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阅读网 -> 其它杂谈 -> 世界科技全景百卷书 -> 飞向太空的得力助手 -> 正文阅读

[其它杂谈]世界科技全景百卷书  飞向太空的得力助手 [第541页]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540] 本页[541] 下一页[542] 尾页[55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世界科技全景百卷书: 飞向太空的得力助手

  ——火箭

  1996年6月4日,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中心一个直径5.4米,高约50米的银灰色巨箭昂首矗立在一个巨大的发射平台上,这就是有名的阿丽亚娜五号运载火箭,由欧洲空间局制造。当地时间9时33分59秒,一团白色的蒸汽和耀眼的光芒出现,接着带有两个助推火箭的阿丽亚娜五号火箭携着四颗卫星,拖着一条长长的火焰,缓缓升起,扶摇直上,向高空飞进。观看的群众沸腾了,掌声不断,人们的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微笑。忽然,起飞37秒后,火箭头部一低,随即发生了爆炸;接着41秒后,助推火箭也发生了爆炸,火箭与卫星的碎片变成一个个火球向下溅落。人们惊呆了,不少人禁不住流下了眼泪。就这样,耗资71亿美元、牵动十几个国家、涉及数万名技术人员、三千多个日日夜夜的心血,在短短几秒钟内化成了泡影。

  这是96年世界上最先进的火箭的试飞过程,也是一个第一次飞越失败的过程。有人不禁要问,花这么多的钱与心血,历经这么长时间,值得吗?回答当然是肯定的。

  前面我们讲过一系烈的飞行器,这些飞行器虽然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是都飞得不够高,按科学术语来讲,只能叫“航天”。原来,地球大气层相当厚,它可以分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散逸层。对流层、平流层空气密度大,里面氧份多,所以我们的许多飞行器都可以带上燃料,借助氧气,进行燃烧,自由飞行。但这两层以外的空气,特别是散逸层以外的空间大气相当稀薄,不要说飞行器找不到足够的燃烧剂,连人呼吸用的氧气都没有。而且地球引力相当大,一般飞行器的速度,不管是亚音速、超音速,都无法摆脱地球引力的束缚,飞上太空。那么,人真的就无法飞上太空吗?办法当然是有的。运载火箭就是人们飞向太空的得力助手。

  助手向何处去

  我国是世界文明占国之一,火箭是我国最早发明的。在唐宋时期,火箭就在军事上得到了运用。虽然今天的火箭不可与往日的火箭同日而语,但它们的使用原理都是一样的。现代火箭的产生,从很大程度上源于人类摆脱地球的引力、实现“可上九大揽月”的梦想。

  我们知道,所有的物体都有吸引力,只不过有的物体质量太小,我们感觉不到罢了。地球是个具有巨大质量的球体,所有的物体都被吸向地心。我们人也不例外,这也是我们每人都有重量的原因。不过,有人可能会纳闷儿:如太阳与地球、地球和月亮为什么不因为吸引而跑到一起呢?这是因为这些星体都有一种速度,这种速度产生了离心力,平衡和抵消了吸引力,所以它们看起来都相对静止不动。同样,像一些人造天体,如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要绕地球轨道运行,也需要达到一定的速度,这种速度是 7.8公里/秒,它叫第一宇宙速度;当然太阳的质量比地球要大,吸引力更强,人造天体要进行行星际航行,必须达到另一种速度,即11.2公里/秒,这叫第二宇宙速度。同样,要摆脱太阳的引力,到太阳系外去探索宇宙,必须达到每秒16.6公里的速度,这叫第三宇宙速度。要达到这么高的速度,火箭是目前人类的唯一选择。

  我国发明火箭后的一千多年中,火箭技术发展缓慢。1942年10月,德国研制的全长14米,起飞重量13吨,箭体直径1.65米,最大射程为320公里的现代火箭V—2试飞成功。火箭V—2本质上是一种弹道导弹,它是多级运载火箭的前身。此后,美国和前苏联先后在50年代末期,在V—2导弹的基础上研制成功了洲际导弹。而与此同时,第一颗人造卫星由前苏联用洲际弹道导弹发射入轨。以后的三十多年中,空间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各种型号的洲际导弹改型的早期卫星运载火箭相继产生,如前苏联东方号、上升号、联盟号载人飞船的运载火箭、中小型人造天体的运载火箭B—Ⅰ型 (凉鞋)、C—Ⅰ型 (短剑)和轨道武器系统的运载火箭F—Ⅰ型 (悬崖)、以及专为发射大型天体的运载火箭D型 (质子号);美国也相继研制了红石、先型、雷神——德尔他、宇宙神——阿金纳、宇宙神——人马座、大力神以及为阿波罗空间探险计划专门研制的土星1B、土星5号等运载火箭;我国的运载火箭有长征号系列,此外欧洲空间局有阿丽亚娜号运载火箭;日本有H—2号运载火箭、印度等国也有能独立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

  火箭家族的派生

  火箭的实质是一种无人驾驶的飞行器,也叫空间运载工具。它的任务就是把称为有效载荷的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星际探测器等送入各自的空间轨道,去完成它们的使命。

  早期的火箭是单级的,现代火箭大多是多级型。多级火箭的思想是 20世纪初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提出来的。他大胆地提出月亮、星际旅行的设想,并指出只有用液体作推进剂的多级火箭才能完成字宙航行的任务。与此同时,他还推出了著名的齐奥尔科夫斯基公式,为宇宙航行的理论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

  但是他的想法并不完全对,因为火箭不光用液体燃料,固体燃料、固液混合燃料也可以用。在液体火箭技术方面,美国学者高达德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目前来看,现代火箭大部分使用液体燃料。像1996年6月4日失事的阿丽亚娜5号运载火箭就是这样。当然,固体燃料火箭也不少,如美国“侦察兵”型运载火箭,阿丽亚娜5号的两个助推火箭正是使用了固体燃料。液体、固体火箭都是化学推进剂运载火箭,它们用在地球范围、月球范围和太阳系内的行星际航行已游刃有余;把它用在太阳系以外的恒星际航行与漫游的探测器上,也会有很大的把握;但如果把它用在太阳系以外的实际恒星际载人航行上,则显得太慢,有一种老牛拉破车的感觉。所以新型运载火箭,像电子火箭、核火箭和光子火箭正在研制中。

  火箭外型看起来像个长长的细管,头部尖尖的,所以这样设计是为了克服大气的阻力。不过,这个细管并不是笔直的,常常有微微凹进和凸出的部分,我们知道它是一节一节的,这叫多级火箭。多级火箭有两种首尾相接的方式,一是单纯的串联式,是一节一节地联起来的,像阿丽亚娜1号、2号火箭就是这样;再有就是串并混合式。它往往是上面一级串联,下面一级并联,是捆起来的,像阿丽亚娜3号、4号、5号,我国的长征号捆绑式运载火箭,从意思上说都是串并联合式。当然不管是采取何种形式,都力求使用多级火箭,增加运载能力,多带些东西上天。

  整个运载火箭由箭体结构、动力装置、控制系统、分离系统等部分组成。箭体结构就是运载火箭的骨骼架子,它有仪器舱、推进剂箱和尾段,头部的帽子——整流罩也可以包括在里面。大型的运载火箭还有尾巴——尾翼。箭体结构就像人的结构一样,它的主要功用是装置各种器官和实用物;不同的是,这些器官和实用物是各种仪器设备、发动机和推动剂等。

  火箭的动力装置,就是帮助火箭使劲的东西,包括发动机和液体推进剂输送系统。它的任务是解决火箭的能量和动力问题。运载火箭都使用火箭发动机,它的特点是无需外来氧气,自己已经带足了氧化剂和燃烧剂,准备在真空中燃烧。如前面所说,固体火箭和液体火箭是不同的,其燃烧过程也有差别。液体火箭发动机装的是像水一样的液体。需要如水泵一样的输送系统抽取燃料。液氢液氧是一种常见的低温高能推进剂,极容易燃烧,不容易储存,但用在运载火箭上却很方便。火箭发动机不能出故障,否则整个发射会功篑一瞬。1995年3月28日,俄罗斯用“起飞号”运载火箭发射一颗以色列卫星、两颗本国卫星以及墨西哥的试验仪器时,由于发动机失灵,10分钟后火箭爆炸。

  固液体火箭的燃料一定要封密好,如果稍有泄漏,就会酿成大祸。1986年1月28日,美国卡纳维拉尔角宇航中心,火箭发射一分钟后,由于右侧固体助推火箭圆筒焊接处的密封圈出了问题,使火箭燃烧的火焰窜出来,烧坏了机外燃烧舱的液氢容器,最后造成助推火箭和机外燃烧舱分离,进而猛烈爆炸,致使搭载飞船的七名机组人员遇难。

  控制系统,就像人的神经系统一样,它能指挥火箭进行各种行动,包括制导系统、姿态控制系统、发射系统等。控制系统的任务是使运载火箭保持正常的运行姿态,该偏就偏,该正就正。运载火箭的制导系统有惯性制导和无线电制导。惯性制导是依靠运载火箭的设备来指导自己运行;无线电制导要通过他人来帮助,地面雷达将测出的运载火箭方位与速度进行比较,对运载火箭的偏差进行修正,同时按时发布火箭发动机熄火、关闭的信号。

  控制系统是很重要的,它就如同人走路不能出偏差一样。统计资料表明,相当一部分航天发射事故均出于此。以1995年为例,八起航天发射事故,四起就是控制系统出了问题:1月15日,日本用M—36—2固体火箭发射德日联合研制的“快车号”返回式卫星,火箭起飞后103秒开始摇摆,地面站只好发出指令让其星箭俱毁;6月22日,美国用“飞马座”—XL空射小型火箭发射空军一个小型试验卫星时,第二次点火后的火箭失去控制而偏离预定轨道,发射场官员只好发出自毁指令;8月15日,美国用新研制的LLV—Ⅰ小型火箭进行首次发射时,由于第二级火箭姿态失控,在发射后106秒时,发射场官员只好向星箭发出自毁指令;10月23日,美国私人投资的“大篷车”小型固体火箭从美国弗吉尼亚洲瓦洛普斯发射45秒后箭体倾斜,爆炸后坠入大西洋。

  运载火箭的分离系统,就是自动分开的系统,它包括人造天体与末级火箭的分离、卫星整流罩的分离等。分离系统也不可忽视,这就像生孩子一样,如果不能分离或者分离不准,很可能会造成发射不能最终成功的缺憾。这里有两个典型的例子:

  1995年8月5日,美国用“德尔它”火箭发射韩国第一颗国内通信卫星时,由于捆绑在第一级火箭周围九个固体助推器中的一个没有分离,致使火箭把卫星送入偏低轨道。后来经过地面17次操纵指令,该卫星虽然被推上地球同步轨道,但卫星燃料消耗过多,卫星寿命减半。

  又如1995年8月31日,在俄罗斯用“旋风”号火箭发射乌克兰的海洋观测卫星和智利的50千克重的小卫星时,由于分离机构的故障,使智利卫星未能与主卫星分离,这样,乌克兰卫星也无法进行通信试验和对地观测。

  运载火箭有大有小,这常常由它所搭载的人造天体和飞行轨道所决定。如果飞行轨道不高,而人造天体不很大却很重,那么火箭起飞要求的重量很大;当人造天体重量不大,而飞行轨道很高时,那么火箭起飞的重量也大。目前,各种卫星、飞船以及空间站的运行轨道都比较高,重量大,所以运载火箭也都是些体壮身高的庞然大物。一般地说,它们多为几百吨,重的也有二、三千吨的;高约为30米左右,也有四、五十米的,粗为三米左右,也有达10米的。但它所能携带天体的质量一般只有火箭起飞重量的1%~2%。像阿丽亚娜5号火箭直径达5.4米,固体助推火箭直径为3.01米,整个火箭高五十多米,起飞质量为710吨,起飞推力为1300吨,双星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为5.9吨,单星发射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为6.8吨,低轨道为18吨。

  向海陆空进军

  火箭从点火起飞开始,到把人造天体送入预定轨道,这一飞行阶段叫发射阶段。火箭飞行所经的路线叫发射轨道。发射阶段一般分加速飞行段、惯性滑行段和再加速段三个部分,这就如一辆汽车先加速、再滑行、再加速一样。下面仅以一枚三级运载火箭发射一般轨道的人造天体为例,介绍一下火箭的发射过程。

  首先,人造天体及运载火箭在工厂制造完成后,要分别进行总装试验,合格后才由大型运载车辆将其运到发射场。像上面所讲的阿丽亚娜5号运载火箭,原本在6月4日发射,但在前一天6月3日清晨,火箭才由总装厂房转送到发射区,四周可通行的道路全部被封锁,直升机在空中巡逻,以防某些人员图谋不轨。

  火箭运到发射场后要进行调装,并进行推进剂加注以及各种测试,准备点火。阿丽亚娜5号火箭在起飞前几个钟头一直不顺利,先是凌晨下了大雨,后来又转为多云加小雨。到上午8点30分左右,仍无法发射,地面控制中心的大屏幕上一直有两个红条,分别表明天气和气象条件不具备。9点27分左右,大屏幕上出现了绿条,表明发射条件成熟,此时发射进入倒计时。

  运载火箭第一级发动机点火后,巨大的轰鸣声震天动地,火箭拔地而起,直冲云霄,此时加速飞行开始。经过几十秒钟,运载火箭开始按预定计划向预定方向拐弯。再过几十秒钟,火箭穿过稠密的大气层,到达六七十公里的高空。第一级火箭关机熄火后,自动分离并掉下来。接着第二级发动机点火,推进第三级火箭和人造天体继续加速前进,此时火箭的飞行轨道变得开始向地面弯曲。同样,第二级火箭按计划熄火分离,到这个时候火箭的加速飞行段已结束。在地球的引力以及自身的惯性作用下,火箭携着人造天体开始自由滑行。当第三级火箭到达与天体预定轨道相切的位置时,第三级火箭点火并进行加速,一直等到人造天体达到所需的环绕速度时,它才把人造天体弹出。第三级火箭关机熄火。至此,运载火箭的整个使命就完成了。

  当然,如果要发射地球同步卫星、载人登月飞船、星际探测器,那么火箭的运行轨道就复杂得多了。因为不同的人造天体的轨道是不一样的,按圆与扁来分有整圆和椭圆两种。地球静止轨道就是整圆,1984年我国发射的静止通信卫星,采用的就是这种轨道;如果按轨道高度和倾角来分,也有各种各样的轨道,如极地轨道、地球同步轨道、太阳同步轨道等。我国发射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采用的就是太阳同步轨道。

  一般地讲,火箭轨道的运行与发射任务紧密相关。如发射地球静止轨道的卫星,必须先把卫星送入初始轨道,当卫星飞临赤道上空时,火箭再次点火,卫星进入远日点高度为35,800公里的转移轨道;最后当卫星临近椭圆轨道的远日点时,再次点火加速,卫星最终进入地球静止轨道。这就是说,火箭分别跨过了卫星的几种轨道。

  再如,发射返回式卫星时,反推火箭是很有意思的东西。一方面反推火箭要调好姿态,它是帮助卫星减速而不是再次加速。这里有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故事。1959年8月13日,美国“发现者5号”卫星返回时,由于火箭把方向调错了,不仅没有把卫星送回来,反而把卫星推到了更高的轨道,结果那颗卫星杳无音讯,逃得无影无踪。载人宇宙飞船的反推火箭也要严格控制。美国“水星号”载人飞船返回前,由于火箭点火时间比原计划晚了三秒,结果飞船的落地点远离回收区,运行轨道也与原计划大相径庭,真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最后谈一点火箭发射的新构想。到目前为止,世界上主要火箭的发射都是在陆地上进行的,但并不是说除此之外就没有别的发射方式,海上、空中、地下发射三种新的方案正在尝试和探索中。

  (1)海上发射方案:

  目前世界上有15个航天器发射中心位于海上。非洲肯尼亚东海岸的圣马科发射场就是其中之一,它由圣马科和圣丽塔两个海上平台和陆上结集营地组成。两个海上平台相距500米,各自形成体系。其中圣马科平台呈矩形,长100米,宽300米,平台上配有发射架、工作拖车等;圣丽塔呈三角形,是发射操作的神经中枢,它有发射航天控制中心、遥测站、雷达等设备。但此发射中心虽然从1967年进行过多次发射,却不能移动,海上发射的优势并没有显示出来。

  据报道,美国空军正在研究开发一个新的发射方案:把浮体或石油钻井平台改造成海上移动型运载火箭发射场。罗马公司的戈里拉浮体海上石油钻井平台被初步选中。他们决定在沿岸设置靠岸的辅助发射装置,另外再在可移动的平台甲板上装上发射台,并把火箭架在上面;海底也打上支柱,并能够抬升平台。运载火箭在固体发射平台上装好后,就可以进行遥控发射。

  从海上发射运载火箭有助于保护陆地环境,不需要占用大面积土地,并可以根据具体条件移动发射台。提出这种海上发射的不只有美国,日本也提出了“海上发射复合体”的构想,并取得了专利权。此外,最近也有人提出

  “航天母舰”的设想,顾名思义,它类似于航空母舰却又不等同于航空母舰。航空母舰主要是出于军事目的;而航天母舰则主要是为发射火箭而着想的。

  (2)空中发射方案:

  美国轨道科学公司在1986年左右提出了“飞马”方案。它实际上是一种介于地面和太空发射的一种方式。飞马发射过程是这样的:美国B—52轰炸机带着二级“飞马”运载火箭从地面起飞,当飞到12,000米的高度时,长15米,重18吨,并带有箭翼的“飞马”火箭自动脱落,下降五秒后,火箭第一级开始点火;随后第二级第三级点火;大约八分钟后,第三级火箭燃烧结束,卫星便被送入到450公里的运行轨道中。从1990年4月以来,美国果真从B—52轰炸机上成功地发射了多颗卫星。1993年2月3日,改装后的B—52轰炸机把一颗巴西卫星送入到400~800公里的椭圆轨道。

  空中发射方案最吸引人的地方是费用低,只有地面发射的 1/3;另外发射时间短,不受发射区域的地理限制,适用于军事上快速发射的要求。但它只适合小型卫星的发射,运载最大容量只有27吨。同时,美国也有“金牛”标准小型运载火箭。此火箭分四级,能将一吨重的卫星送入轨道,三百多公斤的卫星送入静止轨道。此种火箭已经投入到军民两用。

  (3)地下发射方案:

  90年代,日本有个公司提出过从地下二千多米深处发射火箭的构想。这个构想要在地下挖一个2000米深、直径为10米的竖坑,从底部利用压缩空气发射运载火箭。此种发射方式的优点在于它能节省燃料,并能提高火箭所搭载人造天体的重量,估计本世纪末可以实现。

  目前世界上拥有自己卫星的国家很多,但有发射能力的并不多。从商业卫星的发射市场来看,比较先进的火箭型号有以下几个:一是欧洲空间局研制的阿丽亚娜号火箭;一是俄罗斯研制的质子号运载火箭;一是美国麦道公司研制的德尔它火箭;另一是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研制的长征号火箭等。

  掌握返回式卫星技术的国家只有四个。除美国和独联体外,我国于1975年首次回收卫星成功,日本1994年用H—2型火箭发射的“返回大气层实验机”按预定计划溅落在大西洋上。

  另外一箭多星技术也引人注目。我国于1981年9月2日,用一枚运载火箭发射了三颗卫星。美国、独联体也不甘落后。俄罗斯曾于1994年2月14日,用一枚“旋风—3号”运载火箭发射了“宇宙—2368号”至“宇宙—2273号”六颗通讯卫星,这些卫星都成功地运行在低轨道上。

  中国火箭的商业市场潜力很大。我国在1990年4月7日、7月16日、1992年9月14日、10月6日,分别发射了亚洲1号通信卫星、巴基斯坦小型实验卫星、澳大利亚通信卫星、瑞典科学试验卫星。长征3号是我国比较成熟的运载火箭。虽然,我国卫星发射也曾有过挫折,但中国火箭的发射成功率仍是世界上最高的,前景很好。最近一次发射是在1996年7月3日,中国在西昌用“长征三号”发射了“亚太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540] 本页[541] 下一页[542] 尾页[55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其它杂谈 最新文章
给孩子讲点历史典故
危机
星际桥梁
会说话得天下
中国名山
蛇石Ⅱ-最后的献祭
动物乐园
百家讲坛
生活常识
给孩子讲点历史典故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7-03 01:23:31  更:2021-07-03 04:14:28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