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佛经 -> 佛教故事| -> 证严法师说故事《福德与业果》 -> 正文阅读 |
[佛经]证严法师说故事《福德与业果》 |
佛教故事| |
小国夫人的福报因缘 人与众生的差别就在于人有礼义廉耻;当佛陀住世时,有这么一段故事:有一次佛陀带着僧团游化诸国,经过一个很小的国家,这个小国家的国王很景仰佛陀,听到佛陀要经过他的国度,认为机会难得就赶紧在边境上迎接,当他见到佛陀时非常恭敬,很虔诚地邀请佛陀入宫接受供养,佛陀慈悲地答应他,然后带着弟子们浩浩荡荡地进皇宫去。 宫内的人很慎重地准备了斋饭,佛陀和弟子们就在那里接受了丰盛的供养。那时国王很高兴地将他的夫人请了出来,夫人也很虔诚地顶礼佛陀,但是比丘们看了国王的夫人,每个人心中都很纳闷。 圆满供养之后,佛陀为他们说法,然后国王和夫人又很虔诚地送佛陀一行出门。佛陀带着弟子们离开皇宫后,途中有一棵大树,大家就在大树下休息,众人围绕着佛陀席地而坐。此时,佛陀问弟子们:「刚才接受国王供养,他的夫人出来施礼时,我看到你们有疑惑的表情,是怎么回事?」 比丘之中就有人回答说:「我们心里很疑惑的是:虽然那个国家很小,国王也只是一个小国王,但他也是一国之主啊!为什么娶了一位那么肥又那么邋遢的女人作为王妃呢?真是让人觉得困惑。」 佛陀听了微微一笑说:「你们知道吗?人生最重要的是知『廉耻』,国王跟他夫人的姻缘就是出自一个知『耻』。」 比丘们听了很疑惑,佛陀又说:「你们认真听我说,当那位夫人还很年轻时,有一天她出门去,在途中忽然内急,必须找个地点方便;当地人习惯于随处便溺,可是她很胖,要蹲下去很不方便,所以她就找了一处较高的地方蹲下来方便。」 突然听到国王出来巡视,要打从那儿过,她一时急了就用身上披的布将全身裹起来。国王经过正好看到她这般模样,心想:这女孩很懂得自爱,所以知道将她的身体包得很好,像这样的女孩就是知廉耻的人,如果将她娶回家必定会以身教帮我料理天下事。 因此国王就问身边的侍者:「是否有人知道这女孩住哪里?」侍者就去调查,然后告诉国王:这女孩是某某人的女儿。国王回宫后就派人去提亲,然后把她选进宫里。佛陀说:「就是这么简单的因缘,只是出于一个知耻的举动而已。」 胖女孩知道廉耻,所以用整块布把全身遮盖起来;而小国王抱着尊重廉耻的心,觉得她知廉耻、懂得自爱,只是凭着这种直觉就将她娶回来。但是女孩子进了皇宫之后,她的本性原就邋遢,人也越来越胖,所以当比丘们看到她时,才会觉得国王的夫人为什么那么胖?那么邋遢?佛陀说:「她就是因有这分知耻的心和动作,才得到可以进皇宫的福报。」 所谓「一念三千福」,心中如有一念善;一念的礼义廉耻,再加上小小的动作,往往就可能影响人的一生。人生的转变往往维系于时时刻刻的小动作,而这个动作说不定在因缘成熟时就会带来福分,因此我们要时时培养廉耻之心,廉耻就是清净无污染之心,有廉耻之心才不会受人耻笑。 总之,我们要先学做人,直到「零缺点」时,才能渐渐达到佛陀的境界,做人如果还有缺点,那要成佛就难了。有人可能会说:「要做到零缺点很难,那成佛不是也几乎不可能了吗?」不会的,有志者事竟成!像那位国王的夫人只是一个动作就可以得到那么好的福报,可见不能轻视一点点的动作,一点点的善心净念,因为它们都可以累积成大福缘。 业果的故事 在佛教中有一段故事——有一位高僧行脚于各个寺院、去礼拜参访。有一回,他来到瓦观寺挂单,在寺中礼拜《法华经》;同时,也在那儿研究法华的道理。 有一天,在半夜时分,他忽然肚子不舒服到厕所去,刚走到厕所门口,却见一个鬼站在外面。高僧一到,鬼立刻五体投地顶礼跪拜,高僧就问鬼说:「你为什么守在厕所门外,看你那么虔诚,为什么会堕入鬼身呢?」 鬼就跪在地上悲泣地说:「过去生我也曾出家,当时在寺院中,掌过香灯、知客等执事,在那期间,不小心犯了戒律,所以死后就堕落做噉粪鬼。我知道大法师您的德行很高,唯有以您的德,才能超拔我。」 这位法师就问:「你到底做了什么事?」鬼说:「我自己也不清楚,我一定是犯了戒律,所以才会受业报,但是不知犯了哪条罪?」法师就说:「不管犯了哪条罪,都是从身口意三业所造;你是否曾犯杀、盗、淫?」 那个鬼说:「没有啊,我出家以后,身没有犯杀、盗、淫。」法师就又问:「你是不是犯了口业?妄言、绮语、两舌、恶口?」 鬼想了想说:「妄言倒是没犯;恶口就难免了;两舌呢?也是难得清净;绮语也不敢说完全没有。」法师再问:「在心意方面,是否犯贪、瞋、痴?」 鬼想了想就说:「很有可能是贪心,这就是我的毛病,以前做香灯、知客的时候,难免要面对很多人,在这当中,我有时会生起不清净心;贪了香油的供养,也贪图供奉的金钱,这个『贪』可能是我最大的罪:『瞋』也没办法控制:『痴念』也有,因为我智慧未开,时时心中都有烦恼,我想我的业可能是犯在口业和意业。」 他真心诚意要改过,就向法师说:「我知道错了,请法师代我做功德。」他说:「在柿子树的下面,有三千钱在那儿,希望您请人掘出柿子树的树根,拿出埋在那里的钱,请为我做好事、超拔我的苦难。」 法师等到天亮时,就邀几个人带着锄头,到柿子树下挖掘,果真挖出一个瓮,里面有三千钱。法师就用那三千钱为他写了一部《法华经》,剩下的钱全部拿去救济贫困。过了一星期后,那个鬼又来到法师的寮房,向他顶礼答谢说:「我的业已经转了,比过去好很多,以后我还会努力精进再精进,希望能脱离鬼身,将来回归人道,好好修行。」礼拜之后,鬼就消失了。 生命的过程多么奥妙,而凡夫却往往无法了解。当我们造福时,可以得到多少福报?造恶时,又将承受什么样的报应?学佛就是要活得明明朗朗,了解为善作福,以后所有的善果都是自享的;为非作歹,一切的业也都必须自己承担,这就是修行所应了解的——如是因、如是果、如是报。 饿鬼与天人 佛陀时代有一则故事——当时,佛陀在只树给孤独园讲经,有一位很年轻的长者子常常去听经,觉得佛陀的教育既实在又很有智慧,因此,他一心向道。可是,家里的老母亲却很不高兴,虽然她不喜欢儿子常常亲近佛陀,不过,她非常疼爱儿子,也不忍违背儿子的心意。 有一天,长者子向母亲提出要求:「我想出家为沙门!」 然而,他的母亲怎能接受呢?她说:「只要我还在世的时候,你绝对不能出家。」又说:「而且这段时间内,你要认真做生意,不可以把心思分散,要赚很多钱才行。等我阖眼之后,要修行才由你去,现在只要一心一意赚钱就可以了,不可以亲近佛陀。」 长者子很孝顺,他答应老母亲的要求,顺着她的意思去做。佛陀也教育弟子要孝顺「堂上活佛」——父母,因此,老母亲还在的时候,他要全心全意孝顺妈妈。 他日日夜夜都专心于赚钱,但是他赚来的钱,母亲都舍不得用。有沙门来托钵,她也不肯布施。有时甚至大声辱骂出家人;若是乞丐来到门口,她就叫人打走乞丐。总之,她非常悭贪,没有一点儿施舍心。 她把儿子赚的钱换作金银,然后在房子四周掘地窖,把金银都藏在里头;尽管儿子赚再多的钱,她总是说不够用。经过很多年,他的母亲因为一病不起而往生了。老母亲往生后,长者子就到僧团出家修行。 长者子出家后跟随在佛陀的身边近十年,他非常用心地接受教法。后来,他找到一个清净之地,就向佛陀请求到那里筑茅棚静修。 有一天,草屋外面来了一位衣着褴褛、蓬头垢面的女人,她全身像被火烧过一样,非常丑陋,她向里面又跪又拜的,啼哭不止。修行者出来问她:「你从哪里来的?为何这般模样?又为何啼哭?」 她说:「尊者,还认得我吧?二十年前我是你的母亲,因为我悭贪、辱骂贤人又阻碍你去修行,世间的恶业无所不作,所以死后堕入饿鬼道,受尽了种种苦楚煎熬;现在想要解脱苦难,唯有仗着尊者您的力量啊!」 修行者听了心里非常悲苦,没想到自己出家那么久,而母亲却在饿鬼道里受苦,他问道:「我要如何才能救您?」 她说:「一定要将我所有的东西拿去布施、造福、遗爱人间,我才能解脱。」 他不知道母亲生前都把金银藏起来,便问:「有什么东西可以布施呢?」 他的母亲说:「我把金银藏在房子四周的地窖,你可以把所有的金银挖出来,布施给贫困急难的众生,也可以供养有道的修行人。」 于是,修行者赶紧去处理,他举行一次无遮大法会,也就是布施的法会,他把地窖里所有的金银换成粮食、物品,于四十九日内,凡是饥饿、贫困的人来,一律有求必应,把所有的家产完全布施出去。 圆满的那天晚上,他的母亲像天人一样,穿着洁净的白衣来到尊者面前,向他叩头道谢,感谢尊者为她造福,让她得以免除饿鬼之苦,而且托儿子修行之福,已能往生天堂了! 从这则佛陀时代所发生的故事,也可警惕现代的众生;平日财物应「取诸社会、用诸社会」,广为布施多多植福。 婆罗门请法记 佛陀在弘法时,须面对芸芸众生,以及各种不同的宗教信仰者,不断地为人解惑。若有人提出问题,佛陀就为他们详细解释说明。佛陀提倡涅槃寂静的境界,也教导弟子们如何进入涅槃寂静的心境,凡是佛陀的弟子都很向往,甚至外教弟子对此也都很好奇。 有一天清晨来了一位婆罗门教徒,他很敬重佛陀的人格,也能接受佛陀的教理,更向往涅槃寂静的境界,所以他也来听闻佛陀的开示。他恭敬作礼之后,向佛陀请教说:「佛陀,您所说的涅槃寂静解脱之境,是我向来向往欣慕的目标。但是,要如何才能解脱呢?如果我死了,要如何才能进入涅槃?灵魂如何脱离?灵魂又会到哪里去呢?」 佛陀回答:「在我的理念当中是不生不灭,没有来去的。」 这位婆罗门教徒听了觉得很疑惑,说:「为什么会不生不灭、没有来去?人死之后,难道还永远住在世间吗?」 佛陀又为他解释:「人的本性是不增不减、不生不灭的,这种境界就是自在解脱之境。」他愈听愈不了解,心里愈是迷糊。 佛陀说:「我的回答你不能了解,那现在换我问你,由你来回答。比如:有一根木柴被点着了,若有人问:『为什么会有一盏火?』那么你要如何回答?」婆罗门教徒就说:「我会回答:『因为有木柴被点着了,所以会看到火光。』」佛陀又问:「若是这把火光熄灭了,又有人问你:『火为什么熄灭呢?」你要如何回答?」婆罗门教徒说:「我会回答——因为木柴已经烧完了啊!火当然就熄。」 佛陀又进一步问:「如果人家问你——火熄了到哪里去了呢?」婆罗门教徒说:「那么我会回答他说:『你未免问得太多了!当然是有木柴才能点火,木柴烧完火自然就熄了,这是很自然的过程啊!为什么还要问火熄了之后往哪里去?』」 佛陀很慈祥地说:「对啊!这是一样的道理:人的烦恼来自有这个身体,又必须面对种种人事,所以『根』对境才会生起烦恼——六根对六尘即产生六识的烦恼。如果能够了悟:因根、尘、识等『因缘假合』而生分别心才会产生烦恼。然后进一步把烦恼去除,也就是转识成智——把智识转成智慧;把根、尘、识分清楚,不去执着它,我们自然能以智慧去转境。」 「总之,有了身体,有了根、尘才会惹起烦恼的火焰,我们要把根尘厘清,烦恼之火才能熄灭。心中没有烦恼的火焰,才会有解脱的心灵,心境才会自在;心对境不生烦恼,这就是涅槃呀!并不是死了之后才有另一个涅槃;涅槃就是解脱,寂静光明的心地就是涅槃啊!」 那位婆罗门教徒终于听懂了!是啊!离开「现在」当下,那里还有一个涅槃的境界呢?想求得解脱——离开日常生活,要去哪里求解脱呢?就是因为有烦恼的名称,所以才会有解脱的境界,这原本就是相对的;有心灵的生灭,才有涅槃的名称,这不过是一念之转。 我们学佛若能深刻体会佛陀所宣说的道理;每天面对各种境界时都能厘清它,就不会听到各种杂音而心生烦恼,也不会眼见色而生起欲求之心。此外,鼻根、舌根、耳根、意根的作用也是一样。 在日常生活中,若能认清本分,真正发挥良能,怎会有烦恼呢?若能天天如此,则每天所面对的都是光明的境界,也就是涅槃寂静的境界。学佛想求得解脱,当下即可得到;想得到涅槃的境界,在今生即可得到,只要你的心地没有黑暗、自在澄清,当下就是涅槃的境界。 世间四事不可轻视 做人最根本的原则就是「礼节」,要懂得「敬老尊贤」,也不可轻视年轻人。佛陀刚成道时年纪还很轻。那时,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刚建好不久,舍卫城的人民每次听到佛陀来到精舍,全城的人就会很踊跃来听佛陀说法。 在那个时期,有一位舍卫国的国王——波斯匿王,听说佛陀正在说法,他原本以为一位已觉悟的大觉者必定是个德高望重、年事已高的人,他抱着这种预期心理来到精舍。 等他拜见了佛陀,看到佛陀还那么年轻,他心中就起了一分疑惑——佛陀看起来才三十几岁,难道他真的对世间的一切都已觉悟?于是他很坦白地问佛陀:「佛陀,您真的对世间的一切都觉悟了吗?您真的可以解脱人生种种的迷惑?」 佛陀就说:「大王,世间有四种事,你不可轻视,那就是——王子年少不可轻视;龙蛇虽小亦不可轻视;火苗虽然小也不可轻视;沙弥虽然年幼,你也不可轻视他啊!」 佛陀又做了一番解释说:「因为王子虽然刚出世,但他将来长大成年后会继承王位、统领国家,所以王子虽然年少,却不能轻视他;而『龙』可以呼风唤雨,天下得以风调雨顺都要靠及时雨,雨若下得及时,万物即可欣欣向荣,非时雨或久旱不雨则会形成灾难。而龙的力量可以掌握气候雨水,所以不可轻视;『蛇』虽然小,但有毒性可致人于死地,当然也不可轻视:『火』苗虽小,但那小小的火种——星星之火就可能造成很大的火灾,所以说火苗虽小也不能轻视它。」 「还有,你不要轻视年少的出家人——沙弥,因为他少年之时即深入经藏,可以吸收很多觉悟之道,他未来对人群会有很大的奉献,可以教育人们解除心中的烦恼。所以,年幼的沙弥你也不能轻视;同样的,年少的比丘当然不能轻视啊!」 国王听完后觉得很有道理,知道在人生道上,不能随便轻视他人,不只是要重视大的事物,即使很小的事物也要重视,不能有轻慢之心,这是波斯匿王和佛陀初见面时的情形。波斯匿王从那时起对佛陀就很敬重,后来他也皈依在佛陀的座下,成为一位在家的大护法。 学佛者,更应抱持感恩心和平常心,对人对事都要有尊重之心,对老人则更要敬重。「老」有年龄的老,有资格的老,不管是年龄的老或是资格的老,我们都要加以尊重。 反之,资格老的人或年龄大的人也不能轻视较年少的人,有的人「倚老卖老」,仗着自己年纪大、经验多就轻视较年轻的人,常喜欢说:「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要多;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要长。」像这样也不好啊! 有经验的人,应抱着爱护年轻人的心去关照他们;年纪较大的人,对年幼的人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如能「对上尊敬,对下爱护」,这才是佛陀教导弟子们伦理秩序。 维摩诘居士的布施 维摩诘居士生病那段时间,佛陀想派几位弟子去探病,但是,很多人都不敢去,因为维摩诘居士辩才无碍,许多小乘行者都不敢去探望他。 那时,有位在家居士善慧,他很发心也很虔诚。有一天,他正好去听法,佛陀就希望他能自告奋勇去探病,因为他既年轻又有智慧。 但是善慧也不敢去,佛陀问他为什么?他回答:「因为维摩诘居士言词犀利严正,所以我对他很敬畏。有一次我家设宴供养沙门、婆罗门及外道行者,又布施给贫穷残疾、乞丐等,以七天的时间展开布施会。当时,维摩诘居士从我家门前经过,告诉我:『这样不是真正的布施。』」 善慧问道:「怎样才是真正的布施?」 维摩诘居士说:「应该要法施,只有财施还不够。」 善慧又问:「如何才能达到法施?」 维摩诘居士说:「要以菩提心起慈心,以救众生起大悲心,以持正法起喜心,以摄智慧起舍心。」 「以菩提心起慈心」,菩提心就是道,我们要发心于道,以道心起慈心。慈就是与乐,常常给人快乐,不起分别的付出,使众生快乐也就是发菩提心。 其次,是「以救众生起大悲心」,既发菩提心,就会想如何才能救度众生,这一念就是大悲心。只要众生身心有苦,我就要设法去救助;看到众生苦而生起悲心,就是「以救众生起大悲心」。 「以持正法起大喜心」,要使众生快乐,不只是要给予物质或使其心安稳,还要使用正确的方法,给他们正确的观念和思想,这才是永远的布施。不只我们应发大悲心,令众生快乐,还要启发众生,保持这分大悲心,让他们知道投入、布施,才能得大欢喜。 有句话说:「施比受更有福、更快乐。」如果能引导大家以正确清净的心念去付出,就会得到永远的快乐,这就是「正法」;也就是使其不致思想偏差,而能知足快乐。 什么是苦?什么是乐?不是没钱的人就一定苦;也不是地位高、财产多就会快乐,苦乐是依据人们的思想、观念而定,若能安贫乐道,则时时知足也很快乐,这就是正法。所以要「以持正法起大喜心」,有了正确的观念,内心常常充满喜悦,不只自己快乐,还能影响别人,让别人也欢喜付出,同享快乐。 「以摄智慧起大舍心」,有智慧的人,能不断地舍,舍得没有烦恼,而且很快乐;为了摄受众生培养智慧,必须有「大舍心」。以上就是维摩诘居士告诉善慧关于「法施」的方法。 这可以证明有道心的人即得安乐,不论走到哪里都是道场。每个环境都有不顺心的地方,但常常抱着处处是道场的心,即能以心转境。 在工作中,如能专一心志则没有烦恼,完成工作就会很有成就感。道心即道场,道心即是菩提心;这分菩提心让我们没有烦恼,常常乐在其中。所谓「慈、悲、喜、舍」;「慈」即慈善工作;「悲」即是求病苦的众生;「喜」即是文化,扭转我们的观念;「舍」即是教育。日常生活都离不开慈、喜、舍,身体力行,这也正是福慧双修。 维摩诘居士的却敌法 佛陀在世时带领四众弟子修行,有出家的比丘、比丘尼,也有在家的居士;有一位持地菩萨,他也是佛弟子,当他在打坐时,忽然,魔王带领一万二千名美女,来到他的面前,恭敬礼拜。持地菩萨看他们恭敬礼拜,误以为是天帝来了,也很高兴地接待他们。 持地菩萨向他说:「过去生你修了福,所以能享受天福,领导天众。但是,你应该在福中而不沉迷于享福,要知道享福受乐是无常的,应该赶快再造福人群。」 魔王说:「因为我有这么大的福报,所以,我要把快乐布施出去,请你接受这些天女好吗?」 持地菩萨说:「我是出家人,不应该接受她们。」 魔王又说:「有什么关系呢?她们可以为你洒扫环境,又可以唱歌跳舞,给你最好的娱乐献供呀!」 此时,持地菩萨进退两难,正当他两边为难时,维摩诘居土及时出现了,他说:「波旬魔王!持地菩萨不敢要,那就送给我吧!我要她们!」 波旬突然看到维摩诘居士,非常吃惊。维摩诘居士又向持地菩萨说:「你错认他了,他是魔王不是天帝,他要来扰乱你的道心、破坏你的慧命!」回头又向魔王说:「这些魔女你不是要奉献吗?我要收啊!」 魔王非常吃惊,急着要逃遁;但是,维摩诘居士的法力让他难以遁走,他极力挣扎时,维摩诘居士告诉魔王说:「你把这群魔女留下就可以走了!」魔王只好留下这群魔女,自己逃之夭夭。 维摩诘居士即开始为这群魔女说法:「请你们坐下来,听我说话。」大家服从新主人的话,乖乖坐下来听法。维摩诘居士分析道:「人生的欲望无穷,应有四信,才能脱离五欲,去除五欲才能得到常住快乐。四信即:信佛、信法、信僧、信戒。」 又说:「信为道源功德母,想入佛法之门若无坚定的信仰则很困难。所以,首先要信佛。了解佛陀的伟大和智慧,并接受佛陀的教法,得一法而拳拳服膺,相信佛陀的每一句话,把它印入脑海,不可忘失,这样才会有坚定的信仰,也就是信法。接下来是信僧,佛陀无法常住人间,佛灭度后以僧团为主,所以,除了信法,还应同时起尊重恭敬心,恭敬僧伽,因此要信僧。僧伽为传法之人,他们宣说佛法,你们应该如法信受奉行。此外要信戒,僧伽以戒为师,他们说的规戒,你们若能信受而去恶修善,就不会再于六道中轮回,而得到永恒的快乐。」 维摩诘居士说:「戒是去除五欲的第一个要件,人之所以造罪在于贪爱五欲,贪求五欲就难以控制自心,因此才造业。若想止恶而得到永恒的法喜,就要信戒、守戒,脱离五欲啊!」 魔女们听得满心欢喜,心想:对呀!即使住在天堂享天乐,难免还有满心的烦恼,因为心里仍有追求,也有恐惧,唯有维摩诘居士的教法,让人从内心深处觉得法喜无穷。 信为道源功德母,所以要信佛、信法、信僧,但是信仰三宝无非是要人去恶防非,也就是「戒」啊,有恶即止,并且要好好预防,不去造恶;这就是持「戒」呀!不犯戒自然就不造罪业,因而清净自在。 双头鸟的故事 一位老比丘问佛陀,提婆达多乃是佛陀王族的堂弟,也是佛弟子,为什么他出家后,反而恩将仇报,处处和佛陀作对? 「这是很无奈的事。」佛陀说:「从前,有一只双头鸟,它的两个头必须有一个休息,一个保持清醒当守卫。其中一个头很贪睡,所以,经常都是另一个头保持警觉。进食时,清醒的头就得叫醒贪睡的头一起进食;休息时,那贪睡的头又要睡了。而警觉的头也任劳任怨,时时负起安全守卫的责任。」 「有一天,贪睡的头说:『我累了想睡觉,守卫的工作就由你来了」,清醒的头也不计较。当贪睡的头沉睡之后,突然起风,把一个香果吹落于地,又刚好滚到双头鸟的身边,那个果子很熟、很香。清醒的头心想:『另一个头睡得正熟,实在不忍心叫醒它,反正我吃了香果,它也一样受用!」于是清醒的头就独自把香果吃了。」 「贪睡的头突然觉得有股香气,而且还听到清醒的头打了一个饱嗝,它就问清醒的头说:『你吃了什么东西下肚?为何打了这么香的嗝,让我觉得神轻气爽?』清醒的头说:『是一个香果,我不忍心吵醒你,所以就独自吃了香果。」贪睡的头听了很不高兴,心想:『这么好吃的香果,为何不叫醒我一起享用?』从此,这贪睡的头就深埋着恨意:『好,总有一天我要报复!』」。 「经过一段时日后,贪睡的头向另一个头说:『今天让你休息一下,让我来做守卫的工作吧!』清醒的头欢喜地答应了。当它睡着后,又有一颗果子被风吹落,但那是一棵毒果!担任守卫的这个头想道:『好,我就吃下这颗果子,要死两个一起死好了!」它满心怨恨地把毒果吃了!」佛陀说:「那贪睡的头是多生之前的提婆达多,而常保清醒守护的头就是我啊!虽然我引导提婆达多修行,但是他内心的这股瞋恨,还是永远存在。」 听了这个故事,大家可以了解人生最难控制、最难照顾的就是心!对于一位在俗是堂弟,出家后是弟子的提婆达多,佛陀仍然难以调伏,实在很无奈! 修行最重要的是自己,唯有自己真心想修行、愿意下功夫去除贪、瞋、痴,以及对人的疑念、慢心,才能除去烦恼。否则,即使生为双头鸟,同一个身体,也还是有报复、残害对方的恶念,害人害已,这是多么可悲啊! 美丽的鹿角 《无量义经》里描述着:佛法如天降的甘露,虽然大地炎热,但是等太阳下山后,露水虽微,但它可以滋润大地。其实晚上一直都有露水,虽然不太能感觉它的存在,但清早我们可以看到草尖上有着点点晶莹的露珠,地上也很湿润;如果吹来一阵风也会觉得很清凉而没有灰尘。这就是露水的功用——可以滋润大地,繁衍草木。 吸收佛法时,我们也不必刻意地说:「我是学佛的人,我正在学佛。」因为学佛不是光在口中念的,而是内心的修养,它虽然是无形的法,但可以降伏热恼——心中懊恼的热浪。 平时若不会应用佛法、无法让佛法滋润心田,心中的烦恼就会产生。大家都还是凡夫,现在才开始学佛,还没有办法学到将有形的变成无形;让无形的佛法滋润我们的心。但是我们要有警惕心,人的烦恼除贪、瞋、痴外,「我慢、疑惑」也一样要努力革除。 人往往有骄傲、自卑的烦恼,而骄傲有时会让自己丧失生命:自卑也会使自己失去良能。所以学佛的人不要自卑,也不可骄傲。佛陀曾说了一个故事——山中有一头美丽的鹿,它每天悠游在大自然很美的境界中,自由地吃草喝水。 有一天它来到水边喝水,那湖水很清净,它探入水中时,水面上反映出鹿的角,它看到水中的自己,心里很高兴,不止高兴还起了我慢心;因为它的角长得很美,有好几支交叉重迭在一起,好像一棵美丽的树,真的很漂亮。它看到水中的影子,才知道自己原来这么美,因此觉得很骄傲、很得意。 喝完水后,它低头又看到自己那四只脚,那细长的脚却让它觉得很懊恼、很没面子!因为那四只脚很细很瘦,为何这么美丽的头和角会配上这四只不起眼的脚呢?它觉得很自卑。 正懊恼时,忽然听到猎人打猎的枪声,它很惊慌、拔腿就跑,跑到很远的地方,但是由于太过紧张,一不小心让很多树枝和树藤攀住了它的角,正危急时它却苦于无法脱身,当下它才领会到:「使我生命受害的竟然是我最得意美丽的角,而能够救我的却是最不起眼的四只脚!可是现在角已经被攀住了……。」 佛陀用这个故事教育我们——人要有平衡的心,不要贡高、我慢、骄傲,应保持心的平静自在,更要尊重自己和他人;另外父母给我们什么样的身体,什么样的形态都应欢喜接受,不要对自己有疑心或自卑。这就是佛陀的教育——平常心就是佛法,平常心也是保护自己身心的妙法。 所以学佛要学「平常心」,用平常心体会佛陀的大智慧,心中的烦恼就会及时降伏;当我们面对种种环境时,应学习「逆来顺受」,让自己保持安然自在的心态,平常心就像无形的露水,虽然看不到它,但它却可以滋润心地! 补鼓与狐狸 佛陀有一段时间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弘法,他常向弟子们说:「大家要身心俱修,若想修心而失戒则慧不可得;修心是为了修慧,想得到智慧必定要由持戒而来。」 佛陀又举例说:「从前有一位好鼓手,他有一个打起来声音很好听的鼓,鼓声可传遍几里之外,可是日子一久,那面大鼓损坏、剥落了。鼓手很刻意地要把大鼓修好,他找来牛皮一层一层地补上去;可是大鼓补好之后,任他再怎么敲声音都不美,鼓手心里很懊恼,又一层一层地补上牛皮,结果声音愈来愈浊了。」 佛陀问比丘们:「这是什么道理呢?大鼓原本就是用牛皮制作的,这是正确的呀!可是为何敲起来声音不美了?」 比丘们回答:「因为他没有智慧、不得其法!」 佛陀说:「对呀!这和修行一样,如果不得其法就得不到智慧。所以我要你们『守戒』就是为了要你们护心;保护你们的身心、开启智慧。一切的业都是从心而起,心中起惑、身造业则必受苦报,所以要勤于守戒呀!持戒精严则心仁,如此自然身具威仪。反之若不自重要如何教人?因此要端正身心、守好戒律。每一个人都希望消除业障,而要消除业障必先修好心念,除去心中的杂念、妄想,所以,过去的事不要一直放在心中,因过去心是杂乱心呀!未来的事也不要有妄想心,每个当下就是我们修行的最佳时刻。」 佛经中还有一段故事,有一天佛陀问比丘们:「你们昨天晚上有否听到一只狐狸的叫声?」 比丘们回答:「有!那狐狸的叫声好凄惨!」 佛陀说:「这只狐狸前世也是修行者,但是他打坐时身体虽然静坐,心却往外奔驰;有一次他心中生起狐狸的声形念头,随后命终便堕入狐狸身,现在若想到自己已堕入狐狸身,他就会悲从中来、啼哭不止!」 佛陀又说:「修心最重要的在于修慧,要使身心俱会一处;不可身静而心中却充满杂乱妄想,心念无法控制就会再堕落啊!」 可见修行不在于表面的样子,最重要的是在守戒调心,四威仪中——行住坐卧无不是从守戒开始,修心要「即刻即是」,这样才是真正的修心。若是人在这里而心放在过去或未来,这就是杂乱心。大家要记得:规矩就是戒,我们的起居动作都要用心调整;若有一点点不用心,往往后果就不堪设想。 人生无所有权,只有使用权,我们要把握时间及时努力,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菩萨道难行;而我们既得人身,既闻佛法,应好好力行于菩萨道上,才不枉费此生! 大象与小狗 佛教常有一句话劝人的话——要结好缘、结欢喜缘:但是,我常常强调——要结清净缘与欢喜缘! 有些人的习气是爱恨很强烈,对自己所欢喜的人,什么都能给他,任何事都可以让他;对于不投缘的人,不管他说的话再好都不愿意听,有这种「欢喜和不欢喜」的感情,就会烦恼造业了。我们要在人群中好好培养平等心、包容心,这是去除习气不可少的步骤,不可对自己所欢喜的人就事事包庇;对不投缘的人则事事排斥。 佛经里有一个故事——佛世时代,僧团中有一位比丘,他出家后每天都去一位朋友家,这位朋友也天天等着他来,然后比丘就在那里用餐,用过之后他的朋友才用餐,吃饱后两人就一起闲话家常。傍晚,朋友即送他回精舍,然后两人还依依不舍地谈话,直到天色暗了朋友才告辞,而比丘又回送朋友到近城的地方,天天都是如此来来去去。这件事看在大家眼里,许多人都议论纷纷,僧团里的比丘也都知道这件事。 有一天,比丘们又在议论这件事,佛陀走进来,看到大家正在议论纷纷,问道:「什么事让你们在此交头接耳?」 比丘们就向佛陀说明这样的情形。佛陀说:「你们知道吗?他们的感情不只来自这一世,而是由过去生一直缠结下来的业缘。」 佛陀又说:「很久以前有一位国王,他很宠爱一头大象,这头大象有专人在照顾,而且天天都用很好的食物喂它。不知何时,有一只小狗不时跑到大象身边,刚开始是离得远远的,不敢太接近。大象吃饭时偶尔会有饭团掉落在旁边,小狗就惊慌、小心地过去捡食;刚开始的一、两天很惊慌,三天之后就渐渐熟悉了,后来小狗就很自在的来来去去。大象每次吃东西时,若看到小狗来了,也会故意让一些食物掉落于地,小狗就很自在地吃。从此它们成了好朋友,小狗天天都会来和大象作伴——大象很爱小狗,小狗也很感恩人象。小狗和大象天天快乐地玩在一起,小狗甚至会爬上大象的头,大象也用鼻子揽着小狗;总之,它们成了亲密难分的朋友。」 「经过一、两年的时间,有一个人来到象园,看到大象和小狗玩得那么可爱,他就向喂象的人说:『这只狗好可爱,我家也有一头象,我希望把它买回去和我的象作伴。』照顾象的人责任只在于大象,有人要买小狗,这对他有利益啊!因此他果真把小狗卖掉了。但是从那时开始,大象变得郁郁寡欢,整天不吃饭也不喝水又一直悲鸣,好像生病的样子。照顾象的人看了非常着急,赶紧向国王报告。」 「国王即找来一位大臣,要他去看看大象为何突然病了。这位大臣很有智慧,他看了看大象,觉得它不像是生病了,可是为何它不吃不喝、又一直悲鸣呢?他就问照顾象的人说:『逗只大象前些时日曾遭遇到什么样的情绪变化吗?』照顾象的人就原原本本的据实以告。大臣又问:『那只狗呢?」照顾象的人说:『有人要买小狗,我就把它卖掉了。』大臣又追问:『买狗的人住在哪里?』照顾象的人说:『我也不知道啊?」大臣赶紧回去向国王报告:『大象没病,只因一时失去亲密的伴侣,才会如此。」并建议国王贴出告示,请买狗的人立刻把狗送回来。」 「告示贴出去后,没几天小狗真的被送回来了,小狗一回来看到大象好高兴哦!爬上象脖子、象头,大象也用鼻子揽着小狗,欢天喜地地又叫又跳。」佛陀说:「当时它们虽然身为畜生类,但从此感情便连绵不休啊!你们知道吗?那只小狗就是现在的比丘,大象是现在那位优婆塞,现在他们的感情还是那么亲密难分,虽然一个已经出家,一个当护法,但是他们之间的感情还是不正常。而当时的那位大臣就是我。」 佛陀说:「修行要改掉过去的习气,能够修行是千载难逢的好机缘;供养僧众也是很难得的好念头。但是,其中若含有不清净、不平等的感情,那修行就不会有成就,也无法解脱六道尘缘的业网。学佛要学『清净平等』之心啊!」 燃烧的六根之火 有一次佛陀带领一千多位比丘出去游化,他们走到象头山。象头山留有佛陀许多的回忆,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的景象,佛陀在那里向弟子们说:「从这里望去东北边遥远的地方就是伽耶城的城市街道,在东边有尼莲禅河,更远处的地方就是我以前修行、静思,体悟人间宇宙真理的地方。」 佛陀又对弟子说:「从高处向下看——这山河大地,不论是城市、山林或世间万物,一切都在燃烧之中。」但是,弟子们看到的却是平静的境界,佛陀为什么说一切都在燃烧呢? 佛陀看到大家心中都有疑惑,就进一步解释说:「弟子啊!要用心听,清楚地分析——因为人的眼睛在燃烧、耳朵在燃烧、鼻在燃烧、舌在燃烧,甚至最重要的心也在燃烧,就是因为人有这五根,所以眼睛贪色,在色欲中使心不净、扰乱了心念;耳根听到声音即意乱情迷;鼻和舌贪着味与香,为了饮食和口欲的贪求,使心无法处在清净之境;最重要的是身体所感触的,一切生老病死之苦以外,还贪图享受,为了身体的触感享受而造了很多业。 这一切无不是从心起,内心有贪欲、瞋恨之火,愚痴之火在燃烧,贪、瞋、痴三毒从内心不断地煎熬,不断炽盛,以致于眼、耳、鼻、舌、身不断遭受折磨!人就是因为有这六根不断在燃烧,才使得所处的环境都不得平静;欲火、瞋火和愚痴之火,真的会破坏人的身心世界。」 佛陀总是不断地从境界中举实例教育弟子们。人确实是从五根来反应感受,而内心的感受往往不是贪就是瞋,不是瞋就是痴,才会使种种心理境界和方向有所偏差,像烈火般会毁灭一切。 目前的社会状况,打开报纸每天都让人担心,因为人的心火、瞋火常造成很多祸端。在报上有一则新闻,让人很惊心悲痛——在士林区有一个十一岁的少年,他唆使三个十四岁的青少年共同打死一位流浪汉。那位流浪汉喝酒之后和那位十一岁的少年起冲突,流浪汉用脚踢了少年一下;那孩子觉得被欺负了就去找平常不认真念书、会翹课的三个国中生,告诉他们,他被流浪漠欺负、殴打,心里很不满,希望他们为他出一口气。 这三个人觉得朋友被欺负了,于是四个人就一起去找,找到凌晨一点多才找到那个流浪汉,他还是喝得醉醺醺的。他们就近找了选举用的旗竿,一人拿一根,也有拿石头的,当头就打,当然流浪汉也有抵抗、挣扎,但是无法对抗四个人,最后醉汉被打倒、流了很多血死了。到了早上工人发现后报警,警方也很用心追究,后来有人说,有一位少年和他吵过架,他们就循着这条线索找到那几位平常爱翹课不念书的孩子,再由此找到肇事者,就这样破案了。 十一岁的小孩竟然是肇事的主犯!他和三个十四岁的小孩一起造成这么悲惨、残酷的案子,警方问他:「你后悔吗?」 他说:「后悔也已经来不及了。」 看到这种后果他也会怕,但事情已经发生了,那些学生的父母都很惊讶,不敢相信自己的孩子居然会打死人,这件事也让为人父母的感到很悲痛。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就是瞋怒之火加上愚痴之火所造成,是不健康的心理状态所引发的,所以佛陀说——人的眼睛在燃烧、耳朵在燃烧、鼻在燃烧、舌也在燃烧、心更在燃烧,这一切都足以毁掉人的身心世界,大家必须引以为鉴。 长者之子学佛记 佛陀在世时,在祇树给孤独园带领弟子们日日精进不懈。当时舍卫国的百姓对佛陀非常敬仰,对僧伽也很尊重,每天僧众出去托钵,队伍都很整齐,当地的人民都很恭敬地供养。 有些年轻人看了,心里很羡慕。其中有一位长者子心想:佛陀贵为王子,却能舍弃富贵出家、修行证果,得到天下人的仰慕尊重……。他也希望能远离名利、学佛出家,因此就向父母提出要求,父母当然舍不得,但是他的父母也是佛教徒,最后还是送他到佛陀的面前,请求佛陀完成儿子的心愿。 佛陀即收下这名弟子,然后请长老比丘代为教导,长老比丘就将他们生活中的规律一一为他分析,教他要守戒——五戒、十戒,甚至要守二百五十戒……。这位年轻比丘一听——竟然有那么多戒,心里很惶恐。他想:「出家必须守这么多戒,一不小心就会犯了某一条,这么多戒,我一定守不好;既然守不好,我不如还俗好了,还俗可以做一位在家居士,不但可以经营事业、娶妻生子,又可以护持佛法!他心里打定主意,于是向长老比丘提出请求。 长老比丘听了觉得很不安,因为这位年轻人是佛陀亲自交给他们指导的,现在起了还俗之念,长老比丘着实为难。即向年轻的比丘说:「你想还俗不是不可以,但是要向佛陀表明心意。」 几位长老比丘就陪他到佛陀面前,长老比丘一五一十地向佛陀说明,佛陀就问年轻人:「你为何刚出家又想要还俗呢?」 年轻的比丘也很坦白地说:「佛陀的教团里,大家都要守持净戒,但是这些戒律太多了,我怕守不好犯了戒,那就污染了僧团,这不是很罪过吗?所以我想还俗,将来也可以护持佛法呀!」 佛陀说:「你听了这些出家人的戒律就退道心,那道心未免太浅薄了?」回过头又向长老比丘说:「你们为何一下子就跟他说那么多戒律,让他害怕呢?要依人依时渐进才好,一下子把那么多戒加在他身上,太快了吧!把他交给我好了。」 年轻的比丘听了宽心许多,佛陀接着向他说:「年轻人,修行不像你想的那么复杂,守规矩也不像你想的那么可怕,你先不用管那么多戒,我只要你守三项规戒。」 年轻的比丘听到只有三项,说:「三项?那应该容易多了,我愿意守持。」 佛陀说:「我只要你守好自己的身、口、意。这三业能够清净则一切的戒都可以渐渐达成。」年轻的比丘听了非常欢喜,他向佛陀叩头礼拜,愿意终身信受奉行。 佛陀向长老比丘们说:「我把愿意终身信受奉行的年轻人再交给你们调教,你们要好好培养他。」这位年轻的比丘,每天就这样守持进修,因三业清净,所以他天天都过得很愉快,不久之后即证得阿罗汉果!很多比丘都很赞叹佛陀的威德,因为佛陀简单的几句法语就能让一个人开解欢喜、坚持守戒!可以把很复杂的规则浓缩,让他一生守持清净! 简单就是美,简单就是妙法。学佛不用想得很复杂,若抱着单纯、简单的本性生活,则日常生活中还有什么做不到?还有什么不欢喜自在呢? 我每个月出门都会到台中去,每次到台中一定都会有几位小菩萨带着扑满来看我。其中有一位从两岁多开始至今已将近四岁,还未上幼儿园,很可爱,这回他来了,也照例抱着扑满来。看到我,他就顶礼,然后双手合掌说:「师公,这要给您盖医学院的,我天天都在您的相片前顶礼三拜,您有看到吗?我还跟您讲话,您有听到吗?」 我说:「你说了什么话?」 他说:「我向您发愿,希望自己天天:口要说好话、脚要走好路、手要做好事、心要想好意。我天天都这么跟您说哪!」听听,四岁还不到的小菩萨天天都这么发愿!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像这孩子一样天真、单纯,天天口说好话、脚走好路、心想好意,哪还有什么戒守不好呢? 外道教徒的问难 在佛陀成道初期,他不断到处教化,有一段时间来到舍卫城的郊外,在那儿建了一座简单的精舍。那时有些年轻人好乐佛法、前来听闻。 但也有一些外道教徒觉得:印度的传统宗教是婆罗门教,这是非常崇高的教派,全国的人都必须接受婆罗门教;现在忽然又多了一个佛教、又多了一位创教者——佛陀,实在让人无法接受。因此,有些人就抱着刁难的态度来试探。 因为外道教的人心中不服,所以常常提出一些问题来问难;那时,有一位年轻人就问佛陀:「佛陀啊!我要来精舍以前是循着一条固定的道路走过来的,我所学的是数学,教的也是数学,数学有一个规矩就是要按照一定的方法来推算。请问佛陀,您在教导弟子时是否也按照『道』的顺序?或者是按照您的规矩?」 佛陀回答:「年轻人,我在教导弟子时同样是顺着『道』的顺序原则,而且也顺着『理』的规则;譬如说,我要驯服一匹马就要像驯马师一样,要将马训练得方向感正确,其它的动作才能再继续,这样马匹将来上路时,方向才会正确」。 那位年轻人再问道:「请问,您讲的涅槃境界那么好,可是确实有那么美的归宿吗?还有,跟随您出家、接受调教的弟子当中,有人曾证到那种境界吗?有没有受了调教后,却仍无法达到那种境界的人。」 佛陀回答:「涅槃的境界确实是有的,这是一种心灵寂静、身心解脱光明的境界;至于是否有人曾达到这种境界,我相信用功精进的人,一定可以达到,至于未曾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当然也有,比如不用心、懈怠不精进的人,当然就无法达到呀!」 年轻人就说:「佛陀,您是人天的导师,为什么跟随您的人,有的会达到,有的却不能呢?」 佛陀就说:「年轻人,我问你,譬如有一个人来问你:往舍卫国的路怎么走?你指导他走向一条可以到达舍卫国的路,但是,这个人却因方向偏差而无法到达,那你怎么办?」 那位年轻人就说:「他来问路,我已尽心指示他方向以及该在哪里转弯等等,但他如在某地有了偏差,那是他自己不用心,我只是一个指导者,实在也无可奈何呀!」 佛陀说:「对呀!同样的道理,我只不过是一个指导者,是正道上的导师,是学佛者的指导人。我对弟子们也是尽心尽力地指导他们,至于弟子们是否能用心来听道,是否能力行于『道』的正确方向,那就要看他们自己的努力了。」 从这段故事来看,大家应该了解,教的人已经尽心了,那就要看学的人是否用心,这是彼此的互动关系。而且光是作为「经师」(以学问教人)还不够,更需要「人师」(以身教教人),如果可以经师、人师兼具,这才是最好的教育家,若没办法当经师,人师仍是不可放弃的责任。 总之,在人群中才有烦恼可以让我们磨练,才有机会让我们学习拨开烦恼,自明心境。 是非止于智者 佛陀成道后,第一次度了五比丘,而后有五十位青年跟着耶舍来皈投于佛陀的座下,接着有三迦叶、舍利弗、目犍连等都带着他们的弟子来皈依,所以佛陀的僧团很快地增加到一千多人:你们若常读诵《阿弥陀经》就会念到「千二百五十人俱」逗一句,这是经典中形容佛陀僧团的浩大。 当时,佛陀带着这群弟子游化在恒河两岸,到处弘法利生。有一次,佛陀和弟子们到了王舍城,佛陀将僧伽安顿在精舍里,白天他们仍过着和往常一样的生活,大清早就必须出外托钵。可是,比丘们托钵时,看到城里的人都在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到底在议论什么呢? 原来是怕佛陀和僧众进城;因而有这样的传言——佛陀所到的地方,许多很优秀、颇有成就的青年或中年人都会被佛陀引度出家。所以,有儿子的父母很害怕儿子会出家;妇女也很惶恐,害怕她们的丈夫会被引度、一去不回,这传言带给当地人一阵骚动不安。 因此,比丘们若要向年轻的妇女托钵,那些妇女就会赶快把门关上;有儿子的父母看到比丘来了,也赶紧关门避开,像这样的情形,在城里很普遍,一户传一户,真是人心惶惶。有一天早晨,比丘们要出门前就向佛陀提出这件事,报告他们在城内所遇到的情况。佛陀跟弟子们说:「这些是非不会太久的,顶多七天就会过去了;只要我们行正、言正,言行合一,这种是非很快就会过去,不会超过七天。」比丘们听到佛陀这么说就很安心地继续去托钵。 经过了七天,大家看到佛陀庄严的相貌,又听到佛陀所说的真理——佛陀宣讲四众弟子的法门;有出家弟子的规则,也有在家弟子应该受持的规则,大家听了以后才知道信佛不一定要出家。在家修行不必守出家的规矩,因为在家居士有在家的规则,可以过「佛教家庭」的生活,也有适合在家居士的修持法门,所以大家就心安了。是非不但就此消除,而且人们对佛陀更加敬仰,对僧伽的供养也恢复了,在王舍城大家都很敬重三宝,并且确实奉行三宝的教法。 由这段经过可知,一般人都难免会有猜测的心理,很容易听信流言,这就是「是非」易行的原因。而佛陀只抱着「行正、言正、心正」的态度应对,他不动声色、随顺机缘教化,「是非」自然消除,也正是「是非止于智者」的证明。 现代的社会,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猜疑、互相明争暗斗;而学佛必定要学习佛陀的精神,抱持心正、言正、行正的态度不必多管是非,同时也应学习当听到、看到、感觉到是非时就「到此为止」让它消除掉。唯有如此,生活才会快乐自在,而不会被卷入是非的漩涡中。 调御丈夫 佛陀的弟子们有来自各行各业的人。佛陀在舍卫国时,当地有一位很有才华的年轻人,年纪才二十出头,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甚至连医学也很精深,但是,学得愈多他愈觉得不足,因此并不快乐,他发愿要把天下各种技艺都学会。 这位年轻人就到处去拜师参学,他什么都学,从穿衣开始学,乃至成为一位很好的裁缝师;饮食方面,他也成为很好的厨师,还有其他的技艺,别人不会的他也都会了,但是他仍然不知足、不快乐。 于是他又立志要游学于天下,去探究百工技艺。因此,他离开舍卫国到处去参学。 他看到有人在做弓箭,虽然看来很简单,不过制作的人手艺非常精巧优美,三两下就能把它弯成一把弓,而且每一支成品的尺寸大小都一样,他看了觉得这样的手艺自己也应该学会,有朝一日若有人来侵犯,自己也好有个防备。他很用心地学,没多久不但学得很精巧,而且手艺比师傅还要精美,于是就离开该处。 接着他看到有人在雕刻,一块木材可以雕上栩栩如生的龙凤,他觉得这也是很好的手艺,于是又潜心学习,过了一段时日,他已学会一手雕刻的好手艺。学成之后他又离开了,半路上看到有人在造船,他觉得自己陆上的谋生技能大都已经学会了,可是若需要渡过溪河呢?因此,他又拜师学造船,过了一段时间,造船的技术也学会了,前前后后总共游历了十六个国家,饱学了各项技艺。 回到舍卫国后,他生起贡高我慢之心,自认天下的百工技艺他已无所不能,所以他就贴出告示邀人来比赛,想借此展现专长。佛陀知道了就来到这位年轻人的住处,年轻人远远看到佛陀和几位弟子到来到,心里觉得很奇怪,因为他看过各式各样的人,连国王也见过了,可是从来不曾见过如此装束的人,尤其是服装和圆顶的样子,心想:这到底是怎样的人呢? 他很好奇地走向佛陀,看到佛陀的庄严法相,内心很自然就被摄住了,不由自主地合掌定向佛陀并问:「请问您从何处来?不知您是什么身分?从事何种行业?」 佛陀回答:「普天之下,靠竹林的地方弓箭业自然兴盛;靠林区雕刻业繁荣:近海之地则造船业兴旺。而智者所从事的是调心调身的工艺。」 年轻人听了更觉得稀奇,天文地理、琴棋书画他样样都会,却不曾听过有什么调心、调身的工艺!要从何调起呢?他请问佛陀:「调心调身有几种方法呢?」 佛陀说:「比如:五戒、十善、六度、四谛或者是四禅、三解脱,这些都是调心调身的工夫。」 年轻人听了却不知道五戒十善是什么?四谛六度又是什么?何谓四禅?如何才能得三解脱门?他很好奇。 佛陀就很慈祥地说:「天下的米不是一个人吃得完的,天下的事也不是一个人做得完的,在人间一定要相辅相成,时时抱着感恩、回馈众生之心;若能时时感恩众生、感恩父母、感恩天地,你的心自然能够具足五戒十善,然后深入四谛的道理,力行菩萨六度发挥万行良能。」 年轻人听了,心境豁然明朗清净,似乎已进入三昧之中,那种境界真美,于是向佛陀请求皈依、出家。这位弟子很精进,没多久就证得阿罗汉果。 总之,天下的事不是一个人做得完的,世间的米也不是一个人吃得完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有感恩的心,感恩众生、感恩父母、感恩天地万物,若能如此,那我们的心时时都是好心,时时都是欢喜心,面对外境则不管是动或静,时时都是良辰美景啊! 丑公主的因缘 佛陀在世时,有一位圣君之女,这位公主有十二种丑陋之相,因此,年龄很大了还嫁不出去。女儿嫁不出去是很没面子的事,国王为此非常烦恼,当时门当户对的人家,都不愿娶她。 后来国王只好宣布:只要不是奴隶身分,而且家世清白的人即使家境贫穷,也愿意将公主嫁给他。 有一位外地来的年轻人,落魄地流浪到该地,不过,他出身望族,算是很适合的人选,而他也愿意娶丑陋的公主。 结婚之后,夫妇相处得很好,有一天,驸马提议要带公主回乡,国王很高兴,赠与许多珍宝财物,又派侍卫护送他们回去。这位驸马很风光地回到故乡,亲朋好友都来庆贺,觉得这是桩光耀门楣的姻缘,因此想要看看公主的风采。 但是,这位年轻人总是推三阻四,不敢让公主出来见人。后来亲友觉得奇怪,都议论纷纷:「为何公主不能出来见人呢?」 驸马虽然口头答应他们,但心想太太真的不能露面,怎么办呢?他把心事告诉公主,要求公主不要出去,并且把门锁起来,以免被人闯进去。 公主在房里每天都很伤心,揽镜自照更是烦恼。因此,一时想不开而上吊自杀。没想到绳子突然断了,想寻死都不成。 当时她百感交集,想自杀也无济于事,既对不起父母,也可能使丈夫惹来许多麻烦。她悲从心生,哭得很凄惨……。此时,公主突然想到佛陀,便双手合掌,至诚恳切向佛陀居处的方向祈求。 也许是太专注了,她好像见到佛陀跟她说:「因果不爽,过去生你造福人群,欢喜布施,所以今世生于王家,享受丰富的物质。但是,也因为你脾气暴躁,动不动就鞭打奴婢或怒目以对,因此招来丑陋之报;大家见了你就会害怕。总之,福与祸都是自己造的,现在要赶快从心忏悔,好好观想佛的相好庄严,观想众生的苦,并培养慈心,发挥爱的功能,这样自然能解决你的难题。」 公主听了佛陀的话之后,即用心观想佛陀慈祥的面容,以及用慈心对待众生的言行。 那时,驸马被人灌醉,大家想看看公主的长相如何?就从驸马的口袋中找出钥匙,进入他家想看看新娘的庐山真面目。 门一开,大家从侧面看到公主非常端正庄严,于是大家心服口服,也满足了好奇心。他们回去叫醒驸马,祝贺说:「恭喜你呀!你不只当上了国王的女婿,连夫人也如此美貌!」 驸马听了一头雾水,心想:明明公主那么丑,怎说他们都说很美呢?他赶快回去看个究竟。 公主的容貌虽然没变,但是气质高雅,态度谦和,给人一种很亲切、很投缘的感觉,简直判若两人;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相由心生」吧! 清净之爱 有一天早晨,佛陀的僧团三五成群,正在谈论前一天在外面所听到的消息,佛陀走出来时,问道:「你们三五成群在说些什么?」其中一位弟子说:「在城里发生一件很感人的事情。」 佛陀说:「说给我听听吧!到底是什么事?」 弟子就说:「在山林里,常有人遇到强盗;几天前,有人从那里经过又遇到三个强盗出来抢劫,那群人看到强盗出现就合力反抗,强盗无法得逞逃跑了,那群人一直迫到树林里,忽然不见强盗的踪影,只看到三个农夫在那儿做事。他们怀疑强盗为了要避开他们的追赶而假扮成农夫,所以,就把那三个农夫当成贼捉起来,不管他们三人如何辩解,还是把他们捉去见国王了。」 那三个人被抓没多久,有一个女人随后哭哭啼啼地要去见他们,侍卫不让她进去,把她推开;此后,接连几天那个女人都在宫外哭叫着:「请给我一个遮身的东西,请给我一个遮身的东西!」她很凄惨地哭叫着,希望人家给她一个可以遮身之物。 国王在宫内听到,就说:「那女人又再叫了,你们就拿一块布给她作遮身之物吧!」 侍卫遵命拿了一块布要给她,那女人却说:「我要的遮身之物不是这块布。」 侍卫又将那块布送还给国王,对国王说:「那女人说她不需要这 块布。」 国王奇怪地说:「她不要这块布,那为什么还在外面一直叫呢?你去叫她进来。」 那女人见到了国王,国王问她:「你要的遮身之物应该是布呀!我送给你一块布,你为什么不要呢?到底你要用什么来遮身呢?」 那女人回答说:「丈夫就是女人的遮身之物,一个女人若没有丈夫,就像赤裸着身躯一样;哪怕是穿金戴银,也像一个裸 体的人一样、一无所有呀!」 国王又问:「你的丈夫呢?」 那女人说:「我的丈夫几天前被人当作强盗捉来国王这儿:他是冤枉的,我们是安分守己、以农为业的良民,却无端被当作贼,扣押在这里。」 国王说:「几天前被捉来的有三人,这三人当中,哪一个是你的丈夫?除了你的丈夫以外,其它的人是谁?」 那女人说:「一个是我的丈夫,一个是我的儿子,另一个是我的兄弟。」 国王就说:「好吧,这三人中让你挑一个。」 那女人无奈地说:「那就还我兄弟吧!」 国王说:「奇怪呀!你刚才口口声声说,女人如果没丈夫,哪怕是穿金戴银都像一个裸 体的女人,现在三个人给你挑,你为什么选兄弟呢?丈夫不是比较重要吗?」 那女人感伤地说:「是呀!一个女人的一生是必须依靠丈夫,没有丈夫的女人真的非常可怜。可是现在三个人要让我挑,这真的很难抉择。我想:只要我的生命存在,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也许还可以再嫁。但是,兄弟是我父母的爱子,而他们已经往生了,留下的就是我的兄弟,为了报答父母的这分恩情,所以选择我的兄弟;我知道身为父母对孩子的那分心,因为我自己的孩子也被捉到国王这里,我的心也很伤痛!虽然父母已往生,但是这分关怀应该是生生世世的,为了报答父母恩,所以我必须珍惜兄弟之情,因此只好忍痛割舍丈夫与孩子,先救我的兄弟。 国王听了很感动,觉得她的「情」很超越,而且也找不到犯案的证据,所以就将他们三个人都释放出去。这个消息传遍了整座城,比丘们听到这件事也觉得很感动,纷纷在那儿讨论,佛陀才会问起这件事。 佛陀听完后说:「这个女人真是了不起,多数的人都为『情』所迷、被情所困,而这个女人为了体念父母的心,竟能将她一生最需要依靠的——丈夫和孩子的情割舍掉,这分体谅父母的心就是『孝』,知道要救兄弟,这就是超越的『情」,她确实很了不起,也因为有这分清净的情,所以才会感动了国王,因此兄弟、丈夫和孩子都被释放了。这就是说『情』若很清净;打破私我的范围,这分超越的感情就能感动人。 佛陀将这个故事作了一番分析。而世间之人确实多数都只顾自己,嫁出去就是别人的,跟兄弟之间就疏远了。女人的生活最切身的就是丈夫和孩子,这就是私情。雨千多年前的社会,竟然也有这种天性之清流,这多么值得让人敬重。 所谓「一切唯心造」,私情从心而起,而觉悟之情也是从心起。佛陀的教育无非是要我们将一层一层的感情,用冷静的心将之厘清,然后升华私情、亲情,进而达到「觉有情」的境界。 我们今天学佛,就是要学得将普天下的老者当作我们的父母,年龄相仿的当作兄弟姊妹,而年少的便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这就是菩萨的长情大爱啊! 二十亿比丘 佛陀在世时有一位弟子,未出家前是一望族中非常有名的长者之子,因好乐佛法而出家。他很有抱负,认为佛陀的弟子中有那么多人闻法开解,很快地证到罗汉果位,而他是高贵族姓的子弟,又自认很有慧根,所以自信满满,以为自己一定很快能开解,于是急着要在他人之前体悟证果。 他心愈急,烦恼愈多,一段时间过后竟毫无进展;他不知道佛法要从哪里入手,不知心和法要如何相应,因此心里很失望。 尤其当他一想到:既然不能与法会证,那么出家有什么用呢?倒不如在家当居士,还能拥护佛法, 他起了这个念头,佛陀知道了,就请身边的比丘把这位弟子——二十亿找来。 二十亿比丘来到佛陀面前,心里又感激又惭愧。感激的是,佛陀能够知道他的心意,又如此关心他;忏悔的是,既入佛门却无法早日证果、回报佛恩。 佛陀知道他的心意,很慈祥地告诉他:「二十亿!你在家时,环境那么好,相信你学问一定很精深,至于娱乐的乐器,你也很精通,在多种乐器中,琴你有兴趣吧!」 二十亿说:「不只有兴趣,我以前常常抚琴作乐呢!」 佛陀说:「乐器的原理你知道,琴是靠弦线的弹奏才有声音,若是把弦调得很紧,能够弹得出声音吗?」 二十亿回答:「弦线不能调太紧,太紧弹出来的声音不好听,而且很容易断线。」 佛陀又问:「若把琴弦调得很松呢?」 二十亿说:「太松也不行,因为弹不出声音呀!」 佛陀告诉二十亿比丘:「你现在的心就像绞太紧的琴弦一样,弹不出好乐音而且又快断了线一般:琴弦应调得松紧恰恰好,这和修行的心一样,若过度精进,心太急则容易有法的执着,这是很危险的事哦!修行不能放逸,懈怠放逸即堕落,但是也不能执着于法呀!应抱着平常心、平等心自然地精进,也就是让本性回归自然,于日常生活中注意照顾好六根门即可。」 二十亿问道:「佛陀,六根门到底是指什么呢?」 佛陀回答:「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根门守得好即无烦恼,烦恼不侵,心回归自然即容易回归本性。」 佛陀就是这样教导弟子,对于懈怠的弟子即鞭策他;对于太过精进的人则加以调和。 六根门确实很重要,一般人均以肉眼看世事,因此很容易被物欲所迷,修行人应打开心眼、闲起肉眼,所见的一切自然清净自在。 佛陀与外教徒 佛世时,有一位婆罗门教徒心想:佛陀在给孤独园说法,我应该赶快去请教这位大家尊重的圣者,起了这一念,他立即行动,到佛陀所住的精舍去。 看到佛陀,他非常恭敬地膜拜顶礼,问道:「佛陀!我不是您的弟子,是一位异教徒,不过,我很尊敬、仰慕您,我在婆罗门教中学习几十年的教义,但仍无法解开心结,觉得人生仍陷于矛盾之中。我心中的问题可否请佛陀指引迷津? 佛陀慈祥地说:「可以呀!你虽然是婆罗门教徒,但众生平等,真理是共通的,你尽量问吧!」 婆罗门教徒说:「佛陀,平时我自以为很有智慧,看人、看事、看物都可以分别得很清楚,那时我可以滔滔不绝地辩论,分析道理也让人肯定。但是,有时心念起伏不定,当烦恼一来,所见、所思、所感就无法厘清,无法滔滔不绝地宣讲,为此心里非常懊恼。为什么明朗的智慧不能一直源源不绝地延续呢?为什么心念会起伏不定呢?」 佛陀回答:「你看这盆水,如果你把色料放进去,红的、绿的、蓝的,染色之后,你能否从水中映照出自己的脸?」 婆罗门徒说:「不可能,水既然染色了,如何能让我看到自己的脸?」 佛陀又说:「这盆水若放在火炉上加热,沸腾时,你若探头看看,是否能照出你的睑?」 婆罗门徒说:「那更不可能呀!沸腾时水在滚动,而且水气一直往上冒,怎能看见自己的睑呢?」 佛陀接着说:「又如池中之水,虽然静止,但里面若有许多青苔浮物,如果你再探头看,能否照出自己的脸?」 婆罗门教徒说:「这也不可能呀!虽然池水静止,但是杂物太多,连水面都看不清楚了,怎能照出脸的轮廓?」 佛陀至此才说:「对!道理一样,清净静止的水就像一面镜子,可以照出人的脸形、五官七孔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旁边的景物也会映入水中,因为它很静、很清澈!人的心也是一样,当心中无欲、无烦恼时,清净自性就会现前;所以,你所见所分析的都很正确,因此『从心出口』所讲的都有道理,而觉得自己辩才无碍;但当心中有欲念烦恼得失时,就像在水中加了色料,既有染欲妄念等烦恼无明,当然看不到本来面目啊!又或心中看似静止,若烦恼根仍在,就像池中还有浮萍遮盖,当然也是看不清外境啊!」 「一点点的烦恼,就像无明火一样,当『色』欲燃烧起来时,『心水』便沸腾冒烟,怎能看清自己本来的面目呢?」 婆罗门教徒终于了解了——最重要的是:心念静止清净,如此才会明朗!而欲念像混浊的色彩,烦恼就像火一般,所以,应该洗涤无明、远离烦恼欲念,才能使清净的智慧展现出来。 悲智双运的智者 禅宗有一个公案故事——有一位老禅师在深山的草棚里修行,在一个中秋节的夜晚,他静静地坐着念佛,突然来了一个小偷,翻箱倒柜找遍了所有的地方、到处弄得乱七八糟,却只看到两个银币,他就「顺手牵羊」,拿了之后就想从窗子跳出去。 老禅师明知有小偷进来翻箱倒柜,还是如如不动,正当小偷要从窗子跳出去时,老禅师就出声音了:「小哥、小哥,你为何不从门口出去?怎能从错的地方来又从错的地方去呢?要光明正大,从正确的地方出去啊!」 小偷乍然听到这些话,大吃一惊,回头看到老禅师非常平静又很诚恳的样子,小偷才定下心来。当他要开门出去时,老禅师又说:「小哥,你拿了人家的东西应该要说声『谢谢』啊!」 那小偷听了心里又一震,贪念顿时扫除,赶紧回到老禅师的跟前叩头忏悔。老禅师说:「同样的东西,你用偷的有一个贼名;我用送的则对你有一分恩德;不要认为这是你的本领,要知道这是人家的恩惠啊!」 老禅师用这种方法教育对方,从此他再也不当小偷了。后来这位小偷抱着感恩心很努力地工作,事业有成后还成为一位大护法。 在阿拉伯也有类似的故事,有一位生意人,他有一匹很好的马,一天当中,这匹马可以来回跑上千里,是最好的交通工具,因此主人非常爱护它。另外还有一位乙生意人,他每天赶着一群骆驼到各处载运货物,他看到甲生意人骑着马,一天之内就可来回运送货物,心里非常羡慕。 有一天,乙生意人向甲生意人说:「我想用这群骆驼来跟你换这匹马。」 马的主人说:「我绝对不换!」 乙生意人说:「只要你给我这匹马,要什么我都可以给你。」 甲生意人说:「不管你怎么说,只要我还有这条命在,绝对不愿舍掉这匹马,因为它是我生活中最好的伴侣,所以不能跟你换。」 但是,乙生意人实在很喜欢这匹马,他知道甲生意人很有爱心,有一天,他就故意穿得破破烂烂,装病倒在甲商人要经过的路旁。甲生意人看到有人倒在路边,赶紧下马。一看,原来是乙生意人,看他好像得了重病的样子,甲生意人立即费了很大的力气,把乙生意人扶上马背,要送他去看医生。 乙生意人看计谋已得逞,立刻恢复原状说:「平常我想尽办法、用尽各种物质要跟你换马,你都不肯割爱,现在我已骑在马上,这匹马就是我的,所以我要骑走了。」 甲生意人很平静地说:「既然你已骑在马上,马算是你的,不过请你听我几句话,而且要好好记得。」 乙生意人说:「只要马是我的,听再多的话我都愿意。」 甲生意人说:「请谨记在心,以后如果有人问你用什么方法得到这匹马,你一定不能说。」 乙生意人问:「为什么呢?」甲回答说:「你如果说了,以后若有人生病倒在路边,就没有人敢再搭救了,为了防止这种情形发生,你一定不能说,好让人人保有这分善念。」乙商人听了,感到很惭愧、也很忏悔,他赶紧下马来,说:「我一念之差,扭曲了人性之善,我很忏悔,马还是属于你的,还给你吧!」 这就是慈悲和智慧的教育,其实人的心都有善良的一面!只是有时会经不起外境的引诱而犯错。我们若用平静的心,以智慧来开导他,对方善良的本性仍会复活。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常常培养欢喜心,以理智和感恩之心待人,如此人生就会过得很快乐幸福。 农夫寻牛记 佛陀曾说:「产业为五家共有。」「有」家产则怕五件事:第一怕恶王污吏;第二怕强盗;第三怕不肖子孙;第四怕水;第五怕火。因为这些都可能会消耗既有的财产。这就是「有」的烦恼,佛陀在世时曾如此说,可见当时的人,也有这些得失的烦恼。 佛陀在竹林精舍时,精舍附近有一座农庄,农庄里的主人,除了耕田之外还牧牛。有一天,这户农家的母牛生了小牛,小牛生下来才几天,母牛就带它出去吃车,可是稍一不留意,小牛走失了……。 主人看到母牛焦急地呼叫,他也很焦急,赶紧去找小牛。可是一天过了又一天,他从早找到晚,整整经过六天还是不知道小牛跑到哪里去。他不断地找,找得疲倦不堪。正烦恼时,恰好佛陀离开竹林精舍要到村外托钵,他看到疲倦已极的农夫。 佛陀慈悲地问他:「你为何这么疲惫呢?」 他说:「唉呀!我现在很烦恼!」 佛陀问他:「烦恼什么啊?」 他说:「我的烦恼您无法体会!」 佛陀又说:「你讲出来吧!将烦恼讲出来至少会比较轻松啊!」 农夫就说:「我的烦恼是走失了一条小牛。」 佛陀说:「走失一条小牛为何需要如此烦恼呢?」 农夫说:「我就说嘛!您无法体会我的烦恼,因为您出家了没有挂碍啊!」 佛陀又说:「你平常还会烦恼些什么?你的烦恼我一时无法体会,不过你可以讲一讲为什么为了一条小牛,会带来这么大的烦恼,说出来消消气吧!」 农夫心想反正也走得累了,就当作休息来诉诉烦恼也好。他说:「每当我遇到烦恼时,看到佛陀和僧众出来托钵——过着那么悠闲的日子,我就非常羡慕。」 佛陀说:「这跟我们清闲的日子有什么关联呢?」 他说:「有啊!您看!走失了一条牛,我担心这会影响我的耕作,此外还要担心家人的生活。我家里有七个儿子、七个女儿、一位老婆,全家共有十六人。有时收成不好,回家就会听到十四个孩子向我喊肚子饿,老婆也吵着没有米下锅、没有钱可用……。我要担心的事如此多,而您们出家人,不用担心田里是否有水?会不会下雨?也不用担心家里的小孩;不用担心老婆吵着要钱,我真的很羡慕。」 佛陀说:「听起来确实如此——我没有牛可走失;也不用担心家里有七个儿子、七个女儿嗷嗷待哺;我远离家庭,没有家人来干扰,这样确实会使我们的烦恼减轻。这分轻安自在,是我们「自断自离」所得的;而你所有的烦恼却是自找的、是自己延续的烦恼。不过你的烦恼只不过是一条牛、一片田地、一个家庭。你可知道,我也有烦恼?我的烦恼是普天下的大家庭;我所耕作是普天下的众生心;所拥有的牛是耕心地的牛。我要让牛肥壮、让田地丰饶,要让普天下的众生得以平安。试想,是你的烦恼大?还是我的烦恼大呢? 农夫听了,想想说:「嗯!确实我的烦恼比较小,比起您的负担我的烦恼不算什么!」 佛陀又说:「对!你的烦恼比起我来算什么呢?不过我的烦恼『有』与『无』是一样的,因为我容纳于天下,天下容纳于我。空即是妙,妙即是空啊!」 这位农夫顿时恍然大悟,说:「走失一条小牛算什么呢?我现在所得到的妙法才是真妙啊!」 凡夫的「有」是烦恼,「无」也是烦恼。家业多烦恼即多;家业少烦恼则少,而天地非常公平,「无」的时候,往往让我们日常生活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好过日」。「有」的时候,因为贪爱享受便多了一些「有」的烦恼,人生原本就是如此公平! 敬真老和尚 民国前,大陆嵩阳山有一座古寺,里面住着一位九十九岁的老和尚,他于十二月三十日晚上安然坐化,也就是圆寂了。往生之前他写了遗嘱交代徒弟要把他的肉身,完完整整地送进岩洞里。他的弟子依言照办,把师父的遗体送进岩洞中。 据说,大陆的红卫兵,破坏一切的传统文化,不但把寺院摧毁了,甚至老和尚的岩洞也被挖开,当他们发现龛中端坐一位容颜如生的老和尚时,非常吃惊,赶紧又把岩洞封起来,不敢加以毁伤。 传说中,这位老和尚法号敬真法师,他生于惠安县嵩阳山下的一个乡村,在十二岁那年,村中流行瘟疫,当时他的父母不幸因病双亡,留下他孤苦无依,家境原已贫困,突然又失去双亲,这可怜的孩子顿时变成贫苦的流浪儿。 有一天他在镇上流浪,被一家孤儿院所收容,在那里他受到疼爱照顾,直到十八岁时已长得颇为健壮。那时他觉得人生苦多乐少,生命无常危脆,他是一位深具慧根的有志青年,透视世相后决心出家修行。 于是,他到开元寺出家,经过四年受具足戒,然后回到嵩阳山古寺精进修持,精勤礼佛,而且研读经典,深入经藏。那时,嵩阳山附近的村人纷纷放弃耕作,到山上砍柴打猎,他觉得很奇怪,「为何大家要弃农,从事打猎、砍柴的工作,不但破坏森林生态还造杀业呢?」他很用心去了解评估,发现原来土壤干旱缺水不能耕作,大家无法生活,只得上山打猎维生。 年轻的法师慎思后决定用「双管齐下」的方式,一方面教育村人,敬信佛法、重视因果,认识「生命平等」的观念,使他们知道应尊重生命,并加以保护。他苦口婆心,花费很多心力和时间,以种种譬喻来教化村人,除了发自内心的悲愿也为了护生,希望减少大家造恶业的因缘。 另一方面,他开始劝募筹资,计划引入山泉,做成水坝,如此即可开山沟把水引到山下的农田,使耕作恢复。由于他的用心良苦和诚恳,使得许多村民非常感动。于是纷纷依从法师的意见,停止砍柴打猎,并且通力合作,开沟筑坝,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终于顺利把水引入农田。 经过一、雨年之后,村人都恢复农耕,而且收获丰富。从此,山上的生活又归于平静,所有的林间生态也得以休养生息、恢复原貌。大家都非常感恩,这一切成果完全出自一个人虔诚的心:因为他的耐心、恒心,进而影响带动许多人,使大家生活改善,连带也让飞禽走兽得以安宁,这就是敬真和尚付出爱心、耐心的成果。他不惜劳苦,以体力、心力不断地为人群付出,终于在九十九岁时安详坐化而肉身不坏,几十年后被发现时,仍旧栩栩如生。 敬真和尚和我们一样要生活,但他有超人的毅力。这是出于一片真心,加上自身的耐心、恒心行事,从二十几岁直到九十多岁往生才停止身心的劳动,这就是精进不退呀!我相信,敬真和尚这段生命结束后,一定很快会再回来,因为他精进不退的耐心,既有这分耐心毅力,他一定会「早去早回」,再来人间带动更多人迈向菩萨道,这一切都缘于诚心愿力啊! 米老大的故事 据说,在安徽省的一个乡村,有一个小孩出生不久,父母即亡故;因此,他在非常贫困的环境中长大,那种环境,连生活都很难维持,更不可能有余力读书,所以他不识字,也没有人理会他姓什么、叫什么名字。 他天天为了三餐而努力工作,每次找工作,他就告诉雇主说:「我只要有米吃就好了!」因此大家就给了他一个外号叫「米老大」。 岁月不留人,他从少年渐入中年,结婚生子后,还是天天为三餐的米粮而奔忙劳苦。他家住在山边,所以,经常砍柴去卖,这是他换取米粮的生计来源。 米老大非常老实,他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计较,他砍的柴都很干,品质又好,因此,许多人都喜欢买他的柴。有一天,他砍好了柴后就要送往城里卖,路上遇到一位很有钱却极悭吝的人,他知道米老大的柴又干又好,于是在半路上拦住他说:「我要买你的柴。」 米老大很高兴,但贪小利的富人说:「等一下,我们先来讲价:你这一担柴要卖多少?」 他说:「以前像这样的一担木柴,大家都给我三百文钱。」 富人说:「我家很近,你少走一段路、少费力气,我看一百文钱吧,」 米老大用手数一数,三跟一差太多,这样不够买米,富人又说:「那就两百文钱好了!」。 米老大算一算,觉得还是不够买米,就说:「不卖好了,我还是多走一点路!」 富人又说:「哎呀,不要走那么远了,二百五十文钱卖给我吧!」 米老大想,再拖下去也浪费时间,就说:「好啦!好啦!卖给你了!」 富人见他老实,要求他帮忙把柴担到家里,堆好柴之后,又问:「你到底叫什么名字?」 米老人老实地说:「我没有名字呀!」 悭贪的富人因为没讨到多少便宜,心里有气,便说:「你没有名字那多奇怪呀!我帮你取个名字吧!」 米老大说:「那很好呀!活了一大把年纪总算有人替我取个名字,真谢谢你。」 富人说:「我帮你取名叫——米田共。」 米老大说:「嗯!听起来不错,别人一向都叫我米老大,现在换成米田共,那很好呀!太好了!」 悭贪者又故意问:「米田共!你有几位令尊呢?」 米老大说:「什么是令尊?」 富人欺侮他不识字,故意整他说:「令尊就是你的孩子。」 他恍然大悟说:「哦!令尊就是我的孩子,我来数数看,嗯!我总共有十个令尊。」 米老大是个热情的人,于是反问道:「那请问你有几个令尊?」 富人一听,脸色变道:「笑话,你怎么问我有几个令尊?我的令尊已经死了。」 米老大说:「喔!好可怜哦!你的令尊都死了,我有那么多儿子,干脆一、两个给你当令尊好了。」 富人一听非常生气:「岂有此理,你竟然要把孩子让我当令尊。」 米老大看他那么的生气,非常奇怪,说:「你买我的柴,又帮我取名字;而我好意要把儿子给你当令尊,你为什么动气,你的样子真像要把我这个米田共给『吃』了!」 米田共是什么?就是「粪」啊,富人气得拿起棍子要打他,米老大更觉得奇怪了,心想:这个人到底怎么了?没事发这么大的脾气,算了,不理他!米老大拿起扁担逍遥自在地回家去了。 没有心机的人,人家骂他,他也不知道:骂他是「粪」,他心里还非常感恩,讥讽他有好多个「令尊」,他也不知不觉,还好意要把孩子送给对方当令尊。人家要占他便宜,他却一点也没吃亏,这也是一门哲学——愚人哲学,人生的「愚人哲学」我们应该学呀! 农夫与锄头 有一位农夫拿着锄头耕种,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直非常努力地垦植,所以收获也很丰富。有一天,他心想:我每天这样耕种实在没什么乐趣,人生到底何去何从呢? 不久之后,有一位修行人向他化缘,他看到这位修行人来去自如、逍遥自在,心里也起了想要修行的念头。回家之后,他下了决心要放下一切,像那位出家人一样过着「一钵千家饭,孤僧万里游」的日子。 走出家门,他突然觉得两手空空的很不习惯,因为,每天他都带着锄头出门,现在要放下一切,却觉得若有所失。于是,他又进去,拿起锄头左看右瞧,从头摸到尾,依依难舍,这把锄头是他天天使用的,所以锄柄早已被触摸得闪闪发亮,要舍弃它,真是舍不得,他站起来又蹲下,抚摸再三。 他想:好吧!把它收起来!然后他就把锄头擦干净,又用布一层层地包扎起来,放在很妥当的地方;此时,他觉得比较心安,就出门去了。 这位农夫出家后,心志坚定也很精进;但是,每次看到外面绿油油的草地,就不由自主地想起那把锄头,常常无法自制地又跑回家去看那把锄头,打开一层层的布,摸摸它,然后再包好回寺里。 经过七、八年的修行生涯,他想:为什么这些年来,我认真修行却无所得呢?仔细反省之后才发现,原来还有一样放不下!他下定决心,要了断这分执着。 他又回家去,把锄头拿出来,走到一个非常大的湖边,他用力转了好几圈,然后猛力一抛把锄头丢入湖中,「澎」一声巨响,他心中的重担也像大石块掉落一般「我成功了!我战胜了!」他不禁高声地喊!他的声音回荡于空中。 此时,正好有一位国王经过,他带领大车战胜而归。远远地,国王就听到有人喊:「我战胜了!我成功了!」 国王骑在马上,远远地看到那个人欢喜异常的样子,立刻趋前问道:「你战胜了什么,为何这么欢喜?」 修行人说:「我向自己内心的心魔挑战,我已经战胜了,我的执着已完全舍离。」 国王看到他那么欢喜,是真正打从心里的解脱、自在、欢喜,回头想想自己:我有这么大的力量,带领千军万马去打仗,虽然战胜了,但是我得到心安了吗?心里快乐吗?他发觉自己不如那位修行人,虽然占领了别人的国土,但这只是表面的胜利……。 因此,国王对修行人敬佩万分,他认为能战胜心魔,才是真正的圣人,而战胜敌车却只是凡人。由此可知,从内心断除烦恼非常重要。平常我们都会说:「放下!看开吧!」这些话很容易说,但是,要做到谈何容易呢?也因为不容易,所以称之为「修行」,修行就是要捐舍己见,若时时执着己见,便常会恼乱自他,这就是无明产生的障碍呀! 无明烦恼让人无法脱离六道轮回,它像一条绳子错综复杂地打了许多结。如何才能解脱?那就是要捐舍己见,舍去执着。像那位农夫,天天拿的锄头就让他难分难舍,七、八年的修行生活,虽然锄头没有拿在手上,却仍放在他的心中,直到把它抛到远远的湖心,他才真正放下了。 护生的故事 民国初年,福建省漳州南山紫云寺有位妙莲老和尚,八十多岁了身体仍然很健康,常常以深入浅出的佛法教育当地居民慈悲、戒杀及因果报应的道理:不管男女老少,听到他的开示都能衷心信服。紫云寺每逢初一、十五都会举行三天法会,由妙莲老和尚开示;每月到了这几天,寺内总是人山人海,大家都想来听老和尚开示。 老和尚每日凌晨必须独自攀山越岭,绕紫云岩一周,风雨不辍,霜雾不停。有一天,他在距离紫云岩数百步的草丛中,发现一条长二尺许的病蛇,首尾都负伤,血渍污臭,已奄奄一息。 老和尚慈悲为怀,决定为蛇疗伤。他找来几种药车,捣烂后敷在蛇的头部及尾巴上,处理妥当后,才回到寺里。隔天,老和尚再去探视那条蛇时,它已经不见了。 半个月后寺里举行法会,老和尚正在说法时,忽然有一条蛇爬进寺里,信众虽然害怕,但没有人伤害它。老和尚认出它就是半个月前自己救的那条蛇,就说「大家不用怕,让它进来吧!」 这条蛇的伤已经完全好了,它一直爬到老和尚面前,然后乖乖的盘起身子,抬起头来,满怀感恩地注视着老和尚。 老和尚的开示,这条蛇似乎也听得懂;法会结束后,它就爬出去了。往后,每逢寺里举行法会,它都按时来听老和尚开示,只要听到「戒杀」的道理,就会有肃然领悟的神情。如此经过年余,这条蛇已长及三尺许,寺内僧众、信众都称 它为「紫云岩灵蛇」。 某年,当地突然流行一种传染病,很多人因干渴高烧、药石罔效而死。大家束手无策,既伤心又惊慌,眼睁睁地看着许多人丧命。 老和尚常常带着弟子们去探望病人,但是也没有办法治好他们的病。有一天,老和尚发现灵蛇咬了许多药草,堆在紫云岩侧;灵蛇看到老和尚来了,就抬头看着他,好像要说什么话似的。老和尚仔细审视那些药草,发现都具有解毒退火的功能:他灵机一动,把这些药草全部分送给病人,病人煎熬服用后立即药到病除。 之后,老和尚再采集相同的药草捣烂风干制成片状,成为漳州盛行的名药——「片仔癀」,俗称为「和尚药」,不知救治了多少人! 妙莲老和尚爱护一切众生,不但关心人类,对虫鱼鸟兽也爱护有加。当初若不是他仁心为怀救助那条蛇,感动了它的心,怎会有后来的「片仔癀」来救治那么多人的性命呢? 众生皆具佛性,同样具足大爱,那条灵蛇就是最好的例子。希望大家除了爱人类之外,也爱护一切生灵,即使如虫蚁一般微小的生命,我们也要尊重。 慈悲护生招得福缘,残害生灵苦果难免,请大家要时时刻刻多用心阿! 迷失的孩子 佛陀在《法华经》〈信解品〉中,有一段讲到长者在外流浪的故事——这位长者为了找孩子,亲自离家到各处去找。迷失的孩子在外过了几十年,受尽生活的折磨。 有一天,长者看出一位乞丐就是他失踪的孩子,他心里着急,怕孩子又走失了,于是派人在后面拼命追,乞丐看到有人追他,吓得拼命跑。好不容易追到了,使者硬要拉他回去。乞丐以为是官府的人要抓他去治罪,他大声喊着:「我没做错事,也没偷东西,为什么要抓我?」 尽管乞丐拼命抗拒,但是,长者派的使者还是硬拖硬拉地把他抓回去,带到长者面前时,他已经吓得魂飞魄散晕过去了。长者只好派人用水将他浇醒,然后无可奈何地放他走了。 离去时,长者又派人跟踪他,看他过什么日子。后来,长者故意换掉华丽的衣服,把脸和衣服涂得脏兮兮,还拿着扫帚和畚箕,跟在乞丐的后面,很有耐心地亲近他。熟悉之后,长者就告诉他:「你这样每天辛苦地乞食,有一餐、没一餐的,干脆到我家工作,如果愿意来,你就不用去乞食了,在我家有得吃,有得住,很安稳。」乞丐一听非常高兴地接受了。 于是,长者分派工作给他,他每天都做得很高兴,不管工作粗重或繁多,他都抱着欢喜心,不断地付出。 经过一段很长的时间,长者已年老,年近命终之时,他看到自己的孩子已渐渐对人生有所抱负,于是向大家宣布乞儿原本就是他的亲生子,又说将来所有的财产和奴婢都归于他的孩子所有。 当乞儿听到这些话后,如雷贯耳,如梦初醒,他讶异道:「我原本一无所有,怎么会一下子得到这么多?」 其实,他本来就是富家之子,家财万贯,只因一时贪玩而迷失流浪在外,才会过着艰苦的生活。 长者子长年来不知父亲的一片苦心,这和我们迷失的心又有什么差别呢?每一个人都有如佛一样的清净本性,有崇高的良知、智慧,而许多人却甘愿落在凡夫的境界,大家不可妄自菲薄啊! 孙陀利的业果 一般人的眼睛总是很容易看到别人的过错,比如:他爱发脾气、面有愠色:耳朵听到的总是别人不好的声音,比如:他讲话粗鲁、出口伤人,因此常常会跟别人计较。如果我们能够将自己的眼光收回,反观自己、反观自性;耳朵也谛听自己的心声,那又是如何呢? 我们的心念若稍微没照顾好就发于行动,往往会成为生生世世的障碍与负担,即使是佛陀也是一样。佛陀在世时也曾遇到许多困难,其中有一件事让佛陀永远难忘,那就是;孙陀利毁谤佛陀的事件。 孙陀利是一位生活在风月场所的女人,她听说有许多人都跟随佛陀出家,这些人当中甚至有她以前所爱、所依靠的人。因此,她对于佛陀领导僧众修行非常不满:又因为宗教是相对的,佛教兴盛即是异教衰微之时,所以,有些外道教徒也一直想尽办法要灭掉僧团。在此种清况下,外道教徒就想利用她的美色去诱惑僧团中的比丘。 每位比丘都是严持戒律的人,在佛陀悲智双运的教育下,没有人逾越规矩。虽然孙陀利用尽妖艳的姿态,却无法动摇这些出家人的心。后来,她想到一种非常恶毒的办法——伪装自己怀孕,而且到处去哭诉,告诉别人她肚子里的孩子是佛陀僧团中的比丘对她侮辱所造成的。她散布谣言,欲让世人误以为僧团是多么的不清净。谣言一直传至城市,甚至传入皇宫,最后连国王也知道了,此事已非同小可。 过了一段时间,这群外教徒怕孙陀利无法再伪装下去,他们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将孙陀利杀死。然后又传出谣言说——僧团的人因怀恨而杀死孙陀利!事情演变得更为严重,国王立即下令彻查严办此事,后来终于真相大白,还给僧团清白。 此事水落石出之后,所有传布谣言的人都非常忏悔,因为他们只是听到谣言,即口耳相传,误会佛陀及他的僧团,连国王也不例外。所以,国王及民众都来到佛陀的面前,向佛陀求忏悔。 佛陀说:「不怪你们,只怪自己曾造如是因,才会得如是果。」 大家就问佛陀:「这与佛陀有何因缘呢?」 佛陀就说出他与孙陀利的前世因缘:「久远劫以前,在一城市里,有一位风月场所中的女人与一位做小生意的商人相识,他们相约至荒郊野外散步。当时在田野中,有一位辟支佛自建茅棚在那里修行,那天辟支佛正好有事进城去,他们俩人自行进入茅棚,后来这对男女因言语有些冲突,商人就狠狠地一刀将女人杀死,又将她的尸体埋在茅棚附近。」 后来有人谣传——辟支佛见色起念,侮辱了那女人,再将她杀死。国王听到消息即传令将辟支佛抓起来,甚至处以死刑。商人听到这个消息,非常忏悔,内心一直很不安,后来他良心发现,决定自己做事自己承担,所以他自首了。国王见到凶手,才将辟支佛释放,商人也就接受制裁而被处死。 佛陀又说:「当时那位女人就是现在的孙陀利,而商人就是过去的我,这是过去无数劫以前,我在凡夫地时所造的杀因恶业,使我生生世世都与孙陀利相遇,凡是我有成就之时就是她毁谤我的时刻。这是——如是因、如是果、如是报。」 大家听了佛陀过去无量劫前的本生故事,与现在所受的许多毁谤与冤枉,在场的每一位都心生警惕。佛陀应化在人间,他所遭遇的一切都在告诉我们——善恶果报须自己承受;自己所遭受的一切与过去生可能都有因缘。因此,对于我们自己的言行,怎能不多加谨慎小心呢? |
佛经 最新文章 |
真正修道人,不被物欲所牵 |
念佛念经为何要至诚心 |
如何能于诸佛前莲花化生 |
什么叫涅槃?大小乘涅槃有什么差别? |
希望临终没有障碍,就要少吃肉 |
如何面对蚊虫的问题 |
念佛这件事,所求都能如愿 |
如何才算初具信愿 |
断除生命的相续——自我意识 |
为什么要修净业三福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阅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