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阅读网 -> 佛经 -> 其他法师| -> 行策大师《净土警语》 -> 正文阅读

[佛经]行策大师《净土警语》

其他法师|


劝发真信
念佛三昧。其来尚矣。自远祖崛起庐山。肇兴莲社。六时净行。遂成千古芳规。虽日功高易进。乃末世行人罕获灵验。良由信愿不专。未能导其善行。以要归净土故也。今既广邀善侣。同修净因。若非谛审发心。那知出苦要道。凡我同人与斯法会者。须具真实信心。苟无真信。虽念佛持斋放生修福。祇是世间善人报生善处受乐。当受乐时即造业。既造业已必堕苦。正眼观之。较他一阐提旃陀罗辈。仅差一间耳。如是信心岂为真实。
所谓真信者。第一要信。得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是未成之佛。弥陀是已成之佛。觉性无二。我虽昏迷倒惑。觉性未曾失。我虽积劫轮转。觉性未曾动。故曰莫轻未悟。一念回光。便同本得也。次要信得我是理性佛名字佛。弥陀是究竟佛性。虽无二位乃天渊。若不专念彼佛。求生彼国。必至随业流转。受苦无量。所谓法身流转五道。不名为佛。名为众生矣。次要信得。我虽障深业重。久居苦域。是弥陀心内之众生。弥陀虽万德庄严。远在十万亿剎之外。是我心内之佛。既是心性无二。自然感应道交。我之苦切。必能感。佛之慈悲必能应。如磁石吸铁。无可疑者。所谓佛念众生如母忆子。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也。具如上真信者。虽一毫之善一尘之福。皆可回向西方。庄严净土。何况持斋秉戒。放生布施。读诵大乘。供养三宝。种种善行。岂不足充净土资粮。
唯其信处不真。遂乃沦于有漏。故今修行别无要术。但于二六时中。加此三种真信。则一切行履。无烦改辙矣。倘欲舍此度门。别商元妙工夫。则诸方宗匠如林。剎竿相望。正可随处问津。不须投足兹社。若果名心永尽。素愿攸同。时节因缘。幸常集会。依稀莲漏。仿佛篮舆。今古如斯。遗风未泯。庶他生为亲近之津梁。即此世为助发之资具。愿交勉焉。
申劝
昔真歇和尚云。佛佛授手。祖祖相传。惟此一事。更无余事。释迦老子住世七十九年。说法三百余会。独于净土之教。谆谆赞说而不已。得非以是为超凡入圣之快捷方式乎。然此法门诚易诚难。夫执持名号。修众福善。至心回向。即得往生。苟得往生。则横截五道。顿超三有。直阶不退。不历多祇。岂非简易。倘若娑婆事业。在在萦怀。一暴十寒。心不专笃。遇五欲时。如胶如漆。遭逢逆境。结怨衔恨。而欲命终。彼佛接引。又必不可得之数。岂非难事。由此观之。净土法门药也。娑婆贪爱忌也。众生业病。教奉医王。甫服其药。复饱食其忌可乎。及乎临欲命终。重处偏坠。净因微弱。难脱苦轮。翻谓医王误人。佛法无验。悲夫。
若辈颠倒极矣。曷不思匡庐法社十八高贤暨百二十三人俱留瑞应。具载方策。古今日月。古今山河。彼既丈夫。我岂不尔。当知不尔者。祇是重处放舍不下故也。凡我同会。缁白老壮。宜各痛念。娑婆险恶。早求出离。六道之匍匐。九品之逍遥。利害天渊。大须猛省。必也生大欣厌。舍秽取净。信此取舍与不取舍。原非异辙。毋骛虗名。毋执空见。毋受高帽。禅和口头。三昧惑乱。毋求旦夕速效。妄冀心外有佛来迎。动诸魔事。
不论居家时入社时。恒以念佛为正行。以勉修众善为助行。更于贪瞋习气。刻意揩磨。使重处得轻。生处渐熟。净念相继。愿行相资。自然千稳百当也。其众行之中。则放生一事为最善。但应谛思。彼虽同性。犹属异类。尚须救之。况我同类之人。障深业重。有不久堕入恶趣者。有现在地狱受苦者。彼地狱苦。剧于世间刀火。奚啻十百千倍。何容于此。置之膜外。不图拯救。然其拯救之法。亦惟在今日。一心念佛。以速生赡养。然后乘本愿轮。运大神力。兴无缘慈。扩同体悲。分身散影。于十方剎土诸恶趣中。寻声救苦。如观世音菩萨。誓空地狱。如地藏王菩萨。拔一切众生苦因苦果。与一切众生世出世乐。摄一切众生。同觐弥陀慈父。到究竟安隐处。具如是志愿。方是丈夫汉。若不具如是志愿。则届期聚首。悠悠从事。虽念佛放生。亦只是寻常社会。岂曰无福非衲所望于诸上善友也。幸审择之。
又申劝
净土法门。虽诸佛诸祖共所赞扬。然当世士夫。一代时教。曾未经目。苟非宿有灵根。焉得闻而深信。今为略举一二大经要论。以概其余。使知法门殊胜。易生信乐之心。祇如华严一经。教门广大。为诸经中王。譬如杲日当空。掩众星之彩。须弥横海。落羣峰之高。其语世界也。不曰恒河沙数。而曰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普贤菩萨以智通力。一眼普观无边香水海无边剎土。如掌中果。从近至远。随其方面。一一指陈名号相状。极乐世界在毗卢遮那本剎中。剎有二十层。上广下狭。形如倒卓浮图。娑婆与极乐。同在第十三层。此层内有十三佛剎微尘数世界围绕。极乐世界。其一数耳。视本剎世界之多。犹如尽赡部洲百岁所收之谷。总为一聚。其中一粟相似。何况更视本剎外无边剎种所有世界。尚可以言思计议哉。如是广大经文。于末后结束处。乃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惟令生赡养世界。惟愿见阿弥陀佛。其专切劝发。反复丁宁。具在行愿品中。兹不繁录。
又佛灭后六百年。西天第十二祖马鸣大士。应佛悬记。重兴正法。宗一百洛叉大乘经典。造为一论。名曰起信。能令末世众生。发起大乘正信。譬如错众采而为锦。酿百华而成蜜。其建言析理。穷微造极。既备陈一切法门种种三昧。令修习正信已。复念一切法门种种三昧。皆难修而易退。乃于末后。更示诸佛胜异方便曰。复次初学菩萨。住此娑婆世界。或值寒热风雨不时饥馑等苦。或见不善可畏众生。三毒所缠。习行恶法。菩萨在中。心生怯弱。恐不能成就清净信心。生疑欲退者。应发誓愿。一心专念佛及菩萨。以生决定心故。于此命终。必得往生诸佛剎中。见佛菩萨。永离恶趣。如经中说。善男子善女人。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以诸善根。回向愿生。决定得生。常见彼佛。信心增长。永不退转。得入正位。是知佛世时文殊普贤。佛灭后马鸣龙树。如是诸大士。咸劝往生。兼愿自往亲近弥陀。他如宝积大集等。诸大部经中。称扬赞劝。未易悉举。然十方诸佛净土无量。经论偏指归极乐者。略有三意。一为彼佛与此土人最有缘故。无贵贱。无贤愚。无幼艾。皆知阿弥陀佛号。若有苦屈。启口发声。无不称其名者。二为法藏比丘愿力胜故。摄二十一亿清净佛土诸庄严事。总为极乐世界一剎庄严。发四十八宏誓愿。广接十方念佛众生。来生其国。葢诸佛果德。虽实平等。因中愿力。任运摄生。无差别中。有差别故。
三为阿弥陀佛即法界藏身。极乐世界即莲华藏海。见一佛即是见无量佛。生一剎即是生无量剎。念一佛即是念一切佛。即为一切佛所护念。以法身不二故。生佛不二故。能念所念不二故也。然诸经论虽广赞扬。此国众生。初无知者。唯晋远公崛起匡庐。肇兴莲社。一时名贤巨儒。不期自至。如刘遗民及宗雷等。皆服膺请教。道遂大振。继自唐宋以来。禅学寖盛。士大夫有智识者。多雅慕宗门。趣尚高异。然上下千百年间。其真能见性者。不过杨亿侍郎李遵勖驸马及许式郎中辈数人而已。余皆游戏门庭者耳。遂令不思议胜异法门。委为愚夫愚妇句当。中间虽有三五尊宿。递相祖述。
然未必多接高流。广度羣品。延及明季。乃有云栖宏大师出。承宿悲愿。以醇儒脱俗。专宏净业。当世名贤归信者固多。疑毁驳难者亦复不少。大师以宏才妙辩。百战不屈。翻成法喜之乐。由是缁素悦服。几如远公复生。永明再世。净土之道。复得大振。是则起千余年已坠之法门。厥功不既伟与。乌呼乃今往矣。末法昏衢。众生垢重。险恶道中。失此良导。可不为长太息者哉。予生也晚。弗获亲炙大师。宝其遗言。奚啻珪璧。每一展读其书。辄不禁涕泗横流。心意勇发。今住兹普仁以来。常得羣贤聚首。六时行道。洽我素心。然每遇一友与会。不敢以俗士目之。私心窃计曰。莲华国土中。复增一胜侣矣。昔我释迦本师悬记。此土有六十七亿菩萨。往生彼国。此必一数也。虽知悠悠退堕者多。然既发意念佛。已入弥陀愿海。如人食少金刚。终竟不消。纵勤惰迟速不同。究竟必生彼国。
既生彼国。究竟必获果证。八相成道。广度众生。故今于甫入会时。即以未来诸佛相期待。非为虗妄也。但不识众友自待何如。苟能如衲所期待。以自期待。则凡现前善友。皆吾莲蘂连枝矣。然吾观今之富贵利达者。或贪粗敝声色。不知苦本。或着蜗角勋名。不悟虗幻。或复爱殖货利。会计经营。现在碌碌一生。将来随业流转。彼佛剎中。依正庄严。无量胜妙乐事。不闻不知。从生至死。未曾发一念向往之心。反不如穷愚困厄之夫。多能念佛。从冥入明。转生胜处也。故今敬劝诸友。既各标名莲社。便是火宅优昙必也。具真实愿。发忻厌心。视三界如牢狱。视家园如桎梏。视声色如鸩毒。视名利如缰锁。视数十年穷通际遇。如同昨梦。视娑婆一期报命。如在逆旅信宿舍离。惟以归家为务。如意亦得。不如意亦得。舍得寸阴。一心念佛。果能如是。若不生净土者。诸佛皆成诳语矣。愿共勉之。
起三年长期示众
凡欲与期念佛。令功行不虗者。当发三种心。以为方便。第一发痛惜光阴。心虽约三年。光阴无几。古人喻如连日疟。发三度寒热。期即告终。若非勤策身心。寸阴是竞。未免见以为长。若见以为长。则悠悠岁月。罔罔襟怀。疲厌易生。净功莫克。岂不大可惜哉。况命在呼吸。安保三年。纵越三年。岂能长久。所谓如囚趣市。如羊诣屠。但得前行步步近死。直须孜孜昼夜。矻矻暑寒。一句洪名。无时间歇。不用弥陀接引净土。决定可生。凡我同行。慎勿锐始怠终。当视三年。如一日如一剎那可也。第二发专求出离心。夫此三年功行。非但不求世间福报。亦并不求功德智慧辩才悟解。与夫世世为僧兴显佛法等愿。惟愿命终得生彼国。脱生死苦。此愿直须刻刻现前。如昔人被覆。在千尺枯井中。受野狐诀。注视磨孔。一心欲出。视之既久。孔不加大。身不加小。任运飞出。念佛亦尔。
专念彼佛。一心求生。念之既切。佛实不来。我实不去。自然得生。得此一愿。则见佛闻法。断惑证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百千三昧。应念现前。不可说不可说微尘数大愿。同时具足。所贵谛信力行。惟专惟一。始克有济也。第三发和顺守约心。堂中既无多众。早晚共住。称同行善知识。各宜防身护口。谦恭巽顺。互相砥砺。互为标榜。此三年内。例如掩关禁足。当以山门为界。不得出外行走。虽亲友病亡大故。亦不得破例而出。开他人效。尤自便之端。每日恒课。不得懈怠废缺。惟除病患。不能饮食。然或坐或卧。亦须默默念佛。葢病患中。尤当急切也。恒课外有余晷。须自检点。勿放身心空过。不得闲谈杂话放逸戏笑。误己妨人。更不得披览外书吟咏诗偈。非唯唐丧光阴。亦乃孤负檀越。本堂轮一人作监直。五日一换。挂牌交代。有不守约不如法者。监直师即应劝谏。一谏辄听者善。若三谏不听者。白众议罚。若监直师狥情容隐。不谏不举者。随事量罚。若诸师自严自重。各精进不放逸。置规约于无用之地。则弥善也。勉旃勉旃。
起精进七期示众
七日持名。贵在一心不乱。无间无杂。非必以快念多念为胜也。但不缓不急。密密持名。使心中佛号。历历分明。着衣吃饭。行住坐卧一句洪名。绵密不断。犹如呼吸相似。既不散乱。亦不沉没。如是持名。可谓事上能一心精进者矣。若是真正道流。直能体究万法。皆如无有二相。所谓生佛不二。自他不二。自他不二。依正不二。净秽不二。苦乐不二。忻厌不二。取舍不二。菩提烦恼不二。生死涅槃不二。是诸二法。皆同一相。一道清净。不用勉强差排。但自如实体究。体究之极。与自本心。忽然契合。方知着衣吃饭。总是三昧。嬉笑怒骂。无非佛事。一心乱心。终成戏论。
二六时中。[覛-见+页]毫发许异相不可得。虽则至心偁念。亦同肆口诃骂。虽则精进修持。亦是梦中苦行。如是了达。方是真正学道人。一心精进持名也。前一心似难而易。后一心似易而难。但能前一心者往生。可必兼能后一心者。上品可阶。然此两种一心。皆是博地凡夫边事。凡有心者。皆可修学。同堂缁素。切勿高推圣境。甘处下劣。各须勤策身心。近则七日内。远则一生中。常作如是信。常修如是行。纵不证克。为因亦强。华宫托品。必不在中下矣。倘或七日之后。置若罔闻。熟处毕竟不生。生处依然难熟。无明业习。牵合交缠。仅欲邀功七日。而此七日。又未曾到一心不乱田地。正所谓少善根福德因缘。安望往生彼国。致令金口诚言。翻疑诳妄。是谁之咎乎。同七净众。愿各自审。而诫勉之。
料柬法门
念佛求生净土。释尊于无量法门中。特垂胜异方便。然念佛一法。仍有多门。约而计之。不出四种。一者念佛实相。即本觉理性。如大集等经所明是也。二者念佛法门。即种种三昧。如诸大乘经所明是也。三者念佛相好。即胜劣身相。如十六观经所明是也。此三种念佛。胜则胜矣。非异方便。葢必洞明事理。深达境观。上智犹难。钝根绝分故也。四者念佛名号。即一心持名。如小本阿弥陀经所明是也。惟此一门。藉彼佛胜愿力故。不论有智无智上中下根。但执持名号。一心不乱。七日乃至一日。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缘。即蒙弥陀圣众接引。即为十方一切诸佛护念。
又彼佛本誓。若有众生。欲生我国。至心信乐。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是为不思议异方便。惟其异故胜也。所生净土亦有四种。一曰常寂光土。极果圣人所居。断无明惑尽方得生。二曰实报无障碍土。别圆地住以上菩萨所居。断尘沙惑方得生。三曰方便有余土。四果圣人及别教三贤菩萨。圆教十信菩萨所居。断见思惑方得生。此三种净土胜则胜矣。非异方便。葢必断惑乃生。还同竖出三界故也。四曰凡圣同居土。权实圣贤。与博地凡夫共居。惟此净土。仗诸佛摄受力故。不须断惑。兼复带业往生。但惟信愿前导。感应道交。浊障稍轻。苦轮斯脱。而又即此同居赡养。竖彻方便。实报寂光。故上智即能顿净四土。而下愚亦可三界横超。无烦九次第修。不俟三僧祇证。是为不思议异方便。惟其异故胜也。
如此最胜独异法门。释迦善逝。殷勤示劝于五竺遐邦。恒沙如来。广舌赞扬于十方剎土。岂欺我哉。龙树毗婆沙论云。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行路。有难有易。徒步则难。乘船则易。欲易行疾至。应当念佛。称阿弥陀佛名号。疾得阿耨菩提。又智者十疑论云。在五浊恶世。求阿毗跋致。甚难可得。譬如跛人步行。一日不过数里。若信念佛三昧。乘彼佛愿力摄持。决定往生。如乘船遇顺风。须臾千里。又如劣夫。从转轮王。一日一夜。周行四天下。非是自力。轮王力也。乃世之驾言直指者。多以西方为钝置。谓此法门专摄钝根劣器耳。苟能一超直入。何假他力。不思文殊普贤马鸣龙树。及此土智者智觉。咸发愿往生。尽属钝根乎。世尊于宝积会上。劝父王净饭并六万释种。皆生净土。尽是劣器乎。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安有如斯曲径。甫育莲胎。便阶不退。奈何反属廉纤。若夫已悟心宗。为垂警策。犹曰生生不退。佛阶可期者。其难易迟速。皎然可知矣。而世之学者。或疑或谤。或耻谈而不屑道。虽曰非愚非狂。吾不信也。
九品略辩
净土一门虽广摄诸根。咸登不退。而见佛久近。闻法大小。证果授记迟速。不啻天渊悬绝。大本经略分三辈。不及观经九品为详。总而论之。上品以解悟为本。中品以戒善为本。下品纯恶无善。惟临终遇善友。一念信心。灭罪往生。析而计之。上上生者。所谓读诵大乘。则宗说俱通。修行六念。则行解相应。故弹指即生。见佛闻法。悟无生忍。须臾历事十方诸佛。亲蒙授记。僧如远公智者。俗如刘遗民杨无为辈。足以当之。上中生者。虽未及读诵大乘。而能解第一义。是于己躬亦有悟入。而行证未逮上上生者。故经宿华开见佛。因前宿习。普闻众声。皆说甚深第一义谛。七日于阿耨菩提。得不退转。修诸三昧。经一小劫。得无生忍。上下生者。虽未有悟入。而亦发无上道心。自欲明见本性。卒未遂志。以求生者。七日见佛。三七日始闻妙法。经三小劫。住欢喜地。中上生者。乃在家净信男女。持戒求生者。临终见佛往生。莲华寻开闻说四谛。应时即得阿罗汉道。以戒力专故。华开证果甚速。以未发无上道心故。所闻但四谛。所证但小果耳。
中中生者。乃出家男女持戒求生者。曰一日一夜持沙弥戒。持具足戒者。显戒法殊胜。虽最促犹生。何况久持。然出家戒行精专。亦生中上。在家暂持斋戒。亦生中中。可互通也。临终见佛往生。七日华开闻法。得须陀洹果。经半劫成阿罗汉。中下生者。亦在俗男女素未归向三宝。而天资仁孝。进道有阶。临终遇善知识开示。即获往生。七日见二大菩萨闻法。得须陀洹果。过十小劫。成阿罗汉。下上生者。乃在俗恶人。临终遇善知识。教称佛名。灭罪往生。七日华开。见二大士。说甚深十二部经。发无上道心。经十小劫。得入初地。下中生者。乃出家破戒恶人。临终遇善知识。称佛说法。一念往生。六劫华开。见二大士。闻大乘甚深经典。发无上道心。下下生者。五逆十恶极恶之辈。兼僧俗二类。临终遇善知识。教称佛名。十念往生。十二劫华开。二大士为说诸法实相。即发菩提之心。
后二生未言。登地时数者。亦如下上生。发无上道心。后十小劫也。中三品虽以戒善求生。自度心坚。度他行缺。故终得大乘。而须暂登小果。下三品虽系极恶凡夫。以闻二大士说甚深法。即能发无上心。虽经多劫。直入圣位。然则一念大小。顿越权乘小果。一生精进。远超多劫。华胎大小迟速之间。发心策行者。当审所从事矣。悟后求生者。藉极乐境缘。结习易断。三昧易修。速成忍力。度诸众生也。未悟求生者。为亲近弥陀。易于见性。永明所谓但见阿弥陀何愁不开悟。是也。禅净二门。各宜专务。不必兼修。但彼此相。非深昧佛旨。参禅者。无论悟与未悟。但获往生。皆跻上品。修净者。虽五逆十恶忏悔犹预下生。而必曰不谤大乘。则谤者不生。可知矣。先悟后生者。如巨帆遇彼顺风。念佛谤禅者。如败种植乎腴壤。其优劣之相。得失之关。诚不可不辩也。
示夏子彝居士
大阿弥陀经云。娑婆世界修行一昼夜。胜于极乐世界行善百岁。葢以此土难于进修。彼土易为功力故也。例此而言。则风尘世路中修行一日。胜于深山净剎修行百千日。无疑矣。是故帝乡可游也。红尘可入也。所谓净愿不可忘也。净行不可缺也。嗟乎风尘亦何能染人。第恐人自染风尘耳。居士善根深厚。信力专笃。久知选官不如选佛。此行葢非得已也。然选佛场开。是处可入。无论深山净剎世路风尘。要须心作南车。愿为前导。苟所向不乖。
虽终日途中何异家舍。长安此地不隔一尘。随伊冒暑冲寒。经州历县。操觚捉笔。执辔扬鞭。处处道场。时时佛事。净愿净行。常得现前。自然达清泰之上邦。面无量之寿圣。预九品之科目。极住行向地之升进。候十方诸佛息化之大阙。然后分身补处。发号施令。统理九法界人天。调熟七方便弟子。如是选官选佛。岂不诚大丈夫哉。然而说则易。行则难。深山净剎则易。风尘世路则难。吾愿居士为其难者。则他时异日。必有大得。力处当念。流光如驶。衰老日侵。长途往还。勿虗度好。时节定课。外有余晷。但只加持佛号。若楞严呪大悲呪等。客路俱不必也。
示丁耕野居士
昔寂室和尚云。世人欲修净业。不可言我今忙。迫且待闲暇。我今贫乏。且待富足。我今少壮。且待老时。若分定常忙。分定贫乏。分定夭折。即于净业。无缘修习。忽尔丧亡。虽悔何及。何如趁身强健。努力修之。至哉言乎。然今人无论。信乐者少。纵能深信净土。而因循需待。蹉过一生者。比比皆是也。居士天姿醕谨。向见衲不久。即能警悟无常。长斋事佛。葢宿缘有在也。然居士家无恒产。岁以馆获得。糈夫家无恒产。则不足可知矣。身有馆职。则不闲可知矣。年方半百。则未至衰老可知矣。乃一旦谢馆不赴。却诸门弟子。秉持满分优婆塞戒。楗户终年。专力净业。至于资粮薪水。初无会计。非勇猛丈夫。而能若是乎。且以斗室狭隘。半供经像。于中避嚣息影。锐意精修。一如夏屋宽舒。泰然自足。惟虑其不能久久如斯也。嗟乎夫人之居世。亦何定哉。窃尝论之。暇莫暇于不失时。富莫富于常知足。强莫强于勤精进。
今居士兼三者而有焉。则虽举天下之闲者富者强有力者。与居士较。吾知其有名而无义矣。能如是于生净土也何有。然更有一语愿。相告诫者。譬如万斛之舟。欲有所往。樯非不高也。柁非不正也。资具非不完备也。去志非不决也。乘风张帆。有瞬息千里之势。倘若船头一桩。未肎拔却。被一条缆索系住。虽种种推排。其能有济乎。今时净业人。终日念佛。忏罪发愿。而西方尚遥。往生弗保者。无他爱桩未拔情缆。犹牢故也。若能将娑婆恩爱。视同嚼蜡。不管忙闲动静苦乐忧喜。靠着一句佛号。如须弥山相似。一切境缘。无能摇动。或时自觉疲懈。惑习现前。便奋起一念。如倚天长剑。使烦恼魔军。逃窜无地。亦如红炉猛火。使无始情识。销铄无余。
此人虽现处五浊之乡。已浑身坐在莲华国里。又何待弥陀授手观音劝驾。而始信其往生哉。或曰。彼居士勇猛精进如是。岂复牵于情爱。不几于无病而授药乎。予曰。不然。古人云。爱不重不生娑婆。又云。道念若同。情念则成佛。多时五通仙人累劫精勤。尚以欲漏未除。隳其功行。故知未登圣果以还。鲜有不被其系累者。居士果世念轻微。道心勇锐。见欲避如火坑。忆佛如恋慈母。净斋清课。永矢弗渝。又何妨以无病好人常服良药。岂不起居轻利转益强健乎。总之烦恼无尽。而生死根本则唯贪爱。能漂溺行人。障往生法。是故先佛经中。处处诃责。但情爱一分疏淡。则净业一分成熟。于生死岸头。庶得解脱。也居士其勉之哉。
柬顾兆祯居士
末法浇漓。人趋诈伪。求其履道存诚敦古反朴。如我老居士者。其人皆不啻披星拣月矣。然净友中得君家公臣。又得丁君耕野。复得翁君舜仪。皆属居士令亲。何祥麟瑞凤之以类而聚耶。就中翁君大孝遗身。所谓难行苦行。我所未曾为。亦所不能为。心焉钦服。非复笔舌所可赞述。读长歌允称其人。三复再复。弥见精丽。昔也知章八十耽吟。邱为九旬工赋。居士年居邱贺之间而著作。亦兼擅其美。所冀惜分寸之阴。淡笔墨之好。回此精力。唯以净业栖心。则慧芽增长。道种成熟。异日佛前莲华化生。便非邱贺辈所可同年语矣。
答顾兆祯居士
前有数行奉寄。想已尘覧。顷接手书。乃有尘业情缘。卒难销陨。何时得成妙观等语。足知求道之切。然依鄙见。即此厌尘。情忻妙观。正坐学道。内障且避。諠求静处。世未有其方尘。情果可绝乎。要知万法本闲。惟人自闹。善乎。蕅益大师之言曰。虽曰六根幻驰六情纷动。仔细推求。尘既不居其咎。根亦岂职其愆。根既不职其愆。情岂独当其罪。三科剖析。既无真主。纵使共合。那有实法。而我辈于此虗妄法中。着我耽人。舍彼取此。犹如揑目乱华发生。更欲分别华相孰妍孰丑。不亦谬乎。唯将身心。世界全体放下。则智眼昭明。何处有尘情可厌。然欲念佛求生净土。正不妨炽然起忻厌心。此忻厌心。着之则成惑病。了之则是方便。亦存乎其人耳。所言妙观者。观经不云乎。诸佛正徧知海。从心想生。
众生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只此数语。便是念佛三昧秘要。一切观门。无不从兹流出。葢知作而不知是。则堕在权小。知是而不知作。必落魔外。作即空假观。是即中道观。全是而作全作。而是作是一念三观圆融。故大集经偈云。若入但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至心想象见佛时。即是不生不灭法。智觉禅师云。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佛是本觉之理念。即始觉之智。故知正念佛时。始本会合。理智冥契。能所俱忘。自他不二。无念外之佛为念所念。无佛外之念能念于佛。超情越见。离句绝非。直捷圆顿。无过此者。
除却念佛外。岂别有妙观可成耶。窃尝论之。药无贵贱。起病为良。治本治标。宜随缓急。居士以耄期之年。回心向道。纵得百龄。余光有几。可不思束其功于至稳至易之途。而尚似探。元问妙。徘徊跂望于其间乎。衲前晤时。非唯不谭妙观。并为略去。多种日课。仅以六字真言。相劝勉者。此是海上奇方。能疗急病。抑又标本齐治。缓急咸宜。贵在深信力行。古人所谓但见阿弥陀。何愁不开悟。然则何尘情而不销陨。何三昧而不现前。然在今日。纵有百千法门无量妙义。总置不用。唯此一味单方相赠。苟非斩钉截铁并力专持。其何以自振拔哉。若必谓持名功效。不及用观者。则彼佛所具身相微妙。经论所开观法深细。博地初心恐不易成办。终不若依小经专一持名为稳当耳。但持名时。了达事理。一心不乱。即是观境。不须别求。元妙念老居士。十分诚悫。忘年齿之高。殷殷下问。故敢罄布愚直之私。而一无讳忌也。惟审之择之何如。
名字说与金水若居士
天台以六佛拣滥。初曰理性。次曰名字。始闻圣教。乃至明心见性。皆未出名字位。故知名字其时甚长。而其义亦甚深无量也。居士名善。字水若。达此名。识此字。于见性成佛之道。思过半矣。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异哉。告子之言性也。虽非儒宗中至义。乃翻有类乎如来之契经也。惜其屈于孟子之辩。而卒无以申明其说。是亦如虫御木耳。夫十法界本乎一心。则善不善法。皆性具明矣。所谓性中有染净种子。故世出世间无有一法。而能外乎性。率性中净种子而起现行。则为君子之道。谓之修善。率性中染种子而起现行。则为小人之道。谓之修恶。
中庸曰。率性之谓道。孔子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道无分于仁不仁。即性无分于善不善也。若性惟善。而无不善。则三涂恶趣。非由心造。又岂得称为法界乎。是故一阐提人虽断修善。不断性善。若断性善。则终不成佛。诸佛圣人但断修恶。不断性恶。若断性恶。则不能现秽恶世界。折伏众生。此性修之关所当洞达。既不能离性以起修。亦不得废修而言性也。请以水言之。所谓性者。即湿而就下。东流西流者也。所谓修者。即决之东方。决之西方者也。居士欲修净业。可不顾名思义。而审其所以修之之术乎。若其心念念趣贪瞋痴。日深月甚。挽之不回。引之不出。发于身口。多与恶相应。则所谓决之东方。终为震旦国中人物。
若其心念念厌离五欲。系想阿弥陀佛。愿乐亲近。如子忆母。不为业境之所牵。不为他岐之所惑。则所谓决之西方。定于极乐世界。莲华化生。见佛受记。由是观之。见性成佛亦在乎。决之而已。若能决之西方。而为西流之水。则必不入三涂鼎沸之水。必不杂人天渴爱之水。不混凡夫之浊水。不沾魔外之恶水。不堕二乘之死水。不同权乘之客水。常得理水。以润心田。智水以融万行。即此名字位中。而圆合如来之性水。既得与性水合。则会归七宝池中。为澄净。为清冷。为甘美。为轻软。为润泽。为安和。为除患。为增益。而究竟成八功德之圣水矣。西流而极于此。真能尽水之性者与。然吾审居士之名与字。是从孟子义也。非告子义也。若夫决择善法。修习令满。决破不善法。修除令尽。则君子道长。小人道消。而终止于至善之地。是未尝不与告子合。未尝不与宣圣合。亦未尝不与西方之大圣人合也。居士其力决之乎。
首楞严经势至圆通章
首楞严一经说。在法华之后。实为佛法堂奥。昔智者判教时。此经未来支那。故唯以法华涅槃为后味。若令一见。必广有疏释。且判属醍醐无疑矣。奈四依大士已灭。古今疏主各兴异见。久如聚讼。后学不具择法眼。靡所适从。至欲尽废疏解唯看经文。亦过激之论也。及乎以己智寻经。又多不能达其旨趣。则终于昧昧而已。试平心论之。众解岂无长处。然不失之乖谬。即失之粗略。间有智识高超。出乎其类者。则又借此经。发挥匈中。剏论有真。能舍己从经。曲顺佛意。则西湖鉴一疏之外。吾未见其能并美者。孰谓今人必不能迈古耶。或病其主张太过。讥其杜撰不无。纵未能无遗憾。要亦大有功于此经者矣。至于舍识用根归重圆通之说。则诸佛诚言谁敢不信。
此方教体谁敢不遵从。而议之者。皆违经抗佛者也。现前诸善友既已标心净土。复欲研究此经。甚不易得。然始末无论。只此圆通文中大有淆讹处。若非善读善会者。则所谓醍醐毒药亦不甚远。岂不闻楞严会上选佛场开。观音登科。势至下第。修净土人。于此若不拣辨。何以发此经之密意。而坚后学之行愿耶。但势至法门非此经要义故。鉴师疏中亦引而不发。今则先辨法门。次彰密意。
辨法门者。当知此圣圆通属七大。中根大以都摄六根故。依此六根而修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一者念自佛。二者念他佛。三者念自他佛。若念自佛则与诸圣圆通。是同以根性为所念法门。以旋湛为能念方便。如央崛经云。所谓彼眼根于诸如来常具足无减修。了了分明见。乃至彼意根于诸如来常具足无减修。了了分明知等。亦如此经。十方诸佛同告阿难。令汝速证安乐解脱寂静妙常。唯汝六根更非他物。又如祖师云。在胎名身。处世为人。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辨香。在口谈论。在手执捉。在足运奔。识者知是佛性。不识唤作精魂。从上诸祖如斯指示甚多。此念自佛三昧具摄一切教义。一切禅宗直指法门。罄无不尽也。若念他佛。则。与诸圣圆通有异。以六根为能念。以果佛为所念。
法身虽复一体。我无二种庄严。诸佛福智圆满成两足尊。念彼果德。不生疲厌。眼常瞻佛相。耳常闻佛教。鼻常触佛香。舌常称佛号。身常礼佛像。意常缘佛法。六根所注无非佛境。如是相继无间无杂。此念他佛三昧具摄一切弥陀药师弥勒上生等经。及莲社一切业行事想法门。罄无不尽也。若念自他佛。则与诸圣圆通。同而复异。先须开圆顿解。了知生佛一如心土不二。托彼依正显我心性。既不迷性外。有佛亦不执。彼土非心。此则开圆解处与诸圣同。托他境处与诸圣异。十六观经所谓胜异方便。今文谓不假方便。自得心开。以此方便最胜极异故。不更假余方便也。祇就圆顿教中三种念佛三昧。对四种净土。略辨摄生大用。惟念自佛者。摄归实报寂光二种净土。然但能竖入不能横超。又但被利根不能普摄。又则诸圣所同不显此门独异。似非势至摄归本旨。今谓正摄念他佛及念自他佛二种行人。归于同居净土。兼复横超方便实报寂光。是故文中深明感应道交之益也。
次显经密意者。选择圆通法门。犹如国家用兵选将相似。或推作先锋。或压令殿后殿。后者为正选。余则各随常队而已。其推与压。要非无故而然。祇如十八界中必先根次尘后识。此常例也。今以六尘居先而根次之。六尘中必先色次声。以及香味触法。今以声最居先而色次之。于六根中仅列其五。抽出耳根置于二十四门之后。葢以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故。以音尘开先。闻根殿后。而独详明之也。虽不显言其故。人已觉之。既归重耳门。一经要旨排列圆通法应如是。
然念佛法门亦逗此方机宜。末世众生须依念佛得度。乃此经方令一门深入直了自性。若复双选二门。则昧本经旨趣。若令念佛法门直尔混依常队。又失他经广赞之意。故今巧示推压。如军中密令未许泄漏。葢前于十八界中。明抽耳根为重将矣。今乃于七大中。暗压根大为重将。而此根大正属念佛法门。既不违他经广赞之宗。仍不乖此经用根之义。可谓至巧亦至密矣。夫七大次第。曰地水火风空见识。见即是根本。应根先识后。今移识居第六。而以根大殿后。亦如十八界中之耳门也。
又于前五大中。推火大作先锋。而以地水风空次之。此有两意。一为当机堕淫起教故。以多淫召火。警多闻人先除欲漏也。故文云。说多淫人成猛火聚。乃至化多淫心成智慧火。诸佛呼我名为火头。我以火光三昧力故。成阿罗汉。愿为力士。亲伏魔怨等。明以警之也。一切经律中。皆以不杀为首戒。此经则以不淫为第一决定明诲。于三缘中。亦以欲贪先于杀盗。均此意耳。二为末世对治重障。以烦恼虽多惟淫欲为生死根本。最能障往生法故。令行人观凡夫身内淫火。即如来藏性空真火循业发现。深观得悟成智慧光。非唯不障往生。且能将送行人托上上品。所以净名赞淫怒痴以其体即藏性而染净。功用在反掌间耳。故以火头居先。亦如十八界中之陈那也。今请历观诸圣。除此二先锋。二重将外。余皆一依常例。次第不紊可见。二十五圣起座之时。诸大弟子结集之际。一威一仪。一起一止。皆有深意。悉符教义。以粗心遇之。又安可得耶。然则观音虽独登科。势至岂全下第。
但于观音则明选。于势至则暗选耳。良以圆根别入故明选。诸根总摄故暗选。此方教体故明选。此土有缘故暗选。通益当机时。会现未众生故明选。别益恶世法末时。不见佛众生故暗选。虎榜高题处。人所共知朱衣暗点时。人所不觉故。曰大有淆讹。须善读善会也。或曰既是密意。何得泄漏。曰楞严选佛场中。揭榜已二千余年矣。此时若不明破密将焉用。或又曰。诚如子言则文殊说偈选择时。岂亦不知密意。何不遵前例一概都拣耶。曰诸圣自陈各说第一故。寄推压巧示密机。若承敕正选时。一依前轨。何得成密。然但声尘火大准归常次。以此二门别意助显。非本所归重。故不更推出。
至于势至法门。仍顺长行。置识大后。为二十四门之殿。未始不遵也。且既令专选一门。何得不拣势至。观其拣辞。仍与诸圣不同。但曰。因果今殊感云何获圆通。意谓彼虽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而此相继之念。既属行薀迁流。亦生灭法。以此为因。欲往生见佛。谁曰不可。今欲现证不生灭圆通。则因果不符。何能克获。此拣现获圆通为难。非拣往生后益也。其余诸圣单念自佛。唯属现修现证。故拣则全拣。以不逗此土机宜。不合此方教体故也。有志修证者。亦可以深长思矣。然此为信力未坚者说。若果深信净土。纵令楞严独贬势至。亦自不疑。何以故。以他经广赞故。曰不可思议功德。曰世间难信之法。曰一切佛护念。曰无上深妙禅。曰胜异方便。曰三昧中王。多处极赞。既不生信。一处乍贬。何辄生疑。而况曾不独贬。而况复示暗选乎。奈末世众生读此经者。既不能依教。从耳门深入现证圆通。偏于念佛法门好起疑惑。乃至破他净信障他善行。薄福少智人。往往习气如是。故兹约法依经。曲为辩析。不自知其辞之丛沓也。岂得已哉。
旅三字说
妙法华经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若贪着生爱。则为所烧。故先佛世尊方便劝谕。引之令出。以此宅中众苦充满。难可安居也。蕅益大师净信集云。自寂光真性。翳于五住尘劳。而一切含识鲜有恒居。虽四禅四空及方便土。亦属旅泊。旅之时义大矣哉。夫旅者。以行旅之人。次于旅舍之谓也。旅必有伴。亦必有处。亦必有其本业。今旷观三界之中。同一旅也。而人异其业。业本既异。而处与伴亦殊焉。慨自有识以来。经尘沙劫波。积骨逾于富罗。饮乳过于溟渤。于中竛竮之状。飘泊之苦。有不可胜言者时。而与狱种为伴也。则恶逆为其本。
有间无间是其旅处时。而与鬼趣为伴也。则悭贪为其本。旷野山泽是其旅处时。而与畜类为伴也。则愚痴为其本。水陆空界是其旅处时。而与修罗为伴也。则瞋慢为其本。须弥大海是其旅处时。而与人道为伴也。则纲常为其本。四洲诸国是其旅处时。而与欲天为伴也。则戒善为本。地居空居是其旅处时。而与色无色界为伴也。则禅定为其本。四禅四空是其旅处。方其旅也。随处而着。不知其旅也。嗟乎故乡之梦。尚自朦胧。客次之居。岂为究竟。是非托赡养以横超。悟寂光而上彻。又孰能外乎旅义也哉。天都汪润生居士。法名性净。别字旅三。去家游学。有年矣。晚居琴川。有令嗣。长于才。夙柄家政。故居士得不为家累。虽厚栋华轩。可以逸老。以居士视之。萧然若寄也。居士恒长斋事佛。以淡泊无欲为养。以操修问道为兢兢。康熙乙卯岁。仲秋之朔。乃其七十揆辰。诸亲友故旧。争为文以祝之。诗以颂之。居士谢而弗视。视亦不审。曰。徒周章乎耳目耳。与其谀言之来。以沽吾名。
孰若法言之及以裨吾心。爰以旅三之字。而请说于予。予思。居士既旅乎三界。是得其旅之大者也。岂天都琴邑云乎哉。然吾窃观夫居士之邦人族士。类多操奇。赢走四方。其于旅也。惟获其利。未尽其义也。今居士旅于斯。设有人焉。告之以猗生煑海之谋。进之以郭氏治山之策。吾知居士必掩耳而去之矣。独兹七旬介寿之期。乃能却朋樽而不顾。置牲鼎而不御。访予于枯澹寂寞之濵。咨予以异世乖俗之旨。可谓真湻未散。大朴犹存。其几于道者乎。曰。犹未也。夫既曰旅三。则一切法趣旅。更无有法过于旅者。所谓随处而着。不知其处理性旅也。了此三界。同为逆旅。本业处伴。各各差殊。名字旅也。知其非家。不住不着。于粗敝境。不生贪恋。观行旅也。客尘烦恼。方便折伏。悠悠旅梦。彷佛欲醒。相似旅也。不离法界。随寄尘寰。哀此旅人。尽力津济。分证旅也。是朽故宅。属于一人。
我常在此说法教化。大火所烧时。我此土安隐。究竟旅也。苟不达此义。则于邮亭传舍。误认家乡。诸所谋求。无非火宅中事。又或畏此旅途。多诸苦难。归心孔亟。去不还来。将使六宇同昏四生。奚赖若此者。皆无当于旅义也。然则居士之在今日。惟当以赡养为归宿之地。毋终为堪忍之旅客。若夫华开见佛。获证真常。又当睠此娑婆。再来侨寓。将护众伴。诱掖羣迷。更于异域殊方。分身应迹。往来三界。终不疲厌。斯为究竟旅人。庶不虗居士立字之意矣。
观佛毫相法
观无量寿佛经云。若欲生西方者。当观一丈六像在池水上。又云。身相众多。不可徧观。须从一相好入。谓专观白毫一相。待观成熟。余相自然显现。毫长一丈五尺。周围五寸。外有八棱。中则虗通彷佛。如瑠璃筒。在两眉中间。表中道也。右旋宛转。白如珂雪。莹净明彻。显暎金躯。依此想时。令心坚住。心若昏散。制令明静。葢明则不昏。静则不散。当知明静是止观之效。定慧之体。亦即心之本体。止观是工夫。定慧是因行。明静是功效。明静之极。顿合本体。若至果上。即成福智二种庄严也。今身心寂定。止也。观佛毫相。观也。毫相历然。明也。坚住不动。静也。所谓托彼身相。熏我心性。观智若成。自然显现。正此义耳。然欲修此观。
须了万法唯心。经云。心如工画师。造种种五阴。一切世间中。莫不从心造。故知弥陀毫相。自是我心本具。定中所现。亦是我心造出。是心作毫相。是心是毫相。不从他得。不向外来。如是了达。方名如法修观也。总之。能观观智为一心三观。所观毫相是一境三谛。何以故。定中毫相。虽现在前。皆想念因缘。无实性相。此因缘所生之法。法尔无自性。无他性。无共性。无无因性。四性皆空。故无实性。而此想念所生毫相。非惟性空。相亦巨得。如镜像水月。故无实相也。
性相无实。故即空即真。随念能见。故即假即俗。即假即俗。故非真空。即空即真。故非俗假。此则作是一念。遮照同时。离即离非。是即非即。故为三一圆融不可思议中道观境也。全谛发观。观还照谛。境观不二。唯是一心。故古德颂云。境为妙假。观为空。境观双亡即是中。亡照何曾有前后。一心融绝了无踪。此颂影略。须略释其意。言境为妙假。则空与中。在其中矣。不具空中。焉称妙假。言观为空。即妙空也。而中与假。在其中矣。言境观双亡。则双照在其中矣。双亡即非空非假。双照是即空即假。二边不着。亦复不离。故即是中道。
而下二句即言亡照同时。一心融绝也。葢境虽具三。既属所观之境。但称妙假。观虽具三。既属能观之观。但名妙空。境观虽各具三。既用双亡双照之妙观。冥合双非双即之妙境。但是妙中。由是举一即三。言三即一。三一非同。三三非异。不可以意识思量。不可以名言分别。故曰亡照。何曾有前后。一心融绝了无踪也。境观圆融妙理。以四语总摄无遗透。
此妙伽陀。胜读台宗书数百卷。然非明了一心淹贯台教者。恐未易透也。经云。但闻白毫名字。灭无量罪。何况如法系念释迦如来金口垂示。天台智者劝令专修。近代唯幽溪大师。常修此观。今净业行人。苟能一心持名。往生可保。兼修妙观。则托品必高。利根上士。胡不勉而行之。
  佛经 最新文章
真正修道人,不被物欲所牵
念佛念经为何要至诚心
如何能于诸佛前莲花化生
什么叫涅槃?大小乘涅槃有什么差别?
希望临终没有障碍,就要少吃肉
如何面对蚊虫的问题
念佛这件事,所求都能如愿
如何才算初具信愿
断除生命的相续——自我意识
为什么要修净业三福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8-18 15:26:28  更:2021-08-18 21:02:14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