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其它杂谈 -> 中国名山 -> 莲花佛国九华山 -> 正文阅读 |
[其它杂谈]中国名山 莲花佛国九华山 [第20页] |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19] 本页[20] 下一页[21] 尾页[5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中国名山: 莲花佛国九华山
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九华山坐落在皖南青阳县境内,周围百余公里,原名九子山。唐代大诗人李白曾三次游历九华山,作诗道:“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古时的“花”与“华”通用,所以“九华”之名,更含溢美之意。自此,九子山改称九华山。 九华山北距长江不远,与著名的黄山同出一脉。群峰之间,飞瀑流泉,岭影云光,景色秀丽,而且寺庙佛塔众多,晨钟暮鼓,自古以来即以佛教圣地名扬海内外。历代慕名前来的文人名士、达官显贵不计其数,有唐代李白、刘禹锡、杜牧,宋代苏拭、苏辙、王安石、文天祥,明代王明阳、汤显祖,清代袁牧等300多人,共留下赞美九华胜景的诗篇不下500余首。 九华山和黄山都是花岗岩体山脉,历经亿万年的风吹雨打,使山体变得支离破碎,造型奇特,姿态非凡。山峰耸峙纤细,山顶如同朵朵莲花盛开。著名的莲花峰置于云海之中,真有亭亭出水之态。所以,在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中,九华山又以莲花佛国著称于世。 九华山曾为道教所据。自唐代以后,佛教的影响越来越大,终于成为佛教的“一统天下”。唐开元年间(一说永徽年间),新罗国(即今朝鲜)的王族金乔觉来到九华山隐居修身,苦行75年,至99岁坐化。金氏高僧曾为九华山古刹化城寺的祖师,他学识渊博,擅写汉诗,曾与李白携手共游九华,以诗唱答。他去世后,葬于月身宝殿,俗称月身塔。因为他生前笃信地藏菩萨,而且传说他的容貌也酷似地藏瑞相,于是九华佛徒都认为他是地藏王菩萨转世,遂称他为金地藏,九华山由此成为四大佛山中专门供秦地藏菩萨的道场。金氏高僧品行高洁,修身成佛,从此九华山名声大震,一时僧尼云集,寺庙林立。唐宋元明清各代帝王纷纷谕赐,拨款修寺,到清代时,全山僧尼达四、五千人,寺庙有300多座,“香火之盛甲于天下”,成为“九华一千寺,洒在云雾中”的佛教圣地。 九华山地处我国江南,气候温和,降水丰沛,山间涧溪众多,成为装点山色的幽美清秀的水景。从九华山北麓登山,先抵五溪桥,桥下是从九华山诸峰中流淌下五条清澈溪水汇合成的龙溪。伫立桥上,近可听溪水哗哗有声,远可见五华诸峰均在云雾之中。“五溪山色”为九华十景之一。沿龙溪河谷的山间小道上山,沿途有著名的碧桃瀑布倾泻而下,溅玉喷珠,十分壮观。一路上深潭清泉点缀在苍崖翠岩之间,景色深幽迷人。登山道上,有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三座过街亭,其间还有甘露寺、定心石、通天桥、望江亭和大、小仙桥等景点。甘露寺为九华山上四大丛林之一,与祇园寺、百岁宫、东崖寺齐名,依山而筑,寺高五层,深藏在幽谷之中。过了三天门,只见地势豁然开朗,出现一个山间盆地,建筑密集,一条热闹的九华街贯穿其间,商店、旅馆、民舍、寺庙交错为邻。沿街一排排小摊,出售各式佛珠、佛像、香烛等物,上山进香的信徒和前来观光的游客云集于此,充满了浓厚的佛教气氛。 九华街海拔650米,有公路可以直达此地,是进山游览、朝拜的中心。附近散布了近20座佛寺和7座佛塔,其中化城寺是九华山的开山寺,历史最为悠久。传说在晋代就已建庙,唐代时新罗国金乔觉来到九华,又扩建为化城寺,辟为地藏道场。现有四进大殿,庄严雄伟。明万历皇帝曾送1000多卷经书藏于寺后藏书楼内,现在楼内还有不少极为珍贵的佛经和明万历皇帝的圣旨。 祇园寺红墙金瓦,与其他寺庙均为民房式朴素的式样截然不同,规模为众寺之冠。大雄宝殿金碧辉煌,寺前铺有石雕莲花和金钱图案的走道,门楣上“祇园禅寺”四个字,是用特制白色瓮片拼成。寺内有八口大锅,称千僧灶,最大一口直径约1丈左右,可煮二、三百斤米饭,足见当时僧侣之多。 百岁宫又称万年寺,依摩空岭的悬崖峭壁所筑,大有非凡的气势。明代万历年间僧人无暇曾在摩空岭上结茅而居,以果为食,用舌血和金粉,抄写“血经”81卷,花去整整28年时间,据说寿至126岁,逝后人们尊称为“百岁公”,并建寺纪念他。明崇祯皇帝封他为“应身菩萨”。至今,无暇真身和“血经”仍保存完好,成为九华山上重要佛教文物。在百岁宫内的肉身殿内,可以看到存保了350年之久的木乃伊——无暇和尚的金身,头戴僧帽,身披袈裟,端坐在莲台上,是九华山上仅存的一座肉佛。 月身宝殿建于神光岭之顶,专供地藏王菩萨,有80余级台阶,旁有铁索栏杆,供人攀扶。在阶下仰观殿字,气势雄伟。殿前悬挂“东南第一山”的匾额。矗立在大殿中央的是一座七层八面的朱漆木塔,高约17米,每层有佛龛八座,全塔内外共有地藏金身塑像100多尊。两旁配有地府十王立像,即10个主管地狱的阎罗王。此殿为安葬金乔觉肉身所建,古时“月”、“肉”二字相通,故称为月身宝殿。 九华街真可谓佛国仙境,聚集了众多的寺庙和许多游览胜景。这些寺庙的建筑风格都别具一格,远看多为石墙木柱,斗檐深藏墙内,既不追求宏伟,也不拘泥于对称与严整,寺内布局也灵活多样。外观上酷似皖南山区的民宅建筑一样,寺庙与民房浑为一体,富有恬静的田园山村韵味,是九华寺庙一大特色。出了九华街,沿山道攀登,上东岩岭,可到回香阁。此处前可观海拔1325米的九华主峰——天台峰高耸入云,后可览九华街的人群房舍像小人国似的尽落眼底。过岭落坡,便到达阂园竹海。在这一大片竹林深处点缀着一座又一座白墙黑瓦的庵堂和民宅,环境十分幽静。在山峰的石缝裂隙中,生长着许多铁骨冰肌、挺拔苍劲的黄山松。迎客松、凤凰松、鹦鹉松为九华“三松”,其中凤凰松主干粗矮,枝分三叉,三片松叶树冠,一像凤凰昂首,一像凤翼,一像凤尾,树龄已达1400多年,被称为”天下第一松”。 沿崎岖小道上山,山势渐陡,山道五步一弯、十步一拐,一边峡谷万丈,一边绝壁千勿。沿途奇峰林立,在“三十三天古拜经台,上,可以饱览奇峰怪石:钟峰、香炉峰、老鹰扒壁峰、金龟峰、木鱼峰、和尚敲鼓石和双桃峰等。九华第一奇峰为蜡烛峰,兀然卓立,崖壁直下近百米,如刀削斧劈,孤立于山谷之中,峰顶几棵奇松,酷似“烛芯”和“烛泪”。峰对面的石壁上,摩崖累累,有“龙华三会”、“非人间”、“高哉九华与天接,我来目爽心胸扩”等石刻,预示着即将出现九华最高的天合峰胜景了。 天台峰实为两峰组成,两峰之间有拱形石桥相连,名为渡仙桥,两峰并立如门,自下仰视,蓝天一线,故石上镌刻“一线天”三字。峰顶的天台寺,是一座五层建筑,随峭壁而建。寺西花岗岩平台上,有观日亭和捧日亭,是看日出的好地方。站在天台峰巅,环顾九华九十九峰,仿佛朵朵莲蓬在云海之上。如是天气晴朗,北望长江如带,南觑黄山七十二峰,气象万千,分不清究竟是置身于天上仙境,还是在人间佛国之中。 |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19] 本页[20] 下一页[21] 尾页[5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其它杂谈 最新文章 |
给孩子讲点历史典故 |
危机 |
星际桥梁 |
会说话得天下 |
中国名山 |
蛇石Ⅱ-最后的献祭 |
动物乐园 |
百家讲坛 |
生活常识 |
给孩子讲点历史典故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