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阅读网 -> 其它杂谈 -> 百家讲坛 -> 可怜天下孩子心 -陈建翔 -> 正文阅读

[其它杂谈]百家讲坛  可怜天下孩子心 -陈建翔 [第25页]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24] 本页[25] 下一页[26] 尾页[2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百家讲坛: 可怜天下孩子心 -陈建翔

央视国际 2004年11月25日 14:48

  主讲人简介:陈建翔:教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科所副所长,家庭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社区与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著作有:《家教新主张》;《孩子的爸爸去哪儿了——父性教育四堂必修课》;《教育哲学对话》;《新教育:为学习服务》内容简介:今天我们交流一下信息时代应该怎么进行家庭教育的问题。由于我们经常跟家长们打交道,经常听到家长们声泪俱下的诉说,现在很多孩子不听话,学习成绩不好,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家长们非常着急,因为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出了问题都是天大的事。所以跟家长们打交道的过程中,就深深体会到那样一句老话,可怜天下父母心。但是我也很想跟家长们讲这样一句话,可怜天下孩子心,因为我们孩子跟父母之间缺乏真正有效的沟通,所以两代人经常的发生冲突,发生战争,这是一个没有赢家的战争,这是一个两败俱伤的战争。

  那么在这么多年进行家教研究和实践的过程中,我就反复体会到一个道理,就是观念决定命运。过去我们可能是财富决定命运,门第决定命运,后来是出生决定命运,再后来就是学历、学位决定命运,但是今天我要讲是观念决定命运。在信息社会父母最大的责任,就在于你为孩子的教育选择了什么样的观念。我们为孩子做这个,做那个,做了很多,但是也许效果并不那么好,也许我们花的那些钱,我们流的那些汗水都起不到你想达到的那个效果,为什么?我们就没有从根本上下这个工夫,就是去认识,去选择信息时代正确的教育观念。那么在信息时代家庭教育中都有什么新观念呢?首先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究竟是等孩子出了问题时才抓家庭教育,还是没有问题的时候抓家庭教育效果最好,这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其次是我们家长要把戳戳点点、批评责备、絮絮叨叨变成鼓励、表扬、赏识,就是我们对于孩子的教育首先要赏识孩子,你要热爱他,你要欣赏他。用一种赏识的心态来看待孩子,要把食指变成拇指。从食指变成拇指并不是避讳孩子的缺点、问题、甚至是错误,孩子所有的缺点、问题、错误跟我们成人的缺点、问题、错误不是一个性质,它是成长的缺点,成长的问题,没有缺点,没有问题就不是孩子。

  所以我们说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的可怜之处都是在明处的,孩子的可怜之处我们有时候根本体察不出来,我们用自己的愤怒,用自己不断的教条想法,掩盖了孩子的可怜,所以我们固然要以天下的父母为自己的父母,体恤他们的艰辛,也要让天下的孩子为自己的孩子,理解他们的无助,家庭教育应该从这种双向的理解和同情中开始的。

  (全文)

  今天我们在这里交流一下信息时代我们怎么样做家长,或者说怎么样进行家庭教育这样一个问题。那么在北京师范大学,我是带着一个家庭教育专业培训班,经常跟家长们打交道,经常听到家长们声泪俱下的这样一种诉说,现在很多孩子不听话,学习成绩不好,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家长们非常着急,因为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出了问题都是天大的事。所以跟家长们打交道的过程中,就深深体会到那样一句老话,可怜天下父母心。但是我也很想跟家长们讲这样一句话,可怜天下孩子心,因为我们孩子跟父母之间缺乏真正有效的沟通,所以两代人经常的发生冲突,发生战争,这是一个没有赢家的战争,这是一个两败俱伤的战争。那么在这么多年进行家教研究和实践的过程中,我就反复体会到一个道理,就是观念决定命运,那么什么是观念呢?我认为先进的观念是浓缩了时代精华的思想。观念不一定非得是什么新词儿,也可以是老话,但是它一定包含了新时代的新道理,观念不同于一般的知识和方法,它是一个高层次的东西,知识和方法仅仅能够解决一招一式的具体问题,而观念能够从根本上改变一个人。

  说观念决定命运,是这个时代发生的事情。过去不是观念决定命运,过去我们可能是财富决定命运,门第决定命运,后来是出生决定命运,再后来就是学历、学位决定命运,但是今天我要讲是观念决定命运。我们可以打一个比方,比如说一个门栋里住了两户人家,一户人家夫妻两个都是大学生,养了一个孩子;另外一户人家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但是也许就是因为这个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夫妻两个,他接受了时代的观念,他按照这个观念去改变自己,去教育孩子,也许他的教育效果要比都是大学生的知识分子家庭要教育得更好,结果更好,因为这样的情况我们见过的很多很多。其实在当代社会很多知识分子家庭教不好孩子,大学的老师教不好孩子,这是非常多的,所以我认为不是高学历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关键是不是你的思想方法跟得上这个时代。那么我想说,在信息社会父母最大的责任,就在于你为孩子的教育选择了什么样的观念,我们为孩子做这个,做那个,做了很多,但是也许效果并不那么好,也许我们花的那些钱,我们流的那些汗水都起不到你想达到的那个效果,那个目的,为什么?我们就没有从根本上下这个工夫,就是去认识,去选择信息时代正确的教育观念。我认为这个问题比起方法问题,比起教育技巧的问题都要重要得多,所以今天我们专门来讨论这个问题。

  我认识一个家庭,女孩子小名叫多多,那么在我们办的这样一个家庭教育的训练班上,母亲就带着孩子来了,这个母亲应当说水平是很高的,观念很先进。在我们的研讨会上,这个家长就滔滔不绝地发言,讲她的育儿体会,她的孩子也真的发展非常全面。那么有的家长就有点奇怪了,因为有的家长是带着问题来的,他是需要解决这个问题来的,他就问这个多多的妈妈,说好像陈老师讲的问题,你都很明白,甚至你有些方面比陈老师讲得还好,你为什么要来这个培训班呢?多多的妈妈就讲了一句话,她说,我认为并不是要家里出了问题,我们才来抓家庭教育,我觉得没有问题的时候抓家庭教育效果最好,我非常赞同多多的妈妈这样一个看法,实际上真的是这样,家庭教育不是说,孩子出了问题你才意识到,我们要考虑一下家庭教育的问题了,家庭教育是伴随着孩子从出生到长大整个一生的事情,是每天每时都在发生的事情,不是要专门去解决一个问题,或者说去补救一个问题,没有问题的时候也要考虑到家庭教育。

  在过去的时代,也许孩子的教育完全交给学校教育就可以了,因为那是一个模具制造、批量生产人的这样一个时代,我们把孩子交给学校,接受学校的塑造,孩子就大致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劳动者,那么今天仅仅靠这条腿是不够的,为什么?因为时代发展得太快了。我认为学校教育有几件事情做得特别好,是其他的教育形式、教育机构不能替代的:一件事情就是系统的文化知识的传授,这个学校抓得非常好;第二件事情就是基本的技能、技巧的培养很好;第三件事情,因为学校有一个班集体,那么集体意识的培养,基本的功名道德的培养,学校里抓得都很好。因为我们学校从近代学校体制建立以来,学校教育有了这么几百年的历史,它是一个非常成熟完善的体系,那么它为工业化培养人才,这个功能发挥得很好,但是到了信息社会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我们现在急需的教育资源,学习方式,学校不能很好地提供。比如说我们现在倡导终生学习,我们倡导个性化的学习,我们倡导即时的学习,像这些东西,这些需求,学校教育作为一个体系,作为一个制度,它还不能提供完备的服务。怎么办?这个时候就要依靠家庭教育。实际上自古以来,在中国的教育传统里头,家庭教育的作用都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在孩子的非智力因素,人格养成方面,家庭的作用非常重要。

  那么我想进入信息时代以后,家庭教育的功能作用会不断地增强,家庭再一次成为学习的中心,所以我们倡导建立学习型家庭。在学习型家庭里头,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是学习者,都是学习上的交流者,大家彼此都是学生,也都是老师。所以我们的结论就是在信息社会孩子的发展,按照孩子的培养要两条腿走路,一条腿就是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另外一条腿就是把自己的家庭建设成学习型家庭,让孩子在学习型家庭里头从零岁开始就得到很好的养护和教育。

  这一条是学习状态决定学习过程,学习过程决定学习结果。那么这里出现了三个概念,叫做学习结果,学习过程,学习状态。孩子的学习结果谁关心呢?家长跟老师都关心,孩子考试回来了,爸爸妈妈要问,儿子怎么样,考得怎么样,考多少分,看看,90分,100分。我们很关心学习结果,我们通常对孩子的教育、管教是通过孩子交回来的试卷那个结果展开的。但是我们要问,学习结果是由什么决定的,学习结果是由学习过程决定的,没有好的学习过程,哪来好的学习结果呢?那么谁管学习过程,一般在学校里头是由老师来控制,所以老师在孩子的全面发展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还要问一个问题,又是什么决定了学习过程?那么我们认为是学习状态决定了学习过程,学习状态是什么呢?我打一个比方大家就知道了,比方说上课铃响了,孩子们匆匆地从操场上跑回来了,那么在铃响以前,孩子们还在踢足球,他是带着踢足球那时候的那股兴奋劲,满头大汗,满脸通红地跑进教室来。但是我们的学习过程并不管他这一段,我们只管孩子跑进教室,上课铃响以后发生的事情,进了教室你才进入了学习过程,那么这个时候老师才开始负责任,我们并不去问孩子跑进教室以前发生了什么事儿,而那个时候的事情正好是出现了学习状态。

  那么我想这里特别要强调,孩子的学习状态,对于孩子进入学习过程,以及通过这个学习过程取得好的学习结果非常重要,可惜的是家长也好,老师也好,我们真的没有人去管学习状态,谁在管学习状态,谁在管上课打铃以前发生的事儿,或者说是孩子们进学校校门以前发生的事,我们都没有去管。但是正好是都没有人去管的那个东西,在孩子的学习中,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这里我要提醒我们家长,就是不要只重视孩子卷面的成绩,卷面的成绩它只是一个结果,影响这个结果的后头有很多很多原因,不能只重果不重因,你要想重因的话,你就得调整孩子的学习状态,经常鼓励孩子,激励孩子。

  那么前两天有一个家长带着孩子来向我咨询一些问题,这个孩子在学习上有一些问题,在人际交往方面有一些问题,那么家长对孩子非常不满意,当时就在跟我说话的时候,他还忘不了回过头去对着孩子用手指头点点他,你怎么样怎么样,你怎样不听话,怎样不争气。后来这个家长就问我,他说,陈老师,你看,孩子这么一个情况,我怎么办才好。我当时就跟他说,我说,孩子的问题是一个系统的问题,我们需要进行系统的思考和系统的解决,但是现在我只能给你先出一个最简单的建议,就是把这个指头变成这个指头。什么意思呢?就是把戳戳点点、批评责备、絮絮叨叨变成鼓励、表扬、赏识,就是我们对于孩子的教育首先要赏识孩子,你要热爱他,你要欣赏他。

  那么在我看来,我们对孩子不仅是一个热爱的问题,我觉得我们要敬重孩子,因为孩子一降生下来,他代表了大自然浓缩的智慧,我们要很敬重孩子。孩子的生命力,孩子的学习能力,常常是我们成人达不到的,而且常常是我们无法想像的,非常惊人,大自然在创造人的时候,所预设下来的所有心灵的窗口在孩子那里都是敞开的,而在成人那里很多窗口都关上了,所以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赏识孩子,特别是在信息时代。孩子们的学习能力比我们成人更强,我们叫做文化反哺现象。就是很多在互联网上发生的事情,孩子们做得比我们更好,好像互联网的本质就特别偏爱孩子,无论是作为大自然的精华,还是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学习者,我们都应当向孩子们学习,用一种赏识的心态来看待孩子,要把食指变成拇指。

  当然有的家长问了,那是不是我就不需要批评了,那不是这个意思。我讲从食指变成拇指是说我们的育儿观要发生一个根本的改变,批评和表扬是另外一个层次,但是有比它更高的一个层次,就是要赏识孩子,要敬重孩子。有了赏识、敬重这样一个心态,批评也好,表扬也好,孩子都是乐意接受的。其实我觉得说到这儿,我想跟家长们交谈一下,如果要说比家庭教育的效果,比家庭教育的质量的话,我想首先要比家长的眼光,就是究竟孩子在你眼里是什么样的,你眼里那个眼光就决定了孩子将来能够变成什么样,能够长成什么样。那么现在在我们这里,我们看到孩子的眼光是一种类似于宗教的、虔诚的眼光。

  因为我们看到的孩子是大自然的精华,是信息时代学习长子,我们是这样来看待孩子的,当我们有了这样一个心态以后,我们对孩子的态度就会自然而然地发生变化,就会自然而然地从食指变成了拇指,从食指变成拇指并不是避讳孩子的缺点、问题、甚至是错误,但是我要告诉大家,孩子所有的缺点、问题、错误跟我们成人的缺点、问题、错误不是一个性质,它是成长的缺点,成长的问题,没有缺点,没有问题就不是孩子。所以有的家长他也很爱孩子,但是他只接受孩子的优点,他觉得孩子特别可爱,我就爱孩子,亲得不得了,但是一旦孩子出了问题的时候,他又非常生气,非常愤怒,也就是说他还不能接纳孩子整个人格,而是只接受孩子好玩的部分,开心的部分。孩子小的时候多么可爱,我们每个家长都亲得不得了,但是一旦他长大了,学习不好了,我们就开始生气了,开始絮叨了,开始责备了,我们的心态变得越来越不好,我们原来生孩子的时候是个圆脸,养着养着我们就把自己的脸养成了长脸,脸开始耷拉下来了,我们没有了微笑,我们天天都是生气,生气。

  有时候我跟家长们交流,我说你想改变孩子吗?最简单的做法是先改变你自己的面部表情,原来都是一个愁眉苦脸的,耷拉的充满了愁容的一张脸,你这张脸就在起作用,孩子一看到这张脸,他就受到一种暗示,我是一个坏孩子,我是一个差孩子,我是一个让家长失望的孩子,我是家长的一块心病,一个包袱,要想改变孩子,先从改变你这张脸开始。孩子们希望看到你这样一张充满笑容的圆脸,改变孩子从改变家长的面部表情开始,把愁容变成笑容。

  那么在我们组织的训练班上出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孩子在课堂上写了一篇作文,这篇作文我们老师看了以后,大加赞赏,我们觉得写得太棒了,非常棒,我们给孩子以非常高的鼓励和评价,后来这个孩子带着满心的欢喜回去给家长看,他想用这篇作文来证明自己在这个训练班上取得的进步和收获,证明自己的潜力,就在旁边等家长看,家长很耐心地把这个作文看完了,看完了以后,第一句话就是说,这里怎么有几个错别字,孩子就觉得非常地扫兴。那么第二次又来训练班以后,因为我们期待着家长能够给孩子一定的鼓励,那么第二天来了以后,我们就问这孩子怎么样,回家给家长看作文了吗?这个孩子就很无精打采地说,看了,怎么样?家长表扬你了吗?没有,家长说什么了?家长说,这篇作文里还有好几个错别字,还有几个标点符号写错了。那么这里就引申出一个道理来,究竟是那个错别字重要,还是孩子写作文的那样一个心态,一个热情重要。

  其实很多孩子都有写作的天赋,就是因为我们类似这样一个教育方式,我们老是挑毛病的方式,孩子不论写得怎么样,我们都能挑出毛病,哪有挑不出毛病的作文呢,天底下没有挑不出毛病的作文,你拿著名作家的文章你来挑,总是能挑出毛病的,你拿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来挑,能挑不出毛病吗,你要想挑毛病,全世界遍地都是,但是我这里要讲一个教育的态度,教育的思维方式,不去挑他的毛病,而是要更重视他对语文的热爱,首先保持住他这样一种热爱的心态,鼓励他,然后在他拥有了这份鼓励以后,当孩子有了这样一个接受批评的准备了以后,我们再来具体讲这个字和那个标点符号的问题,要分得清什么是轻的,什么是重的。

  我们经常打一个比方,说现在有些孩子接受的批评、责备太多了,被泼的冷水太多了,在学校里泼冷水,在家里还泼冷水,就是说好比他的心里头有一团柴火,这团柴火都是新柴火,都打湿了,积年累月被泼冷水,所以老是处在湿柴火的状态,所以他老是燃烧不起来,他对任何事物都缺乏热情,缺乏激情。我们古人讲“哀莫大于心死”,缺乏这种热情,缺乏这种激情,比少认几个字,少懂一点知识更可怕,他没有激情,对什么都不热爱了,这个特别可怕,而这种局面的造成就是因为我们很多家长经常给孩子泼冷水。我们现在的教育理念是要让头脑像火把一样燃烧起来,而不是成为装水的容器,自己的头脑要燃烧,但是大家想一想,这样一堆经常被泼冷水的这么一堆柴火,它怎么燃烧呢?它燃烧不了。我们如果把孩子状态的激发看作是一个熊熊燃烧的大火的话,那么一定要让这堆柴火变干,变干的办法就是经常给这堆柴火以阳光,而不是泼冷水。我们有时候为了一个字,影响了孩子整个写作的兴趣。

  所以有的时候,我们批改孩子作文的时候,其他一些老师有时候就看不懂,就问,陈老师,你对这篇作文谈了那么多优点,可这篇作文里头有好几个错别字,你怎么没有说呢。我说不着急,因为孩子现在身上储存的热量不够,阳光还不够。我现在需要的就是表扬、表扬、再表扬,鼓励、鼓励、再鼓励,等到他心中充满了更多的温暖,更多的能量,更多的阳光以后,这个时候我才跟他再讨论一下,这一句我们怎么表达更好一点儿,这个字有没有写错,这个标点符号用哪个标点符号更好,那么这些都是技术性的问题,先解决的是一个他热爱不热爱的问题,我们不能因为一个错别字,一个标点符号,丧失了孩子对于写作的热情和信息,那么这个损失就太大了。

  那么这条道理讲的是面揉得太多了,容易成死疙瘩。我们会揉面,我们以前少不了要做馒头,做面,包饺子都少不了要和面,要揉面,那么这个和面,揉面,最后做得效果好不好,其中很重要要有一个环节,就是当面揉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要把面放在那儿,搭上一条湿毛巾,让这个面醒一醒,我们叫做醒面。其实我们可以把这个生活中的场景用来比喻今天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我觉得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就是光揉不醒,不停地揉,两只手不停地捣,没有片刻醒面的工夫。为什么不醒面?家长就怕孩子,我一放手,你就掉下来,我得不断地盯着你,不断地说。揉面的方式有很多,揉面的工具有很多,比如说最粗暴的揉面是怎么揉的呢?伸手打耳光,就开始有家庭暴力了,这也是一种揉法;还有一种不用手揉,但是用嘴揉,絮絮叨叨,没完没了地说,批评责备,说的孩子耳朵根都起了茧子,这叫用嘴揉;第三种揉法用眼睛揉,嘴里虽然没说,眼睛老盯着。

  我们接受过这样一个孩子,已经是初三了,今年该高一了,他来参加我们训练营的时候,我们训练营有那么多的孩子,还包括小学的孩子,他已经是初三的孩子了,已经是人高马大了,但是他的家长,他的妈妈形影不离地跟着他。当时我们就很奇怪,你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呢?其他的孩子家长都没有来,就是你一个家长老跟着他,包括吃饭都跟着他,她说,我放心不下,她说,陈老师实话告诉你吧,为了这个孩子,我都辞职了,我都没工作了,现在我成为一个全职家教,天天跟着他。那么我们跟他讲这个道理,就是你不能老盯着孩子,你得给孩子一个空间,但是这个家长就是接受不了,还是盯着。盯来盯去实际上孩子不会有太大的变化,紧盯着这个孩子他是长不大的,因为你一盯,孩子的空间就小了,你盯得越紧,孩子的空间越小,孩子的成长需要自己去创造,去拓展空间,你空间有多大,孩子飞行的能力就有多强,盯得太紧,孩子就没有空间,他就不能飞了,给孩子空间非常重要。

  那么在我看来,我们很多的成人,或者说大多数的成人,我把他归纳为左脑人,反过来我认为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是右脑人。右脑人跟左脑人有什么区别呢?我把右脑叫做哲学脑,或者叫大智慧脑,把左脑叫做经济脑,或者说是小聪明脑。左脑不是没有聪明,它很聪明,但是它这种聪明是有限度的。右脑正好相反,它看起来是比较笨,呆呆傻傻的,语言不利落,但是它储藏着大智慧。孩子刚刚降生,他是大自然的精灵、精华,所以孩子刚刚降生的时候,婴儿,幼儿甚至是少儿初期,他都是非常有智慧的,这种智慧不是人类文化学的智慧,而是大自然创造人的智慧,他的学习能力是非常强的。但是有一个问题,他这种大智慧不太擅长用语言来表达,左脑是负责语言的,是负责程序逻辑的,所以左脑人特别会用语言来表达。

  而我们日常的生活交流,孩子跟家长之间的交流都是通过语言来进行的,所以这就造成一个情况,右脑人跟左脑人在一起的时候,孩子跟家长在一起的时候,处于一个天然的劣势,孩子不会表达,不会说,我们成人太会表达,太会说了,我们除了有天然的生理上的优势之外,还有天然的语言上的优势,所以孩子在我们面前,他没有更多的权利,没有更多的能动性。所以我们一定要记住这一点,一定要防止滥用这样一个先天的生理优势和语言优势,因为语言的优势不一定是真正的、真理的优势。我们能说,但是我们说得不一定对。其实很多时候是孩子们做得对,但是我们通过我们的语言作用,通过强化语言的作用,甚至是有时候是通过强词夺理,我们来争取这样一个主动权,我们来保持对孩子的批评的权利,孩子有时候做得对,但是我们更能说,所以这样就产生了一个天然的不平等。其实大多数时候我们过分地滥用了语言的力量,所以就造成了孩子对我们反感、厌倦,所以就造成了孩子跟大人之间的冲突。

  有一次,有一个家长,向我咨询,他说了很多孩子身上的问题,后来我听着听着,我算是听明白了,我给他一个建议,一周之内,不要动用你的嘴,不要动用你的嘴去说孩子,去管教孩子,尽量少说话。这个家长听了就很奇怪,这是为什么?我说,你不问为什么,你试试看,用一个虚拟的胶条把自己的嘴封起来,坚持一周看看,怎么样,你非要对孩子说什么,你就用最简单的话说就完了,而且尽量不要用嘴去管教孩子,甚至有的时候,你非要怎么样的话,你给孩子写一个便条,就是不用嘴,就是闭嘴。这个家长照我的话去做了,后来他跟我说,他说,陈老师前两天我都坚持住了,第三天我就不行了,第三天我那个胶条就开了,我憋不住。所以我现在说起来,这是一个二律悖反的问题,是一个矛盾的问题。

  我们特别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但是我们特别管不住自己的嘴。告诉大家,很多时候对孩子的伤害,是通过嘴来完成的。我们很多家长批评孩子的话,斥责孩子的话叫做随口而出。我发现现在很多家长说话已经丧失了原来的目的,因为你说话无非是想教育孩子,但是实际上每一次说话都起不到教育的作用,给自己添堵,给孩子添堵,那说话的嗓门越来越高,说话的时候那个气头越来越足。所以我想,作为成人,我们的语言系统非常发达,但是越发达,越要慎用语言,因为用得不好就很容易让语言伤害到孩子,跟孩子的交流一定要设底线,这个底线就是孩子的自尊心,伤到这个底线,教育就变成了非教育,就变成了反教育。所以总体来讲,就是我们成人跟孩子,右脑人跟左脑人要成为平等的人,我们要进行平等的交流,让我们的教育,让我们的语言力量,更能够发挥好的作用。

  那么刚才说到语言的这样一个天然的优势,语言的正确应用和滥用的问题,现在说起来,我是非常同情很多孩子的这样一个遭遇。我们老话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其实在我看来可怜天下孩子心。我们父母关心孩子,起码我们还能够比较充分地、比较主动地表达我们的意愿,甚至当我们做得不好,做得不对的时候,我们也能够强词夺理,孩子没有这个特权,孩子总是处于被批评、被责备的这样一个地位上。

  我记得孩子小时候,有一件特别有趣的事情。大概是孩子两、三岁的时候,就是我们天天给孩子洗脚,那么洗脚用的是热水,热水的温度是我自己来感觉的,我觉得水怎么样,这个温度可以了,但是每一次把孩子的脚放进盆里的时候孩子就说烫烫,我说不烫我都试过了,不烫,孩子说烫,我说不烫,烫,不烫,后来孩子悟出一个道理,烫就是不烫,不烫就是烫,就是说孩子在我们这样强制的教育方式地下,他过早的掌握了这种辩证法,烫就是不烫的辩证法,所以现在回想起来,我们真的就强迫孩子接受了成人的那套习惯,那套行为准则太多了,我们的皮肉多厚多糙我们怎么能感受真正孩子适宜的温度,孩子的皮多嫩,所以我们觉得不烫对于他来说不一定是适合,我们非要说就是不烫,那孩子也没有办法,他只好认为烫就是不烫了。所以这样家庭教育中这样荒唐的事情经常出现,经常发生,所以这里要求我们时刻要有一个警觉,要有一个警觉,当我们跟孩子进行交流的时候,我们是不是滥用了一些天然的优势,我们是不是把自己的习惯,自己的行为框架,强套给孩子了,那么这个时候孩子的处境就很不好。就是说,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的可怜之处都是在明处的,孩子的可怜之处我们有时候根本体察不出来,我们用自己的愤怒,用自己不断的教条想法,掩盖了孩子的可怜,所以我们固然要以天下的父母为自己的父母,体恤他们的艰辛,也要让天下的孩子为自己的孩子,理解他们的无助,家庭教育应该从这种双向的理解和同情中开始的。

  (来源:cctv-10《百家讲坛》栏目)

  (编辑:兰华来源:CCTV.com)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24] 本页[25] 下一页[26] 尾页[2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其它杂谈 最新文章
给孩子讲点历史典故
危机
星际桥梁
会说话得天下
中国名山
蛇石Ⅱ-最后的献祭
动物乐园
百家讲坛
生活常识
给孩子讲点历史典故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7-03 01:23:31  更:2021-07-03 05:21:38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