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阅读网 -> 其它杂谈 -> 自然利用与开发 -> 地热资源的利用 -> 正文阅读

[其它杂谈]自然利用与开发  地热资源的利用 [第13页]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12] 本页[13] 下一页[14] 尾页[2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自然利用与开发: 地热资源的利用


  长期以来,人类一直在利用着地热资源。古代的罗马人和现代的冰岛人、日本人、土耳其人以及其他民族早就用地热水洗澡和采暖。在新西兰的毛利族也开发了天然热水来满足他们的生活需要。在新西兰可以看到利用地热的情景,在北岛罗鲁瓦附近的一个毛利人村庄里,可以看到这样一幅有趣的画面:渔民把捉住的鳟鱼放在沸水塘烹调,几米以外,他的妻子在给婴儿进行地热浴,他的女儿在从事家庭洗涮,同时在蒸汽孔上蒸煮马铃薯。这幅有趣的画面,不过是人类利用地热的一个简单写照。

  地热的利用方式很多,或直接利用,或用来发电。

  地热发电,主要是利用高温蒸汽和热水来发电。“地下锅炉”已经烧好了热水与蒸汽,人们应该做的,是把热能转化为电能。

  最早利用地热发电的是意大利。早在1904年,意大利托斯卡纳的拉德瑞罗,第一次用地热驱动0.75马力的小发电机投入运转,并供5个100瓦的电灯照明。随后建造了第一座500千瓦的小型地热电站,后来逐年扩大,到1973年运转的地热电站共17座,总容量为39万千瓦。正在设计和建造的地热电站容量达25000千瓦。意大利人民以其对地热发电的贡献,授予他地热发电先驱的光荣称号。

  地热发电常用的有三种方式:蒸汽直接发电、闪蒸式发电和低温工质发电。

  200℃以上的高温干蒸汽,适于直接发电。水蒸气经过分离器,除去固体杂质以后,直接通入汽轮机,以之带动发电机发电。这种电站成本低,建造费是一般大电站的40%,而运行费则比水电还便宜一半,而且,不产生环境污染。

  大部分地热井所喷出的,都是在150~200℃的湿蒸汽,它们在地下加热还不够充分,温度不够高,所以一经喷出,一部分蒸汽会凝结成水滴。为此,在它们进入汽轮机之前,先经过一次减压蒸发,叫“闪蒸”,以便夹在蒸汽中的水滴,也都化为蒸汽,然后再进入汽轮机发电。由于经过了一次“闪蒸”,这一方式叫“闪蒸式发电”。

  至于低温工质发电,则是利用正丁烷、异丁烷、氟里昂等低沸点工作质作为热传介质,以进行发电。这种方式适用于低温地热湿蒸汽和高温地热水的供热条件下。

  地热发电中最大的缺点是受地理条件的限制,也就是说,只有在具有地热资源的地区才能实现。此外,地热发电还往往会遇到地热气,地热气中有含硫物质和其他杂质,这些成分对管道、设备会产生腐蚀、沉积等不良影响。

  除了地热发电外,还应注意地热资源的综合利用。

  早期,人们利用地热矿泉水治病,我国的藏族人民对此有很多研究。热水浴疗对在高原气候条件下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如风湿性和类风湿性疾并瘫痪、哮喘、肠胃病等都有一定的疗效。

  利用地热取暖在许多国家都已很普遍,最负盛名的是冰岛雷克雅米克的区域供热系统。其他国家如美国、前苏联、新西兰、日本、匈牙利和法国等,也广泛利用地热取暖,在这些国家,很多办公楼、商店、旅馆,乃至私人住宅,都有自己专用的地热蒸汽井。

  利用地热建立温室对农业生产有很大的意义。1974年,在海拔4000米的西藏谢通门县,卡嘎热泉区建成了青藏高原上第一座地热温室,温室内终年郁郁葱葱,生机盎然,盛产西红柿、黄瓜、辣椒等新鲜蔬菜,并在温室内栽培西瓜获得成功。在冰岛、前苏联的高寒地区,恶劣的气候条件使得正常的耕作难以维持,但利用地热温室,可以栽培蔬菜和鲜花。

  地热还用于一些大量用热的工业部门,如新西兰用地热造纸;冰岛用地热回收和加工硅藻土;意大利早在18世纪就建立了利用地热生产硼砂的工厂,并沿用至今。

  地热是一种廉价的能源,人类利用地热的代价与其说是经济上的,不如说是环境上的成本。

  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考察云南腾冲的地热资源后,有这样的记载:沸泉的水“从下沸腾,作滚涌之状”,“沸泡大如弹丸,百枚齐跃而有声”,其声“喷若发机,声如虎吼..”从环境角度看,地热开发是会产生噪声的,而且,当蒸汽发电时,汽轮机运转也有很大的声响,也会产生噪声。

  另一种地热导致的污染是热污染。地热发电后的废热水,排入环境后,会对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如排入水中,会使水中含氧量减低,粘度增高,这样,就会对各种水生动植物产生影响,破坏原来的生态环境。如果排出的废热水中还含有其他的有毒物质如二氧化碳、碳化氢、氨等,污染会更为严重。

  当然,这些污染是可以治理的,并不会影响到地热利用的大规模展开。

  迄今为止,人类利用的地热还是很少的,这和地热资源惊人的储量是极不相配的。可以展望,地热会更多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到那时,地震、火山活动将不再可怕,它们会像一个大油田一样,受人类控制,并得到充分的利用。

  用海水灌田

  给耕地喝足水是保证粮食稳产高产,并扩大旱区可耕地面积的关键。不言而喻,节省灌溉用水开发新的水源是件头等重要的大事。为此,科学家进行了种种尝试。

  前不久英国一家厂商用聚乙酰胺制成了一种海绵状聚合物颗料。将它掺入土壤里,能吸附比本身重40~50倍的水,可以在旱季或缺水时源源不断地为作物提供水分,但因价格太高目前尚难以普遍使用。鉴于这种情况,英国化学家又制成了一种聚合物胶液,能与细沙结成团粒,将这种团粒揉碎后掺入粒土中,就能改良土质结构并提高蓄水量。

  聚合物颗料也可以用来吸尽沼地的淤水,这要比用手往沼地扔草土块的工效提高10~20倍,从而省下大量的人力和资金。经过这样处理过的泥土会变得像混凝土一样坚硬,成为车辆畅通无阻的道路。此外,一些科学家还用聚丙酰胺和聚乙烯制成了一种聚合水凝胺,可使土质保持潮湿。

  为了防止土壤中水分蒸发,科学家还研制了聚合物薄膜,可以用来覆盖在旱区的水库斜堤上、水渠和蓄水池上,或用作富水区的排水、隔水材料。

  盐、干旱和封冻这三者是威胁植物生命的因素,人们称它为“水应力”。

  盐(硫酸盐、氯化物,尤其是氯化钠)在土壤溶液中的浓度增大,造成渗透压加大,植物不仅不能从土壤中吸到水分,相反,植物根茎中水分被土壤溶液倒吸,所以可溶盐含量高的土地会像干旱和封冻的土地那样,夺走植物赖以生存的水分。

  盐还能使沃土贫瘠,因为它抑制了固氮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因此,在尚未寻觅到耐盐力强的植物品种之前,用优质水排灌仍是改造盐碱地使其能耕种的唯一方法。但是,假如我们能调整植物和细菌的细胞机制,提高它们内部的渗透压,将使植物在恶劣的土壤环境中,能如意地汲取水分,这岂不是十分理想的方法?

  许多植物能通过集中自身可溶化合物的分子,来抵御外界高盐溶液产生的作用。所以我们能见到一些作物比另一些作物耐盐,甚至在同类作物中进行杂交,以期获得耐盐力更高的品种。比如,戴维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加拉帕戈斯群岛发现一种能在海浪波及的地方生长的只有拇指般大小的野生西红柿,与加利福尼亚州的一种西红柿进行杂交,获得了一种耐盐力较强的品种。

  这品种若用掺合70%海水的水浇灌,2/3能成活,并有15%结了果,但是,收下的西红柿只有樱桃般大校然而,这种杂交实验表明,耐盐力几乎是由遗传因素所决定。

  戴维斯大学的研究人员首先对沙门鼠伤寒杆菌进行研究,以分析能合成大量脯氨酸的突变体是否比野生菌株更耐盐。

  然而,脯氨酸真是最佳的保护者吗?

  不久,人们找到了更多理想的抗盐办法。将脯氨酸与甘氨酸——甜菜碱结合在一起,放入野生菌株的含盐培养基内,或将甘氨酸——甜菜碱放入KYI杆菌的培养基内,结果大大加剧了固氮酶的活动。在后一种情况下,固氮酶在每升含0.3、0.5、0.65克分子氯化钠环境中的作用基本上与无盐环境中一致。

  海水淡化

  多少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海水淡化的新方法。可是由于这种技术太难,所以进展缓慢。直到70年代末才取得重大的突破,美国杜邦公司研制成功了中空纤维海水淡化器。这种淡化器直径20米,长2.5米,里面装有5万多根外径只有0.5~1.2毫米的中空纤维。只要加上20多千克的压力,每小时就可以从海水中生产出36吨淡水。目前,全世界采用这种技术生产淡水的装置容量达每天140~160万立方米。其中三个最大的装置(日产淡水1~2万立方米),分别建在沙特阿拉伯吉特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基佛斯特和马耳他。

  中空纤维是怎样把又苦又咸的海水变成清沏甘泉的呢?我们知道,如果将一张半透膜隔于纯水和海水之间,那纯水就会穿过半透膜渗到海水中去。

  但是,如果给海水加以一定的压力(大于水的渗透压),海水中的水分子就会通过半透膜到纯水中来叫反渗透。自从1884年,英国制成第一台反渗透海水淡化器以来,这种方法便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特别是海上航行的舰船,带上这种淡化器以后,续航行时间长多了。但是,那时所用的是单层平板膜,面积小,强度低,效率不高。倘若使淡化膜能承受较高的压力,只好增加厚度。可是这样一来,纯水的透过速度太慢了。到了本世纪60年代,美国的罗尔等创造性地提出了“非对称膜”的构想,即膜的组成和结构都是非均匀的。

  它分上下两层,上层很薄,分子之间的孔洞非常均匀,水分子极易通过,起“过水截盐”作用,下层则很疏松、很厚、抗强度高,主要起支撑作用。作上层的通常有氰乙基醋酸纤维素等,作下层的有聚芳砜等。

  化学家们用这种非对称膜(也叫复合膜),可以做成平板式、卷曲式和中空纤维式的新型反渗透海水淡化器。其中以中空纤维式效率最高。因为在1立方米的淡化室中,中空纤维的表面积最大,达1.5~2.0万平方米。而曲卷式的只有1000平方米,平板式的仅有300多平方米。这样,中空纤维海水淡化器成为海水淡化技术中的佼佼者。

  现在,淡水紧张的城市越来越多。到下个世纪,淡水资源不足,将成为许多国家严重的社会问题,就连美国也不得不考虑在墨西哥湾一带建设日产400万吨的淡化厂,并计划在90年代后期,全美具有日产淡水11000万吨(人均0.5吨)的能力。到下个世纪,人类将在海上造船定居或在海下长期居祝我国和中东及非洲一些国家,将大力开发宝藏丰富但干旱缺水的国土。这样,除了海水淡化问题之外,还有苦咸水淡化和工业及生活用水的净水等问题。

  因而,这种中空纤维式的水质纯化技术,到时可大放光彩。

  这种非对称膜虽然很致密,但有时难免有微小的孔穴和结构上的缺陷。

  这样,对于分子个体较小的气体来说,就极易造成“短路”,起不到分离作用。1975年,美国化学家爱尼斯巧妙地在非对称膜的上(内)层,再覆盖上一层渗透速度很快而无分离作用的有机物,如有机硅等,将所有微孔堵死。

  这样,便诞生了中空纤维气体分离器的新技术。

  现在,载人宇宙飞船、潜艇等,用这种气体分离器进行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分离,从而实现密封系统内的氧气供应。

  开发冰山

  我们生活的地球有3/4的表面积被蓝色的海水覆盖着,占了地球上总水量的97%,淡水仅占3%。即使这3%的淡水,也不是人类都可直接饮用的。

  因为流动的淡水只占1%,其余2%却被镇锁在寒冷而寂寞的冰山之中,与人类日常生活不发生多大关系。地球上的全部冰几乎都存在于南极洲,那里的冰层厚达2000米,其面积大于整个欧洲!若把南极所有的冰都化成水,将使全世界的海水上升60多米。

  南极洲的冰尽管地处遥远,但那丰富的淡水资源对人类来说,并非可望而不可及。有时那里的冰往往会自动地向我们漂来。因为南极的冰山总是在不时地断裂,断裂下来的冰山漂浮于海洋上,形成奇特的“冰岛”,为时可达数年之久。这些漂浮的冰“岛”,有的大于塞浦路斯岛,有的甚至有半个比利时那样大!这些冰“岛”因为没有“根”,因此可随风或随洋流而漂流。

  拖运冰山,开发冰山资源并不是一个新问题。1900年以前,就有人用帆船拖运了一些较小而低平的南极冰山,途经4000公里,运达秘鲁。每年从南极断裂入海的冰山约有10000座。其中每座冰山所含有的淡水量就足以装满1000艘油轮,即使这10000座南极冰山中的淡水有90%损失掉,余下的10%淡水也足够供20多亿人饮用。

  拖运冰山是一件很复杂的工作,先要依靠人造卫星将冰山的外形拍摄下来,通过无线电发送回地面,对不同冰山的大小形状和所在位置进行研究,选择其中比较理想的一座。然后派一批人到选定的冰山上去,在靠近前端的冰山顶部,装上6只大金属环,每只环套上一条结实的牵引索(一般是尼龙索),用轮船牵引。开始时,巨大的冰山的移动速度极其缓慢,但一周后就能达到每小时3公里。若设法把冰山前端修整得比较尖狭,移动的速度还可以加快些。

  当冰山经过暖海时,要设法防止融化,为此必须将冰山底部和周围与温热的海水隔开来。一般的做法是用两艘船分别从冰山两侧拉着一张巨大的塑料布,自后朝前行进;随着两艘船的行进,塑料布逐渐铺开来,直到整座冰山底部都垫上塑料布为止。塑料布的四周通常还拴有绳子,绳头由小飞机传递到冰山顶上固定,这样冰山底部就被塑料布紧紧地包住了。如果用特制的塑料围裙包裹冰山的四周,那就更要容易得多。这样一来,冰山基本上就与海水隔开了。

  至于冰山的顶部,最理想的办法是任其自然地融化成一个凹陷的水池。

  这样,照射到冰山顶部的阳光的大部分热量,就会消耗在使这个水池的汽化上面,从而使水池下的冰体受到保护。

  当冰山拖到目的地时,如何将巨大的冰体融化成水呢?像沙特阿拉伯那样的国家,单靠酷热的太阳就足以将冰山融化,但过程进展极慢,融化10米厚的冰层要花费一年时间。假如对水的要求不十分紧迫,可以让冰山这样慢慢地自然融化。为此就要在冰山的四周用特殊的围圈隔离起来,使从冰山上融化下来的淡水不会流散到周围的海水中去。至于冰山底部却不必加以隔离,因为海水的比重大,故从冰山上融化下来的水总是处于上层,不会与下层的海水相混。只要用水管把上层的淡水抽吸到陆地上,就可应用了。

  灵丹妙药来自海洋

  50年代初期,有位美国生化学家从海参的机体中分解出一种能抑制肿瘤细胞成长的物质,叫做“海参素”。这一发现非同寻常,激起了对“海洋药物学”研究的浪花。它之所以轰动全球,是因为给人类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到海洋中去寻找药物,使海洋成为人类取之不尽的大药房。

  近二三十年来,“海洋药物学”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各国科学家的兴趣。

  美国和加拿大的生物学家在太平洋东岸各种不同水域,对海底的软体动物、腔肠动物和甲壳动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发现不少动物机体内的物质,都具有抗肿瘤的特性,并可研制出多种抗癌药剂。经对动物试验结果表明,其抗癌效果明显。根据不久前美国一些科学家的预测,到本世纪末,将能从中研制出征服各种癌症的新药。

  近几年,在“海洋药物学”研究中获得显赫成就的国家要数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的专家们在70年代就对这门学科进行了有系统的研究。他们每年组成几个考察组在太平洋的各个水层上进行研究。科学家们对大量生存在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发生了极大的兴趣。众所周知,浮游生物是海洋动物的“粮食”。

  经分析和研究,发现大凡以浮游生物为主食的海洋动物,其机体的抗菌能力很强。这一启示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极大注意,进而在海洋浮游生物群中发现了某些具有抗菌能力强的物质,可制成一种补偿性的药物,以增强人的免疫能力。

  澳大利亚科学家还从热带珊瑚中研制出一种效能高的治疗高血压、肠溃疡的药物;从分布在澳大利亚沿岸的海绵中分离出能医治中枢神经疾病的化合物;从太平洋盲鳗的机体内发现有一种可以用来治疗心脏节律失调的物质。这些在“海洋药物学”研究中所获得的巨大成果,将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福音。

  至于海洋植物在药物中的重要作用,要数海藻的功绩最大。从各种海藻中提取的物质应用于药物制剂的可达3000多种,其中以止血剂为主。海藻中的巨藻,含有一种特殊的酸,可制成一种特效药,专门排除人体内的放射性物质——锶90,锶90飘落在蔬菜瓜果和粮食等农作物上,被人吃进体内,通过血流遍布全身,最后沉淀在骨组织里,成为人体内各种肿瘤和白血病的激发因子。除巨藻外,还有红藻,可用于制造多糖,具有抗病的作用,是治疗伤风感冒的良药。

  不久前,法国和意大利的研究人员在地中海发现了一种叫做“海蘑菇”的海洋植物。据分析和研究,“海蘑菇”具有比青霉素还要有效的抗生素。

  经临床试验证明,这种抗生素对人体器官的炎症特别有效,而且无其他副作用。

  近来有不少国家的生物学家和医学专家发现,长期栖息在海底的软体动物、腔肠动物和甲壳动物与海底火山、矿床有关。因为海底火山和矿床的周围有机物丰富,使这些活动力较小的动物能获得充裕的食物。在这些丰富食物中,发现含有陆地上难以找到的稀有元素,如钇、铯、铷等。这些动物就以这些物产为生,并在此生长和繁殖后代。在长期生活中,它们增强了各种“活力”和“抗菌”的机能。因此,专家们一致认为可从各类海底动物的肌体中分离出各种有效的药物,用来治疗“疑难之症”。

  冰与人类

  有这样一则谜语:“天暖不见面,天寒就出现,看看像镜子,照人人不见。”它的谜底就是冰。

  古人认为,冰的原义就是“水坚也”。而“水坚”又与寒冷有关。所以荀子说:“冰,水为之而寒。”这话是符合科学的。

  冰是冬天特有的景色,是大自然涂下的素洁淡雅的一笔。对于冰,人类一直给予极大的关注。古代的埃及、希腊和罗马人早就利用冰了。美洲新大陆也有冬季藏冰到夏季应用的记载。在我国古代,用冰的历史也许更早。《诗经》里就有“凿冰冲冰”、“纳于凌阴”的句子。古时还设有专门官员管冰。

  我国沿海渔民,也早就利用天然冰作为冷藏鲜鱼等物品的材料。

  生活在北极圈一带的爱斯基摩人最懂得用冰之道。他们居住的雪屋就是用冰块垒成的,他们先将一些苔藓植物埋入雪中,冻成冰块。这种奇特的建筑材料,强度很大,保温性能也很好,而且在气温回升时,较难融化。另外,爱斯基摩人还利用狗拉雪橇作为交通和运输工具,在冰上自由驰骋。

  人类用冰最有趣的事发生在100多年前。因为丢失火种,一支南极探险队人员面临寒冷和饥饿的死亡威胁。一位聪明的队员利用冰块琢磨成一块凸透镜,让阳光聚焦而燃着引火物,使探险人员绝处逢生。

  气温降到—30℃时,冰会变得异常坚硬,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在血与火的战争中,冰又向人们展示了它的性格的另一面。据资料记载,芬兰和俄国在多次战争中,冰块被双方当作阻挡炮火的材料,起着沙袋和钢板的作用。

  现代化战争中战争指挥者用冰的故事也不乏其例。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德军进攻列宁格勒时,切断了所有通往城市的公路和铁路,使城市几乎被周围的海水和河水所包围,成了一个孤岛。德军妄图以此困死苏军。可是不久河面冰结了,苏军毫不费力地在冰层上筑起了高速道路。并由此向城市的守卫者源源不绝地运去了食物、药品和弹药。德军闻讯气急败坏,决心要炸断这条冰上运输线,但炸弹落在冰上,仅留下斑斑白点和浅浅凹痕。坚固的冰层保护了运输,帮助苏军取得了胜利。

  冰为什么会创造这种奇迹呢?原来,冰很结实,它的拉力强度每平方厘米约为12~15千克,压力强度每平方厘米约为35~45千克。河流结冰5cm即可安全行人,结冰20cm就是天然的运动常如果结冰厚达50cm,汽车就能畅通无险。50cm厚的冰几乎和钢铁、混凝土一样坚固,可抵挡重型炸弹的轰击。

  鉴于冰的这种特殊功用,二战期间,英美两国科学家曾用冰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冰船,并打算运用到战争中去。当时,德国的舰艇和飞机击沉了盟军的许多供应给养船只,英国的给养面临着严重的危机,急需建造一种既不会被鱼雷击中,也不会被飞机炸毁的运输舰船。科学家们在天空中发现,在水中掺入木屑所结成的冰犹如水泥加上钢筋,具有惊人的强度,并且不易融化。据测定,一英寸厚的冰经得住普通手枪和左轮枪的射击。人们把这种冰制的舰体保持在0℃以下,冰舰能以8.5公里的时速前进,炮火损伤后能被灌水器的水填平,瞬间又冻结成冰。1943年的夏天,此舰在水中游弋两个多月,水温达到15.5°时也没有融化。试航成功后,盟军命令一家冰冻厂建造一艘大型冰舰,它的长度是2000英尺,舰壁厚达2米,重170万吨,可以运载200架小型飞机和100架大型飞机。这样的一条战舰,俨然一座冰岛,50英尺高的浪头也不会构成对它的威胁,德军的海、空袭击对它也是枉然。可是,当冰舰正在绝密中加速建造时,战争便结束了。要不然,还真会有场好戏看呢!据说,后来美国空军曾经在北冰洋上使用天然冰建造过航空母舰,并在那里建立一个科研站,具体情况尚未对外界透露过。

  科学家们的研究发现,水在冻结成冰后,会在冰和水的界间产生一个电位差。目前,科学家正在利用冰的这个特点,让冰“发电”。据测定,当普通水凝结成冰时,电位差可达到50伏特;而含氮的水结成冰时,电位差可提高到150伏特;放入食盐的水结成冰,电位差则高达230伏特。因此,开发这一“潜在能源”的前景,十分令人鼓舞。

  科学家们的研究还发现,水在结冰的时候可以形成完全没有盐的冰结晶,有一种海水淡化技术就是用的这种方法。缺水的科威特等国家从遥远的南极拖运冰山来缓解用水之难,运用的也是这个原理。

  近年来,美国和加拿大的科学考察队通过对极地冰层的钻探和冰层年轮的研究,已写出了1万年前地球上和海洋中的气象史,如哪年发生了地震,何年火山爆发,何年气候反常..从而填补了人类祖先在没有出现文字之前留下的空白。现在,科学考察队正在继续钻探取出冰样。随着科研工作的进展,记录在“冰雪史书”上的一页页历史,将会越来越为今人所知晓。

  冰对人类的恩赐是取之不劲用之不竭的,冰对人类的贡献也是无限的。

  昆虫的保护与利用

  全世界已定名的生物约140万种,其中昆虫约75万种。我国分布的昆虫估计有15万种,已定名的仅4万种。

  人类利用昆虫大约有了10大类:食用昆虫;无敌昆虫;工艺与娱乐昆虫;医药昆虫;工业原料昆虫;饲料昆虫;授粉昆虫;教材昆虫;改良土壤昆虫;指标生态昆虫。

  这10大类昆虫资源,经济价值很高。比如“工艺与娱乐昆虫”中的蝴蝶是观赏用的国际贸易商品。它的分类数量、科研成果、市场供需都在不断刷新。又如“药用昆虫”可达300种之多,且还在不断发现中。

  再如,“授粉昆虫”的效益则更高了。80年代美国各种农作物经蜜蜂授粉而创造的直接与间接经济效益达190多亿美元,而蜂产品——蜂蜜、皇浆、蜂蜡等总收入为1.4亿美元。前者比后者高约140倍。可是,人们往往重视的是后者,忽视的是前者。多年来欧美等国人工繁育的野蜂,作为商品出售,已形成了新兴的“传粉昆虫工业”。我国有700多万群家养蜜蜂,居世界第二位,蜂蜜和皇浆出口量居世界首位,这些蜜蜂群更是我国农作物、野蔬、牧草、中药材及花圃的传粉主力。作物经传粉后产量和质量均明显提高,如苜蓿授粉后种子产量可提高10~20倍,油菜的产量可提高1~2倍等等。

  综上所述,这10大类昆虫资源在国计民生方面有极重要的价值。保护和开发这些资源,尽快把研究的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已成为紧迫的任务。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12] 本页[13] 下一页[14] 尾页[2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其它杂谈 最新文章
给孩子讲点历史典故
危机
星际桥梁
会说话得天下
中国名山
蛇石Ⅱ-最后的献祭
动物乐园
百家讲坛
生活常识
给孩子讲点历史典故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7-03 01:23:31  更:2021-07-03 09:02:14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