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善十一者:言无嗔者,于苦、苦具,无恚为性。对治嗔恚,作善为业。言苦苦具者,苦谓三苦;苦具者,苦因。 心中对苦和苦具不产生嗔恚心,无嗔对治嗔恚,生种种善法为业。苦指苦果,是报;苦具指苦因,是业或者是烦恼。遇到你不愿意承受的苦报,或者是别人正在做你不满意的事,使得你处于烦恼之中,这个时候不要产生嗔恚的心,要明白嗔恚有时就是一种苦具。不要痴迷和糊涂,在苦报上起嗔恚心等于又重新回到了原来的轨道上。 苦有三苦,苦苦、坏苦、行苦。苦苦泛指一切不乐于接受的,苦的事情,在接受的过程中感受到心理的痛苦,并引发后面的心理阴影和不良延续性的感受,例如生老病死苦。坏苦是指本身这个事情是快乐的,愿意接受并希望持续下去,但是快乐是会消失,失去就会带来痛苦,这种痛苦的感觉比之苦苦更加强烈,更难接受,它是快乐和痛苦之间的对比,例如爱别离苦。 行苦,就是万法总是跟随因缘在迁流和无常的变化,既把握不了内在的心,又把握不了外在的法,五阴炽盛苦就是行苦。色受想行识五蕴,包括色法和心法,无论外在的物质还是内在的精神都是不停聚散和生灭,这种过程无法把握就像河流的流水一样一直往前走。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所说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就是这个意思。哲学讲“物极必反,月圆则亏”,事情到了极点就会走下坡路就会起变化。 普通凡夫终日里心念随着外在境界的变化而变化,这本身就是一种苦的感受,我们也无法把握这种变化带来的苦。如何才能识别这种苦,把握这种苦呢?只有引入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如理地观察五蕴万法。当外在境界无法改变的时候,先暂时修炼自己的内心,随着内心的改变外在的因缘也会随之部分改变,或者说你拥有了一部分改变的力量,最少也能不会被不好的事物左右和影响,自然而然的转恶成善,转逆为顺。 谈到苦和乐的感受每个人也不尽相同,有些人承受苦的力量强,非常坚韧,比如说运动员常年超负荷的练习使得他们对苦的感受并不强烈,有的时候还以苦为乐;有些人对于同样的快乐又没有快乐的感受,其实苦和乐就是一件事情不同的感觉,需要的时候是乐受,不需要的时候是苦受。乐受是在某个时间条件下,某个生理状态下你感受到的一种短暂的、好的感觉而已,并不是真正的快乐,如果一直持续下去你也承受不了。 我们的一生始终在痛苦中度过,真正的乐受在世间是没有的,快乐会变坏,不能定格,不能恒等的存在,所谓乐受就是减轻了苦受,并不是真正的快乐。三界之中所有的快乐最终都是痛苦,可能在色界和无色界对于快乐的感受会更加强烈,但终究也要回归痛苦要堕落、要流转生死。所以说没有进入圣人境界就会依然感受到不停流动的行苦,没有得到永恒的快乐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