妹家属。师兄们说话,师妹家属在一旁插话,这是哪家的规矩。师妹家属因此被搞得灰溜溜的,而菜九与夏黎明师兄则得意非凡。这种事情当然不能算厚道,但或也不失为师门佳话。
        你要能写文章,这就是李老对我的要求。这么多年来,我须臾未敢忘记老师对我的要求,并一直坚持着朝会写的方向努力。终于从不会写的拙手,变为写作老手;从写的苦不堪言,变为写的心旷神怡。1 998年,菜九毕业十周年,写作也益发顺手,写作起来随心所欲、气势如虹,折叠语言、玩弄辞藻、翻空出奇的功夫更是拿手好戏。每当写成一篇文字,得意之余,不免会想到,菜九的这个持身之本快乐之源全赖李老当年的提携。于是在那一年中间很花了一些时间,想拟就几句俏皮话,以表达对李老的感激之情。
        德人心者得天下
        得人心者德天下
        得仁心者得天下
        得仁心者德天下
        前两句是对老师的称颂,后二句是菜九不知天高地厚的自期。本来想凑几副对子,单独一句话总不像样啊,后来也没想出个合适的,兼之不会书法,就不了了之了。一晃又是十年过去了,现在翻将出来也还颇合时宜,或可博老师一笑。
    
    安徽开展学习“国医大师”李济仁活动
    
    --------------------------------------------------------------------------------
    
    2010-2-7 被阅读193次
    
    
    
    
    
        本报讯 (记者冯立中)获得“国医大师”称号的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教授李济仁,在近日召开的安徽省卫生工作会议上受到表彰。
        李济仁是新安医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对新安医学的弘扬及安徽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安徽省要求该省医疗卫生工作者学 济仁仁心济世、大医精诚的高尚医德,皓首穷经、孜孜以求的治学态度,提携后辈、甘为人梯的崇高品质。
        安徽省政府决定奖励李济仁5万元。李济仁当即决定将这5万元捐赠给安徽中医学院新安医学研究中心,用于资助有志于新安医学研究的大学生。
     (载《健康报》)
    
    
    李济仁先生传略(超长篇)
    2009年,适逢菜九的老师李济仁先生与师母张舜华先生行医60周年。按中国的传统算法,今年(2009年)也是李老的80大寿年。李老生于1931年1月1日,按旧式算法,应该是上一年的十一月十三,即庚午年戊子月丙辰日。这样算下来,李老即1930年年末生人。那么,到今年年底,可不正是李老的八十大寿(虚龄)。这样一个标志性年份当然要庆祝一下了。今年(2009年)早些时候,我的师弟、即李老的大公子张其成嘱我为此盛时盛事写点随喜文字,李老对我恩同再造,好事如菜九者,向来对师门寸功未有,碰到这样的题材与机遇岂能放空。正当菜九酝酿写什么来着之时,传来李老当选为当代国医大师的喜讯(见2009年4月13日中国中医药报头版)。据报道,这个有史以来的首次评选活动,是在全国范围内从符合省以上名中医且要求从事临床工作55年以上者遴选出的。只是中国太大,老中医又都精通长寿之术,符合条件的人还是非常多的。因此能最终胜出,确实是一件非常不易的事。只是菜九以为,这种标准客观则客观矣,杠杠硬则硬矣,而且如果两者能凑齐,也确实是一种罕见的机缘,但是否大师,或者还应该在这些硬指标之外另有要求。那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要求呢?在菜九看来,大师也者,除了年限够长、技艺出众之外,还应该有可以一股长存于天地之间,与山河同俦、与日月争辉的人格力量。这种人格力量,理当包括第一流的人品、第一流的胸襟、第一流的眼界,第一流的抱负,当然也少不了第一流的才气。国医大师中的其他人,菜九知之甚少,但菜九的老师李济仁先生确实符合菜九心中的标准。
    
    菜九也完全有把握肯定,上述荣誉中最令李老开心的,当属最后当选的国医大师。国医大师总共只评选三十名,听起来有点像评十大元帅。除了医名素著之外,还得福寿双全。而这些要素李老是一个也不少,甚至于在此之外还富裕着呢。难怪颁奖过后,李老又成了唯一接受国家电视台采访的国医大师。可惜菜九当时不知道,错过了亲眼目睹李老向全国人民说古谈今的直播。否则,看着老师对着镜头向全国人民大秀菜九非常熟悉的徽州普通话,将乐何如之,或将三月不知肉味矣。
    
     新史氏曰:忆昔师从李老之时,同门师兄多与李老合撰论文或专著,而菜九不与焉。以此颇多困惑,询之于李老,答曰你是干大事的。大事者何,则始终未闻其详也。如今老师与师母行医六十周年出纪念集,嘱我或多出力。抑昔日所说之大事,其在兹乎?菜九师出李门,转而为太史公之走狗,对司马迁著述之旨颇有心得。以为即使起司马迁他老人家于地下,或亦当将李老笔之于史也。司马迁崇正尚奇,长于述事,而李老之事实正足传诸后世者。盖李老之医术,扁鹊仓公之属也;李老的操守,伯夷叔齐之侪也;李老之智慧,老聃庄周之俦也;此等素材,皆历历可传者。菜九于太史公神髓略知一二,以为即使李老非菜九之师,亦当乐为秉笔也。菜九撰述,自以为得司马迁不虚美不隐恶风格之真传,老师传略虽然所涉繁杂,亦求字字皆有来历。因大庆在即,诸事繁多,故书写仓促,其中亦有未经老师核准者,其过其非,菜九一人任也,老师不与焉。
    
    
    
    张一帖十五代传人简介
    
    张其成(1959年生),李济仁、张舜华长子,北京大学哲学博士,我国首位《黄帝内经》博士后,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管理学院院长,北京中易国学院院长。为著名中医文化专家、国学专家、养生专家,中医药文化学科主要奠基者和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健康工程咨询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建设与科普专家,兼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国学课程教授,中国易学与科学委员会理事长,中国中医药文化研究会会长。
    
    李艳(1961年生),李济仁、张舜华次女,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皖南医学院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中医科主任、国医大师工作室主任、风湿病中医治疗学学术带头人,中国中医药文化研究会常务委员、安徽省风湿病学会常务委员。长期随父应诊,多有创新。临床擅长中医内科痹证、痿证、乳糜尿及心血管疾病、肿瘤及妇科等难治性疾病的治疗。
    
    
    
    
    
    李梃(1965年生),李济仁、张舜华三子,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张一帖”第15代衣钵传人,歙县定潭“世传张一帖诊所”所长。承继家学,发展祖业。临床擅长中医内科胃肠疾病、风湿病、肝肾疾患等疑难疾病的治疗,医术高超,闻名省内外。其事迹被《中国中医药报》评价为:“在现代社会于乡间诠释着‘医在民间’的价值理念,值得敬仰”。
    
    李标(1967年生),李济仁、张舜华四子,中国科学院物理学博士,现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与法朗霍夫合办的可持续能源中心主任工程师,在材料科学与生物医学的交叉学科研究上成就显著。为德国慕尼黑科技大学洪堡学者,香港科技大学及美国纽约州立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曾获美国陆军研究中心研究奖、法朗霍夫特殊研究发展奖、波士顿大学技术发展奖、洪堡研究会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等。
    
    李梢(1973年生),李济仁、张舜华五子,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清华大学生物信息学博士后,36岁成为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清华信息国家实验室生物信息学研究部副主任。为中医药生物信息学、中医药系统生物学的开拓者及学术带头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63项目等主持人,国家创新研究群体成员,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清华大学先进工作者等。
    
    
    
    前天(20100525)去芜湖李老家,老人家身体很好,又陪喝了点酒.吃得非常简单.但老师的关爱之情,还是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
    古史杂识 连载(17)_菜九段_楼主网.只看楼主
    李老与我的师生缘
    
    今天是教师节,向老师祝贺
    今天是教师节。向老师请安过了。
    李老与我的师生缘_中华文本库
    http://www.chinadmd.com/file/vzauui3ss6civxwtssvevii3_1.html
    李老与我的师生缘_百度文库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2mHQWKsaMPL2Vai2rL9aexxwRdecVY5H5GofPAKxJJR8-_K5p8Lcrb-Rio-vfza2lbV2Vv-6KlLicBir5yCn2kIui1VNIR3tPsbaaegOWpi
    出版說明
    學界公認,以《傷寒雜病論》為核心的仲景學說,影響了中國醫藥學近兩千年的發展、興亡史。從某種意義上講,不研究仲景學說、不承襲《傷寒雜病論》的學術思想,就很難說醫論道。皖南醫學院附屬弋磯山醫院的“中醫痹病學"是國家中醫管理局十二五重點學科。我們在本院延續了幾十年的“中醫痹病學"專題研究時,注重對國醫大師李濟仁的痹病臨床經驗的傳承。大師治痹常用方桂枝附子湯、防己黃芪湯、白虎桂枝湯、復脈湯即炙甘草湯,無不出自《傷寒論》。《傷寒論》是中醫痹病學的最重要學術源泉,包含的深邃內涵似乎永遠開掘不盡。我們今天傳承國醫大師的醫學思想經驗,做“中醫痹病學"研究,也必須研讀以《傷寒論》為代表的醫學典籍。讀經當以擇善本而從為首務,成書於民國年間的《讀過傷寒論》成為我們的選擇。
    《讀過傷寒論》是二十世紀初嶺南名家陳伯壇的研究仲景學說的力作。陳伯壇前輩獨具慧眼,開創了“以經注經”的方法研究《傷寒論》之先河,以為所有的疑難問題,都可以從原著本身尋找到答案,僅此一見,就遠勝往昔諸賢。可謂忠於原著,忠於仲景。凡例開宗明義即曰:是書無所謂之例,傷寒自有例。開卷頭一句特書太陽之為病,次及陽明之為病,少陽之為病……非起例而何。……傷寒毋庸注,原文自為注。篇首第四條特拈出素問二語曰:傷寒一日,太陽受之。已坐實太陽受邪矣。第五條曰:二三日,陽明少陽證不見,又坐實太陽見證不止一日矣。第七條曰:發於陽發於陰。又曰:陽數七陰數六。更坐實太陽以陰陽為應敵。凡單日可以驗陽,雙日可以驗陰矣。《讀過傷寒論》以讀經門徑專設一卷置卷首,分設寒、病、化、氣等二十三種識辨要點,在以其特設線索厘清了《傷寒論》脈絡的同時,也為同道後學開闢了無數讀經門徑。《讀過傷寒論》尊仲景之旨,讀是書,即可從沒字句之空白處尋出字句來,還向病人身上尋出有字句之書。實質上是基於仲景原旨,遵循客觀事實。此等精神正是我們今天需要從前賢處從大師處繼承發揚的。
    在西學東漸的當時,《讀過傷寒論》成書距大師學 臨床時間最近,整理本書,旨在還原大師早年學 的時代氛圍,以期從中找尋大師醫學思想形成的時代脈絡來源與根據。李濟仁國醫大師工作室現將整理《讀過傷寒論》作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二五重點學科中醫痹病學課題,以民國年間陳養福堂刻本為底本,其間有明顯錯訛者,挖改之。木刻常見形似字,如入人、己已、千干、七匕等,不作處理。重新編次影印,以飨学者。

    編 者
    李老与我的师生缘-摄影俱乐部业主论坛-深圳搜房网
    蒙李老招见三十周年,纪念之。
    @菜九段001 2015-04-15 11:24:40
    蒙李老招见三十周年,纪念之。
    -----------------------------
    突然发现几个很好的图标,很能代表心情。
    

    
    
    
    
    本文发布六周年纪念
    投入门下三十周年纪念
    三十年前的今天,菜九正式到李老门下。纪念之。
    《历史的侧影》之千古一王--陈胜王- 休闲畅谈- 支付宝论坛- 支付宝
    李老与我的师生缘-共享资料网
    http://racktom.com/read/23b90066ce2f03d8734022f3.html
    平行世界online
    初试锋芒
    7






    21楼

    菜九段就是典型的拿猜测当史料然后拿这种所谓“史料”再去推论的老男人啊,写这么多字实在是太辛苦了。
    不过一边满脑子当史记汉书是伪书,又拼命从史记汉书里找料,是不是有点蛋疼啊
    这文里的刘邦苦逼的我都忍不住抹把眼泪想给他募捐了,真是个苦情的琼瑶男主角啊……
    作者是想说——>“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么。
    我的师兄胡老-胡剑北--相关文章
    我的师兄胡老---------胡剑北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811/22/7384592_139742498.shtml

    
    上个月在李老家合影。
    
    
    
    
    国医大师李济仁教授的传承之道补记
    菜九段撰稿
    (菜九段,1985年师从李教授,现就职于某出版社)

    2016年6月11日,央视焦点访谈以传道授业为题报道了国医大师李济仁教授在中医传承方面的种种努力。唐人韩愈将为师之道定义为传道授业解惑,央视的访谈就是立足于此而展开。关于李济仁教授的为师之道的传承特色,我也可以谈点个人体会。
    李老是我的恩师,三十年前我读李老研究生的时候,因为有太多专业以外的追求,因此学习不上心,以至于连李老医术的皮毛也没有能学到。2009年李老荣膺首届国医大师后,我才对李老的事业投入了更多的关注,对李老的传承之道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所以觉得央视的访谈标题定得特别好,因为对中医药事业的传承,李老是确实苦心孤诣、孜孜不倦的。
    说起传承,实际上包含承什么,传什么,怎么传,这样几个方面。李老的传承,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从家世及前代医家继承下来的宝贵经验,传递给后人。在继承方面,他总是谆谆教导学生要熟读中医经典,从经典中汲取营养与思路,而李老自己正是这样身体力行的。李老对前人的继承是较为全面而扎实的,经典是他的童子功,真可谓烂熟于胸,很多临床灵感就是得益于经典著作的启示。在传授方面,李老是有全局胸怀的教育家,只要你愿意学,他会把家传十几代的临床心悟倾心相传,而他的传授也不限于自己的学生,即使是李艳的学生或者科室的年轻同仁,李老也会把临床上遣方用药的诀窍讲解清楚。李老的传承也跳出了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张一帖内科的传人的角色定位,走向全国中医药传承的舞台,正如他在访谈中所说,我们的技术再高明还是要为人民服务,让更多的人学会看病不是更好吗。李老是这样讲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已经八十五岁高龄了,身体状况不比从前了,我也多次劝说他不要再从事具体的临床诊疗了,但他仍然坚持每周固定一个上午看门诊,常常因为病人太多,门诊往往要持续到下午。尽管如此,李老还是坚持在诊余时间为随其出诊的年轻同道讲解剖析诊疗过程的关键性步骤,同时也对同道的诊疗进行评判与点拨。这样不辞劳苦,其实质就是在坚守最正宗的中医传承,因为病与方虽然有对应关系,但病在实际表现上千变万化,这就要求医生的方也要随之而变,至于怎么变,往往是医者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临床传承的主要内容往往就是这种难以意会的东西。正是这样难以形诸笔墨的内容,才需要亲自传授。而李老不顾年高体衰坚持传授,就是中医药传承精神的具体体现。现在李老积极配合学校为其设立的工作室收集整理医案,也正是为了把宝贵的临床心得传承下去。
    作为干了一辈子临床的实践家,李老很谦虚也很清醒,在访谈中他说,我们够不上大师,中医事业还不算发达,我们有愧啊。出路何在呢,李老对传承提出了重要的思考。“重视临床,走向科学。用现代科学最先进的科学研究中医。”李老这样说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因为中医的临床手段很多,各种方法都有不错的疗效,但在标准化的问题上做得远远不够。李老认为,“中医临床应该尽可能在辨证的基础上,与现代科学结合起来,有科学作为依据,使人知道究竟该何去何从。不能总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应该有一个公婆两方面都能遵循的科学公理。在理论多元化的情况下,如何走标准化之路,这就需要我们去探索。我想不论探索有多艰难,标准化之路一定要走,要尽可能找到比较客观的依据,这种过程会比较漫长,但不能因为长,就不去尝试。”李老在治疗乳糜尿及痹证时,不论什么临床分型,都以苦参为主药,实践证明这一选择是行之有效的,这应该是标准化的一个绝佳范例。李老还在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创立了“痹痿统一论”学术新说,应当视之为当代中医药传承的结晶。
    作为李老的学生,我希望李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传承的战略层面上,更多关注如何打通理论与实践的隔膜,从既往经验中提炼出更多有益的指导,归纳简化切实有效的临床手段,这样的传承应该嘉惠时代更多。
    出版說明
    學界公認,以《傷寒雜病論》為核心的仲景學說,影響了中國醫藥學近兩千年的發展、興亡史。從某種意義上講,不研究仲景學說、不承襲《傷寒雜病論》的學術思想,就很難說醫論道。皖南醫學院附屬弋磯山醫院的“中醫痹病學"是國家中醫管理局十二五重點學科。我們在本院延續了幾十年的“中醫痹病學"專題研究時,注重對國醫大師李濟仁的痹病臨床經驗的傳承。大師治痹常用方桂枝附子湯、防己黃芪湯、白虎桂枝湯、復脈湯即炙甘草湯,無不出自《傷寒論》。《傷寒論》是中醫痹病學的最重要學術源泉,包含的深邃內涵似乎永遠開掘不盡。我們今天傳承國醫大師的醫學思想經驗,做“中醫痹病學"研究,也必須研讀以《傷寒論》為代表的醫學典籍。讀經當以擇善本而從為首務,成書於民國年間的《讀過傷寒論》成為我們的選擇。
    《讀過傷寒論》是二十世紀初嶺南名家陳伯壇的研究仲景學說的力作。陳伯壇前輩獨具慧眼,開創了“以經注經”的方法研究《傷寒論》之先河,以為所有的疑難問題,都可以從原著本身尋找到答案,僅此一見,就遠勝往昔諸賢。可謂忠於原著,忠於仲景。凡例開宗明義即曰:是書無所謂之例,傷寒自有例。開卷頭一句特書太陽之為病,次及陽明之為病,少陽之為病……非起例而何。……傷寒毋庸注,原文自為注。篇首第四條特拈出素問二語曰:傷寒一日,太陽受之。已坐實太陽受邪矣。第五條曰:二三日,陽明少陽證不見,又坐實太陽見證不止一日矣。第七條曰:發於陽發於陰。又曰:陽數七陰數六。更坐實太陽以陰陽為應敵。凡單日可以驗陽,雙日可以驗陰矣。《讀過傷寒論》以讀經門徑專設一卷置卷首,分設寒、病、化、氣等二十三種識辨要點,在以其特設線索厘清了《傷寒論》脈絡的同時,也為同道後學開闢了無數讀經門徑。《讀過傷寒論》尊仲景之旨,讀是書,即可從沒字句之空白處尋出字句來,還向病人身上尋出有字句之書。實質上是基於仲景原旨,遵循客觀事實。此等精神正是我們今天需要從前賢處從大師處繼承發揚的。
    在西學東漸的當時,《讀過傷寒論》成書距大師學 臨床時間最近,整理本書,旨在還原大師早年學 的時代氛圍,以期從中找尋大師醫學思想形成的時代脈絡來源與根據。李濟仁國醫大師工作室現將整理《讀過傷寒論》作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二五重點學科中醫痹病學課題,以民國年間陳養福堂刻本為底本,其間有明顯錯訛者,挖改之。木刻常見形似字,如入人、己已、千干、七匕等,不作處理。重新編次影印,以飨学者。

    編 者
    国医大师推荐序

    老话讲,为人子者不可不知医,执医者不可不知药。老话所说的药就是中药,说明中药的重要性。确实,对中药的认知,最能代表一个医生的医疗水平,即使到了今天,中医的地位也是靠了中医的疗效来体现的,这其中就离不开对中药的深入了解。

    我最初学医的时候,我的先生对我抓得最紧的,就是对药的学习与理解。我们当年经常看的书,主要是《药性赋》与《本草备要》,那些都是临床上最最常用的药,与最基本的功效。像《本草纲目》这样的书,当时先生家里都有,我们在学习上要深造,要再进一步的时候,就会去翻看《本草纲目》。看了《本草纲目》,就对李时珍佩服的不得了。像《药性赋》与《本草备要》所涉及到的内容,《本草纲目》上全部都有,但比那两本书要详细得多,也全面得多。《本草纲目》的篇幅比《药性赋》与《本草备要》要大好多倍,要想完整看一遍都不可能。但是我每次翻看一段,都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陈仁寿教授是研究本草学与《本草纲目》的专家,他的研究正好证明了《本草纲目》的丰富科学内涵。我以前每次翻看《本草纲目》都能有所收获,也正是因为它很大程度上合乎科学,而这种跟现代科学有关的内容,我当初学习的时候是不可能知道的。现在看了陈教授写的书,对李时珍与《本草纲目》更加佩服了。陈教授把《本草纲目》中与广大群众最贴近的部分截取出来,加上科学的解释,这就可以使高深的《本草纲目》中的最精华部分走进寻常百姓家,真是做了一件大好事。这样一来,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本草纲目》的科学价值,让我们的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更加发扬光大,造福于人。今天全社会都特别重视科学保健科学养生,陈教授的工作将使更多的人学习到科学的中医药知识并从中受益。现在的读者通过陈教授的书,不仅能很方便地接受《本草纲目》中的精华,而且还能知道其中的科学知识,不是比我当年幸运得多吗?

    李济仁

    2011-6-28于医苑小区(五松斋)
    安徽开展学习“国医大师”李济仁活动

    --------------------------------------------------------------------------------

    2010-2-7 被阅读193次





    本报讯 (记者冯立中)获得“国医大师”称号的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教授李济仁,在近日召开的安徽省卫生工作会议上受到表彰。
    李济仁是新安医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对新安医学的弘扬及安徽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安徽省要求该省医疗卫生工作者学 济仁仁心济世、大医精诚的高尚医德,皓首穷经、孜孜以求的治学态度,提携后辈、甘为人梯的崇高品质。
    安徽省政府决定奖励李济仁5万元。李济仁当即决定将这5万元捐赠给安徽中医学院新安医学研究中心,用于资助有志于新安医学研究的大学生。
    (载《健康报》)
    我:
    [小说] [随笔]李老与我的师生缘 http://www.txtreader.org/xs130/002989MYM017599/
    我:
    李老与我的师生缘_大学生考试网 http://www.9299.net/read/22l3734003j8ik2l006623h9.html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小说文学 最新文章
长篇小说《程咬金日记》寻出版、网剧、动漫
亲身经历我在泰国卖佛牌的那几年(转载)
噩梦到天堂——离婚四年成长史
午夜咖啡馆
原创长篇小说:城外城
长篇小说《苍天无声》打工漂泊望乡路底层小
郭沫若用四字骂鲁迅,鲁迅加一字回骂,世人
原创先秦历史小说,古色古香《玉之觞》
北京黑镜头(纪实文学)
长篇连载原创《黑潭》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9-02 17:02:54  更:2022-11-05 02:30:13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