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史500疑案: 恒社成立于何时?
恒社是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崛起的一个新型帮会社团,其名源自《易经》:“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如日月之有恒。”成员有资本家、国民党党政军警人士和知识分子。抗日战争爆发后恒社总社西迁重庆,在西部地
区的大中城市设立了分社,抗战胜利后恒社成员已分布全国以及香港、缅甸、菲律宾等地。1949年恒社随国民党逃到台湾后仍在继续活动。然而人们对于恒社成立于何年存在着多种讲法。
据恒社早期社员、该社第五届理事会常务理事郭兰馨回忆,“恒社创立于1932年。……恒社是杜月笙御用的组织工具。当时的帮会组织披上社团外衣公开活动的,它是较早的一个。由于它树立了以收徒弟、学生,组织社团的榜样,其他帮会首要人物先后跟进”(《旧上海的帮会》第300 至301 页)。
曾与杜月笙有过密切交往的四川袍哥首领范绍增也认为,1932年杜月笙创办了恒社,“这是以社会团体为名,实际上是个帮会集团,该社成员都是他的门徒”(《旧上海的帮会》第221 页)。
经恒社发起人,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陆京士校订的章君谷所著的《杜月笙传》第三册(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认为,“恒社成立于民国二十二年(即1933年——引者注)五月,一应规章制度,精神立意,全由陆京士等三五人负责筹划,并由杜月笙指定了19位发起人,……杜月笙是名誉理事长”。“加入恒社,先决条件必须是杜月笙的学生,……参加恒社的人,可获师门的庇荫,同门弟兄的合作协助,同时还有应付缓急之需的便利”。
另外,恒社另一发起人,该杜第一届理事会候补常务理事唐世昌则回忆说,“恒社正式成立于1934年”(《旧上海的帮会》第400 页)。
综上所述,恒杜成立的年代有1932年、1933年、1934年三种说法,而且发表意见的都是恒社最早的成员。除了唐世昌1934年说没有找到史实根据外,其余二说均有一定的依据。史料表明,1932年11月在陆京士等人的精心策划下恒社事实上已经成立,并推定了陆京士等9 人为常务理事、唐世昌等人为候补常务理事,设社址在法租界爱多亚路“息庐”。(也有学者认为那是一次筹备会)但恒社不同于旧式帮会,它是要以合法的社团形式在社会上公开活动,因此要等到国民党政府社会部核准和上海法租界注册登记后才能公开登场。而该社隆重的开幕典礼确实是在1933年2 月25日才举行的。
如果以开幕典礼作为该社成立的标志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尽管这样做不太科学。问题在于杜月笙、陆京士等人当时就承认以开幕日期作为成立的标志。1936年出版的《恒社月刊》第10、11期合编又名《三周(年)纪念号》,杜月笙在该号上发表《希望于恒社社员者》一文,提及“恒社成立,瞬已三载”。郭兰馨也发表了《恒社三周纪念我言》,而这时的恒社杜址已经第二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议决从爱多亚路“息庐”迁至马浪路39号了。
据此我们可以说恒社创建于1932年11月,1933年2 月25日是该社正式成立的纪念日,这样表述不知读者以为如何?
(邵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