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阅读网 -> 其它杂谈 -> 百家讲坛 -> 明十七帝疑案(二) -毛佩琦 -> 正文阅读

[其它杂谈]百家讲坛  明十七帝疑案(二) -毛佩琦 [第2页]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下一页[3] 尾页[6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百家讲坛: 明十七帝疑案(二) -毛佩琦

央视国际2005年04月18日10:00

  主讲人简介:毛佩琦:国家文物局文物出版社副社长;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明清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明史学会常务理事;北京郑和下西洋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吴晗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明史、文化史、社会生活史研究,发表论文60余篇。

  主要著作:《明成祖史论》、《永乐皇帝大传》、《郑成功评传》、《明清行政管理制度》、《中国明代政治史》(合著)、《中国明代军事史》(合著);主编有:《岁月河山—图说中国历史》、《岁月风情—中国社会生活史》、《十大后妃》、《百卷本中国通史明史10卷》、《中国社会通史明代卷》、《中国状元大典》、《四库全书大辞典史部》等。

  内容简介:朱元璋是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最奇之处在于他从一个社会最底层的农民、一个游方僧成为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彻头彻尾出身底层的皇帝。是什么成就了朱元璋,他又是怎样开创了一个延续277年的大明王朝?他有着怎样过人的韬略?

  朱元璋基业的开创、人生的成功几乎都与九个字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这九个字是什么?它有何魔力,成就了大明王朝277年的江山社稷?

  朱元璋正是凭着这九字方针,在韬光养晦与运筹帷幄中,成就了他一番事业。他的谋略,他的眼光,使得其后的历史几乎完全按照他的计划在进展,在九字方针的背后,浸透着朱元璋的远见以及政治家的手腕。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毛佩琦教授,将与我们一同开始一段新的历史之旅,拨开大明的历史迷雾,寻找事实真相。《百家讲坛》4月13日播出《明十七帝疑案》(二)之朱元璋成功之谜,敬请关注!

  (全文)

  我们这一讲,讲朱元璋为什么会成功。朱元璋成功之谜。

  元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都在争夺天下,为什么只有朱元璋最后成功了呢?大家都知道,一个广泛流传的是,就是有一位著名的学士叫做朱升,他曾经给朱元璋献过九字令,叫做“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元璋得到这个九字箴言,最后取得了成功。是不是这样呢?我们要从朱元璋和书生,就是儒者之间的关系谈起。

  朱元璋打下定远之后,最先来到朱元璋队伍的读书人是冯国用。朱元璋的起义,这个红巾军最初就是乱民,他们没有什么很远大的政治理想。老百姓只要当了红巾军,有饭吃,改变自身命运就可以了。但是,冯国用兄弟来到朱元璋队伍,他说,“有势者强,有德者昌”,说你有了力量了,你强,但是你还要有德,“有德者昌”,你做到有势者强以后,你必须做到有德才能够发达。什么是有德呢?就是不要乱杀人,不要乱抢财物,要有自己远大的目标。行仁义,收人心,对于你成就事业是最重要的。朱元璋听到这里豁然开朗,这和以前我们乱打、乱反是不一样的。

  李善长,刚才讲,在朱元璋出生的时候,他已经19岁了,他比朱元璋大19岁,他来到朱元璋的军中。李善长号称是“里中长者”,他给朱元璋也是出主意,说朱元璋你生在濠州,濠州离刘邦老家沛县不远,“山川王气,公当受之”。说你得到了山川王气。实际上我们看,什么是山川王气?就是形势,就是人心。说这个地方离刘邦起家的地方不远,你也应该像刘邦学习。刘邦以不嗜杀得天下,不以子女玉帛为意,就是不是说我抢人口,抢东西。你要树立远大理想,你是能够成功的。当年刘邦五载成立业,你也可以。

  朱元璋取得太平以后,一个当涂的儒者,他像朱元璋进言,说你要行仁义,争取人心,说天下不足平。就是说这些人来到朱元璋的身边,都是以传统的儒家观念,以仁义之说,来指导朱元璋走上夺取帝王道路的正路。那么我们说,如果朱元璋在开始投奔红巾军的时候,仅仅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能够有地方吃饭,但是他当有了一定的地位,有了一定的实力的时候,他的心胸,他的眼光就变了。特别是这些儒者来到他的身边以后,他就渐渐地改变了原来红巾军的做法。以不杀人,以行仁义号召天下。当时红巾军在各地造成的破坏非常严重,杀人,掳掠,焚荡城郭。这是朱元璋后来回忆以前红巾军的一些做法,他改变了这个做法。

  朱元璋见到刚才我们说的朱升,是在元至正十七年。朱升是当地有名的一个学者。据说,朱元璋听到他的名字,然后就亲自到朱升家去拜访他。朱升就给他提了三句话,叫做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三个字包含了一整套的策略。是什么策略我们一会儿再说。

  现在我们要说刘伯温出山,刘伯温怎么出来。在传说当中,刘伯温是能掐会算,下知天文,下知地理,料事如神,差不多就是一个阴阳风水先生。不是阴阳风水先生,也是一个有神有道的一个神人。是不是这样呢?传说当中,说刘伯温和朱元璋怎么结合的呢?说刘伯温往西南一看,西湖五色云起,说这个方向有王气,说我要找这个王者究竟是谁?他先找到会稽的王冕的家。王冕,元朝末年一个著名的画家。走到竹林里头,突然放炮一响,这个王冕心惊、害怕。这个人气量很小,做不了皇上,不是他。又到了海昌的贾铭家,也是当地的名士。贾铭刚刚盖了新房,他把贾铭家的地板弄得很脏,贾铭赶快叫人去收拾,说这个人也不行,这个人气量小,也做不了皇上,不是他。再找,就走到了临淮,这个临淮是什么?就是朱元璋老家的附近。一看这个地方,人人这么豪爽,很仗义,你买东西,说饶一块肉吧,他一下子一刀下去,给你饶一大块肉,人人都豪爽,说看他们的面相都是从龙之相,说这个地方这么多人都是从龙之相,肯定这皇上离这儿不远了。于是他后来找到朱元璋,这是传说。实际上不是。实际上是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的时候,朱元璋知道有四学士之名,他请四学士出山,就包括刘伯温。一再动员之下,刘伯温才出山,实际情况是这样。四学士是谁呢?就是青田的刘伯温,刘基,龙泉的章溢,丽水的叶琛,还有浦江的宋濂。他们出山的时候,朱元璋说了一句话,他说“我为天下屈四先生”,这时候朱元璋已经有大志了,什么大志?就是要夺取天下,要改变老百姓最贫苦的命运,我为天下人,求你们四位给我帮忙。这时候刘基出山了。说刘基能掐会算,他小的时候隐居山中,在山中忽然看见山里面开了一个门,上面有四个字,说“山为基开”。说这个山就是为刘基打开的。他拿石头再一敲,又开一个门,看见一个道人在那儿躺着,枕着一部兵书,这个道人说,如果你明天能够把这兵书都背下来,我就教给你兵法。他经过一宿,明天他背下来了,兵法就传给他了,从此他就是料事如神,所向无敌。是不是这样呢?不是,关于刘基的传说很多。《明史》有一段话,说刘基以儒者有用之学,帮助朱元璋夺取了天下,但是世上的人多以阴阳风角来附会,说这些东西是不足取的。也就是说,刘基帮助朱元璋在打天下当中出谋划策,用的是儒者有用之学,不是那些阴阳风水。《明史》的编修者不相信阴阳风水,我们当然也不相信。实际上,刘基在很多朱元璋面临关键的时刻,他给他出过主意,因此,他的事情被越传越神。

  比如说,朱元璋有一个强敌在他的西边,据长江中游,叫陈友谅,陈友谅势力曾经一度非常强盛,他攻打了朱元璋控制的太平这个地方,打下了以后,想进一步往朱元璋所占领的南京,就是应天,当时叫做“应天”,最早叫做集庆这地方。很多人很害怕,有的人说投降吧,有的人说是咱们跑回钟山吧,说“天道后举者制人”,后发制人,后举者胜。说咱们打败他这一仗,你夺取天下就不在话下。像这样关键的时刻,在大家有的想投降,有的想逃跑的时候。刘基成了他的主心骨,给他出主意,使他坚定信心,打败了陈友谅,他就胜利了,所以把这些叫做“儒者有用之学”。实际上是根据当时的双方的形势,根据两军的气势做分析,他得出了结论,根据他的结论来指导战争就取胜了。后人把他说得很神。就是朱元璋身边有了很多的读书人,他们都是用儒家有用之学指导朱元璋的战略,帮助朱元璋取得胜利。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什么意思?“高筑墙”就是巩固自己的根据地,不要让根据地丢掉;广积粮就是要有充分的给养,要有经济实力做支撑:“缓称王”是策略,不要过早地出头,过早地出头就成为别人攻击的目标,你想称王,别人还想称王呢!谁想称王先灭了谁。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所以不到时机成熟,不要暴露自己的野心。前面讲,至正十五年,红巾军迎立韩林儿为皇帝,叫“大宋皇帝”,使用“龙凤”年号。这本来是一块招牌,朱元璋也知道它是一块招牌,但是为什么要用呢?他不到时候,他要用这块招牌,增加自己在军队当中的影响。这个招牌他用了很长时间,这一点连刘基可能都不如他,不如朱元璋想得这么透彻。因为红巾军用“龙凤”年号,遥奉韩林儿为皇帝,在每年的正月初一,过年的时候,在他的军队当中,军帐中就要设立一个座位,御座,韩林儿没来,但是这也是韩林儿的座位,大家要向韩林儿行礼。刘基说,“牧竖耳”,就是说,是一个放牛的小孩子,你们给他拜什么礼啊?可朱元璋不这么看,朱元璋一直在很长时间内,就把韩林儿的旗号摆在前头。自己的挡箭牌啊,人家是对着韩林儿来,而且韩林儿他是说他是大宋,宋徽宗的12世孙,他有号召力啊,很多人就听这个啊,他可以号召军队。

  朱元璋在郭子兴的队伍中,地位越来越高。郭子兴死了以后,当时的韩林儿派人发送文告,就要任命这支军队的都元帅、副元帅。正好这个文告来到军中的时候,郭子兴死了,因此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还有郭子兴老婆的弟弟,他妻子的弟弟,妻弟叫张天佑,就被封为都元帅,副元帅,朱元璋也做了一个副元帅。可是在这支红巾军在攻打集庆的时候,就是攻打现在的南京的时候,郭天叙、张天佑战死了,这个副元帅,朱元璋这个副元帅就成了元帅,实际的元帅,他就控制了这支军队。他控制了南京以后,就采取了高筑墙的策略,要巩固这块根据地。

  “广积粮”,刚才讲了,就是经济基础。在朱元璋经过徽州的时候有一个儒者,叫做唐仲实,来到他的军中。他说,你们打仗我也见到了,你们不杀人,行仁义,能够成大事。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现在你们征粮,老百姓负担太重啊。朱元璋说,我征粮完全是为了军队,一点也不为了我自己。唐仲实说那也不行,你得想办法。朱元璋于是就任命康茂才为都水营田司的都水营田使,就负责水利和屯田,一年下来就收了很多粮食,三年下来就有了积累,他们就有了经济实力。同时朱元璋又在自己的统治地之内,推行盐法,就是如果你要贩卖食盐,要向国家交纳税,这个税是多少呢?就是20取1,就说你卖20份盐,里面取1份这个利润给国家。当时,不是给国家,是给朱元璋的军队,作为军饷。卖茶也要凭凭证,卖茶,红巾军的政府也要抽税,而且他在自己控制的地盘里头发行货币,铸造了大中通宝钱。如果要进行商品流通必须有货币,这样他的经济就有了一定的基础,这就是“广积粮”。所以,“广积粮”不仅仅是粮,要有经济,所有综合的经济实力基础。

  刚才讲,那么“缓称王”就是韬晦之计。就是他朱元璋一直用着小明的王“龙凤”年号,同时自己不称王。可是在他的周围很多人都已经称王了。在长江的中游,刚才讲,陈友谅,先扶了徐寿辉当了皇帝,后来他把徐寿辉杀了,自己就称了王了,称了帝了。张士诚也称了吴王了,方国珍称王了,明玉珍称王了,他朱元璋不称王。再有,朱元璋在和敌军作战的时候善于保护自己。刘福通曾经派三路军北伐中原,有的从山东走,有的从河北走,打到大都以北,进了蒙古草原,烧了上都的宫殿,烧了上都的宫殿。上都,元上都。还有一路打到陕西、四川那边,后来这三路都失败了。可是朱元璋没有参加这个军队。在别人北伐的时候,他的势力发展起来了。还有,元朝末年有一个元朝倚靠的重要将领叫做察罕帖木儿。察罕帖木儿一度势力非常强,察罕帖木儿攻下济南以后,想进军往南,南下。这时候朱元璋的态度暧昧。察罕帖木儿就把情况报告给元朝,说这个朱元璋可以利用,于是元朝就派了使节从海路走到集庆这个地方,赐给他龙衣、御酒,封他为荣禄大夫、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所以有人就怀疑朱元璋可能要投降元朝,可事实上没有。也巧了,这个礼物和元帝的诏书到了军中不久,这个察罕死了,这个事情就没有办。但是朱元璋和察罕的往来实际上是缓解了察罕向南方进军的压力,这是朱元璋一种策略。那么,察罕死了以后,他的儿子叫扩廓帖木儿,汉文名字,他实际上是汉人,汉文名字叫王保保。王保保仍然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是朱元璋主要的对手之一。他和王保保仍然有书信来往,他给王保保写信联络感情,过去叫“通好”,先后达七次之多,虽然没有实质性的交往,但是可以看出,朱元璋在复杂的形势面前,他会设法缓解敌人对自己的压力,他采取了这样的策略。

  朱元璋自己提倡行仁义,做仁义之师,因此他对自己的部下,凡是哪里打仗不杀人,能够保持当地社会,社会的安定,都给与称赞,奖励,比如徐达,比如常遇春这些人在作战当中,他们能够执行朱元璋的指示,不妄杀人,在行军当中爱护百姓,都能够得到朱元璋的表扬。可是,我们说过,红巾军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是一群乱民,就是乌合之众,哪有纪律?要带好这么一个部队,要能让他们都听从命令谈何容易?朱元璋怎么办?朱元璋用严厉的惩治方法,加强纪律,把它建成铁军,这是朱元璋治军的一个法宝。朱元璋在刚刚打下婺州的时候,当时他的事业刚刚起步,正是用人的时候,粮食短缺,有人喜欢喝酒就用粮食造酒,造酒就占用了军粮。朱元璋就下了一道命令,军中不许酿酒。可是一个大将叫胡大海,他的儿子拿军粮造酒了,朱元璋要处罚他。他下面一个王恺,就说你现在不能杀他,说胡大海在前方正在作战呢,你要安他的心。你要杀了他,会对他的军心有影响。朱元璋说,不,我宁可让胡大海叛变我,我不能够让我的令不行,他就亲手把胡大海的儿子杀了。你想,这样治军,这么严厉,军队那就是有铁的纪律。所以,朱元璋治军从严。实际上,他的军队是他夺取天下的一个重要的基本力量。

  朱元璋能征善战,很多战争上他能够对形势的判断非常准确。他打了一个关键之战,就是和陈友谅的鄱阳湖大战。朱元璋的地盘越来越大,陈友谅在他的西边,长江的中游,对他,对朱元璋是一个威胁。可是陈友谅的地盘越来越缩小,他就非常不高兴,他就想东下,来兼并朱元璋。陈友谅围攻了南昌三个月,攻不下来,朱元璋带兵20万去援救,最后陈友谅撤了。他们在这一年,就是元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在鄱阳湖发生了一场大战。这场大战,陈友谅造了大船,大船几层高,上下人说话听不见,船外头、船舷外头都包上铁皮。朱元璋是小船,仰着头都看不到敌人。但是大船行走不便,小船灵活。后来东北风一刮,朱元璋放火烧船,把谁烧死了?把陈友谅的弟弟烧死了,这个弟弟号称“五王”。他弟弟一死,陈友谅泄了气,这个仗就不好往下打了。在乱军之中,一个箭射中陈友谅,穿过脑颅,把他射死了。这个朱元璋坐的船是白帆,他挂着帆呢,白帆,陈友谅就指示,说见到白帆就打,后来朱元璋发现了自己的目标太大,就让所有的船都挂上白帆,就迷惑了陈友谅。就是小船灵活,大船无法行动,朱元璋用火攻,用火攻打败了陈友谅。这一仗成为朱元璋夺取帝位最关键的一仗。因为陈友谅是最有势力的群雄之一,当时刘基也跟他说,说陈友谅势最强,张士诚是最富。张士诚最富,他就是为了保自己的地盘,他不管别的。陈友谅,说你可要小心,他是日夜都是惦记咱们,咱们先把他拿掉,天下就是咱们的了,这个是刘基给他说的话。所以他打败了陈友谅,最后通往帝座的道路就扫平了。随着朱元璋势力的壮大,他的羽翼渐渐丰满。元至正二十六年,就是公元1366年,他派廖永忠,把小明王接到南京来,这个廖永忠在走到瓜州渡口的时候把船给凿翻了。不管小明王怎么样,他是皇上啊,他是当时他们的皇上啊,就把小明王给淹死了。淹死了朱元璋没有追究,为什么呢?实际上是受了朱元璋的命,他把皇上淹死了,不予追究,那是谁的命令?肯定是朱元璋要求他这么做的。这时候他自己已经羽翼丰满,这一年他就不再用小明王的年号了。小名王的年号是“龙凤”年号,他自己的年号就改成“吴元年”了。大家说“吴元年”很特别,这个年号都是两个字,它怎么是一个字?我们下一回再说,我们先搁在这儿一个问题。他叫了“吴元年”,第二年就是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钟山下设上祭坛,祭告天地自己登皇帝位,大明皇朝诞生。朱元璋命将北伐,他在和诸将讨论进军计划的时候说,这个仗怎么打?常遇春说,咱们现在直捣元都,直接打到大都,一灭了它不就完了吗?朱元璋说不。朱元璋对天下形势有一套分析,他说,“元建国百年,守备必固。悬军深入,馈饷不前,援兵四集,危道也。殊非吾利。我欲先取山东,撤其屏蔽;移兵河南,破其藩篱;拔潼关而守之,扼其户槛,天下形胜入我掌握。然后进兵,元都势独援绝,不战自克。鼓行而西,云中、九原、关、陇可席卷也”。这句话什么意思?就是元朝建国将近百年了,他的大都把守一定是非常坚固的,我们要直趋到元都的城下的时候,悬军深入,粮饷跟不上,那不是我们的利,没有利的形势,这是不行的。我想怎么打?先打山东,撤其屏蔽,移兵河南,再往西,断其羽翼,给他翅膀砍了。再往西打,攻下山西,扼其户槛,把他门儿给关上。这时候,元大都就成为我们包围之中的一个孤城了,这时我们再直捣元都的话,元都必克。拿下元都我们再往西走,那关、陇可以席卷。这一套战略非常完整,最后徐达作为大将军带兵北伐,就是按照朱元璋的部署一步一步取得胜利。所以朱元璋的胜利除了有各种因素以外,他自己个人的才能、聪明才智也是非常关键的,就是运筹帷幄,料敌千里,朱元璋有这个本领。

  那么,朱元璋的成功,归根结底是什么呢?我说,有这几方面,第一朱元璋是顺应了历史的潮流,表达了当时广大民众的意愿。人民想要做什么?要推翻元朝过好日子。所以,天下大乱,都要反对元朝,他顺应了这个潮流。他不杀,他行仁义,顺应这个潮流。第二,他采取了正确的策略,就是我们讲一套正确策略,包括“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包括每个战术,他采取了正确的策略,战略和策略。第三,他有知人之明。他能够把天下贤才吸引到他的身边为他所用,你看,不论家乡的同伴,汤和还是徐达,还是常遇春,这些人,能征善战;也不论是刘基,朱升这些饱学之士,都为他服务。他有什么本事啊?但是,他有了这些人,就可以克敌制胜。还有一点,就是朱元璋本身也有卓越的才能,他本身要是一个很糊涂的人,大概他军队带不了,他也不能够成就帝位。他也是聪明过人,他能够组织千军万马克敌致胜。有了这几个原因,我想朱元璋的成功就有了基本的条件。所以,我们说,朱元璋创造了历史,历史造就了朱元璋。朱元璋在公元1368年当了明朝的皇帝,一个生气勃勃的大明皇朝从此诞生,徐达按照朱元璋的部署,拿下山东、河北,进攻大都。元顺帝,带着臣属开健德门逃走了,健德门在那儿?现在北京德胜门北土城,德胜门北的土城,健德门。明朝建立了以后,城墙往南移了,移到现在的德胜门。北边的土城这个门正对的是健德门,元顺帝又回到蒙古老家。这就是元顺帝结束了在中原90多年的元朝统治。明朝诞生以后,他的国号叫做“大明”,为什么叫“大明”呢?我们下一节再说。

  (来源:cctv-10《百家讲坛》栏目)

  (编辑:兰华来源:CCTV.com)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下一页[3] 尾页[6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其它杂谈 最新文章
给孩子讲点历史典故
危机
星际桥梁
会说话得天下
中国名山
蛇石Ⅱ-最后的献祭
动物乐园
百家讲坛
生活常识
给孩子讲点历史典故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7-03 01:23:31  更:2021-07-03 07:11:11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