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阅读网 -> 其它杂谈 -> 47楼207 -> 北大四博士 -> 正文阅读

[其它杂谈]47楼207  北大四博士 [第3页]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2] 本页[3] 下一页[4] 尾页[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47楼207: 北大四博士

  北大盛产博士,国人皆知。但国人未必都知道,有博士文凭,不一定有博士水平,有博士水平,又未必一定要有那张文凭。以下4人都是北大顶尖儿级博士,但他们有的拖延1年才拿文凭,有的历尽周折才获得学位,有的起初根本不要那张废纸,光明正大自称“博士”。下面略述其一鳞一爪,从中可见北大之怪异风采。
  
  红孩儿李书磊
  
  最近经常听见电视里有个女郎浪声浪气地叫着:“舒蕾,舒蕾。”心想书磊师兄莫非又被哪个小狐狸给迷住了?仔细一看,原来电视上出现了一则新广告,名曰“舒蕾焗油博士”。
  
  这回,大名鼎鼎的李书磊,成了广大妇女的头上宝贝,发中宠儿。早在1500多年前,大诗人陶渊明就在思念美人时发出这样的狂想:“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以枯煎。”意思是说:“啊呀呀,我的美人啊,我愿意变成你头发上的油脂,随着你的披肩长发到处飘香,但可悲的是美人经常要洗头,用那纯净水把我洗得无影无踪。”如今陶渊明的狂想变成了现实,美人们一天洗十八次头,也洗不去书磊师兄的万缕情丝。
  
  李书磊属于少年得志,人小辈儿大,官高爵显,我等文学青年皆以师兄事之。事之是事之,然而在感觉上,李书磊却怎么看也并不像师兄,连师弟也不像。说得冒犯些,倒有点像师外甥,即某位师姐的高徒,或者令郎。原因在于李书磊长得实在太年轻,说“年轻”还不够准,应该说长得实在“幼稚”。他白白胖胖,嫩嫩乎乎,聊起来口无遮拦,笑起来天真无邪。金庸的《天龙八部》里有个天山童姥,从9岁起就停止发育,永远身如童女。我怀疑书磊也是在9岁左右患了少儿肥胖症,从此他的精神就永远停留在那个纯净的时代。然而,书磊30岁出头,已是司局级高级干部,可见我们的党还是能够准确识别和大胆任用文化战士的,我们的社会并不是到处充斥着腐败和黑暗,我们的国家还是大有前途的。
  
  记得刚上北大不久,班主任温儒敏(时任北大中文系主任)说:“你们不要那么狂,今晚我带一位研究生来给你们介绍学习经验。”那时,研究生还是珍稀品种,不像现在养兔子似的一窝一窝的。到了晚上,温老师领来了白白胖胖的大孩子,说:“这就是你们的李书磊大哥哥。”大家顿时好奇心起,心想这别是温老师正在上中学的儿子吧。一交谈,才知李书磊跟我同岁,但他13岁考进北大,和那些老三届同班。班里同学有的比他年纪大一倍,有的女同学是带着孩子来上学,孩子户口就落在班上。怪不得书磊幼稚呢,因为他从少年时代起,就一直生活在比他年纪大,经历多,比他饱经沧桑,比他老奸巨滑的人群里。所以尽管他实际上也学到了许多老奸巨滑,但从表面上却看不出来。就像《西游记》里的红孩儿,看上去活泼可爱,实际上却妖法高深,非有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才能看穿。
  
  李书磊很受男生嫉妒,也很受女生那个,但他似乎浑然不觉。他甚至不觉得自己年轻,真以兄长的态度给我们介绍北大掌故,介绍他的研究课题。那时,他讲得兴致勃勃,眼镜后面的小细眼睛笑眯眯地看着簇拥在他身旁的几个女生。殊不知,坐在远处的男生才是认真听讲的,近处的女生大多心怀叵测。
  
  后来,我成了书磊的师弟,自认为比书磊老奸巨滑一点,但书磊还是以师兄身份关照我。我在读书期间多次闯下大祸,每次案发,都有书磊秉承严家炎等教授旨意,前来叮嘱。我从他一脸正经的神态中,感到了师门的温暖,同时对他产生了师弟对师兄的敬意。90年代初,书磊闭户读书,写出一系列重读经典的好文章。我那时也在沙家浜韬晦思过,每日与古书做伴。从书磊文中,得到“吾道不孤”的鼓励。此后,每见书磊,他总是号召大家埋头读书,为国效劳,一副龙头老大的气派。他对弟兄们从不客套委蛇,也不让别人客套委蛇。有一次,我对自己的文章表示谦虚,书磊斥道:“别他妈来这套,谁不知道你的文章杀人不见血?”我顿时老老实实。不管这家伙怎么看怎么不像师兄,但他凭着一脸幼稚的正气,凭着一股孩子般的认真执著,愣是让我们非得“以师兄事之”不可。我想,此中的关键在于,书磊虽然面善,但绝不是任凭美人在头上焗来焗去的什么海狗油癞狗油,他的本质正如他的名字,是“磊落书生”。
  
  二哥韩毓海
  
  山东人韩毓海,与韩复榘韩老六同宗同姓。我读博士那几年,他身为北大青年教师,每月领了工资,便悲喜交加地跑到我宿舍,箕坐在床上,一边细数,一边笑骂。笑声里骂尽古今小人,实在是嚣张。
  
  我不知道韩毓海在家行几,但断定他决不是老大。根据他的种种恶劣品质及嚣张言行,我断定他是老二。即使他是老三,他也一定不安其位,做梦都想当老二。《天龙八部》里的南海鳄神本来在“四大恶人”中排名老三,可他非说自己是“岳老二”,谁要是叫他“岳老三”,他就“喀喇一声”,扭断人家的脖子。所以,我远远望见韩毓海,就觉得,非叫他“二哥”不可。
  
  根据系统学结构学人类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的理论,大哥与二哥具有本质不同。如果父亲是天,大哥天然地就自认为是天之子。他常代父行权,是家里的宰相。他有庄严的责任感,必须在邻里间道貌岸然,在弟妹间一碗醋端平,他要照顾到方方面面,瞻前顾后,树立权威。总之,他不能犯错误,不能得罪任何人。巴金《激流三部曲》中的大哥,宁可让妻子难产而死,也不敢让“血光之灾“冲了祖父的丧事。而二哥决然不同。他没有负责全局的义务,而且就因为是老二,所以才天生必须有缺点,好让大哥和邻里们指责。因此二哥首先是敢于闯祸。
  
  韩毓海一天到晚乐呵呵的,好象长工刚娶了财主的傻闺女。其实他常常牙掉了往肚子里咽,每个牙缝里都藏着悲愤。长辈们一般都认为老二是不听话的,其实老二是觉得反正再听话也不如老大顺眼,干脆另辟蹊径,独树一帜。老大的好处是守成,但再怎么守也旺不过三代。能够中兴祖业,再振家声的,却大都是那忤逆的老二。孔老二,孟老二,不都是圣人么?
  
  韩毓海本来是最嚣张的自由主义分子,最近却忽然大砸自由主义者的玻璃。一位不著名的文学青年写信大骂他,说他根本不懂自由,不屑与之一论。韩毓海呵呵一笑,继续砸他的玻璃。二哥与弟弟妹妹的关系很好,因为他不端着。敢于嬉笑怒骂别人,也敢于承受别人的嬉笑怒骂。冬天的韩毓海最像二哥。他穿着一身紫红色的长袄,挺着一颗青厉厉的刺头,笑起来所有的五官都往后脑勺跑,好象刚刚抢过小孩的钱或挨过少妇的打。
  
  南海鳄神最喜欢听人恭维他是“恶得不能再恶的大恶人”,这说明他潜意识中还有老大思想在作祟。而韩毓海是坚决不做大哥,他深知“大哥正管着家务,妹子恰恰死了,他未必不和在饭菜里,暗暗给我们吃”。大的人越来越多,二的人越来越少了。所以尽管韩毓海比我小一岁,我还是诚心诚意地用山东话,叫他一声:“二哥!”
  
  霹雳火旷新年
  
  话说水泊梁山新得一员五虎上将,此人姓“旷”,名“新年”,别号“汤姆一郎”,本是湖南三湘子弟,据传乃湘军猛将李续宾转世。
  
  这霹雳火做事专喜与人不同。每当众好汉大碗吃酒,大块吃肉,汤姆君不是直勾勾地眼望屋梁,一言不发,做担忧普天下三分之二受苦人民状,就是专说些丈二和尚的疯话与人抬杠,弄得大家好没兴致。比如众人交口称赞美国电影如何了得,这个说:“梦露那小淫妇好生妖怪,洒家看了一回,便被她迷住了。”那个说:“施瓦辛格那厮,使得一手好拳棒,听说克林顿要举他做80万北约禁军的总教头哩!”正在鸹噪,忽地半空中劈下一个炸雷:“我不喜欢美国电影!”众人齐惊,酒都做汗出了。定睛看时,旷新年拧着狮子眉,耸着麒麟角,眼中冒出熊熊的阶级怒火。此时,便有10个施瓦辛格,也被他打杀了。众人哪敢接口,只好胡乱吃些残酒,做鸟兽散了。
  
  霹雳火早年在黄鹤楼一带学艺,空有一身本事,却无人识得。常自仰天浩叹:“若有识得我的,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若能够受用得一日,便死了开眉展眼。”此话传到未名湖,便有一位善于识人的温儒敏,将他招去,做开门弟子。三年后,又拜前北大中文系主任严家炎为师。前后在北大修炼七年,招数怪异,据韩毓海判断,旷新年的功夫已到“人妖之间”,正常人已奈何不了他。但旷新年偏偏生在这个妖魔横行的年头,任他法力高深,却屡遭劫难。真是霹雳火遇到腌臜水,死不见人活见鬼。
  
  旷新年出徒那年,因他三昧真火还需多炼些时日,人家便要将他扫地出门。但又不敢径直捋他的虎须,便使一着毒计。某日夜幕降临,霹雳火收功回房,发现房里坐着两个健美女郎,自称是有关部门安排她们来此下榻。霹雳火不知是计,大发雷霆,宣布自己也要在此下榻。师兄弟和众头领闻讯,飞马赶来相劝,说冤有头,债有主,何必殃及妇女,再说一张卧榻岂容多人安眠。霹雳火不给大家面子,说即使不能下榻,也要睡在门口,决不向贪官污吏妥协。经众人彻夜哀求,霹雳火才答应暂到别处下榻,但声称自己有权随时进入此房,从事各种活动。两位女郎,一个来自松花江,一个来自大明湖,吓得花容失色,芳心抽搐,第一天入北大,就上了一堂生动的阶级斗争教育课。
  
  离开北大,霹雳火不知吸取往日教训,整日犯上作乱。有关部门又一次略施小计,予以严惩。某日夜幕降临,霹雳火收功回房,发现房间被宣布要进行装修,责令他将细软和粗硬全部搬出。霹雳火大发雷霆,取一柄大锁将门锁了,不许装修。师兄弟和众头领闻讯,飞马赶来相劝。霹雳火时而默默无语两眼火,时而把师兄“软骨头”和“老滑头”地一通骂,最后还是严家炎教授亲自出马,把他款待到自己家,才算慢慢消了火。其实就连严先生也怕他三分。严先生在北大是有名的“严加严”,别的徒弟在他面前诚惶诚恐,生怕出错。只有旷新年,不但敢于直言相抗,而且还时常出言不逊:“你这个不对!”或者反问:“我这个有什么不好?”严先生为了给他传授功夫,竟每每把他约到北大静园去细细切磋,目的就是用那些鲜花芳草,化解他的戾气。
  
  霹雳火的狼牙棒,看似乱舞,但看时间长了,便知乱中自有不乱。他主要舞向贪官污吏和市井小人,舞向虚伪和专横。与花和尚鲁智深的“禅杖打开危险路,戒刀杀尽不平人”是一个道理。师兄弟们尽管经常劝他,但心里都晓得,正义在他一方,大家不过是劝他机智灵活一些,少中小人诡计。但在汤姆一郎看来,“机智灵活”就包含着叛变的危险,先就应该吃我一棒。
  
  伟哥阿忆
  
  近日,江湖上纷纷传闻:“阿忆博士回北大法学院读硕士去了!”广大群众百思不解,一个江湖上名头也算响亮的大活人,怎么越活越抽抽,越活越“萎哥”呢!洒家暗笑,阿忆乳名“小伟”,至伟哥传入中国之前,阿忆家族的同辈小者皆叫他“伟哥”。
  
  在洒家面前,阿忆一贯老实,不敢乱说乱动。这主要得益于当年同住一个宿舍打牌时,我趁他没成名,动不动就抓住他的技术错误,把他骂得狗血喷头。日久天长,阿忆被我“积威之所劫”,内心深深种下了对我的个人崇拜。即使以后他当了最高检察长,我成了杀人放火犯,他见了我也必得无限崇敬,说不定还要亲自劫狱,最后壮烈牺牲于乱枪之下,临终前无比欣慰地呢喃道:“这…这张牌,没…没出错吧?”可见,要想迫害一个名人,务要趁他功不成名不就那阵儿,所谓“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等他扬名立万儿,鼻息干云之际,你想巴结他都来不及,哪里还谈得上迫害?当然,此中关键在于能识名人于风尘,起英雄于陇亩,早早看准哪个臭小子将来必有一场富贵,然后欺负他,侮辱他。他要忍受不了,跟你打起来,你不必害怕,这样心胸狭窄的人肯定成不了大器。他要忍受得了,你更不必害怕,这样心胸宽广的人肯定能成大器,成名后绝不会报复。韩信报复过让他受胯下之辱的弟兄们吗?爱迪生报复过一耳光把他打聋的贫下中农吗?
  
  阿忆身高1米83,但高而不耸,文而不弱,英而不俊。那时,经常穿一身绿军装,朴素又干净。他家居北京,却只在周末回去,对集体生活怀有浓厚兴趣。我们班虽才子成群,各省状元榜眼探花不计其数,但一是个性太强,所谓“英雄不受羁勒”,二是男女授受不亲,都等着异性主动勾引自己,三是南方与北方、城市与农村、北京与外地同学之间缺少磨合,因此集体活动不太容易开展。阿忆以他极为合群的好脾气,成为我们班各个组群之间的纽带。他可以沟通朝野,沟通南北,沟通城乡,沟通男女,简直是我们班的“五通大仙”!
  
  刚上北大那会儿,阿忆不在我们宿舍。我一听此人叫“周忆军”,便断定他是干部崽。不知为什么,我对名叫“王解放”,“李抗美”,“赵文革”的人,天生有股反感,近年又有人叫“朱柯达”,“刘富士”,还有个女作家叫“舒而美”,气得我真想改名叫“孔雀胆”。然而阿忆虽经证实确系干部崽,却天天跑到我们宿舍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和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终于有一天,他和我们宿舍的资产阶级诗人臧棣换床,成了我们的阶级兄弟。
  
  我对干部崽的态度是:有出身论,不惟出身论,重在表现。从阿忆的表现,我发现他身上蕴涵着我们工农兵的品德。他不讲物质享受,从不以不吃某种食物来显示自己高贵。看到别人吃饭时,他经常像小孩似的说:“给我一口!”一口下去,馋虫上来,“再来一口!”连吃几口,欲罢不能。
  
  阿忆最爱吃鱼头。80年代初,北大学三食堂经常卖红烧鱼,6毛钱一小条,8毛钱能买条大的。阿忆当然是买大的,但发现别人买的小鱼身虽小,头却大时,他便说:“拿过来,咱俩换!”不仅如此,别人吃鱼时,他还软硬兼施,请人家把鱼头留给他。后来大家成了习惯,吃完鱼就把饭盆递给他。再后来,只要听说食堂卖鱼,阿忆就不去买饭了,而是积极鼓动别人去买,自己坐在蚊帐里,一边敲饭盆,一边唱苏州评弹《蝶恋花·答李淑一》,把“问讯吴刚——何所有——”唱成“问讯吴干——红烧鱼鱼鱼”。那“红烧鱼”三字,用婉转的评弹唱出来,真是香喷喷,油汪汪。唱得口水直流时,弟兄们买鱼归来,用勺子切下鱼头,往他的饭盆里一堆,阿忆激动得“泪飞顿作倾盆雨”。
  
  阿忆为人处世,很像我们东北人。后来知道,他在沈阳大姨家长大,怪不得。他常从家里拿来东西,给大家吃,给大家用,无偿地给同学们照相,带同学去看病。他带着外地同学参观了许多北京景点,还特意从中央政治局委员习仲勋那里,搞来去中南海的票。但是,他一点干部子弟样儿也没有,完全是仆人。他是真心助人以为乐趣的,决不因此而流露什么优越感,相反倒是常受别人挑剔挤兑。我就是利用他的善良欺负他的人之一,比如打升级。阿忆也是爱好者,但他的乐趣只在参与,根本没胜负心,既不刻苦钻研技术,也不琢磨别人心理,所以别人不愿与他合伙。只有我常常拉他做对家,这样可以显示我的高超牌技,赢了荣誉归我,输了责任在他。无论我怎样呵斥,阿忆从不恼火,总是努力改正错误,而且笑盈盈的,顶多反问一句:“刚才你不是让我这样出吗?”于是又被我痛骂一顿。
  
  那时,我还到阿忆家混饭吃。他的家人都很随和,待人既尊重又实在,跟我们工人家庭差不多。跟阿妈妈打麻将,阿妈妈总批评伟哥这不好那不对,但我看出阿妈妈实际是深爱这个儿子的。阿忆也是大孝子,我们系有个美女与阿妈妈名似,阿忆每遇该女生,都要上前牵手,直至送她去美国,都很疼爱她。可见妈妈在他心中的地位。有一年,阿忆与一位少女断交,阿妈妈跑来北大,焦急地问我,人家会不会报复伟哥?我觉得,他们不像什么干部家属,那时,连个副科长都比他们端架子。我原以为阿忆是“出污泥而不染”,其实他是“蓬生麻中,不扶自直”。阿忆的聪明,在我们班决不是超一流的。如果没有正直和善良,那点聪明不够用。他爱唱歌唱戏,但从来记不住词,便乱唱。在《杜鹃山·铁窗训子》中,杜妈妈批判评雷刚“晕头转向上圈套”,阿忆一直是唱:“抱着对象上圈套。”他幽默大度,常常感染别人,所以他气色丰沛,神态安详,做起事来,自然显得很聪明。
  
  阿忆千好万好,但“周忆军”这个名字总让人觉着别扭。有一天,我和老沈、王清平谈论鲁迅《药》中的“红眼睛阿义”,感叹鲁迅用语之妙,老沈眉飞色舞地比划着:“阿义使一手好拳棒。”正好周忆军从蚊帐里钻出,也跟着凑趣:“包好,包好。趁热吃下。”大家一阵乱笑,便说以后就叫你“阿忆”算了。
  
  伟哥刚开始不接受这个外号,但老沈坚韧不拔,见面就叫他“阿忆”。老沈骑着阿忆的名牌自行车,一个人从北京跑到新疆哈密,回校后把骑破了的自行车还给阿忆,然后给《北大校刊》写了一系列冒险纪实,第一次把“阿忆”变成了铅字。
  
  1993年夏天,蓄势已久的阿忆,终于才情迸发,火暴京津。他为中国写出了第一部自助书《青春的敌人》,署名便是“阿忆博士”。从此,阿忆牛了,却不再是我们的牛马。1999年深秋,阿忆95万字鸿篇巨制《共和国日记》5卷杀青,阿忆更牛。
  
  但洒家笑道——最难忘,未名湖畔老鱼头,为解馋,英雄忍低少年头,世间百味皆粪土,青春一去不回头,多少当年流水事,都随晚风到心头……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2] 本页[3] 下一页[4] 尾页[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其它杂谈 最新文章
给孩子讲点历史典故
危机
星际桥梁
会说话得天下
中国名山
蛇石Ⅱ-最后的献祭
动物乐园
百家讲坛
生活常识
给孩子讲点历史典故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7-03 01:23:31  更:2021-07-03 08:26:16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