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史500疑案: 银川的名称是怎样来的?
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是历史上著名古城,位于银川平原中部,西倚贺兰山,东临黄河,包兰铁路终点。宋为西夏都城,元至清历为宁夏路、卫、府治所。向有“塞上江南”之称。1945年由贺兰县析置银川市。1958年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驻地。
银川之名因何而来,说法不一,目前仍无定论。一种说法是“宁夏土质碱性最重,地面常呈白色,故宁夏古名‘银川’。因这一块葫芦形的地带中,常如银地一片也”(长江:《中国的西北角》,民国廿五年天津大公报馆版)。主同此说者为数不少。另一种看法认为银川地名来自对“塞上江南”美好地理景观的描述。由于其涵义丰富,音韵响亮,在人们中广泛流传,不胫而走,由自发形成而最终为官方所承认。“银川”一名至迟在明末清初已开始使用。起初,官僚文人在诗词中以“银川”形容白浪滚滚的黄河,形容贺兰山与黄河之间那些流水洋洋的灌溉渠道,以后又泛指那渠沟纵横、水漾晴光、田园密布、江南水乡般的引黄灌溉平原。例如康熙年间宁夏人解震泰在《游贺兰山》诗中,就有“连山似奔浪,黄河一带宽。城廓渺如舫,银川亦寥廓”。后三句就是对银川附近自然风光的鸟瞰写真。至清乾隆年间“银川”
已演变成为宁夏府的别名,或宁夏县附近灌区的雅号。而后府城书院亦以“银川”命名,城门牌坊也写有“银川”字样,城中也出现以银川为名的戏院(“银川大舞台”、书店“银川书局”)等等。并不像有些人所猜想的,“银川”是什么反映冰封大河或雪盖平川。至于一些地理著作,甚至现行中学地理教科书上,把银川市郊过去因排水系统混乱,而导致洼地积水、湖沼成串、土壤盐碱化严重、地面一片银白的情况,指为银川命名的由来,那更是一种想当然的误解,亟须加以纠正。银川在元明以后因一直被称为宁夏城,所以人们往往简称“夏城”。清初,民间就以“银川”作为宁夏城的别名,因而又衍生出“银城”、“银郡”等说法,这些都可算是银川城的雅号。解放后,人们说惯了容易上口而又引人遐想的“银川”这一美好地名,其它说法就不太流行了。(汪一鸣《宁夏与银川》,载《地名知识》1980年第3 期,参见《银川地名的由来》,载《宁夏大学学报》1980年第3 期)还有一种说法,则认为在今银川市1947年以前历代都没有叫做银川这个名字。(陈谢《银川城名的来历》,载《宁夏日报》1979年12月25日)
和龚在《银川地名考》一文中则主张“银川地名东来说”,认为上述关于银川得名的说法都欠妥,前两种说法难免有望文生义、牵强附会之嫌;而后一种说法则又近乎武断。文章根据史籍有关银川地名的记载,从历史地理的角度论证今银川与隋唐宁夏之银川本为同源。随着西夏国统治中心及党项民族的西迁,银川地名也就被带到了今天的银川,这就是“银川地名东来说”
的论点。银州、银川郡是西夏国的发祥地,也是西夏国开国皇帝的出生地,银州还是李继迁初建政权所在地。至于为何历代史书不称今之银川,而称其为怀远、兴州、兴庆、中兴府、宁夏等名?因为兴庆、中兴,均取兴盛宏富之义。如在其国家文献中直称其都为“银川”岂不有失国体?更何况两夏史籍无几。西夏人称“兴州”、“兴庆”、“中兴”为银川,也只限于民间口头。到明清时期,“银川”这一地名,在诗文碑记及史书中屡见不鲜,其后还用它命名。例如,乾隆十九年(1754年)所建宁夏最高学府,即名“银川书院”;二十年成书的《宁夏府志》,亦名《银川小史》;后来宁夏城里出现以银川命名的“银川舞台”、“银川书局”、“银川饭店”等。因此,依史籍材料“银川地名东来说”是建立在“同源地名的迁徙”这一根基上,是合乎情况、言之成理、可以成立的。所以今天的“银川”,在历史上不仅称过怀远、兴州、兴庆、中兴、宁夏等名,而且西夏建都以来也一直被当地人称为“银川”。(《地名知识》1981年2 期)历史上确曾置过银川、银川郡、银川城。北周保定三年(公元563 年)置银州,治儒林县(今陕西榆林东南)。隋大业时废。唐初复置,天宝元年(公元742 年)改为银州郡,乾元初复为银州。北宋崇宁五年(1106年)废为银川城。银川之名出现虽早,但不在今银川市,而在其西。“银川地名东来说”是一种新说法,也不无道理,但是否真正揭示银川名称的原义,而排斥其它各种说法,恐怕还难以下这个结论。
(王天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