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首页 -> 小说文学 -> 《1968,不羁》那些年哪些人那样想那样做 -> 正文阅读

[小说文学]《1968,不羁》那些年哪些人那样想那样做[第1页]

作者:山茅2018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5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写在前面的话
    兄弟看过成稿后说,现在人们的阅读习惯已经是以浅阅读为主,所以碎片化、娱悦化的东西有市场。谁还有耐烦心去阅读大部头,尤其是描写沉重话题的作品。你这类东西恐怕没啥读者,况且只是极少数人才有的经历,就是当年的那一代人也未必还关注它,后一两代的读者就更不用说了。谁还关心那些陈年旧事?一听兄弟的话,我倒顿时生出一些“白头宫女闲话玄宗”的恍惚。影响了两三代人的事,难道真是逝者如风?我说权当立此存照,对了解那个时代的真实性、完整性有点用吧?自觉写了心安。兄弟想必并不认同我要写这一段过往的理由,只是说那倒也行。
    说到形式上,兄弟说前些年畅行纪实文学,现在也还有不少喜好者。你这小说基本上是自传性质的,干嘛不以纪实文学或纪实小说的形式发表,没准还有一些读者。我说没看过类似的作品,也搞不清“纪实”和“文学”或“小说”之间如何关联,咋个才算纪实?兄弟说,你作品的真实成分比那些所谓的纪实文学多得多。兄弟对我的思想和经历了如指掌,故有是说。我想了一下,事情虽然都是真实的,人物毕竟是用小说的笔墨写成,还是以小说形式为好。
    四年前,这部小说以《戎州往事》为名在一个网站发,其间发得颇难,发完后不到一月,原网站就找不到该小说了。也不打个招呼,揣度之,是习惯了店大欺客的做派吧。我至今不知何因?倒是有网站转载了。我想当年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以不同的人物形象来反映它之一角,应该没忌讳了吧?他们的思考,是另一种思想历程,他们的命运,是另一种生存状态。同时,小说还展现了一批跟他们的经历掺和在一起的“生、旦、净、末、丑”诸般社会人物的命运沉浮。
    作品这次也可视为始发,权作为“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五十周年祭”吧。借这个机会恢复了《1968,不羁》的原名,恢复了原有的一些段落和章节。
    但愿这次能完整地面世。
    山茅于2018、7、19
    《1968,不羁》(小说连载)
    山 茅

    引 言

    我写这部小说是为了儿子。

    儿子在一篇日志中说:
    日志到这里本就该划上句号了,但今天的一件事,又实在忍不住要说。我爸前一阵回老家四川去看一些以前的同学,周末先我一步到家,带回2张DVD盘,今天和我一起看的。盘里刻的是今年2月我爸初中同学的一次聚会,纪念毕业40周年,我爸因为工作忙并没有去。他们这届是共和国的同龄人,见证着中国的成长,经历了太多太多。令我感慨的是40年后,大家还能聚在一起,参加聚会的有30多人,其中有半数连爸爸都认不出来了,直到他们挨个介绍着自己及当年的外号,讲述着40年前及40年中的点点滴滴,相信这些也钩起了爸爸的回忆,看得出来爸爸对于那次聚会没能赶去参加是颇具悔意的。我生在北京长在北京,四川话基本一句都不会说,听也只能听懂一小部分,到了难懂的地方爸爸主动给我翻译,看着一张张年过半百的脸,看着一张张脸上都挂着由衷的笑,给我留下的绝不仅仅是感动。40年,坎坷的40年,人这一辈子能有几个40年,40年后30多个初中同学还能聚在一起,我真的很羡慕。很难想象,40年后我们呢,那时的我们还能像现在一样吗,写着网络日志,聊着QQ,有机会就一起出去聚聚,有兴致就一起吃个火锅,喝个小酒,我们能做到吗?我不晓得,让时间去见证吧,珍惜现在的点滴,希望40年后我们还是朋友,一生的朋友。

    儿子这段话是在大学时写的,当我看到以上这段话时,已是5年后的2012年10月,儿子已病故而离开我了。为了儿子,为了他对我这一代人经历的认知,我丢下手中原本正在写作的东西,先写这一段。
    很多年前,我就想把这段经历写出来 ,却因故未能动笔。儿子英年早逝,让我悲痛之余,感到震惊,一种迫切的震惊:即便是在非战争的年代,人也随时有可能离去。
    逝者如斯,我若再拖,连那段逝去的岁月也对不住了。
    ——谨将此书献给儿子及那一段岁月

    山 茅 于2014年10月

    第1章 号召

    1968年12月22日是冬至,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日子,也表示天气开始冷了。当年却因一句话,像天空中又挂出一个太阳,使那个冬天热火朝天。当天的《人民日报》上刊出最高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
    当得知这个消息后,李轼在大街上转了一圈,满眼都是游行的队伍,锣鼓喧天。他觉得这最高指示更像一把火,把这个冬天烤热了,严寒被打破了。一天之间,毛泽东的这一句话把全国的二千多个大中小城市搞得如火如荼,千万家庭彻夜未眠。

    最高指示见报后的第一天,吴能到学校看看。他琢磨着上山下乡这件事,之前他已经有好久没到学校了,晓得上山下乡的消息后,想找一些同学问问。校园依旧,绿色掩映着教学楼,不过树木有点萧瑟了,毕竟是寒冬了。没等他找到人,找他的声音倒先响起了:
    “老吴,报名了吗?”武兴华在学校操场找到吴能,兴冲冲地问。
    武兴华是高67级的学生,吴能是高66级的学生,他们都是一个学校要好的同学。相识几年了,武兴华将吴能当作自己的男朋友。她已经打听好,学校按班级安排学生下乡落户,也允许同学间的自由组合。她希望跟吴能一起走。吴能边和她往校门走,边回答她的问话:
    “没有。”
    “老吴,昨天游行咋没见你,干啥去了?昨天大街上都是游行队伍,那场面太壮观了。”昨天的兴奋还留在武兴华脸上没有褪去,说话时还那样容光焕发。
    “没干啥?”吴能没好意思说昨天他也在大街上,只不过他没有参加游行,是在街边上看闹热。他已经有一年多不去凑游行这种闹热了。
    实际上,文化大革命运动“革”到如今,已经没学生啥事了,学生们基本上没啥活动了。昨天的游行再次把一些学生的热情又激发起来。吴能明白武兴华为啥那样兴奋,她觉得学生又回到舞台的中心。
    “老吴,都晓得了吧?咱们一起走吧。昨天我就在找你,我已经报名了。我还写了决心书,坚决要求到最穷困的山区去。”
    吴能刚才在学校转了一圈,已经看到不少贴出的决心书,写得都很慷慨激昂的。沉寂了一阵的学生们再度振奋起来,他们又成了运动的主角。他想就是要去,也不着急在早晚这几天,就问武兴华:
    “小武,咋这样着急?不是才刚开始吗?”
    “我要争取第一批就走,听说还有人写了血书,不着急不行啊!”武兴华的声调仍然是激动的。军帽下那两把短刷子式的辨子左右晃动。
    “我还得想一下……找几个人问问。”吴能的话有些迟疑。心里却在想:写血书,有那个必要吗?
    “啊……想一下?啥意思?”
    武兴华一愣,像不认识吴能似的看着他。她认识吴能有几年了,在她心目中,吴能就是一个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学生。今天吴能这话实在让她吃惊,立即发出一连串的诘问:
    “这有啥好想的?毛 的最高指示,那是每个人都必须执行的。你要想啥?又有啥好想的?难道跟着伟大领袖走还会有错吗?”
    吴能没有再说话,从昨天到今天他心里也很乱,也晓得一句两句跟武兴华说不清楚。那时家里有收音机的人家不多,吴能家有。那天晚上他在收音机里听到了这个消息,但没听全,还有点半信半疑的。报纸上一登出来后,他确信这是真的了。他一直在想这件事,开初觉得这事来得太突然,细想也还是有一些前兆的。

    在1966年他们这些高中毕业生准备考大学期间,上面就提出了面向农村、面向边疆、面向基层、面向工厂这“四个面向”的分配安置方针,紧接着来的“文革”把这些都冲了一个稀里哗啦。如今两年多过去了,大学已不招生,工厂生产不正常,根本就无法大量接纳新人员。所谓的四个面向,实际上就剩下一个“面向农村”了。事实也印证了这一点,前两年报纸上报道过北京等地中学生到农村落户的消息,虽说是个别人的行为,但报纸上是大篇幅地报道,显然是一种方向引导。文化大革命促成了这种一锅烩式的上山下乡运动,让他们这一届赶上了。如今,他心中的那个大学梦是破灭了。而下乡去呢?他心里又有一点不甘。不过,现在最高指示让学生都下乡,这不下乡行吗?这不下乡以后又该如何办?昨天碰到的一些同学和熟人都表示要下去,这让他心里更乱了。

    今天,当武兴华约他一起走时,他确实没有想好。所以他表示自己还没有想好,要等一下,就说:
    “小武,就是要去,也不急在这两天,晚几天有啥关系嘛。”
    “老吴,你咋不像我原来认识的那个吴能了。这事有啥好犹豫的?既然早晚都得走,等一下有啥意义!再说,这是毛 的号召,还需要观望吗?”武兴华的热情碰在吴能的冷淡上,让她的口气透出了很浓的质疑味道。
    寒风中,萧瑟的树木衬托出校园热气腾腾的气氛,树与树间,悬挂着不少大红的横幅:到农村去,到山区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把青春和热血洒在广阔天地。满校园的学生来来往往,一堆一堆的人议论着,摆谈着,脸上洋溢着青春朝气。
    他们穿过校园,走出校门,走完一段共同的路,回家就不在一个方向了。吴能看着眼前精神振奋的武兴华,晓得她是那种毛 挥手我前进式的热血青年,在这个事情上跟她扯不清的,扯多了难免伤感情。于是说:
    “你看这样好吧,你随班级先走,或者自由组合也行。我再等等。”
    “既然这样,你就等吧!”武兴华转身走了,语气有些不高兴,走了两步又停下脚步,“老吴,我高高兴兴来找你,结果你让我很失望。”

    武兴华一边往家走一边生吴能的气。文化大革命搞到现在,确实没学生啥事了,多数学生们都在彷徨,不晓得下一步的出路何在?武兴华也是怀着同样的心态,今后出路何在?毛泽东让学生上山下乡的指示一出来,武兴华又看到了方向。吴能对文化大革命不感兴趣了,她晓得,也能理解,但她没有想到在上山下乡运动这种大是大非面前,他还这样犹豫。她心里想:他还要等啥呢?
    (续前)

    第三天下午,方二来找吴能,问他咋打算的。方二跟吴能是一个学校的,是高68级的学生,是吴能的好朋友。吴能的家,方二经常来,是熟门熟路,身体强健的他跨进门,像刮进一阵风。一见吴能,还没来得及坐下,就开门见山地发问:
    “老吴,你是咋想的?我们班的人都报名了,我是真不想去。农村又穷又落后,年年农忙时我们都下乡劳动过,晓得农村的实际情况,7亿农民的农村去几个知青能改变啥?就像几粒沙子丢进汪洋大海,影子都见不着。但不去又咋办?我到学校没有找到你。这几天我就在家中跟我兄弟扯这事,问他咋想的?他就一句话:想啥想?上头让走就走嘛。你看,反搞得我没话说。我兄弟已经准备第一批就走,我老爸这两天忙着为我兄弟准备行装,还没顾上管我。老吴,你到底是咋个想的嘛?”
    方二进门后,一边说,一边就在吴家客厅里转来转去,停不下来。吴能一看他性急的样子,就让他坐下来慢慢说。

    “方二,坐下说嘛,别着急。你说的那些知识分子在农村大有作为的话,是过去的最高指示,现在最新的最高指示是强调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看清楚了,是让你去受教育的,还说很有必要。不是让你去改天换地了。”
    方二性格豪爽,平日说话就干脆。今天也如此,对细枝末节他懒得想,更不愿意去推敲领袖那几个词语间深奥意义。他屁股一落在椅子上就马上说:
    “老吴,不用管它是让学生去改天换地,还是让学生去接受再教育,哪种提法不都是让学生下乡嘛。在我看来,没啥区别。你倒是说你是咋想的吧。”
    这一下,反倒轮着吴能站起身,在厅里踱来踱去了。这是他近些年说话的习惯,不管是在想事还是没想事,连有时跟熟人摆龙门阵,也喜欢边说话连走动。现在,他就边走边回答:
    “方二,这几天我就为这事想来想去,也没想好。我也是真不想去,但不去又咋个办?不去又要得不?脑壳都想大了。我爸说了,先是自愿报名,自愿报名之后,就要开始动员了。”
    “我懒球想这些。老吴,反正我跟你一致行动,你不去我就不去,你要去我跟你到一个生产队。”方二的话更干脆了。
    吴能和方二都有冬泳的习惯,平日下午都在江边度过。这些天为上山下乡的事,顾不上去了。吴能看了一眼案桌上的座钟,时针已经指过下午5点,天很快就会暗下来,估计到江边也找不到人了。就对方二说:
    “今天有点晚了。明天下午我们到江边去,问问李轼他们咋样?他们通常下午都在江边。”
    第2章 吴能的考虑

    第二天,吴能的母亲问他去不去,并说这是国家的号召,年青人应该响应国家号召。略一停顿,吴母加重了一点语气,我们也希望你去。再说左邻右舍都在看着我们家,不去不妥吧?让人家怎样看待我们家……
    吴能迟疑了一下说:“我不想去,但……还没有最后想好。”
    他昨天和武兴华分手后,又回学校转了一圈,问到的人都说要下乡去,还没有碰到一个说不去的人。这两天他一直踌躇不决。
    吴能母亲诧异地看了他一眼,没说话。心里却在想,这几天他们在等吴能说这事,但吴能一直未说,她有点着急,终于忍不住就先问了。一听儿子说不想去,她马上转头看着丈夫。
    吴能父亲平静地说:“我跟你妈的意见一样,你应该去,早去早主动。不仅是左邻右舍看着,我们单位上的人也在打听。你注意到没有,毛泽东是如何说的:要说服城里的干部和其他人把子女送到乡下去,还强调了‘来一个动员’,这肯定是一场很大的运动。以后相关部门肯定会有具体的一些措施的。”
    吴能父亲还有一些话没说出来,他想既然是运动,就不会那么简单,肯定会有多方的举措,压力会来自各个方面。建国后的每次运动都是逐步深入的,对这些他是太熟悉了。
    “看是看到了,我还没有想那么多。”吴能立即回答。他心里却在想,当初文化大革命开始时,父亲就劝他说,参加政治运动慎重点。这次父亲的态度一反常态,反倒积极了,让他不解。
    “你愿意想想,可以。好好想想,我们的态度是你应该去,但你已经是21岁的人了,自己的事自己拿主意吧。”父亲说完话,很认真地看了他一眼。
    吴能父母是机关干部,说完话就上班去了。留下吴能一人在家琢磨这事。
    这几天,吴能一直在家中想这件事,他没有想好,所以还没有跟父母商量。父母先问到了,他说出了心里的想法,并向父亲投去感激的目光,对父亲的理解表示感谢,没再说话。他心里很矛盾,不晓得是去好还是不去好。他甚至在心里想,要是像武兴华那样想法少点,跟着上头走就行了,该多好呀,可惜自己又做不到那样。“文革”运动让他学会了不盲从,但他现在犯愁的是自己的判断对不对。
    第三天下午,方二来找吴能,问他咋打算的。方二跟吴能是一个学校的,是高68级的学生,是吴能的好朋友。吴能的家,方二经常来,是熟门熟路,身体强健的他跨进门,像刮进一阵风。一见吴能,还没来得及坐下,就开门见山地发问:
    “老吴,你是咋想的?我们班的人都报名了,我是真不想去。农村又穷又落后,年年农忙时我们都下乡劳动过,晓得农村的实际情况,7亿农民的农村去几个知青能改变啥?就像几粒沙子丢进汪洋大海,影子都见不着。但不去又咋办?我到学校没有找到你。这几天我就在家中跟我兄弟扯这事,问他咋想的?他就一句话:想啥想?上头让走就走嘛。你看,反搞得我没话说。我兄弟已经准备第一批就走,我老爸这两天忙着为我兄弟准备行装,还没顾上管我。老吴,你到底是咋个想的嘛?”
    方二进门后,一边说,一边就在吴家客厅里转来转去,停不下来。吴能一看他性急的样子,就让他坐下来慢慢说。
    “方二,坐下说嘛,别着急。你说的那些知识分子在农村大有作为的话,是过去的最高指示,现在最新的最高指示是强调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看清楚了,是让你去受教育的,还说很有必要。不是让你去改天换地了。”
    方二性格豪爽,平日说话就干脆。今天也如此,对细枝末节他懒得想,更不愿意去推敲领袖那几个词语间深奥意义。他屁股一落在椅子上就马上说:
    “老吴,不用管它是让学生去改天换地,还是让学生去接受再教育,哪种提法不都是让学生下乡嘛。在我看来,没啥区别。你倒是说你是咋想的吧。”
    这一下,反倒轮着吴能站起身,在厅里踱来踱去了。这是他近些年说话的习惯,不管是在想事还是没想事,连有时跟熟人摆龙门阵,也喜欢边说话边走动。现在,他就边走边回答:
    “方二,这几天我就为这事想来想去,也没想好。我也是真不想去,但不去又咋个办?不去又要得不?脑壳都想大了。我爸说了,先是自愿报名,自愿报名之后,就要开始动员了。”
    “我懒球想这些。老吴,反正我跟你一致行动,你不去我就不去,你要去我跟你到一个生产队。”方二的话更干脆了。
    吴能和方二都有冬泳的习惯,平日下午都在江边度过。这些天为上山下乡的事,顾不上去了。吴能看了一眼案桌上的座钟,时针已经指过下午5点,天很快就会暗下来,估计到江边也找不到人了。就对方二说:
    “今天有点晚了。明天下午我们到江边去,问问李轼他们咋样?他们通常下午都在江边。”
    抱歉,1号那段内容次序错了。
    第3章 生命自由的河流

    李轼坐在岩石上,看着眼前的金沙江。
    金沙江从海拔五六千米的青藏高原一跃而下,一路狂奔,气势磅礴,经过海拔6000多米的雀儿山,没有停下来歇歇,在沙鲁里山脉和芒康山脉间又奔东南而来。金沙江从青海直门达狂泻至云南石鼓,在横断山脉的深山峡谷中与澜沧江、怒江形成了由北往南,三江并流的世界奇观。三江并流结束后,澜沧江和怒江继续顺着横断山脉南流进入境外。金沙江不愿意遵循横断山脉为它安排的命运——向南而去,它要遵照自己的意愿奔流。当发现从北往南的横断山脉挡住了它东去的道路时,它毫不犹豫地劈开横断山脉而东去。它要向东去,那是它的使命,那怕是先向北奔流一段,于是金沙江从石鼓断然折向东北,穿越5000多米的玉龙雪山,拐了一个大弯后,继续向东狂奔狂泻。那大弯就是举世闻名的大河湾,如此风景奇丽的河湾它也没有停顿脚步。它誓不停留,往东,往东,一路往东。
    金沙江在渡口接纳了雅砻江,又声势浩大地越过云贵高原,穿过大凉山脉,一头扎进四川盆地的怀抱,进入戎州地区。一路奔来,2千多公里的征途,这时它河床的海拔高程已经由3700多米下降到300米左右,至此,金沙江的干流落差超过3300米,像从云端一下进入了人境。蕴藏了巨大能量的金沙江,一路风尘仆仆赶路的金沙江,终于把沿途的高山峡谷甩在身后,它闻到了那从远远的谷地传来的温馨气息,听到了那终点——戎州古城的热诚声音。
    亘古以来,金沙江就是一条生命自由的河流。它的性格狂放不羁,从发源地开始,它就汹涌澎湃地奔腾。它要自由地流淌,没有任何力量能束缚它,任何要阻挡它自由奔流的东西,都被它冲破了。它的使命就是劈开崇山峻岭,向东而去,完成生命的自然循环。千万年来它奔流不止,自由自在地呼吸,自由自在地流淌。人类无法给它套上枷锁,没有桥梁从它惊涛骇浪的身上跨过,没有舟揖在它的波峰上随意穿行。沿途的高山峻峰像一座座田园客栈无法让它逗留,两岸的雪山森林像无数多情的臂膀也挽留不住它,富饶美丽的河谷敞开了胸怀也不能让它迷恋,无数迷人的湖泊草甸像风情万种的女人,也不能让它动心,它绝不停留。一路东来,终点到了,它卸下被沿途崇山峻岭撞破的盔甲,收起了冲破一切障碍的刀枪,如今用不着了,戎州城到了。
    (续前)

    这里,就是李轼他们常游泳的地方。当地人称中坝,是金沙江北侧的一个小岛,分为上下中坝,枯水季节东端与岸相连,洪水期成一江心岛,特大洪水时被全部淹没。此处有沙地便于跑跳奔走,也方便躺着晒太阳,有高耸的岩石可以极目远眺,有光滑倾斜的石滩伸入水中,下水、上岸极为方便。更主要的是这里在城市上游,已经离开城区了,僻静空旷,基本上处在无人打扰的状态,而来往路程还不算很远。
    12月底的金沙江,已经是枯水期。江面收窄了,虽然还是激流澎湃,速度已经放缓了不少,江水开始澄净了。这时的江流与夏季那种浊浪滔滔,疯狂洗刷两岸土地的劲头不一样了,但仍然是那样桀骜不驯,仍然不停歇地冲击两岸岩石。那些首当其冲的巨大岩石,若干万年来,屹立在江边,虽寸步不让,却也早被冲刷得光滑圆润,没有了棱角。李轼他们身下的岩石就是这样与江水相生相伴了千万年。

    李轼坐在岩石上,眼睛看着面前奔腾的江水,心想金沙江从来就是一条自由的河流,不受任何羁绊,无论是夏季还是冬季。人要跟它比,就差得太远。不过,人的思想可以跟上它的节奏,激越不羁,自由奔腾。
    而眼下,领袖却要他们的人生航船驶向一条人工河道。
    第4章 人生大运河

    面对浩浩荡荡、一路向东的金沙江,李轼脑壳里却勾画出另一幅大运河的画面。领袖的巨手一挥: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像无以伦比的铁臂挖掘机,顿时在神州大地为数以千万计的青年学生,开凿出一条人生大运河。要学生们把自己的命运小船,如鸭子下水一般,扑通、扑通地跳进这条人工渠,往一个方向游去。
    吴能和方二到江边时,远远就看到李轼、钟益生都在,连杨建国也在。他们三人是另外中学的,都是初66级的学生,李轼、钟益生都是在江边一起游泳的朋友。
    杨建国过去只是偶尔同李轼来江边,大部分时间在茶馆下棋。吴能晓得李轼这个好友由于经常下棋,定力很好,今天没在茶馆下棋,到江边来,肯定是心乱了,坐不住了,来跟李轼他们摆下乡的事。
    “李轼,你去吗?”吴能一见坐在岩石上的李轼,就开门见山地问。
    “不去。我问了建国,建国也不去。”李轼没起身,晓得吴能是问下乡的事,立即回答。
    站在一旁的杨建国点点头,没说话。
    坐在李轼旁边的钟益生说:“我也不去。”
    “李轼、益生、建国,你们都咋想的?”吴能接着问,奇怪他们态度如此一致。
    “没咋个想。这事有点太忽然。再过两天就是元旦了,翻过年再说吧。”站在岩石上的杨建国嘴里回答,眼睛仍然像盯着风云变幻的棋盘那样,盯着前方波浪汹涌的江面。
    杨建国刚听说这一消息时,一是没太在意,二是心头就很反感,心想咋又搞这种名堂。小学毕业时,小学同学中就有几个下乡的,走的时候全城都搞了欢送会,敲锣打鼓,很振奋。他们都去参加欢送了,一些女生还哭得泪汪汪的,人走了之后,满地纸花。结果没几年就都灰头土脸地跑回来。这次还会有人去吗?随后就发现自己想错了,这次是全都得去,不存在自愿或不自愿的问题,并且多数同学已经报名了。这一下,他才感到形势变了,像下棋时,突然间出现了自己没有料到的变局。
    当他晓得李轼不去后,也立即决定不去,但不去以后是一种啥情况,他还没来得及细想。他明白吴能的问话,重点不是问为啥不去,因为不去的理由明摆着的:农村不是他们想去的地方。重点是问不去以后咋个办?他看李轼没有回答吴能的问话,所以他先把心头的想法说出来。
    (续前)

    李轼晓得吴能在等他的回答,也晓得吴能是一个喜欢听取别人看法,最后作出自己决定的人。当杨建国回答吴能后,他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老吴,我不晓得建国和益生咋想的。我想得很简单,我不去是我不想在农村呆一辈子,去了就得呆一辈子,去了就是死路一条。不去也许还有一线生机。”
    “李轼,我听说是因为老毛认为我们这些学生娃儿,接受的还是资产阶级教育那一套,只会一点书本知识,生产实践一窍不通,革命立场也不稳当。他老人家认为这种状况很危险,所以让学生到农村接受农民再教育。听说到一定时候还是可以回来的,看你咋个说得那样悬乎。”不等吴能开口,方二先说了。
    坐在李轼旁边的钟益生,这时变换了姿势,靠在光滑的石崖上,让自己更舒服一点。他晓得方二是一个心直口快的人,但他很讨厌“革命立场”这类官话。他晓得李轼的态度,刚才他们就摆谈一阵了,不等李轼回答,他仰起头先问了一句:
    “方二,你该不会跟我们讲是为了培养千千万万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为了无产阶级江山不改变颜色这些官话吧?”
    “当然不会。钟益生,你以为我会相信那一套。我听说就是为了改革教育制度,改革毕业生分配方式。教育学生要走和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方二回答完钟益生,又问李轼,“这种提法有一阵了,对吧,李轼。”
    “方二,我也听到过这种说法,但我不相信让学生下乡就能达到这个目的。而且我还觉得这种一厢情愿的做法于事无补,反而会把事情弄坏。说白了,就是国家建设没搞好,解决不了就业问题,只好让这三届中学生下乡去。其他理由都是扯靶子的,至少是无关紧要的。”李轼回答完方二,把头转向吴能等人,“老吴,你们觉得呢?”
    “李轼,我也同意你后面说这个原因。既然是这样,你不去,不是照样无法就业吗?况且你不下乡,政策上肯定不会给你解决就业的,恐怕还得有其他不利因素和麻烦。那咋办?总得一二三有一个打算吧。”吴能想得更多,去不去只是第一步,关键是这一步后,咋个迈以后的步子。他想晓得李轼对此是咋个想的,他从李轼若无其事的神情上猜想,对方应该是盘算好了的。
    “老吴,你说的这个我回答不了你,但我相信天无绝人之路。我刚才就说了不去还有一线生机,我只是根据我个人情况来选择的。你们情况跟我不一样,完全可以下乡去,也完全有可能调回来。比如说建国、方二,你们都是红五类家庭出身,如果有招工那一天,你们也是有可能调回来的。至于我留在城里不去,自然不会有啥好结果,但我认了。”李轼很平静地回答。
    但他心头却在想,一条人工河道,既没源头,又无出口,它能容纳下千万城市知青的人生之舟?它能维持多久呢?早晚会干涸的。
    第5章 逆水行舟

    狂暴不驯的金沙江从青藏高原直泻进四川盆地,巨大的能量,一路跌宕于岩石上,咆哮于峡谷间,在狭窄的河道中肆意冲撞,没把人类放在眼里,若干万年来江上无法通航。直到进入戎州地区,金沙江才收敛起狂暴的脾气,变得稍许谦和,跟人类和平相处。于是金沙江最后100多公里才有了舟揖之利,近些年来,小轮船可以从戎州通航到上游的新四镇了。
    江心,下水的驳船载得满满的,船舷被压得离水面很近,被船激起的浪头高过了船舷。下水船速度很快,有那种千里江陵一日还的气概,汽笛拉得响遏行动,昂首阔步地从上水船身边滑过,显得那样地流畅轻快。迎面而来的上水船就不那么轻松了,柴油发动机轰鸣着,虽然吃水线还很高,走得依然费劲,在跟江水的博弈中,喘着气,缓慢前进。
    江上,每当轮船经过,尤其是上水船开过时,会激起很大的浪头,从主航道向两岸一浪一浪扩展开来。若是在夏日,江边游泳的人,尤其是少年们更喜欢去追逐浪头。在一波一波的浪头中,铺天盖地的浪涛像竖立起来的墙扣下来,领略那种倾刻间被波涛压入浪谷的刺激,享受那种忽儿被浪头拥上浪尖,人比浪头还高的快感。现在是寒冬,浪头小了,游泳的人少了,除了少数坚持冬泳的人,岸边已经没有了盛夏时的人群。缺乏了弄潮儿的相拥相嬉,浪头也感到寂寞,低调了许多,只是默默地起伏翻卷。
    而那些在江边逆行的木船,又是另一番光景。面对它,急流巨大的威力发挥得肆无忌惮,没有机器动力支撑的木船,只能靠纤夫一步一步地拽着走,一步一踉跄。
    同在江边,闲耍的人和劳作的人想的完全不一样,感受也完全不一样。
    (续前)

    李轼的目光从江心收回。他的想法跟吴能有些不一样,内心也不像吴能那样纠结。当听到上山下乡这个事后,他的第一反应就是:不去。但对今后具体的事想得不多。
    这些天,已经有要好的同学来约他一起走,他明确表示不去,同学问他不去咋办?他说没想过。当杨建国问到他时,他也是这样回答的。他不是不想,而是觉得想多了没用。当前的事,很简单,自己不愿意被别人左右,选择很明确;今后的事,自己根本左右不了,何必费那个神,走一步看一步好了。
    “李轼,要是有人给我打包票,我就去。老子就不信了,苦它三年五载的,有啥球了不起的。不就是下个乡吗?哪个球怕啊!老子……”方二一拍胸脯说。
    “方二,你真好笑。哪个敢跟你打包票啊!连政策都三天两头地变,还有啥包票不包票的!”吴能一听方二说打包票就笑了,打断了方二的话。又接着跟李轼说:“李轼,我就是纠结这个事,你说真要让我们下乡落户,不管它是啥子目的,定一个期限,三年五年就可以回来。如三年五年不够,再长点嘛,比如说八年,打败小日本鬼的时间,我也愿意。但要我在农村呆一辈子,这我接受不了。眼看就要上大学了,文化大革命来了,上大学的事算是黄了,现在又来了这样一出,这以后事就更难料了。”
    吴能说完,情不自禁地晃起脑壳。他岁数大一些,想的事情更多一些,上大学提都不用提了,眼前不仅有下乡问题,还有个人问题等。想事一多,心绪自然就不易平静下来。
    “吴能,在农村呆八年回来,你还能上大学吗?你也不想想那时你胡子有多长了,还说我好笑,我看你比我还好笑。”方二也觉得吴能想得多了,居然还在想上大学的事,一点都不现实。
    站在岩石上的杨建国看方二只顾跟吴能扯,就说:
    “方二,你别跟老吴瞎球扯,老吴的那种担心我也有,下乡可以,定一个期限,比如五六年,我保证头一个下去。现在这种状况就像李兄说的,上头也是没办法,先把大家撵下乡再说 ,以后的事,我看上头也没想好咋个办。我跟李兄交往多年,李兄的状况我当然了解。但说到红五类出身就能调回来,我看未必,方二咋样我不晓得,反正我这个红五类家庭出身的人,从来就没有享受到这种出身的好处。我看真要有回来那一天,肯定还是有权、有势、有门路的人能回来。”
    方二一听,从下面跃上岩石,点着脑壳回应:
    “建国,你这话,我方二赞成。钟益生你说呢?”
    “要我说,下去的时候就像江上这下水船,顺水顺风容易得很。回来嘛,就跟这上水船一样,逆水逆风,拉纤的挣断腰,还不一定过得了滩。”钟益生坐起身,用手指着江面说。他和李轼坐在岩石上看风景,在众人间,他是最不慌不忙的人,好像有恃无恐。
    在场的人都把目光投向江面,这时的江边正有一条上水木船在跟急流挣扎,江边的水流速比起江心的水流慢多了,加上十多个纤夫的力量,那木船仍然走得很艰难。尽管天气寒冷,纤夫照旧穿着短裤,光着膀子,光着脊梁,光着脚板,艰难地迈着步子,前一只脚踩稳了,才挪动后一只脚,一步一挪,埋头跟江水抗争。让他们看得很压抑,都在想,逆水行舟是进也难,退也难。这状况很符合他们现在的心情,下乡去吧,不愿意,不下乡吧,又该咋个办?
    船渐渐远去,李轼的目光把木船和纤夫都送到上中坝江边,思绪也飞逸到了上中坝。
    (续前)

    上中坝在上游,地势低,一年四季中被水淹没的时候多,枯水季节才露出来。河滩上全是大小不一的鹅卵石,那是金沙江在千万年的奔腾中,从遥远的地方把它们带来,又一路上把它们打磨成了圆润的模样,最后又把它们堆积成荒滩,自己扬长而去了。荒滩上还有一些巨大的石头,它们也是随江水而来,它们还保留着一些原有的棱角,还没有被打磨成鹅卵石。金沙江视它们为自由前行的包袱,把它们留弃在荒滩上。这些孤独的远方来客,孑然而立,立了多少年?哪个也说不清。
    荒滩天高地阔,是少年们的乐园。沙地任随他们自由奔走;荒滩上无尽的鹅卵石,任随他们扔向江面,打水漂耍;荒滩一个,他们可以肆无忌惮地喊叫,可以无拘无束地疯耍。
    偶有学生到那里去搞野炊,三块大鹅卵石支起当灶头,一缕炊烟袅袅升起,伴着少男少女的欢声,在空中弥漫,在水中流尽。夕阳下,荒滩上的鹅卵石被镀上一层金色,江水也泛着金光,多了一些梦幻色彩,让人流连。暮色更浓时,少年们才赶快收拾回家,将烦恼留在荒滩,把欢乐带回家。
    那时,是一个物质贫乏的年代,用伟人的话来说:是一穷二白。是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贫瘠不妨碍年龄的增长,少年正是爱做梦的年龄,凑巧做梦不需要本钱。有时夏夜还跑到中坝去数星星,琢磨那究竟是咋回事,与人的关系在哪里?
    李轼想这些仿佛还是昨天的事,如今少年时光逝去了,他们已经成了青年,摆在他们面前的是烦恼。
    第6章 选择

    李轼的遐想被吴能的话打断了。
    “李轼,你老母亲是啥态度?我父母说希望我去,但去不去由我自己定,这样我在家里就没啥压力了。”吴能干事想得细,他关注方方面面的情况。
    “我老娘说,这是政府针对你们年青人发起的运动,应该去。再说大家都要去,你个人不去行吗?后来她看我没答应,又说你马上就是19岁的人,是大人了。自己的事自己拿主意,不要让我操心就行。”
    “嗨,伯母是说得轻松,哪有不操心的。别看我平常跟我爸总不对付,真要让他为我受夹磨,我也受不了。反正先不走,明年看情况再说 。”杨建国在旁摇摇脑壳,他从小跟李轼一起长大,跟李轼家里人都很熟,也晓得李轼母亲的为人。下午他正在李轼家谈论这些事,钟益生来约李轼游泳,他也跟来,反正也没心思去茶馆。
    吴能听完李轼和杨建国的话,点点头。从来了后,他一直在沙地上走来走去,一边跟大家说话,一边想事。他看李轼态度很坚决,觉得李轼是仔细琢磨过这事的,所以他追着问:
    “李轼,你觉得这上山下乡的政策能持续多长?三四年后下乡知青能不能调回来?这事你是不是来来回回都想过了,如果我们不去,会不会是走错了一步?三四年后人家都调回来了,我们反而四六不靠,那就一步错,步步错了。那时后悔就晚了,这事得一二三四地想清楚了。”
    “老吴,我也跟建国多次摆过这事,我跟你们情况不一样。不过这事我是前后想过的,好不好我就不晓得了。我学学你说话,也说个一二三,第一,这种政策不可能持续下去。我判断这种政策三五年后就得改变,等积压的失业人口这种压力逐步缓解后,就得改变。我听说 美国一个农民生产的粮食能养活几十个人,我们是六七个农民养活一个人。国家要发展迟早要以工业为主导,用不了这样多人搞农业。第二,这种方式也违背社会的自身发展方向。社会的发展就是从一个城市人都没有,到有了越来越多的城市人。现在反而让城里人下乡,这种强行改变人的生存方式、生活习惯的作法有悖常理。国民党政府时候的经济也是一败涂地,后头几年物价飞涨,买东西得用口袋背钱去买,如此恼火,也没有让无法就业的人下乡去。新中国发展二十年了,如果还不如旧社会,那就太说不过去了。第三,强迫人的方法最不得人心。我最反感这种作法。国家有需要有困难,可以通过号召、提倡、鼓励等方法进行,这能让人接受。原来也搞过上山下乡,基本上是以自愿的方式进行的。第四,不去的后果是好是坏难说,但我不后悔我的选择,夹缝中也要求生存。”
    李轼说话时显得很有把握,说到后来还有一点慷慨激昂了。他哪里晓得这个政策将持续到10年后,如果此时晓得会一拖10年,他不会改变这种选择,而吴能他们就未必会再坚持这种选择了。
    (续前)

    吴能听李轼这样说,点点头,心里却想李轼可能是因为家庭原因不愿意下乡。在跟李轼的交往中,吴能明显感到由于个人经历的差异,李轼对问题的看法跟他和方二都不一样,独立性很强。就问:
    “李轼,你这一说,我也有一点感触,我也最讨厌不尊重人的选择。再退一步说,你老爸要不是右派,你会下乡吗?”
    “也不去。”
    “为啥?”
    坐在岩石上的李轼,眼光落在那奔流不息的江水上。他很羡慕眼前的金沙江,心想金沙江从开天辟地起就是一条自由的河流,无论是洪水季节,还是当下的枯水季节,它都自由地奔流,用奔腾不羁的生命演绎自由的精神。而现实中的人,却不得不做许多违背心灵的事情。当听到吴能问他为啥时,就缓缓地说:
    “我刚才已经说了,我最反感被人强迫干事情。上山下乡,哪个来问过我们的意见?我不管去的人多人少,我个人遵从自己内心的想法。”
    “好!我也不去。我突然明白我纠结的是啥了,不是说能不能调回来,而是去了不是心甘情愿的,心头这个坎过不去。”吴能停止了走动,肯定地说。
    吴能心头原本像塞了一团乱麻。他心底深处是不愿意去的,却因为想的事多,像很多根线拧成了线团,反而搞不清那根是主线了。李轼一句“遵从内心的想法”,正好撞击到吴能心头那一根底线。厘清了线头,抽出了主线,吴能马上又恢复成虑事周全,行事果断的模样。
    “好!老吴,你不去我也不去。我得先下水去了。跟老子站着说话太冷。”方二边说边从岩石上站起来,又转头对杨建国说,“建国,活动活动,我们两个‘红五类’先下水去‘锻炼锻炼’,让他们摆吧。”
    方二说着,脱了衣服,赤条条地在沙地上拿大顶,倒立着行走,活动开后,他准备下水去。在沙地上拿大顶是方二最喜欢的一种活动身体的方式。
    对方二的招呼,杨建国摇摇脑壳,表示自己不下水。他不常来游泳,这种冷天,不活动开四肢就下水有点恼火,而要活动开来,他又嫌麻烦。这些天他总和李轼等人在议论上山下乡的事,他也认同李轼的看法,让学生都下乡,主要还是经济上的原因。至于那些“再教育”啊、“培养接班人”啊等说法,都是鬼扯。
    “李轼,你们学校有多少人不去?我们学校基本上都报名了,我们班目前就我一个人没有报名。”吴能说这话时,心头有点感慨,想当年‘三好学生'的他,干啥事都走在前头,如今却落在人后了。
    “老吴,你们学校正统一些,肯定去的人多。我们学校有多少人没去,我不清楚,从一开始我就没有回学校去。建国认识的人多,也许晓得。”李轼回头问杨建国,“你碰到过哪些人?”
    “我在茶馆时,还真碰到一些其他班级的同学,我估计每个班多的有二三个,少的有一二个。不过我们班还有十来人没报名。但现在还只是刚开始,以后咋样说不准。”
    杨建国一直站在岩石上四处眺望,像在下棋时为下一子寻找方向一样。他一面回答李轼的问话,一面继续他的眺望。
    (续前)

    残阳已经陷入远处的山脊,把起伏的暗色山脊梁镀上一条弯曲的亮边,与布满霞光的天空截然分开。太阳已照不到江尾了,江尾开始模糊了,已分不清江水与江岸。而斜阳投在他们身后的土地上是另一种景色,一片绿色,枝叶繁盛,把那一眼望不到头的土地盖得严严实实,不露一点缝隙。淡淡的余晖让无边的深绿有了一点亮色,亮色让绿色生命更蓬蓬勃勃。
    “嘿,老吴,你们咋还不下水呀!瞎扯那样多干啥?不就是去不去的事嘛,去就去,不去就不去!赶快游了走吧,今天有点冷啊。”方二已经从水里上岸,寒风一激,直打哆嗦,一边单脚跳着,一边用毛巾擦身上。他看见吴能还在跟李轼摆,就打断了他们的谈话。他很了解吴能,吴能干事思维缜密,就是有点爱犹豫,事越大就越犹豫。这有点让他看不惯,“老吴,益生说得对,去是下水船,容易。回来是上水船,难。我们先不去,啥时想去都不迟。”
    “方二说得对,别想得太多。反正我是不去。下水。赶快游了回家。”钟益生立即开始脱衣服,活动身体后下水了。
    已经是三九天气了,江边早没啥人游泳了,寂静、空旷、萧瑟,唯有江水还是不知疲倦地喧嚣,奔东而去。太阳正在迅速坠下西边山脊,只剩下一点点圆弧露在山头上,云霞的色彩正在淡去。暮色渐浓,慢慢地从对岸山林上侵袭过来,淡淡地弥漫在江天之际。寒鸦归巢,急急地飞往山岭,消失在林梢间。
    河滩上坚持冬泳的人有七八个,这时也都在准备下水。李轼和吴能一看,晓得时候不早了,跟其他人纷纷下岸,跃入刺骨的水中。
    第7章 夹缝

    自“文革”以来,领袖的话以“最高指示”称之,那是一切行动的指针,是必须执行的。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这个关系到千百万学生命运的最高指示出台后,那两天,城里就有不少学生举着红旗,扛着横幅,敲着锣,打着鼓,在街上游行。他们一边挥着旗帜,一边喊着口号:“毛 挥手我前进,插队落户闹革命”、“扎根农村,一辈子战天斗地”,游行队伍把几个十字街头塞得满满的。
    随后一段时间,除少数的学生是自行联系插队外,城里所有的学校都动起来了,按学校,按班级开始下乡插队落户,不过几天功夫,学生们就走得差不多了。城里满大街晃动着红旗、彩旗、标语、横幅、锣鼓上的彩带,晃动着戴着草绿色军帽的头、热泪盈眶的眼、背着铺盖卷的肩、戴着大红花的胸、拎着网兜的手、穿着解放鞋的脚。下乡的学生们随着一辆一辆的大卡车,驶出亲人的视线,消失在远处,只留下锣鼓喧天的欢送人群和一地五颜六色的纸屑。

    很快,对未上山下乡知青的动员工作开始了。
    李轼、吴能、方二、钟益生他们在江边游泳时,龙门阵主要就是摆动员的事。
    今天,杨建国也来了。下棋需要心静,他这段时间的心头像金沙江一样喧啸,静不下来。有时捏着棋子的手悬在空中,半天落不下去。对手还以为他在长考,等发现不像,敲着桌子提醒他时,他才发现自己走神了心不在此。”
    在一旁观棋的李轼悄声对他说:“走吧,跟我下河去。你原本是胜势的他,连忙跟对手握手言和,说抱歉,有事先告辞了。离开茶馆,杨建国跟李轼下河了。
    (续前)

    吴能看到杨建国来了,问他班上还有多少人没走时,杨建国想了一下,说:
    “我晓得的有8个。”
    “建国,你们班真出人才,居然有这样多人不去。”
    “老吴,此话咋讲?”杨建国有点莫名其妙,不晓得吴能啥意思。
    “一个班有八九个人不下乡,这已经够厉害的了。另外,听说你们班有个同学家里,一家三弟兄都不下乡,这还不算人才啊?”
    “嘿,老吴,你可真能开玩笑,都啥时候了,你还有心情开玩笑。三弟兄不下乡,我们班不是只占其中的一个嘛,不过,倒确实都是我们学校的学生。不过你咋个晓得的?”杨建国晓得是指小孙家,他感到好奇,吴能咋会晓得自己学校的事。
    “我听一位同学说的,他认识三弟兄中的哥哥。他们小学时是同学。”吴能回答完杨建国,又对李轼说,“你说这几弟兄想法都那样一致,真不容易,这个家得承受多大的精神压力啊!”
    “老吴,国家经济没搞好,弄得来无法安排年轻人就业,只好让学生下乡,这样多的学生,哪能没有想法嘛。一家三人要是都同时下乡了,精神压力可能暂时小点,那经济压力不是马上就来了?还有那以后的精神压力又有多大,哪个说得清?”李轼去过小孙家,晓得他家也很困难。
    吴能一直在沙地走来走去问情况。他和方二一样,喜欢运动,一到江边就活动,有时连摆龙门阵也是走来走去的。他听李轼说后,点点头,心想这也是很现实的问题,于是扭头去问坐着的钟益生。钟益生跟李轼、杨建国是小学同学,中学是另一个学校的。吴能想了解更多学校的情况:
    “钟益生,你们学校咋样?”
    “老吴,我没细打听,不去的人有,不会太多。其实想法都简单,既然是上头的号召,去就去吧,反正随大流错不了。有想法的人,最后也想管它的,跟着大家走吃不了亏,天塌大家扛。国家政策历来是管多数人,不管少数人,这样多学生下乡了,以后真要有啥事,能不管吗?这是普遍心理。真要说相信是去接受再教育,去建设新农村,那恐怕没几个人。”钟益生回答。
    “建设新农村,用这种方法是在说梦话。我们小学同学小吕,建国、益生都晓得的,小学毕业后没考上中学,1964年动员上山下乡时,不到14岁,自愿的,满腔热忱就去了。到现在4年了,肚皮都混不饱,也没人管了,找哪个也没用。如果你问他接受了什么再教育,他开口就得骂娘。” 李轼接着钟益生的话说,他想起了小吕跟他摆的一些情况。
    (续前)

    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小吕那拨知青也起来闹革命,提出要把户口迁回城来。一次小吕碰到李轼,很兴奋地说上头出了一个文件,让他们都先回去,说是文化大革命运动后期再解决。李轼心想现在连续三届的中学生都全部要求下乡,人数远远超过之前的老知青,小吕他们那批老知青还能回城吗?还能就业吗? 就像这眼前的江水,还没等前面的浪头展开时,就被这后面的浪头覆盖了。
    “李轼,这两天我就总想,为啥这样多的学生都下乡去呢?难道这样多的人都没有一点怀疑?都相信上头说的这些大道理?而像你说那些道理,就我们这些不想下乡的人明白,别人就不明白?不会到最后我们反而成了大笑柄,不好收场。”吴能做事周密,虽然想好了不下乡,但心里还是有些疑虑,有些担心的。这段时间他一直在关注有多少人没去,他的习惯是要把事情搞明白。
    “老吴,你疑惑这点,我是真搞不懂,以你的见识,自然在我之上,还有啥想不明白的?我接触到的学生中,多数人是不相信‘文革’这些名堂了,你们学校也应该如此吧。但为啥还有这样多的人要选择下乡去?刚才益生说的话,我也觉得是多数人的心理。再说,真相信领袖话的人也有。你想,一是领袖权威如日中天,不去就得背上落后分子甚至反动分子的骂名,哪个愿意去犯这个险。二是这下乡上山运动跟文化大革命运动不完全是一回事,下乡也是政府的一种安置行为。市里相应的机构叫‘市毕业生分配组’。第三,既然是一种分配,大家自然愿意相信早去早调回的说法吧。”李轼停顿了一下,接着说,“话说回来,我的脑壳长在我肩膀上,我的想法只是我个人的想法,别人肯定有别人的想法,那是别人的事,那不是我操心的范围。再说,我这选择就是夹缝中求生存,那一线生机究竟在哪里?我也不清楚,但我相信有。”
    是啊,生机在哪里?出路在哪里?看着眼前自由奔腾的河流,大家都一时无话。
    @节日愉快地 2018-08-07 21:17:49
    1968年不是全国武斗天下大乱吗,据说超级恐怖??,最近才了解那段历史,看了道县,邵阳,广西大屠杀。吓尿了,还好不是生在那个年代
    -----------------------------
    其时各地情况大同小异,拙作后面有所提及,但不是本小说重点。谢谢。
    第8章 人生如棋

    岸边高大的乔木那主干依然挺立在寒风中,傲视着严寒,枝叶却萧瑟成一团。偶有树叶,冻得来发抖,飘落下来,飘飘荡荡,慢慢地跌到地面,来寻求大地母亲的温暖。而偎依在大地母亲胸膛上的野草们,还是挺着每一片绿叶,那绿色虽然苍老了,远远看上去,照样是茫茫绿色在野地上蔓延。
    对岸的青山连绵起伏,逶迤到上游很远的地方,一直到目力尽头的天际。太阳已经滑到西边,多云的天气,太阳有时露出脸来工作,有时就躲到云层后面休息去了。冬阳懒懒地,发出有气无力的光,给江面和大地铺上一层淡淡的金色,金色幻化出一丝暖意。阳光已经不刺眼了,可以很清晰地看出太阳的轮廓线,像镶了一圈金边一般,正在慢慢地坠向西边的山头。云层也在向西边聚集,像是要分享斜阳那最后的温暖,当太阳躲在云朵身后时,把云朵的边缘染成玫瑰色。让江边游泳的人,沉静下来,看着那梦幻般的色彩,生出许多遐想。
    方二打破了沉寂,原本在沙地上倒立行走的他,停下来告诉吴能:他兄弟安顺走了。
    当初他父亲就希望他兄弟二人能到一个生产队去,还指望他照顾刚16岁的安顺。结果兄弟痛快地走了,他却没去,现在他父亲又在催他赶紧走。到他们学校的工宣队并不是他父亲厂里的,是另一个厂的工人。工宣队的人已经找过他,动员他赶快走。对他说你是工人的后代,下乡前途一片光明。方二一听,在心里说:玻璃瓶里的苍蝇,前途光明,出路难找。 一看他不吭声,工宣队的人不耐烦了,不等他说话,把手一挥说:啥话都不要说,革不革命,就看行动了。好像方二就是一只苍蝇,一挥就可以扇下乡去。方二一看工宣队那个阵势,根本就没有他说话的份,借故躲了。
    他问吴能:“老吴,你咋样,上你家了吗?”
    “来过了,我正好不在家。听我妹说也是来势汹汹,我准备躲,不惹他们。诸位也躲躲为好,工人师傅们现在是领导阶级了。”
    (续前)

    吴能在“文革”中跟工人组织打过不少交道,晓得他们的脾气,劝大家小心点。
    在他们当中,钟益生日子最轻松,没人来动员他。他不在户口所在地住,住的地方是爷爷家,父母单位又在外地,成了三不管。
    “我家也来过了。撞上了,人还很和善。”李轼从岩石上站起来,脱掉衣服,到沙地上活动。他脑壳里除了不去这点是清楚的,其他也是乱麻麻的,但他懒得想,心想还是下水游泳放松放松。

    杨建国站在岸上,天气仍然很冷,他双手插在裤兜里,看着李轼他们在江中翻腾。要在往日,他也就下水了,今天他实在没有心情游泳,连下棋的心情都没有了。工宣队的人已经拜访过他家,跟他讲了半天的革命道理,他没有听进去多少,脑壳里想的是咋个脱身。没等他想出主意,工宣队的人大概是有事,先走了。他反身又到李轼家了,问李轼的意见,李轼很干脆地回答:想不明白,就先缓缓。他们一起去了茶馆,碰见几位校友,也在摆动员的事,一起摆了几句。在茶馆里的校友都是选择了不下乡的人,他静不下心来下棋,又被李轼拽到江边来了。
    过去他常听说“人生如棋”这句话,他觉得很有道理。现在他又觉得人生不如棋了,棋盘上的棋好判断,好走,就面对一个棋手。人生的棋不好判断,不好走,面对的不止一个棋手。而有时面对的棋手不是别人,正是自己,举起的棋子不晓得该往哪里落。杨建国清楚父亲内心是希望自己下乡去。父亲一辈子忠厚、老实,在单位是一个听领导话的模范员工,从不干与上面精神不相符的事。他想自己要不去,恐怕难过父亲这一关。从小就独立性很强的他,平常可以不听父亲意见,在下不下乡这件事上,不能不在乎父亲的想法和感受。
    摆在他面前的事就像一盘棋,落子无悔,一步走错,全盘皆输。棋好下,输就输了,输了可以重来。而人生这盘棋,不好下,一步错了就没法重来。不过有一点倒是一致的:人生和棋局都有主动时,也有被动时。
    如今他就处在被动的境地,感到这种窘境和压力,就只好像下棋一样,先走一步应手,看对方落子后再说。先不报名,等一阵,看下一步情形再说吧。
    第9章 童队长

    工宣队的童队长迈进李轼家。他一进门,一屁股就坐在李轼家中唯一的那把藤椅上。
    童队长是一个四十来岁的煤矿工人,个子不高,跟李轼差不多,倒是壮实得很。他阴沉着一张削瘦的脸,一脸的褶子,第一眼就给李轼留下不好打交道的印象。后来跟童队长打过几次交道后,李轼才晓得童队长的为人并不像他那张阴沉的脸,那是岁月留下的印记,而童队长的性格跟他的身板一样:敦实憨厚。他虽然是工宣队队长,在李轼看来为人还算和善,至少不像有些工宣队员那样张扬,一付不可一世的样子,好像真能领导一切似的,因为那时领袖说过一句话:“工人阶级要领导一切”。
    童队长戴着一顶深灰的鸭舌帽,穿一件皮夹克,裤子就是单位发的工作裤,脚上是一双翻毛黄皮鞋。李轼打量着童队长的黑皮衣,想这皮衣服值钱,黄皮鞋有可能是工作鞋,也值点钱。童队长从第一次到他家,到最后一次见面时,一直就是这身穿着,没再换过。
    童队长每次来都跟李轼讲各种革命大道理。但他第一次进李轼家,说的第一句话却不是革命道理。他在藤椅上挪挪身子,坐得更舒服后就开口了:
    “小李哇,你家原来就住一间房嗦?”
    看着童队长那张阴沉的脸,李轼一愣,心想这童队长没有直奔主题,倒还有点近人情,转念一想来者不善,善者不来,不晓得他是打啥主意?无非是绕弯弯,只是点点头:
    “嗯。”
    “跟老子原来城头人也有住得这样窄的嗦。”童队长打量着房间内的3张床、一张书桌、几个凳子,已经把房间塞满了。
    “嗯。”李轼又点点头。他坐在旧书桌旁边的凳子上,心想这不是明知故问嘛,还是心存戒备地看着对方。
    “跟老子还是我们乡下好哇,住得宽敞,就算是破草房,起码也有三四间,不像你家连转身都打不过嗦。”
    李轼一听,心里说,终于来了。绕了一圈,绕到“乡下”了,这才是你童队长想要说的事。看着那冷冷的脸,李轼心想你哄鬼呀,乡下好?乡下好你干啥还往城头跑?他没再答应,想看童队长咋个往下说。

    (续前)

    这时的童队长,也在打量跟前这个瘦筋筋的人,跟前的人没有因为他的到来而紧张,一脸的平静,眼神冷冷的,看不出脑壳里在想啥子。他心里想:城头的学生娃娃,大家都服从号召,二话不说就下乡了,这小子还在想啥子嗦,还硬要顶着风头不去。看不清形势,明摆着要吃亏的哇,年纪轻轻的,不能让他犯错误,还得劝他去才是嗦。于是从衣袋中摸出纸烟盒,抽出一根,客气地一问:
    “会抽烟嗦?来一根。”
    “不会。”李轼会抽烟,没瘾,一般也不在家抽。眼下则不想跟童队长有瓜葛,就回绝了。
    他看出童队长抽的烟是一种便宜的烟,一毛钱一包的‘春耕’牌。他看见童队长四下扭头在书桌上找烟灰缸,就说:“家里没有烟灰缸,烟灰就抖地上吧。没关系。”

    童队长一边眯着眼抽烟,一边睁大眼吐烟气,不紧不慢地开口了:
    “小李哇,我是一个大老粗,没啥子文化,跟老子认不到几个字嗦。你看你墙上贴的那些字,我一个都不认得。我也不会说话,有话就直说。同学们都走了哇,你咋个还不走嗦?”
    “不想去。”
    “为啥子不想去哇?”
    “不为啥子。”
    “不为啥子?不为啥子!跟老子那你总得有一个理由嗦!”
    李轼心想,理由当然有,管事的人不干正事,经济一团糟,年青人就不了业,让我们下乡,凭啥?不过这些想法只能放在心里,一说出口,就会带来麻烦。所以只是说:
    “我觉悟低,理解不了。为啥非要我们下乡。”
    “你看绝大多数的学生都理解,跟老子都去了哇。你说不理解,那好办得很,跟老子就不用理解,照着做就行了嗦。到了农村再慢慢理解也来得及哇,革命不分先后嗦。跟老子,伟大领袖的最高指示,你理解要执行嗦,不理解也要执行嗦,这不仅是态度问题,更是立场问题哇!”
    (接前)

    李轼明白这不过是鹦鹉学舌罢了,没有理会。心想文化大革命真是锻炼人,连童队长这种自称不会说话的人,如今都能说得一套一套的。他也看出童队长虽然是阴着一张脸,却不是那种以势压人的人,内心是一个善良的人,于是说:
    “童队长,你说乡下已经有好几亿农民了,比亚洲其他国家的总人口还多,还要我们去干啥?”
    “小李!不要跟老子扯啥亚洲非洲的!我问你,这跟乡下有多少农民有啥子关系哇?我跟你说,这跟你们年青人走不走革命道路有关系嗦,跟你们能不能成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有关系嗦。跟老子,这是伟大领袖的战略部署,你得从这个高度来认识这个问题哇!”童队长狠狠地抽了一口烟,眼睛直瞪着李轼。
    看着眼前的童队长,在那旧藤椅上晃来晃去,压得藤椅吱吱响。李轼心想,你也未必就相信这些屁话。至于自己,他从来就没有奢望过能成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自己老爹是右派,自己早就被划归黑五类子女了,还扯啥接班人不接班人的。但他明白,这些话私下里在朋友堆里说还行,要在公开场所说,在工宣队面前说,那是自找麻烦。他避开童队长的目光,敷衍一句:
    “这样多的人下乡去了,既不多我一个,也不少我一个。我看农村根本就不需要我们去。”
    “我再跟你说一遍哇!跟老子不是人多人少的问题嗦,也不是农村需不需要你的问题嗦,是你需要在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需要在农村锻炼成长的问题嗦。”童队长的声音有点提高了,那张脸是真的阴下来了,“你晓得不?你们这些学生娃娃,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要再不下乡,连麦子韭菜都分不清楚!”
    说到这后面一句话时,童队长很激动,好像这些学生娃娃分不清韭菜麦苗是一件很不应该,甚至是很可耻的事。他狠狠地吸了一口烟,已经快烧到手指了,才把烟屁股丢在地上,又狠狠地踩一脚。

    李轼最烦这类官腔,尽管是由童队长照搬过来的。不过他不想跟童队长扯这些,也不想激怒对方,就冷冷地回了一句:
    “我没有看出来为啥要这样成长。还是刚才那句话,我还没有理解,等我理解了再去吧。”
    (接前)

    李轼没有把他内心的想法说出来,他觉得童队长的激动有点莫名其妙,不要说他们这些学生一年两次下乡劳动,分清麦苗韭菜是轻而易举的事。就算分不清,哪有啥关系?我本来就不想当农民,我分清这些庄稼有啥意义和作用?反过来,把农民放到工厂去,他能分清工厂里的车床、刨床、铣床吗?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把这一行的放到另一行去,用另外的标准来要求他,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人哪能啥事都晓得啊,这根本是不可能也是没必要的事情。
    “李轼,像你这种家庭出身的人,跟老子更应该早点到农村去改造思想哇,跟不好的家庭出身划清界线,走革命道路嗦。你不去没有好结果!”看着李轼不理不睬的样子,童队长的话强硬起来。
    “童队长,我家庭咋了?我家庭也不是剥削阶级,父母都是靠劳动吃饭的。父亲政治上有问题,是他个人的事情嘛,跟我们当子女的有啥关系?再说,我出生的时候他还不是右派,咋就成了出身不好?这算啥逻辑?”李轼没有回避对方的眼光,而且提高了声音。他看出童队长是一个厚道人,忍不住发起了牢骚。对这问题他一直是耿耿于怀的,过去在学校不好说,现在无所谓了,既不升学,也不就业,跟老子大不了就是卷起铺盖下乡去,有啥好怕的。
    “你晓得不?党有政策哇,有成份论,不唯成份论,对出身不好的人也是重在表现的嗦。跟老子,你实在想不通不关事,还可以再想想哇。时候不早了,我明天再来嗦。”童队长虽然还是一口大道理,语气却是缓和下来。
    童队长看出李轼是个性子犟的人,这种不晓得天高地厚的人肯定要吃亏。他想,跟老子难怪你爹成右派,肯定也是这种不晓得深浅的人,跟老子管不住自己那张嘴巴。不过他不愿意像一些工宣队员那样给对方上纲上线,他觉得那是在“整人”,他看不上那种人。虽然他也总把“路线问题”、“立场问题”挂在嘴上,但那就是例行公事,顺便壮壮声威。他心里想学生娃娃都是在新社会长大的,都是受党教育的,能有啥大问题,最多就是思想落后点。
    李轼也松了一口气,看着那把旧藤椅,心想童队长要再不走,或再晃几晃,旧藤椅非散架不可。别看李轼家窄,朋友们都爱来坐着摆龙门阵,而哪个先来哪个都爱坐这把藤椅,因为它坐着比木凳子舒服。童队长一走,李轼就找棍子把藤椅加固了,免得人坐上去摔了。
    第10章 孟队员

    果然,第二天童队长又早早来了。
    童队长又把身子往那把藤椅上一靠,坐舒服后,就跟李轼摆起龙门阵。
    李轼其实还是很同情童队长的。童队长原来就是农民,后来家附近有了煤矿,他到煤矿挖煤,干了十来年,调到一个国营大煤矿,转成正式职工,老婆儿女户口还在农村。大的儿子是初一学生,这次也下乡,算是回乡知青。童队长对李轼说:
    “我也舍不得让娃儿回去,他比你还小两三岁,才16岁哇,原来以为读书后能在城里找一个工作,跟老子这下子又缩回去了。但这是毛 的号召,我们必须执行的嗦。这个没二话好说。”
    看着童队长不苟言笑的脸,李轼心里说:这种号召有啥道理?哪个愿意去就让哪个去吧,干啥要强迫不愿意去的人也去。我自己为啥就不能作选择?但这层意思跟童队长是说不清楚的,在童队长的心中,领袖的话真是一句顶一万句的。他在心里觉得童队长这类人很可怜,脑壳长在别人的肩膀上,居然相信在一个国家里就只有一个人说的对。话说回来,童队长也许就是职责所在罢了,也许心里另有想法,不跟自己说罢了。这样一想,他不愿意跟童队长说下去,心想你爱说啥就说啥吧。
    “你不要以为我是为了完成任务哇,跟老子我是为你好。说句心里头的话,你去不去跟我个人有啥子球关系?你去了,我回矿上挖煤,你不去,老子回矿上照样挖煤嗦。”
    接下来一周,童队长几乎天天来找李轼,一坐就是半天,把那些道理翻来覆去地讲。走时留下一地的烟屁股。李轼由着他说,不得已时就简单回答一句。

    (续前)

    有一次,童队长还带来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队员,他介绍说姓孟。孟队员一身工装,很朴实,唯独脚上的一双三接头皮鞋锃亮,与童队长那翻毛皮鞋相比,透出时尚。破“四旧”的风已经刮过去,人们在穿着打扮上的限制松动了一点。
    童队长仍然往藤椅上坐,那是在靠门的位置,透气些。孟队员坐在靠书桌的凳子上,那锃亮的皮鞋尖就不停地在点着,像在为一支进行曲打拍子。孟队员也是一根“烟枪”,他和童队长喷出的烟雾有时轮番在室内盘旋,有时一起在室内缭绕,引得李轼很馋,也只好忍住。
    李轼看见童队长悠闲地把帽子取下来,放在椅子侧面,然后看了年轻队员一眼。他明白童队长是让孟队员充当主力了。
    果然,孟队员一清嗓子就开始了。他记忆很好,张口就给李轼背了一段最高指示:
    “一切可以到农村去工作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童队长在藤椅上晃晃身子说:“小李,你看毛 说得多好嗦,一切可以去的知识分子都要去。我跟你说,农村宽得很哇,跟老子再去多少人都装得下哇。”
    “童队长,你太抬举我了,我就一个初中生,离
    知识分子还远得很。起码是中专生、大学生才算得上知识分子嘛。啥时候把我们升格成知识分子了?”李轼心里真觉得好笑,就说,“这都是毛 很早前说过的话,是农村搞合作化时候,是鼓励那时的知识分子到农村去担任会计、技术员这些工作。”
    “小李,毛 说的话,哪个时候都管用哇!”童队长晓得李轼在绕弯弯,直截了当地说,“跟老子下乡干啥有啥关系,只要下乡就要得哇。”
    不等李轼回答,孟队员把烟屁股往地上一丢,脚尖停止了打拍子,一字一句地说:
    “李轼,你说你不算知识分子,那就算是这样吧。我问你,你算青年吗?”
    “这话啥意思,有啥算不算的,我就是青年嘛。”
    “好!既然你也承认自己是青年,那你就看毛 是如何对青年说的。”
    李轼一听就明白了,对方把自己绕进去了。从《毛 语录》发行于世后,他们这些学生基本上把毛泽东的语录背得滚瓜烂熟,毛选四卷本也整得同样烂熟,都是为了在辩论时作为“矛”或“盾”的。所以当年轻队员一说到这里,他已经猜到对方要背诵那一段了。他心想跟老子够阴的,果然,那年轻队员很麻利地背了一段语录:
    “看一个青年是不是革命的,拿什么做标准呢?拿什么去辨别他呢?只有一个标准,这就是看他愿不愿意,并且实行不实行和广大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

    (续前)

    这段话,李轼太熟悉了,可以说那时的学生都很熟悉,常挂在嘴边的。如今这话也套在自己脑壳上来了,只是他现在对这话已经有自己的理解了,这种在特定时期说的话,不能永远行之有效。退一步,就算它有效,也只是一个标准,不是唯一标准。再者,跟工农结合形式应该是多样的,并非一定要背着铺盖卷下乡去。当然这些念头,不能跟对面的童队长和孟队员说,一说就是大麻烦。
    孟队员一背完,立即就盯着李轼问:“毛 的话不用我跟你解释了吧,你作为一个青年,是不是该立即下乡去。”
    对方问话语气平缓,内容咄咄逼人。问话是在意料中的,李轼并不在意,心想,你不就是运气好点嘛,早几年没考上高中,又当了工人嘛,你神气啥。要不然,你也是知青,也该下乡。所以平静地回答:
    “毛 说了,和工农结合嘛,就是说和农民和工人都可以嘛,我就是想和工人结合,这没错吧。”
    “当然错了!像你这种人,跟老子根本就不配和我们工人结合。你想进工厂,那是做梦!你这种人就只配到农村去,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跟老子好好改造思想!好好改造世界观!”孟队员终于被李轼软中带硬的话激怒了,一下从坐着的凳子上站起来,一巴掌拍在旧书桌上,震得笔筒里的笔往外跳。
    (续前)

    李轼从他声音里听出来的不单是火气,而是火药味。他在心里冷笑了一声:就凭你还想把老子哄下乡去。他没作声,看了一眼掉在书桌上的笔,心想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李轼这时想起前些天吴能说的,到他家去的工宣队员都是那种性格直爽强悍的人,一听你对上山下乡运动不以为然,立刻就说你思想反动。吴能说他接触过不少这样的工人,对上面说的是坚信不疑的,他一看是这种情况,就三十六计走为上。李轼想吴能尚且招架不住,自己更得逃之夭夭。
    童队长让孟队员坐下慢慢说。趁这个机会,李轼跟童队长说要先上厕所方便一下。坐在门边的童队长一点头,收回腿,李轼立即侧身走出门,厕所在院子的尽头,那里离院门不远。他立即出院门,扬长而去。
    第11章 庙跑不了

    “伯母,建国不在家?”李轼刚进杨建国家门,碰见建 亲,就问她。
    “刚出门,没去你家?”
    李轼一听,晓得杨建国肯定去茶馆了。他刚想离开,杨母就拽住他悄悄说:“杨建国刚跟老头子吵了一架,一摔门走了,我还以为去你家了。”
    “为啥吵?”李轼明知故问,他晓得杨建国肯定又是跟他爸为上山下乡的事争吵了。他听杨建国说过已经吵过几次了,而杨建国的父母,当着他的面,也埋怨过儿子好多次。
    “还能为啥?还不是为上山下乡的事嘛。刚开始还好点,这段时间一说这事,俩爷子就吵架。”杨母继续说,“你去劝劝老头子,让他不要上火。”
    杨建国的父亲叫杨立信,文化程度不高,是单位的电工,对电工那一套很熟练,对无线电知识也很在行。杨建国受他影响,从小就爱摆弄矿石收音机,后来又摆弄电子管收音机。杨立信跟李轼父亲曾是同事,住一个院子,两家曾是邻居。后来李家搬走了,但相距不远,李轼常去杨家,跟杨立信很熟悉,摆龙门阵也很随便。杨建国家有两间房,但人多,也是挤得很,炉灶只好摆在门口过道上,人过时也得顺一边走。当李轼随杨母进房后,杨立信先跟他打招呼:
    “小李来啦,建国没去你那里?”
    “没有。可能去茶馆下棋了。”
    李轼这样回答,是晓得杨立信小时候就教杨建国下棋。从让子开始,到平下,到后来杨建国不再跟他下,因为父亲远不是儿子的对手了。作为父亲,杨立信当然晓得儿子的兴趣。
    “他还有心思下棋,我这里都被单位逼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了。”杨立信接着说:“你们从小就要好,我晓得你说的话,他能听进去。你帮我劝劝他,让他早点下乡去。”
    “伯父,我自己不去,我咋好劝建国去。这事还是让他想好了再说吧。”
    “小李,我是看着你们姊妹长大的,你不去,我晓得是有你的考虑。我不劝你去。你父亲的情况我们都晓得,政治上的事我不说,他的为人我们都很尊重的。但这上山下乡,是躲不开的。”
    (续前)

    童队长刚开始发现李轼态度还行,后来他才看出来李轼把他的那些道理全当成狗皮膏药一样,不予理睬,根本就不往心里去。不仅如此,童队长发现李轼在躲避他,有时他早上8点就到李轼家,就见不到人,说是出门了。童队长改变了策略,吃中午饭时间来光顾,还是见不到人。
    原来李轼小妹李芷一看童队长来了,就到院外去等到李轼,告诉他情况,他转身就走了。
    一日下午,李轼从茶馆回来,早上他就和杨建国到茶馆了。杨建国和一些校友天天泡在茶馆下棋,工宣队的人在他家连续等了好几天,连人都见不着,就把动员这差事转交给他父亲单位,让单位上的人动员他父亲,再让他父亲动员他。杨建国原本就少有在家呆,遇到这种情况,就更少在家呆了。李轼跟他分手回家,还没进院子,就看见钟益生在垣墙外面,有点奇怪,心想过去朋友们来找自己,如不在,要嘛是在家等自己,要嘛就径自走了。今天咋啦?刚想问,钟益生迎上来说:
    “你家有人,像是工宣队的,我进去看一眼就出来了。”
    李轼问长得啥样?钟益生把那人长相穿着一说,李轼说:
    “就是童队长。怪了,他原来都是一早就来光顾我家,今天咋改成下午来了。”
    “想必是上午堵不了你,下午来堵你吧。我看他抽烟挺凶,一房间烟味,满地烟屁股。”
    “他是一杆老枪,让他抽去吧。我们下河去。你那里咋样?”
    “我那里是三不管的地方,没人来动员我。”
    李轼和钟益生一起下河去了。
    (续前)

    李轼和童队长最后一次见面时,童队长说:
    “小李,跟老子我晓得你烦我。我跟你说点心里话,我晓得我说的这些劝不动你,我也就不劝你了哇。我们很快就会撤回去。但我只问你一句话,你不去你能干啥子哇?跟老子总不能靠父母养活一辈子吧。”说到这里,童师傅想起上面交待的精神,要打消对方心存侥幸的心理,把退路堵死,只能走下乡这条路。就提高了声音,“因为政府是不会安排你们这种人参加工作的!换句话说,就是你们没有任何出路!更不要说前程了嗦。”
    这几层意思,童队长已经倒来倒去告诉过李轼若干遍。李轼没有回答,因为他真不晓得出路在哪里?他回答不出来。不过,他晓得自己的出路不在农村,他明白自己要啥和不要啥。他要的是一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这点童队长已经说得斩钉截铁:不可能。而童队长说的下乡这条出路,却是他不要的,他在心里也说得同样干脆:不可能。
    李轼晓得童队长是一个厚道人,也明白他是为自己好。但他打定主意不下乡,心想总跟童队长争论也没啥意思,要再遇到那种年轻队员,麻烦大了。到后来,他干脆就上钟益生家去住了,白天晚上都不在家。
    童队长扑了几次空后,晓得李轼是故意躲开的,也不再来找他。童队长在离开李轼家时摇摇头,心里想:年轻人嘴上无毛,办事不牢。你能躲到哪里去?和尚能跑,庙能跑吗?
    第12章 大年三十

    1969年的春节在2月中旬,这个春节对李轼来说,印象很深,接连发生的事都是他没有料到的。
    年前,当领袖要求学生上山下乡的指示见诸报端时,离1969年元旦没几天了。第一批学生要赶着到农村去过一个革命化的元旦,在元旦前就下乡了。武兴华就是其中之一,这批人不多。元旦一过,更多的学生又开始动身了,心里都在想既然早晚都要去的,那就不如早点去。顺便在农村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这也是一种革命觉悟高的体现。

    好多年来,春节对李轼来说,并没有特殊的意义,家里人都把它当平常日子过,既没有放鞭炮、也没有贴春联,也没人给压岁钱,也不像有些家庭那样,孩子们要换一身新衣。唯一的就是大年三十那天晚上,母亲要张罗着做一顿好吃的年夜饭,有些东西甚至是提前几天就准备好了。为此给家里的每个成员都分派点任务,或是去排队买东西,或是洗被褥蚊帐,或是搞室内卫生之类,不让每个人闲着,都要为春节高兴地忙碌着。

    大年三十,天有点阴。
    天气阴冷,阻挡不了老百姓过节的好心情,也阻挡不了家家户户对大年三十家人团聚那一刻的冲刺。只要情况许可,在外地工作或安家的配偶、子女总是像倦鸟归巢一样,急急忙忙往家乡赶,要在老家过一个团圆年。钟益生的父母也从渡口回来过年,昨天已到家。李轼的大姐二哥都在外地,二哥早些天来信说今年要回家过年。现在也像所有的倦鸟一样,正在往家“飞”,拎着行囊,在候车的地方焦急地等待,急急地挤车。中国人传统的喜庆颜色——红色,再一次跃上家家户户门前,那是火红的春联。当然春联内容是更具革命化了,诸如:“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之类了。
    (续前)

    当地过年的习俗很多,李轼家都把它简化了,唯独在吃方面还保留一致。初一早晨必须吃汤圆,这是家家户户如此的,而且讲究自家做,因为商店里没有生汤圆卖。
    半个月前,院子里各家已凑钱把院里闲置一年的磨子修好,到时各家就可安排时间推磨了。往往提前二三天,把做汤圆的糯米泡好,最迟在大年三十这天,各家都要把糯米推成浆,然后吊干或压干,就等初一早晨做汤圆了。有些家还要做鸭儿粑、黄粑之类,也需要在大年三十这天把它推出来。这一天,院子里的磨子就没有空下来过,有时院外附近的人也有来推磨的。过去,李轼也是家里推磨的主劳力之一,今年李轼家没人操持此事了,过去推磨觉得烦,现在没磨可推也觉得烦。看着别家都在忙,他有一种无所事事的失落感。
    院子里十多户人家都在为年夜饭做准备。院子里五音五味俱全,大人的吆喝声、小娃儿的喧闹声、炖鸡的清香、烧鱼的鲜香、熬肉的浓香……各种声音和味道掺杂在一起,很是闹热。忙碌辛苦了一年的人,愿意把平日舍不得花的钱用在这天,平日的节衣缩食就是为了今晚的餐桌更丰盛一点。一年来的艰辛都要在这一年最后的晚餐中得到慰藉,一家人能平安地坐在一起吃个团圆饭,其乐融融,一起摆龙门阵,过往的欢笑和愁苦就算过去了。来年如何?不管是好的歹的,一家人都往好的方面期待着。中国的传统节日中,中秋节又叫团圆节,但中秋节家人团不团圆,人们并不看重,大年三十才是人们最看重的团圆时刻。
    (续前)

    对老师来说,此时正是寒假,原本是可以松一口气的时候,而李轼的母亲却到了文教系统的学习班。“学习班”,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尤其是适宜于解决各类“思想”问题,解放后的历次运动中屡试不爽,经过二十年的运用,早已是炉火纯青。面对一些顽固而坚持不下乡的学生,给其家长办学习班,自然是一种首选方法。家长被集中起来学习,有一种很好的群体效应,学制极其灵活,一旦解决问题,即行毕业。因为李轼没有下乡去,他母亲也被“请”进学习班,眼看到了大年三十还没有“毕业”。家里没有主事的人,唯一的那点忙碌年夜饭的年味也没有了。
    虽说是年节了,为躲童师傅,李轼已有一段时间不在家呆。下午他从钟益生家里回来一看,家里冷清清的,转身下河去了。
    第13章 沿河看柳

    正是六九天气,谚语有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之说。
    蜀南地区,冬天时很多树木叶子仍在,不落叶。不少树木要到来年三四月份,新叶覆盖时,旧叶始去。所以,这时山上的松柏照样苍翠,桢楠、香樟也是绿色如往,只是颜色陈旧了些。而此时的柳树又率先披挂上了新绿。
    这时的杨柳如在近处看,绿色并不浓烈,呈现出一种鹅黄的叶芽,绿色是若有若无。但放眼远处,一排一排的柳树,万枝摇摆,新绿一片,带给感官的是春色萌动,春到人间了。与之呼应的是那树下的草丛,已经有了许多新叶,只是因为小,被去年的旧叶遮掩了,不起眼罢了,一场春雨后,它们就会快速地钻出来,再来一场春风,它们又会重新铺满原野。
    冬春之际的金沙江虽然仍是激流奔放,却沉稳多了,江水也清澈了许多,江面也窄了许多,最窄的地方不到二百米了。岸边较平的地方,河滩退出来很多,陡峭的地方,原来没在水下的岩石也露出来。最冷时候的三九四九虽然已经过去了,江边还是寒风阵阵,在其他地方感受不到这样强的风,在江边却很明显,那是因为大江的流动产生的风。金沙江还是那样明快跳跃,天空反而很阴沉,已经立过春了,蜀南地区的初春总是有淅淅沥沥的小雨,夜雨尤多。而这个城市春节那天,多半是在小雨天或阴天中度过的,人们已习以为常。
    这时的江边也没啥人迹,就只有李轼他们这一拨冬泳爱好者,还在若有若无的濛濛细雨中。衣服都丢在岩石上,用草帽盖着,人光着,任由那牛毛似的雨丝亲吻肌肤。
    (续前)

    李轼到江边时,平常一起游泳的人中,有家室的人都不在了,估计是忙着过年去了,就剩下吴能、方二、钟益生等五六个人正在活动身体,准备下水。
    吴能喜欢的方式是在沙地上跳跃。河滩上有些地方的沙层很厚,跳进去很舒服,疾跑一段,往沙地里一跳,陷在松软的沙堆里,一身的沙。方二还是在倒立行走,他的平衡能力极好,能来回转着走几圈。钟益生在业余体校射击队呆过,最擅长的就是平伸单臂托砖,三四块砖出手,能坚持好一阵。河滩上没有砖,他就用鹅卵石热身。李轼喜欢的方式是做俯卧撑,他一口气能做80个。方二第一次见他做俯卧撑时吓了一跳,说看不出你还有这两下。李轼说我瘦,自重轻,做起不费劲。
    方二一看李轼来了,就停止了拿大顶,对他说:
    “李轼,你们那位女同学遭殃了。”
    “是小马?”
    “是她。”
    “咋了?”
    “五花大绑,游街批斗。”
    “啊……啥时候?”
    “ 午。”
    “为啥?”
    “还能为啥,肯定是为上山下乡的事嘛。”
    李轼吃了一惊,一时无话。看着远处的山头隐藏在阴沉的天际,看不清原本的模样,心想要是为这个就弄人来游街,那这就有点可怕了,沉默了一阵才问:
    “那也总得有一个名目吧,我们不是也没去吗?也没有说就统统弄来游街示众啊?”
    “那你不也是学乖了吗?躲到钟益生家里去了,你要不躲,你试试看!要跟你找个名目那还不是太容易的事。我听说就是为了她跟工作组的人讲了几句道理。”方二说。
    这下,李轼是真没话好说了,陷入沉思。
    (续前)

    随着那种敲锣打鼓欢送知青下乡的闹热场面远去,城里又恢复了表面的平静。动员少数不愿意上山下乡学生的接力棒,工宣队移交给了学生家长单位。单位都成立了由领导挂帅的工作组。
    单位组织发挥了实实在在的作用,单位组织晓得用啥办法来攻坚克难。对付未下乡知青的家长,单位组织有的是运动经验。对付家长也远比对付学生本人容易得多,也有效得多。
    另一方面,当剩下极少数人未去时,实际上已经用不着动员了,其时不仅是知青本人和家长面临着单位的压力,而且面临的是整个社会的压力:所谓形势逼人,不去没有其他出路。强大的压力已经形成,一些刚开始还没去的人,也相继下去了。杨建国的兄弟建宜原本在观望,也在这一波动员中走了。
    春节之前,各单位对尚未下乡的知青又开始一轮挨家挨户动员工作,当时的提法叫“打一场漂亮的攻坚战”。二十年来,各级机构积累了丰富的运动经验,这次运动也不例外。一是由各事业单位、企业单位、街道居委会成立由领导挂帅的工作组,并抽调专人负责动员。二是在全市范围内运用各种宣传工具,大造革命舆论,突出上山下乡运动的正确方向。大街小巷都张贴满标语,宣传毛 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最高指示的伟大意义,让它进一步深入人心。三是举办各种类型的学习班,把没有下乡的知青家长请进学习班集中学习。四是同时树立先进典型。宣传某些单位所属的知青全部走了,一个不剩,宣传某些家庭几个子女,一个不留,全走了。五是对重点对象,动员多方力量协调做工作。子女或父母思想不通的,就找亲戚、朋友、同事出面,一个一个地做工作。采取多种措施,不留死角。
    攻坚战开始了,李轼的母亲也进了学习班。领导的话言简意赅:啥时子女下乡,啥时家长“毕业”。

    江风凛凛,李轼一边活动身子,一边在想母亲进学习班已经有一阵了, 午尚未回家,看来今天就悬了。小马的遭遇恐怕也跟这次攻坚战有关。
    第14章 自投罗网

    大年三十那天,工作组的人到小马家动员时,正好小马在家。院子上空飘荡着菜肴的浓浓香味,夹杂着一股苦涩的中药味,那是从小马家飘出的。
    小马原本不在家,也是躲工作组的人,出去了。不巧母亲病了,卧病在床,小马回来服伺母亲。左边的邻居大叔去工作组通风报信,右边的邻居王大娘告诉小马快走,说已经有人去工作组报告了,马上就要来人了,再不走就走不脱了。小马说:
    “我往哪里走?我妈病了,我得照顾她,得给她熬药。工作组来就来好了,我也不跟他们争,也不跟他们辩,随便他们咋个说。”
    “幺妹,工作组的人都凶神恶煞的,两句话不对付就出言语,出言语不说还动手。你不走容易吃亏,还是躲一下为好,熬的药我帮你看着。”
    “谢谢王大娘,不麻烦你。我不走,他们说啥我都不吭声,我又不犯法,我倒要看看能咋样。”
    “哎,憨幺妹,现在还有啥子法不法的,说你犯法你就犯法喽。赶紧走吧。”王大娘想这丫头这样犟,肯定要吃亏的,所以使劲劝她离开。最后一看劝不走小马,就叮咛她,“那你千万记住不要跟他们顶嘴,啊,幺妹。”
    其时已经晚了,想走也走不脱了。工作组得到“线报”后,迅速赶到,已经堵在院门口。
    (续前)

    工作组来了两个人,都穿着大衣,一个戴帽子,一个没戴帽子。他们没有找小马,直奔躺在床上的马母说开了,他们晓得,到这个时候还不下乡的学生都是一些顽固分子,不是他们说几句话就能凑效的。相反倒是家长们比较好对付,在那种政治挂帅,政治高于一切的年代,当家长的顾忌多一些,胆子要小一些。来几句上纲上线的话,一般家长都扛不住,只能乖乖就范。
    “马大娘,你是识文断字的人,大道理小道理我都不跟你讲了,我就问你一句话,不要紧,你咋个想的就咋个说,我们肯定不打棍子不扣帽子。”戴帽子的人先开口。
    “我病了,身上难受,也没精神头,想要歇一阵子。等病好点再说吧,要得不?”
    “你说伟大领袖的号召对不对?”没戴帽子的人立刻把问题提出来了。他没有理睬马母的请求,好似没有听见一样。
    一听到这问话,在厨房熬药的小马就晓得这两个人都是居心不良的人,给别人把坑挖好,就绕来绕去,想把别人绕进去。除非你是哑巴不能开腔,否则一回答就掉陷阱里。
    “当然对。”马母打起精神,小心翼翼地回答。
    “那我们该不该执行?”
    “该执行。”
    “既然该执行,为啥子你女儿小马不下乡去?你这是说一套做一套,阳奉阴违,对抗最高指示。”没戴帽子的人开始把“帽子”往对方头上戴了。
    “我……我咋是说一套做一套?你们可以调查,我大的两个娃儿连春节都没有过,就已经下乡去了。我……”由于生气和着急,马母的话有点不连贯了。

    (续前)

    躺在床上的马母身体很虚弱,她实在不想说话,想静静地休息休息。可是她又不敢怠慢眼前这两个工作组的人,只能小心谨慎地回答。只是在来人的眼里,她不过是装病罢了,想蒙混过关。没戴帽子的人毫不客气地打断了她的话,提高了声音:
    “我没有跟你说其他人!是说你眼前这个女儿,她为啥不去?你别以为去了两个,她就可以不去了!你这不是阳奉阴违是啥子!”
    “她也要去,我……我这段时间病了,需要人照顾,等我……病好了,幺女马上就去。”
    马大娘内心想的是,两个男娃儿下去就下去了,以后出不来,男娃儿也没那样恼火。女儿要是去了回不来就麻烦了,一个女娃儿孤身一人在乡下呆一辈子咋办?再说自己也确实需要女儿照顾。但她不敢说不让女儿去,只得拖延一时算一时。
    “少跟我们耍这些小把戏,我们见得多了,你这点小把戏还想在我们面前耍,真是不自量力。其他闲话都不要说了,你就说她哪天走,今天?明天?还是后天!你要是想拖,那我告诉你,拖是拖不过去的!全城的人都走完,就剩你女儿一个,你还想拖到哪年去!”戴帽子那个人已经失去耐心,开始吼起来。

    (续前)

    小马看着病中的母亲被两人折磨得有气无力,终于忍不住说话了。她本来是记着王大娘的话,不开腔的,但自己要是不说话,那这两人就无休止地纠缠床上的母亲。心里的怨气也起来了,却不敢说狠话,只能说软话。
    “我妈是真病了,老毛病好多年了,她的哮喘一到冷天就发作,老邻居们都晓得。你们看我正在跟她熬药。医生都说了要多休息调理,你们就让她休息休息,求求你们了,等她病好点再说吧。”
    “好啊,我们正等你表态!那你就说吧,伟大领袖的最高指示你照不照办吧?”没戴帽子的一看小马说话了,心里很高兴。他们逼马大娘是“围点打援”,一直在等小马自投罗网。
    小马明白自己不能顺着他们的话说,那是一张网,正张着大口等自己往里钻。她早打定主意不下乡,但眼下得先应付过去,她只得重复了一遍她母亲的话:
    “我妈病了,没人照顾,我两个哥哥都下乡了,离得那样远,也回不来,我当女儿的不能不管。我妈刚才说了等她病好了我就去。我也是这样想的。”
    “我们工作组也是讲政策,懂人情的,我们也是有爹妈有子女的人。你要照顾你妈,我们都晓得,也完全同意,但这并不耽误你下乡去。你只要把户口迁移证办了,你人可以先不下乡去,留在城里照顾你妈,这不也是两全其美嘛。”戴帽子那人的话说得通情达理,但对不愿意下乡的小马来说,却是步步紧逼,不留回旋余地。
    “你们看我妈病得这样厉害,就等她好了再说要得不?也不差这十天半月的。”
    “人嘛,吃五谷生百病,哪有不生病的?生病是很正常的,要是都像你这样,家里有一个人生病就不下乡了,那还有人下乡吗?过去我们的战士打仗还轻伤不下火线呢。你家这点困难,跟过去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相比,算啥呀?”没戴帽子的人说。在他看来,对方无非是找借口罢了,没有病也会找其他借口。所以他毫不松口。
    “我刚才已经说了,过几天等我妈病好了就走。”小马还是抓住这根救命稻草不放。
    “你既然同意去,现在就去派出所办手续!充其量一个小时就够了。手续办好了,你就可以安安心心地照顾你妈了,这样不是更好吗。”戴帽子的人说。他的逻辑很简明,手续一办,他的任务就算完成了,你也不能不去了。
    (续前)

    他们这点心思,小马当然也很清楚,户口一旦下了,再想上上,那就比登天难了。所以她想尽量拖延,先拖过这次再说 ,想看以后事情有转机没有,就推口说:
    “我现在也走不开啊,炉子上熬着药。我妈还等着吃药。”
    戴帽子那人明白小马是在拖延,心想不能给她留退路。他瞟了炉子上的药罐,立即说:
    “这点小事,回来再熬药也可以,一点都不影响吃嘛。再说,吃中药的病,也不是啥急病大病。对你来说,大事情是首先要响应毛 他老人家的号召。”
    “你们也太不近人情了。难道晚走几天就不行吗?毛 的号召也没有说非要今天走。”小马终于忍不住了,跟他们争论起来。
    “好啊,你还敢攻击伟大领袖不近人情。毛 他老人家天天忙着国家大事,这样忙,还能管你哪天走的小事。你真是太反动了,还敢钻伟大领袖号召的空子。我看你是不见棺材不掉泪!”
    那没戴帽子的心想你无故不下乡,还敢跟我们争论,恼羞成怒。好啊,我正等你往网里钻呢,立刻叫来了群众专政指挥部的人员,把小马五花大绑,弄来游街。说她是恶毒攻击伟大领袖,破坏上山下乡运动的现行反革命,在大街上批斗。

    群众专政指挥部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1967年江青提出文攻卫武的口号后,全国各地纷纷成立文攻武卫指挥部,到1968年又纷纷改名为群众专政指挥部,简称“群专指挥部”。它充当了公安司法的职能,其队员由各单位抽调,基本上没有法律意识或不屑于法律意识,以阶级斗争为理念。抓人没有任何手续,只要他们认为该抓的人就抓,把抓的人都当成罪犯一样来整治。
    “现行反革命”这项罪名是出自当时的《公安六条》,其中第二条把攻击、污蔑毛泽东和林彪的言行都当作是现行反革命行为。这是一项很宽泛的罪名,边界似有框又似无框,只要是对当下政策、运动有不同看法不同举动者,都很容易被框进去。
    第15章 尊严受辱

    方二走在大街上,天阴冷阴冷的,他不由加快了步伐。他准备去吴能家。
    悬挂在街道上空的横幅,有时被风卷翻过去成索条状,像是要把知青的思想束缚在一起;有时又被风鼓起成了一张张帆蓬,像是要鼓舞知青航行在广阔天地。横幅是红布,斗大的字写在方块纸上,再用别针别在红布上。横幅有新的,也有旧的,旧的是第一阶段动员时留下的,经过一段时间的日晒雨淋,字迹已经褪色模糊。而新的横幅,是最近挂上的,鲜亮夺目,诸如“坚决响应伟大领袖号召,到农村干一辈子革命”、“知识青年志在四方,扎根农村安家落户”。街两边墙上是同样内容的大红标语,新的把旧的覆盖了,诸如“一人下乡,全家光荣”“下乡光荣,不下乡可耻”……连一些门面的对联也是同样内容。一些专卖知青上山下乡用品商店的生意很闹热,不亚于专卖年货的商店。道旁行道树的枝叶上、低矮的建筑上、地上的角落处,还残留着欢送上一拨下乡知青的纸花、纸屑。
    方二对这些熟视无睹,急着赶到吴能家。突然,他停下脚步,他看见了小马。
    (续前)

    方二就是在小马被游街批斗时看见小马的。
    其时,方二眼中的小马已经很狼狈了。人被推在一个高台上,头发凌乱,衣衫不整,低着头,一声不吭。带队的那个人才三十多岁,正在挑动众人的情绪,他冲着围观的人群说:
    “知青下乡是伟大领袖的号召,执行领袖的号召最光荣。大家都是知青的家长或亲属,都有子女亲人下乡,大家都晓得下乡光荣。而你们看到的这个人,没有任何理由,就是顶着不下乡去,现在让她当着大家的面说,是下乡光荣还是不下乡光荣,是下乡的对还是她不下乡的对?”
    “让她抬起头来,当着大家的面说清为啥?我们的娃儿都能下,她为啥就不下。”
    方二看到了被迫抬起头的小马,一脸铁青,狼狈不堪,眼神却是漠视着远方,没有惧怕的意思。他在心里说,千万别开口,一开口你就会被口水淹死。
    这时小马的心里没有一点头绪,一团乱麻缠在心头,虽然愤怒,却强忍着。一路上被群专人员推来搡去,她精神已经有点迟顿了,已经不理会四周的声音,心底的声音是我不会如你们的愿,我就是不去。
    (续前)

    一看小马不说话,那个带队人又开始煽动大家的情绪,说:“大家晓得吗,这个人就是不下乡。工作组三番五次地上门动员,耐心劝说,她还是不下乡。这还不说,她还敢攻击伟大领袖是不近人情。这是现行反革命行为,大家说这种人是不是该严惩?”
    “对!该严惩,对这种人就是不能客气。跟老子不能手软!”
    “不去本身就是不对,至少就是落后分子。再敢攻击伟大领袖,那就不仅是落后,是反动言论的问题了,就应该法办了。”
    小马没有向周围看,这个场面出乎她的意料。她没有料到这点,她后悔不听王大娘的话。事已至此,她告诫自己不再说话,任他们说去。她看到过“文革”中批斗人的场面,没想到自己竟然落到这种地步,她也看到过那些被批斗人的唯一办法:一声不吭。
    大街上,围观的人中拍手称快者不在少数。他们说别人都下乡了,你为啥就不去,不去就应该被收拾。但也有人小声议论,觉得做得太过,就算不下乡也只是批评教育的范围,哪里就成了现行反革命!对小马这样的年青女娃儿采取这种粗暴的办法,让她今后不好做人。大年三十的,好歹让别人过完了年再说嘛。后一种声音很微弱,被淹没在充满革命激情的口号中。
    方二在人群中说,这帮群众专政指挥部的人都是一帮打手,一群疯狗,不问青红皂白就咬人。但方二不敢多说,也不忍多看,平日敢说敢做的他,这时也明白不能去闯这个火头。他也怕别人识破自己的身份,成为陪斗,悄悄离去。但他没有再穿过大街去吴能家,而是转身直接去江边。
    (续前)

    河滩上,料峭的寒风刮过,扬起一阵一阵的飞尘,原本下垂的柳条也跟着拂动挣扎。在场的几个人都没说话,心上像压了鹅卵石一般,沉甸甸的。心里都在想,哪个晓得小马的今天会不会就是自己的明天。
    方二打破了沉寂:“我听到那些喊好的人,就在心里咒他们的八辈祖宗,听到那些表示同情的话,我就想就算是一个疯狂的年代,也不是每个人都丧失理智,还有许多天良未泯的人。我不敢多看,一个年轻女娃儿被反捆着,被揪着头发,被推来推去,被拳打脚踢,脖子上还挂一块牌子,真有点惨不忍睹。老吴,那疯狂的劲头,就像当初我们斗走资派一样 。当初真以为是阶级敌人,就得往死里整,如今回想起来,真很内疚。”
    “唉,我当初也是疯狂过,虽然没有动过手打过人,疯狂劲也不小。现在我当然不相信那些走资派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不过,当官儿的多少有些劣迹,吃点苦头没准对他们今后当官有好处,也许多少能体会点民间疾苦。把这一套加在没有下乡的学生头上,同样是没人性。虽说是个别人所为,也是在这种疯狂革命下滋生出来的。”吴能说。
    “李轼,你们这个女同学,有种,别看那样文弱,却没有一点怯色。”方二很佩服,由衷地说。
    (续前)

    李轼没有回答方二的话,看着那些已经崭露新叶的小草。他很了解小马,娇小的身躯,像大地上的野草,充满顽强的生命力。春天刚开头,寒意还笼罩着大地,江边河风凛冽,岸边那些常绿植物虽然还是绿色,但色彩已经陈旧,即便是雨水冲洗过也还是去年的旧绿。它们正在积蓄能量,等待春雨之后,用新枝新叶来代替去年的旧枝旧叶。
    小马叫马兹青,是李轼同班同学,在校时学习成绩上乘,是一个文静又聪慧过人的姑娘,对文革运动介入不多。没想到这样斯文的一个姑娘敢于不下乡,那需要多大的勇气和胆气。面对突然加之的凌辱,又需要多大的坚韧才不至于精神崩溃。可惜她没有遇到童师傅,像童师傅这样的人是不会做出这种没有一点人性的事的。李轼想幸好自己后来躲开了工宣队,否则结局如何,也很难说。
    天冷,天色更阴沉了,晚上恐怕又有小雨。估计快到下午五点了,几个人心情都不太好,不再说话。大家又开始活动身子,活动开后,急急忙忙下水,匆匆游了一阵子,上岸穿衣离去。临分手时钟益生问李轼:
    “还上我家去吗?”
    “不去了,你父母都回来了,一年就一次假,你还是陪他们吧。我也得回家看看,过年了,我妈还在学习班圈着,不晓得现在放回来没有?”
    第16章 户口被下

    李轼回到家,母亲已回来了,正在忙着做饭。李轼长舒了一口气,原来听说是没有结果不让回家过年的。看母亲的神态,好像没有啥事。不过,以他对母亲的了解,那脸上的平静,是太平静了,像装出来的。李轼心里倒有一点不平静了,但没有多问,忙帮着做饭,他晓得母亲在意这一顿年夜饭。
    年夜饭吃得没滋没味,一家人心里都揣着心思,也不便说,都晓得母亲是有事要说。饭前,二哥也赶到家了,还带来一些礼物,大儿子的归来,不像往年那样,让母亲很高兴。饭后,母亲说话了:
    “你们姊妹都在,今下午我把户口簿交出去了,老三下乡的户口手续办完了。”
    她一边说一边从包里缓缓掏出一张纸:“这是户口迁移证明。我说给安排一个近一点的县吧,管事的人说是你当初不走,近的地方已经没有了。这是很偏远的一个县。”
    事情出乎李轼的意料,又好像冥冥之中已定下一样,事情总得有一个了局,也许就应该是这个了局。他看着头发花白的母亲,没有说话,才50多岁的她,显得比实际岁数老得多。她多年来独自撑着这个家,那瘦弱的身躯像一棵大树,尽管自身在风雨中摇晃,仍为树下的小草遮风挡雨。他想母亲已经替自己承受了许多夹磨,这个了局也好,至少是母亲的压力可以释放了。其实李轼没有想到的是,作为母亲,他妈的心头压上了更沉重的石头。
    至于被安排县的远近,李轼根本不在乎。他晓得不是没有近的地方,而是对他们这种人的惩罚,广阔天地,哪里会没有地方。对他来说,就是在家门口,他也不会去的。李轼不想去问母亲事情的过程,怕她难受,他能猜到个七八分。况且,事已至此,过程还重要吗?
    小妹告诉了他经过。
    (续前)

    李轼的母亲叫岳洛文,因为李轼没下乡,也进了文教系统办的学习班。在大道理和政策学习完后,又小组讨论,说是讨论,其实就是二三个作思想工作的人和一个被作思想工作的人“讨论”。诸法之后,效果不甚明显,因为李轼仍然不报名下乡。
    主持学习班的领导严厉批评岳洛文:
    “岳老师,你还是没有深刻认识到上山下乡运动的伟大意义。不然不会这样消极,连起码的觉悟都没有。”
    岳洛文心里想,又不是让我下乡,你们要是有本事,将这些道理去跟我儿子讲,跟我说有啥子作用。但她不敢将心里话说出来,只能说:
    “我是响应号召的,支持儿子下乡的。也劝说了他很久,每天都在劝说,但他不去,我也实在没有办法。儿大不由娘。”
    “这叫啥子话!这是你一个当老师的人的觉悟吗?不是让你儿子跟你走,是让他跟党走,跟伟大领袖毛 的革命路线走。你咋连起码的觉悟和立场都没有啊!还说啥儿大不由娘。”
    “是啊,这些道理我都懂。我也反反复复地跟他讲,他就是不听我的,总不能让我把他绑着去吧?”
    “岳洛文,端正你的态度,啥叫绑着去!一听你这话就是很有抵触情绪的。我们是讲政策的,思想不通,我们可以做思想工作,直到每个人都高高兴兴地去。当然,对个别思想落后又顽固的人,是要采取一些措施的!”领导的话刚劲而凌厉,句句都说在要害上。
    岳洛文确实是有情绪的,多年来因丈夫的右派问题而受到影响。自己受影响不说,子女们为此也受影响。小女儿李芷小学毕业没有考上中学,李芷想不明白,问她是咋回事。她当然明白是咋回事,却没法跟女儿说明白是咋回事。她不能实话实说,那是与李芷在学校中受到的教育不一样的,而李芷还小,弄不明白现实中的问题比“书本”中问题复杂得多。到了上山下乡运动时,岳洛文对李芷说:
    “你看,你是因祸得福。原来学习不如你的进了中学,现在成了知青,要下乡。你没进中学,成了社会青年,就不用下乡了。”
    话虽这样说,但岳洛文心底是不踏实的。随着动员的展开,有些街道也在动员社会青年下乡。天晓得政策会咋个变,如李轼始终不走,在这种情况下,很可能影响到李芷。岳洛文心里有恐惧心理,现在儿子要是再不下乡,自己和家庭还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她真不敢多想。所以,从内心讲,她是支持儿子下乡的。
    (续前)

    上山下乡运动一开始,岳洛文就问李轼:“老三,你为啥不愿意下乡?这样多的人都去了。”
    “不去,去了就出不来,我不想在农村呆一辈子。”
    对这点,岳洛文是心知肚明,儿子说得对,只要下乡了,肯定是回不来了。因为丈夫的问题,前些年子女的升学、就业都受影响了。老三是把这点看明白了,所以一点都不犹豫,坚决不去。但要是不去,反过来又会带来更糟的影响。所以,岳洛文在家也多次劝说儿子:
    “老三,还是下乡去吧,这是运动,运动不达到目的是完不了的,你能挺到啥时候?胳膊拧不过大腿。再说,你下面还有姊妹,你不走,会不会影响到他们?”
    李轼还是那两个字:不去。
    岳洛文不单自己劝李轼,还请来自己一些要好的熟人,也是李轼尊敬的人来劝李轼下乡去。那知李轼撂下一句话:宁死也不下乡。岳洛文也了解自己的儿子,是一个个性强的人,想好的事,不回头。所以,从开始动员到现在,她就没有睡过安稳觉。
    *            *          *
    今天,当学习班的领导批评她时,她想到李轼固执的态度,很无奈地回答:
    “那你们说我该咋个办?”
    “你就没有想想其它办法?”
    “我是真没办法,你们要是有啥办法,我肯定同意,也肯定支持。”
    “只要你是真心支持,那就好办。你把户口簿和粮本交出来,就行了,剩下的事我们来办。”
    一听这话,岳洛文大概猜到对方的举动了。但支持的话已经说出口,收不回来了,进而想这样也许能让老三下乡去,她只好回家取出户口簿和粮本交了。历来办户口是最麻烦的事,今天却不到十分钟,李轼的户口和粮食关系就办好了。
    (续前)

    大年三十夜,当岳洛文把户口迁移证明交给李轼时,只简单地说:“你不要怨我,既然户口都下了,你还是去吧。”
    岳洛文心想,这事可以先松一下了。半个多月来,她自己也觉得快要崩溃了,既然户口已经下了,老三也只能去了。她不担心农村苦不苦的问题,老三是能吃苦的。至于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看老三自己的造化吧。不过儿子的平静反而让当妈的感到有点不踏实,她也了解李轼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主意。她跟工作组说的话并不是假话,李轼确实是不听她的劝说。
    拿着那一张户口迁移证明,李轼有点发蒙了,不晓得该说啥,原来设想的很多结局,到头来却是如此简单,实在出乎意料。二哥拍了拍他的肩头说:
    “老三,你也长大了,是成人了,自己的事自己拿主意吧。让妈少操点心。”
    “嗯。”他只回答了一个字。他明白二哥的意思,是让他下乡算了。心底的声音是:主意早想好了,不去。
    李轼刚进小学,二哥李兆就小学毕业,赶上父亲出事,未再升学,开始独立谋生。李兆干过社会底层的几十种临时活路,一直混到18岁,才在外地一个磷矿找了一份合同工干。李轼想二哥既然能在社会上生存下来,自己为何不能呢?
    静下来后,李轼的第一个念头是,户口下了,我也不会下乡去。第二个念头是明天去杨建国家和吴能家,把这最新的情况告诉他们,让他们提防着点,不要重蹈自己的覆辙。
    第17章 道高一丈


    大年初一,不等李轼去找杨建国,杨建国倒先上门来了,他们家相隔不远。不等李轼说话,杨建国先说开了。
    杨建国的户口也被下了。同一天的事,大致情况与李轼遇到的差不多,在学习班的杨立信被逼交出了户口簿,办完下乡的手续。杨建国看着像做了错事的父亲,在心里长叹了一口气,想事已至此,说其他都没用了。他晓得父亲是希望自己去,而在之前,他已经有过一走了之的想法,就是不愿意让父亲被逼得焦头烂额的。杨建国一个兄弟一开始就下乡了,一个在动员一阵后也下乡了,他没有去。他曾问过李轼的意见,李轼说:“不去为好,去了你也得回来。先不说别样,你下乡后,找哪个下棋去?难不成总是一个人打谱。”他听后点点头,同意李轼的分析。但他父亲在单位上被动员得日子难熬,吃不好睡不好。他看在眼里,心想不能让父亲太为难,让父亲成为单位上的“落后分子”,在人前抬不起头。于是他想,去吧,别人能去,老子又怕啥。
    如今没等他报名,户口先下了。既然户口都被下了,再赖在城头,说不定还得给家里再找麻烦,倒不如先下去再说吧。大年三十晚上,杨建国对父亲说:
    “爸,这事怪不着你。我在家过完春节,背起铺盖卷就走。”
    (续前)

    听杨建国说完,李轼与他相视一笑,都是无奈的表情。杨建国是来约李轼去人工湖坐茶馆。
    “李兄,你咋样?”杨建国太了解李轼,晓得他那怕是户口下了,也不会去的。只是出于友情,关心地问问。
    “不去。”
    “李兄,你觉得我是去好还是不去好?”杨建国心里已经决定去了,但他还想最后听听老友的意见,他希望老友的话能留住自己。他晓得李轼考虑问题比自己稳当。
    “我原来劝过你。这次还是按你自己想法做吧。”
    李轼晓得建国是想让自己劝他不去,但却没有这样做。他明白建国已经决定去了,就算听了自己的话先留下来,过段时间,情况有变,还得去。他想杨立信多次嘱托自己劝杨建国下乡,事情到这步了,还是让杨建国按自己的想法做为好。毕竟建国家跟自己家不一样 ,建国本人跟自己也不一样。
    (续前)

    2月底,一脸忧郁的岳洛文跟李轼商量:“老三,户口既然已经下了,你还是去吧。要不,我们再找你堂哥问问,看能不能去他们那里?”

    原来,在岳洛文没进学习班之前,她对李轼说,如果你不愿意跟集体走,我们就自己联系一个地方去插队。李轼没说话,心想不能啥事都逆着母亲,她愿意做就做吧,反正我是不会下乡的。岳洛文想的是,儿子以后出不来,呆在农村,有一个亲戚之类的也好照应。岳洛文还真找来一门亲戚,论起辈分来是李轼的堂兄。堂兄年纪不过二十四五,却已是两个娃儿的爹了。外表看起来就是道地的农民,但说起话来简单干脆:
    “二婶、三兄弟,我们那一带不富,也不算特别穷,也有知青去。如果三兄弟真要去,我们家保证欢迎,以后照顾也没得啥子问题。我弄不明白的是,乡下人都想往城头来,你们城头人咋倒愿意往乡下去哇?要依我说,三兄弟就不要去。”
    “不是愿意去,这不是上头有要求吗?城里都在搞动员。”岳洛文说。
    堂兄住了一个晚上就走了,说家头活路忙。岳洛文没有留他,心里明白现在乡下是农闲,不会太忙。堂兄是担心她家里就一间房,住起来不方便,因为他的到来,李家有两个人上邻居家寄宿了。堂兄行前对李轼说:
    “三兄弟,听我一句劝,农村太恼火哇,要能不去就不要去。运动嘛,过了风头就安生了。要不行,就上我家去避风头。”
    李轼点点头,只说了一句话:我不会去。他想他不愿意下乡,不完全是怕乡下苦,而是他根本就不认同这种做法。
    亲戚走后,岳洛文想,自己该说的说了,该做的也做了,儿子要不走,她也没啥好办法。没过几天,她就进了学习班。

    今天,听岳洛文说完,李轼摇摇头说:“妈,我不去。你放心,我会养活自己。”
    第18章 初识老黄牛

    第一次见到老黄牛,李轼就吃了一惊,心想这人真是够忘命的了。
    这是在金沙江边,李轼眼前是一个搬运砖瓦砂石的工地,来来往往的人,都是干搬运这种气力活路的。一般人都是每挑一百三四十斤,多的一百五六十斤,就一挑的分量来说,并不算太重。但一干就是一天,能熬下来也不容易。让李轼吃惊的是老黄牛每挑都在二百出头。难的还不在担子重,而是路不好走。
    路是从河坎上踩出来的。河坎从水面到顶有五六米高,基本上是六七十度的坡度。小路一尺到二尺宽,要是空着手走也还不难,挑着担子就恼火了。小路靠里是河坎壁,挑的担子还无法横着走,得顺着坎壁走,靠外悬空,脚要是踏空了,人肯定就摔下去。小路窄还不算,还陡得来打滑,不仅路陡,狭窄的路面上还有一层薄薄的沙。这是挑沙时撒下的,让陡峭的小路更滑了,一滑就可能摔下河坎。河坎虽然不是特别高,可挑着担子的人要摔下去,那后果就难说了,完全看各人的运气。为了减缓坡度, 这河坎上的路通常是“之”字形的,拐来拐去。为了减轻路滑,在一些非常陡的地方,用锄头挖出齿状。
    这种小路,一担上肩,从坎下到坎上,中间没地方可以停下来,只能挺到坎上,才能歇一口气。所以平路能挑一百五六的,这种坡路上也就挑一百二三了。像老黄牛这种亡命的人,少见。
    (续前)

    望着旁边的金沙江,李轼心里一阵默然,感慨人和江一样,生命不息,脚步不止,不管如何曲折,都不停顿,一旦停止,生命就消逝了。
    一路跋涉奔来的金沙江,穿越高山峻岭,消耗了太多的能量,到了戎州城,它放松了心情,放缓了脚步。它要在戎州城等它的兄弟——岷江。
    这时的岷江,正从北往南赶来,赶了七八百公里的路程,总算嗅到了大哥——金沙江的气味。见面就在眼前,它也不急了,徐徐而来,水流清澈,裹挟着雪山的寒意和森林的清新,还有那川西平原上油菜的金黄和麦穗的芬芳,这是它随身携带的对大哥的问候。
    金沙江张开双臂,拥抱了它的兄弟岷江,那碧莹的水和淡青的水,在戎州古城的注视下,相拥在一起,继尔交融在一起,分不清你我了,金沙江消逝了,岷江消逝了,蜕变成了长江,奔东而去了。为了远方海洋的召唤,它继续奔腾不息。

    沿江两岸有无数的人在为生存奔波忙碌,像大江一样,奔流不已。
    (续前)

    工地上的人都穿得很差、很随便,放眼看去就像满河滩的鹅卵石,一个挨一个,没啥区别。老黄牛穿得更简单,只穿一条裤衩,还是带补疤的,光脚,连草鞋都没穿。从后面看过去,老黄牛身板高大壮实,光脊梁油亮油亮的,那是多年日晒雨淋的结果。上坡时,只见他腿上、背上的肌肉一股一股地绷紧,肩头上是一根更黑亮黑亮的扁担,把肌肉压出一道很粗的褶子。后腰上还有浅浅的、不太长的一道疤,扎眼。正挑着担子上坡的老黄牛,那削瘦的脸颊及粗壮的脖子都透出一股较劲的力道。那种生命的力量像汗水一样渗出了身体,让李轼心中一震,这真像雕塑,活生生的雕塑,比那些凝固的雕塑更打动人。

    李轼脑壳里立刻想起希腊那些有名的雕塑作品,他把这感受告诉身边的杨建国。对这些东西杨建国原本就没有半点兴趣,心想都啥时候了,这仁兄居然还有如此雅兴,真潇洒得可以啊。不过他嘴上只哼了一声:
    “雕塑,过两天你也得成雕塑,成了为生存挣扎的呆头呆脑的雕塑。不信,我们走着瞧。”
    一听这话,李轼有点尴尬,后半截话没再往下说。他原本还想说几句感慨的话,一听杨建国这话他就不好意思往下说了。自己只是想到那里了,随口一说,忘了杨建国对这些事不感兴趣。李轼晓得杨建国没有嘲笑自己的意思,他和杨建国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伙伴,又从小学一路同班到中学,相互知根知底的,且相交甚深。
    (续前)

    这是1969年4月初的事。
    李轼是由杨建国介绍到这个搬运工地来的。杨建国已经和工头说好,头一天一起来认认地方,打算第二天再开始干。
    杨建国已经在这里混了一段时间。他刚下乡不到一个月又跑回来了。
    杨建国不愿意在农村呆,说干一天还挣不到一包烟钱,还不如回城里找点临时工干干,所以跑回来做临时工。但这个年头临时工也并不好找,不是随便那个人都可以找到的。这年月的最高指示是“抓革命,促生产”,意思是要两不误的。实际情况是各类单位都在忙着“抓革命”,抓得热火朝天,有些把“促生产”的事情放在后面,有些干脆就不生产了。这种情形下,搞基建的单位很少,不要说正式的工作岗位,连临时的活路也是僧多粥少。所谓的临时活路,不外乎就是搬运建筑材料、开挖土方、修建时当小工这类下苦力的粗活儿。
    * * *
    “建国,这人是哪个?干活路这样忘命。”
    “老黄牛。”杨建国随口回答。一看李轼神情一愣,晓得他没有明白过来,又补充了一句,“我们都不晓得他叫啥子名字,大家都这样叫他,他也这样应承。他姓黄,又有一身气力,壮实得像头牛,更像牛的是,他整天不出声,光埋头干活路。休息时,自己一个人远远找地方坐下,要嘛闷头抽烟,要嘛坐着发呆,不大跟大家打堆说笑。”
    趁老黄牛走到坎上歇气时,杨建国拽着李轼过去跟他打招呼:
    “老黄牛,这是我同学,叫李轼,明天来干,日后多照应点。”
    老黄牛像没听见一样,没有应声,甚至连眼睛都没有转过来,只是随意点点头,算是晓得了。
    李轼这时才从正面看清老黄牛的脸。一头杂草茬般的短发顶在头上,腮帮上的胡子也是硬扎扎的,五官棱角分明,像斧劈出来的一样,眉毛粗而黑,眼窝里的眼睛却没有神。一脸的沧桑,像河边的卵石滩。李轼觉得老黄牛的面部比他的后背更吸引人,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却又想不起来是在何时何地见过。这应该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不过他没有把这种感觉说出来 ,只是随口说了一句:
    “这人也有点太不合群了。”
    “他就这样一个人,心眼儿实在,大好人一个。”
    虽然没有跟老黄牛说上一句话,老黄牛给李轼留下的印象很深。
    第19章 一付箩筐钱

    一周后,李轼对这个搬运工地的情况大致熟悉了。
    工地在南岸。枯水季节,江水还是清亮的。江边到河坎间露出一段坑坑洼洼的河滩地,除了沙土,就是鹅卵石或者淤泥烂地。翻上河坎,又是一个缓坡台地,有一些绿油油的蔬菜地。这层台地到夏季涨大水时会被淹没的。土薄石头多的地方,却长满生机勃勃的野草,比蔬菜的生命力旺盛多了。从这一层台地再往上爬,又是一个七八米高的陡坡,上了这个陡坡,就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南岸坝。
    李轼干活路的地方,说是工地,其实就是在靠码头的河滩上,简单平整出一块地方来堆放货物,旁边再搭一个简易的工棚。可以堆放一些工具,也可以供人歇歇,躲雨躲太阳。
    说是码头,也不是那种停靠货轮、客轮的正规码头,只不过是在离货物目的地近便的河边,临时找一个能停得住船的地方。一般是在水深一点流速又缓一点的河湾。
    江岸上的一个机械厂正在搞基建,修房子。李轼他们就是为这个厂搬运建筑材料。所需要的砖、瓦、沙、石、木材等货物都由船运来,一堆一堆地堆在河边。那是因为船有时走得急,搬运工先从船上把货卸下来,堆在河滩。船先走了,然后再由搬运工把货运到机械厂的工地上,这种先卸货后运货的方法居多。有时船期不急,船就停在河边,一停几天。搬运工直接从船上把这些建筑材料运到机械厂的工地上,这种方法效率高一些,又可减少一些损耗。船与岸边搭着两块跳板,一条上一条下,跳板又窄又晃,也不太好走,搞得不好,会跌下水去。从河边到机械厂的路程并不远,三四里路,但全是缓坡或者陡坡,东西就靠这帮子人挑上去或抬上去。
    搬运工的劳动工具也很简单,各自准备一根扁担一付箩筐就行了。箩筐要是用坏了自己再掏钱买一付就成了,一块多钱,劳动工具的成本不算高。
    (续前)

    李轼注意到老黄牛的工具成本更低。别人在挑砖时,为了省事依然是用箩筐,只管把砖头往里丢就行了。而老黄牛是用自制的架子,架子由厚木条钉成的,木架四个角上是拧上很粗的钢丝,代替了绳子。一边码上20块砖,那一块红砖干爽时得5斤多,受潮时或
    雨淋后就得有6斤多。李轼很奇怪老黄牛为啥这样费事。杨建国说,老黄牛这是为了省几个钱,因为砖的棱角很容易把箩筐磨坏。一般人挑得轻,磨损还小一点,像他挑这样重,一付箩筐要不了几天就不行了。不是箩筐被磨坏了,就是绳子被磨断了,所以老黄牛才自制一付挑子。老黄牛那根扁担也引起李轼的注意,那扁担比别人的扁担粗,油亮发黑,拎在手上发沉。老黄牛说是用青冈木做的,挑四百多斤一点不成问题。
    其他人用箩筐是为了省事,每次只消把砖头扔在箩筐里就可以上肩走了。而老黄牛必须把砖头码得整整齐齐,而且是一横一竖交叉地码,才不至于在行走过程中垮掉。别人在中途歇气时,随时都可以放下箩筐,在缓坡上也行。老黄牛则必须走到平地放下架子,才不至于倒。换句话说,老黄牛为了省几个钱比别人多付出了体力。在别人看来,觉得并不划算,劝他说:
    “老黄牛,你何必这样费事。费时费力,跟老子并不划算嘛。”
    老黄牛则说:“我这样既不费箩筐,又能多挑些砖,有啥不划算啰!你们说费力,跟老子气力又不值钱。”
    (续前)

    李轼很高兴能在这工地上呆下来。活路累,劳力也不值钱,一天十来个钟头下来,也挣不了几个钱,有时能挣到一块钱,有时就是几毛钱。就是说像老黄牛这种好体力,有时一天下来还挣不了一付箩筐钱。所以李轼很能体会老黄牛的精打细算了,这不是生活习惯使然,而是生活压力所致。
    话说回来,在这工地上干活路很自在。自己可以根据自己的劳力,多干少干都可以,反正每个人都是按完成的重量或数量算钱。遇到没活路或活路少时,就等于跟自己放假了。再说,劳力虽然不值钱,但总算有地方能混口饭吃。这年头,能混口饭吃,就很不容易了。

    一次歇气时,李轼问杨建国为啥刚下乡就往回跑?他想杨建国起码得熬到供应粮吃完后,再跑回城。杨建国脱口就说:
    “穷嘛!”
    “穷有啥好奇怪的,乡下哪有不穷的!”李轼不以为然地哼了一句。
    “你是不晓得!我去那个生产队太穷。你猜穷到啥地步?一个全劳力干一天,算是挣了10个工分,只有队上那些青壮男农民才算是全劳力,而我们这些男知青干一天就算8个工分。跟老子,你猜10个工分到年底决算值多少钱?听队上会计说就值8分钱。那我们挣的8个工分就只值6分多钱,跟老子,连买一包烟都不够,只够一碗茶钱。你说那种地方能呆住人吗?”
    “照你这样一说,满天下的农民咋个活?”农村的穷,李轼还是有所了解的。而干一天就只值一碗茶钱,还是让他有点吃惊和不解。
    “咋个活,农民祖祖辈辈都呆在那里,没地方可去,将就着活嘛。再说,活与不活、活得咋样,也不是我们操心得了的事。现在知青跟农民都一个样了,依我说还不如人家农民。农民从小就适应了当地的环境,好比生来就是和尚,从小就吃素敲木鱼念经,习惯了。我们是半路出家的和尚,又得吃素又得敲木鱼念经,一下子哪能适应!你说恼火不恼火。话说回来,人都是逼出来的,到哪个山头唱哪个山头的歌嘛,各人想法活嘛。你说他们穷吧,他们反说比他们穷的生产队还有得是。你说这种鬼地方,我为啥不跑回来?你要是去了,说不定早就跑回来了。”
    “倒也是。”
    听杨建国这一说,李轼心想:中国的农民是忍辱负重惯了。我肯定是不会去的,从心里更感谢杨建国介绍自己到工地上来。这年月找点活路干真不容易。
    再者,李轼还觉得在这里自由,干活路的人虽杂,但互相都不多打听。干活路特别简单,各挑各的,多挑多得,少挑少得。一天下来,虽然腰酸背痛,到底人年轻,一觉起来就没事了。有事时,跟班长提前打个招呼,一两天不来也没啥关系。因为活路少,你要是少干一天,反而成全别人多干一天。
    第20章 一根扁担撑家

    半个月后,李轼觉得自己适应了。
    干活路的人一般都在工地上吃中午饭、休息,连吃饭带休息,中午有一个钟头时间。搬运工们都自己带饭,个别人也到岸上小街的馆子头去吃饭。厂里管基建的人说他们可以到厂里食堂吃,但一般情况下,他们是不到食堂去的,因为他们都穿得太破烂,又灰头土脸的。他们要是去排队买饭的话,厂里的职工会侧目视之。他们自己也觉得有点煞风景,招人烦。好在带饭也不麻烦,往炉子边上一放就行了。老黄牛每天都是自己带的熟红苕,十几个,得有三四斤。有时带点咸萝卜,就着红苕吃,有时连咸萝卜都没有,就大口大口地干啃红苕。
    一天在工棚吃午饭时,李轼和杨建国边吃饭边摆龙门阵。看着老黄牛把一条一条的红苕往嘴里塞,李轼想这时的老黄牛真像一头牛了,像鲁迅说过的那样,吃的是草,挤的是奶。三年困难时期过去后,城里居民粮食定量恢复到了23斤。但像老黄牛这样大的块头,即便不干体力活路,每月23斤也是肯定不够吃的,再加上油荤不足,就更差得多,就只能靠杂粮填饱肚子了。
    他问杨建国:“老黄牛家是不是很恼火?咋顿顿吃红苕。”
    “听王有才讲老黄牛有5个娃儿,老婆也没工作。一家7口,就指着他的一根扁担找钱。还有他是一个黑户,没有粮食供应。明摆着的事,你说他能不恼火嘛!我记得你刚来那天,你不是奇怪老黄牛干活路为啥这样亡命,现在你该晓得了吧。”杨建国边埋头吃饭边回答。
    “他为啥是黑户?”李轼感到奇怪。停下了筷子。
    “我也不太清楚是咋回事,王有才晓得。”
    “这种搬运工都是临时性工作,说有就有,说没就有。他拖家带口的能靠这个过一辈子?”李轼问。
    “不靠这个,他又靠哪个?走一步说一步嘛,一辈子的事,哪个想那么远。老黄牛人厚道,不多事,又舍得出气力,工头们喜欢用这样的人。再说这个工地没活路了,总有工地有活路,像老黄牛他们这些人在这塘子里头混久了,差不多都能接上。实在没有活路干,自己歇两天,家里也捱两天。听说他这样已经有七八年了,真不易。”杨建国不想跟李轼扯这个话题。在他看来,普天下困难的家庭多了,操心得完吗?话头一转,“李兄,不说老黄牛,就说我们吧,现在不是同样恼火吗?至于以后能干啥子,哪个又晓得?”
    “真不晓得以后能咋样,天晓得。但我想你不至于在农村修一辈子地球吧?”李轼回答。
    (续前)

    对杨建国的话,李轼的回答是不确定的。他看着河滩上种菜的农民,正弯着腰,一下一下地挥着锄头。人们把这种农村劳动称为“修地球”,是中国式的幽默,形像中带一种苦涩。那种在地里的小菜,则很像农民,一出生就被种在地里,很难挪窝了,一挪窝就枯死。而他们则像这河滩上的鹅卵石,不晓得被江水带走了多远,好容易被冲上岸,突然一天又被人捡起来,扔回了大江,下一站在哪里?天晓得。
    这事在杨建国没下乡前,他们曾经多次摆谈过。李轼对一夜之间上千万的学生就被领袖一句话打发下乡,很是不理解。“文革”中荒唐事情太多,在他看来这也是一种荒唐的政策,他坚信这种荒唐的政策三五年之内必定改变。所以他打定主意不下乡,想看看结果究竟怎样。
    今天,杨建国再次问他,他也觉得是一件说不准的事了,几下把碗里剩下的饭扒进嘴里,含含糊糊地应了一句。然后站起身,准备到江边洗碗去。
    “一辈子修地球,那可保不齐,你不是也怕这个才整死都不去的嘛。你看宗陵,他本来就是一个农民,尚且不愿意在农村干,出来跟我们抢饭碗。你说我能甘心在农村呆一辈子吗?不要说在农村呆一辈子,像现在这种挑抬行当我也不愿意一辈子干。整天日晒雨淋,钱又没几个,一点保障都没有。唉,说归说,但现在还只能干,跟老子现在要找一个临时饭碗都不容易。”
    杨建国已经吃完饭,边用筷子敲着空碗说话,边迈出工棚,同李轼到江边洗碗去。两人蹲在江边洗碗, 4月下旬的江水还是清澈的,但常在江边的人就能看出它已经不如之前清亮了。李轼不由想到江水的颜色、流量一年四季都有变化,年年都有不同,世上哪有不变的东西?就对杨建国说:
    “说实话,我有时也觉得悬乎。但事情总会有变化的,这点我确信无疑。有了初一,就有初二。三年不变,五年还能不变?我想就算是老黄牛也巴望有改变的那一天吧。”
    杨建国晓得“有了初一,就有初二”这句话是李轼的口头禅,意思是不用着急,该来的事情总会来的。李轼生日在初二,有一次一个朋友说你的生日要是早一天在初一就好了。李轼说有啥好不好的,有了初一自然就有初二。后来这话就成了李轼劝人不要着急的话。不过今天杨建国却并没有觉得宽心,于是说道:
    “那可难说得很。你没有看老黄牛的神情,能有活路干就不错了。”
    李轼嘴上说得肯定,心里却并没有太多的把握,上头的事哪个说得清楚。眼下能清楚的是,这种活路也不是天天有的,也是僧多粥少,干一天算一天。
    明天的事咋样还真难说。
    第21章 俩人一根杠

    工地上的活路,有时需要打伙干。
    一天,李轼刚到工地,宗陵对他说:“小李,今天杨建国没有来,你跟王有才一根杠子。”
    宗陵是这一摊人的班长,工头指定的,他是工头的一个远房亲戚。宗陵比李轼大不了几岁,二十三四,替工头招呼这个二十来人的工地,有时派派活路,自己也靠干活挣钱。他当班长没有一分钱补贴。为了表明自己的光明正大,他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就是:“先说断,后不乱。”
    王有才,岁数与宗陵差不多,留着一个光头,光着膀子,一身干巴巴的肌肉,一看就晓得是有气力的人。要说搬运工这行当中能挑的能抬的人不少,有些是天生的膀大肩阔,腰腿硬扎,重担上肩啥事都没有,像老黄牛这样的。有些身板虽不粗壮,但长年干这活路,也熬出来了,挑起一二百斤的担子,腿也不打闪闪,王有才就是这样的人。王有才脸上也没啥肉,一脸削瘦,因为头上没留头发,眉毛显得黑,眼光刺人,透着一股狠劲。
    需要打伙干的活路是抬条石。机械厂正在盖房子,这些条石是用来做墙基的。条石一般40厘米到50厘米见方,一米多长,轻点的三四百斤,工地上的说法得两人拱,就是两人一根杠子抬。重点的四五百斤,得四人拱。拱石头一般都有固定搭档,两人一根杠子,相互都有照应,有默契了干起来省力省心。临时搭档就找俩人个头高矮差不多就行,混一阵也就行了。今天需要抬的都是三四百斤的条石 。
    (续前)

    王有才晃着膀子过来了。他个子比李轼高点,身形并不魁梧,却渗出一股剽悍劲。王有才盯着李轼,一扬下巴问:
    “你小子干过吗?跟老子瘦兮兮的也来吃这碗饭。行不行啊?”
    “没干过。行不行,试试不就晓得了。”
    “哟嗬,跟老子没干过你还出来混?我先跟你小子说,这可不是试着耍的,弄得不好要伤人的。你李四要不行,趁早跟宗陵说换张山来!”
    “这不也是没办法才出来混的嘛。你老兄就多照应一下。”
    “好说,好说。”
    李轼不太愿意跟王有才一根杠子,但这话也说不出口。自己是新来的,屁股都还没坐热,没有资格挑三拣四,况且这事也由不得自己挑选。
    (续前)

    王有才给李轼的印象不好,直觉这小子说话油、动作狠、眼神毒,不好相处。李轼还记得他刚跟杨建国来的第一天,杨建国跟王有才打招呼:
    “老王,这是我同学,来混口饭吃,今后多照应。”
    王有才沉着一张脸,一双鹰隼般的眼睛上下打量了李轼一遍,扬起下巴后才点点头:
    “好说,好说。”
    刚来的第二天,中间歇气时,王有才就凑到他跟前问:
    “兄弟,叫啥子名字?”
    “李轼”
    “哟嗬,你这名字好记,张三李四嘛。我有两个兄弟伙也在这里,有一个就叫张山。你一来就把张三李四凑齐了。”王有才开怀地笑起来。
    李轼没有说话,他原想跟王有才说是苏轼的“轼”,一想王有才未必能晓得苏轼是何许人,于是觉得没有必要跟王有才解释自己不是张三李四的“四”,一个称呼而已,咋叫都没有关系。
    “多大了?”王有才又随口一问。
    “十九。”
    “哟嗬,才十九,你老哥我都二十四了。兄弟,是知青吧。”
    听王有才这一问,李轼立刻警觉起来。3月份他在一个建筑工地挑泥巴,因有人向施工方说他是没下乡的知青,没干几天就被辞退了。后来又在另一个工地挖土方,同样的原因,也被开销了。他迅速看了对方一眼,谨慎地回答:
    “是。”
    “下去了吗?”
    “没去。”
    “你小子不是建国同学吗?他去了,你为啥没去?”
    “不想去。”
    “哟嗬!看不出来,你这小子跟老子还挺硬气。下就下嘛,不就是下乡嘛,有啥球关系!我家姊妹也有人下乡。不过,不去也好,那都是一些屙屎不生蛆的地方。”王有才的口气中,根本就没有把关系到千百万人命运的上山下乡运动当一回大事来看。
    (续前)

    李轼不想和王有才多说这事。他觉得跟王有才说不明白,王有才也理解不了。老三届中学生的年龄,从高66级到初68级至少跨了6个年头。当时中国大多数城市家庭都有子女是知青,有些家庭甚至一下就赶上有三四个。李轼根本就不认为知青应该下乡去,尤其是像这样赶鸭子式的,一篙竿全赶下河。下乡能起啥作用?说啥“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那更是胡扯。有几个知青能相信这种鬼话?但领袖的话,哪个又敢不执行?更不能去公开反对。
    他已经明白王有才就是随便一问。不过他第一眼印象就不喜欢王有才,觉得王有才身上有一种他不熟悉的味道,而且他不喜欢那种刚见面就打听别人的人。所以简单地回答:
    “硬气有啥用,这不还得到这里来混口饭吃嘛。”
    “跟老子,一看就看出来 ,你小子不像是经常干重活路的人。”王有才一边说,一边从裤兜掏出一个烟盒,一看已经空了,随手捏扁扔在地上,把手一伸,“有烟吗?来一根。”
    坐在鹅卵石上的李轼没起身,递出一根烟,说:
    “咋就能看出来?我跟你有啥不一样?”
    接过烟的王有才一屁股坐在李轼旁边的鹅卵石上,不慌不忙地把烟点上,然后才很肯定地说:
    “哟嗬,还用得着看吗!一付斯文相,你看你小子穿的就跟我们不一样。一看就是一个学生娃儿。老子在这种工地混了五六年,还能看不出个一二三来。”
    对王有才这种充大的口气,李轼心里很不安逸,心想你也不过比我大四五岁,开口一个娃娃,闭口一个小子。所以冷冷地回了一句:
    “我穿的也不比你好。”
    “老子不是说穿的好坏,好坏差不多,穿法不一样。你看这工地上有几个穿长裤儿的?你看我们都穿短裤儿,利索。就是穿长裤儿的也挽着裤腿,哪有像你这样穿得周吴郑王的。”
    “周吴郑王”是当地口语,借用百家姓中的几个姓氏,意为规规矩矩的。李轼心想穿着就是个人的事,这有啥稀奇的,脱口就出:
    “不就是各人的习惯嘛。”
    “再说,你要真是干过的,不出一个月,早就跟老子晒得一样黑了。”
    李轼不由得看了看王有才那一身紧绷绷的肌肉,心想王有才说得没错,也晓得他没有啥恶意,就说:
    “刚来不久,不懂的地方多,你老兄多照应照应。”
    “好说,好说。我和建国也是朋友嘛。”王有才很随便地点点头,把烟屁股丢在地上,晃着肩膀走了。
    “那就多谢老兄了。”李轼冲着他背影喊了一声。
    第22章 王有才的照应

    今天第一次开始拱条石,杨建国不在工地,打伙的是王有才,李轼心里没底,王有才能照应自己吗?
    在这种劳动场所干的人,情况各异,有像老黄牛、王有才这样文化很低,靠卖气力为生的人。也有些文化高的人,一些曾经是在很好的单位呆过,因各种原因落难下来,如曾经的高级知识分子,曾经的老师,曾经的演员,曾经的政府人员。还有一些刑满释放人员在这里混一碗饭吃。但有一个共同点,都是被社会边缘化了的人。来到这里的人都靠卖气力为生了,所以,没有人会在意你的过去。各人干好自己的活路就成,不熟悉时都不相往来,交谈也不多。

    刚一开始干,李轼就发现王有才的刁滑。他一起身就感到特别重,原来王有才总是把绳子往他这方多挪一点。李轼想,这也太明显了,这名堂哪个不懂,立马说:“绳子放中间,要不你来抬我这头。”
    王有才一看这招不灵,又来第二招。起身的时候,本该两人合着“一、二、起”的号子同时起身。王有才总是一边喊“起”,一边就先直起身子,那重量随着杠子的倾斜就压向李轼,弄得李轼起身很费劲。李轼刚想起身,王有才一使劲,立刻就把李轼压得一个狗爬,差点嘴啃在地上。要是王有才先站直了,李轼连腰都直不起来。开始几次李轼忍了,后来一看王有才老这样,就明白王有才是故意的。心想这样整下去,自己肯定整不过王有才,弄得不好闪了腰,麻烦就大了。
    (续前)

    李轼哪肯吃这个哑巴亏,心想老子充其量不干了。等下一次开始时,王有才又故伎重演,他把杠子往地上一撂,说:
    “王哥,你别跟我耍心眼,别以为我没干过就好欺负。我们两个人是一根杠子,要打伙,两个人齐心干,不干就散球伙!”
    王有才一愣,眉毛一扬,心想这小子的头也不好剃。在他看来,收拾一下新来的,哪个工地都一样。让新来的人晓得一下规矩,晓得敬畏先来的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没想到一个刚来没两天的人,居然敢跟他王有才叫劲,眼神一横,立刻拉下脸:
    “哟嗬,还敢跟老子耍横!你晓得老子是……”
    李轼没有回避王有才的眼光,没等他把话说完,就马上把他的话打断了:
    “我管球你是哪个!我就是来干活路的,不是来让你收拾的。你要是故意整我,老子就不干了,等建国来了再干。”
    王有才一听李轼的话,不由地认真看了对方一眼,对方个头不高,体形单薄,不像是有力道的人,但目光中那种冷峻,却分明透出一股硬气。王有才想你跟老子再硬,我也不虚你。刚想发作,转念一想,何必跟一个新毛头一般见识,有损自己的名声。宗陵要是晓得了,背后肯定说老子是半夜吃柿子拣软的捏。再说杨建国跟自己打过招呼,让照应李轼,所以他没有翻脸。反而露出一脸的大度,显示他的江湖豪气:
    “哟嗬,嘴巴还挺硬。好说,那你来喊号子。不要让人说老子欺负新毛头,传出去让人笑话我王有才不仗义。”
    “我来喊就我来喊,有啥希罕的。”李轼毫不示弱地说。
    这一折腾后,王有才没有再为难李轼,算是相安无事了。接下来的几天里,两人一根杠倒还算顺手了。

    (续前)

    李轼原来没有抬过条石,杨建国告诉过他抬条石要领,腰板一定要绷直,脚往外蹬,身子往里靠。行走时一手扶杠头,一手拽抬绳。杨建国还说,抬条石走的距离短,二三十米远,远点的也就六七十米。所以起身后,憋住一口气,脚步合着号子的节奏走,一阵子就到。
    没两天,小条石都抬完了。到了四个人拱大条石时,王有才和李轼还是一根杠子,另外两人一根杠子。因为是坡路,四人拱时,个儿高的两人在后面,这样搭配都省点儿气力。套绳子时,王有才说:
    “我来,这有讲究”。
    原来前后两根抬绳圈,各自套在条石两端,李轼细看,王有才把绳圈刚好套在条石的边沿上。抬到目的地往回走时,李轼问:
    “这是啥讲究?”
    “哪个那头的绳子套得多,哪个那头重。要是套少了,容易脱掉,搞不好,砸在脚上,那就跟老子自认倒霉。所以,平路时,后面的、前面的套得差不多。在上坡路时,走后面的重,后面的套得少;前面的易脱,前面的套得多。在下坡路时,情形正相反。这样大家都轻省,绳子也脱不了。”
    李轼心想这王有才到底是老手,不由把拇指一伸说:“行,老王。”
    “行啥行,这都是练出来的。你以为老子这五六年是白混的。”王有才面上没有任何表情地说,心里想的却是,你小子还有得练。接着说:
    “这不光是为了轻省,也是为了了免得出事。有一次,有人就是套少了,跟老子绳子滑脱了,把脚砸伤了。养了好几个月,一分钱没有挣到,倒帮补了不少医药费。万幸的是没有落下残疾,还可以接着干。我跟你说,你跟老子不是厂里的人,厂里不会管你。黄皮也不会管你,你是自愿来的,这是规矩,只能靠各人小心。”
    “多谢王哥。”李轼一听,明白王有才是好心关照自己,道了一声谢。
    打伙干的活路,比自己单独干更累,因为那由不得个人,条石有多重,就得抬多重,别人的步子有多快,你就得有多快。幸好那批条石不多,尺寸也是小的,不算特别重。

    一晃,李轼在工地快一个月,觉得自已熬出来了,心里还有几分自得,觉得没有想象中那样难。原来听杨建国说得咋个咋个恼火,现在看来也不过如此罢了。他把这种感觉告诉杨建国。
    杨建国一笑,没说话。他心里想:你老兄还没有熬出来,自得的早了一点。
    外出几日,故停了几日,抱歉。
    第23章 先说断后不乱

    原本以为自己在工地上站住脚了,5月初的一次丢包,就让李轼彻底现了原形。
    一天早晨,李轼刚到,宗陵就说:“小李,今天丢包。你干还是不干。”
    李轼一愣,忙问:“丢包?丢啥包,咋个丢法?”
    宗陵看了他一眼说:“看来你是没有干过,等一阵我跟你讲一下规矩,简单得很,一听就明白。先说断,后不乱嘛。”
    “丢包”,就是搬运工干活路时的一种协作方法。
    有时是收货方要得急,为了加快进度,需要大家突击干。更多时候是因为一批活路,收货方只认总账,不记每个人的细账,只能大家打伙干。遇到这种情况,由领头的人把路程分成大致差不多的几段,标出记号,一人挑一段。第一段那人叫“发包”,后面段的叫“接包”,最后一段的叫“收包”。发包的人将挑子挑到第二段,第二段接包的人接过发包人手中的挑子,赶紧往下一段挑,到划记号的地方就交给下一段的人。就这样一段接一段地传到收包人手中,由他挑到堆放点。在这个过程中,每段的人又将一付一付的空挑子,一段一段地返回到发包人手中。在流转中,如果哪个的动作慢了,上一家就直接将挑子丢在你那段的地上,他转身去接上家。
    有时为了加快进度,发包的人就是一个专门的人,只负责装货,不挑。丢包的担子重量大约一百六七,班长根据大家的劳力情况,安排发包人在开始装货时取一个中间重量。规矩是事先讲好的,干过的人都明白,参加丢包就得顶下来,半途退出就等于白干了,拿不到钱。一旦半途有人退出,剩下的人还得重新划分包段,也是麻烦事,所以都不希望半途有退出的人。
    (续前)

    听宗陵讲完规矩,李轼才明白“丢包”是咋回事,也明白为啥宗陵早上一说今天丢包,就有几个人走了。其中就有原来坐办公室的老殷老昆俩人,晓得自己体力跟不上,就主动放弃了。宗陵问:
    “咋样,想好没有哇,干哇?”
    “干。”
    李轼心想自己干了一个把月,平日里挑一百五六已经不成问题了,有时也挑过一百八九,“丢包”也不至于把自己丢下吧。再说,今天丢包挑的是沙子,没啥难度。
    听到李轼的回答,宗陵走过来,手上一把小纸团,往李轼面前一伸,说:“小李,你是新来的,照顾你,你先抓。”
    李轼明白了,这是为了公平起见,靠抓阄来决定哪个挑哪一段。李轼想都不想,就伸手一抓 ,运气不错,挑中的那一段路还算比较平缓。上家是老黄牛,下家是王有才,王有才那段正赶上是一大坡。宗陵自己从不先抓,最后剩下的阄就是他的。李轼看了一下自己挑到的这段路,大约一百多米不到二百米,他想这个距离自己差不多能一肩到头,心想自己刚才决定干的主意是对的。
    丢包开始了,刚开始还行,十多个来回后,李轼感到有点吃不消了。因为那流转的速度明显比自己单个挑的速度快多了,再说,单个挑的时候,累了就地一歇,哪个也不会干涉你。这打伙干的事就不行了,你一慢,就耽误了大家,就算别人不说话,你心里也过意不去。一急,李轼更觉得腰有点直不起来,不由自主地往下弯,腿也不像自己的,想迈一步,却只迈出半步。恍惚间,他看到王有才那一脸不屑的神情,他送过去的挑子,差一步王有才也不接。等李轼抓起空挑子,急急忙忙赶回段首,老黄牛已经给他撂下三四付挑子了。按规矩,你没有及时接走挑子,上家就可以将挑子依次放在后面,等于你的那段距离就会越来越长。李轼注意到,老黄牛每次都是将挑子挑过划线标记,还往前多走几步。李轼心中明白,这是老黄牛在帮自己,让自己少走几步。李轼连说多谢,但老黄牛一脸漠然,就像没听见一样,一声不应,撂下担子,抓起空挑子转身就走。
    (续前)

    李轼想起上个月刚来的第三天就遇上走跳板挑砖,跳板太长,一闪一闪的,不太适应。他干了一阵有点累,在跳板上脚下一晃,眼看要跌下去,被后面的老黄牛一把扶住。等他上岸停下来,转身要谢老黄牛时,一看老黄牛已经走到前面去了。后来,他看见老黄牛又搬来一块大石头,顶在跳板中间,减小跳板的晃动。他心中一热,刚想说话,老黄牛冲他一摆手,又干活路去了。今天的老黄牛也这样,出于他的本性,帮了李轼一把,并不在意李轼谢不谢他。
    想到老黄牛对自己的帮助,李轼想自己无论如何要挺下来。熬了两个多小时,额上的汗、脖子上的汗、全身的汗哗哗流,李轼已经不去擦它了,任它流淌。就在他感到撑不住时,宗陵的声音响起来:歇口气。
    早已汗流浃背的李轼一屁股躺坐在地下,闭着眼睛靠在一个土坎上,像瘫了一样,任汗水流也不擦它。宗陵跟过来问:
    “咋样?顶不住别死撑哇。等杨建国来了商量商量,不行,就算了哇。过两天有松活点的活路再干。”
    李轼没气力跟他说话,没睁开眼睛,只是有气无力地点点头。
    宗陵一愣,没有弄明白李轼点头是啥子意思,是想等杨建国来了商量后再说 ,还是就算了。看到李轼累趴的那个样子,他也不好再追问下去,只好说你先歇息。
    杨建国前几天回生产队去了。他每个月总是要回去呆几天,用他的话说是隔三差五露露面,多多少少在队长眼前晃晃,再给队长送一包烟,队长就不会找茬了。走前他跟宗陵打个招呼,说李轼原来没干过,劳力差些,遇到有恼火的活路时,让宗陵多照应李轼。宗陵想要照现在这个情形,李轼肯定会拖累大家,速度上不去,最好是不要让他干了。但这个黑脸他不想唱,自己答应过杨建国,要照应李轼的。得罪人的事他不想出头,他想最好是让王有才去唱这个黑脸。

    第24章 条条蛇都咬人

    老黄牛仍像往常休息时一样,坐在一个稍高点的地方,一脸漠然地望着远处,抽他的叶子烟。眼前的江水急匆匆地往东赶,载着江面上的东西,一刻不停地闪过去,刚一离去,上游的江水又哗哗地赶过来。金沙江从西边的大山奔涌过来,西边的大山是他的老家。离开老家快20年,尽管老家双亲已经不在了,没啥亲人了,他还是思念那块土地。江面上已有杂物漂浮,江水有一点发浑了,是该涨水的时候了,要是在老家,应该是收麦子、插秧子、点苞谷的时候了。眼前好像浮现出山林的黧青和秧田的浅绿。早些年,他曾经想回去,却又回不去了,那里多少有点让他感到生疏了。想到此,他不由叹了一口气,低头看了一下自己的一双大手,还是那样粗糙,布满老茧。这双手已经不会干农活了。
    这些年的人情冷暖,他是很有感触的。过去的同事,偶尔遇见他时,有的人远远地就绕开了,怕沾上晦气一样,有的人可以跟他擦肩而过,却像不认识一般。老黄牛心里想,我老黄牛人穷志不穷,你不想理我,我更不会理你,各过各的日子,老子求不到你门下。李轼的狼狈,他全部看在眼里,这点体力活路对他来说根本不算一回事,但对李轼这种初来乍到的学生娃儿就不轻松了。李轼刚来时,老黄牛没有过多说啥,不过他心里想这样瘦弱的一个人,像根豆芽菜似的,干不了几天就得拍屁股走人。后来李轼呆下来了,他也没有感到太多的意外,人得生活,人都是逼出来的。混到这种工地上来的人,十有九个都是逼到这分上的,他心里想,只要靠自己劳力谋生的人就行。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工地也跟营盘差不多,来来往往的人,有些呆得长,有些呆得短,有些只是过客,他见多了。
    老黄牛心下明白,这些年青人本人和他们的家头从没有想让他们干一辈子,无非是临时性的干一阵。对这一切他也很了然,如果换了自己,也不会让自己的娃儿来干这个。当有好的去处时他们自然就走了,没有人会记得他老黄牛。所以老黄牛对李轼这些新来的人只是一种不冷不热的态度,他在心里跟自己说:关老子球事,何必帮你们,说不定过几天就拍屁股走人了。但老黄牛是一个忠厚成性的人,想归想,一旦真看着有人恼火时,他又忍不住伸手帮一把,根本不在乎这个人以后是否还能记着自己。所以李轼虽然没有张嘴求他,他还是照样帮忙。
    (续前)

    李轼正在闭目歇气,王有才晃着肩膀过来了,一脸的嘲笑和不屑,说:
    “哟嗬,小子,不行了吧,不行了就趁早打道回府!别以为啥子人都能吃这碗饭,你看你一身肋巴骨,没几两肉,跟老子把大家都耽误了。”
    李轼没精神头理他,眼睛都没有抬,由他说去,心里想:老子不用你撵,我还真不想干了。
    “咋了,你小子还赖着不想走?”
    李轼心想,懒球理你。头也不抬,挪挪身体,让身子在土坎上靠得更舒服一些。
    “来吧,抽根烟吧,跟老子提提精神,不管你走不走。”王有才弯下腰,递给李轼一根烟,声音中有一种看闹热的轻松。
    李轼睁开眼看了王有才一下,轻轻摇摇头,又保持他那种舒服的姿势。他现在连抽烟的精神都没有,所以没有接王有才递过来的烟。王有才有点不高兴了,把烟叼在自己嘴上,心想这小子真不识抬举。他刚想开口,正好这时,杨建国来了。李轼仍坐在地上,冲建国点点头说:
    “我不想干了,有点吃不消。”
    “挺着吧,现在到哪个工地你都得过这一关。用你的话说,有了初一,就有初二。回头我帮你,反正我今天也不能半途加入。”杨建国说。
    王有才冲杨建国点点头,算是打了一个招呼,又斜了李轼一眼,哼了一声,抽着烟,扭头走了。
    李轼也晓得活路不好找,心想,别人都能干,我也能干。俗话说条条蛇都咬人,到哪里都没有松活的,那就再硬撑下去。

    二十分钟后,丢包又开始了,而且速度越来越快。李轼感到自己有点眼冒金星,看不清楚周围的人。他觉得担子越来越重,距离越来越长,身上的气力越来越少,时间反而越来越慢,身上的汗水把里面的短裤都湿透了,心跳得“咚咚、咚咚”地响,好像要从胸膛里跳出来似的。
    有几次他都想撂下担子不干了。稍定下神来看杨建国,想说自己不干了。杨建国没有接他的目光,只是一趟一趟地帮他挑担子,也是一身的汗水。李轼心里一热,明白好友是要帮自己过这一关,还有啥好说的,牙一咬又低头开干。
    杨建国帮着李轼挑,将累积起来的担子很快挑完了,又继续帮着挑。但他没有出全力,要出全力,他自己一个人就够了。他自己就是这样熬过来的,所以他要减轻李轼的压力,别一家伙压垮了,同时还得让李轼不闲着,要让李轼自己熬出来。李轼没有体会到这些,他只顾埋头苦干。李轼终于听到宗陵喊收工的声音,如释重负,扁担一丢,一屁股坐在地上,靠着土坎喘气。一个上午总算熬过去了。
    第25章 换包

    中午休息,要在以前,李轼就拽上杨建国到江里游一趟,清爽清爽。今天丢包太累,饭后他就躺在工棚里歇着,话都懒得说。他缓过劲后,就问建国,因为他有点奇怪上午的速度为啥越来越快:
    “为啥后来速度更快了?”
    “工地上的人都是靠熟人面子来的,哪个也不好说让哪个走,让哪个留。工头根本就不到工地来,不会管这些烂事,当班长的宗陵也不会为这点事得罪人。工地就这规矩,第一个人,就是发包的人,通过加快速度,把体力差的人淘汰出去。这样,大家体力差不多,干起活路来方便,分钱也好算账。你想要是总在你这一段压下担子,耽误进度,让别人少挣钱,就算别人不开腔,你自己脸上也挂不住,得主动退出。”杨建国说。他晓得宗陵会做人,不会自己出头来说,是想让别人说或让李轼自己主动退出。
    “难怪早上一开始,老殷老昆几个人走了”李轼还是有点不太明白,“那要是我抓阄时抓到第一个,不就可以慢点发包吗?”。
    杨建国刚想回答。宗陵已经大声喊:“开干了,开干了,到时候了。”
    李轼觉得还没有歇够,在工棚里躺了一个多钟头,李轼的呼吸刚顺畅了,心跳也恢复了平静。宗陵这一喊,下午丢包又开始了,少说得有5个钟头。李轼正在捉摸自己能不能挺下去。宗陵发话:
    “换包。”
    “换包?换啥子包?”李轼一愣,看着其他人脸上都很平静,像早晓得咋回事一样,忙问。
    杨建国说:“这也是规矩。为了公平,一段一段互相挨着换,第一段换到第二段,第二段的换到第三段,依此类推。现在就该老黄牛到你这一段,你到王有才那段,王有才到下一段。这三四天下来,平路、坡路、直路、弯路大家就都轮了一遍,哪个都没有二话说。”
    (续前)

    李轼这下才明白丢包是咋回事。这办法很原始,也很简单易行,透着一种公平。李轼想到上午的艰难,身子已经疲乏得不行了,肌肉像没有长在骨头上,分开了似的。而骨头早像散了架一样,已经立不起来了。要命的是神经也像绷紧的弓弦,眼看就要折断。下午换包后轮到他挑王有才那段上坡路,眼下挑平路都恼火得很,再要挑上坡路,就算杨建国再帮自己一把,也挺不下来。李轼抬头看了看那陡坡,那段陡坡路像竖起来的一堵墙在他面前晃,还没有开始干,已经泄气。他立即对宗陵说:
    “我不干了,我退出。”
    “咋啦?”宗陵平静地问。李轼的反应在他意料之中,所以没有感到奇怪。他正等着李轼自己提出来,按李轼这个体力和速度,已经拖累大家了,他巴望李轼早点退出。
    “那段陡坡我撑不住。”
    “先说断,后不乱。你可想好,别怪我们伙起整你,建国是晓得这个规矩的。退出,上午就算白干了哇。”
    “规矩我晓得。不怪你,也不怪大家,说实话我也不好意思拖累大家。”
    “不要走!我帮着你。两个人干一个人的活路,一点问题都没有。”杨建国阻止想不干的李轼。跟宗陵一样,李轼的反应也在他意料之中,跟宗陵不一样的是,他想帮李轼在工地站住脚。
    “那你也不可能老帮我。”
    “别想那么多,先把今天的包干下来再说。”杨建国心下明白,这也就是几天的事,挺过这几天就好了。自己只是帮一下,代替不了李轼,终究得靠他自个撑住。但不帮他的话,他就过不了这一关,不仅是上午那点活路白干了,而是这工地他就呆不下去了。
    “你这样说,那我就咬牙试试。”
    王有才一直没说话,冷冷地在旁边看闹热,心里想:小子,这下子有你好看的,平路你都撑不住,上坡你就别想了。不把你压趴下你不晓得厉害,老子倒要看看你咋个逞能。就算杨建国要帮你,你小子也挺不过今下午。
    “小李哇,你可想好哇,这才是第一天,后面还有好几天,会越来越凶。”宗陵嘴上还是客客气气地说,心头是巴望对方退出。
    李轼又犹豫起来,老靠杨建国帮也不是事,还不晓得工地上以后还有啥更凶的活路,何必在这里丢人显眼,还是趁早收摊。他望着杨建国说:
    “建国,不行就算了……以后再说。”
    “放心,有我帮你,你怕啥!没啥问题,能挺下来。以后事以后说,先把今天的事了啦再说。”杨建国晓得李轼是一个刚强的人,想好的事就不会放弃。现在需要给他打气,有了信心,以后事就好说了。
    “这……”李轼内心很感动,一下不晓得说啥好了。
    旁边的人一时不好说啥,工地上突然静下来了。不晓得该像宗陵那样劝李轼算了,还是像杨建国那样劝李轼撑下去。
    (续前)

    一直闷头不响的老黄牛忽然开口:“我来挑小李那一段。让小李挑我这一段。”
    老黄牛这一突然出头,宗陵没想到,他心头有点不高兴,眼看李轼就要退出了,老黄牛又来搅局。宗陵盯着老黄牛一字一句地说:
    “老黄牛,话得说清楚哇,规矩你是晓得的。但我们也要先说断,后不乱。这是两码事,这一轮是你自愿顶李轼的包哇,不算你的,按规矩,到了下一轮还得轮到你挑陡坡哇。”
    “我晓得啰。”老黄牛没看宗陵,干脆地回了一句。丢包的重量对老黄牛来说不算一回事,丢包对他来说是吃亏的,因为他只能和大家拿一样多的钱。要是自己单独挑,他本可以挑得多一些,也就挣得多一些 。其实对李轼的处境,他并不是特别关心,干不下就走人,这是工地上的规矩。但他经历的苦难太多,太晓得生活的艰辛和不易,看到李轼这种年轻人在生活磨难下的狼狈,他又忍不住伸手帮一把。
    李轼想起杨建国跟他讲过,这十几个人中,老黄牛体力、耐力都是最好的,还爱帮人。接下来就数王有才和宗陵,两个人都有一把好气力,宗陵为人还算可以,至少在面上不伤人,就是在钱上爱占点小便宜。王有才跑江湖跑惯了,江湖习气重,爱吹牛,爱欺生,但对他认为是朋友的人又特别仗义。李轼向老黄牛投过去感激的目光,说:
    “老黄牛,让你受累了。”
    老黄牛像没有听见一样,已经转身开干了。李轼也不再说啥,心想还有啥好说的,拍屁股走人当然容易,但到哪里不也还得练吗?这里遇上的人还能搭把手,就先在这里混吧。杨建国和老黄牛都在帮自己,自己也得硬一口气。
    下午半天,李轼就埋着头,硬着脖子,顶着腰,咬着牙挺着。汗水早把衣服湿透,贴在身上很不安逸,李轼也干脆脱掉上衣,光着背。刚开始李轼还擦擦汗,到后来他也索性不擦了,有好几次他想撂下扁担不干了,但杨建国不让他停下来,说你不能停下来,慢慢挑,但不要停。杨建国一直在帮他挑,到后来,李轼像木头人一样,眼睛看东西也是恍恍惚惚的,周围的事物像在云雾中一般。他觉得双腿不像自己的,只是机械地迈着腿,一趟一趟地往返,路一步一步地往后退。不知过了多久,宗陵一声:
    “收工。”
    李轼立刻一屁股坐下去,随即往地上一躺,那全身的汗水照旧往外涌。
    第26章 是路就能走得通

    要在平常,收工后,李轼第一件事就是下水游一趟,把全身的疲劳和灰尘付与流水,然后一身清爽地回家。今天不要说游泳,连躺着他都嫌累。
    杨建国坐在一旁陪着他,没说话,自己慢慢抽着烟。他晓得李轼今天是真正累到家了,不躺一个钟头缓不过来。
    大家把工具扔进工棚后都走了,老黄牛、王有才没跟他们打招呼也走了。宗陵过来看了一眼,说:“小李,累惨了哇。不要紧,这是出虚汗,没有经常干重活路的人刚开始都这样哇,多歇一阵就过去了。建国你陪一下,我先走了。”
    杨建国边抽烟边摆手说:“你先走吧,没啥事。”
    他对李轼也没说话,他曾经也是这样熬过来的,晓得这个时候说啥都没用,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李轼歇一阵,缓过劲来,他相信李轼最终能熬出来。一个钟头后,杨建国扶着李轼往回走,李轼还觉得腰像断了一般,腿好像踩在海绵上,走路迈不稳步子,高一脚低一脚,晃晃悠悠的。
    回家的路顺着江岸往上游走。远方的山头上,太阳正在下滑,江水被夕阳映得血红,泛着金光,滔滔不绝往下流。两岸劳作的人下班了,纷纷赶回家,太阳好像要把最后的余辉交付江水,让它流得更远,流得更久。李轼从小就喜欢自然的东西,喜欢这奔腾不息的大江,他觉得那是生命自由的体现。而今天,李轼眼中那无尽的江水,被落日的余晖映成了一块烧红的铁板,好像也成了长长的坡路,没有尽头。李轼心想,老话说得真没错,人背时了,喝口凉水都塞牙。我今天咋看着啥都成了上坡路?
    回到家,李轼连饭都不吃了,直接就往床上一躺,心想明天说啥也不去了。
    (续前)

    第二天一大早,杨建国就赶往李轼家,他晓得李轼肯定爬不起来,也肯定不想干了。他明白李轼要挺不过这三四天,以后可能就吃不了这碗饭,一定得这几天挺过去。一进门,先看见岳洛文,他问:
    “伯母,李轼起来吗?”
    “没有。你们昨天都干啥活路,我看老三回来那付样子累坏了。叫他吃饭也没吃。”
    “昨天活路累点,要不了几天就干完。伯母放心,李轼没问题。”
    “那好,我先走了。他还躺床上,你叫他吧。”
    果然李轼还躺在床上,见杨建国来了,李轼伸手冲他直摆,“我不去了,你自己去吧,昨天干的就算你干的。”
    杨建国说:“那不行,我就是专门来拉你去的,挺过这几天就好了。”
    “建国,我实在是扛不住,这全身骨头都像错开了一样。原以为睡一晚上会好些,没想到比昨天还恼火。要不,我先歇两天再去。”
    “不能歇,人一松就散架。”杨建国愣把李轼从床上拉起来,“走吧,当初我也是这样熬出来的,我这几天不干了,先帮你把这几天熬过去。”
    “那我先歇半天,下午再去,这样总要得吧。”
    “要不得。工地上的规矩,你不去,就得顶一个人,要是没人顶,就得重新划包段。你昨天干的就一风吹了,受的苦就成了白辛苦,一分钱都拿不到。”
    李轼倒不介意能拿不拿得到钱,介意的是这活路实在恼火,不好意思拖累大家,就说:“这活路太重不说,节奏太快,以后有松活点的,我再来。”
    杨建国不听李轼的,他想你李轼连下乡都能扛着不去,丢包这点小事算啥?一定能扛过这一关,就不客气地说:“你想得好!哪来松活的,这就算松活的了,哪有由你东挑西挑的?条条蛇都咬人。咬紧牙帮熬过去就成了。枉自你每天还锻炼身体,干活路也得坚持,一个道理。”
    李轼当然明白杨建国的苦心,也晓得老同学说得在理。老同学的身板也不比自己壮实到哪里去,确实也是硬熬出来的。既然建国都熬出来了,凭啥自己就打退堂鼓。于是心一横又跟杨建国上工地,心里想:建国说得对,干活路也得坚持。
    (续前)

    五天后,丢包的活路干完了,李轼也算在工地上站住脚。几天当中,杨建国一直帮着李轼丢包,并且不断减少帮助的分量,老黄牛也帮了李轼好几次。到后来,李轼在平路已经能跟上趟了,在坡路时也能勉强应付了。
    最后一天收工回家的路上,李轼对杨建国说:“老黄牛这样帮我,我得意思一下吧。”
    杨建国说:“不用,老黄牛就那样,面冷心热。你要实在过意不去,你明天送他两包烟试试,他烟瘾大。”
    李轼觉得已经有把握在工地呆下去,信心又回来了,他想是路就能走得通。江岸上的绿色一直延伸到江的尽头,和远处的山融为一色。正是下班时候,两岸的渡口上聚集了许多人,熙熙攘攘,都在为生活奔走于大江两岸。轮渡汽笛长鸣,不停地在江面穿梭,把南来北往的人送达两岸。
    旁边的江水仍是那样生机勃勃地流着,白帆轻快地从江上滑过。江水不停留,生活也不停留,看着这一切,李轼几天前的心烦都随江水流走了。
    第二天,李轼买了两包三毛多钱的“红梅”去谢老黄牛。烟刚递过去,话还没跟上,李轼伸出的手已被老黄牛左手挡回来。老黄牛举起右手夹的半截叶子烟,说:“我习惯抽这个啰。”
    李轼手僵住了,退回来不是,往前伸也不是,旁边不远的王有才晃着肩凑过来,说:
    “哟嗬,早晓得有好烟,我给你顶包啊。老黄牛抽的烟不超过一毛钱一包,原来尽抽8分钱一包的“向阳花”。再说现在老黄牛根本就不抽纸烟,他嫌纸烟没劲,自己裹叶子烟抽,又便宜又安逸。你这好烟算是白瞎了。”
    “有啥瞎不瞎的,留着自己抽不就完了,要不给你来一包抽?”尴尬中的李轼,顺势把烟递给王有才。
    王有才一转身晃着脑壳说:“老子才不稀罕,老子不缺烟抽,留着自己抽吧。小子,行,熬出来了,有种。”
    看着离去的王有才,李轼感到一丝快意。他也说不清是哪种感觉,是高兴王有才没能看成自己的笑话,还是高兴自己总算挺过来了。
    第27章 黄皮

    丢包活路干完后,李轼跟大家也混熟了。
    一天晚上,杨建国约李轼到工头黄皮家领钱,说:“这次我带你去,以后你自己去。第一次去,别忘了带上一条好点的烟,黄皮那个人好烟好酒。”
    在工地呆了两个多月,李轼还真没见过工头。李轼只听说工头姓黄,四十多岁,当兵出身,身材高大,经常披着一件黄呢军大衣,威风凛凛。工地上的人背后都叫他“黄皮”,不过,当面都叫他黄施工。“施工”这一称谓,本来是当地人对建筑工地上技术管理人员的习惯性称呼,也延用到像黄皮这样的人身上。杨建国对李轼说,其实单是领钱不用去他家,由宗陵代领就行了。我主要是想让你去认识一下黄皮。你要在工地上混,不认识他们这种人不行,光认识还不行,最好能把关系搞熟些,以后求他找活路就好张口了。
    城市小,离得都不算很远,黄皮家住在一栋较新的楼房的三层。城里的住房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从解放前就留下来的一部分私房,已经不多了,像王有才家的小院。第二类是政府机关和一些大单位的宿舍,有旧房也有新房,像吴能家。第三类房子是由房产公司管理的,都是公租房或经租房,像李轼家。这第三类房子很紧张,能住得宽一点是很不容易的事。
    黄皮住的房子就是公租房,八九成新。这种楼房多是60年代建起来的住宅楼,一般只有三四层高,房间都很小,一户就一间或二间房。没有专门的厨房,各家的炉子都摆在过道上,再加上堆放煤球和一些厨房用具,原本一米多宽的走廊,就剩下六七十厘米宽了。一到做饭时候,人穿行其间,像逛“美食”一条街。每家也没有卫生间,黄皮这个住宅楼每层有一个公共厕所,这就算好的了。有些楼房连公共厕所都没有,要方便的话只能到楼下的公共厕所。但要能住进这种楼房,也是很不容易的,因为这种房子自来水是接进家门的,用不着再挑水。
    黄皮家看起来也并不富,但有三间房,两间住房,一间算是厅了。厅小,光线暗,家具也很简单,一张吃饭用的八仙桌,几把椅子。在黄皮家,他们碰上老黄牛。黄皮一个人正坐在桌前独自喝酒,看样子还没有吃晚饭,见到杨建国和李轼来并不起身,也不让座,只是晃着脑壳说:
    “来啦。”
    他们自己坐下,又跟老黄牛打个招呼。旁边的老黄牛没顾上理他们,一边给黄皮倒酒,一边说:
    “大哥,你再算算,少了两块钱。”
    黄皮很不耐烦:“你看你,就爱抠点小钱。两块钱还跟我算半天。给你,赶紧走吧。”
    把钱塞给老黄牛后,黄皮晃晃脑壳又继续喝酒。
    来黄皮家前,杨建国给李轼介绍过,他们干这些活路,都是黄皮找来的。价钱由他与对方谈好,结账也是由他出面与对方结,然后由他分钱给每个工地上的人。究竟他从中拿了多少?哪个也不晓得。据说,像他们干的这种工地,黄皮管着七八个
    (续前)

    老黄牛走后,黄皮晃着脑壳说:“唉,我这个兄弟也不容易。拖家带口的,不像你们小青年就哄一张嘴就行了。算了,不管他。咋样,建国,我们来杀一盘?好歹我也得赢一盘吧。”
    杨建国因为经常和黄皮下棋,混得很熟,说话也很随便:
    “改天吧,你喝得二麻麻的,还想赢?”
    “也好。今天真没少喝,几个工地都挺顺的,结账了,高兴。”黄皮又转过头问李轼,“小伙子,咋样,吃得消吗?要吃得消,就干下去吧。”
    黄皮的口气就像恩准了李轼的一个天大请求似的,不等李轼回答,黄皮又说:“你那份钱,给你准备好了。”
    数着手上的二十多块钱,李轼刚想说话,杨建国就拽他衣服后面,示意他不要开腔。杨建国继续和黄皮说了一阵闲话,就拉着李轼告辞出门。
    到了外面,杨建国说:
    “我晓得你刚才想说啥,你是觉得钱少,对不对?”
    “是呀!这也太少点,一天还不到一块钱。”
    “李兄,知足吧。嫌少,哪个能给你多的?机械厂那些正式的青工,还是国营厂,一个月也只有二十多块钱。再说,哪个工头都得从干活路的人身上喝血,黄皮还算好的。不信,你以后问问宗陵他们就晓得了。”
    “哪能给厂里的正式职工比,他们虽说工资不多,但可以按年头涨啊。另外还有工作服,有其他劳保用品,有医药费,有工休日,加班还有加班费。劳动环境就更不用说了,夏天还有防暑降温费,好处多了。更主要的是旱涝保收的铁饭碗,人前一提起,是有工作单位的人,这就是身份的标识啊。”李轼仿佛在说另一个天地里的事。
    “说得对。就是身份的不同。到哪个山头唱哪个山头的歌吧,你看人家黄皮,过去是一个军官,现在与过去比也算是落难了,还是宠辱不惊的。”杨建国说。
    “建国 ,我听老黄牛讲过,黄皮原来在部队上只不过是一个营长,撑死了也就是一个少校,却总披一件将校呢的大衣。这人是不是有点名堂?”
    杨建国说:“你可不要小看他。”
    黄皮参加过解放战争,从北打到南。入川后,最后一战是参加昌都战役,后来随18军进入西藏。1962年对印度作战之前,他就已经是营长了,参加过中印战争,还受了伤。他从部队转业到地方时也是坐机关的,当一个科长啥的,后来不知为啥下来了。听说好像是四清运动时下来了。
    杨建国说,黄皮爱下棋,但棋艺太一般。一走了一步自以为好的棋就晃脑壳。你别看他下棋是狗屎棋,其他方面水很深,你我都吃不透。你看他能住上这样三间大的房子,得有点硬关系才行,一般居民是轮不上的。接着杨建国话头一转说:
    “你还不晓得吧,他就是“文革”初期鼎鼎大名的黄司令。”
    “哦,原来是他呀,当年可是八面威风呀,早听说过这人,就是没见过本人。真是真人不露相,为啥又混到这一行来?”
    “我也不晓得他是如何混到这一行的,肯定是摊上啥事了,不然还会在机关坐着的。这人聪明得很,两年前就激流勇退,不参加任何派别组织了。”
    两个人一边摆龙门阵,一边往家走。
    第28章 何处评理

    工地是男人的世界,差不多都抽烟。
    老黄牛,烟瘾特别大,别人是抽纸烟,他是抽自己卷的叶子烟。城头人一般不抽那种叶子烟,嫌劲太大,冲人。老黄牛抽烟,一直要到烟烧手时,仍舍不得丢掉烟屁股,要把它放在烟竿里抽尽。
    王有才的烟瘾也不小,一天得抽一二包,那食指、中指也是熏黄了。王有才抽的烟稍好一些,得二毛来钱一包。他常说,就那两个球钱,留着干啥?王有才虽然爱吹牛皮,却并不小气。按他的话说,老子光棍一条,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杨建国和李轼都抽烟,瘾都不大。一则是无聊发闷时抽一根,二则是在工地上不抽烟,就显得不合群。
    宗陵也抽烟,却舍不得买烟,等别人给他烟。好歹是个班长,有时帮大家张罗点事,忙前忙后,其他人都不好意思不给面子,坐在一起抽烟,也随带给他一根。唯独王有才不买账,当面说宗陵是舍不得掏钱买烟,说:“龟儿子小气得很,只带烟瘾不带烟。”
    对王有才的讥讽,宗陵并不在意,而且他也从不主动向别人要烟。他也是一个要面子的人。
    杨建国对李轼说:“乡下不易,下去过就晓得了。宗陵不容易,才二十多岁,肩头上就压着一个家,一个老婆两个娃儿。上次他说老婆又怀上了,恨不得把一个钱掰成两个用。农村像他这种年轻男人,不顾家的有的是。”
    (续前)

    一天歇气时,李轼和宗陵坐在江边,他掏出烟,递一根给宗陵,自己也抽上。两个人一边抽烟,一边摆龙门阵,摆到上次去黄皮家领工钱的事。
    李轼问:“累死累活干一天,咋就这几个钱?”
    宗陵说:“兄弟哇,钱多钱少,你得看跟哪个比。要是跟我们乡下比,这就算好到天上去了。我为啥不愿意呆在乡下,杨建国为啥下了乡还要回来,还不是因为农村更穷,连这个钱的零头都挣不到哇。但话说回来,要是跟正规的运输单位比,这点钱就少多了。”
    宗陵说,我虽然只干了两三年,但对城里的这行当也熟悉了。城里有运输公司,运输公司都是国营的,靠汽车搞搬运,距离也远。除工资外,福利、劳保都齐全。还有运货的航运公司,说到这里,宗陵用手指着对岸码头上那些船说:
    “那些船都是航运公司的,船身上都有编号。这些单位你根本没法比,他们都是公家营生,人家都不叫搬运,而叫运输。”
    李轼随着宗陵的手看过去,对岸都是泊在江边的船舶,大大小小都有,有轮船有驳船。有的船正在冒着浓烟离去,有的船正在鸣笛靠岸。这些船李轼他们不陌生,当学生时,都喜欢从那些囤船上往江里跳,觉得特别爽快。那时何曾想到过干活路人的辛酸,如今是有点体会了。
    宗陵接着说,还有一种叫群运社或搬运站,性质是集体所有制的。分两拨人,一种是拉板板车的,两条腿加两个轮子。一种跟我们一样,肩膀上压一根扁担,干活也全靠体力。宗陵又用手指着对岸码头说,那些干活路的人就是。李轼看到有很多搬运工在忙碌着,上上下下从船上卸货,人如蝼蚁般在码头石梯上蠕动。宗陵说,不过,他们好歹算是集体所有制的正式员工,除工资外,基本劳保也有,人老了时,也可以拿点退休费。同样的活路,国营单位的人挣的比集体单位的人挣的多,而集体单位的人挣的又比我们这种没单位的人挣的多。说到这里,宗陵深吸了一口烟,对李轼说:
    “兄弟,你说这合理哇?我就想不通这究竟是为啥子?”
    (续前)

    李轼没有回答宗陵的话。他慢慢吸了一口烟,又轻轻地吐出来,看着烟雾后宗陵那张脸,模模糊糊。他想世界上就数“合理”二字最朦胧,最不易说清楚。各方都有各方的理,各方都认为自己的理对。而宗陵认为不合理的事情,往往就是由官方的理定下来的,区区一个宗陵能奈何得了?
    宗陵看李轼没有接他的话,又说:我们这种搬运工与搬运公司、搬运站是不一样的。首先是没有组织,上头不管的。其次干的都是一些零散的活路,不太好干的活路,都是工头凭关系四处去揽的活路。第三没有财务手续。像我们为机械厂干了活路,厂里付了钱,但厂里要发票走账。黄皮手上也没有发票,为了开票,他得去找一家搬运站“挂靠”,以搬运站的名义开出发票。这需要向搬运站交管理费,最少得百分之十,有时得百分之二十,这就看黄皮的本事了。这算是对公的。再加上揽活也须向私人打点,向机械厂管事的人塞钱,塞多少也看他的本事了。最后他还得提成,提多提少,各个工头也不一样。
    宗陵介绍完情况,最后总结:“你说,哪个工头会亏自己少拿哇?就这样七扣八除,到你手上就差不多了。一句话,干得多,挣得少。你要不干,工头还不稀罕你,跟老子有的是人想干哇!”
    李轼一想,也还真是这个道理,能挣钱的地方不多,有啥好说的,知足吧。
    “小李,你刚才还嫌钱少哇,说累死累活就挣这几个钱。兄弟,你是不晓得哇,我们在农村哪天不是这样累死累活的?年年如此,挣的钱比这零头还少哇,找哪个评理去哇?老话说人比人气死人!”
    宗陵说完话,顺手把剩下的烟屁股,狠狠地摁在地上。地上原本有一大群蚂蚁在来来回回搬东西,两队蚂蚁秩序井然,很像搬运工,一队摇摇晃晃负重过去,一队急急忙忙空载过来。它们被宗陵摁下的烟屁股阻拦了方向,一时乱了队形,四下散开,乱爬乱撞。

    (续前)

    李轼听出宗陵话中的怨气。他晓得宗陵说的这种情况是真实的,就是所谓的城乡差别、工农差别。为啥如此,他搞不太清楚,也不爱去多想,这涉及到国家的大政方针,有一点是可以看清楚的,除了是历史原因外,还有现实的因素。可以用另一种情况来说明,在本市,同样是全民所有制单位,同一工种的二级工在中央企业、省属企业、地区企业、市属企业工资是不一样的。这算是啥差别?他也搞不清楚,原因嘛,应该很简单,上面定的,也就是说是人为的。这种差异不是因工作性质的差异形成的,是因为工作单位的不同性质造成的。而这些还仅仅是一些小差异,大的差异除了城乡差别外,还有社会身分的差异,如干部和工人的差异,连管理部门都不一样,干部归人事部门管,工人归劳动部门管。不同的人被贴上不同的社会标签,最终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李轼想自己和宗陵都弄不明白这中间的名堂,所以他只敷衍了一句:
    “是没有地方评理,但那能怪哪个呀。只能怪你命不好,生在农村。”
    “是啊,小李,我也经常想是我命不好。农村人一出生一辈子就钉死在农村了,要想进城,跟老子想都不要想哇。”宗陵说完,又摇摇脑壳,“不过我也不太信命这球玩艺,不是也有很多农村人进城了哇。很多地方上和部队上的干部不都是从农村出来的哇!远的不说,我们眼前的老黄牛原来不也是农村的哇?”
    “宗陵,你要这样说的话,我就要说你不是命不好,是生不逢时了。农村人户口要进城那得有机会才成,没机会你就是脑壳撞破了也不成。老黄牛那个时候是工厂需要劳动力,从农村抽调不少人,而且那时的户口管制没有现在严格。现在不要说农村户口不能迁到城市,就连小城市户口迁到大城市也不行了。不仅如此,后来对城市人口也进行控制。大跃进失败,大量工厂下马,当初从农村来的很多人都被退回农村。到六零年又搞精简,一些城里的职工和居民也被下放到农村去,老黄牛不是也被精简了吗。”李轼一边说,一边将烟屁股扔进水中。看着那一道烟跌进江水,立即烟飞灰灭,眨眼就看不见了。
    “小李,那是老黄牛自己憨,跟老子要是换了我,我肯定不会再回到乡下去。”在这件事上,宗陵是很看不起老黄牛的,多次表示过他的看法。
    “老黄牛是人老实,遇到了那种形势,他也没办法。”
    对政治运动的体会,李轼比宗陵要深得多,对老黄牛的境遇,他是能理解的。李轼随手抓起一块薄片似的鹅卵石使劲扔向水面,看着那石块在水面上连续跳跃着,最后一头栽进水里。他心里说,宗陵的梦就像这打水漂的鹅卵石一样。好像晓得李轼在想啥一样,宗陵也站起身,捡起一块鹅卵石向水面扔去,却不看那鹅卵石的去向,转身很坚决地说:
    “以后事以后才晓得。小李,烟抽完了,走,干活路去。”
    第29章 宗陵的心愿

    一天下午收工后,李轼正要回家。宗陵叫住李轼,说一同走,他也要进城转转。在路上李轼想起王有才老笑话宗陵有家不回的事,忍不住问了一句:
    “你老不回家,把老婆娃儿丢在家不管,也不是事吧?”
    “这你就不晓得了哇,我们家不缺人手,不缺劳力,就缺钱哇。我每个月都回去一次,还带钱回去,这比啥子都管用哇,眼红我的人多啦!一二十块钱在你们眼里不算多,在乡下人手中就算一笔大钱哇。”
    “看你说的,好多城头有单位的人,一个月也就挣二十来块钱,也得养一家人。也是一笔大钱。”
    “王有才老笑话我有家不回,我回去干啥?白天在地里抡锄头。到了晚上更无聊,没事好干,也没地方好去哇。农村没电,乡下人吃过晚饭,怕费油就吹灯睡觉。城里多好哇,有地方耍,有公园、图书馆、剧院、电影院、商店,休息时上街转转,看看闹热,多安逸哇。就是到了晚上九十点钟,大街上人照样闹热哇。”宗陵话里有一种明显的羡慕味道。
    这时,他们已经从渡口码头上来,走到大街。俩人都顺着街边走,而宗陵却总是走走停停,时不时要往商铺里面张望。李轼不愿意停下来等他,对他这种举动也有点不耐烦:
    “口袋里没钱,你上街乱转啥?又不买东西,有啥意思。”
    李轼不太理解宗陵上街闲逛的举动,因为他没事是不上街的。说话间他们走到东街,这是城里的一条主要的商业大街,商铺云集,人流密集。李轼对这些熟视无睹,没有一点新鲜感,只顾往前走。旁边的宗陵还是保持着那种军人一往无前的步伐,脑壳却在脖子上乱转,四下看闹热。听到李轼问话,就回答:
    “你是城头人,你当然不觉得,这种闹热是乡下没有的。我当兵那会儿就巴不得能留在城里工作。虽说我没钱买东西,到商店转转也开心哇,看闹热不要钱吧。反正下班了也没其他事了。”
    (续前)

    两个人边说边走,经过百货公司和几个大商店时,宗陵就往里进,还要拽着李轼一同进。李轼说我是赶路回家,你是来看风景看闹热的,你老人家自便吧,我得回家了。宗陵忙拐出来,又和李轼并排向前走,说今天不是来逛街,是想去看一场电影。
    “我虽然没钱买东西,花8分钱看场电影总可以哇。这点钱我还是愿意花的,比买烟抽划算哇。”
    “电影院就那‘老三战’片子和新闻简报,你肯定看过了。你不嫌烦?”
    李轼一边说,一边侧头看看宗陵,宗陵穿着半新旧的军装,人显得很精神。他说的片子即电影《地雷战》《地道战》《南征北战》,据说是能体现革命文艺思想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那时电影院里能放的旧故事片就这三个,其他的都成“毒草”了,老百姓诙谐地称之为“老三战”。除此之外,就是一些形势大好的新闻简报了。
    “演打仗的,好看。我最欣赏《南征北战》中,敌军参谋长对敌军长说的那句话:不是我们无能,是共军太狡猾。”
    这是很多人都能耳熟能详的一句对白。人们在生活中为了开玩笑或自我解嘲,也喜欢引用这句话。李轼一听宗陵说这句台词,就忍不住笑起来了:
    “那还用说,共军肯定‘狡猾’。要不然毛泽东能指挥共军把国民党军队打得唏哩哗啦的,把他们撵到台湾去。不过,再好看的片子,翻来覆去地看有啥意思。”
    “就算是新闻简报,那也总比农村啥都没有强哇。农闲的时候,我就让我老婆带着大娃儿进城来转一趟。我们那里说起来离城不远,跟老子好多人这一辈子就没进过城哇。兄弟,不怕你笑话哇。我有一个想法,让我儿子能多读点书,以后有机会进城工作,所以我给他取名宗城。我现在让他进城逛逛开开眼界,看看城里有多安逸,就是要让他能发奋读书,以后能到城里工作,有个城市户口,有一个好出息哇。”说这些话,宗陵眼里放光。
    李轼心里明白,宗陵说的这些,其实就是农村缺文化。这也是城乡差别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自己不愿下乡跟这也有一定关系。其实像李轼这种从小就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很难真正理解宗陵的内心。那时的农村不仅是经济落后,农民日子过得很清苦,而且文化更落后,文化生活更为贫乏,农村年青人的苦闷可想而知。像宗陵这种有点文化,又在城头呆过几年的农村年青人,向往城市生活是情理中的事。
    (续前)

    现实中农村的年青人要想进城工作和生活,改变原有的农民身份,基本上就是两条路。一是读书读到大学或中专,毕业后可以由国家分配工作,二是去当兵,提干后转业到城市工作。对农村的年青人来说,这两条路都很不容易。宗陵自己曾经就走第二条路,没走通。如今他把希望放在儿子身上,指望儿子能通过第一条路走进城市。李轼晓得这一条路实际上是更难的,宗陵这个想法也许到头来仍旧还是一个梦。
    他们经过一所学校时,宗陵问这所学校咋样?李轼一笑说,都不正经上课了,还有啥咋样不咋样的。不过在“文革”前还算一所不错的学校。
    宗陵停下脚步,对学校大门内的建筑张望起来。李轼说你要看就自己看吧,我得先走了。李轼说完就往前走,宗陵紧赶两步追上李轼,对李轼说,他所在的生产队比起来那些大山深处、偏远地区的农村来说,条件还算是不错的,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家的娃儿因为没钱上不起学。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也很差,多数老师就是小学毕业生的水平,一个小学就三四个老师。有些老师上课还背着娃儿,有时娃儿哭了,老师还得先顾着哄娃儿,哪里顾得上教学生,农村学校学生学到的东西很少。
    李轼点点头说,我见过农村的学校,确实恼火。宗陵接着说,农村学校也少得很,有的一个公社才有一个小学,家远的学生为了上学得跑几十里路。所以农村娃儿能把小学读毕业就不错了,能考上初中的就算是烧了高香,要是那家娃儿能考上高中,那就是祖坟上冒青烟了。宗陵说他们公社就有一个考上这城里高中的,都说是他先人积德了,要不是赶上了文化大革命,说不定还能考上大学也保不齐。现在也成了回乡知青,但也不错,当了大队会计,也算一级干部了,要是以后再混得好点,说不定还能到公社当一个干部,那就是脱产的干部了。
    第30章 更名不换姓

    一同走着,李轼想的跟宗陵完全不一样。李轼心想你宗陵就做梦去吧,农村娃儿要考进城里的学校谈何容易。城里的中学不要说高中,就是初中里也找不到几个农村的学生。李轼他们年级一共两个班,他们这个班上一个农村的学生都没有,另一个班有两个学生是郊区农村的。高68级三班有几个学生是从周边县农村来的,据说就是降低分数招收进来的,说是要执行阶级路线,照顾贫下中农子弟入学。这几个学生每次考试成绩都是垫底的或不及格的,还得老师开小灶。这几个学生自身整得很恼火,旁边的同学说这是拔苗助长,拔苗的人累得腰痛,苗却长得半死不活的。
    “文革”兴起,这几个学生都揭竿而起。其中两人成了保皇派组织领袖,三人成了造反派组织领袖,虽说是对立的两派,观点却是一致的。都说要誓死保卫毛 的无产阶级革命教育路线,要坚决铲除刘少奇的资产阶级反动教育路线,说现行的教育制度剥夺了农村娃儿上学的权利,他们要为农村娃儿争取平等的读书权利等等。李轼想难怪毛泽东要改革教育制度,看来出发点至少是好的。
    宗陵走路还保留着那种军人的姿势,有一种气势,不过在李轼眼里觉得有点机械,他是一个喜欢自在的人。宗陵看李轼只顾想自己的,没有接他的话,就自言自语地说:
    “我这辈子窝在乡下,就算了,不能再让我儿子窝在乡下。”
    其实李轼也在想宗陵说的这些事,听宗陵这一说,他就想宗陵把希望放在儿子这一辈上,说明他也是一个有主意并执着的人。只是他这种希望要实现是太难了,明摆着的是,农村娃儿受教育环境及各种条件的制约,要靠读书跳龙门,实在是太难。而现在更是时机不对,现在全国的中学生都下乡了,厂矿也基本上不招工了。这种时候,你宗陵还惦着进城,做梦吧。但他不想揉碎宗陵这个美好的梦,既然是梦,碎不碎都一样。况且,自己不是也不相信这种状况能持续吗,这样一看,宗陵还真是一个有想法的人。
    “那你就慢慢等那一天吧。”李轼一笑说。看着身边走着的宗陵,他想等宗陵的娃儿长大,十多年以后的事了,说不定社会早就大变了。
    说话间,两人已走到大什字的十字路口,李轼往回家的路走,宗陵直奔电影院去了。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5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小说文学 最新文章
长篇小说《程咬金日记》寻出版、网剧、动漫
亲身经历我在泰国卖佛牌的那几年(转载)
噩梦到天堂——离婚四年成长史
午夜咖啡馆
原创长篇小说:城外城
长篇小说《苍天无声》打工漂泊望乡路底层小
郭沫若用四字骂鲁迅,鲁迅加一字回骂,世人
原创先秦历史小说,古色古香《玉之觞》
北京黑镜头(纪实文学)
长篇连载原创《黑潭》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7-05 00:15:58  更:2021-07-05 00:51:51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