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阅读网 -> 佛经 -> 慧律法师| -> 慧律法师《什么是禅 禅是什么》 -> 正文阅读

[佛经]慧律法师《什么是禅 禅是什么》[第1页]

慧律法师|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2] [放入我的收藏夹]
各位台湾大学的高材生,首先恭喜大家,进入台湾的一流大学,台大也是世界级的名校,美国的哈佛、柏克莱、史丹福;英国的牛津、剑桥;中国大陆的北大、清华和复旦;日本的东京帝国大学,都是世界级的名校,包括我们台大。首先非常赞叹大家有这样的程度、有这样的实力,考上台湾大学,可喜可贺!
这一次演讲的这个因缘,是我的好同学——黄宝煌同学,他说:我儿子念台大,参加晨曦社(台湾大学的佛学社)担任副社长,很想请师父到我们台湾大学来演讲。想一想,就说“好吧!”十几年没有来台北了,路也认不起来,刚刚车子也开错了。好吧!就说。不晓得北部的人认不认识师父?那就来试试看了,跟大家结结善缘。因为已经十几年没有到北部来。台湾大学不是师父第一次演讲,我来台大已经有好几次了,包括罗斯福路校本部,包括徐州路的台大医学院,都去上过课,但是,每一次上课的人的脸孔都不一样。为什么呢?因为大一进来,大四就往生(众笑)。
恩!不是往生,毕业,这职业(师自笑)......大一进来,大四就毕业。所以,每一次的演讲,脸孔都不一样。在大学里面举办这个佛学社,是很辛苦的一件事情!大一进来,迷迷糊糊,什么是佛,搞不清楚,他以为佛在天边。大二,懂一点点,可是,功课加重。大三,功课更重,对佛法有更深一层的了解,很想为社团做一点事情,但是,因为功课很重,又觉得力不从心。大四要准备考研究所,有的准备要去出国。所以,每次大学的佛学社团,邀请师父去演讲,都有这样的感触,就是每一年都青黄不接,众生难度,每一年每个大学都有这样的感触,所以,这个变成一种常态,一种佛学社的常态。
所以,我今天来台大演讲,因为好同学既然开口了,那么,我就说:好吧!就来台大跟大家结一个善缘、一个法缘。因此,我们今天的演讲,纯粹是以结缘的方式,来跟大家讨论的。师父佛法懂得少许,还在学习,我的根器也不够利,懂的佛法又少;但是,我有一颗虔诚的心,愿意把三十多年来禅修的体悟,来跟大家汇报一下,好的东西,应当与朋友分享。所以,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个题目,叫做《什么是禅?禅是什么?》。
“禅”这个名词,大家耳熟能详;但是,没有几个人,能够真正了解它的含义是什么。 “禅”其实是两个字,从梵语翻过来,叫做“禅那”,有的念禅那chan nuo,翻译成中文叫做止观双运,定慧均等,也就是充满智慧的定,就是禅。
现在我们已经滥用了,一般人不懂,他就说:行住坐卧都是禅;食衣住行都是禅;爬山涉水也是禅;泡泡茶也是禅。没错!这样讲没错。但是,那是圣人的境界讲的。所以,因为两个字“禅那”,后来就演变成一个字,叫做“禅”。“禅”本身它是梵文,不是中文。但是,“禅”后面常常加一个字——“定”。禅定。为什么? 修禅的目的,它就在定,而定却是佛门非常重要的功课。《华严》有海印三昧,三昧就是禅;《法华》有法华三昧;净土宗有一心不乱,那就是三昧、就是禅,万缘放下,那个就是禅。南传所修的毗婆舍那叫做内观,那个也是禅;安那般那(数息观),那个还是禅;大乘所讲的奢摩他、三摹、禅那,都在讲定。
所以,“禅”后面都加一个“定”,这个就是功夫。但是,到最后智慧开的时候,叫做禅悟,悟,悟了,最后一个阶段叫做“证”。内证的功夫,有内证的功夫。所以,禅说起来很简单,大家都懂,但是,做起来很困难,非常困难!
所以,什么是禅呢?直接了当的定义就是:佛的心就是禅。
因为它是定慧均等,充满大般若智慧的定,就是禅。所以,佛称为正觉世间;我们称为迷惑颠倒的世间。所以,一个是正知正见、正觉、正观的世间、正念的世间;而一个是错觉、虚妄的执着、虚妄的分别的一个世间。同样的心,有的人可以活得没有挂碍,很自在、很解脱;有的人却活得痛不欲生,得重度的忧郁症,乃至跳楼自杀,痛苦极端!为什么?同样一个心,就看你会不会用?有没有因缘碰到善知识,有没有因缘碰到正法,有没有那个福报,肯跨进来我们晨曦社一步。诸位,要跨进来我们台大晨曦社,这一步是非常非常困难的!看起来大家坐在这里,好象很简单嘛,捷运公馆站一坐,出来就到了。很难!非常困难!
譬如说:今天如果我们一样的,台大,我们这里的国际会议厅,旁边也给它开一个馆,专门放什么?刚好王建民在比赛棒球。好,再来,另外一个厅,也是一样这么大,容纳五百个人,那怎么样?来个星光帮,肃敬胜、杨宗纬、阿妹、曹格、统统集合在一起,唱歌。在那一边,开了一个LV包包打折,十折剩下一折,就会排了好几公里。再来,剩下的就是我们佛光帮的,就没人了,没人了!如果那个也同时开,这一间就会剩下两个人,一个就是我主讲,另外一个就准备关门,都会跑光光了,没人!众生要的就是看得到的、摸得到的,可以touch(触摸)的,直接可以感受的,那种有feeling的、觉受的,他才要;这种内在的大般若智慧,而且是每一个人都存在的,又不必缴税金的,又是捡现成的,他就是不要,愿意过这种迷惑颠倒的日子。但是,他们没有这个因缘,没办法!所以,要进来我们台大晨曦社佛学社,他需要有善根、有佛根、有慧根。菜根····就是没有用到海尼根。所以,我们要了解,佛法没有这个因缘,这一步跨不进来!
那什么是禅? 禅就是指我们的心体,也就是清净心、佛的心,清净心,不生不灭的清净心。
这个对初学佛法来讲,听起来实在是很陌生,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一个清净心,这听起来实在是很吃力!每一件东西都有增有减,为什么不增不减呢?为什么不来不去呢?为什么不垢不净呢?为什么不一不异呢?因为他那个意识心,无量亿劫来已经卡住了,在某一层次的观念。众生的思维方式是直线的,你叫他跳脱这个阶次、阶段,是没有办法的!
譬如说:一加一等于多少?等于二,这个考试卷发下去,大家都会写。二加二等于多少?四,这个一下子答案就写出来。如果我问你说:一是什么东西?一从哪里来?我发考试卷下去:一从哪里来?不是考一加一,考一加一,你会写得出来。这个叫做观念,因为生灭意识心的观念,已经强化了我们所有的生命,而我们所有的生命,已经被虚妄的执着、虚妄的分别、无明烦恼所占据了;而我们有因缘来听经闻法,一下子那一种生灭意识心,还是没有办法放得下。所以,我问你一加一,你一定会回答等于二;那我问你说:一从哪里来?你就很难回答!发考试卷下去:什么是般若的智慧心?好!发考试卷下去,你现在很烦恼,你画一下你的烦恼的形状是什么?你画不出来!你现在很快乐,考试卷发下去:快乐的形状是什么?画不出来,因为那是无形无相的心。
好了!所以,我们要了解,佛的心就是禅,那禅是什么呢? 禅就是大般若的智慧心就是禅;平等心就是禅;究竟觉悟的心就是禅;彻底解脱的心就是禅;彻底自在的心就是禅;彻底无贪的心就是禅;彻底无嗔的心就是禅。
简单讲:内心没有任何的挂碍就是禅。
所以,今天大家,我们不要讲到说那种证量;证量就是信、住、行、向、地;什么法华三昧,或者是海印三昧,这个讲得太遥远了。我们今天要讲得让大家······学生,引起学生的兴趣,先引起学生的兴趣,希望多少能够对佛法上,有真实的体会和了解。
所以,今天我们要讲的,目标锁定的对象是大学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研究所还有博士班,包括台大的教授,因为这也是属于专业的领域,不是书读得多就有办法的;也不是用任何的逻辑可以推论的东西, 它是超越一切数量,超越一切观念;不离一切观念,不离一切数量,它不是语言,不离语言;它不是文字,不离文字;它不是观念,不离观念。任何的语言,也讲不出所以然,说法者无法可说;听法者无法可听、可闻,中间也没有来去,因为它是生灭的东西,叫做“自性本来就空”。所以,今天我们要站在引起同学的兴趣来参与,让这个佛法多少有一点理解,慢慢的引进来,今天就是站在这个角度说。讲得太深了,来显示说一个修行人的境界有多高,底下的人都听不懂,那没有什么意义!所以,今天来,不是要显示师父的境界,是要让大家受益,这个是最重要的核心、价值。
有的大学刚刚进来而已,什么都没看过、什么都没碰过,他连最基本上的佛,定义是什么都不知道,当然就没办法讲得很难、很深!禅是佛的心,禅宗有一句话,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不了解我们这一颗不生不灭的清净心,学法无益,你所学的法,都在语言里面、文字里面、观念里面打转,不了解我们佛性;不了解我们不生不灭的本来这一颗清净心,学法无益。因为法本不可说,强迫说,就会落入观念。今天没办法了,强迫说,你们就必须在语言上慢慢去领悟、去体会。
那什么是最高境界的禅?如果是真的,今天要讲禅,那么,来!师父就拿着(师拿起一条压书尺),好,我们恭请慧律法师开示,什么是禅?(师将条尺横放在桌上)双手一摆,“下课!”——这样是在做什么?我老远跑来一句话也没讲就下课?所以,既然要用语言跟文字来形容,它就有落入观念;但是,这个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叫做不得不,没有办法!
什么是佛法?就是让我们可以究竟的、觉悟的正法。什么是禅?禅就是佛的心;佛的心就是涅磐的妙心。涅磐就是整个佛教的中心思想。
“涅”就是不生,“磐”就是不灭。不生不灭的清净心,就是整个佛教的核心。离开了涅磐的思想,就会变成生灭的因果相。那么,《阿含经》讲的涅磐,唯一的名词就是涅磐;大乘的名词可就多了:如来藏性、一真法界、一实相印、究竟空、如如等等,大圆镜智,这个是如来藏性、藏心、即心即佛。这个是大乘的讲法,《阿含经》就是一个名词,叫做涅磐,涅磐。
那么什么叫做明心见性呢?禅的终极目标,就是明心见性。
明心就是明本心,就是了解我们每一个人存在的般若智慧的大用的智慧心。什么叫做见性?就是见不生不灭的清净自性。所以,明心见性简单讲,就是恢复了每一个人的涅磐妙心,究竟实相。换句话说:为什么要学佛?也就是迈向生命的圆满。我们因为生命有缺陷,我们现在要迈向生命的圆满,所以,我们要学佛。
我在念建中的时候,就在思维:生命是什么?活下来的意义是什么?生从哪里来?死往哪里去?活下来是为什么?我们为什么要活?活在这个世间,最重要的课题是什么?都一直在找,师父也接触过基督教的,也去高雄的教堂,天主教的教堂,唱过圣歌,也接触过一贯道的师兄、师姐。在谈论当中,我们同班同学也有基督徒,谈一谈,谈一谈,都不能得到满意。后来在大学里面,碰到了这个佛法,发现这个才是我要找的,值得我用生命去投注的,就是这个:佛法!
禅是什么呢?禅就是既现实又超越,既超越又现实。
很多人讲:你们出家人逃避现实!我说:你错了!出家人刚好面对现实,你的现实的定义是什么?你的现实的定义就是金钱、柴米油盐酱醋糖,食衣住行;而佛法的现实问题是什么?是生、老、病、死。我们要面对的是生灭无常、残酷的世间;我们要解决的是无量的无明,还有烦恼,这个是现实。换句话说:你一定会死亡,你一定要面对这个死亡,没有任何人可以逃避的。因此,我们有禅的思想,就能够勇敢的面对现实。
勇敢的面对现实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说:你有更大的抗压性,你有更大的忍辱性。如果你有禅的功夫和理解,无论你的职业是什么,你扮演什么角色,你都可以运用禅的思想,在你的生活周遭。你是学生,你用禅,你的成绩会很好,心有定,不会着于外面的五欲六尘;你一个公司有禅,众生就会和合,你在哪一个团体里面当领导,你有禅的功夫,属下所有的逆境和顺境,你都会认为那个是功德。顺境跟逆境对圣人来讲,统统叫做功德。为什么?批判我们的、伤害我们的,不一定不好,因为他最先看到我们的缺点;在旁边一直赞叹你的,也不见得一定很好。为什么?会掩饰真相,因为生存,会掩饰真相。
所以,在圣人的角度、大悟的人的角度,没有一种境界不是善的境界;也没有一种境界可以难得倒他。批评、赞叹,等同清净心的功德,没有两样,因为佛的心没有敌人。仁者无敌,这一句话怎么解释?这一句话不是说:你对人家仁慈,就不会树立敌人,你错了!这一句话不是这样解释的。仁者无敌,你对人家好,人家一样对你有仇敌啊,会仇视。它的意思是说,当我们对自己承诺,用慈悲心对待别人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就没有建立敌人的观念。仁者无敌,有仁慈心的人,是在内心里面不树立敌人的观念,而把敌人当作是增上缘、善知识,这样叫做仁者无敌。不是你对人家好,人家就一定不会伤害你,照样会伤害你、照样毁谤你的!
那么,我们讲:禅既现实又超越,既超越又面对这个现实。为什么?我们要活啊,禅是活的,不是死的,禅可以运用在任何一个时间跟空间,它是活的,但是,就看你怎么用?会用的就是处处是了;不会用的就处处障碍了。所以,禅是既现实又超越,既超越又现实。
那么,什么是悟到禅呢?就是彻底降伏自我,就是禅。
换句话说,用现在的语言叫做: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夫妻之间为什么会吵架?就是先生想要改变老婆、老婆想要改变先生。结婚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把两个人不同的背景,对不对?凑在一起,你想想看,要调适多久啊?有的一辈子还是调适不来,从小生活了二十五年,二十五岁结婚,男的有男的立场、思想、背景、教育,他有执着的角度;女的有自己的思想、背景、教育程度,二个人硬凑在一起,不管是恋爱,或者是感情,或者是欲望的牵制,始终没有办法心融入心,因为他不是佛啊,佛是法法平等,佛佛道同,因为佛悟到毕竟空的道理,世界上本来就没有东西可以争执的。
可是,夫妻不一样。所以,有结婚了,生儿育女,还是继续吵啊。吵到孩子大的时候,那个孩子就听了好几百遍了,爸爸、妈妈重复的话,妈妈就常常讲说:“我要不是为了这三个孩子,早就跟你爸爸离婚了!”儿子就跟他妈妈讲说:“妈妈!你已经讲了五百遍了!”她会一直重复、一直重复。什么叫做众生?就是重复的痛苦,重复的情绪化,重复的再恩爱、感情再好一点,再来,继续又冲突,冲突又分开,又大家冷静一点······冷静一点,再来,不错,感情好了,好了,意见又不同。为什么?因为没有佛的心、没有菩萨的心、因为没有禅的功夫。是不是?所以,每天都想要对方接受我们的意见。
禅不一样,禅刚好相反,禅是每天都注意降伏自己,而不是说:叫你自私自利,不是这个意思。因为你如果没有功夫,你没有功夫,你现在根本不可能去利益众生;你没有功夫,你怎么能够利益众生呢?对不对?所以,我们要站在自利的角度,也就是说:我们先要自己能够降伏自己,自己要能够降伏自己,才有办法来感化众生、感化别人,而不是说:你一下子就要改变对方,这样会弄得大家都很辛苦的!所以,同学!你要知道,男女朋友,你在谈恋爱,你就记得我的名言:不要想办法改变他,要想办法容忍他。你这样路才走得下去。知道吗?你一直想要改变他,那就不得安宁,不断的争执,会吵到不可开交,瓦片都掀开来了!不要试着改变对方,要试着容忍对方的缺点,有因缘再慢慢慢慢的感化对方,它是需要时间的。
所以,如果你方向对了,你的日子就很好过!所以,禅不是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平常心就是禅。但是,问题就是摆不平自己,难就是难在这个地方!所以,你要修行,要先了解,这个世间都是生灭无常的东西,佛陀叫我们观照,你要进入禅的境界,一定要很冷静的观照: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因为我们依靠的东西错误,所以,我们会活得很痛苦!
如果你把一生一世寄望在金钱,当你得到癌症的时候,来日不多,你有好几百亿、几千亿,有什么用呢?如果你依靠男人,有一天男人背叛你,你怎么办呢?遗弃你,你怎么办呢?如果说你依靠女人,他才会快乐、幸福;有一天女人背叛你,那你又怎么办呢?所以,佛陀告诉我们,说: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
也就是说:全世界的男人,大部分是不可靠的,大部分的女人也情绪化,也是不可靠的。那么,要靠什么呢?要靠自己的般若智慧!当你面对死亡的时候,只有你自己离开这个世间,你老公帮不上忙、爸爸帮不上忙;一百亿、一千亿摆在旁边,都没有用的!钱可以解决我们某一些困难,但是,你不可能解决内心里面所有的无明跟烦恼,也没办法解决生老病死。所以,人家为什么要走修行的路线?就是要面对生老病死这个大问题。
但是,同学们!我们也不要太感性。太感性就是说:听师父这样讲实在是很好,我回去以后要吃素了!慢一点,慢一点,且慢,且慢,歌仔戏讲的:“且慢!”这一吃素,回到家吃素,爸爸不谅解、妈妈不谅解,除非爸爸、妈妈是佛弟子。是不是?所以,参加晨曦社、佛学社,一开始不要太激动,毕竟你们才大学生,是知识分子,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啊!是不是?学佛是恢复理性、恢复智慧、恢复科学,回归到科学、回归到理性、也回归到智慧,一听到佛法以后,环境不允许,马上就要吃素,回到家,爸爸、妈妈吵架,哥哥、姐姐也不谅解,然后,就跟他们说:“你们这些愚痴的众生,我学佛!”你那个不是学佛啊,你那个是:“我学猴!”差一个音就差很多!
“我学佛”就是处处都圆满;“我学猴”就是常常暴躁易怒。所以,音稍微念正确一点。因此,有的人就发心更利了,像我们大一的时候,同学就见面,参加佛学社的,大二的时候,突然看:“哇!”突然现比丘尼相,去参加一个夏令营,大二马上现比丘尼相,全校,走过去都对她行注目礼!我告诉你:出家是个人的因缘,我们随喜功德赞叹,很难去论断说她叫做不好,或者是不对,我们也是非常赞叹说她觉悟了人生,下定决心。但是,这样一现出家相,大一是学生,大二现比丘尼相的时候,不得了!影响佛学社很大,爸爸、妈妈去的时候,告诉儿子:“儿子,儿子!我拿钱给你念台大,不是叫你去当和尚的!女儿,女儿!你去,千万不要参加佛学社,回来不要现比丘尼相给我看,现尼姑相给我看,我会无法承受的。”她爸爸、妈妈也不懂得什么叫做比丘尼啊,连一个名词都讲错!对不对?好了!这个是伤脑筋,我们也随喜功德,全校也是很惊讶!
好了!现在问题来了,大二要上什么课?上游泳课,阿弥陀佛!游泳课要穿什么?要穿那个泳装呢,这下问题大了!我们那个教授就说:“喂!林同学!学校里面那个比丘尼,现在大二要上游泳课呢,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没有?”我说:“那怎么办呢?”后来,学校也很头痛,好吧!就把她拨到那个残障的去,不参加游泳,就是只能跟那些拄着拐杖的残障的人打乒乓球,因为没办法参加游泳嘛!是不是?参加五千公尺赛跑,也不能参加,五千公尺赛跑,比丘尼穿那个衣服,参加五千公尺赛跑也没有办法,所以这个就是带给教授困扰,很困扰!这个我们不敢说她是叫感性出家,就是这种出家很激烈,而且是很强烈的一个印象。所以,大家真的是·····我们今天是大学才刚刚进来,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真的要冷静一下,出家是大丈夫的行为,不是说一下子的感性。所以,为了社团,假设说下次有因缘,台大请我演讲的时候,不要看到前面三排都是比丘、比丘尼,说:“我们都是台大的!”这样不好。我认为出家是在你们毕业以后,冷静思维你的生命,确定,才做这样决定的。
那么,我们今天来讲,禅就是: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就是二六时中降伏自我。那么,要怎么样子做初步的调伏呢?初步的调伏就是说,因为这个生灭无常的世间,到哪里都有争执,有人的地方,它就一定有是非。所以,我们要了解,禅就是没有意见,有意见就会知见立知。
说:我对生灭无常的世间,徹底没有意见!你这样才有办法进入禅的境界跟功夫。有一个人来问我说:“慧律法师啊!您是哪一党的啊?”我说:“佛是无相的,哪来什么党呢?”勉强讲就是释迦党了,释迦牟尼佛这一党了!所以,你要进入禅的境界,不能像政治人物这样子,严重的对立。因此,修禅的人,应该是:我对生灭无常的世间,徹底没有意见!然后,降伏自我。
为什么徹底没有意见呢?有意见就知见立知。有的人讲说:徹底没有意见,不是死人吗?我说:那你错了!徹底没有意见是解脱,因为所有的意见不是善就是恶,不是是就是非,不是对就是错,不是好就是坏,它是永远落入二分法。二分法是切开来的。对不对?佛法是迈向生命的圆满的,它是圆满的清净智慧的般若心,它不是对立的东西。因此,搞对立就会变成孤立了。
所以,知见立知,是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磐。我们一定要了解,涅磐的心是怎么来的?知见立知就是,我们的清净心本来就能作用,知见,我们的清净心,本来就存在有观照的能力,立知就是强加一个观念,用现在的名词叫做“观念”,强加一个观念。不是蓝就是绿了;不是对就是错了;不是好就是坏了。因此,是非、攻击、伤害就不断,生命也很苦!
所以,知见立知,是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磐。知见无见就是,我的清净心起作用,对立的心放下来。所以,六祖讲:不思善,不思恶····就这么时,就是明上座本来的面目。我们的本来面目,本来就是没有挂碍的;本来就是清净心的,没有任何的对立的东西。是因为你看了假相以后,立一个观念,你不知道说:五千年以后,蓝跟绿没有意义;一万年以后,台湾是不是变成怎么样?不知道;一百万年以后,这个世间又变成怎么样?现在全球暖化得很严重了!是不是?所以,未来不可知;过去心也不可得。因此,我们要了解,活在每一分、每一秒的正知、正觉、正观,是很重要的,因为这样才不会迷失。
禅的心就是大般若智慧的心。
我们对生命不了解,生命对我们来讲,是一种惩罚。为什么是一种惩罚?因为没有一天过得快乐,没有快乐的心,就是自己惩罚自己。我们对生命不了解,生命对我们来讲,是一种惩罚,我们每天都在惩罚自己;我们每天都在痛苦自己,烦恼得不得了、执著得不得了!这问题来了,说:“师父!我们现在读书,你叫我们不要执著、不要烦恼,那怎么可能呢?”我说:“你尽力就好!”有一个人更绝,有一个女众,生了三个儿子,跑到讲堂来,说:“师父,师父!我听你佛学讲座听了好几年,您常常讲,劝人家放下,放下。”她说:“我现在放下,跟着您出家,那我三个孩子怎么办呢?”我说:“那个不叫放下,那个叫做放弃呢!”
放下是很有责任的呢,是面对这个现实的社会,你该有的责任、该有的义务,你要去完成它呢,朝着你一定的理想、目标去完成它。每一个动点上,都是尽己之力,竭己之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是放弃呢!因此,我们要了解什么叫做放下?就是对这个缘起缘灭、一定会败坏之相,不要太执著;但是,你的责任跟义务都一直存在,不可逃避。
譬如说:爱跟恨会毁掉一个人,我现在举个例子,你要很注意的听,看看你能不能在这一句《阿含经》里面去体悟到?体悟到。《阿含经》有一句话,叫做“不相在”。譬如说:你现在恨一个人,或者是爱一个人,好吧!就算用恨一个人的角度来讲,你现在很恨一个人,或者是很执著你的男朋友、女朋友,这是假设说。而佛陀说:这个叫做妄想,我们用恨的角度来说,说你恨一个人,世尊叫你,你要好好的冷静一下,有没有这个人?这个人,你把他头发剃掉,把他皮肤拨下来,看到筋脉,看到你的内脏,把心脏移开来,在《阿含经》讲:散观,就是把这个色身分开来观。刀子划下去,你会看到心脏、肺脏、肝脏、胰脏、胃、肠、大肠、小肠、直肠;你会看到膀胱;再深进去,你会看到骨头、肌肉,死的时候,会烂、会长虫,很恶臭,而这个就是我们自己啊,我们每天执著的一个“我”,就是这副德性!吃东西下去,消化吸收,排泄出来,恶臭,你不敢面对它,你一定迷惑它。所以,我今天来,不是来这里传教的,是来这里叫你认识自己的!
禅就是叫你认识自己,认识我们这一颗心,错综复杂的烦恼心。
你敢面对这个色身,去观照,而且很清楚!所以,佛陀说:当你恨一个人的时候,你错了,因为那个人并不存在。《阿含经》讲“不相在”。不相在就是:你恨的对象,他本来就不存在!父母亲没有生他的时候,这个人根本没有来到这个世间;这个人,父母亲生他以后,来到这个世间,每一分、每一秒,身体的细胞都在变化,而到最后,都会死亡,化作一堆白骨。当我妈妈往生,去火葬场,火化以后拉出来,那个骨、骨头,让我这个修行人感触很大!我妈妈很了不起,也很拼,因为以前穷,吃了很多苦,拼死拼活,最后拼出一堆骨头,这个就是真相。
你不敢面对生命的真相,那么,你就是注定一辈子都要痛苦;你不敢面对这个色身,你就永远不可能解脱。你不敢面对自己,这个色身是谁?我是谁呢?冷静一下,我们每天执著的这个不清净的色身,误认为自己,它到底是谁?既然是“我”,为什么它会病、会老、会死?会变成一堆骨头?后来这一堆骨头,只有价值二块八!我们把骨头化成灰烬,变成营养分,去种树,拿去种树,碳酸、磷、钙等等这些元素,价值只有二块八毛钱!二块八!那还是胖子才有这个价钱,像我们瘦子哪有?二块八!你想想看!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的终点,都是一堆白骨,没有任何的例外。
佛陀不是拿死亡来威胁你,佛陀讲的就是实在的话,那是每一个人都存在的问题,是看谁能够提早觉悟。我在没有学佛的时候,偶尔,同学嘛,唱唱歌,跳舞我是不会,看看电影,好,我们要冷静一下,唱歌、跳舞是为什么?是为了快乐,那你要唱到什么时候,那个快乐跟幸福才唱得出来呢?要唱到什么时候呢?你现在一直跳舞,是要跳多久?那到底要跳多久呢?是要跳到骨头扭到,那个快乐才跳得出来吗?我不是说否定唱歌;也不是说否定跳舞,唱歌、跳舞,的确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快乐;可是,那个是刹那、是生灭、是变化的东西。
所以,在高中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思维:生命是什么?生命的真相是什么?后来学佛了,知道幸福、快乐来自一颗智慧的心;幸福、快乐来自一颗知足的心;幸福、快乐来自一颗安详的心;幸福、快乐来自一颗解脱的心;幸福、快乐来自一颗拥有真理的心。
诸位!佛法不同于一般的宗教,一般的宗教,设定一个教主、一个神让你去膜拜,要神来救我们。我们对其他的宗教给予尊重,给予祝福,我们没有任何的意见。佛法不是这样子,佛法不是立一个教主释迦牟尼佛、立一个阿弥陀佛,叫你每天拜,不是这样子的!你每天拜佛、每天念佛,你也不能得救!说:“师父!那为什么那么多人念佛?那么多人拜佛呢?”念佛、拜佛,是佛弟子最基本上的尊重三宝,这是最基本上的礼貌而已,对自己教主一种尊重。重点在什么?重点在依教奉行。这个是重点,也就是你要实际,如实的依照释迦牟尼佛所讲的真理去实践,落实到你的生命究竟圆满,这个才是佛的思想。
佛陀不是设一个高高的佛陀,离你好遥远。错了!佛陀离我们最近,因为他就在我们的心中!你只要每一念都平等心,你就见佛;你只要每一念放下那一份执著,放下,再放下,彻底放下,你就见佛。而且是真枪实弹的放下,不是口头说一说而已。为什么?不相在。《金刚经》讲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也就是说:如果你见到了众相,本体就是空,本来就是空,万法但有言说,都无实义,《楞严经》就是这个意思。万法但有言说,都无实义。万法只是说一说而已,因为它生灭无常、缘起缘灭,自性本来就是空,不可得。
《阿含经》讲,叫做“不相在”;《金刚经》讲的叫做“非相”,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譬如说,这是毛巾,(师拿起一毛巾),这是毛巾的相,抽丝拨茧,你把它分析开来,这是丝,再把它切割,一粒一粒的颗粒微尘,后来分析,哦,原来色就是空!原来所有的色法,都是众缘所和合的。我们这个色身也是啊,我们这个色身,在《楞严经》里面讲:我们揽取、撷取了宇宙间少许的元素,叫做地、水、火、风,地就是骨头、指甲;水就是尿液、血液、唾液;火就是温度;风就是呼吸。我们撷取了宇宙当中的四大,少许的四大,误认为这个就是“我”。所以,生命是一种错觉,因此,不管你书读得再多,如果没有碰到佛法,你醒不过来!
你读到日文读了很多,有办法跟日本人讲话,对烦恼、解决烦恼没有帮助,那是谋生的工具。“求生之道易,求死之道难;学生之道易,学死之道难”。你英文学得很强,很好,师父很赞叹,那是一种工具,让你生存下来的工具,跟我们的无明烦恼,它是不相干的。报章杂志登的,清华大学那个女孩子,两个女孩子为了争一个男孩子,一下子气不过,把她杀死了!书读这么多呢!为什么我们台大的同学,稍微有一点人际关系做得不怎么样、不好,一个同学自杀!为什么会这样子想不开? 我们因为执著一个“我”,把所有整个宇宙压缩到变成一点点的空间。讲一个“我”,他这个界限就卡死了!
所以,放下,“我”就愈大;再放下,“我”就愈大;放下到像虚空这么大,虚空就是我,我就是虚空。所以,禅就是要见性,见性就是大悟,大悟就是涅磐,涅磐就是妙心!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为什么?佛陀说:只要是生灭的东西,你就必须放下。但是,该有的责任,你要去完成,佛陀并不是说,你离开你的职责。你今天是大学的教授,就应该好好的教导学生,是不是?今天你是医生,就要好好的医治病人,救度众生的病苦,一样可以学佛啊!
有一个台商,在中国大陆做生意,有一次在大陆,居士告诉他,说:“哎呀!学佛很好啊!你是台湾人,很好啊!你们台湾不是有一个慧律法师吗?你去听他开示啊!”他说:“我哪有时间?”“你有空回去台湾的时候,去跟他请示佛法。”这个在家居士,佛法也不是很通,懂得一点皮毛,但是不知道佛法好处在哪里。有一天,他就来到文殊讲堂了,他就说:“师父,师父!我听那个上海的居士都说,学佛很好,学佛很好,可是,他们就讲不出所以然,是好在哪里呢?师父,我现在要去赶飞机,您能不能用半个钟头的时间,给我开示一下,为什么学佛很重要?学佛很好呢?因为我急着要去赶飞机!”我说:“不用三十分钟啦!”他说:“那十分钟?十分钟,师父!您用十分钟。”我说:“也不需要十分钟。”他说:“啊?不需要十分钟?”“嗯!”我说:“三十秒!三十秒就告诉你学佛很重要、禅修很重要。不过,我念一句,你要跟我念一句。”他说:“好!行!”
我就跟他念:“天是棺材盖,地是棺材底,无论闯哪里,总在棺材里。”他说:“这一句好!”这一句就是重点了嘛!为什么要学佛?就是这样子了——天就像棺材的盖,地就像棺材底,无论闯哪里,总在棺材里。台语就是说:搞东搞西、搞天搞地、搞生搞死,一样也得不到!(众鼓掌)这个世间就是这样子,你无论搞了多大的事业,还是空;你的官当到多大,干到总统,还是要下台。是不是?无论你长得多漂亮,还是会老啊!无论你现在是一个猛男,还是会老,肌肉还是会消退。像巴西,有的人还去装假的,我看新闻报道的,装跟不装都一样,都是空、都会烂,装那个没有用的,要把智慧装到心里面来运用,才是重要的。
所以,什么是禅? 禅就是透视万法生灭无常,缘起如幻,众相是虚伪的。
诸位!圣、凡修行的关键在哪里?修行的关键就是:什么叫做众生?众生就是——(师拿起一毛巾)这个就是毛巾嘛,的的确确就是一个毛巾嘛,这没有错啊,可以擦,有相可以指陈,这个就是毛巾。圣人见的就不一样,他见到体。凡夫见相,圣人见体。凡夫见的就是,这条毛巾。圣人见体,体就是好好的去思维一下:这一条毛巾的构造是什么?从哪里来?探寻到、推测到究竟。所以,什么是禅?一眼望穿到究竟的地步,悟到万法毕竟空,就是禅。
没有一法不空,没有一法不是败坏之相,万法都是生灭无常,都是败坏之相。真理就在你的心中,真理就在我们的每一分、每一秒、每一个念头当中,就看你悟还是不悟?如果你悟了,做什么都好。譬如说:你今天参加模特儿选拔,没关系,你去选拔,选拔的时候就要这样念:(师边模仿模特儿走秀动作边念道)天是棺材盖,地是棺材底,无论闯哪里,总在棺材里。你要好好的去观察一下,走秀没有关系。你如果来跳土风舞,(师又模仿土风舞动作念道)蹦蹦跳,蹦蹦跳,很快就死翘翘!一定会死的啊!跳舞,他马上就觉悟了:一定要死的啊!不管你怎么跳,他就是要死。
所以, 佛陀不是说拿死亡来威胁你,而是说你要提早觉悟。所以,佛陀说:生命只有一种工作要做,就是提早觉悟!你要去美国留学,也没有关系;你要去日本留学、去欧洲留学,也没有关系。没有关系,你去欧洲也是一样,自性本来就空,带着一堆骨头、筋脉、胃、肠到欧洲,死了以后,还是一堆骨灰!是不是?所以,有一次,英国的大学生来,邀请师父要演讲,一个漂亮的小姐,来到文殊讲堂说:“师父!我是英国剑桥大学,我们跟牛津要合办演讲,希望请师父到英国来演讲。”我说:“喔!英国好远喔,好远!那就看因缘了。”对不对?坐飞机飞十七个钟头,去演讲二个钟头,再飞回来,到英国牛津、剑桥,不如来台大!对不对?(众鼓掌)那小姐就说了,小姐就说:“师父!我是英国剑桥,师父,您哪里啊?”我说:“我台北大桥,台北大桥。”学佛,哪里有分什么英国剑桥?是不是?学佛看善根的,不是看学历的。是不是?要不然,六祖也不认识字啊,为什么成为一代祖师呢?所以,禅无关于语言、无关于文字、也无关于学历,广钦老和尚也没读什么书啊,他那个禅定的功夫,你谁比得上呢?广钦老和尚不是讲吗?“不来亦不去,没有事。”而我们众生是来来去去一堆事!对不对?不一样啊!所以,禅无关于语言、无关于文字,也无关于学历。
什么是禅?能透视万法生灭无常,缘起如幻,了解虚伪的假相。你一眼就可以望穿,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那么,《金刚经》要把“佛”下一个定义了,是么是佛?离一切相,即名诸佛。经典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心外哪里有佛?
你以为念南无阿弥陀佛是在虚空吗?阿弥陀佛如果在虚空,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呢?是不是?所以,我们现在就是修净土法门的观念错误了,念南无阿弥陀佛,很想去极乐世界,没有错,但是,内在的烦恼呢?不会提升,内在的烦恼不会解脱,因为不懂得禅的心是什么。我现在每一个念头,都提起我的正念;每一个念头,万缘都放下。要用这个万缘放下的心,来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就是我的心,我的心就是南无阿弥陀佛,是依这个心来求生极乐世界,虽生,无有能生所生。
要了解这个无生的道理,还可真是有一点困难,尤其是对初学佛法的人来讲。所以,佛不是在虚空当中,佛站在虚空当中,跟我们也没什么关系啊!对不对?我们念观世音菩萨,念念从心起,这不是讲得很清楚了吗?要至诚恳切的虔诚,从心、真心念起,念念从心起,所以,佛是在心中。我们临命终往生的时候,也是要这一颗清净心去极乐世界,我们下定决心,有这个愿力,信、愿、行,也是这样子。
因此,我告诉诸位:禅就是佛的心!八大宗派统统是佛的心,分派、分门,这个都是人为因素。或者是时空性,或者是根器不一样,才把它分八大宗派,究竟就是佛的心、就是禅。禅就是整个佛教的灵魂,佛的心都不懂,念佛不好,禅参不来,拜佛烦恼一大堆,拜佛就变成运动,因为佛的心体会不出来。所以,拜佛就变成一种运动,肢体运动,因为体会不出来。
所以,佛的心只有一个,八大宗派,有它的时空背景、历史渊源,还有经典的依据,还有宗教的体验不同,所以,才分成八大宗派,而到最后,八大宗派就是佛的心。为什么? 禅、净、律、密都一样,三昧成就,则佛道成就,没有一宗不进入三昧,有办法成就佛道的。我们看经典往往都漏掉了,譬如说:念南无阿弥陀佛,念,经文不是讲吗?若一日至七日,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禅,就是三昧!我们看经典,为什么漏掉这四个字?
拜拜佛、念念佛,那个是结缘,要一心不乱,那个就是三昧、就是禅。三密相应,那个就是禅,口念咒、手结印、意观想,身、口、意,三密相应,三密相应,它就是禅。如如不动,不取于相,这就是禅。修法华三昧,入法华定,法华三昧,三昧就是禅。修华严一真法界,海印三昧,这个就是禅。我们因为不了解佛的心,所以,一切成就都必需通过 定,通过定。戒定慧,定,定就是桥梁。我们只有持戒,散心的念佛,对不对?这个功夫就浅了。我们持戒,有般若的智慧,能够照见五蕴皆空,照破一切的缘起缘灭的假相,心就在三昧当中,就定了,慧就自然显现出来,有般若的智慧,这个是很重要的!
“禅”后面加一个“定”,就是三昧。好!就算很简单,你修小乘的,譬如说:毗婆舍那,叫做内观法,修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个还是叫你进入定啊!了解一切统统要透过三昧的定,这个才是佛教,才懂得抓到了佛教的精要,才懂得佛法的要义。而不是说:我念念佛结结缘,我拜拜佛结结缘。这个当然也很好啦,这个也是一种善根嘛,也不是说不好;但是重点在三昧,重点在定。
12下一页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2] [放入我的收藏夹]
  佛经 最新文章
真正修道人,不被物欲所牵
念佛念经为何要至诚心
如何能于诸佛前莲花化生
什么叫涅槃?大小乘涅槃有什么差别?
希望临终没有障碍,就要少吃肉
如何面对蚊虫的问题
念佛这件事,所求都能如愿
如何才算初具信愿
断除生命的相续——自我意识
为什么要修净业三福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8-18 15:26:24  更:2021-08-18 19:03:40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