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其它杂谈 -> 礼仪知识 -> 四招让你出境旅行有恃无恐 -> 正文阅读 |
[其它杂谈]礼仪知识 四招让你出境旅行有恃无恐 [第466页] |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465] 本页[466] 下一页[467] 尾页[86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礼仪知识: 四招让你出境旅行有恃无恐
2005年在世界名城(埃及沙姆沙伊赫、英国伦敦、缅甸仰光、埃及开罗......)接二连三发生的恐怖事件,给国际旅游业蒙上了恐怖主义的阴影。据统计,从去年开始,世界知名城市及旅游景点遭受恐怖主义袭击的频率达到2001年“9·11”事件后的新高。 随着中国游客出境旅游目的地快速延伸到世界各个角落,我们遭遇国际恐怖主义袭击的风险是否也在升高?有必要因为恐怖主义停止旅行的脚步吗?如何在国际旅行中做到有恃无恐? 无需停止旅行脚步 美国著名的全球城市理论学者SaskiaSassen曾指出,正是由于名城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价值更容易产生轰动效应和恐怖威慑力量,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恐怖主义形式已从以劫机为主演变为袭击世界重要城市。自新千年以来,几乎每年都有至少一次恐怖主义事件发生在著名旅游城市或景点———无论是2001年的纽约,2002年的巴厘岛,2003年的卡萨布兰卡和伊斯坦布尔,2004年的马德里,还是今年的伦敦和沙姆沙伊赫,而这些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国际影响往往尤其严重。 恐怖主义对国际旅客构成的潜在威胁、越来越突出,但这并不足以阻止人们旅行的脚步。因为惧怕恐怖袭击而减少甚至停止长途旅行,从某种意义上恰恰有助于恐怖主义的阴谋得逞。 伦敦爆炸案发生后不久,为了恢复人们对乘坐陆上公共交通工具外出旅行的信心,加拿大的一家独立研究机构———维多利亚交通政策学会就发布了一项研究报告,通过对大部分欧美国家公共交通和私人驾车事故死亡率的比较,得出结论:私人驾车交通事故在伤亡率上远比借助公共交通工具实施的恐怖主义来得危险。比如,报告中揭示的一组数据:今年7月7日伦敦地铁及公交车连环爆炸案的死亡人数,仅相当于平均6天内因自驾车事故在英国道路上死亡的人数;2004年马德里火车爆炸中死亡的191人,仅相当于平均12天内因普通交通事故在西班牙道路上死亡的人数。 事实上,许多研究都表明,虽然恐怖主义活动本身经过周密的策划,真正遭遇恐怖袭击却有着极大的偶然性,至于这种偶然性的几率,比我们一生中遭遇雷击的几率还低很多。 防恐于未然 一、目的地的选择 有专家建议,判断哪些地方真的不能去,不妨综合三家世界最知名的政府出游指导网站———美国国务院的国际旅行帮助网站,加拿大外交部的出境旅游帮助网站及澳大利亚外交部的精明旅行者网站取它们各自在同一时期发布出游警告名单的交集。 二、对陌生环境保持警觉 陌生和嘈杂的环境如机场、火车站、闹市区、旅游景点等,往往隐藏着更多安全隐患。通过直觉和观察发现这些隐患,并采取适当的行动避开它们,对在陌生目的地旅行的游客十分重要。美国作家PaulHeller在他的《国际旅行安全手册》中推荐了培养上述直觉和观察力的方法———像许多大学新闻专业对学生要求的那样,随时随地用笔记录下自己周围的所有细节。Heller说他过去是一个对周边环境极其迟钝的人,在强迫自己进行了一个月的“现场笔录”训练后,他发现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对环境的敏感程度都有了极大的进步。这样的训练对长途旅行者可谓得天独厚,在机场或火车站等候出发时,或在旅游景点的长椅或咖啡厅发呆时均可进行,没人会对你的“小动作”大惊小怪,而你甚至可以将它当做一种解闷的游戏。 在训练了感知环境的基本能力后,应该让自己的观察更有目的性:在相对封闭的公共场合(如机场、火车站、地铁、商场、俱乐部、博物馆等)了解安全出口和楼梯的位置;尽量避免在人群,特别是欧美人扎堆的地方停留过长时间,避开易燃易碎易坍塌的沉重物体;警惕身边举止和神色异常的人;友好地同陌生人交流,但在谈及自己的旅行目的,计划和行程时有所保留,远离无人看管或认领的行李,并及时向保安人员通报等等。 三、掌握紧急避险及自救技巧 尽管没人希望碰上恐怖袭击,且这样的几率也是微乎其微,但作为一名成熟合格的国际旅行者,适当掌握一些紧急避险及自救技巧仍然是必要的。在一次恐怖袭击事件中,当事人有可能面临以下一些局面——— 紧急撤离:保持冷静,按照工作人员的指导快速离开。如无人指挥,应凭借事先观察的经验,快速向紧急出口方向移动。在撤离的过程中,尽量避免靠近玻璃窗,货架等容易因挤压、震动而破碎或倒塌伤人的物体。 枪击:立刻趴在地上,有可能的话躲在一些坚硬结实的物品下面或背后,在得知危险解除前尽量不要随便乱动。如确实需要移动,应匍匐或尽量压低身体前进。 起火:有条件的话用一块湿布捂住口鼻(可利用手绢、头巾、衣物、矿泉水、湿纸巾等),由于火焰燃烧产生的烟气最先从屋顶开始聚集,因此应将身体尽量压低并快速从安全出口撤离起火现场。在试图打开一扇关闭的大门前,先用手掌及前臂试探门下部、中部和上部的温度,如果门的所有部位均不烫手,即可抬起身体缓慢将门打开撤离。如感到门的温度很高或烫手,则千万不要试图把门打开,而应寻找其他的逃离方法。 爆炸:周围发生爆炸时,应快速将身体躲藏在坚固的物体(如桌子、椅子等)下面。如身体被建筑碎片或灰尘掩埋,在仍能正常呼吸的前提下不要随便移动,因为可能导致更大的坍塌,而且移动扬起的灰尘有可能使人窒息。如果必须移动,尽量先用一块布捂住口鼻。在四周粉尘弥漫时不要试图大声呼叫,当坍塌和扬尘趋于稳定后,将身体移近建筑结构中的管道或墙壁附近,用嘴对着这些建筑介质呼救,声音将更容易传到救援人员耳中。 出血:外伤出血最佳的止血方式就是对伤口施加压力,具体操作是条件允许(随身带有简易急救箱)时,用一块消毒纱布敷在出血伤口上,用手指对伤口施加压力,持续保持压力,如纱布被血浸透,应在原来的纱布上再敷一块新的纱布,继续保持对伤口的压力,直到血止住为止。在消毒纱布上绑上绷带(如果有的话),将使止血效果更明显。如果手头没有消毒纱布和绷带,手绢、毛巾,甚至从衣服上撕下的布片都可以作为代替物,重要的是快速用布捂住伤口并对其施压。此外,采用平躺的姿势,使受伤部位的位置尽量高于心脏,能帮助伤口部位止血,也有助于保证脑部供血而防止昏厥。 灼伤:缓解轻度灼伤(小面积二度烧伤以下)的步骤是首先冷却伤口,冷却的方法可以让伤口持续接触流动的冷水,或用湿润的消毒棉纱或湿纸巾轻敷伤口,但一定不要用冰。当灼伤部位得到冷却后,如有条件,可敷一些抗生素药膏、芦荟提取物,甚至普通的保湿霜,之后用消毒纱布或绷带遮盖伤口。最后可摄取一片阿司匹林类的解热镇痛药。注意在自救过程中不要弄破皮肤上的水疱,如果灼伤程度或范围较大,在获得专业帮助前,不要试图褪去伤口上的衣物(但一定要保证衣物已停止燃烧)。 对于那些前往高风险地区或从事高风险活动的旅游者,专家建议最好能随身携带一个简易急救包,内装:六片创可贴(保护及治疗微小创伤)、六支酒精棉签(清洁伤口)、两块绷带(包扎伤口,止血)、两片阿司匹林类药物(解热镇痛)、两片异丁苯丙酸类药物(消炎)、一卷消毒棉纱布(保护伤口,止血)、一管抗生素类药膏(缓解灼伤)、一条防腐小毛巾(抵挡烟尘毒气,冷却伤口)、一瓶纯净水(清洁、冷却伤口,抵挡烟尘毒气)。 四、旅游保险 据保险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国内还没有专门针对境外恐怖袭击的保险项目。不过恐怖袭击造成的伤害可以归为人身意外伤害。境外旅行意外伤害保险能为在境外遭遇意外的旅客提供全面的救援及医疗保障,这些意外就可能包含自然灾害、恐怖袭击等突发事件导致的伤亡等。同时,游客在境外旅游如需立即入院治疗,境外旅行意外伤害保险还可为其报销医药费用,当游客需要转院或运送回国,在保额以内的费用都可以由保险公司承担。境外旅行意外伤害保险细则中与恐怖活动明确相关的内容包括个人保险费达一定额度,若所乘班机遭劫持,则保险合同的保险期自动延长至被保险人完全脱离被劫持状态为止:个人保险费达一定数额,可获得附加的国际支援服务,得到来自世界著名国际支援公司的24小时安全咨询及救援服务。因此,在向保险公司购买旅游保险时,应对工作人员表达你对旅行目的地安全的担忧,看他们能否为你推荐最合适的险种。 |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465] 本页[466] 下一页[467] 尾页[86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其它杂谈 最新文章 |
给孩子讲点历史典故 |
危机 |
星际桥梁 |
会说话得天下 |
中国名山 |
蛇石Ⅱ-最后的献祭 |
动物乐园 |
百家讲坛 |
生活常识 |
给孩子讲点历史典故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