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首页 -> 小说文学 -> 散文集: 回忆我的家乡——1980至1990年代 -> 正文阅读

[小说文学]散文集: 回忆我的家乡——1980至1990年代[第1页]

作者:岭上清风寒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序

    离开家乡二十多年了。平时翻看旧照片,或是听亲戚说起家乡人和事的变化时,常常想起少时家乡的一些趣事。一次和人聊起各自家乡的习俗、少年时求学事情等,忽然觉得,如果把少时家乡的一些风土人情记录下来,或许有些意义。近年来,断断续续读了几本关于社会风俗的书,有古人的,有今人的。这几本书给了我一些启发——若分成若干专题来记叙家乡的风土人情,比写在单独一篇文章里要清楚明白。时间长了,很多情况在记忆中已变得模糊,只能拣十几个印象深刻的方面来写。这是我所经历、了解得晋东南丘陵地区一个普通村庄的一些风土人情。写给自己,写给从晋东南丘陵地区农村出来工作的其他人,也写给对此感兴趣的人。




    目录




    四季

    正月的节日

    串亲戚

    小吃

    赶会

    洗澡

    文化生活

    祭祖

    农事

    庭院种养

    孩子们

    学 校








    四 季
    田野中背阴处的积雪在慢慢融化,太阳照在身上暖融融的。风吹过来,轻轻地抚触着眉眼。春天来了!院墙根,公路边的沟渠,村边的打谷场上,忽然冒出来一簇簇淡绿色,间或点缀着地丁花骨朵鲜亮的紫色。有一天,太阳躲在了云层后面,细密的雨丝从天上飘下来,渐渐地下大了,发出了沙沙沙的响声。雨滴滋润着村庄,屋顶的瓦,门口的小路,好像涂上了一层薄薄的清油。榆树、槐树瘦硬的枝条,也有些水润了。空气中慢慢浸润了淡淡的春泥的气息。
    牛家坡边,几株杏树开花了。在一众依然光秃秃的槐树丛中,显得清新脱俗。几天后,站在坡上眺望,公路那边的岭上出现了三四片好像轻纱罩着的粉红的云。那是几片桃树地,桃花开得正盛呢。路边和猪圈旁一些杨树的枝条上抽出了花芽,穗状的花像一条条小毛虫,正在赶着长大。老榆树也吐出了一串串豆子大小的碧绿的榆钱儿。某个晚上,一股香气从村边的果园里飘过来,是梨树开花了,团团簇簇的白,好似冬天覆在枝上的厚厚的雪。晚春时节,放蜂人在村子四边的场地上垒起一排排蜂箱,村里最大的蜜源——槐树释放出积蓄了一冬的能量,一树树槐花绽放了。直至槐花开败,每天清晨,都能闻到醉人心脾的槐花香。
    夏日的原野变了模样。庄稼蓬蓬勃勃地生长着,高低错落的田地连成了一片片深深浅浅浓浓淡淡的绿。站在岭上眺望,村庄藏在几片浓绿的树色中,绿色掩映着一层层青色的屋瓦和村边一溜老房子的院墙。这个季节,雷阵雨隔三差五地光顾,常常出现在下午。午后,云在天上聚集成一座“雪山”,接着快速崩解,平铺在天幕上,颜色逐渐灰暗,天地之间一下子迫近了。一片黑云不知从哪里飞出来,碰撞、包裹着灰色云层。轰隆隆,打雷了。大颗的雨滴重重地敲击着地面,转瞬间,天上好像打开了水闸,大雨倾盆而下。雨水从房檐上冲下来,给屋子挂上了一张水帘子。风卷着雨水划过,天地间白茫茫一片。村边已经断流的弯弯曲曲的河道,汇集了四面八方的雨水,又变成“小河”了。傍晚时分,雨停了,云散了。夕阳西下,东南方或东方,一道长长的彩虹从村边跨到对面的岭上。雨后的几个夜晚,青蛙和癞蛤蟆在田野里残留的大小水洼中打闹追逐,响亮的蛙鸣伴着人们入睡。
    农历五月,沟沟坎坎边的酸枣开出了米黄色的小花,地里的小麦渐渐变成了金黄色。热风吹进麦田里,旋起了一圈圈麦浪。麦收过后,太阳变得愈发热辣。某天中午,树上突然发出了蝉的鸣叫——呜嘤呜嘤嚓~~接着一发不可收,越来越多的蝉趁着暗夜的掩护从地洞里钻出来,爬上小树枝,在那里完成华丽的变身。这些歌手一直唱到初秋,它们的歌声是伏天村庄里最喧闹、动听的声音。
    三伏不进秋来到。高远的蓝天下,渐次成熟的各种庄稼给田野铺上了五颜六色的地毯。红、黄为主色调的大片大片的色块在风中波动,成熟的气息提示人们抓紧时间收割。果树地里,粉红的苹果、蜜色的梨压弯了枝条。沟边坎上的酸枣由小青珠子变成了青里透白的颜色,有些早熟的已是红艳艳的一片。路边崖壁上的野菊花次第绽开了一簇簇黄色的小花。攀附在灌木丛上的牵牛花在晨光中盛开了,多是深蓝色的小喇叭,偶尔也有几朵深粉的。

    这是个繁忙的收获季节。小公鸡生涩地啼叫了第三遍,天刚蒙蒙亮,村里的路上响起一串串脚步声,间或有几声咳嗽。这是人们下地干活了。傍晚,田野上升起了一层薄薄的雾,秋虫在路边的草丛中合唱,田地里劳作的人们陆续往家里走。月亮从远处的疏林边升起,清辉洒在打谷场的高粱堆或人家院子里的玉米堆上,也留下了地里晚归的人在小路上骑自行车的身影。

    村口的打谷场上,脱粒机从早忙到晚,轰轰的震动声一阵阵地响起。打谷子的一段时间,院子外边的碾子几乎没有空闲,每天都能听到碾磙在碾盘上转动时转轴发出的均匀的嗒嗒声、谷穰在竹筛里的滚动声、谷粒和簸箕有节奏的撞击声。天气晴朗的中午,还会听到棍子砰砰砰的敲击声,这是用连枷打豆子发出的声音。

    农历九月,各家的院子里都放着新收获的粮食。黄灿灿的玉米以小垛形式挂在墙上,垒在窗台上;红的、黄的、白的、青黑的老瓜在台阶上躺着……只要是晴天,大门口的开敞地和院子里早早地搭起了晒粮食的铺子,一个挨一个,中间只留一条让行人通过的小路。这种大面积的晾晒,如果从空中俯瞰,怕是也很壮观吧。
    绵绵秋雨断断续续下了两三天,树上最后几片黄叶飘落下来,天气转凉了。早晨的地面铺了一层白霜。空旷的田野上,枯草在风中摇晃,一只老鹰在远处的天空盘旋。秋天展现了萧瑟的一面,过不了多久,冬天就会来了。

    初冬的夜晚寒冷而漫长。屋外黑沉沉的,或大或小或明或暗的星星静静地守在各自的位置上。有时,猫头鹰忽然发出“咯咯咯咯咩~~”的凄厉叫声,往往把人吓一跳。人们围坐在自家的火炉旁,昏黄的灯光从各家窗户上透出来,给暗夜增添了几分温暖。

    北风呼啸着扫过来,天气越来越冷了,家家户户挂上了棉门帘。早晨起来,窗玻璃结上了美丽的冰花,水缸里的水表层结了一层薄冰。接连几天的阴沉天后,雪花从云层中簌簌地落下来,渐渐地变大了,越来越密集,像漫天飞舞的鹅毛。大雪掩盖了村庄里的地面、屋顶、树木,村庄变成了一个洁白的雪的世界。
    雪后的晴天,屋顶的积雪白天里慢慢融化,融水顺着屋檐往下滴,下滴的水在傍晚开始冻结。这样的过程如果持续几天,屋顶背阴面的屋檐下往往凝结一排粗长的冰柱。路上的积雪在人的踩踏和冰冻的双重作用下,变得滑溜溜的,特别是一些较陡的上坡和下坡路,行人经过时需要掌握在冰上行走的技巧,还要有不怕摔跤的勇气。每次大雪过后,坡附近居住的人家就会把家里每天掏出的炉灰渣垫在坡上,在冰坡上辟出一条安全的小路。为自家方便,也为过往的路人提供了便利。田野里的雪消融得较慢,脚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有的坡地和沟里会出现错杂的野兔和野鸡的脚印。

    进入腊月后,村里增添了别样的气氛。常看见有的人家门口张灯结彩,人来人往,传出来人们嘈杂的说话声、划拳行令声,空气中飘荡着猪头烫毛时烧焦的味道。这是娶媳妇、嫁闺女的人家在家里准备喜宴。随着新年的临近,休息了一冬的人们又忙碌起来,打扫房屋,装饰房屋,置办年货,欢欣鼓舞地迎接下一年的春天。

    四季的交替,景物的变换,农事的忙闲,村子里,人与自然和谐地共生,走过了一个个春夏秋冬。
    正月的节日

    正月是一年的开始,人们期盼即将开始的一年风调雨顺、诸事顺利。这个月里,过好世代传承的各个节日,是村里人生活中的大事。

    1.春节
    虽说一进腊月二十,人们就为过年做各种准备,但每年的最后一天(腊月二十九或三十)是村里每个家庭最为紧张忙碌的一天。

    上午,需要写对联,贴对联。写的对联分几种类型,分别贴在几类物品上。有一个字的,家里盛水、盛粮食的缸、大坛子,贴福、禄、祥、春等单字。按照缸或坛子的大小把红纸裁成大小不等的正方形,每张正方形纸上写一个字,一角朝上贴在缸或坛子的腰部。各家在院里院外栽的小树也贴上这种单字春联。有一张福字和一张四字语组合贴的。四字语是对应各类事物的美好期盼,如楼梯上贴“步步高升”,猪圈墙上贴“肥猪满圈”,鸡窝上贴“多多产蛋”,三轮车上贴“出行平安”,大树上贴“树大成材”,院子里屋门对面的院墙和正对着自家大门的邻居家的墙上,贴“出门见喜”。大门上贴一副字多的对联,院里房屋的门上各贴一副字少的对联。最复杂的是家里敬神的位置贴的对联。多数人家把黄纸折叠成圭形,上写“供奉某某尊神之位”,以此作为神主,而讲究的人家使用的神主,是买来的木版刷印的黑白或彩色画像。贴好的神主两边贴对联,上方贴横批。灶王爷供在厨房,对联是“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横批“一家之主”;家里有矿工的,屋里供着太上老君,也贴着对联。贴对联的浆糊是自家用面粉熬的,盛在盆子里。整个上午,都可以看到在门口、树林里贴对联的大人、孩子二人组。
    贴窗花、挂新画也是这一天要完成的工作。村里老房子的窗户多是木制的,纵横交错的窗棂形成了一大片正方形的格子。窗户下部的三分之一镶玻璃,上部的三分之二糊白色糊窗纸,常在糊纸部分中部的格子里贴两至三对窗花。窗花是买来的刻纸作品,颜色有红的、绿的、粉红的,刻的是民间流传的传统纹样,如喜上眉梢、狮子滚绣球、连年有鱼等。在玻璃和纸的交界线上,有些人家也贴上一道自家剪的红色花边。新画多是下面带着日历的风景照或明星照,还有连环画样式的一出戏曲。这天会把旧画揭下来,新画仍贴在旧画的位置。

    下午,各家把院子和大门外的空地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在院子里架“年火”。先堆一堆脱过粒的玉米棒子、秸秆等易燃烧的材料,再把粗的细的树枝、废旧木材等耐烧的材料围着软材堆放好,最后形成一个圆锥体。“年火”要架得尽可能大,这样烧得时间长。最要紧的,里边要放一根桑树枝。当地传说,古时候曾有一只为害人间的凶恶九头鸟,一位射术高超的勇士决心为民除害,和九头鸟进行了激烈的搏斗。他用桑木做的弓射落了九头鸟的八个头,九头鸟负痛逃跑了。此后,九头鸟只在每年除夕夜的凌晨时分从天空飞过,它的八个断头仍然在滴血,血滴在哪家,当年就会给哪家带来厄运。它非常畏惧桑树枝燃烧发出的气味,闻到这种味道就主动避开。“年火”里放桑树枝就是为了避开九头鸟的厄运之血。
    厨房里,妇女们在准备敬神的供品和用具,捞年饭、煮祭肉、炸茶食、糊斗。大米放在开水锅里淘几遍,捞出来放在一个大瓷碗里,盛满,压实,表面做成半球形。在球面正中间划两条分割线,把球面分成四瓣。分割线上嵌上两溜大红枣,球面顶上插上一字排开的三双专用筷子,年饭就做好了。祭肉必须使用本地品种的黑色公猪肉,每块祭肉都是一斤左右长条状带皮的肉。祭肉在开水锅里略微焯一下,盛在盘子里即可。把一根长长的截面接近圆形的面条,慢慢盘绕着放进热的香油锅里,炸成金黄色,一个茶食就做好了。炸好的茶食整齐地摞在篦子上。还要准备一只斗,斗里盛满谷子,谷子里放十个硬币。斗口用黄纸封住,用一张书写了“五谷丰登”的正方形红纸一角朝上贴在斗身上,要正好把斗身围起来。这是初一凌晨在院子中间敬神时插大把香的用具。

    敬过神之后,人们就能享用这三样供品。正月初三中午吃年饭,重新煮熟大米,年饭里的枣用线穿起来挂在墙上,要等到春雷响了再吃。祭肉正月初五 中午吃,做成扁食馅。至于茶食,就可以随时吃了。

    傍晚,天黑下来了,人们开始迎神。屋里、院子里的神位前,香炉里的香在暗夜中散发着氤氲的烟,传来了一阵阵噼噼啪啪短促的鞭炮声。之后,便是欢乐的“看春晚”时光了。
    初一凌晨,抢头香敬神的家庭传来的鞭炮声把多数人从睡梦中唤醒,各家按照上一代传下来的程序陆续开始敬神。屋门一打开,先放三个“开门炮”。接着做一小锅“头脑” (姜片在油里爆香,加入切成细条的豆腐、粉条,加水和盐,炖大约十分钟),家里每人喝一小碗或者喝几口。放开门炮大概是为了驱赶黑暗中的邪祟,喝“头脑”可能是增强人们的阳气,也起避邪的作用。用具和供品准备好后,人们按照各位神仙在传说中的地位,在神位前摆供品。主要的供品是腊月二十几蒸的花馍,有面猪、面羊、面鸡、枣山 (“8字形”的面块排成金字塔形,在每个凹陷的地方嵌一个枣)、面猪头、面桃子、蒸饼(表层一点都不开裂的小馒头,每个里边包一个枣) 等。这些花馍不是纯白的,根据不同的造型在固定的地方涂了可食用的红色和绿色条纹、点、块。除了固定的神位,院子里还要摆一张供桌。供桌边上放着那只糊好的斗,斗里插一根点燃的红蜡烛;供桌上摆着年饭、面猪头、祭肉、茶食、蒸饼等满满当当的供品。

    烧香人在红烛上点燃一大把香,大神前烧三炷香,小神前烧一炷香,剩下的香全部插在斗里。焚化过黄表纸,放一挂几千响的大鞭。年火点起来了,火苗越来越高,映红了整个院子,在凌晨的黑暗和寒冷中显得异常明亮和温暖。第一炉香烧尽,家里的老人常会根据烧过的香茬,来判断神是否满意。四周不断传来鞭炮声,烧过三炉香,天明了,年火渐渐熄灭了,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放过鞭炮后的味道。人们把年火中大块的木炭捡出来备用,细小的灰末留在院子里扫成一堆,直到初三才会送出去。

    初一的早饭多是扁食。早饭后,孩子们穿着新衣服在外边快乐地玩耍,朋友间互相拜访。新年的第一天在忙碌中开始,在欢乐中结束。
    @陈家小猫猫 2019-05-06 09:15:53
    顶你,写得好,
    -----------------------------
    谢谢阅读
    @总是如此沉默 2019-05-05 23:34:49
    我醉心文字,做过很久的作家梦,但是后来我发觉靠文字填饱肚子真的很难,幸好现在只是业余爱好,不然全家都要饿肚皮了呵呵
    -----------------------------
    我也是业余写的,想写时就写,不想写时就可以,听从内心召唤
    2.初七“顺兴”
    村里流传着这样的说法:正月初一至初十分别对应着新一年里鸡、狗、猪、羊、牛、马、人、谷、果、菜的繁衍或收成情况。老人们根据这十天每一天天气的好坏,来预测对应对象的繁衍或收成的好坏。正月初七是人日,自然受到格外的重视。如果这天天气晴朗,他们就会笑逐颜开地说:“今年生的小孩儿好养活。”如果天气不好,他们也会说:“现今不比早些年,‘人生人,吓死人’,如今的医院有办法,新生儿就是有啥事,也有办法保住。”
    初七晚上,家家都要“顺兴”,祈求家人一年里兴旺、平安。村里有两三家保存着祖上传下来的关于顺兴的印版。下午,人们准备好16开的黄纸,去这几家刷印版画。用的时间长了,版面磨损,画面有些模糊。有一张印着好几个人像和“满家兴”字样,这是为全家准备的;其他的是人像少的,家里有几口人,就印几张。几张版画叠在一起,用一根前边劈开的“棒儿”(高粱长穗的那节割去穗后剩下的部分)夹住。另一项准备工作是做供品。铁锅里放小米,在火上炒,不停地用铲子翻动,直到炒米的香味散发出来,就算炒好了。炒好的小米和水熬成炒米粥。最后用小酒盅盛满稠粥,一个个倒扣在盘子里,看上去就像小型的“米粥馒头”,有扣五个的,有扣三个的。在家里焚香敬神后,主妇(或主夫)一边焚烧夹子里的版画,一边念念有词,大意是祈求一家人在一年里平安顺利,并把烧后的纸灰拌在主神的供品里。点燃一挂小鞭,在短促的噼啪声中,“顺兴”结束了。
    3.初八“出兴”
    “出兴”是期盼重要交通工具或农业生产工具在一年中顺利平安的仪式。仪式的对象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更:在畜力为主的时期,主要是骡、马、驴等大家畜,后来以拖拉机为主,90年代以农用三轮车和摩托车为主。

    正月初八,村边的打谷场和村子里一些较大的空地上,不断有人家进来、离开,“出兴”仪式通常会持续一上午。

    “突突突”,一辆农用三轮车停在了打谷场上。车主拿出一个大托盘,里边放着花生、枣、核桃、柿饼、糖果、饼干等。焚香敬神后,车主点着一挂小鞭,手提小鞭绕着三轮车燃放。小鞭放完,车主的家人抓起托盘里的食品,向四面撒。早早等在周围的孩子哄地一下动起来了,喊叫着在地上寻找刚扔出来的食品。车主和家人乐呵呵地看着捡食品的孩子,撒出去的食品是希望别人捡走的,捡的越干净越好。如果“出兴”的对象是骡马,气氛要略微紧张些。主人要防止骡马受惊,周围的小孩也都知趣地站得远远的等着。
    这天最快乐的当然是孩子们,连平时的小懒虫也会早早地起床。有的守株待兔,在一个场地里等着;有的打游击,在两三个场地间快速地转移。孩子们抢食品时也各有各的招儿:有的撑着上衣,空中接物;有的手脚并用,脚踩手按;有的目光锐利,专门搜索落在枯草或残雪中的食品。抢得多的,洋洋得意;抢得少的,懊恼叹气。随着村里生活条件的改善,孩子们对待食品的态度也越来越挑剔,从之前的全部捡完到后来的有选择地捡。花生、红枣无人问津,主要目标是糖、柿饼、核桃。花生、红枣只能在地上等着,等待路过的老人把它们捡走。
    80年代中期,村里举行过一次最盛大的“出兴”。那年大队集合全村的拖拉机、三轮车一起“出兴”。长长的“出兴”队伍顺着村里的主要街道缓缓地行进,车上的人不停地往路两边撒食品。食品特别丰盛,还有当时在村里很少能买到的美味奶糖、水果糖。车队经过一些人家家门口时,妇女、老人们也出来观看,车上的人有时会专门对着妇女、老人撒一大把食品。尽管路边有残雪,天气有些阴沉,也挡不住孩子们高涨的热情。他们不顾脚长时间踩在雪里会弄湿棉鞋,紧跟着“出兴”的车队,即使速度最慢的孩子,也捡到了好几块自己喜爱的食品。

    举行过“出兴”后,即将开始干活的车主或大牲畜的主人获得了心理上的安慰。参与的孩子们或多或少都有些收获,也期望着下一年的“出兴”会有更多的收获。
    4.元宵节
    村里的元宵节一般持续4天,正月十四晚上开始,十七晚上结束。

    一过初十,村里的大喇叭开始播通知,召集各个小队队长开会,讨论如何排练节目、分派活儿、准备物资。

    十四上午,村里的大街小巷都忙碌起来。村干部们带着一些村民,分成几组各行其事。

    村口正在搭一座门楼。门楼两侧贴一副大对联,中间挂着写有村名的牌子,四周编织了带叶的松枝。整座门楼称为“松门”。

    村里两三块空地上,架起了既可以荡也可以自己蹬的秋千。

    街道的上空离地面约2米处,每隔约30厘米钉一根纸绳。每根绳上均匀粘着宽约10厘米、长约20厘米的长方形彩色纸带。纸带上毛笔书写了表达人们愿望和期盼的四字语,如国泰民安、五谷丰登、春和景明等。纸带颜色有红、黄、绿、蓝、紫、橙、粉红、褐。各色纸带错杂排列,站在街头望过去,街道上方好像罩了一卷七彩的带子,在风中猎猎作响,摇曳多姿。
    街上每隔一段距离,在人们平时歇脚和聚集的地方,正在盘“积火”。通常用砖垒成长方体,长约1.2米,宽约0.6米,高约1米。中间用砖隔成3-4个空腔,下面留着3-4个出灰口。盘好的“积火”里里外外涂抹一层麦糠和泥和成的泥浆。待泥浆快干时,腔室里铺了煤渣垫底,上面生着了火,盖上煤泥(用煤、土、水混合而成),用火箸在煤泥上通几个口。一垅温暖的“积火”就做好了。在村里的重要地段,会垒复杂的“积火”。一般垒成狻猊的样子,它的耳朵、眼睛、嘴巴、鼻孔作为出火口。这只七窍会喷火的狻猊,很受孩子们欢迎。

    一些人家正在糊灯。灯的骨架用铁丝或“棒儿”做成,外面按自己的喜好和想象糊上纸,粘上装饰物。有的人家检查着买回来的红纱灯;有些临街的人家还在门框和窗户边缘装饰一串串霓虹灯。
    十四晚上,街上已挂出了好多灯。一些人围在家附近的“积火”旁,边大声聊天边烤火。十五十六晚上,每家的灯都挂出来了。绝大部分灯挂在了街上,住得比较偏僻的人家,则把灯挂在了自家大门口。

    十五晚上,天刚黑下来,观灯的人陆续从村子四周聚拢到街上。街上已经点亮了多种样式的灯:风中微微颤动的白蝴蝶,盛满牡丹的彩色大花篮,活泼泼的似乎在小憩的红鲤鱼,骄傲地展示自我的花蝴蝶,浮在空中的彩色绣球,古朴典雅的宫灯,四面写着灯谜的方格子,悬停在人们头顶上的灰色小飞机……观灯的人们走着,看着,说着,笑着。有的在走马灯前讨论这灯是怎么转起来的,有的在猜灯上的灯谜,有的点评哪个灯好看,有的招呼孩子别跑那么快,慢慢地走,和大人一起看……
    村子后街上,有几家把自家供奉的送子观音、奶奶(民间认为保护小孩的中老年女神)移到了街上,供妇女们参拜。上方搭了布棚,边上盘了“积火”,墙上挂着斑驳的神像,供桌上摆着水果和面塑的供品,还摆了好些可爱的泥娃娃。要是村里结婚不久、还没怀孕的年轻媳妇来参拜,主家会给她们一个泥娃娃,用红布包起来带回家。接受过泥娃娃的妇女生了孩子后,要在一定期限内还给主家两个泥娃娃。

    看完灯,一些人聚在了村中心的空地旁,等着观看邻村和本村“故事队”的表演。有时候会有两到三个场地同时开始不同的表演,演得好的,也会在村里不同的场地再演一遍。忽然响起了音乐声,人群让开一条路,甲村的故事队来了。他们表演的是九莲灯。九个手里各挑一盏花灯的女子,随着音乐穿梭跑动,变化出几种队形,其间要清唱叙述一年十二个月生产生活的民间小曲。鞭炮声中,又一队故事来了,是乙村的跑旱船。三人穿着戏曲服装站在“船”里,多是一老生、一小生、一小旦,随着音乐跑动,模拟船在水中行进时的各种情景。
    @总是如此沉默 2019-05-21 22:42:27
    没有废话,娓娓道来
    -----------------------------
    谢谢点评
    村西头的场地上,丙村的“地跷”正在演出。“地跷”是踩跷表演中跷最短的一种。演员们扮成历史人物或传说中的人物,不断变换队形,边舞边唱。人群外响起了一通响亮的鼓声,一位身着黄衫的狮童一溜跟头翻进了场地,两只毛茸茸的狮子摇头晃脑地紧跟进来。这是丁村的“舞狮队”来了。两头狮子打滚、跳跃,张口抢夺狮童手中的绣球。其中一只不忘和观众互动,不时地扇动眼睛,作势要咬场边的小孩,引得观众们一阵大笑。
    从邻村演出回来的村里的故事队最后登场了。他们每年编排新故事,积极创新,精心排练,成为每年乡里、县里元宵节汇演中众人期待的队伍。这次演的是“三打白骨精”。唐僧师徒四人的装扮模仿了电视剧《西游记》,他们一亮相就博得了一阵喝彩声。一些孩子笑着大声喊:猪八戒,老猪!“八戒”憨笑着回应孩子们。悟空去化斋了,师徒三人坐在场地中间金箍棒画的圈里休息。圆形场地另一头,一束光照在两个骷髅小妖和白骨精身上。小妖在白骨精身边窃窃私语,白骨精发出一阵恐怖的笑声,想好了抓唐僧的办法。一阵白烟闪过,白骨精变成了挎篮子的村姑。村姑靠近师徒三人,送水送饭,企图抓走唐僧,悟空及时赶来,一声大喝,打死了村姑。逃脱的白骨精又变成一位老婆婆,一边喊着“女儿”,一边颤巍巍地走近师徒四人,在和四人交涉中试图伸手抓唐僧,悟空一棒下去,老婆婆直挺挺地倒在地上。师徒四人继续“赶路”,一个拄拐棍的老汉忽然出现,拦住四人,询问老婆婆和村姑的去向,争执中,老汉去抓唐僧,悟空把老汉打倒在地。唐僧念起了紧箍咒,悟空忍痛追上驾烟逃跑的白骨精,终于打死了白骨精。这个现场版的西游记故事,在经久的掌声中结束了。
    90年代中期,受各种晚会的影响,村子里也办起了元宵晚会。一些村民自编自演了三句半、小品、泽州秧歌、上党梆子、上党落子等节目。这些节目多是反映农村生活的,台上的人演得丝丝入扣,台下的人看得津津有味。此后,“故事”加“晚会”成为村里元宵节的惯例。

    “故事”、晚会结束后,大喇叭里提醒人们先别回家,等会儿在某处观看放焰火。人们仰视天空,观看各式焰火绽放。有的像火箭一样,迅速窜到天上,一声炸响;有的悄无声息,在天空中散成彩色的球体;有的在空中炸开后,变成了一簇簇白色的礼花;有的是七彩的珠子逐颗升起,在天幕上慢慢打碎、消失。在某些特殊的年份,会用打铁花代替放焰火。打铁花的人戴着特殊帽子,穿着防护服,用木勺把滚烫的铁水泼向墙面。铁水炸开,变成丛丛璀璨的火树银花。一层层飞溅下来的铁花和铁花里站着泼铁水的人,构成了一幅让人惊叹的别样画面。
    最后一束焰火(铁花)消散时,夜已深。身上的厚衣服抵挡不住夜里的寒气,站了许久的双脚也冻得有点麻木。一群群回家的人说笑着,在岔路口道别。

    正月十六中午,村里很多人赶着去镇上观看各村的节目汇演。有些人则去县城里看灯会。十六、十七晚上,街上依然很热闹,人们看灯,聚在“积火”旁聊天,谈论当年各村的节目。元宵节也许是村里一年中最欢乐的节日。
    串亲戚


    村里联系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的串亲戚活动集中在过年时候。

    正月初二至正月十五的重要社交活动就是串亲戚。习惯上要在正月十五之前串完,亲戚多的人家这段时间很忙。

    家里有出嫁女儿的,每年过年要给女儿、女婿以及没结婚的外甥、外甥女蒸口礼馍馍。干妈家每年也要给干儿子或干女儿蒸口礼馍馍,直到干儿子(干女儿)结婚。口礼馍馍是直径大约二十多厘米的大馒头,大笼里一笼只能蒸一个,每个要蒸大概一小时。给新婚夫妇蒸的,尺寸更大一些。按照传统的风俗,口礼馍馍出笼后必须外形好看,蒸扁了不行,没一条裂纹不行,裂得像蜂窝也不行。这对主妇们的蒸馒头技术是个考验。巧妇们总结出了办法:揉好的球形发面上用绳子勒两道十字交叉的勒痕,形成四瓣,蒸时馒头就会顺着勒痕产生裂纹。出笼后饱满的口礼馍馍顶上裂开四瓣,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花。口礼馍馍在过年串亲戚时拿走,回家切成片,在火炉边烤成金黄酥脆的馍片,春季在地里劳动时或者从地里回家后,作为充饥的小点心。

    需要到娘家或干妈家里拿口礼馍馍的,要在初二、初四等双数日去。去其他亲戚那里,单数日双数日都可以,除了初五,这天一般不出去串亲戚。
    这段时间,长辈们都在家里等着招待亲戚。亲戚来了,按习惯要吃两顿饭,中午一般吃扯面,下午吃扁食。家里要准备较多的食材。五花肉切成片,炒一大盆,吃扯面做臊子时加一些;萝卜和猪肉剁的扁食馅也准备两三盆;夏末自家捣的韭花,吃面时作调味品;花生、瓜子、糖、家里炸的茶食或小面果子做零食。用作回礼的小花馍(石榴、桃子、小鱼、小鸡等)放在容易拿的竹筛里,银行里换的一元、两元、五元、十元的新钱,用来给孩子们压岁钱。

    串亲戚准备的礼品随着时代在不断变化。80年代,拿的主要是自家蒸的“游圪旋”(形状类似花卷的馍),或者专给老年人的“糖馍馍”(大致呈三角形,顶上包着红糖),再加上一两包点心或饼干。90年代初期,方便面取代馒头、饼干,成了串亲戚的主要礼品,送一大箱方便面成了多数人的选择。90年代末期,花生奶、牛奶(品质比城市里销售的差些)成为新的串亲戚礼品,不过方便面以其保存时间长、经济实惠等优点,仍然在礼品中占有一定份额。特别是一些老年人,不习惯喝牛奶、花生奶,他们觉得“这些水水儿,喝着没滋少味的,还没方便面好吃哩”。
    80年代,串亲戚使用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车,装礼品的大篮子紧紧绑在自行车后座上。那时的自行车都有横梁,后座上绑了篮子,要求骑车人会从前面上,从前面下。如果两个人一起去,其中一人就得?着篮子坐在后座上。这种情况下,骑车人和坐车人要沟通好。骑车人骑稳之后,对坐车人说:“上吧。”坐车人看准车后座,说声“我上了”,双脚一蹦,快速坐到后座上。也有赶着骡车或马车串亲戚的。车上铺着厚褥子,大人、孩子、篮子,坐了满满一车,骡子(马)一会儿悠闲地走,一会儿小跑一阵儿。去离家近的村里串亲戚,好多人就步行去了,在路上会碰到同样步行的人,一路走一路聊。
    90年代中期,农用三轮车成了串亲戚的主要交通工具。车厢里对着放两条矮板凳,人坐在板凳上,一箱箱礼品垒在车厢中间。车厢是敞开的,车子行驶时冷风呼呼地吹过来,车上的人都戴着帽子、手套,穿着厚衣服防寒。遇到陡而长的坡,三轮车就拉不动了,坐在后面的人得下车步行,上了坡再坐车。碰到冷天,回来时候三轮车发动不了,先由几个人在车后推着,跑一段才能发动车。也有些骑摩托车串亲戚的,如果拿的礼品多,只能多跑两趟,一次送人,一次送东西。
    等着招待亲戚的人家早晨都会早早地起来,屋里、院子里、大门口收拾得干干净净,烧几壶热水备用。上午,家里还没来客人的中年妇女、老太太们坐在胡同外的一排石头上,边聊天边等待自家的客人。来村里串亲戚的人从胡同边经过,认识这个人的妇女老远就和他(她)热情地打招呼,并告诉其他人“这是谁家的某某亲戚”。
    串亲戚的人停在一个院门口,朝院子里喊几声对这家女主人的称呼。院子里响起一阵脚步声,一个老太太或中年妇女出现在门口,脸上堆着笑,边走边对来人说:“肉!快进屋里。冷不冷?先到屋里烤烤火。”短暂的聊天后,女主人就到厨房准备午饭。有时候来客多,主人家做饭的人少,有的女客人会到厨房帮忙,和主人一起做饭。饭后,主人客人开始正式聊天,问长问短,说东道西。说起忧心事,长吁短叹;谈到高兴事,眉开眼笑。客人中的年轻人有的在村里四处看看,有的聚在一起打麻将,有的在主人家看电视。

    下午,路上连绵不断地走着串完亲戚回家的车和人。相较于去时车上的满满当当,回程的车宽松了好多。回到家的人又要考虑明天去哪个亲戚家,有没有同路的邻居一起去。

    对人们来说,这是一年中难得的亲戚间沟通交流时间,既是紧张忙碌的身体之旅,又是轻松惬意的心灵之旅。
    小 吃

    村里人的一日三餐以面食为主。有的人家也会跟随季节的律动,接受大自然的馈赠,做几样在特定季节里才能吃到的食物。如春天里的榆钱饭、槐花饭,初夏时的薄饼卷灰菜,春夏之交用刺蓟的嫩叶腌制的酸菜,晚秋时晒的萝卜丝……吃这些食物多半是尝尝鲜,可以看成每户人家自己做的“小吃”。当地还有几种一代代传下来的、已经成为商品的小吃,广受人们欢迎。
    1.肉丸

    秋末,地里的庄稼收完了,人们迎来了休整期。街上两家肉丸店生好了炉火,摆好了桌子板凳,准备开张了。肉丸店一般从秋末卖到来年三月,生意最好的时候是冬季。肉丸使用肥瘦相间的猪肉、萝卜(或老瓜)、淀粉等材料炸成。干透的肉丸呈灰白色,很硬。大多数人在店里吃煮肉丸,有些小孩子喜欢买干肉丸当零食,咬在嘴里咯吱咯吱地响,越嚼越香。
    开张后的肉丸店很快成了人群聚集的场所,一些老年人经常在店门口、店里坐着聊天。店里不时进来几个食客。如果在看电影、看说书、看民间艺术团演出的日子,开场之前、散场之后,店里常常满员,后到的食客需要坐在一边等待。炉火上的大锅里,满当当的一锅水在微微波动,水上浮着一大块肥肉,红艳艳的干辣椒、白生生的葱段、嫩黄的姜片在锅里飘动。店家从身边的布袋里舀出干肉丸倒在锅里,过一会儿用勺子搅一下。在小孩子期待的目光中,煮好的肉丸一碗碗出锅了,加点老陈醋、香菜末,店门口就能闻到肉丸汤特有的香气。一些食客特别喜欢喝肉丸汤,常常碗里的肉丸还有一半,汤已经喝完了,然后嬉笑着让店家再加点汤。

    90年代,方便面变成了农村普及程度很高的食品。它很快和肉丸结合起来,“肉丸方便面”成为镇上、矿上小饭店里的“明星饭”。但不管如何变化,纯正的“煮肉丸”一直是冬天里备受欢迎的小吃。
    2.凉粉

    凉粉这种冷食是夏天最受欢迎的小吃。

    夏天的上午,村里卖凉粉的小贩挑着凉粉挑子沿街叫卖,边走边吆喝“卖—--凉---粉---”。挑子一头摆着各种调料瓶、喷壶、碗、筷子等,一头放着凉粉。卖凉粉的穿着干净的白衫,挑子也收拾得分外洁净。外村来的售卖者则是推着自行车,车后座上一个专用的器具里放置着凉粉和调料等。想吃凉粉的听到吆喝,赶紧从院子里出来,边走边喊“卖凉粉的------,等等-----”。卖凉粉的回应着,把凉粉挑子(自行车)停放在树荫下。揭开凉粉上盖着的白色纱布,露出青白色的凉粉垛。先用喷壶往凉粉上喷凉水,再用环形镟子一圈圈地镟出一条条凉粉条,用筷子挑在碗里,加盐、酱油、醋、蒜汁、芝麻酱。有的把调好的凉粉倒在自家的碗里,拿回家去吃;有的就用卖家的碗,站在或蹲在凉粉挑子旁边吃。凉粉是用本地的绿豆粉做成的,吃起来筋道爽口。
    90年代,一些做凉粉的卖家改进了凉粉的样式,做成了凉粉卷。食客买的时候,只需要一个一个地往外拿,节省了镟的时间。夏天赶会的时候,还能吃到“圪咾粉”。用一个竹筛子盛着,薄片状的粉皮一层层地纵横交错着铺上去,粉皮里面还有翠绿的韭菜粒。不管是凉粉卷还是“圪咾粉”,味道似乎没有凉粉垛上镟下来的凉粉纯正。传统的“凉粉”保留了传统的口味。
    3.烧豆腐和八渣豆腐

    80年代,秋冬时节常有外村卖烧豆腐的来村里叫卖。人们买的时候喜欢问一句:“是哪里来的?”要是从烧豆腐的发源村来的,人们潜意识里认可他做烧豆腐的技艺和豆腐的品质,烧豆腐就会卖得很快。约两厘米厚的长方形豆腐块,先烤过一遍,卖的时候放在铁板上再加热,然后拌上调料。调料很特别,也别有风味,是用加了盐、蒜汁的豆腐渣做成的。这种调料和烧豆腐是天然的搭配,假如没有这种调料,烧豆腐的味道要逊色不少。从90年代中期起,村里很少有卖烧豆腐的来了。多数卖烧豆腐的去县城卖了,而且一年四季都有,村里人想吃烧豆腐得去县城。
    八渣豆腐是用特别软嫩的豆腐做成的。卖的时候用刀子从大块的豆腐上现切下来,切下来的不规则小条软而薄,里面放上盐、醋、酱油、香油等调味品。这种豆腐80年代时村里常见到叫卖的。到了90年代,它也和烧豆腐一样,转战到了县城。
    4.猪头肉夹火烧

    这是各个村的“会”上、镇上、厂矿门口销量很大的一种小吃,也是爱吃肉的人特喜欢的一种小吃。这种小吃使用的火烧(即烧饼)和一般的烧饼不同。散发着面香味的烧饼中间部分很虚,在烧饼边缘上划一道口,两层烤好的面皮中间形成一个囊袋。事先做好的猪头肉有猪脸、猪耳朵等,都切成了薄片,调好的猪头肉满满地夹在火烧中。肉的香气和火烧的香气混在一起,即使不喜欢吃肉的人,闻起来也觉得味道不错。

    这些传承下来的小吃饱含着乡土的味道,是人们舌尖上抹不去的记忆,是人们解馋时首先想到的食物。它们和家常饭、喜宴一起组成了当地富有特色的饮食文化。
    喜 宴



    村里人家嫁闺女、娶媳妇,绝大多数在自家院子里置办喜宴。

    喜宴的菜品是代代传下来的。村里有三四个做喜宴的厨师,办婚事的人家提前一个月和厨师约定,请厨师婚礼前三四天到自己家里做喜宴。通常的形式是付给厨师工钱,办婚事的人家按厨师开的单子自己准备食材。

    为了节省花费,事主大多在婚礼前一年就开始准备食材了。养两只小猪,平时用剩菜剩饭、磨面时的麸皮、打碎的玉米熬成猪食,春末到初秋,每天拔一筐野草或割一些红薯秧作为猪的加餐。一年时间下来,小猪长成了肥猪。个头大的请人杀了做喜宴,个头小的卖给猪贩子。多养几只小鸡,长成的公鸡也可以做喜宴用。地里种几分吃起来黏的红色颗粒的谷子,多种些红薯和土豆,院子里、玉米地里栽些扁豆。猪肉、鸡肉、红黏谷、红薯、土豆、扁豆都是喜宴里的重要食材。其他食材和好多种调料需要到镇上、县城里购买。婚礼前十几天,事主家里的人按照厨师开的单子不断往返于村里和县城间。
    喜宴需要的桌椅板凳、杯盘碗碟等,80年代时,事主家里需要买一些,再和邻居们借一些。90年代,村里有人做起了专用于喜宴的桌椅、碗碟、篷布、架子等的租赁生意。这种形式一出现,就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对于事主来说,这一摊事儿不用再花费太多精力了。

    婚礼前三四天,事主家的院子里开始垒积火。一般垒两个圆柱形的,每个上面放一口大锅,用来处理食材,做大锅菜、大锅饭。再垒一个长方体的,里面分成两到三个小室,形成两至三个火口,这是供大厨使用的。还需要到附近的煤矿上买一三轮车小碳,充当燃料。院子上方几乎被篷布遮住了。一来防雨(雪),二来烘托喜庆气氛,三来便于来赴宴的人识别。
    厨师带着一名助手和炊具进场了。按照厨师要求摆放的炊具和架子,盛东西的大盆、大盘子、水缸、水桶等差不多占去了院子的一半。事主家里已经找了几个能干的女邻居全天来帮忙,洗碗、切菜、择菜等,还请了两位村里常做大锅饭和大锅菜的中老年男子帮忙做饭。

    院子里,根据各人的意愿分成的几个小组都在忙着干活儿。有的给煮熟的红薯剥皮,剥皮后放在饸饹床里压成红薯泥;有的挤煮过的扁豆,剥皮后分成一碗碗的,接着上蒸笼;有的往大蒸笼里放大块的豆腐,以去掉豆腐里多余的水分和豆腥味;有的按照厨师示范的切法,切着土豆块和红薯块。
    院子的一角,已停止挣扎的几十只公鸡(邻村买来的和自家养的)正在去毛、清洗。红公鸡脖子上、尾巴边的长毛要采一些,留着做鸡毛掸子,鸡胃也留下几个,晾干后给消化不好的小孩使用。厨师得亲自处理刚刚杀好的猪,根据各部位的肉质和所做的菜品分割着猪肉和骨头。主厨的副手每隔一会儿,就从积火中拿出一根烧红的铁火箸烫猪头。猪头上的毛需要仔仔细细清理,滋滋滋的响声和烧猪皮的气味从院子里扩散到门口的路上。做完这些,厨师和副手还要忙一阵儿,采用传下来的办法仔细处理猪下水。
    这几天中午,事主家都是二三十人吃饭,做午饭时,做大锅饭的两位师傅充分展示了他们的厨艺。一口大锅煮面,大约三十多斤轧面或饸饹,分成几锅煮;一口大锅炒菜,五花肉丁、土豆块、白菜、豆腐、粉条、海带、豆芽烩一大锅。菜熟了,揭开锅盖,香气扑鼻。下午,两口大锅也用于处理喜宴的食材,一口煮猪头等,一口煮鸡。晚上,篷布下点起了100瓦的大灯泡,厨师赶着处理肉食,炸,汆,炖,蒸,要把喜宴用的半成品都做好。

    婚礼前一天上午,喜宴的准备工作完成了。院子里的架子上、蒸笼里摆满了半成品,一盆盆红薯丸、豆腐丸、肉丸、酥肉,一碗碗蒸好的扁豆、黏饭、扣肉,几十条炸好的鱼,几十只煮好的鸡……
    婚礼前一天下午,邻居们和主人的朋友等陆续来吃酒席。受限于家里的空间,只能同时摆两到三桌,一般院子里摆两桌,屋里摆一桌。吃酒席的人按到的顺序,一批批地上桌。来的晚的有些在院门口聊天,有些在账房里喝酒,等着桌上的人吃完,再重新上桌。先上八个菜,四凉四热,接着上“十大碗”,一碗一碗地做,一碗一碗地上。咸的七碗:鱿鱼汤、水汆丸子汤、水白肉、核桃肉、汆汤、粉皮鸡、肠子汤,甜的三碗:拔丝红薯丸、青红丝桔饼黏饭、扁豆汤。还有一只炖鸡、一条红烧鱼、一盘馒头。有的客人顾不上吃酒席,主人再三挽留后,会让客人在十大碗中点一碗他(她)喜欢吃的,吃完再走。
    下午放学时分,一波孩子蜂拥而至。帮忙的人会专门让孩子们坐一桌,指派一个大人在旁边维持秩序。每上一碗,指定桌上年龄大的孩子给桌上的每个孩子分一小碗。这些小孩子的战斗力超强,每一碗都吃得底朝天。吃完后抹着油光的嘴,肚子鼓鼓的,嬉闹着离开。

    婚礼当天下午至晚上,吃酒席的是事主家里的亲戚,以及来娶亲(或送亲)的亲友团。这段时间的酒席吃得较慢,桌上的人都是边聊边吃,互相敬酒和接受新人的敬酒。厨师按事主的要求会做得更精细些,有的菜品上会加一些萝卜花之类的装饰品。晚上十一点左右,随着婚礼各个环节的完成,参与准备喜宴的人结束了一周的忙碌。
    第二天,事主给邻居们每家送一碗汆汤,对于几天以来一直帮忙的邻居,还会送些其他食品,以此答谢邻居们的帮助。

    对于事主来说,在家里置办喜宴是很耗费精力的事,繁杂而劳累。但这种方式给事主家节省了一笔钱,同时也使整个婚礼更加热闹和喜庆,使邻里关系更为和谐。这也是传统农村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赶 会


    元宵节之后,周围的村子就开始有“会”了,镇里甚至每年有两次“会”。对村里人来说,这是在家附近就能参与的购物节。

    村里的会在农历三月。离正日子还有四五天,村里的街道上已经画满了白色的框框,里边写着“已占”。村里每家都热情邀请亲朋好友来赶会。戏班子一进村,戏台前面的空地上,几家卖吃食的摊子马上搭起来了,有卖肉丸的,有炸油条、油糕、油糊饺的。

    “会”的日子到了。一大早,街两边摆放的货架一个挨一个,靠街的墙上也挂了衣服、饰品等各样货物,平时安静的小街变身为喧嚣的卖场。街道的西半段,主要是卖衣服、床单等纺织品的。村里一户住在街边的人家,平时走街窜巷卖袜子、内衣等物品,“会”上在自家门口占了两个长长的摊位,妈妈和儿子每人照看一个摊位,恨不能把家里的存货都摆出来。
    戏台位于街道的中段,这里又多了几家卖吃食的,还有两家卖盒饭的。戏台下的广场上,一边被七八个卖小零食、小玩具的大爷大妈包围着,有米花球、炒瓜子、炒花生、糖葫芦等小食品,塑料兵器、面具、小汽车等玩具;另一边是两三家游乐设施,有气枪打气球、套圈儿、有奖投篮等。
    街边有两家的院子里,照相的租借在里边营业。大门口扯着条幅“院内照相”,院子里两面墙上挂着布景,摆着摩托车、儿童骑的木马等用品,摄影师正在三脚架上的相机后面取景。
    戏台北面的街道上,聚集着卖农具、厨具的。有的卖木制农具,摆着耧、木锹、木叉等;有的卖铁制农具,有锄头、?头、犁铧、扁担钩等。卖的厨具是本地人常使用的小铁锅、大铁锅、砂锅等。一块地面上摆着几十只荆条编的箩筐。旁边停着一辆三轮车,车上垒着大的小的竹筛、竹笸箩等。卖家的吆喝很有特点,都是产地+商品名。一些村子曾经是当地某类工具的主产地,技艺代代相传,他们的用料、做工自然会优于其他产地。这在一些村民中已形成了产地品牌。需要这些用具的年轻人常常会和经验丰富的家人或亲戚、邻居一起来,让他们帮着挑选。

    接近村口的街道上,是牲畜的交易场所。麻袋里装着的猪娃来回晃动,一个买主正拎起一只猪娃的后腿,观察猪娃是否健康,猪娃连声大叫着奋力挣脱。待卖的几匹骡马拴在树上,悠闲地吃草料。卖主们在一起抽烟,聊天,等着有人来买,看向自家骡马的眼光中透着几分不舍。
    上午十点左右,本村和邻村赶会的人都来到了街上。街上越来越拥挤,卖家们扯着嗓子,拿着小喇叭比赛似的吆喝着。一些衣服摊子前,妇女们三五成群地组团砍价。要是有人买到了物美价廉的日用品,这个信息会飞速地传遍全村,购买的人源源不断地挤过来,摊主大声喊着维持秩序,“别挤,别往前挤!一个个来,保证都能买到!”那种阵势,业务不熟练的摊主估计很难对付。一些孩子一上午好几次跑到街上买零食,品尝不同的小食品。喧嚣与热闹持续一整天,傍晚时分,赶会的人才渐渐散去。
    其他村庄“会”的情形也大致如此。一些在夏季的“会”,摊位上大多搭上了遮阳棚,多了好些卖冰棍、汽水、雪糕的小摊儿。本地出产的时令水果也摆上了街头。有果香浓郁、红黄相间的“花红”;表皮紫红色,带有些许白霜的“艳果红”;还有用线穿起来,可以挂在脖子上或戴在手腕上的红黄色小果子串,当地称为“物不梨儿”。

    县城的“会”在农历九月初,持续一周时间。虽然这时正是秋收季节,地里有很多农活要干,但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和小孩子,渴望去县城这个距离最近的“城市”赶会。从东边的某个乡开往县城的唯一一趟公交车,每天都挤满了赶会的人。这趟公交车经过村边的站点时,常常只能上去一两个人。好多人只能先骑车到镇上,在镇上坐车到县城。县城的会上卖的东西品种多,大件商品的质量更有保障。几条主街边排满了长长的货摊,两三个大商场里人声鼎沸。去的早的人时间充足,可以等着看一场马戏表演。
    从县城赶会回来的妇女,常常提着大包小包往家走。遇到邻居询问,就绘声绘色地描述县城里会的盛况。女邻居多会到她们家里,一起看买回来的东西,问价钱,问商家地址,评价质量。一阵阵笑声和话语不时从屋子里传出来。

    “会”是乡村社会里重要的商品交流场所,也为人们密切亲戚朋友关系提供了契机。不管对大人还是对孩子来说,赶会都是乡村社会里独特的节日。
    洗 澡


    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洗澡对于村里人是一件费周折的事。

    村庄的地貌属于黄土高原上的丘陵地带,海拔大约900米。昼夜温差大,即使是夏季的三伏天,晚上睡觉也必须盖薄被子。老房子里一般没有专用来洗澡的房间和设施,即使有些人家盖新房子时做了贴瓷砖的澡盆,多数最终用作放东西的地方,因为绝大多数时间家里无法达到舒适的洗澡温度,很容易受凉感冒。

    这十几年间,人们多是去附近的煤矿洗澡。某国有煤矿的男澡堂面积很大,女澡堂要小一些。男澡堂一头摆着上下三层的衣帽柜。柜子放了五六排,占了大房间三分之二的空间。相邻两排柜子间的过道上放了一排宽板凳,供分到最上层衣帽柜的工人使用。板凳上常常沾着一层黑煤灰。另一头有两个大浴池,进出浴池的过道上也摆着两排宽板凳。浴池过道的尽头,有一个大的铁皮火炉。这是为了在气温低的季节给澡堂房间加温,一些洗澡的人喜欢在火炉边烘干身体。
    村里人一般是几个人一起去洗澡,上午早早到矿上,买过澡票,在澡堂附近等着。过了工人下班的高峰期,澡堂的管理员才允许村里的人进去洗。澡堂的衣帽柜只给矿上的工人用,外边来洗澡的人就在浴池边过道的凳子上铺几张报纸,把脱下来的衣服放在凳子上。每次都得留一个人看衣服,先进去洗的伙伴出来一个人后,看衣服的人再进去洗。初次到煤矿澡堂洗澡的男孩子或成年男人,多数会有点害羞,因为眼前不停地出现全裸的男人身体。脱完工作服的矿工拿着毛巾和肥皂,全裸着从衣帽柜那边走过来,好多人脸上一层煤灰,胳膊和腿上也有一大截被煤灰覆盖着。洗过澡的很多工人也全裸着出来,有些在铁皮炉子边上烘着身上的湿气。初次来洗澡的常常会犹豫要不要和工人们一样脱得精光。有些迟迟不愿脱下内裤,常会被一起来的伙伴催促和奚落,在一阵笑声中,手掩着裆部,迅速地跑向浴池。
    @贰拾叁划 2019-07-24 12:01:30
    楼主高平人矣?
    -----------------------------
    文章里涉及了当地有特点的风俗,在那成长的或者在那住过一段时间的,很容易能猜到的。或许写到后边的内容时,说不定你会推测到具体的镇或者村
    盛夏的中午可以在自己家里洗澡。天晴的日子,中午的太阳火辣辣的,院子里的花都晒蔫了。午饭后,多数人家插上院门午休,这段时间一般不会有人来串门。有些人家午饭前在院子里晒一大盆水。水晒热后,把盆挪到房子的阴影里,趁中午温度高,家里的小孩子在盆里洗澡。大人们有时候也趁着盛夏中午的高温,关好大门,在厨房里擦洗身体。少数胆大的少年瞒着家长,盛夏中午到村里的池塘游泳,在池塘里洗。
    90年代后期,村里开办了第一家澡堂。这是某户人家自家烧锅炉,用自家的房子改造的淋浴式澡堂。后来扩展到两家澡堂。每到周末,妇女们带着孩子,三四个人一起去洗澡。在巷口坐着闲聊的老太太们看到会问:“这是去哪儿呢?”“去某某家澡堂洗澡,一人一个淋浴头,可好了。”村里的澡堂有时候水小,有时候水不热,有时候人多,等的时间长。但相较于澡堂带来的方便,这些问题对村里人来说也就不是问题了。

    从80年代到90年代,城市居民的一些生活方式和习惯逐渐影响到了村里人,乡村经济的发展也可以支撑这些新的习惯和行为付诸实施。这从洗澡中大概可见一斑吧。
    文化生活



    除了元宵节的民间文化活动,村里人的文化生活还有看电视、看电影、看戏、看说书、听广播、看民间艺术团演出等。

    1.看电视

    80年代初期,电视机对农村人来说,是很新奇、稀有的东西。先买了电视的是村子旁边的小煤矿。一台小黑白电视机,由专人负责管理,每天给工人放几小时。村里一些年轻人,傍晚时候结伴去二三里外的煤矿“蹭电视”。放电视的房间空间有限,看的人很多,首先要保障矿上的工人观看。这些年轻人大多只能在房门外远远地看一会儿,有时候会被挡在煤矿的大门外,悻悻而归。
    80年代的一段时间,煤矿的效益很好。矿上有两三年采购了黑白电视机,作为年终奖表彰采煤一线干得好的工人。村里有几家因此有了电视机。他们请人到家里装天线,调试电视。一根小碗粗的木杆,上面再接一根长竹竿,竹竿顶上安着天线。天线杆埋在院子里打好的小坑里,成年人能够用手转动,以便调整电视的清晰度。安装好天线的人家热情地对围观的邻居们说:“晚上闲了来家里看电视!”有一段时间,市场上售卖一种蒙在电视屏幕上的彩色薄膜,有的是上下两段分成两种颜色,有的是三种颜色。村里有电视的人家快速跟进,都装上了这种彩色薄膜。
    80年代末,17英寸、18英寸的彩色电视机摆上了县城商场的柜台。村里几家家境较好并且特别喜欢看电视的,买回了彩色电视机。彩电色彩逼真的画面,给了人们巨大的视觉冲击和享受。不久,出现了半球面的接收天线,可以收到更多的电视节目,由最初的三个台(中央一台、中央二台、山西台)扩展到十个台左右。90年代初,彩电加半球面的天线,成了年轻人结婚时购买电视的标配。随着婚俗的变化,村里有电视的人家渐渐多了。

    90年代中期,村里开始装有线电视。一些年轻人率先装上了有线,收的台达到了几十个,电视画面的质量也有了保障。村里人家多数装了有线电视,仍然有少量半球面的天线。
    相比后来每家在自己家里一个人或两三个人看电视,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是很多人在某家看电视。村里大致分东、西、北三片,每片都有两三家有电视而且很乐意大家去看的人家。春天和冬天在屋里看,少则八九人,多则十几人。夏天看的人最多,每天晚上至少二十多人一起看,热播剧播出时,甚至有四十多人。

    夏天里,一到傍晚,这些人家就把电视搬到院子里,放在一张高桌子上。家里的长板凳、小椅子、小凳子都摆在院子里,让来看电视的邻居坐。第一批来的是离得近的邻居,端着饭来这里串门,边吃边聊,顺便问问晚上电视剧有几集、几点开始。
    七点半左右,打开电视,调大声音,以便院子里看的人都能听到。稍远些的也陆陆续续来了,多数人自带马扎或小凳子。电视剧开演后,院里的人都安静地认真地看电视。插播广告时间是热闹的讨论时间。人们猜测着下一步剧中人的命运,评论各个演员的演技,有的孩子则在一旁亦步亦趋地模仿广告里的话语和动作,引得大人一阵哄笑。大约十点多,看电视的人陆续离开。
    在停电的晚上,集体看电视更为典型。当地农村80年代时供电不太正常,常在晚上八点到十点多停电。有两三家有电视的人家准备了电瓶,白天充好电,预防晚上停电而耽误了看电视剧。有时候傍晚就停电了,人们也去这两三家看看能不能放电视。有时候是突然停电,正看得津津有味的观众赶着“转”到有电瓶的人家里看。每到这时,这几家院子里不断有人过来,短时间内爆满,走得慢的多数时间进不了院子。
    电视剧和综艺节目是那时人们观看的主要节目。《西游记》《红楼梦》《渴望》《篱笆、女人和狗》《济公活佛》《聊斋》《四世同堂》《恐龙特级克赛号》等一批电视剧和《综艺大观》《曲苑杂坛》、历年春晚等综艺节目,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和启发,感人肺腑,发人深思,催人奋进。

    电视给村里人的生活平添了一道道亮色。
    @浮若人生苦 2019-07-30 16:33:35
    支持楼主,楼主写的不错
    -----------------------------
    谢谢关注
    2.看电影


    80年代初期,当地农村都有兼职的电影放映员,每隔一两个月村里放一场电影。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村里的人家在儿女婚嫁、小孩满月、搬新居、子女考取大学、老人寿诞时,流行放电影来庆祝。这段时间人们看电影的几率大大增加。

    大队和部分人家放电影的地点在村子中部的戏台上,银幕挂在戏台的两根柱子中间。有些人家会让放映员在自家附近的较大空地上放映。这时候需要在空地里竖一根杆子,银幕一端挂在杆子上,另一端挂在空地边的大树上。
    傍晚时分,大队的广播员早早地在大喇叭里广播:“社员们,注意了。吃罢晚饭,都来戏台下(或某某地)看电影了。8点开始。”有时应放电影人家的要求,广播员也会播报放电影人家的姓名、放映原因及影片类型。晚饭后,人们带着凳子集中到了放电影的场地。一些好奇的人站在放映员周围,一边看放映员操作放映机,一边看电影。总有七八个孩子专门去银幕背面看,直接坐在地上,或者在附近找几块砖,坐在砖块上。

    时间一到,放映员开始调整放映机,一束白光照在银幕上,微调着光带的位置,以达到最佳效果。一些活跃的孩子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尽力地伸手跳起来,让自己挥动的手映在银幕上,有的甚至跑到银幕前边,把整个身体映在银幕上。中间的换片时间,场地上响起一声声大人和孩子的呼应声。“某某,在哪呢?”孩子朝大人挥手,“妈,我在这----”“就在那儿看吧,别乱跑。”
    有几年兴起了立体电影。村里也放过几次立体电影,观影之前,需要买一副专用的眼镜。镜框是硬纸板做的,镜片略带蓝黑色,类似薄塑料。看立体电影,感觉影片中的汽车冲着人头顶上开过来,片中人拿着武器对打时也会向观众刺过来。每到能使观众产生置身其中的情节,人群中常发出一声声惊呼,有人下意识地闪身躲避。立体电影给了观众不一样的体验。
    村里放的电影大部分是国产片。有戏曲电影,如越剧《追鱼》、黄梅戏《天仙配》、豫剧《倒霉大叔的婚事》、曲剧《屠夫状元》;有战争片,如《闪闪的红星》《烈火金刚》《血战台儿庄》;有武侠片,如《少林寺》《南北少林》《木棉袈裟》;有生活片,如《庐山恋》《喜盈门》《人生》;有喜剧片,如《二子开店》;有神魔片,如《画皮》《小翠》《大闹天宫》。

    在农村有电视机的人家稀少,并且只能收两三套节目的时期,电影以其更为清晰的大画面、紧凑的情节、动人的故事,给人们提供了很多精神食粮。
    3.看戏


    当地农村“会”时,都要请剧团唱三到四天戏。80年代,来的都是上党梆子或上党落子剧团。90年代,豫剧也成为人们喜爱的剧种,河南一些豫剧团常来这里演出。这为人们提供了看戏的机会。

    最方便的看戏机会就是本村的“会”了。“会”前一周,一些中老年人就不断地打听村了定了哪里的剧团,有没有名演员。满载着行李和演员的剧团卡车来到村里后,喜欢看戏的人就聚在戏台下观看、谈论着剧团的布置舞台,有人和剧团里的人热情地打招呼,顺便问一些剧团的情况。剧团的准备工作一做完,很多人就搬着板凳来戏台下占位置。放在后面的板凳腿下面常要支一层砖,以防坐在前面板凳上的人挡住视线。
    这几天通常是下午演一场,晚上演一场。下午人声嘈杂,一般演的是武戏,重要演员不出场,看的人不太多。晚上的戏,才是人们重点观看的。

    晚上七点多,戏台下一排一排的板凳上,已聚集了一部分观众。不断有人顺着观众区的外缘从后往前寻找自家的板凳。板凳上坐着的人也在不住地张望,喊着招呼刚来到戏台下的家人或亲戚,告诉他们哪几条板凳是自己家的。一些孩子在戏台耳房的窗户前挤成一团,兴致勃勃地观看耳房里正在上妆的演员。几个胆大的小孩骑在戏台边缘砌的石条上,打算就在这里看戏。
    戏台最外侧的一排大灯亮起来了,剧务开始播报晚上演出的剧目。随着音乐声响起,大幕徐徐拉开,开场是一段折子戏。观众们有些心不在焉,对折子戏不太关注。折子戏结束后,戏台两侧出现了两条白色投影,滚动显示着当晚剧目的演职人员,在演员演唱时用来显示唱词。剧务把戏台边上坐着的几个小孩撵下了戏台。乐队再次奏响了音乐,戏台上几层幕布都拉开了,一幅精致的布景显现出来,大戏开场了。剧团里的主要演员粉墨登场,他们的一招一式、一颦一笑,以及声情并茂的演唱,渐渐吸引了观众。台下静悄悄的,观众都在关注着、追随着剧中人的境况。一些不太喜欢看戏的年轻人不知时候也到了戏台下。演到打动人心的地方,台下自发地响起了喝彩声和掌声。
    很多剧团也在不断革新,除了常演的传统剧目,在新排的剧目里融入一些新元素和新技术,给观众耳目一新的观感。80年代末90年代初,某上党落子剧团曾演出了《青蛇传》《宝莲灯》等剧目。人物造型融入了影视剧的造型元素;一些道具使用光电技术,营造了波光荡漾的湖水、熊熊燃烧的火焰、云烟飘荡的仙山等场景;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在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中塑造了几个性格鲜明突出的人物。这些剧目深受观众的喜爱,每场都吸引包括年轻人在内的很多观众观看。
    相隔三五里的其他村庄唱戏时,村里喜欢看戏的人晚上一定会去看。散场后返回村里时,大家一路走,一路聊晚上的戏。

    看戏是村里人一项重要的文化活动。虽然电视和电影吸引了大多数年轻人,但对中老年人来说,一些著名戏曲演员是他们心中的“明星”,看戏在他们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4.看说书


    在农闲季节,村里有时候会有“说书”,一般每次说三天。

    80年代前期,来村里说书的是盲人宣传队。宣传队的成员大多是男性,戴着墨镜,边拉二胡边唱。其中一位在当地名气很大,他二胡拉得特别好,拉出的曲子一下就能把人吸引住。观众们都夸“他的二胡会说话,能说到人的心里”。宣传队创作了很多贴近生活的节目,其中几个还在山西电视台和央视播出过。
    80年代末期以后,来村里说书的是山西长子县的说书小团队。这些团队是健康人组成的,成员多为年轻女性。团队里一般为四五个人,两人伴奏,两至三人说唱。搭一个简易台子(或者在村里的戏台上),扯上印有团队名称的横幅,台上摆两张桌子、两三条板凳供演员放用具和歇脚,提供两三壶开水,点一盏电灯。简单的布置一下,就可以演出了。
    说书团队说的多是传承下来的长篇故事,讲述某朝某代男女主人公的悲欢离合,五六场才能说完。说唱的演员每人都要演几个角色。一人负责讲故事,推动情节发展,兼演个把小角色;一人演男角,忽而是欺男霸女的恶少,忽而是文质彬彬的书生,忽而是老成持重的老爷;一人演女角,忽而是巧舌如簧的媒婆,忽而是端庄秀丽的小姐,忽而是或骄横或慈悲的老夫人。演员手执拍板演唱,根据故事中人物的性格、心情等因素,曲调常常变换。这些曲调大多是说书人一代代传承发展出来的曲调,有时也使用上党梆子、上党落子的曲调。
    每一场书,最受欢迎的是长篇之前的小段儿。一些年轻人也专门等着看小段儿。这些小段儿都是根据本地当代生活实践编排的小故事,如婆媳关系、子女教育、干群关系等,贴近人们的思想情感。小段儿中的人物是经过多次提炼的典型人物,演员表演得活灵活现。这些小段儿讥刺假恶丑,弘扬真善美,让人们在笑声中反思。

    说书比唱戏的花费少得多,现场的说唱和表演又比电影热闹,这使其成为村里某些经济条件好的、喜欢热闹的村民庆祝喜事时的一种选择,也是大队为村民提供文化活动时的一种选择。说书给人们带来了艺术享受,故事中蕴含的传统美德也在无形中教育了人们。
    5.听广播


    收音机,可以说是八九十年代村里普及程度最高的家用电器,相应地,收听广播也成为那时人们重要的日常文化活动。

    村里可以收到中央台、山西台、河南台、郑州台。每天,从早晨到晚上,人们习惯收听特定的广播节目。早饭时间,人们喜欢收听中央台和山西台的新闻节目,了解国内国际的动态。中午十一点多,很多在厨房做饭的妇女准时招呼丈夫或孩子把收音机拿出来,放在院子里的窗台上,调到某某台,听善田芳播讲的《白眉大侠》《三侠五义》等评书,听刘兰芳播讲的《岳飞传》……
    傍晚,很多孩子收听中央台的《小喇叭》,随着一声“小朋友,小喇叭开始广播了”,迎来属于儿童的故事。孩子们坐在收音机旁,认真地听着,感觉时间过得好快,半小时的节目一晃就结束了,“小喇叭广播完了,小朋友再见。”晚上可以听广播剧,或者听播讲的长篇小说。但晚上九点以后,台有点乱,收到的节目声音变得很嘈杂,影响了收听效果。
    每周的戏曲节目,是村里老年人最喜欢的节目。他们享受着坐在家里听戏的时光,偶尔会兴致勃勃地和晚辈讲述老一代上党梆子、上党落子名演员来附近村子演出时的盛况。随着体积的小型化,收音机渐渐成了一些中老年人随身携带的物品。他们在公路上散步时,或者在地里做轻体力活时,也是边做边听。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小说文学 最新文章
长篇小说《程咬金日记》寻出版、网剧、动漫
亲身经历我在泰国卖佛牌的那几年(转载)
噩梦到天堂——离婚四年成长史
午夜咖啡馆
原创长篇小说:城外城
长篇小说《苍天无声》打工漂泊望乡路底层小
郭沫若用四字骂鲁迅,鲁迅加一字回骂,世人
原创先秦历史小说,古色古香《玉之觞》
北京黑镜头(纪实文学)
长篇连载原创《黑潭》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8-19 17:15:48  更:2021-08-19 17:33:33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