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其它杂谈 -> 中国文化史500疑案 -> 金农画作哪是真笔?哪是代笔? -> 正文阅读 |
[其它杂谈]中国文化史500疑案 金农画作哪是真笔?哪是代笔? [第268页] |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267] 本页[268] 下一页[269] 尾页[55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中国文化史500疑案: 金农画作哪是真笔?哪是代笔?
与金农同时代的张庚在《国朝画征续录》中称金工诗文、精鉴赏,“年五十余,始从事于画,涉笔即古,脱尽画家之习,良由所见古迹多也”。初写竹,继画梅、画马、写佛像。“其布置花木,奇柯异叶,设色尤异,非复尘世间所睹,盖皆意为之,问之,则曰:”贝多龙案之类也。‘“金农本人60岁后也曾写出一批《题画记》,文笔清奇,出语不凡,故广为流传。观其记,使人们看到他不仅能画梅、竹,画马、画佛,且善写真。可谓从人物山水至花果园蔬,无一不能,无一不精。遂使世人对他大器晚成的绘画天才深信不疑,金农亦就一直以扬州八怪之首领,清代画坛的巨擘名垂画史。 与此同时,对金农画艺持相反看法者亦不乏其人。乾隆时期的俞蚊在他的《读画闲评》中云:“钱扩金寿门树帜骚坛,声称藉甚。客居维扬,两峰师之。惟谦每作画乞其题咏,署名其上。时人遂争购之。其实寿门固未尝有片褚寸缣之作。而张浦山《画征录》得诸传闻之误也。”俞在这里把话说得很绝,金农根本不曾作画,所传金画都系弟子罗聘代笔,而张庚在《画征录》中对金的评述纯系讹传。另一乾嘉时期的人文人谢堃在《书画所见录》中亦云:“寿门之书,行楷实佳,直人唐人之室。至于梅竹,直不堪问。”以谢之见,金似曾动笔画过梅竹,但水平是“不堪问”的。 金农的挚友杭世骏(按杭与金是同乡又是南屏诗社的同人,并于乾隆元年与金同赴北京应举鸿博,晚年亦客居扬州)在他的《道古堂诗集》中有一首《咏项均画梅歌》,先赞项均画梅不凡,可与华光比肩,接着说项“偶然耽究作诗旨,屈首金髯称弟子。髯兮爱钱不动笔,均也甘心画不止。图成幅幅署髯名,浓墨刷字世便惊。”诗中明确指出项因学诗拜金农为师。金爱钱不动笔,项心甘情愿为金代笔,在金以其风格独特的书法署款后,世人便趋之若鹜。 金农另一老友让山和尚对金作画之事有更为直率的评说。金农与其弟子罗聘合作卖画之事,让山早有所闻,金亡后,罗去杭州看他,罗于酒后认证了这些事。于是让山在为别人题跋金农的作品时,把这一段始末写上,并题诗一首:“师借门生得画钱,门生画亦赖师传。两家互换称知己,被尔瞒人有十年。”根据上述材料,有学者认为:俞蛟与谢堃都与金农无直接交往,其说恐有轻薄之嫌。杭世骏和让山异口同声地指出金不会画,所传画作为弟子项均、罗聘代笔。杭、让与金是挚友,绝不会在金死后于诗中刻薄故友,其实说到底金农这种设局瞒人的作法是玩世不恭的大游戏。在杭、让看来,死去的已成过去,活着的还年轻,要生存,故正本清源,为老友的弟子张目亦是顺理成章的。其实金本人在其题画记中亦多处提到为他代笔的学生,惟言多闪烁,如《自写真题记》中有这样一段话:“聘学诗于余,称人室弟子。又爱画,初仿余江路野梅,继而又学余人物蕃马,奇树窠石。笔端聪明,无毫末之舛焉。”在这同一本《自写真题记》中,金对项均亦有一段长跋:“项生均初以为友,尝相见于花前酒边也。一日将诗代贽,执弟子之礼游吾门。乃拜请曰:愿先生导且教之。其为诗简秀清妙,状其长身,如鹤之癯而高出一头也。 近学予画梅,梅格戍削,中有古意。有时为予作暗香疏影之态,以应四方求索者。虽鉴别若勾处士,亦不复辨识非予之残煤秃管也。嗟乎!前年得罗生聘,今年又得项生,共结诗画之缘也。“前段题记我们或者可理解为:罗是金的诗弟子,又为金代笔作画,除梅花外,还代画人物、蕃马及树石。后段题记则明确地点出项为他代笔画梅花,且连勾处士之流的鉴赏家亦莫分辨。 如此看来,金农的画室实乃一书画作坊,即在金的督导下,由罗、项作画,金作诗题署,这类作品或可称师生的诗书画合壁。金何以在题记中唯独点出项为其代笔,自有其良苦用心。这与他的《自写真题记》的背景有关。在1759年,也就是金73岁时,大概受到老友汪士慎之死的震撼,感到来日无多,遂制作并题署了一批目写真分赠友人、弟子,语多怀旧、伤感。作为老师,金不为罗聘担心,倒是为项均这个性格与画风内向,又是他最偏爱的学生的前途有所忧虑,故留此伏笔,或可对其日后独立谋生之时不无补益。 金农传世画作代笔问题,张大千、徐邦达诸先生亦曾予以指出过,如此说来,金农有无亲笔画作传世?有论者指出,检视所有能够看到的金农题署、款印皆真的作品中,有一些显然不是弟子代笔而是他晚年的真笔,如题为73岁所作的《月华图》、74岁所作的《蕃马图》,画中造型生涩勉强,处处流露出一种力不从心的迹象。可惜这类画作流传甚寡,其因有二,一是金农本来画得就少;二是金的亲笔画与代笔画在质量上有天壤之别,当时的买家与后来的藏家被其代笔画所障眼,而未能充分注意甚而误会了这类亲笔画。 金农作为一个文人画家,尽管他的亲笔画技法生涩稚拙,但却是纯粹的文人画。中国传统美学一向给予文人画以特殊的标准和地位,因此对金画不可仅以技法论。应该看到,在这类稚拙的金画中充满了一种古朴天真的趣味,这也正是近代美学家所最推崇的真挚。 传世的金农画作,哪是代笔?哪是真笔?其庐山真面目不容易识别(罗文中)书法篇《三体石经》何人所书? 《三体石经》又称《正始石经》,建于三国魏齐王曹芳正始二年,刻有《尚书》、《春秋》和部分《左传》,共约二十八碑立于河南洛阳,是我国继东汉《熹平石经》后建立的第二部石经。此经用古文、篆、隶三种不同的字体刻写,因此在我国书法史和汉字的演进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体石经》也由此而得名。石曾佚,传世的拓本皆为宋人摹本。后在清代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洛阳东龙虎滩村发掘出残石出土。1922年洛阳东大郊朱家古墩(距龙虎滩隔岸约二、三里)也发掘出三体石经巨石一方,表里刻《尚书。无逸。君奭》及《春秋。僖公。文公》经文,正面存字34行,反面存字32行,为洛阳商人所购,后凿裂为二,损二十五字。在三种字体中,古文一体历来为人们所推崇,北宋郭忠恕著《汗简》,引用《三体石经》古文有122 字,夏竦著《古文四声韵》,引用石经古文亦达114 字。但这些碑文出自谁人之手呢?历代学者众说不一。 一认为是出于汉魏间的著名书法家邯郸淳之手。萧梁袁昂《古今书评》评其书“应规人矩,方圆乃成”。北齐魏收《魏书》载江式延昌三年(514 年)上表云:“陈留邯郸淳亦与(张)揖同时,博古开艺,特善《仓》、《雅》,许氏字指,八体六书精究闲理,有名于揖,以书教诸皇子。又建《三字石经》于汉碑之西,其文蔚炳,三体复宣。校之《说文》,篆、隶大同,而古字少异。”唐人李延寿《北史》所记载的也略同上说。赞同这种观点的还有宋人王应麟《困学纪闻》、清人阎若璩《尚书吉文疏证》、清人杭世骏《石经考异》、清人孙星衍《魏三体石经遗字考》等。 二则认为是出于邯郸淳而由嵇康书写。此说流传甚广,影响至今。全祖望于《石经考异序》中首先提出此观点。近年来的数部大的著作如台湾省林尹、高明主编的1968年版《中文大辞典》“石经”条;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的修订版《辞源》“三体石经”条;俞剑华主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出版的《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邯郸淳”条;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出版的《中国美术全集。魏晋南北朝书法》“正始石经”释文等皆取此说。 三是为魏国书法名家卫觊所写。卫觊系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汉末为司空掾属,魏国既建,先后任侍中、尚书、閺乡侯。清代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中称其“鸱视虎顾,雄传冠时”。刘宋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也称其“善草及古文,略尽其妙。草体微瘦,而笔迹精熟。”魏文帝曹丕黄初元年(220 年)正式称帝以魏代汉的《魏受禅碑》,即是卫觊以金针八分书,在魏初可谓名盛一时,深得曹氏亲信。谓卫觊为《三体石经》书人源于晋人卫恒《四体书势》。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引《四体书势》云:“魏初传古文音,出于邯郸淳。恒祖敬侯(卫觊)写淳《尚书》,后以示淳,而淳不别。 至正始中,立《三字石经》转失淳法,因科斗之名,遂效其形。“清代顾炎武《金石文字记》、冯登府《魏石经考异》及近人杨守敬《魏三体石经残字跋》都主卫觊书,云:”此石经即卫敬侯书,不然,石经失淳法与敬侯何涉而载之于《恒传》耶?此亦从未经人道破者。“ 四则认为是魏国文学家嵇康所书之,嵇康是一代名士,与阮籍齐名,为“竹林七贤”之一,他的书法很有名,尤精草书。唐人张怀瓘《书断》谓“叔度(嵇康字)善书,妙于草制。观其体势,得之自然,意不在乎笔墨。”说嵇康为《三体石经》书人是依据同时代人赵至亲眼目睹。《晋书。赵至传》云:“赵至字景真,代郡人也,寓居洛阳……年十四,诣洛阳,游太学,遇嵇康于学写石经,徘徊视之不能去。”嵇康子嵇绍《赵至叙》亦云:“(赵至)年十四,人太学观,时先君在学写石经古文,事讫,去。”清人朱彝真《经义考》,刘传莹《汉魏石经考》及周贞亮《魏三体石经残石拓本跋》等皆据此主嵇康书。第五种观点认为是张揖所书。王献唐《汉魏石经残字叙》据北宋郭忠恕《汗简叙略》并改动《魏书。江式传》文字,主张揖书。 第六种认为是三国魏书家韦诞写的。吴维孝《汉魏石经考》卷三亦据《魏书。江式传》,主韦诞书,云“则正始之经其或出诞属之手欤?”韦诞之书,诸体并善,尤精署书,魏之宝器铭题,皆出诞手。又传诞作剪刀篆,并善飞白。此外,除上叙六说外,近来也有人认为《三体石经》是多人合作之作,而非一人力所能及。范邦瑾在《书法研究》上撰文《魏〈三体石经〉书人略论》提出了这种看法。从《三体石经》所刻碑文名字的字体大小、笔画写法和书法风格来看,极不相似。王国维《魏石经残石考》云:“品字式者古文、篆、隶三体似出一手,直下式者则三体似由三人分别书之,而书品字式古文与书直下式古文者亦非一手。不独书人不同,即文字亦不画一。”所以,《三体石经》非一人所书,而是由集体合作书写的,但书写人的具体名单,因原碑损毁严重,自宋以出土残石均未见有书人姓名,加上《三国志》等文献的阙载,在新的考占资料发现以前,目前也不能妄加推断。 (傅丰渭) |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267] 本页[268] 下一页[269] 尾页[55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其它杂谈 最新文章 |
给孩子讲点历史典故 |
危机 |
星际桥梁 |
会说话得天下 |
中国名山 |
蛇石Ⅱ-最后的献祭 |
动物乐园 |
百家讲坛 |
生活常识 |
给孩子讲点历史典故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