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其它杂谈 -> 知道点中国文学 -> 情感七始,化动八风——刘勰 -> 正文阅读 |
[其它杂谈]知道点中国文学 情感七始,化动八风——刘勰 [第29页] |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28] 本页[29] 下一页[30] 尾页[10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知道点中国文学: 情感七始,化动八风——刘勰
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 ——刘勰“六观说” 鲁迅先生曾这样评价刘勰的《文心雕龙》,他说:“东则有刘彦和之《文心》,西则有亚里士多德之《诗学》,解析神质,包举洪纤,开源导流,为世楷式。”可见《文心》一书不仅在中华民族数千年文学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既便在世界文学宝库里也堪称瑰宝,熠熠生辉。 刘勰,字彦和。原籍东莞莒县(今山东莒县),大约生于刘宋泰始元年(公元465年),卒于梁武帝普通二年(公元521年)前后,历经宋、齐、梁三朝。所著《文心雕龙》成书于齐。 刘勰生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20岁出头就到定林寺依“沙门僧佑”生活,一是家境贫寒,更重要的是由于当时佛儒思想的影响。当时的社会是一个佛儒盛行并且合炉共冶倾向很普遍的时代,这种社会风气和现象对刘勰的人生观和文学理论、文学思想的形成都有很大的影响,他的终生不婚娶也与信奉佛儒有很直接的关系。 尽管刘勰家道没落,他还是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文化教育,到定林寺后,一住就是10多年。当时,定林寺是很有名的大佛寺,僧佑是很有名的和尚,刘勰在他搜集整理和研究《三藏经》、《法苑记》、《世界记》、《释迦谱》等工作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刘勰自幼“笃志好学”,加上在寺中研读佛经,使他“博通经论”,还“长于佛理”。 魏晋时期,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产生了许多专著,文艺领域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为刘勰文学批评专著的写作,提供了必要的准备条件。30岁后,他动笔撰写《文心雕龙》, 耗费5年多时间,到37岁时终于完成了这部巨著。当时沈约在文坛上声望很高,刘勰想请沈约给予鉴定,却无缘得见,他只好背上书稿,假扮成卖书郎,在沈约家的大门外等候。一天,沈约入朝议事,刘勰趁他上车时走上前去,把书稿呈上。沈约看罢全书,大加赞赏,认为“深得文理”,并将书稿放在案头,以便随时翻阅。从此,刘勰和《文心雕龙》才逐渐被世人所知。 《文心雕龙》即是在总结前人创作和理论成果、概括历代各种文学现象的基础上写成的。刘勰认为,前人文学理论零星片面,极欠完整,未能建立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他立志要写一部“弥纶群言”、博大精深的文学理论专著,以探讨为文之用心。 《文心雕龙》全书约37000余字,共50篇。各篇独立成文,内容上又紧密相联。分上、下两编,上编论述文学的基本原则和各种文体的源流演变,下编为创作论、批评论和统摄全书的序。就篇目的编排及其内容看,大致可分为如下几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是《原道》、《征圣》、《宗经》3篇,开宗明义地阐述了刘勰的世界观及其文学理论的基本思想,乃是总纲。 第二部分专论文体,从《明诗》到《书记》共20篇,涉及三十几种文体,包括韵文、散文以及杂文等。对每种文体,刘勰都从源流演变、定义与实质、代表作家与作品、基本特征和写作要领四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第三部分是关于文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和创作理论,也是《文心雕龙》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包括从《神思》到《总术》共19篇,研究文学创作的构思、风格、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以及创作过程和表现手法的各种问题。 第四部分为《时序》和《物色》篇,阐明文学创作和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提出了“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和“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等著名论断。 第五部分是文学批评论,包括《才略》、《知音》、《程器》3篇,分别从作家、作品及文学批评理论等方面,作了较为集中的论述。 第六部分即最后一篇《序志》,是全书的序论,说明了写作动机与目的。 《文心雕龙》系统总结了我国历代文学理论研究的成果,建立了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它以儒家思想为出发点,确立了文学的基本原则:认为“道”是文学的本源,“圣人”是文人学习的楷模,“经书”是文章的典范。把作家创作个性的形成归结为“才”、“气”、“学”、“习”四个方面。《文心雕龙》还系统论述了文学的形式和内容、继承和革新的关系,又在探索研究文学创作构思的过程中,强调指出了艺术思维活动要具体形象这一基本特征,并初步提出了艺术创作中的形象思维问题;对文学的艺术本质及其特征有较自觉的认识,开研究文学的形象思维的先河。 《文心雕龙》作为中国5世纪末一部杰出的文学理论巨著,第一次建立了中国式的文学理论体系,全面分析了文学理论的基本问题,对齐代以前文学批评理论进行了一次大型总结,也对齐代以前文学思潮和文学创作实践经验进行了一次系统探讨。它不仅较全面地总结了前人的文学创作经验及文学理论的研究成果,而且广泛探讨了文章载体、写作方法和艺术技巧等问题,严谨地评价了一些代表性作家和作品,提出了前人所未道及的许多新观点、新思想、新见解,大大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内容,并对中国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文心雕龙》论述的问题这么多,涉及面这么广,但彼此间却紧密相联,形成严密的理论体系。清人章学诚在《文史通义·诗话》中评价《文心雕龙》“体大而虑周”;鲁迅先生认为:“篇章既富,评骘遂生,东则有刘彦和之《文心》,西则有亚里士多德之《诗学》。解析神质,包举洪纤,开源发流,为世楷模。”将《文心雕龙》与《诗学》相提并论,极力推举,可见它对文学理论发展史影响之巨大和深远。 |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28] 本页[29] 下一页[30] 尾页[10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其它杂谈 最新文章 |
给孩子讲点历史典故 |
危机 |
星际桥梁 |
会说话得天下 |
中国名山 |
蛇石Ⅱ-最后的献祭 |
动物乐园 |
百家讲坛 |
生活常识 |
给孩子讲点历史典故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