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佛经 -> 星云法师| -> 星云大师《生活与修持》 -> 正文阅读 |
[佛经]星云大师《生活与修持》 |
星云法师| |
诸山长老、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今天,是我们在纪念馆佛学讲座的第三天,第一天我们讲了‘生活与信仰’,第二天我们讲了‘生活与道德’,今天我要讲的是‘生活与修持’。 佛教与一般哲学不同,佛教不只是讲知识、讲理论,佛教更注重虔敬的信仰,完美的道德,但是,佛教最主要的却是重视实践,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要讲的‘修持’。 今日佛教最令人悲痛的事,并不是没有人信仰,也不是没有人研究,而是真正修持的人太少,真正有证悟的人太少。尽管有很多人将佛法的道理说得天花乱坠,但却没有人真正将佛法的理论付诸实行。例如佛教开示我们要慈悲,而我们却一点也没有慈悲;佛教教导我们要布施,而我们仍然自私,贪而不舍;如此,佛法说得再多、再好,于事又何补呢? 不错,佛教里的人士,经常也在喊着修持,但那只是口头上的、形式上的。因为我们总不能以为诵诵经、拜拜佛,或是持持午就是修持了。真正的修持我认为要从生活行为里表现出戒定慧,一切语默动静里没有贪嗔痴。 金刚经有一句经文说:‘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又说:‘所谓一切法,皆是佛法。’我觉得这两句话十分耐人寻味,可以说有很深的涵义。我就以这两句经文,来说明佛教对于修持的要旨是什么看法。先将此二句经文演绎开来说,即为:‘是佛法的,有时候不是佛法;相反地,不是佛法的,有时候却是佛法。’譬如:念佛是佛法,拜佛是佛法,诵经、打坐、布施、持戒全都是佛法;但是,如果你在念佛、拜佛、诵经、打坐时,心里一直在打妄想,一直在起贪嗔痴,当你在行布施时,都抱着沽名钓誉的心理,这时,是佛法的,也不是佛法的。 记得从前我们在丛林里参学,当时我们所受的教育,可以说是打骂的教育,眼睛不可以乱看,嘴巴不可以乱说,否则随时都要挨打挨骂。例如在禅堂里参禅,无理三十棒,有理也是三十棒。在那种情形之下,打也好,骂也好,看起来都与佛法无关,甚至或许有人会认为太过份、太不近人情了。事实上,为了加速一个人的完成,为了求证佛法大意,有时候却不得不如此,因此,这个时候的打或骂,也都变成了佛法。所谓棒喝下的禅悟,就是此意。 在原始佛教佛陀住世的时候,佛陀的首座大弟子舍利弗、目犍连,有一天,他们两人来到庵摩罗园,很多年轻的比丘,看见长老的师兄回来,大家都很欢喜,赶快出来迎接,很多人一起讲话,讲了很久,佛陀看到了,大声喝道: ‘舍利弗、目犍连!出去!你们不要再这样叽叽喳喳地吵个没完,好像渔夫撒网,被网上来的鱼,蹦蹦跳跳的,一刻也没有停止,你们这样像话吗?’ 弥兰陀王曾为此事问那先比丘道: ‘佛陀是没有修持吗?怎么也有那么大的嗔恨呢?’ 那先比丘回答说:‘好比一个人,走路的时候,被树根、树枝绊了一下,或者走路不小心,摔了一跤,这种情形,并不能责怪大地,大地并没有动摇,只是他自己不小心;佛陀亦如同大地一般,他并无好恶喜怒,法制如此,是舍利弗、目犍连本身的问题,佛陀并没有动摇他的喜怒。譬如我们看到父母打骂子女,或者看到部队长官训斥属下,有时候也很严厉,其实,那是慈悲,并不是嗔怒。’ 今天在‘生活与修持’的这个问题中,我将分为下列数点来说明。 一.修行的种类 修行的种类很多,让我仔细地把它分析解说,让大家先对修行的种类有所了解,然后再选择自己所最适当的方法。 (一)修身与修心 讲到修身,即包括修眼、修耳、修鼻、修舌、修身。在日本,日光东照神宫的门梁上,有三只雕刻的猴子,神态逼真,其中一只用手掩住眼睛,一只掩住耳朵,一只掩住嘴巴,这是什么意思呢?如同儒家所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在佛教里,也主张要修身,需先修口,不要随便恶口、妄言、绮语、两舌。 记得我年轻时,有一次,害了咳嗽,喉咙发不出声音,不能讲话,因为在佛教里久了,所以很多事情比较能够看得开、放得下,心里想:哑巴是世界上最不会造口业的人,做个哑巴也好。 又有一次,害了风湿症,约有一个月,躺在床上不能动,医生也说必须要将腿锯断,否则很危险。有人很替我挂念,可是我心里想:锯断也无所谓,省得在外面东奔西跑,可以安心在家里读读书、看看经、写写文章,也是一样啊!对于怎样修身?怎样修眼?怎样修耳……在佛法里都有很好的指导。 当我十五岁在戒场受戒时,记得老师特别训练我们,叫我们眼睛不准乱看,因为还只是个小孩,有时候听到外面有一点动静,就举眼要看,老师马上一个巴掌打下来,一边还骂道:‘看什么呀!这里有那一样东西是你的?’马上我心里就想:‘不错啊!这里并没有什么东西是我的啊!’有时候,嘴巴好讲话,有什么事情时,总是欢喜建议、饶舌,才一开口,又是一个巴掌打下来,‘你讲什么?这里是什么地方,有你讲话的资格吗?’心里一想:‘不错啊!这里是佛堂怎么能轮到我讲话呢?’因此,一再勉强自己,不要乱看,不要乱说。后来我干脆不讲话,实行‘禁语’,我有大约一年不讲话的经验,这中间,我获益很大。现在回想起来,感到过去老师对我的严格打骂,真是恩惠如山之高,如海之深。 在深山的古寺里,有一个修行的老和尚,经常打坐入定,有一个魔鬼想来扰乱他,破坏他的道行,可是,却想不出用什么法子来破坏。 有一天,魔鬼想到了一个办法,他变成一个没有嘴巴的怪物出现在老和尚面前,想恐吓老和尚。老和尚一看,说道: ‘哦!这是什么东西?怎么没有嘴巴呢?’ 说着,更用慈和的口吻道:‘其实,没有嘴巴也好,既没有嘴巴,就不会乱吃东西、乱说话了。’ 魔鬼一看吓不倒老和尚,又变成一个没有眼睛的魔鬼站在老和尚面前,老和尚一看,说道: ‘啊!怎么又没有眼睛呢?其实没有眼睛也不要紧,以后就不会乱看了。’ 今日的社会,能不乱看最好,如果你走在路上,朝那不良少年随便乱看一眼,他就插你一刀。 魔鬼看那老和尚还不怕,于是,又变成一个没有手的怪物,老和尚看了,仍然平静地说: ‘没有手也很好,没有手以后就不会去打牌、不会乱打人了。’ 魔鬼这样那样的变来变去,老和尚都无动于衷,最后干脆变一个只有上半身、没有腿的魔鬼。老和尚看了,又说道: ‘咦!怎么没有腿呢?没有腿也好,没有腿就不会乱跑,以后也不随便上酒家、跑舞厅了。’ 一个人除了修身以外,还要修心,我们的心好像盗贼一般,难以捉摸,难以把握。人,把一个如同盗贼般的心养在家里,专门破坏好事,说起来,未免太危险了。王阳明先生曾说:‘擒山中之贼易,捉心中之贼难。’ 有时候,常听到有人埋怨,怪别人不肯听自己的话,其实,最不听话的,是我们自己。我们的心,翻来覆去,心猿意马,你能把自己的心好好的把握住吗?所以要修心,令心能听自己的指挥。我们的心,如同大元帅,统领了很多的魔军魔将,贪嗔痴慢疑的烦恼,都以心为首领。我们现在要修行,即要与做大元帅的心、统领烦恼魔军的心交战,这一仗,是很不容易打的,所以各位修行的人,自己要做一个征服魔军的统领,要有坚强的盔甲,以信仰、道德、慈悲、戒律护身,才能胜过心里的贪嗔烦恼等魔军魔将。 一个人身体上有老病死诸苦,心理上有贪嗔痴等烦恼。身体上的老病死易于知晓,而心理上的贪嗔痴,则不易对治。举个例子说明:贪欲如同花朵,嗔心如同蜜蜂,愚痴如同米糠。贪心何以如同花朵呢?花儿开放时,千娇百媚,但是,当它凋谢时,却枯萎不振。人的贪欲亦然,要这样要那样,如同花朵开放般,即使你拥有了一切,甚至全世界都归属于你,你又能怎么样呢?‘良田千顷,日食究竟几何?’‘大厦万间,夜眠不过八尺。’贪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处呢?嗔恚心如同蜜蜂一样,害人又害己。蜜蜂咬人,咬过之后,自己也不能活。所谓‘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又谓:‘嗔恚之火能烧功德之林。’所以凡事常发脾气,最后还是自己吃亏。发脾气的嗔恨心,并不能解决问题,只有使问题越弄越糟。愚痴并不是没有知识,有时候很聪明的人也是愚痴,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知识生病了以后,就变成了‘痴’。愚痴如同‘糠’一样,‘糠’把白米遮盖了;一个人如果愚痴,即障碍了真正的智慧,智慧不生,无明频起,对于世间的真理则永远不能了解。 关于身心的修行,在增一阿含经中,曾将它分为上中下三品,最下者为‘身行道而心不随’,表面上伪装得很慈悲,嘴里说得很动听,态度也表现得很亲切,一副德行高超、道貌岸然的模样,其实,心里却不是那么一回事,所谓‘满口的仁义道德,满肚子的杀盗邪淫’,这是最下等的。其次,中等的修行‘心行道而身不随’,外表看起来并不起眼,但是,内心却很慈悲,也真正很有道德。第三种的修行是身心皆行道,内外一致,这是最上等的修行。 一个人为什么要修行呢?主要的是要训练自己意志坚定,如同制造瓷盘瓦罐,皆需经过火焙日晒,时间愈久,则愈坚固。为什么要锻练身体呢?目的是要使自己身体健康,精力充沛。一个修行的人,应该以什么为力量呢?先看那小孩子,当他想要东西吃时,想要大人抱时,他就放声大哭,这一哭,马上母亲就过来哄他、抱他、给他东西吃,因此,‘啼哭’就是小孩子的力量。 凡夫以嗔恨为力,有人对不起他,或做事不如他的意,他就大发脾气,骂人、吵架,甚至拿枪动刀,你也奈何不了,这就是凡夫以嗔恨为力。 修行人以慈悲为力,以忍耐为力。各位如果想考验自己到底有多少力量,就先问你自己,你的慈悲能到什么程度,你的忍耐能到什么程度。 菩萨以精进为力,以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精进作为他的力量。 由此可以知道,身心都要修行,若唯修身,而不修心,则不能出三界;若专修心,而不修身,虽有出离三界之可能,但却难以证得最高品位,大家都知道,无量亿佛中,没有病弱的佛陀。因此大家应以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做为自己的力量,身心兼重;因为若身心皆无佛法,不惟自身毫无成就,亦为今日佛教最可悲痛之事。 (二)出家与在家 修行的种类第二点,我要讲出家与在家修行上的不同。有关出家人的修行,先说行小乘道的出家人,首先他要有出世的思想,他要过离欲的生活,穿破烂的衣服甘于淡薄的饮食,住在山林水边,独自的修苦行,这就是小乘的修行方法。 如果是大乘道的比丘,推动人间佛教,有时候其生活看起来和社会大众一样,吃饭、穿衣,寺庙修饰得富丽堂皇,佛像装置得庄严肃穆,环境到处整理得清洁舒适;其实,大乘佛教的比丘,一样要有出世的思想,只是还必须要有入世的精神。 至于在家的大众,应该怎么样修行呢?首先要受持三皈、五戒、八关斋戒,或者菩萨戒,然后进一步有关大乘的宗派,譬如参禅、念佛、密宗等都可以修行。 目前在佛教界有一个不好的现象,就是出家人在弘法布教时,往往以自己的尺度、自己的修行方法去要求在家的信徒,开口闭口就叫人要吃素、要出家、要修道。再不然就告诉人不可以贪财,因为黄金是毒蛇;不要儿女,因为儿女是冤家对头。试想这样的弘扬佛教,如何能将佛教推广呢?大家心里或许会想:我们家庭夫妻很恩爱,儿女很孝顺,为了信仰佛教,要我把他们都看成是冤家对头、是讨债鬼;为了生活,我们需要钱,你却说黄金是毒蛇,那么可怕,这样的话,佛教是推广不了的。所以,现在我要告诉各位:小乘苦行的出家人的思想,并不适宜于在家大众的佛教,在家人的生活、人间的佛教应该要知道:儿女不是讨债鬼,夫妻也不是冤家聚头;黄金不是毒蛇,富贵也不是什么不好的东西。 或许有人又会想:若说不要穿好衣服,可是佛祖为什么却要装金,装得金光闪烁的?若说眷属儿女都是冤家,为什么佛祖要度那么多徒众呢?若说吃饭要吃苦的、或不好的东西,为什么经上说极乐世界的大众要以禅悦为食,比普通饮食更好呢?若说我装地毯太浪费,到处整理得平坦、洁净是不必要的,为什么极乐世界要用黄金铺地、要建七宝楼阁呢?假如说这个世间一定要用苦行僧的生活来要求大众,那么,首先,大同公司的老板林挺生先生就不能信仰佛教,而要把公司关门了,因为冰箱冷气没有人买;吴耀庭先生也不能信仰佛教了,因为他的大统百货公司、首饰店也全部要关门了。 现在我要告诉各位:所谓在家人信仰的人间佛教,是一个幸福的佛教,是一个快乐的佛教,现世种种的福禄,只要取之有道,并没有什么罪恶,这是我们要认清楚的。 有一位信徒问我,他说:‘假如这个社会,人人都出家了,岂不是世界要灭种了吗?’ 我说:‘你放心,在这里出家人看起来很多,但是整个比起来,却不到百分之一,你尽管放心。’ 他又说:‘万一,万一都出家了,怎么办?’ 我说:‘你不要挂念,我问你,万一这个世间都是男人,或者万一这个世界都是女人,那又怎么办?其实,假如万一真的世间上的人都出家了,大家全部都断了烦恼,了脱生死成了佛祖,又有什么关系?’ (三)乐行与苦行 在修行的种类中,第三种我要讲‘乐行与苦行’。苦行固然可以修行,乐行也一样可以修行。所谓修苦行的人,都是禁欲主义者,他们以苦为乐。苦行的种类很多,有的人只吃水果,不吃饭,大家赞美他不了起,不食人间烟火;有的人只喝水,不吃食物。刚才我碰到一位大家都叫他‘吃水姑’的;还有的人,以不穿衣服为修行、以烤火为修行、以卧冰为修行、以日晒为修行,甚至于有的以睡以荆棘上为修行。其实,佛法并不重视不合理的苦行,如果说吃水果就是修行,那山里的猿猴也都是大修行者了;吃水就是修行的话,那河里的鱼儿也就是大修行者了;不穿衣服就算修行,飞禽走兽不穿衣服,他们也是大修行者了;如此一来,所有水陆空动物都是大修行者了。 佛陀不赞成苦行的修行,当然,在功名利禄的世间,佛陀也害怕会迷失自己。修乐行的人,他的生活热烘烘的;可是,修苦行的人,生活冷冰冰的。热烘烘、冷冰冰都不好,都不合乎佛教的中道生活。所谓中道生活,要在不苦不乐之间,因为苦乐都足以束缚我们的身心,唯有不苦不乐的中道才是解脱之道。 (四)钝修与利修 钝根者,根基较差,必须循序修持;利根者则智慧较高,能够顿悟。有些人自叹根基浅薄,认为没有希望成就,看到别人聪明智慧,真是又羡又妒。其实,根基如何,都是过去世修行累积而来,根本不必羡慕,也用不着嫉妒,只要脚踏实地去修持,开悟正道终有成就的一天,龟兔赛跑正是一个最好的譬喻。 佛陀的弟子中,声闻乘人被认为是佛教中的钝根者,佛陀在法华会上说法华经时,会中尚有五千弟子,不能了解佛陀的说法而退席。但是,经典中记载:一个声闻乘人,从发心到证悟,快则只需四生即能成功,慢则要费六十劫。 缘觉乘者算是中等根机,他的修行,快则四生,慢则要经过一百劫。 至于上等根机的菩萨乘,成佛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持,所谓‘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正是菩萨道令人歌颂赞美的地方。 (五)外修与内修 关于修行的种类,最后我们再谈谈外修与内修,所谓外修就是形式的,所谓内修就是精神的。有一种人是只重形式没有精神;有一种人是只重精神不拘于形式。 只有外修形式的人,着重在每日拜佛多少、念佛多少,内心净化了没有他可不管。很多拜佛念佛几十年的人,心里的贪嗔烦恼、自私怨毒却比别人更多,所以真正的修行要能内外一如,形式精神同等重要。 二.修行的次第 生活与修持的第二点,我要告诉各位关于修行的次第,我也分为下列数点: (一)菩萨修行的层次 佛教中的菩萨,如同学生一般,有一年级、二年级、小学、中学、大学等层次,菩萨的年级共有五十一年级。 所谓菩萨,并非指供在佛堂上的菩萨,在座的各位,只要起信,从十信开始,就是菩萨的一年级。我想座中各位至少有十分之九以上是一年级或二年级,甚至也有人已经是二十年级以上。 至于什么人是几年级,如何能够知道呢?这里有所谓‘菩萨十法’,以这菩萨十法,可以测知自己是菩萨几年级,每一个问题完全做到者十分,各位不妨自己测验一下。 1.若闻讥毁,心能堪忍:完全能够忍受别人的讥讽、侮辱,毫不生恨者可算满分,只能忍受一半者,则得五分;能够忍受三分者得三分;完全无法忍受别人的讥毁,则得零分。 2.若闻称赞,反生惭愧:有人称赞你,心里感到惭愧,是真正的发自内心的惭愧,可以得十分。 3.修道欢喜,自庆不傲:自己庆幸自己修道、利他的成就,但却不因此感到自傲。 4.人之惭耻,不为宣说:对于别人感到惭愧羞耻的事,不加以渲染。 5.不为世事,而作咒术:不要为了世间上的事情,去怀恨、咒骂别人,或者怨天尤人、施放法术。譬如说自己把钱拿去放利息,结果被倒闭了,心生怨恨,‘该死该死’地咒骂不已。能够不这样的话,就可得到十分。 6.少恩加己,施欲大报:别人对我有些许恩惠,心中念念不忘,所谓‘滴水之恩,涌泉以报’。 7.怨恨己者,恒生善心:对于怨恨自己的人,要常想法对他好,以慈善心待他。 8.见有骂者,反生怜愍:别人骂我们,不但不因此生气,反而要怜愍他的无知冲动。 9.视诸众生,犹如父母:对一切众生,都能如同父母兄弟姊妹般看待。 10.拥诸所得,乐于助人:将自己所拥有的,欢喜与人共享。 以上十条,各位可以测验自己是不是菩萨?有几分是菩萨?及不及格? (二)罗汉修行的层次 我现在再请问各位,做个罗汉到底困不困难呢?罗汉有四种,即初果罗汉、二果罗汉、三果罗汉、四果罗汉。我们现在在世间,到底有没有证果罗汉?各位一定说现在世间没有罗汉,如果有罗汉的话,为什么我们没有看见呢?我告诉各位,现世一定是有罗汉的,只是没有佛陀给予印证而已。现在我把初果罗汉的条件说给大家听了解,各位再自己衡量,自己是否是初果罗汉? 1.初果阿罗汉,叫做须陀洹,到达须陀洹果的条件是,对于三宝不坏信仰。当我要讲这一点时,有好多位出家众心中暗暗想道:我已具备初果阿罗汉的修件,至少我对三宝已经不坏信仰。我说:好,祝福你已经是初果阿罗汉。可是还有第二点: 2.对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基本佛法不生疑惑。各位出家大众也许会说:这一点我们也做得到。但是,下面还有: 3.对于受持的戒法,不可违犯。 4.五无间罪,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等不可毁犯。 各位可以从这几项条目里去衡量自己,对于初果罗汉的境界究竟有多少证悟。其次,让我再说明初果罗汉对于五戒的看法、受持和没有证果的一般凡夫有什么不同。 譬如杀生戒,未证果的凡夫,恣意杀生,为了口腹,什么都杀;至于初果罗汉,若为了吃,他不会杀生,他宁可饿死;但是,如果你激怒了他,或者你诽谤佛法,为他所知,他在一气之下,也有可能会杀生。 说到偷盗戒,初果罗汉绝不会为了发财而去偷窃,他宁可守住贫穷;不过为了饥饿难忍,只要有东西吃,他可能会去偷吃一些。 关于邪淫戒,证得初果的罗汉在感情上当然不会有染污行为,不过在今日这种社会,诱惑太大,一而再,再而三,有时他也会接受美色情欲的诱惑。 对于说谎,若为了救人,他可能会说慌言。 说到喝酒,告诉他一饮酒就会犯很大的罪过,在他是不会相信的。 一个初果罗汉的人,或者是信佛修行的人,万一犯了五戒,怎么办?不必太紧张,凡是有修行的人做错了事,犯了过失,他的罪过要比一般不修行的人轻一点。譬如将一把盐放在茶杯里,会感到很碱;如果将他放到大海里去,它的碱味就淡了。一个有修行人若犯了罪恶,这罪恶如同一把盐洒在大海里,罪过较轻。 一个信佛教、有修行的人,犯了罪过,要知道忏悔。当然,‘因果报应丝毫不爽’,不过,也不必想得那么恐怖,‘罪业本空由心造,心若灭时罪亦空’,因罪恶只是‘相’上的问题,‘性’上没有罪业的名称,如果我们能证悟清净自性所谓‘明心见性’,则相上之罪恶即不成为严重的问题了。 修行者假如犯了罪过,如同大石将沉入海底,用信仰修持的大愿船,则可将大石托住,免于下沉,‘信能得救’即其道理。 初果阿罗汉之完成,尚须‘七次上生天上,七次投生人间’,以及断尽我见结、戒禁取结、疑结等烦恼,才得成就。 上面说到初果,在圣位中,初果是最可贵最难得的,得了初果,可说生死已了。如破竹一样,能破第一节,第二节以下也就可以不费力的一破到底。 证了初果的人,断了见惑,生死已获得了解脱,如大树连根拔起,只是其余未断的烦恼──修所断惑,尚滋润着固有的业力,使他生在天上人间。如同大树虽连根拔起,但是在短时期内,却仍会发芽开花,这是大树本身所保有的生活力在维持其生机,若不供给水分与肥料,则终究会枯黄死去。 初果的圣者,虽未断修惑,但生死的根本已了;虽仍有隔阴之迷,但决不像凡夫一样。或经过进修,或经过人间天上的七番生死,修道所断的烦恼,大大的削弱了力量,可说是断去了一分。剩下的修惑,所能滋润的力量,已只有一生天上,一来人间,再不能延续下去。故二果名为‘斯陀含’,即‘一来’的意思。 证得二果的圣者,若再进修,当生即能证‘不还果’,即三果阿那含;或是返来人间,则只剩这一往天上的生死。证阿那含果者死后,离欲界而上生色界,或无色界,一定在那边入涅槃,而不再复还来生欲界了。若从断烦恼来说:欲界的一切修惑,到此已断尽了,故不再感欲界的生死。即除初果时断尽的我见、戒禁取见、疑见外,现又进一步的断尽了欲贪和痴。欲贪即指欲界的贪欲而言,断尽了欲贪而证得三果的圣者,虽身在人间,但对欲界的五欲,已经不再染着。 从初果而二果、三果、现生不断进修;或三果阿那含死后,生到上界,圣道现前,到了断惑究竟净尽时,即能证得四果,名为‘阿罗汉’,是真正堪受人天供养的圣者。证到了这个阶位,即杀尽了一切的烦恼贼,不会再有生死的生起,故将阿罗汉译为‘应供’、‘无生’或‘杀贼’。 经上说:证得了阿罗汉果,即断尽了系缚三界的一切烦恼。烦恼断尽后,依烦恼润生而感果的故业,也就不再生效,更不会再造新业,因此未来的生死苦果,更无生起的因缘,而得入于不生不灭无余涅槃。罗汉的修行,到此即为最究竟的果位。 综上所述,修行证到四果者,有如下三种特点: 1.光明如日月──证得阿罗汉果的圣者,智慧现前,内心断尽了烦恼,如乌云被冲散,显现了太阳光明。阿罗汉的光明正如日光朗照,处在万里无云的晴空中一样。 2.不染如莲花──这是说阿罗汉清净如同莲花一样。证得阿罗汉的人,他的说话、他的行事,不会再犯威仪。虽然在没有舍报之前,仍然生活在世间,但是,心不贪住,意不执着,不入于色声香味触法的六尘境界,即不受杂染的环境所熏变。如莲花生长在淤泥中,而仍能保持微妙香洁。 3.安住如大地──证得阿罗汉果的圣者,有大禅定、大智慧,故身心已安住在微妙的正法之上,寂然不动如同大地一样。大地常受世人践踏、耕种、挖掘,甚至堆积垃圾等秽物,但是,大地却分毫不动。证阿罗汉果的圣者,在接触六尘境界时,或是合意的,或是不合意的,都不会再起贪嗔之心了。一切毁誉得失,他都再不会动摇了。苏东坡云:‘八风吹不动’,那就是阿罗汉的境界。 (三)禅者修行的层次 禅门有句话说:‘小疑小悟,大疑大悟。’又常听禅祖师们说:‘要提起疑情’、‘要大彻大悟’,疑情是什么?又彻悟些什么?这些可都不是言语文字所能表达的。曾经有一个卖豆腐的老头儿,卖完豆腐,经过一家寺院,在禅堂外见到很多人正在打坐,一时好奇,也盘腿坐了起来。一支香结束,有人问他感想如何?老头儿说: ‘太好了!坐禅太好了!’ ‘好在那里呢?你倒说说看!’ ‘我在打坐时,想起了三十年前东家村有个姓张的欠了我二十块豆腐钱。’ 众人一听,哈哈大笑。 如果这种参禅也算是一种悟境的话,我们不妨姑且将它称为‘豆腐禅’。 宋朝大学士苏东坡有一天到金山寺拜访佛佛印禅师,两人盘着腿子对坐论禅。苏东坡问道: ‘禅师看我这样子像什么?’ 佛印禅师看了一下苏东坡,答道:‘像一尊佛。’ 说完,禅师反问道:‘学士看老僧像什么?’ 苏东坡看他肥胖地穿着黑色大袍,便答道:‘像一堆牛屎。’ 佛印默然。苏东坡心里甚是得意,以为几次斗机锋都输给禅师,这一次可赢回来了。晚上回家,得意洋洋地把经过情形诉了苏小妹。苏小妹一听,趋起眉头说道: ‘哥哥你输光了,还是佛印禅师赢呢!’ 苏东坡如坠五里雾中,不明其中道理。苏小妹说: ‘禅师的见处是佛,因此他看你也是佛;你的见处是牛屎,因此你看禅师也是牛屎。禅师得胜鸣金,当然沉默不语,而你却还自鸣得意呢!’ 禅的境界就是如此,苏东坡以为自己大胜,其实却败得凄惨。 佛陀到忉利天为母亲摩耶夫人说法,经过三个月,又回到人间来,弟子们争相出外迎接,莲华色比丘尼第一个走到佛陀面前,欢喜的一边礼拜,一边说道: ‘佛陀!弟子莲华色第一个来迎接您的圣驾,请佛陀接受弟子的拜见!’ 佛陀慈和的说道:‘我的回来,第一个迎接我的是须菩提,他在耆阇窟山的石窟中观察诸法的空性,他才是真正迎接见到我的第一人,因为惟有见法的人,才能第一个见到佛陀,第一个迎接佛陀。’ 这是说明莲华色比丘尼和须菩提所修证的境界不同,须菩提体证到诸法的空埋,因为法性是无处不遍的,佛陀的法身也是无处不在,因此须菩提能第一个见到佛陀。 诸法的空性是不变的,只因证悟者的心境不同而有所差别,譬如三兽过河,足有深浅,而水无深浅。又如三鸟飞空,迹有远近,而空无远近。 禅者的修行是身心相应的全一之修行,禅门将参禅证悟的境界分为三关,即三个阶段。有关‘三关’之说,从何时开始,历史上没有详确记载。禅宗的祖师们,多运用三句问题,反覆探测学人的境界,称为三关。最显明的是黄龙慧南禅师,他常问学人道:‘上座生缘在何处?’ 学人还没能够回答,禅师又问:‘我手何似佛手?’ 接着又问:‘我脚何似驴脚?’ 学人如坠五里雾中,咸认为龙祖的三大难关。后人即以三关用为三段证悟的境界,命名为初关(又名本参)、重关、牢关。有些禅门的行人,利根者一悟即三关透彻,有的一次透破二关,普通则继续的参,逐一的破,由此可知三关并非有固定的阶段,只看各人的根机如何。 有的人曾将三关配于教理,即破初关得人空,破重关得破法空,破牢关证空空。其实,证悟的境界,并非笔墨或言语所能描绘得出,诚如古德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只有各位亲自去证悟了。 (四)净土修行的层次 ‘净土’这个法门,易行难信,在佛说阿弥陀经中,佛陀亦说念佛法门为世间难信之法。因此,要修持净土法门,当先建立信心,依信心为支柱,然后才能生起举动,才会因果圆满,否则佛门虽大,不度无信之人。有了信心,而后发愿,由愿生行,所谓信愿行为净土三资粮,譬如离家远行,一要资财,二要粮食,缺此二事,则难到达。 信者:当笃信佛力,弥陀如来,在因地中,发四十八愿,愿愿度生,其中有‘念我名号,不生我国,誓不成佛。’今因圆果满,我若念佛,必得往生。其次信佛力慈悲,摄受众生,如母忆子,子若忆母,如母忆时,一定蒙佛接引。 愿者:愿以此生誓往西方,更愿既生西方,复回娑婆,度脱一切众生。 行者:即老实念佛。 信、愿、行,为修净土法门的诸行者,少不了的资粮。因此,古德的净土经论及现今的诸师净土论章等,凡谈及往生的要事,都离不了这三秘要之法。 净土的修持法门很多,可大致分为三类,即:一、持名,二、观想,三、实相,修此三种法门,都可以生于净土。此中,实相念佛即是入第一义心,观佛法身实相,所得三昧,是真如三昧,亦名一行三昧。这一法门,本来属于禅宗,但因禅心所显的境界,便是净土,因此亦摄于净土法中。此法非上上根器,不能悟入,故中下两根,便不能普及,所以在净土法中,很少有人提倡,而归禅门去提倡。 其次是观想念佛,这是依照观无量寿经中,对于阿弥陀佛极乐国的依正庄严,作十六种观法,观行若得纯熟,则开目闭目,皆是极乐,立可转此娑婆为净土,即身便能畅游极乐,功效之大,不可言喻,修此法所得之三昧,为般舟三昧,亦名佛立三昧。只是这种观法微细深玄,有五种难成:一者、根钝则难成,二者、心粗则难成,三者、无善巧方便则难成,四者、认识不深刻则难成,五者、精力不足则难成。若要根利、心细、聪巧,还要印象深刻、精神强旺,实在不容易,因此,这种法门也不能普及,亦属难行门。 再次就是持名念佛了,持名比上述二种念法容易得多,不论上中下根机,皆能念佛,若念到一心不乱,便能得三昧,所得三昧,是念佛三昧。持名念佛一法,经过二千年来,佛门大德不断提倡和实行的结果,已成为最普遍、最深入民间的佛法。 持名念佛的方法,因念佛时的环境和心境,以及念佛人的根器不同,因此念法也有种种的不同。诸如: 1.高声念:念时声音洪大,其效用可治昏沉,提起精神,扫除杂念。 2.默念:口不出声,但在心里明明白白,适用于公用共场所或旅游。 3.金刚念:声调在高声与默念之间,一句句口念分明,耳听分明,想分明,佛声能在身口意中不散失便为金刚念。 4.追顶念:字句紧急,一声追一声,中间毫无空隙,因此杂念无从生起。 5.觉照念:一念念回光返照,向于自性。 6.观想念:一面念佛,一面观想佛身相好,佛国庄严。 7.礼拜念:拜佛念佛同时进行。 8.记数念:以念珠记念佛次数。 9.十口气念:以尽一口气为度用追顶法念佛,当出气已促,再吸一口气方能续念,名为一口气,如是十次,故名为十口气念。 如何持名念佛,可随各人根机、环境而定,唯需念到浑然忘我,如古人所云:‘念而不念,不念而念。’蕅益大师说:‘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五)一般修行的层次 除了上述菩萨、罗汉、修禅、修净土者有其修行的层次外,这里让我再告诉各位有关一般修行的层次。首先说到皈依三宝,三宝是佛法的总纲,皈依三宝,是进入佛门的第一课。一个发心学佛的人,第一步必须先皈依三宝,皈依三宝的人才算是真正的佛教徒。三宝的功德无量无边,若不皈依三宝,则无缘受用。 皈依三宝以后除尽形寿,以至诚心来受持外,进一步还要受持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能不杀生,则得健康长寿;能不偷盗,则得大富大贵;能不邪淫,则能家庭和谐;能不妄语,则能受人赞誉;能不饮酒,则不乱性。受持五戒而能持戒清净的,可说是众福之所归。由于能持净戒,现生不受国法,且能受到社会的尊重,真是人天爱戴,天龙护持。从受三皈而持五戒,可说在修学的路程上又进了一层。 佛法中,从发心信仰到究竟证悟,尚有解、行的修学过程,皈依三宝,进而受持五戒,是修持的表现。大毗婆娑论说:‘有信无智,增长愚痴;有智无信,增长邪见。’这是说明发心学佛,除了信仰以外,‘解’‘行’并重更为重要的阶段。 从受持五戒,进而持八关斋戒,这是更向佛道前进一步。在家的佛弟子,不能出家修行,而对于出家生活,却又非常钦慕,因此佛制有八关斋戒,即在一日一夜间学习出家行。 在佛法中,佛陀曾依修学者的环境、根性,而制订不同的应守的规律,除五戒、八关斋戒外,有十善业为德行的根本。十善业,在大乘佛法中,属菩萨戒,亦为人、天、声闻、缘觉等一切善行的根本。如‘海龙王经’所说:‘十善业道,是生人天、得学无学诸沙门果、独觉菩提,及诸菩萨一切妙行,一切佛法所依止处。’ 由此可知,发心学佛,除受持净戒外,更需进一步在日常生活中广修善业,除上述十善业外,应以‘八正道’为生活的准绳。所谓‘八正道’,即正当的见解、正当的思惟、正当的语言、正当的职业、正当的生活、正当的禅定、正当的忆念、正当的努力。将佛法揉和在生活中,堪称为一个正信的佛弟子。 佛陀的弟子中有小乘的声闻、缘觉,以及大乘的菩萨,正信佛弟子从发心学佛、持戒修善,更应由自利进而利他,由自度进而度人。自利利他、自度度人为菩萨的发心。在家修行者,除自身修持外,更应发心修持菩萨行,即发心护法,协助法务进行,或作利益他人事业。所谓修菩萨行,不出六度。‘度’即梵语波罗密多,为到彼岸,即修行者依菩萨乘,如乘一大船,能由生死苦恼的此岸,而解脱度到涅槃的彼岸,完成自利利他的事业,而证佛果。 六度,即一、布施:以金钱去救济贫苦者;或以自己所修学之佛法,去劝化他人,使之共闻佛法,离苦得乐;或牺牲自己所有,去救度一切众生。二、持戒:自己遵守佛陀的规律,再以所修的善法去摄受他人,同受法益。三、忍辱:忍受他人的破坏怨恨、讥讽,以及一切的苦恼。四、精进:能勤断一切恶,勤修一切善,勤度一切众生。五、禅定:身心安定,不受动摇。六、智慧:勤修一切事理正智。 菩萨六度的精神,是积极的、恳切的,而具有甚深意义的。这种微妙、深奥的道理,是佛陀在过去无量劫所亲证修验的。只有信仰佛教的弟子们,才有机缘闻此大法,因此,一个正信的佛弟子,必须躬亲实践。护持佛法,令佛法深入民间;以真诚恳切的态度去创造事业,福利社会人群。若能人人都信奉佛教,进而勤修六度法门,自利利他,则社会安定、国家和乐、世界太平的理想净土将不难实现。 三.修行的利益 上面讲过了各种修行的层次,现在让我再讲些修行的利益,我将修行的利益归纳下列六种: (一)训练身心强健 修行可以使身心强健,譬如拜佛,晨起拜佛,睡前拜佛,是一种最好的健身运动;如饭后跑香,帮助消化,俗语亦说:‘饭后千步走,活到九十九。’又如朝山礼佛,一则可以接触大自然,舒展心胸,一则可以增长信心,广结善缘。 说到称名念佛,则是修养心性的一种妙法,譬如等候公车,百无聊赖,与其为车子久久不来而烦躁,不如静心念佛,毫无气恼。 打坐、修观,亦是澄净思虑的最好方法。 信仰佛教,不可把他看做百宝灵丹,一般人无理的要求是以为一有信仰,就没有痛苦,没有死亡。其实,烦恼痛苦、生老病死乃人生必然的现象。只是,有了信仰,有了修行以后,身心的力量加强了,可以无惧于生老病死之苦,如证果阿罗汉,一日一食,树下一宿,山林水边,逍遥自在。原因是有了修行以后,身心的抵抗力增强,对于外在物质的缺乏、灾难苦恼等都能够忍受;若毫无修行,则心力脆弱,见到别人轿车、洋房的生活,内心受不了诱惑,因此,苦恼不堪。所以说修行可以令身心强健。 (二)净化烦恼习气 一个人的大小烦恼之多,如同恒河沙数,若没有修行,则绝对无法对治;习气亦然,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经中有大迦叶闻歌起舞、舍利弗照镜子的记载,这些都是过去生中遗留下来的习气,可知积习之深。若欲净化这些习气,惟有修行才是最根本的办法。 当你烦恼的时候,该怎么对治?诵经、拜佛、观想佛陀的慈容,或者高声念佛,藉佛的慈悲力来化除你的烦恼。当你拜佛时,专心一意,头虽然低下去,但是心灵却因此而升华。当你拜佛而获得法喜时,无明烦恼也因此而消失净尽。一个不懂得修行的人,当烦恼生起,无法自抑,因此大发脾气,与人争执,非但烦恼不能消除,反而旧恨未去,又添新愁。在普门品中,佛陀告诉无尽意菩萨说:‘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所以佛陀告诉我们要修行,修行可以获得很多益处。 (三)蒙受三宝加护 一个修行的人,眼睛不乱看,耳朵不乱听,嘴巴不乱说,心里不乱想,身体不乱做坏事,当身口意三业清净时,即使三宝慈光不加被,本身亦会清净。何况做各种功德,修各种善行,人间天上都赞美了,三宝岂能不加护持呢?所谓‘得道者昌’,一个善良的人尚能获天降祥瑞,何况一个修行的人? 佛陀在菩提树下修行时,曾感猿猴献菓;唐朝善导大师,一心念佛,非力竭不休,虽寒冰亦须念至流汗,以表至诚。因此,后来,善导大师每念阿弥陀佛一声,则有一道光明从其口出,念十声百声,光明也是一样,而且旁人皆能见到。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佛陀说:若有执持观世音菩萨名号的人,无论在什么大火之中,也不会恐怖火的燃烧,这是由于菩萨的威德神力的缘故。又说:如果面临伤害或杀害的时候,称观世音菩萨的名号,那个刀或杖就会一段一段的折坏,既不能打,又不能杀。这些都是说一个人只要有修行,随时都能获得三宝的加护。 (四)常得人天尊敬 一个有修行的人,他的举止安详,语言慈和,富于慈悲心,无论到那里,都会受到人天的尊敬。譬如坐车子也会有人让坐,处处都会受到礼遇。因此,一个修行人,要好好爱惜自己的身份,保护自己的人格。 佛住世时,大弟子须菩提在岩中宴坐,入定在空三昧的禅思中,那甚深的功行,感动了护法诸天,很多的天人出现在空中,散着天花,一朵朵彩色缤纷,都飘落在须菩提面前,并且合掌赞叹道: ‘尊者!在世间上做人,有高远的名闻,有众多的财宝,并不让人觉得尊贵。即使那些国王、富豪,他们一样的终日给烦恼欲望所囚。尊者!世间上真正尊贵的是如你这样的大修行者,你的威德之光,照彻了天宫。伟大的须菩提!请接受我们天花的供养,我们向你顶礼,表示我们的敬意。’ 又有一次,须菩提患病,使他感到身心疲惫。这时,护法的帝释天带领了五百人向须菩提奏乐问病。 唐朝道宣律师,跟随师父听律一遍即欲游方,师父呵止,令道宣听完十遍。后来道宣律师持律精严,为世间所少有。一日,道宣律师夜行山路,因道路崎岖,甚为难行,几乎要摔跌时,忽然,有一天神将他扶住。道宣律师问道:‘你是什么人?’ 对方答道:‘博叉天王之子张琼,因师戒德严谨,故来护卫。’ 由此我们知道,一个修行的人时时能获得人天的尊敬与护持。 (五)可以明心见性 俗语有云:‘玉不琢不成器。’古时的磨镜也是一样,若不经过一番琢磨,则镜子的亮光将显现不出来。越是上等的艺术品,所须的琢磨工夫越多。人类亦然,佛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如同空中的乌云覆住了太阳的亮光,惟有除去烦恼的乌云,才能显出真如本性。如何驱除烦恼的乌云?这就非得要靠修行的力量,惟有修行,才能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惟有修行才能证得真如实相。 自古以来多少高僧大德都是从苦行中磨练出来的,譬如六祖慧能大师在桩米房中桩米,雪峰禅师当饭头,印光大师当行堂;又有以弘法利生做为修行,以从事文教工作做为修行。诚如俗语所谓‘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自古没有天生的释迦,也没有自然的弥勒,因此,一个人要有成就,必须精进不懈;要明心见性,必须认真修行。 (六)永断生死苦恼 人生在世,最苦的莫过于生死,当一个亲人临命终时,那一份生离死别的苦楚,如刀刃在心上乱割,真是肝肠寸断。如何才能免去这种痛苦,佛陀告诉我们,惟有永断生死苦恼,进入不生不灭的涅槃。怎么样才能永断生死苦恼进入涅槃呢?佛说:惟有修行。 一个人若不修行,则永远不能出头。平时若只做些功德,至多仅能获得人天果报,虽然在天界得以享福,但当福报尽了,仍须堕落受苦,不能出离生死。惟有发出离心,厌离尘世的欲望,不为欲望所缚;再以入世的精神,从事弘法度众的工作,才能出离三界的生死苦海。过去诸佛,以及大菩萨等,能出离生死苦海,逍遥于常寂光中,都是经过多生多劫的刻苦修行与磨练,才能有所体证。因此,各位若想永断生死苦恼,大家还是认真修行吧! 最后,让我举出经中所说的修行能得十种自在给各位知道。所谓‘修行十自在’,即是:1.时自在-命自在,2.处自在-心自在,3.物自在-舍自在,4.周遍自在-业自在,5.大小自在-生自在,6.有无自在-心自在,7.动静自在-信自在,8.深浅自在-愿自在,9.无碍自在-法自在,10.不自在亦自在-智自在。 四.修行的方法 上面我们已经知道了修行的种类、层次,以及各种利益,最后让我告诉大家,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修行?我分下面四点说明: (一)如何处理衣食住行 衣服,为蔽体之用,但求整齐、清洁、简单、朴素,不必奢求华丽,但也不能故意穿着垢腻破烂之衣,而表示修行。因衣服不整齐,或太华丽,将为世人所讥;若穿着太垢腻破烂,亦将为人所耻。佛陀曾教弟子于穿衣时,当念偈云:‘若着上衣,当愿众生,获胜善根,至法彼岸。’‘若着下裙,当愿众生,服诸善根,具足惭愧。’‘若整衣束,当愿众生,检束善根,不令散失。’ 说到饮食,乃为增益身心,不必拣挑美食。佛陀曾教诫弟子于饭食时,需作五种观想,即: 1.计功多少,量彼来处。 2.忖己德行,全缺应供。 3.防心离过,贪等为宗。 4.正事良药,为疗形枯。 5.为成道业,应受此食。 粒米维艰,来处不易,因此,吃饭时,不能作贱饭粒,想到农夫的辛苦,应带着感的心情,欢喜的受食;又想到为了资养色身,修行办道,更不能挑剔饮食的美恶。 至于住、行当以方便为宜,不应尽贪求享受。以佛法来说,一个修行的佛弟子,要时时警策自己的生活,不要流于靡烂,以禅悦为食,以道德为衣,以虚空为安住,以无牵挂、自在的心境为行,不必萦萦于物质的追求,而为物欲所束缚。 (二)如何安排身心世界 一个修行的人,虽然不必太重视于身心的安适享受,但也不能过份虐待自己的身心。有些人进餐时非山珍海味不能进食;穿着时,非绫罗丝绸不能为衣;居住时,非高楼洋房不能为屋;行走时,非轿车不能代步,在物欲洪流中迷失了自己,试问又如何修行办道?有些人适得其反,衣不衣,食不食,以表示自己的清高操守,若因此糟踏了自己的身心,又拿什么来修行佛道?佛说:‘人身难得’,又说:‘藉假修真’,因此,一个正信的佛弟子,要适当的安排自己的身心,不使迷失于物质的诱惑,又能精进于修行办道。 《法句经》说:‘弓工调角,水人调船,材匠调木,智者调身。’ 又《心地观经》说:‘观自身如新生子,慈母怜愍,恒加守护。我身亦尔;若不守护,病之身心,即便不能有所修证。’ 佛陀曾说:一个人得病有十种因缘,即:一、久坐不饭,二、食无贷,三、忧愁,四、疲极,五、淫妷,六、嗔恚,七、忍大便,八、忍小便,九、制上风,十、制下风。 一个修行的人,应该懂得安排自己的身心,虽四大假合的色身,却是一失人身,万劫难复。 (三)如何和谐人际关系 一个正信的佛教徒,在人际关系上,应该如何与人相处?我仅以十六个字做为相处之道,即‘你大我小,你有我无,你乐我苦,你对我错。’一般人在人我之间所以常常发生争执,不外乎为了我大你小,我有你无,我乐你苦,我对你错等问题,如果在地位上,把大的让给他人,自己甘居于小位,争执就无从生起了;在物质上把多的、或有的给他人;在工作上、享受上,把轻便的、快乐的给他人;凡事错的自己承认,果真如此,则人我之间,绝无争执的事端,大家一定能够和乐相处。或许有的人会以为,把大的位置让人,把物质、享受等让人,自己承认一切错处,这岂不成为天下最大的傻瓜吗?其实,‘大智若愚’,那被认为是最大的傻瓜,才是真正最有智慧的。世间上的物质,不论积聚多少,终有散失用罄之时;崇高的权位,如希特勒、史达林虽在位时叱吒风云,得心应手;但是,当柏林失陷、当大限来到时,再高的权位也如过眼烟云。辛苦争得来,又有什么真正属于自己?人生所要争取的,除了名位、物质、享受外,还有很多,譬如高尚的人格、精神上的信仰、逍遥自在的人生。众人要的功名富贵给他,众人不要的人格道德自己好好拥有。如此则不但在人际间可以与人和谐相处,自己在人生的修持上亦可获得良多。 (四)如何使用金钱财物 佛陀曾经说过:‘金钱是毒蛇。’但一个在家修行的人,却不能没有金钱财物,妻子儿女的生活费、教育费、医药费,如果没有钱财又如何安置他们呢?但是,若一味地为赚钱而拼命,毫无精神的修持生活,钱财尽管再多,这种人生也未免太没有意义了。 一个佛教徒,除了日常生活所需外,还要挪出一部分钱来用于布施,因为一个人的福报有用尽的时候,恰如银行的存款,若不继续存储,则有用完之时,因此,必须为自己多种些福德;另外,也帮助了需要救济的人。 孝顺父母为人子该尽的职责,因此,在你的金钱中还要分出一些孝养父母,让父母在老年时能安然地过日子。此外,发展事业、储存急用、旅行参学等,在这里让我把它大约的划分一下,如十分之三作为生活、教育费,十分之三用于发展事业,十分之一布施社会,供养三宝,十分之一供养父母,十分之一参学旅行,十分之一储蓄,以备不时之需。 金钱只要取之有道,不必顾虑它是毒蛇,最重要的问题是使用金钱,若尽管储存、积聚,不知修福,不知供养,即使有再多的金钱又有什么益处?所以当一个人无常来临、大限一到时,还是赤手空拳的离开人世,留下庞大的家产,不是被充公,就是令兄弟阋墙,这岂不是枉费了一生的辛劳。 非常感谢各位,三天来大家从百忙中拨冗前来听讲,虽然路途遥远,却没有阻止大家听法的热忱;虽然座位拥挤,也没有令大家裹足不前。三天来,我以‘生活与信仰’、‘生活与道德’、‘生活与修持’来讲解佛教与生活的关系,最后,我以‘南传集经’的四句话,来作为三天讲演的总结,即:有信仰的人最富贵,具道德的人最安乐,肯修行的人最安住,有智慧的人最可贵。最后,让我祈求三宝慈光加被,愿听闻佛法的人身心健康、阖家安乐,谢谢各位! |
佛经 最新文章 |
真正修道人,不被物欲所牵 |
念佛念经为何要至诚心 |
如何能于诸佛前莲花化生 |
什么叫涅槃?大小乘涅槃有什么差别? |
希望临终没有障碍,就要少吃肉 |
如何面对蚊虫的问题 |
念佛这件事,所求都能如愿 |
如何才算初具信愿 |
断除生命的相续——自我意识 |
为什么要修净业三福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阅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