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佛经 -> 佛教知识| -> 禅堂的法器与仪规 -> 正文阅读 |
[佛经]禅堂的法器与仪规 |
佛教知识| |
五家钟板 中国禅宗在六祖之后,形成了五家七派的弘法模式。五家七派每个宗派都有自己的钟板,近代以来虚云老和尚的传播使五家法门都得到很好的传承。 中国成立之后,有两位开悟的禅师住世,一位是虚云老和尚,一位是来果禅师,两位老和尚延续了从唐朝以来一千三百多年的禅宗家规,使得五家钟板延续下来:沩仰宗的钟板是三角形,它代表“三类化身”,临济宗的钟板是长方形,寓意“横遍十方”,曹洞宗的钟板是竖形,寓义“竖穷三际”,云门宗的钟板是圆形,寓意“圆满报身”;法眼宗的钟板是八卦形,寓意“天下太平”。 在广东地区这五家钟板都能看到,江苏临济宗、曹洞宗比较多,金山江天禅寺属于临济宗,焦山定慧寺属于曹洞宗,根据各个寺院挂的钟板就能够判定它是哪家哪派,平时各位引礼师在各个道场传戒,也可根据每一家的宗风,每一宗派的传承对传戒做出整体的部署、周密的安排。 为什么传戒要知道禅堂的清规呢?因为我们知道禅宗的出和入,在在处处都要遵守宗门的规矩,律宗挂的钟板和禅宗的钟板是不一样的,大家去过宝华山就知道宝华山的钟板是平挂的,敲钟板是从下往上敲,禅宗的钟板是挂着,横着敲的。每个丛林,每家宗派,每家寺院的规矩不同,要求各位引礼师对所在丛林的规矩系统地把握。 金山传承临济宗,临济宗在敲打钟板乃至一天的修行分为“四止四开”,何为“四止四开”呢?就是在一天之中,从早晨到晚上有四次止静,四次开静,分别为:早课香、早板香、午板香、养息香,四止四开代表整个丛林的起居,必须按照这四止四开的要求,五家中临济宗、沩仰宗、云门宗共用。除了四止四开,还有三止三开,为曹洞宗、法眼宗两家所用。这两种钟板都是敲三十六下,钟板敲法各不相同,代表不同的讯号,一板一钟一木鱼是起香的讯号;两板一钟是听开示的讯号;三板一钟是止静的讯号。一板一钟是大众跑香的时间,听到两板一钟全体立定,听维那师招呼,班首师父在这个时候讲开示,要求大家站在佛龛的左右,大家就要围绕佛龛而站,如果班首师父要求大家坐在禅凳上,那大家就要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开示完后继续跑香;三板一钟止静,是大众坐禅时间。禅堂早课香、早板香、午板香、养息香,任何一支香都由一板一钟、两板一钟、三板一钟组成。四止四开和三止三开所敲钟板都是三十六下,这就要求我们无论在堂内堂外,对三十六下钟板都要非常熟悉,这个程序熟悉之后,才能按照这种讯号如法地去跑香、听开示、坐香,完成一天修行。 禅宗跟其他宗派的修行不一样,禅宗的修行是不立文字,见性成佛,所有的行持法务,都是以钟板、法器的各种敲法为讯号,所以不立文字。过去在学校、在单位经常见到书面通知,喇叭通知,什么时候开会,什么时候学习,可禅宗寺院没有通知这一传统,一系列的功课、生活、修学都是听法器行事,禅堂之外有禅堂之外的法器,禅堂之内有禅堂之内的法器,真正的丛林,大家很少开口说话,除了早晚功课、唱诵以外,其他开口机会非常少,为什么祖师们要把一天日常修行功课由法器来传播,而不是以语言来传播?目的是让大众集中精神,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堂中修行。 禅堂之外的法器 打板,禅堂之外一天要打五板,我们在座的各位知道一天这五板都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打、怎么打吗?改革开放以来,佛教恢复丛林规矩,每个丛林无论是大寺院、小寺院都这样执行,每天从一板到五板延续传统。 一板是养息香之后,大殿开静后打,是让大家熄灯养息的讯号,大众听到一板响起进房间熄灯休息。过去的社会不像现在这么发达,今日电灯可以通宵达旦,过去的丛林点的是蜡烛,每个人分到的蜡烛都是有限的,到天黑听到一板敲响,每个人都必须要熄灯,八九点以后全部熄灯休息。 当今社会的八九点钟大家夜生活刚刚开始,可丛林里八九点钟大家已经养息了,社会上一些人很奇怪,出家人每天吃素,可他们寿命都非常地长,有活到八九十岁、一百岁、一百二十岁的,在素食营养不是很足的情况下为什么那么长寿?原因很简单,生活很规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到了天黑时候就上床睡觉,天亮了就起床劳作,无论是读书人还是务农的,都非常珍惜有阳光的时候。《论语》有一段记载对我们理解古人很有帮助,孔子有个学生叫宰予,他白天睡觉,论语里面是这么说的,“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这是说什么呢?宰予白天睡觉真是没出息,就像土砌的墙不可粉刷它,一粉刷就全部掉下来,朽木不可以用于雕刻,不可能成材的,为什么孔子对于弟子要求这么严格呢?因为那时候晚上没有电灯,要求白天有太阳的时候要赶紧看书、赶紧学习、赶紧用功。 丛林生活也是这样,早晨起来上早殿,上了早殿后一天的修行就开始了,从四点钟到晚上八九点钟,这么长的时间,晚上八九点钟休息早吗?还真的不早,我想各位这个年龄可能早了,像我这个年龄真的不早了。在中国佛学院的时候电灯任凭我们用,精力任凭我们支付,十一二点睡觉没关系,可是回到了丛林,像我们金山寺地处乡下,吃饭都成问题,哪有那么多的电让你浪费啊,所以到了晚上听到一板休息的讯号,大家自觉回寮房休息。 二板是在一板结束后所敲,也称为一板的煞板。听到一板的时候大家都进寮房休息,然后夜巡到禅堂门口煞二板,打了二板之后接着敲“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三阵。 三板是早晨三点左右、寅时的时候敲。三板在什么地方敲,怎么敲?大家知道在厨房大圣紧那罗王菩萨像右下方,挂着一块较小的长方形板,三板就是在那里敲,敲三下,是叫醒厨房煮早饭的法师们,赶快起床做早饭。法师们早上四点钟起床上早殿,早殿后就要吃早饭,所以做早饭的先起床,这就要求外寮的当值师负责任,到了三点钟一定要去打那个板,打板之后还要去把做早饭的法师们叫醒,一天的生活从打三板开始。 四板,三板打完了之后,当值稍作休息,到了四点钟左右,开始打四板。打四板大家都知道,四板是上早课的讯号,大家听到了四板,立即起床上早殿。 五板在哪里呢?四板结束之后,当值到禅堂的门口,接着就打五板。我想四板怎么打,五板怎么打,因为大家都是引礼师,这个不用我来说,大家都应该是很熟悉的,打五板结束之后,还要敲五阵“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然后把板送到禅堂,禅堂开始敲报钟,准备上殿。 敲法器要给人以宁静和安详 敲法器有一定的规矩可循,敲金属法器的时候,如钟、火鼎等铜制的法器时,敲“大方广佛华严经、华严会上佛菩萨”三遍,如早晨敲报钟的,敲一钟,当值在禅堂跑一圈,敲一钟,当值在禅堂跑一圈,为什么当值的身体好啊,一大早你说他要跑多少圈,为什么要敲这么慢呢,因为他要等法师们全部起床,敲完报钟后,开始止静,随止随开,出堂,上早课。 我们刚才说的敲金属法器敲“大方广佛华严经、华严会上佛菩萨”三遍,不能为了省事,把敲火鼎也变成了“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 敲木质法器,如木鱼、报钟下面挂的板等,都是以“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来敲,这与敲金属法器有区别的。 敲“大方广佛华严经、华严会上佛菩萨”与“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从字面上看有七字、五字的不同,节奏完全不一样,速度、效果更不一样,给法师们的感觉也不一样,因为节奏敲的快,使人心生浮躁,节奏慢,一槌接着一槌敲,则闻者心生宁静。早晨万籁俱静,我们听到敲击的声音,如果太快易产生急躁,修行好的虽然心不随境转,可是我们还有很多初学的法师就会心存急躁,所以要求敲法器,特别是上殿的时候敲法器,要沉静,因为法器是龙天耳目,要带给我们宁静与安详。 刚才我们说了每天五板的敲法,大家回去以后也可以问问家里的法师,有几个法师能敲得起来,有几个法师能回答出来。我是上世纪80年代出家的,那时候我们出家从小沙弥开始,包括从打叫香开始,从敲钟板开始,每一种法器都要轮流去敲,这样经常敲、经常敲,让我们记住了丛林里面的生活,听到钟板讯号后,立即随讯号修学。听到了四板不起来,感觉浑身不自在,就是赖睡一两分钟之后,还是觉得起来舒服,所以养成这种好的习惯之后,听到讯号很快起床上殿随众早课。 晨钟暮鼓 刚才我们提到了敲报钟,报钟结束后送四下给大殿敲大钟、大鼓,这就是我们所谓的晨钟暮鼓,晨钟暮鼓实际上是大殿敲钟鼓的先后次第,早晨先敲钟,晚上先敲鼓。早晨敲钟接三送四,接禅堂报钟三下,送大鼓四下,共敲钟108下,由三阵快18慢18组成,敲大鼓按风、调、雨、顺节奏进行。 大钟、大鼓、开梆乃至于打叫香,都是在禅堂之外完成的,由当值师负责,也有些是悦众完成的。什么是悦众?能给大众带来喜悦、快乐的称为悦众。 无论是悦众,还是管悦众的,特别是我们各位引礼师,我们手上经常不离的是引磬、铛、铪、鱼、鼓这些法器,手上拿着的都是龙天耳目,常住大众的法身慧命都寄托在我们常住悦众的手上,法器是不能敲错的,一旦敲错,僧值师父回堂之后,必然会依规处罚,为什么呢?因为打了师父们的闲岔,扰乱了殿堂的程序,所以古代丛林有“宁断千江水,不动道人心”之说。 法器敲得如法能增长智慧、增加福报 法器敲得如法、如理,会给每个敲法器的人增长智慧、增加福报,反之会减损福报、减损智慧,上晚殿的时候放蒙山,我们经常说增福的蒙山,减福的焰口,为什么焰口那么多人喜欢放却得不到福报呢?焰口是以饭食和佛法,来为那些超度的对象和那些恶鬼去结缘的,本来是来享用饭食,来听闻佛法,结果因法器敲得不如法,扰乱了他们的身心,愤愤地离开道场,这样的法会对众生没有任何的益处,做了还有什么意义呢?纵观古今大多数法师做焰口越做越庄严,越做福报越大,确实是达到了“唱诵利人天”的初衷、达到了弘扬佛法的目的,只有少数人做法会不认真,给自己带来麻烦,这就要求我们对佛事、对法器要像敬重佛法,尊重龙天一样,祖师制作了法器,制定了法规来严格要求我们,来规范法务,为的是让常住大众按照各种秩序、各种讯号如理、如法地从事宗教活动。 香板 进入禅堂,首先见到的是香板,香板形如宝剑,为什么会有如此造形呢?这跟江苏扬州高旻寺的一个老和尚有关系。玉琳国师度化清朝顺治皇帝出家后,雍正皇帝对玉琳国师的高风德行非常敬重,于是很想把玉琳国师门下的高人请到北京供养,请到皇宫来传播禅法,经过很长时间的寻找,结果在扬州高旻寺找到一位癞头和尚自称是国师的徒孙,住持就送他到北京面见皇上,哪知雍正皇帝见他道不出众,非常不悦,就问老和尚修行法门,老和尚答道:“且看我第一话头”,雍正抽出宝剑说:“宝剑起落,你的话头何在?”老和尚无言,雍正断定老和尚没有开悟,于是另辟宫殿为禅堂,限定七天之内必须开悟,并且把宝剑挂在禅堂门口, “如果七天之内不开悟,且看我宝剑是如何削了你的第一话头”。 老和尚每天对着宝剑在禅堂用功,跑香坐香,一天没开悟,两天没开悟,到了第七天,眼看时间就快到了,老和尚仍然在禅堂里跑香,宫廷太监看到老和尚在禅堂里面跑香,跑得飞起来了,拿起禅堂门口的宝剑朝雍正住处奔跑,口中高声喊道:“你雍正不是要拿下我的第一话头吗?我先拿下你的头。”护七的人立即报知雍正皇帝,皇帝满心欢喜,知道老和尚真的开悟了。由于这一掌故,天下丛林都用木头做成类似宝剑形状的香板,用来警策禅者,三百多年来,禅堂里用的香板就这样延续下来。 禅堂里面有多少香板呢?平时有三块,打七数十块。维那师父用的刻有“维那”两字,另外还有警策与清规两块,这三块香板是放在维那师父桌上,桌上一共放了几样东西呢,一个木鱼,一个生死牌,牌子上面写着:“大众慧命,在汝一人,汝若不顾,罪归汝身”,这是警策维那师父的,大众在禅堂之内,性命全交给了维那,维那如果不顾及大众的话,大众不开悟的罪过都由你一人承担,所以维那的职责非常大。这三个香板都是维那师父用的,所以平时大家到了禅堂里面看到的就只有这三个香板。 打禅七的时候需要很多香板,大和尚的香板、班首师父的警策香板,还有监香的香板,共有三十块之多,这些香板都是来帮助我们收摄身心的。德林老和尚一百岁的时候,还亲自到禅堂里面打香板,和大众师父们一道参禅,老人家的家风严峻,到了禅堂,不管你是什么人,都以吃他的香板为荣,一般人以为到禅堂里面被香板打会害怕 ,可是到了高旻寺禅堂大众争着请老和尚打香板,高旻寺和金山寺一江之隔,我们也经常去亲近老人家、请老人家打香板。高旻寺每年要打十个禅七,被打香板的都特别多。 禅堂里面还有催板,催板挂在当值师父的旁边,是听开示后继续跑香的讯号。另外还有站板,站板也是一块小板,它是跑香的时候听到站板,就必须全部站立的讯号。另外还有木鱼,木鱼在禅堂里是上净房的讯号,听到木鱼响可以出去上净房。另外还有引磬,打引磬是开静的讯号。 从堂内和堂外用的这些法器,我们可以看到祖师制定的这些规矩,每个丛林至今仍在使用,除了我们刚才说的起香、跑香、听开示、止静、抽解,乃至堂内发出的讯号,我们都应准确掌握,至于一板一钟,两板一钟,三板一钟的敲法,我想各位都是引礼师就不用多说了,自然是熟稔于心。 单绷子 禅堂之中除了这些法器之外,禅堂的两边还有单绷子,它是把禅堂中所有组成人员在单绷子上列出来。单绷子是什么时候贴呢?是进入冬季后,在打禅七的两个礼拜之前贴,单绷子上的所有成员是由堂头和尚与执事研究决定之后,然后书记把单绷子全部写好,举行一个贴单绷子的仪式,再把它贴出来 ,单绷子的组成人员分东单和西单,就是东序和西序。 西序第一单是堂头和尚,堂头和尚在丛林组织中,我们又把他称为住持,住持作为一个寺院的住持僧,主持寺院的各项法务,如法如理地展开,他也是促使佛教的正法传播,从住持弘扬佛法的角度来说称为住持。堂头和尚又称为大和尚,什么是和尚呢?和蔼高尚、领众熏修、作为一堂大众之主的称为和尚,整个堂内的无论是挂单的,无论是常住的,都是依止于堂头和尚。 方丈 堂头和尚也称为方丈,我们知道“方丈”这个词出自于《维摩诘经》,维摩诘住的地方称为方丈,经中说“芥子纳须弥”,方丈室能够容纳三千大千世界,百千万菩萨在里面共同弘法。在中国住持住的地方称为“方丈”,是一丈见方地方,寓意方丈住的地方虽然很小,作为一名方丈,要有包容心,能包容三千大千世界,包容整个寺院,要包容每一位法师。 我本人常住在金山江天禅寺,金山的方丈室我没住,因为我师父在金山寺六十年了,从来没有住过方丈室,我是这么想的,我师父都没住,我怎么能住呢?所以到目前为止我没住,我想以后也不会去住,那个方丈室留着干什么呢,我把方丈室留给了社会大众,只要大家来金山,到方丈室去,需要我们接待的,我们的当家、知客都会进去为大家服务。2002年,我到焦山定慧寺去,承蒙组织上信任,让我担任住持,焦山也有丈室,可我也没住,为什么没进去呢?因为我对焦山没有任何的贡献,焦山的一砖一瓦都是茗老留给我们的,这个方丈室茗老最配住,所以方丈室我们留给了茗老。 我想一个方丈住在什么地方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具备方丈的德行,只要具备了方丈的慈悲、智慧、包容,不论你住在哪儿,哪儿都是方丈,不在于形式上住方丈室。一个堂头和尚有几种称呼,一是住持,一是大和尚,一是方丈,所以禅堂的单绷子第一位就是堂头和尚。 请职 丛林排序分东序西序,职位分成序职和列职,共有48个职务,什么是序职,就是前后排序,序列。从方丈和尚开始,一直到香灯,都有一定的排序。现在寺庙动辄几百人、几千人,前后顺序怎么排,按照什么排,谁在前面谁在后面,历代祖师在丛林清规中写得非常清楚,所以请职的时候,我们先是序职,后是列职。 在禅堂里面,西单按照序职排,东单按列职排。丛林请职每年请两次,一是正月十六,一是七月十六,两次请职,挂请职牌的时候,我不知道大家注意了没有,请职的顺序先序职后列职,这是按照传统排列,有一定的规矩,不是说请职的时候就直接挂牌,某某人为当家师,某某人为监院,某某人为……而是“奉和尚命,请某某某为首座,请某某某为西堂”,然后代监院,先序职后列职。请某某某为书记代维那,某某某为书记代知客、代僧值,也是按照先序职后列职排列。 序职和列职之间,班首和列职可以交叉的,如请监院,最起码的监院应该是班首,班首指的是哪些?指的是首座、西堂、后堂、堂主,堂主之上称为班首,他是排在最前面的,请一个监院,挂书记号,这合适吗?书记排在班首后面,监院还怎么去工作,怎么去服务? 我在江苏,每年到了请职的时候,我会有意无意地到各个丛林去看看,去学习,发现问题我们就开学习班,开学习班的时候大家一起坐下来,一起来研究,从前是怎么办的,现在如何办,我们就请一些老人家现身说法,借他们的口把这些丛林规矩贯彻下来,落实下去。 请序职和列职,没有住过丛林的未必知道。还有就是我们现在很多都是学院派,学院派没有经过丛林严格训练,也不知道怎么请职,大家若想未来做住持,乘现在这个学习班掌握这些规矩,用的时候就能得心应手。 我本人并没有想做方丈,一旦方丈落到我身上了怎么办。我第一次请职的时候是2003年,2002年到焦山升座,九月初九,九时九分,我继任焦山第九十九代方丈,茗老是八十九岁,我是三十九岁,开始让我接茗老做方丈,我不肯去,因为我对丛林规矩一点也不知道,加之茗老位置太高,我的位置太小,一个太高大了,一个太渺小了,我去了谁听我的,吓都把我吓死了,后来我师父对我说:你不要害怕,我跟你一道到焦山去,请职的事情我来教你,哪晓得我师父过年之后就走了,我只好去扬州请教德老,2003年正月十六,根据德老所教,我开始有生以来第一次请职,先从东序和西序开始,西序有座元、首座、西堂、后堂、堂主、书记、庄主、知藏、参头、烧香、记录、侍者,至于西堂要请几个,后堂要请几个,根据需要请。东序的请职是列职,都监、监院、副寺、维那,僧值、知客、衣钵、汤浴、悦众、寮元、管头、库头、钟头、殿主、夜巡、门头、香灯、司水。 西序都是一些长老,堂中领众熏修,东序都是为常住发心做事情的年轻人。东西两序,从单绷子上我们可以看到,领众的长老排在前面,做事情的年轻人排在后面,细细想来丛林这些规矩还是蛮有道理的,为什么呢?有权的不一定要给名,有名的就少给点权,从请职过程就可以看出,佛教是尊重长老的,是以修行为中心的,是以了脱生死为目的的,西单的长老领着东单的这些年轻执事修行、发心,这是一个好的传承,起到传帮带的作用,所以请职不是随便请的。 贴单绷子的时候对这些序职和列职要非常的清楚,为什么要贴单绷子,因为安排座位必须按照这个顺序,从靠着门的那个位置开始,依次排列,首先是座元,座元后面是首座,首座后面是西堂、后堂,然后再按照这个请职的顺序一个一个地往下排,大和尚坐在哪儿啊,大和尚是坐在佛像后面的维摩龛子里面。大和尚正好是衔接东单和西单,一边是班首,一边是年轻执事,一边是长老级的,一边是年轻的。 所以说做一个住持也好,做一个班首、做一个引礼也好,大家对这个排列清楚了,对自己的职责,对自己的位置,究竟在什么位置,坐在哪儿,走在哪里就明白了,禅堂里面坐的时候必须按照自己的位置坐,跑香的时候必须按照自己的位置跑,你的位置在哪儿,是在佛龛的里手,还是在外边。在里边跑的是东单的、列职的、年轻的靠着佛龛里面走,因为佛龛很小,佛龛越小,跑的圈数越多,跑的圈子越多,就跑得越快,跑的圈子越多,这就要求跑里边的人体力要好,跑的圈子多,如果身体不好就会头晕。所以维那师父、引礼师父都要注意,班首跑在佛龛里面不合适,最外圈是班首,座元、西堂 、后堂都是在外围,外围他圈子大,可以跑得比较慢,特别是到了养息香,如猛虎下山,那种阵势你只有在禅堂里面才能体会,跑得那么快,要体力非常好,越是年轻人越要靠里面跑,越是长老级的越要靠外面跑。班首在外圈跑,维那喊“起”随时回到自己位置。 大和尚上殿站在哪儿?站在西单的门格子旁边,东单的那个格子是僧值站的,僧值站在东单,悦众、维那、敲法器的都在东单,僧值师父经常从东单到各位悦众后面,去指导他们敲法器。 都监 都监是在具体的事情上对寺院进行监督的,他要把执行过程当中遇到的一切问题,及时地反馈给决策层,但是,都监不能直接向决策层下达命令。都监是方丈的“左膀”。都监大多是由那些在寺院担任过多年的监院、有丰富的寺院管理经验和执行能力的人来担当的,因为对执行过程当中的每一个细节都非常了解。所以,执行层反馈回来的情况,都监都能够了如指掌。 都监在获得反馈信息时,首先要对反馈信息,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均衡的评估,然后再将反馈回来的情况和自我评估及时地告诉方丈。以监院为首的执行层,主要负责对寺庙的理念、决策进行具体的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对决策进行检验。 都监对上是来辅佐住持,对下是帮助监院,所以这个职务非常重要,有一些丛林里面都监权利很大,当家都属于他管,叫“匡正监院”,好多监院年轻,言行举止不一定如法的时候,谁来管?不是住持管,是都监管,都监可以管他;如果都监岁数大了,不需要管的时候,就多请几个监院;也有一些寺院把退休的当家请到都监的位置上,因为在监院的位置上岁数大了不便于工作,又做不了大和尚,那就把他放在都监位置上,都监也是一个犒劳的位置;还有一种是换了新的住持,为了奖励过去的当家多年辛苦,请为都监,一般情况下不能把当家拿掉,不请他了。 历史上我们所有的请职,只有朝上进步,没有朝下退步,上一期是当家,这一期请他做知客,这就不合适。有没有这种事情呢?还真的有,我在全省寺庙巡视的时候,就发现过,有一寺院在请职时,上一期请一法师为监院,这一期变成知客了。不用监院,可以请他为都监,千万不要从监院位置一下子变成知客,这不合适,请职是有规矩的,不能任性。 都监有两类,第一类是来辅佐住持,我从焦山到金山做住持的时候,就请了一位都监,是我师父时代的老当家,我请他做都监,由他来辅佐我,帮助二十几岁的监院,我做方丈的时候三十九岁,三十九岁做住持,又找了个年轻的当家,必须请个都监来帮助我们,协助管理常住内外事务。 1978年改革开放恢复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重新请回长老住持法务,这些长老们从年岁上看,实际上都是我们的师公,可我们都礼敬他们为师父,因为我们的师父被文革耽误了,我们是以师公为师父,我与我的师父年岁上相差五十岁,我跟茗老也是五十岁,五十岁之间应该还有一个二十五岁的环节是我们的师父辈。所以今天我们这一代人都提前接班做了住持、提前接班做了会长,按住持、会长的标准,我们的差距还很大,这就要我们不断学习,努力修持,争取早日做名符其实的住持、名符其实的会长。 还有就是做住持的、做当家的、做执事的,怎样让常住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呢?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别人能做的事情让别人做,别人做的事情我们不要去重复,我们做别人无法做的,重复别人既浪费光阴,又让别人没自信,没事做。住持最主要职责是知人善用;领众熏修、上殿过堂是住持的职责;寺院建设与管理是住持的职责。 由于人民政府对宗教的重视,住持经常出席各级人大、政协委员、佛教协会的会议,需要开的会议,需要做的事情,我们必须把它做好,而当家做的事情住持也不要重复,当家对下面执事也是这样,这样丛林里面每个人做好自己的工作,一年下来总结起来份量就很重了,否则一年很快就过去了,住持请职的时候要根据每个人的特色,每个岗位都要请好,用好一个人,带动一大片,用错一个人,伤害一大片。 监院 监督寺院一切事务的称为监院、监督、监管。监院居住持之下,掌管四众一切行政事务,也称为当家,是禅宗六大执事之一。这个职务责任重大,我在我师父座前当了十年监院,那十年我学会了很多,经历了很多,成长了很多,没有十年在监院位置上的历练就不可能有今天的修学。十年当家的岁月令我珍惜,那十年经常外出参学,我参加过中佛协组织、各地方佛协组织和寺院组织的参学,到各地弘扬水陆法会,如北京广化寺、山西五台山等大丛林水陆都是我们去做的,当家的位置确实能培养人,好多住持都是从当家开始的、从当家这个位置提拔上来的,所以这个位置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位置,做得好的时刻记住因果两字,如果做得不好,也会栽跟头的。 监院平时辛苦,现在一些寺院的监院实际不只承担监院职责,知客的职责也兼了,侍者的职责也兼了,陪方丈和尚开会啊,陪方丈和尚到各地弘法啊,所以有些寺院里面监院请得很多,其实监院要请多少个,不知道,反正我在金山和焦山一个寺院只有一个监院,为什么呢?一个乡下的小庙,要那么多监院干什么,我认为像我们这些小庙,一个监院至少省了我多少事啊,如果请三四个监院、五六个监院,整天在监院间协调,我觉得自己没这个智慧。 维那 维那负责禅堂内的事务,还包含上殿举腔、过堂举腔、念诵文书、敲大磬、禅堂调香,打禅七负责内务七和外务七安排,乃至代表常住到他方丛林传播禅七,所以维那人选第一道心要好,要发心为大家服务;第二唱腔要好,喉咙要好。 从明朝开始就形成了今天的两堂功课这种模式,这种模式凸显了维那的重要性,大家念诵,梵音嘹亮,以唱诵来利益众生,利益大众,都得靠维那带得好。宝华山从悦众到维那需要十几年功夫,山上悦众多,一个一个排,一辈子能开一次堂就很了不起,开堂规矩仪式非常熟悉,一旦从宝华下山就可以做宗下寺院的住持,经过十几年的熏陶,规矩仪式熟记于心,业务非常精通。 僧值 僧值主要职责是代方丈管理检查僧众威仪。僧值必须每天领僧众上殿课诵等,从早到晚须监督和检查僧众的纪律和行、立、坐、卧四种威仪,发现违犯者要进行批评和给予处罚。因此,僧值又叫纠察。僧值从山门门前管到门后,同时也是每个修行者各自守持的沙弥戒、比丘戒,乃至满菩萨戒的监护者;律是我们大家共同遵守的,例如我们的六和敬以及中国佛教协会制定的《汉传佛教共住规约》、各大丛林里面的《禅堂规约》,这些属于律的范围,都是由僧值来执行的。 戒和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戒是个人修行的法则,律是大家必须执行的,大家共同住在一块,必须按律行事,我们过去在小学中学的时候,老师经常会写个纪律制度贴在黑板旁边 ,大家都要执行。如果说各人修行各人好,各人生死各人了,各人吃饭各人饱,在戒的执行上不会影响到别人,可是律就不一样了,大家必须遵守,如果不遵守,你就会影响到别人,影响到别人,按照最重的处罚就是不共住,不共住就要迁单,谁迁单?由知客和僧值共同来完成。 佛教建制,第一重殿是天王殿,里面供奉的是金刚,第二重殿是大殿,供奉的是诸佛菩萨,佛教既重视菩萨的慈悲,也重视金刚怒目。既要有金刚霹雳手段,又具备菩萨的慈悲心肠,这两者实际上是寺院管理学,作为一个修行者必须具备菩萨的慈悲心肠,作为一个管理者必须具备金刚霹雳手段,该迁单的不迁单,常住还怎么维持下去,国家有公检法维持国家的长治久安,寺院里面有以僧值为代表来维持常住各项规章制度。 作为一个僧值,学习韦陀菩萨和四大金刚,具备霹雳手段;做大和尚是菩萨的慈悲。江苏佛教协会经常举办学习班,请大学教授讲学,记得有一次讲的主题是“领导艺术”,通过老师讲授大家收获很深,该清众做的事必须由清众去做,做僧值就必须做好僧值事。 知客和衣钵 知客是寺院客堂的主要负责人,职掌接待外来宾客的事务,他是寺院与外界联系的纽带,另外他协助僧值师父来执行常住的规章制度。知客职责非常重要,因为他是常住的门面,代表整个常住对外的接待,整个对外的形象基本上都是在客堂里面完成的。客是什么呢,客就是宾客,凡不是本寺常住的都称为客。所以说就要求我们知客对整个常住的师父非常熟悉,人家问到什么你要能够回答上来,你要能热爱这个工作,还要能对常住非常的熟悉,然后还要服务于挂单的这些师父们和我们的四众弟子。 衣钵是方丈和尚的办事机构衣钵阁的负责人,又称衣钵侍者。实际上,衣钵是方丈和尚的直接助手,不限于掌管资财,寺院的所有文物、经书等事务都是由衣钵负责。实际上我们现在很多地方,这个职务做好了之后,常住的财务就有保障了,衣钵就相当于现在的财务会计。 广单 单绷子上排列的序列都是住在禅堂之内的,外寮住在禅堂之外,过去禅堂之内有广单,在禅堂两边置通铺供堂内师父们住,每人住不超过一米的地方,寺庙里派给他的也就一米宽、两米长的地方是他的私人空间,其他空间都不属于他。所以在禅堂之中贴单绷子,给每个人定位,在堂内的定位,堂外的定位,都统一在禅堂内。 早上上早殿绕佛,每个人站的位置,有明确地要求,这个排列的顺序在寺院里是贴在禅堂单绷子,班首站哪个位置,当家站在什么位置,完全按照禅堂的位置来排列。过堂吃饭的时候按照单绷子顺序,所有的对外接待和综合的法会,都是以这个顺序为准。中国佛教协会作为一个团体,在参加一些重要活动的时候,每一位会长、副会长、办公室各个部门也有一个顺序,虽然平时没有提到你站在哪儿,他站在哪儿,可每次活动大家都很清楚,自己位置在哪儿,如果不知道的话站到别人的位置,别人会感觉到很奇怪,所以个人要把自己的位置找准,既不要越位也不要谦虚。 我们经常发现很多人非常地谦虚,把位置让给别人。站自己的位置要当仁不让,成佛作祖都敢当,为什么站自己位置都不敢,不必要的谦虚会扰乱整个秩序,一个萝卜一个坑,该是你的你不要谦虚,不该你的不要去争着抢位置,争着抢来的位置占了也不自在,别人看你的眼神都不对,所以遇到重大法会的时候,大家一定要注意按顺序排列。 以戒为师、尊重长老 开国际性大会议的时候,如世界佛教论坛,怎么来排列这些顺序?排序是以戒为师,戒龄长的站在中间,其他两边排。江苏佛协举办法务活动,包括开光、寺院落成、升座庆典,乃至省佛教协会开会,都不是会长坐中间,而是岁数大、戒龄长坐中间,这样既符合佛制,又符合江苏丛林清规。江苏佛教界规约众多,长老对规约非常熟悉,以规约指导我们的生活,用理论指导我们的实践,不能把理论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到了实践的时候不执行。我们省里开会的时候,明老九十多岁了,每一次我们请他,明老往中间一坐,左边是无老,右边是松老,几位老和尚往中间一坐,整个会场都静下来了。 试想一下,明老来了坐在旁边,无老、松老坐在旁边,会长坐在中间,人家怎么想?这个会议怎么开?会议精神怎么落实?佛教界有以戒为师的传统,尊重老人的传统应该继承下来发扬光大。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对长老尊敬,长老更会爱护我们,爱护佛教,否则对长老不尊重,下一次有活动,请长老参加,长老侍者也许会说,长老岁数大了,腰酸背痛,老眼昏花,就不去了,侍者就把你回掉了,所以平时多尊重长老。长老清净的法相、威严的宗风,能使得整个道场显得更加庄严。 今日社会有两种人最受尊重,一是老年中医,一是老年出家人,因为他们的经验最丰富,一个是治疗身病,一个是治理心病,丛林的兴盛,丛林的管理,可从很小的细节中体现出来,我们经常说禅,禅在何处?禅在生活之中,禅在日常点点滴滴之中。 禅七 打禅七,每个寺院仪式不一样,能打禅七的寺院也不多,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了,江苏有全国重点寺院十三所,省重点寺院二十四所,认定备案寺院一千两百多所、僧人有两千五百多人,能举办禅七的寺院五十所左右。能打两个禅七的道场不是很多,现在打禅七最多的寺院是扬州高旻寺。 在禅堂克期取证这是打禅七的初衷。一般的寺院以一七为期,然后伺机增加,有的两个,有的三个,最多的有十几个。禅七之前先要做一些准备,要准备点心、茶、放餐。吃的这部分在律宗里面是过午不食,可是打禅七,凡是过午者常住都要求他们不能进堂。为什么过午不进堂呢?因为禅堂跑香是个体力活,每天要跑的里数恐怕比我们快走减肥都要多,速度非常快,体力消耗非常大,所以说体力的消耗必须要能量来补足。怎么补?从禅七开始,我们就一天来说,早餐加点心,到了九点钟左右又一餐点心,中午吃了饭之后先喝茶,喝了茶到两点钟之后是水果,三点钟上晚殿,到了五点半钟坐养息香,养息香开始首先吃点心,过去都是吃一些炒米一类、油炸的小吃,现在不一样了,如今吃的东西可多了,也许现在的消耗会更大,坐在禅堂里面胃口也特别好,外护七负责点心调剂。养息香之后就是放餐,放餐吃大包子、麻油饭,从早上开始,单是吃的比平时多得多,不是说嘴馋要吃,而是身体需要,只有让大家把身体调到最好的状态,每个人精神饱满,才能用功参禅,勇猛精进。 起七 起七有一个简短的仪式,起七的当天先挂晚二板,衣钵传起七牌。起七牌本来是在禅堂门外,先把起七牌传入堂中行十方礼,向上左右行礼再把起七牌挂到禅堂门外。维那师父来招呼两悦众到韦驮殿(一般禅堂门口是韦驮殿,韦驮菩萨护持禅七),请堂头和尚起七,和尚穿海青,拿香板,进禅堂。禅堂里面预先放着一块清规的板,清规板放在椅子上,大和尚进了禅堂之后拿香板指清规板,悦众把那把椅子搬出去,和尚持香板说起七法语,法语根据当时禅境说四句偈,随后和尚喊“起”,大众师开始跑香,和尚也跟着跑,跑到维摩龛,维那师父招呼所有的班首师父喊“起”,起七仪式圆满。然后打抽解,禅七正式开始。 禅七期间每天讲开示,早板香、午板香、养息香各讲两次,由班首师父轮流讲,每晚养息香和尚讲开示,开示内容可以是一年常住修行的回顾,一年来道行的点评,一年来常住的发展,也可讲禅门典故,古今祖师大德行谊。从第二天开始讲禅堂的规矩,可以让大众参话头,让大众从公案中,从祖师的修行中得到启示。宋朝宗昊禅师开始参公案,我们也可以讲一些公案给大家来做些参考,也可以从如来禅的修法和祖师禅的修法,给大家一些启示和开示。平时早板香、午板香讲禅堂规矩,可以请班首师父讲,请维那师父讲,早板香、午板香都可以讲。 原则上和尚坐在禅堂里面,其他的班首师父就不讲了,除非大和尚点名讲,大和尚不点名可以不讲,一般讲开示的时候大和尚先离开,比如早板香大和尚离开了之后,首座和尚讲,首座和尚讲好了之后离开了,第二个班首师父开始接在后面讲,讲开示也有先后次序。为什么呢?一是大和尚在堂里,其他班首不好意思讲,也不知道讲什么,更不能开示大和尚,待大和尚离开了之后再讲。 上过世纪90年代,我从北京回金山,那时刚从佛学院毕业,年纪轻记忆力也好,经常看些公案,禅七期间法师们听我公案就像听故事会一样地喜欢,结果他们一传就传到我师父那儿去了,说当家师讲故事讲得很好,我师父一听,“讲得很好?我来听听”。晚上进堂后,晚二板开示时间,师父就坐在维摩龛,我是讲还是不讲啊,因为师父在、班首师父也在,我是不能讲,后来我师父直接点名让我讲,可吓坏我了,就这样大胆讲起了公案。那时候我师父每天坐禅,经常让我讲,刚参禅没有什么经验,讲什么呢?我选择过去这些高僧大德们修行的历程,留下的故事、公案,乃至一些经典有启发性的来讲,这样大家听了之后可能有些兴趣,后来我师父每年到了禅七的时候,特别是到了讲开示的时间就出去,让我们年轻人锻炼讲,有时直接点名讲,每年禅七给了我们学习机会,使我们渐渐掌握堂中的规矩,坐禅的仪式。 第一次参加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办公会的时候,记得是在江苏开,传老主持会议,在讨论的时候,排在我前面那么多的副会长都没有讲,因为在江苏开我是东道主,要不要先对大家来江苏表示欢迎,怎么办?我选择慢慢等,轮到我讲时我就讲,轮不到的时候我就不能讲,那么多副会长都没有讲,自己讲了也不得体啊。佛教讲究长幼有序,讲秩序懂规矩对我们参禅也好、修学也好,这个时候起作用了,点到我讲必须要讲,不点到我,按照秩序该讲就讲。在禅堂讲开示如此,各位引礼师父也是如此,开堂师父没有让你讲,你再想讲,不让你讲憋得难受也别讲。开堂师父、陪堂师父都在,你讲什么?所以说讲必须分场合,该你讲的时候一定要讲,开堂如此,讲开示也是如此。 解七 解七也有一定的程序,解七当天先挂解七牌,解七牌挂好了之后,维那师父招呼衣钵把解七牌传入堂中,堂中的师父们,东西两序排列整齐,衣钵向佛前举牌,然后向左边班首师父举牌,向中间佛陀举牌,向右边维那师父举牌,行十方礼。 十方礼行毕,请堂头和尚进堂说解七法语,解七法语是对整个禅七的总结,法语最好是自己的心得,也可参照古代高僧大德的法语。不要随便说几句,禅堂是藏龙卧虎的地方,堂中那么多老参师父,所以法语虽不能震慑一大片,也要能让大家从你的法语中明白去处,得到启示,看到希望,受到鼓劲。 解七还有一个考试,法语说完之后,大家继续跑香,维那喊起,大众围绕佛龛站立,考试开始,第一个是和尚考,和尚先拿香板供养每一位法师,平时大和尚不打香板,此时每个人普同供养两香板。 普同供养,包括班首师父吗?班首师父站在自己的位置上,供养的是站在佛龛旁边的法师,所以不包括班首。供养完毕,和尚说一段公案让大家来参,由这段公案提出问题,如果有见地的,就把境界表达出来,如果没有见地的,就不要开口,如果有开悟的,就给他印证。 怎么印证啊?如果有契佛心意开悟的,禅堂挂的报钟不击自鸣。就像金山寺,梁武帝在金山举行水陆法会,水陆仪轨制作圆满,梁武帝对着仪轨起了三个誓,如果我的仪轨契合于佛的心意,不烛自明(不点蜡烛,蜡烛就自己亮起来了),结果当他拜下去之后,所有的蜡烛自己亮起来了。这个典故大家都知道,凡是做过水陆、放过焰口的都明白“不烛自明”的出处。 有一法师问:建国以来有两位大德开悟了,一位是来果禅师,一位是虚云禅师,他们开悟了,谁给他们印证,谁能证明他开悟呢?答曰:一、开悟大德,已契合佛之心意,与佛心心相印,他自己能够见到佛象,得到瑞象,证明开悟了;二、开悟大德所住的禅堂报钟不击自鸣(不用去敲,钟自己响了),以此证明开悟了。历代禅师开悟以心印心,与佛心心相应,语言文字无法表达圣者境界。 考试的时候就以古德公案提问,如果真开悟了,就要成就他,请诸山印证,如果没开悟则勉励继续努力。和尚考完后,班首师父依次考,考试结束后,维那师父招呼止静,和尚静中开示,鼓励全体大众继续发心,明心见性,开佛知见,成就众生,开静后礼谢和尚、班首、维那、内外护七,至此禅七功德圆满。 |
佛经 最新文章 |
真正修道人,不被物欲所牵 |
念佛念经为何要至诚心 |
如何能于诸佛前莲花化生 |
什么叫涅槃?大小乘涅槃有什么差别? |
希望临终没有障碍,就要少吃肉 |
如何面对蚊虫的问题 |
念佛这件事,所求都能如愿 |
如何才算初具信愿 |
断除生命的相续——自我意识 |
为什么要修净业三福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阅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