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其它杂谈 -> 礼仪知识 -> 一些常见的礼宾活动 -> 正文阅读 |
[其它杂谈]礼仪知识 一些常见的礼宾活动 [第664页] |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663] 本页[664] 下一页[665] 尾页[118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礼仪知识: 一些常见的礼宾活动
一、 迎送 迎送的安排,视来访者的身份地位,都有一定的规格。有时,为了表示双方的特殊关系,对迎送可破格安排。据师哲同志回忆,毛泽东主席1949年12月16日每一次访问苏联抵达莫斯科时,苏方的礼仪规格很高。有意安排专车在正午12时车站大钟敲响时进站。在车站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当在下午,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会见毛主席。斯大林和全体苏共政治局委员在办公室门口站成一排,欢迎毛主席和其他中国客人。据说,斯大林一般是不到门口迎接外宾的。破格的接待反映了当时中苏两国的友好关系。1993年初,美国总统布什访问莫斯科。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到机场迎接,当时天气寒冷、雪花纷飞,在机场未举行任何欢迎仪式,外电反映"布什受到的礼遇的低调的"。 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抵达首都时,被访国一般都要给予隆重正式的欢迎。如果贵客要先在边境城市停留,则还要视情况派适当人员前去会同当地官员迎接。欢迎仪式由主方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主持。有许多国家是在外宾下飞机(火车)后,即在机场(或车站)举行仪式。也有的是在外宾抵达的当天或次日,在特定场所,如总统府、王宫、议会大厦、大会堂或国宾馆的广场举行仪式。欢迎悬挂两国国旗,铺红地毯。当来访元首或政府首脑到达时,主方的元首或政府首脑即与之握手,双方互致问候,来宾接受献花。当主人陪同贵宾在检阅台或其他指定位置站定后,乐队开始奏两国国歌,并开始鸣放礼炮,国家元首21响,政府首脑19响。歌起炮响,歌落炮停。然后仪仗队队长趋前报告,请示检阅。来访国宾在主人陪同下检阅陆、海、空三军仪仗队。检阅后,主人向客人介绍前来欢迎的其他高级官员,有的国家还安排与各国驻当地的使节见面。客人也向主人介绍主要随行人员,并与欢迎群众见面。来访国驻当地的外交使节和官员等也参加欢迎仪式。有的国家还安排致欢迎辞和答辞,也有的由来访者散发书面讲话。 有的国家在外国元首或政府首脑的专机进入国境或离机场100公里处,派战斗机为专机护航。战斗机向主机发致敬信号,编队飞行至机场上空。主机下降后,护航机绕场一周后离去。但是,这种护航的安排已日渐减少了。 从机场到宾馆沿途,安排警车与摩托车队开道护送,一方面保证了贵宾车队的畅通无阻,又起到了礼仪作用。 欢迎仪式的具体安排,各国视各自情况,有所不同。由于国际上各国领导人的互访活动日益频繁,这方面的安排有逐渐简化的趋势。但总的来说,都要求能显示出隆重热烈的友好气氛。 美国总统欢迎外国元首或政府首脑的仪式在白宫南草坪举行。这一仪式,由华盛顿军区、白宫与国务院合作安排。仪式开始前半小时,仪仗队便在南草坪的汽车道上整队准备受阅。仪仗队由乐队先导,在鼓乐声中纵队行进,走进南草坪指定地点。参加欢迎仪式的人员在仪式开始前20分钟到达白宫,由国务院礼宾官引进休息室稍事休息,在仪式开始前5分钟到达指定地点。总统通常在贵宾到达前三四分钟到来。总统来时,仪仗队队全体立正,举枪致敬。当总统走向检阅台时,乐队秦《欢呼领袖》乐曲。贵宾由国务院代表陪同,乘车从西南门进入白宫,在红地毯上停车。此时仪仗队肃然立正,军乐齐秦。总统与外国贵宾互致问候并合影后,一同走向检阅台,仪仗队向他们举枪致敬。随着乐曲的奏起,礼炮开始响起,以每三秒钟一发的速度连续鸣放21响。礼毕,总统陪同贵宾走下检阅台检阅仪仗队,指挥官在贵宾右侧随行,在检阅过程中,乐队奏进行曲。当总统陪同贵宾走回检阅台,仪仗队再次举枪致敬,贵宾还礼后,指挥官敬礼报告: "仪式完毕。"然后把仪仗队带开。总统便走到话筒前,正式致欢迎辞,贵宾致答辞。此后总统陪同贵宾进入白宫接见官员。当总统与贵宾离开检阅台走向白宫时,乐队鸣号奏乐。 在我国,当外国元首或政府首脑离开首都去外地参加访问时,由当地行政首长出面迎送,中央由高级官员陪同前往。除了有时有群众欢迎场面以外,一般不再举行正式的欢迎仪式。 如有过境的外国元首或政府首脑抵达时,所在国政府往往派适当的高级官员前往机场迎送款待,安排来访者在贵宾室休息,有的还在机场设宴招待。1969年9月11日,周总理与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为解决两国关系的紧迫问题,进行了会见,就是在北京机场举行的。 当外国元首或政府结束访问、离开首都时,应组织相应的欢送。有的国家还为此举行欢送仪式,其程序类似欢迎仪式或加以简化。 我国目前做法,当外国元首或政府首脑来访抵达北京时,由政府陪同团团长(一般为部长或副部长)前往首都机场欢迎,并陪车送至钓鱼台国宾馆下榻。然后在当天或次日,在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东门举行正式隆重的欢迎仪式。如遇天气不好,则改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内中央大厅举行。 当来访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结束访问、离开北京时,由国家主席或政府总理前往宾馆送行,与之话别。据说1954年印度总理尼赫鲁来访,当时中印关系很好,临行话别时,毛泽东以屈原的两句诗"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相赠,传为佳话。领导人话别后,贵宾由陪同团团长陪车前往机场头送行。除了非洲和阿拉伯国家的驻华使节有参加迎送该地区来访贵宾的习惯外,我国外交部礼宾司一般不主动通知各国驻华使节参加迎送,而只安排来访国的驻华使节和外交官参加。 除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外,其他外宾,如议会代表团、内阁部长、地方行政首长、以及社会知名人士等的迎送,亦均应有一定的规格。一般来说,应由邀请单位的负责人或代表出面迎送,不举行正式的欢迎仪式。对于从不同国家同时来访的客人,其身份地位相似的,还应适当注意规格的平衡,避免厚此薄彼。对于有互访关系的来宾,还可以参考对方接待我人员时的规格,适当讲求对等。 对于双方关系比较密切、熟识友好、常来常往的客人可视不同情况,以亲切友好的方式,表达迎接老朋友的高兴心情,或送行时的良好祝愿,不必过分拘泥于一般迎送时的礼宾程序。 对于常驻的外交使节到离任,按照国际通常做法,由驻在国外交部礼宾司官员到机场迎送。有的友好使节之间也有迎送活动。 本国元首或政府首脑出访,一般应将起程时间通知往访国驻本国的使节,以便其前往送行。 做好送往迎来的有关组织工作十分重要。因此,需要有细致周到的安排,逐项加以落实。飞机的起降时间应准确掌握,与机场应保持密切联系,如有变动,应及时通知有关人员调整安排,以免接机人员措手不及或在机场久候,造成不快。要准备好机场贵宾室,以便主方迎接人员和使节在稍事休息;或送行时贵宾等候登机使用。在迎接时,应由专人负责将来宾行李及时运研究员宾馆,以便来宾到达住地后,及时换装参加下一场活动。临走时则要把行李及时无误地运达机场,以便贵宾离开时随机运走。大型代表团抵达时,应尽可能迅速安排好每个客人的人坐车次序,将坐车号和主住房号迅速通知每个人。对出入国境的必要手续,应协助客方逐项办妥。有一次,我有关人员不慎忘了将离境外宾的护照带去机场,到机场发现后,时间已晚,弄得十分紧张被动。如外宾乘坐他们本国的专机来访,应由有关方面做好专机的保卫工作和外国机组人员的接待工作。如外宾乘坐班机或火车,则应尽早订妥机座号或车票,保证其按时起程。如临时因故推迟起飞,应在机场安排好客人休息、用餐等。凡此种因故推迟起飞,应在机场安排好客人休息、用餐等。凡此种种,都很具体繁杂,但对于保证外宾的行程畅通、旅途愉快、访问成功,都会有积极的作用,应努力做好。 二、 会见与会谈 在国际效中,会见与会谈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交往方式。因为,它既具有礼仪性,又具有实质性。它有广泛的适用范围,可以在不同的层次和各个不同方面的人员中进行。 国家领导人之间的会见与会谈,无疑具有最为重要的性质。在历史上,一些国家领导人之间的会见与会谈,曾经就对当时各国人民命运攸关的重大的问题,折冲樽俎,达成妥协与谅解,成为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事件。1972年2月21日,当美国总统尼克松到达北京的当天,毛泽东主席就邀请他到中南海寓所。双方进行了一个多小时会谈,研究了中美关系的根本问题,决定了进行了一个多小时会谈,研究了中美关系的根本问题,决定了日后需讨论的那些重大实际问题。其后,周恩来总理又同尼克总统先后进行了大约15小时的会谈。据说,所有这些会见与会谈,有时显示得轻松而又有幽默感,双方领导人都相继引用诗句,彼此开着玩笑;有时又毫不掩饰政策上的分歧而坦率陈词。但总的说来,双方保持了友好、礼貌和相互尊重的气氛。这些会谈的结果,产生了著名的"上海公报",揭开了中美关系史上新的一页。标志着两国关系正常化进程的开始,为以后中美关系的进一步改善和发展打下了基础。 除了国家领导人之间的会见和会谈以外,国际上每天发生的各种会见或会谈,成百上千。它们有政治的、外交的、经济的、贸易的、文化交往的以及其他各个领域的,而且又分各种不同的层次,在全世界各地广泛进行。国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很多都要通过有关人员之间的会见和会谈来解决。就礼仪的角度说,会见会谈可以略分成以下几种: 1.礼节性拜会(courtesy call)一个国家的代表到另一个国家访问,在抵达并安顿就绪后,前去拜会东道国的主人。一个国家的使节,在赴任到达驻当地的各国使节。这种拜会具有较大的礼仪性,一般称之为礼节性拜会。 2.回拜(return call)在礼节性拜会之后,主人又到客人住所回访,以表示相互新生友好之意,即为回拜。不过,由于时间紧、活动多,这种安排有时被简化了,也是可以理解的。到任使节拜会驻在国官员之后,后者可以不必回拜。使节之间,一般应当回拜,但也可视情况以其他方式对新到任者表示欢迎之意,而免去回拜。 3.正式会谈(official meeting; official talk)是双方就实质性的问题,交换意见、进行讨论、阐述各自的立场,或为求得某些具体问题的解决而进行的严肃而正式的会谈。例如,领导人进行国事访问,都要进行一次或几次正式会谈,就双边关系中的重大问题和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进行交谈磋商。各国外交代表之间也经常要进行各种性质的会谈。1955年8月1日开始的著名的"中美大使馆会谈"曾先后在日内瓦和华沙两地进行了15年之久。各国贸易代表,各国企业、公司之间关于商务、经济合作等方面的会谈,也具有正式会谈的性质。 正式会谈一般是双方身份相当的人员之间进行,由有关人员参加。有时还举行领导人之间的"单独会谈"(private meeting);如果问题涉及许多方面,则可以分组进行会谈。这些都属于正式会谈的范围,可以由双方商量进行。 4.接见(receive) 由国家领导人或高一级的官员出面会见来访者叫接见。 5.召见(summon) 驻在国的高级官员,因某些事务或交涉,主动召开有关国家的使节前来会见,称之为"召见"。 6.访谈(interview) 领导人或高级官员接受记者或其他新闻媒体人员采访,发表谈话或回答问题之谓。 7.辞行拜会(farewell call)常驻使节离任前,拜会驻在国政府官员、有关人士和其他国家驻当地使节,向他们告别,谓之"辞行拜会"。有时因时间关系,来不及一一拜会,也可以举行告别酒会。临时出国人员离开访问国时,可视情况以适当方式向东道主告别。 以上只是大体上的分类。由于现代国际交往的繁杂,实际上各类会见、会谈,已难于明确界定。例如,在礼节性拜会时,已就实质问题进行了会谈。有时将第二次会谈安排在客人所住宾馆进行,也就含有回拜的意思。为简便计常把它们统称为会见或会谈。 会见、会谈,一般均经双方事先约定。"不速之客"通常是没有的。如果你想见对方什么人,应先打电话或以其他约会为由,否则对方可以以有其他约会为由,拒绝会见你。在访问他国时,会见或会谈的时间,可在商谈访问日程时排定。由于会见、会谈在任何访问中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排定日程时,应把它放在重要位置上,使其他次要的活动服从于会见、会谈的安排。遇有一次会谈谈不完,有继续会谈的必要时,应做出相应的安排。 正式会谈会谈人员,亦应事先商定。在一般情况下,各方参加人员的名单、职务等,由各方自定后,只要通知对方并取得大体平衡,就不会产生什么问题。但在特殊情况下,有时也有总是例如,英国方面曾经提出,要香港当局作为正式代表参加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会谈,搞"三脚凳"的把戏,使双方对与会代表的安排一度未能达到一致。 在国外,一般公务性的会见,多在主人的办公室内进行。座位的安排,可视办公室的条件和谈话的方便,加以布置。 美国总统会见外宾,大多在他的椭圆办公室里进行。总统与客人分坐壁炉两边,进行谈话。 在我国,一般公务性会见,大多在会客室进行。重要的会见,为便于拍照等,通常是主人和主宾均正面就座其他客人和主方陪见人员在两侧按序就座。 正式会议通常用长方形或椭圆的桌子。双方相对而坐。主谈人坐在正中间,他的两侧为各自的代表团成员。译员通常坐在主谈人的右侧,也有的国家坐在后边。如以会议室的正门为准,通常主方占背门一侧或左边一侧。客面向正门或在右边一侧。 正式会谈,在会扬挂两国国旗或在会谈桌上放置双方小国旗。在每个人的位置上放置座位卡。并放一些纸、笔以及水杯和矿泉水。如会谈时间过长,可在休息时,上咖啡、茶及小点心等。 如会谈参加者只有少数人,亦可考虑不用长桌,而只用沙发。座位排列可参照会见的办法。 双方合影,事先应排好合影图。合影图一般由主人居中,以右为上,主客双方间隔排列。如人数众多,可排成数排,并事先准备好后排站人的梯架。摄影师要注意使所有人都摄入镜头,两端最好由主方人员把边。 三、 向纪念碑或陵墓献花圈和植树 国家领导人到别国进行正式访问,日程上常常有向被访国已故领袖、民族英雄或无名战士的纪念碑或陵墓献花圈的活动。国宾来我国访问,通常是向人民英雄纪念碑献花圈;访问越南是谒胡志明墓;访问缅甸是谒昂山墓;访问巴基斯坦是谒真纳墓;访问印度是向甘地墓献花;访问孟加拉是向民族烈士纪念碑献花圈;访问埃及时,是向无名战士纪念碑以及纳赛尔和萨达待的基南花圈,等等。 但是,在个别情况下,由于墓(碑)的政治历史背景,也可能出现不宜于安排此类活动的情形。所以对墓碑的政治历史背景事先应有所了解。例如,日本的靖国神社中供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死的日本人的牌位,其中有对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负有严重责任的战争罪犯牌位。日本人民为此有反对参拜神社的斗争,外国访日代表团或人员当然不宜于前去此地。 各国向纪念碑或陵墓献花圈的礼仪程序大致是:现场安排有军乐队和仪仗队。代表团由主人方面的高级官员陪同。仪式开始时,乐队秦乐,花圈由礼兵抬着走在前面。谒碑(墓)人由陪同人员陪同,随行于后。仪仗队分列两旁,持枪致敬。当礼兵将花圈放置于碑前时,主献人可上前扶一下,或者整理一下花圈上的飘带。然后稍退几步,肃立致敬。致礼毕,绕场一周。有的信仰宗教的人,还为死者祈祷。 参加仪式,一般应着素色服装。肃立致敬时应脱帽(军人若不脱帽应行举手礼)。 花圈飘带上的题词,按我国习惯可"XXX永垂不朽"或按国际通常写法"献给XXXX"。在XXXX人名前是否加什么形容词,则需根据实际情况参照当地习惯拟定。 有些国家的陵墓建立在寺院内,谒墓时有其独特的宗教仪式。不信教者前往谒墓,可不做某些宗教动作,但应遵守一般的风俗习惯,如进入清真寺要脱鞋等。 有些国家还为来访外国领导人安排植树活动。例如,在印度向甘地墓献花后安排植树,在巴基斯坦,外国领导人访问首都拉瓦尔品第要在后山公司植树,并设植树人名牌,以资纪念。我国十周年国庆时,曾安排各国领导人在钓鱼台国宾馆植树。现在,在十三陵有"友谊林"。此项活动,不但是友谊的象征,而且对于倡导绿化,提高环保意识都有好处。 四、 签字仪式 国与国之间缔结条约、协定,要经过双方全权代表签字。国家领导人之间互访时,发表联合公报、联合声明,一般也要签字。两国政府的有关部门之间的经济、贸易、文化、科技、航运、侨务、体育等各项业务达成的协议、协定、议定书,也要经过签字。不同国家的企业、团体之间就合作项目达成的协议、合同、契约等也要签字才能有效。所有这些经过双方代表签字的文本(有时还要经过其他必要的批准手续),对双方具有约束力,为国际法所承认,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 凡重要的条约、协定、议定书以及联合公报、联合声明和重大合作项目的协议书、合同等签字时,一般要举行签字仪式。属于一般性质的协议书、合同等,也可以由双方代表分别签字,然后交换文本;或者双方代表在一定场所会齐签字,而不举行仪式。 各国间的条约、协定、议定书以及联合声明、公报等的签字代表,均须具有相应的身份。和平条约、互不侵犯条约、友好合作条约、友好同盟条约等,通常由政府首脑或外交部长签字。1945的2月11日英、美、苏三国在乌克兰名城雅尔塔签订的会议公报和协定,对战后欧洲和世界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其签字代表即为三国首脑丘吉尔、罗斯福和斯大林。1945年9月2日,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以及日本帝国大本营,在日本投降条约上签字是日本外相重光葵和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1996年4月26日,中、俄、哈、吉、塔五国在上海签订《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是由五国的国家元首江泽民、叶利钦、纳扎尔巴耶夫、何卡耶夫、拉赫莫诺夫签字。新中国历史上的中苏、中尼、中缅、中蒙、中朝、中阿(富汗)、中柬等国之间的友好条约,我方分别由周恩来总理或陈毅外长签字。其他有关经贸、文化、科技的合作协定等,则视不同情况由政府总理、有关副总理、有关部长或外长签字。 两国之间签订条约、协定,双方签字代表通常须具有全权证书,在签字前双方互相校阅全权证书。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1990年12月2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规定,下列人员谈判、签署条约或协定,无须出具全权证书; 1. 国务院总理、外交部长; 签字时,应按国际惯例,遵守轮换制。在双边条约中、双方签字处在文本上呈左右并列状,以左方为首位。在各自保存的文本上,其签字处即在左边首位处。正式签字时,每个国家的代表首先在本国保存的文本,即签字处在左边的文本上签字。之后,包括几种不同文字的文本,均需一一签字。助签人员应协助文本翻页,指明签字处,防止漏签。签完本国保存的文本后,由双方助签人员交换文本,然后各方代表在对方保存的文本后,由双方助签人员交换文本,双方代表(签字人)交换文本,并相互握手,随后上香槟酒同参加仪式人员共同举杯,以示庆贺。 多边公约的签字,以文本所使用的主要文本为准,各国按国名的字母顺序依次签字。也可由公约保存国的代表首先签字,其他国家再按一定顺序轮流签字。签字仪式上,可只设一个座位,由各国代表轮流上去签字。如签字的只有少数几个国家,也可按数设座。 条约、协定签字后,通常尚需由有关国家,按国家法规定,经国家权力机关批准。根据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约程序法》的规定,我国同别国签订的友好合作条约、和平约以及有关领土和划定边界等的第六约和重要协定,须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常务委员会的决定予以批准。其他协定和具有条约性的文件则按不同情况由国务院核准、送外交部登记或报国务院备案。 条约、协定经批准后,缔约双方尚需履行互换批准书的手续或以外交照会方式相互通知后生效。 交换批准书的手续,通常在缔约国另一方的首都,由双方代表履行。 五、开幕式 各式展览会、博览会、交易会,往往都要举行开幕式。各种工程项目的开工、竣工、援建项目的交接、纪念物的落成,也都有一定的仪式。 展览会的开幕式通常由主办一方主持。如东道国主办,则由东道国负责主持开幕式,邀请有关国家的代表团或使节参加。如系出展国主办,则由展览团主持开幕式,邀请东道国有关官员出席。国际博览会、国际商品交易会,均由东道国一方主持开幕式。 在双边交往中,一些重要的、规模大的展览会开幕、或重要工程项目的奠、落成和交接仪式等,一般应请东道国的领导人出席,有时还邀请有关国家派政府代表团参加。有的则借有关国家领导人来访的机会,举行比较隆重的仪式,请双方领导人出席。会场悬挂两国国旗,双方致词,然后由双方领导人剪彩揭幕。展览会的主持人应陪同领导人参观讲解,有时还举行简单酒会。如系纪念物揭幕仪式,则可由领导人铲土奠基或植树纪念。现场还应备签名薄,请领导人和来宾题词或签名留念。出席仪式者对题词应事先有所准备。 如系大型的国际博览会,会场可悬挂各参展国国旗。领导人可适当安排到各国展馆或展台参观。 我国派团出国参加国际性大型博览会,有时遇到台湾方面料派团派人参加。在这样的情况下,应注意避免在挂旗、挂旗等方面出现"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现象,应尽可能争取事先就对情况有所了解,防患于未然,必要时,可向主办单位或东道国表明态度,要求避免出现此类问题。 对于规模较小的展览会等,则可视情况只举行简单的开幕式或不举行仪式,而请有关方面人士出席参观,由主办人陪同讲解,并设休息室,备留言簿供来宾签名留念。1996年画家丁聪举行个人画展时,请柬上注明"不剪彩,恳辞花篮"。而参观者人流不息。 六、授勋、授奖和授予荣誉称号 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设立了各种勋章、奖励基金、奖章、荣誉称号等,授予本国和外国的领导人、社会活动家、学者、专家、使节以及其他知名人士,以表彰他们在某个方面的卓越贡献或为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友好关系所建立的特殊功绩。1994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和以色列外长佩雷斯和总理拉宾就因为在推动中东和平进程中所作的贡献被共同授予1994年度"诺贝尔和平奖"。颁奖仪式于1994年12月10日在奥斯陆市厅举行。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枚勋章是"紫心勋章"是乔治·华盛顿将军在1782年制定的,授予作战中负伤的军人或在战急电中牺牲者的最近亲属,奖励他们的勇敢无畏和自我牺牲精神,在美国人心目中享有崇高地位。在美国还有许多非军人勋章:总统自由勋章,金质救生奖章、功绩奖章、银质救生奖章、国家安全奖章、自由勋章、卓越文职服务勋章、优异文职服务勋章等。在英国则有维多利亚十字勋章、乔治十字勋章等;在法国有荣誉军团骑士勋章等,国际奥委会设有代表体育运动最高荣誉之一的奥林匹克勋章。有些名牌大学工学术研究机构授予有卓越学术成就的人或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以名誉学位。有的城市将荣誉市民的称号授予同该城市有关的知名人士,有的还赠送城市的金钥匙作为象征。 在我国,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给有的外国朋友授予"人民友好使者"的荣誉称号,并为他们颁发荣誉证书,1993年9月,日本友好人士小西右门先生获得了中国卫生界的最高奖"中国卫生奖"。1996年9月27日外国专家局给45位来华工作的外国专家颁发了"友谊奖"。 在授勋、授奖或授予荣誉称号时,一般都要举行一定的仪式。仪式可以是简短的,但是是庄重的。重要的授勋仪式有时由国家领导人亲自主持。1993年1月,美国总统布什亲自把总统自由勋章挂在里根的脖子上,1993年3月,法国总统密特朗把勋章别在意大利艺术家吉纳·洛洛布里吉达(曾在影片《巴黎圣母院》中饰演女主角)的胸前。1993年1月24日,约旦国王侯赛因将一级独立勋章授予即将离任的中国大使章德良。1993年11月21日,古巴国务委员会广度卡斯特罗将一枚以民族英雄何赛·马蒂命名的最高荣誉勋章亲自别在中国主席江泽民胸前。 1998年4月27日,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工作雅克·迪乌夫,向江泽民主席颁发了粮农组织农民纪念章以表彰江主席,"对发展世界农业和促进全球粮食安全的奉献、承诺和支持"。颁奖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简朴而庄重,各国驻华使节和联合国组织驻华机构代表也应邀出席。有时,授勋、授奖也可由国家领导人委托自己的代表代授。荣誉学位由有关大学的校长或学术研究机构负责人出面授予,荣誉市民称号由城市市长出面授予。接受人一般均亲自出席仪式收受,但如因年纪大、身份不好或其他原因不能亲自收受,也可委托代表授受。 举行授勋、授奖或授予荣誉称号等仪式的时机,有时选在各国领导人互访时、有关使节离任时、有关人士生日时,或其他有纪念意义的日子进行。有的为此专门举行一定的仪式;有的则借会见、宴会或有群众场面的演讲会等场合进行。 简单的授勋仪式式可由授勋人与授受勋章者相对站立,相隔数步,授勋人宣读授勋决定,然后将勋章佩带在接受者胸前,并将勋章证书递送给接受人。有时双方还先后致词。 七、看戏、听音乐、文娱晚会 剧院和音乐厅的规矩相当严格。道德必须按时到达,准时入场。如果迟到,看戏必须等待一幕演完、音乐会奏完一曲后,来者方可入场,有时甚至要等到中间休息后,才能入场就座。 场内要保持安静。特别是音乐会,在演出过程中,几百上午人的表演厅内,除了演奏的音乐声外,几乎是鸦雀无声。谈话、评论节目,有时甚至翻阅节目单的沙沙作响声,都会使邻座的人不高兴。咳嗽也要尽避免,可以带一点止咳糖以备用。 衣着也要讲究。过去英国高级剧院的前排称为"盛装席(dress circle)",要求观众穿礼服出席。这虽已成为历史,但现在对着装仍十分注意,听古典音乐更是如此。冬天进剧场,男子必须在入场前脱下大衣,女子则可在就座时才将大衣褪下。演出尚未结束时,不要急于穿大衣退场。 |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663] 本页[664] 下一页[665] 尾页[118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其它杂谈 最新文章 |
给孩子讲点历史典故 |
危机 |
星际桥梁 |
会说话得天下 |
中国名山 |
蛇石Ⅱ-最后的献祭 |
动物乐园 |
百家讲坛 |
生活常识 |
给孩子讲点历史典故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