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其它杂谈 -> 世界科技全景百卷书 -> 华罗庚 -> 正文阅读 |
[其它杂谈]世界科技全景百卷书 华罗庚 [第433页] |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432] 本页[433] 下一页[434] 尾页[55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世界科技全景百卷书: 华罗庚
艰苦自学 他的腿因病致残,他的人生之路却比众多正常人辉煌灿烂;他只有初中学历,却当之无愧地拥有“名誉博士”的桂冠;他年过古稀,重病缠身,在东京为日本科学家作学术报告时,耗尽了最后一滴心血,猝死在异国他乡;他的一生受尽了磨难,有许多传奇般的故事。他,就是享誉世界的我国杰出的数学家、教育家华罗庚。 在江苏省南部,坐落着一个名叫金坛的小县城。小城里有一座石拱桥,桥下住着小商贩华瑞栋。 1910年11月12日,外出收购蚕茧、华瑞栋刚一进家门,便听到婴儿落地的啼哭声。“晚年得子,恭贺大喜!”接生婆把婴儿捧到华瑞栋面前。 40岁的华瑞栋咧开大嘴笑着,他操过一个箩筐,把孩子放进去,上面又反扣上一个箩筐,喃喃自语道:“进箩避邪,同庚百岁,就叫罗庚吧!” 华罗庚小时候聪明好学,又很懂事,年龄不大就帮母亲缠纱线换钱维持生活。他小学毕业后,进了家乡的金坛中学读书。这时,他就对数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多才博学的王维克老师发现了华罗庚的数学天才,于是,就格外精心培养他,鼓励他勇敢攀登数学的高峰,这对于华罗庚后来的成长起了很大的作用。 1925年华罗庚在金坛中学毕业后,进了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为的是能谋求个会计之类的职业以养家糊口。可是由于交不起学费,没有毕业就失学了。回家乡一面帮助父亲在“乾生泰”这个只有一间小门面的杂货店里干活、记帐,一面继续钻研数学。 华罗庚整天沉醉在数学王国里,顾客要买东西,喊他听不见,问他答非所问,顾客买此他却拿彼,诸如此类的事情多了,人们嘲笑他是“呆子”,父亲也要把他的“天书”烧掉。不知情的人哪里知道他的“天书”来之是多么不易——有的是他千方百计借来的,有的是他辛辛苦苦抄来的,如果被父亲付之一炬,就等于烧了他的心啊!所以,华罗庚把书东掖西藏,只有趁父亲不在时,才敢把书拿到桌面上看。无论春夏秋冬,他每天晚上看书写字到深夜。碰到难题,一时解不出来,他从不泄气,经过一天、两天,甚至十天半月的深思苦想,终于理清了头绪,每到这时,他喜不自禁。 他就是这样,用 5年时间自学了高中三年和大学初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为未来独立研究数论,打下了坚实的、牢固的基础。 18岁时,华罗庚和一位同龄姑娘吴筱元结了婚。这年秋天,金坛瘟疫流行,华罗庚染上了可怕的伤寒病。家里的东西全当光了,他的病仍不见好转。幸亏妻子的精心照料,在床上躺了半年的华罗庚总算捡回了一条命。然而,他的左腿关节变形,落下了终生的残疾。 “啊,这就是华家的孩子,年纪轻轻的,就变成了这个样子,往后日子怎么过啊!”正在一瘸一拐艰难行走的华罗庚,猛然间听见街坊邻居们的议论,心里一酸,眼眶里蓄满了泪水。 华罗庚走进王维克的家门。病前,已担任金坛中学校长的王维克曾让他在补习班教书并做会计工作。多亏王维克和后来继任的韩校长对华罗庚都很好,他才免遭失业之苦,只是因为没有大学文凭,不能再教课了。 生活有了着落,业余时间华罗庚又继续钻研起数学来。伤残的左腿时常疼得钻心,他一心在数学王国的海洋里劈风斩浪,将躯体的疼痛、生活的艰辛和世道的不公统统地抛在脑后。 1930年,华罗庚的第一篇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在上海《科学》杂志上发表了。 一个偏僻地方的小职员竟然向大名鼎鼎的数学权威、大学教授发出了挑战! 在清华大学担任数学系主任的熊庆来教授,看到华罗庚这篇文章后,高兴地说:“这个年轻人真不简单,快请他到清华来!”这一年,华罗庚只有19岁。 名震数坛 1931年夏天,华罗庚到了清华大学,在数学系当助理员。白天,他领文献,收发信件,通知开会,还兼管图书,打字,保管考卷,忙得不可开交。晚上,他一头扎进图书馆,在数学文献的浩瀚海洋里涉珍猎宝,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 他以惊人的毅力,只用了一年半时间,就攻下了数学专业的全部课程,还自学了英文、德文和法文。 他以敏捷的才思,用英文写了三篇数学论文,寄到国外,全部被发表。 不久,清华大学的教授会召开特别会议,通过一项决议:破格让华罗庚这个初中毕业生作助教,给大学生们讲授微积分,这在清华大学是史无前例的。 1936年夏大,他在学校推荐之下,由中华文化教育基金委员会保送到英国剑桥大学留学。在英国,他参加了一个有名的数论学家小组,对华林问题和哥德巴赫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的研究成果十分显著,并得出了著名的华氏定理。 在剑桥大学的两年中,他写了18篇论文,先后发表在英、苏、印度、法、德等国的杂志上。按其成就,已经超越了博士生的要求,但因他在剑桥大学未能正式入学,因而未得到博士学位。 1937年夏天,日本全面侵略中国。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迁到昆明,改名为西南联合大学。华罗庚返回祖国,在西南联大担任数学教授。他每次讲完课,还要步行20来里路,回到昆明郊区那个破阁楼的家里。楼下是一个牲口棚,猪马牛同圈,那嘈杂的声响时常干扰着他的研究思路。 这一天,他刚爬上低矮的楼梯,看到妻子吴筱元的眼里蒙上了一层泪水。 “米又接不上了?”华罗庚马上就明白了。 吴筱元抬头瞧着丈夫的眼睛问:“你是不是到哪个中学兼个课?”华罗庚指着桌上的 《堆垒素数记》的文稿说:“我哪里有时间呢。”“总得想个办法,物价天天往上涨呀!” 华罗庚一边整理着层层叠叠的稿纸一边说:“过去,在金坛上学时,全家人省吃俭用过穷日子;今天,当了教授,还得省吃俭用过紧日子啊!哈哈!”华罗庚仰脖笑了起来。他那乐观的情绪感染了吴筱元,“那你就快写吧,我自己想办法去。”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华罗庚先后写了20多篇论文,并于1941年完成了他的第一部著作《堆垒素数论》的手稿。他把这本手稿交给了原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但是没有出版。 1945年下半年,华罗庚应苏联科学院的邀请,到苏联讲学,有一天,斯大林格勒大雪纷飞,他到国民党驻苏联大使馆办理护照,使馆工作人员威胁他说:“你是社会贤达、泰斗。你参加国民党吧!否则,回国后要坐监牢。”华罗庚不予理睬,回国后写了《访苏三月记》一文,在《时代》杂志上发表,赞扬了苏联的科学成就。1946年4月苏联科学院出版了他的成名代表作《堆垒素数论》一书。其中有些论证,现在还被认为是经典佳作。 上海《东南日报》记者赵浩生曾经访问过华罗庚。华罗庚对他说:“如果不是不得已,我绝不愿意出国。如果有那么一天,我们的梦想实现了,中国真正开始和平建设,我想科学绝不是次要的问题,我们绝不能等到真正需要科学的时候,再开始研究科学。”他就是怀着这种充满忧伤的心情,从黄浦江乘坐“美格将军号”轮船前往美国的。同行的有李政道、朱光亚、唐敖庆等。 在美国的4年,华罗庚先后担任过普林斯顿大学客座讲师、伊利诺大学教授等。这期间,他研究的范围不断扩大,“掌握了二十世纪数论的至高观点”,并纠正了两个欧洲数学家在20年前所作的证明中的一个错误。美国同行对他的天才和成就赞叹不已。 赤胆忠心 新中国成立了。消息传到美国,华罗庚毅然放弃了伊利诺大学终身教授的职务,以到英国讲学为名,设法为全家弄到了船票。他们绕道欧洲,然后从地中海经印度洋直奔东方。为了避免联邦调查局找麻烦,只带了随身换洗的衣物。 船到香港,他给留美的中国学生写了一封公开信:“朋友们!梁国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也应当回去;就是为了个人出路,也应当早日回去,建立我们工作的基础。” 1950年3月16日,华罗庚到达北京,回到清华大学担任教授。 回国后30多年来,华罗庚先后担任过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务。他为中国的数学科学研究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在典型域方面的研究中所引入的度量,被称为“华罗庚度量”。1957年1月,他以《多复变函数典型域上的调和分析》的论文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957年,他的60万字的《数论导引》出版,在国际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国际性数学杂志《数学评论》高度评价说:“这是一本有价值的、重要的教科书,有点像哈代与拉伊特的《数论导引》,但在范围上已越过了它。” 华罗庚的工作非常繁忙,他从不放过一点空隙时间思考问题,在上班的途中或是讲课、开会之前的十几分钟里,也不例外。因此,他的研究硕果累累,据不完全统计,数十年里华罗庚共写了152篇数学论文,9部专著,11本科普著作。 华罗庚除致力于数学研究外,还非常注意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他热心地写文章,发表演讲,向青年们传授学习经验。 有一天,他收到一封信,署名是厦门大学图书馆管理员陈景润。信中就华罗庚的《堆垒素数论》中关于他利问题的几个地方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华罗庚看了这封大胆而又坦率的来信,如获至宝,他兴奋地说:“这个年轻人真有想法。”他建议数学学会邀请陈景润来北京参加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还把陈景润从厦门调来北京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作自己的研究生,亲自指导他继续深入地钻研数论。 在华罗庚的精心栽培下,数学研究所不断涌现出出类拔萃的人才。万哲先、陆启铿、王元等有成就的数学家都是他的学生。 1979年夏天,幽静的英国伯明翰大学突然热闹起来。报告厅前,小卧车川流不息,人们潮水一般涌入大厅。这天来听华罗庚做“优选法和统筹法”报告的,除了数学家,还有不少医学家、工程学家和机械学家。 报告刚一结束,人们热情地拥上讲坛,有的表示祝贺,有的要求同他合影,有的请他签名,有的数学家送上自己即将出版的预印本,请他提意见…… 然而,有谁清楚,这巨大成功的背后隐含着多少酸甜苦辣! 知识从人民中来,应该回到人民中去。早自1958年,华罗庚就开始研究把优选法应用于工农业生产。运筹学是“运行和规划的科学”,它是在国民经济中选择最优化方法的一种科学。从1965年开始,在近20年的时间里,华罗庚为了推广优选法和统筹法,足迹遍及27个省、市、自治区的一百多个县,上千个工厂、矿山和村庄;六赴山西,七下龙江,六去大庆,总计行程约100万公里。“两法”的传播和推广,解决了一大批生产实践中的问题,在增加产量、提高质量、降低消耗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员、工农骨干,使许多应用数学工作者得到了锻炼,摸索出了一条发展我国应用数学的道路。 推广“两法”既有跋涉之苦,还会遇到生命危险。在大西南,一天,华罗庚他们乘坐的汽车在狭窄的山路上盘旋前进,猛然间,一个车轱辘掉下去了,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有人喊道:“谁也别动!”然后,有人侧着身子轻轻地爬到车子外面,一个个屏声敛气把人拉出来,才得以脱险。大家探头往下一看,汹涌澎湃的大渡河正奔腾在山下。 1982年,已经72岁的华罗庚冒着盛暑三下淮南,为两淮煤矿培训生产骨干。旅途的颠簸,艰苦的煤矿生活,使他第二次得了心肌梗塞,因病情危急被连夜护送到北京医院。 他的病情稍有好转,便偃卧在病床上,为《数学方法与国民经济》一书写下了动人的序言。他写道:“党下达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动员令……每个炎黄后裔的科学家无不磨拳擦掌要为之竭其能,尽其力,奋不顾身地奋斗……考虑到与生命抢时间,尽心尽力为祖国,我将我血荐轩辕!” 就是这样一位对祖国和人民充满情和爱的老科学家,在“十年动乱”中也未逃脱“四人帮”的魔爪。1966年的一天,华罗庚正在南方推广“两法”,突然被一封加急电报叫回到北京,有关方面宣布了不许他们再出去推广“两法”的禁令,华罗庚被当作“资产阶级学术权威”受到了批判。他在中国科技大学的柜子被撬,花了大量心血写就的数学手稿也被盗走了。“四人帮”又扣压了他写的推广统筹法的文章,不让拍摄和放映有关的科教电影。后来,周总理出来干预,才算放行。 在周总理的支持下,1970年6月,华罗庚和他的助手得以到上海搞试点。张春桥对华罗庚的做法十分恼火,叫嚷说:“宣传优选法,就是引导青年崇拜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企图把华罗庚从上海赶走,赶不走就批,因为华罗庚是“周总理派到上海的”。 而华罗庚呢,与“四人帮”针锋相对,他把满腔的怒火都化做了工作的动力,冒着酷暑,精心研究,和大家一起,硬是使用统筹法,在短短6天的时间里,一鼓作气完成了20天的工作量,一大就为国家多创造价值20万元。 “为了得到一些与人民有利的东西,哪怕丢掉半生英名!”这就是华罗庚的博大胸怀。 为国争光 建国后30年间,华罗庚曾多次出国访问、讲学。但1979年的英国之行,却使他的妻子吴筱元忧心忡忡:“‘文革’十年,你连图书馆都无法去,还能有什么可以去向外国人讲的?” “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华罗庚充满信心。 原来,在那些日子里,他能够收到外国数学家寄来的数学资料,从来就没有放弃过研究工作。有一段时间,他还精心阅读并且研究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果然,他的讲学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联邦德国、法国、荷兰、美国和加拿大等国许多大学都向他发出了邀请。 有一天,一位名叫梁羽生的记者来到伯明翰访问了华罗庚,当他请华罗庚谈谈今后的打算时,华罗庚说:“我准备了10个数学问题,准备开讲。我准备这样选择讲题,A大学是以函数论著名的,我就讲函数论;B大学是以偏微分方程著名的,我就在B大学讲偏微分方程……” 梁羽生听了,心想:“这可真是艺高人胆大呀!”华罗庚好像看透了梁羽生的心思,说道:“这不是艺高人胆大,这是我一贯的主张,弄斧必到班门!” 接着,华罗庚又解释说:“对于不是这一行的人,炫耀自己的长处,于己于人都无好处。只有找上班门,弄斧献技,如果鲁班能够指点指点,那么,我们进步就能够快些;如果鲁班点头称许,那么我们攀登高峰亦可增加信心。” 1979年11月9日,华罗庚身穿深灰色的中山装来到法国南锡市的南锡大学大厦礼堂。会场上,色彩缤纷,气氛热烈。在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华罗庚光荣地接受了“荣誉博士”证书、勋章和纪念章。 4年以后的一个春日,联邦德国普林格出版公司出版了《华罗庚选集》。 在当今国际数学界,数学家能够出版选集的屈指可数。而外国出版社为中国数学家出版选集的,华罗庚是第一位。 |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432] 本页[433] 下一页[434] 尾页[55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其它杂谈 最新文章 |
给孩子讲点历史典故 |
危机 |
星际桥梁 |
会说话得天下 |
中国名山 |
蛇石Ⅱ-最后的献祭 |
动物乐园 |
百家讲坛 |
生活常识 |
给孩子讲点历史典故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