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其它杂谈 -> 世界科技全景百卷书 -> 神奇的功力 -> 正文阅读 |
[其它杂谈]世界科技全景百卷书 神奇的功力 [第35页] |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34] 本页[35] 下一页[36] 尾页[55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世界科技全景百卷书: 神奇的功力
腹上开石 表演腹上开石的人,过去被称为大力士,现在有人称之为硬气功师。 表演者通常在展示这套“绝活”之前会做些健美姿态或运气表演,使观众相信他力大无穷,在卖完一通关子之后躺在地上或长凳上,也有人横躺在两条板凳之间,让腰、背悬空,在身上盖上一块卧单之类的薄布,助手邀请几位观众共同把一块大石头抬起来,压到演者身上。演者面带笑容,不仅没有被石头压垮,有的还能敲锣打鼓吹喇叭,以示轻松自若。在充分交待之后,由一名助手挥起18磅至25磅的铁锤猛力击打石块,大石头应声而断,散落在演者身旁,表演者腾的一下子从地上蹦起来,安然无恙。 表演确实令人惊异,肚上的石头的确都给砸裂了,演者却没事似的笑嘻嘻站起来了,这人有多大力气?人体怎么会承受住那么大的压力?人们不由得不赞赏演者的神勇,甚至认为是气功或特异功能。 其实此术也有些小窍门。首先是石头的选择,石头是行家事先选好的。一要脆,容易断裂;二要厚度、宽度合适,约比身体宽大点,厚度在10厘米左右为宜;三要重量适宜,一般不超过150公斤。那种软质、发糟的石头看上去好打,其实不容易击断,内行是不会选这类石头的。据有经验的行家说,几是做墓碑的,刻起字来感觉石质细腻,刻出的字见角见棱的石头,往往就是刚而脆的石头,用来表演必会取得好的效果。 开石的方法也有讲究,以短促有力为宜,油锤重量要适中,抡起铁锤用力要准要猛要有所控制,击到石面后迅即收力,即行家们常说的点到为止。要领是“力”的适度和短促。在表演上要有戏,使观众感到掌锤之人是用尽全身力气将锤砸下去,其实那只是虚张声势,锤子落下去倒底用多大劲,执锤者必须心中有数,手中有准。 表演者也要恰当用力,在锤子落下来之前的一瞬间,表演者应凹腹挺胸,用力向上拱,锤子落下时,更要憋着一口气挺住。 这个项目与头顶开砖原理相近,由于石头比砖头质地硬,体积大,重量惊人,常作为此类表演的传底活使用。 滚钉板 这原本是封建社会的一项酷刑,旧时代江湖艺人便想出窍门,把它改成貌似惊人的特别魔术,作为混饭吃的看家本领。也曾被一贯道等利用作为神功的应证。 滚钉板也称睡钉床、睡钉板,常见的表演形式有两种。 一块木板上钉着许多铁钉,钉子尖统统朝上,短的仅两尺左右,长的有四五尺。这就是钉板,或称钉床。 表演者袒胸露臂或裸露上身,穿短裤或练功裤,腰间束一根板带或者钉着许多铜钉的宽皮带,形象上显得很威武精神。表演者在表演一阵运气提劲之后,仰躺在钉板上,身上放一块木板,木板上站上10多个人,这时演者身上的压力不下千斤,而身下的钉子并没有刺进表演者的肉里,甚至不会刺伤皮肤,最多在背上留下几个印痕。有时,表演者的身上盖着条石头,也不少于六七百斤重,条石上再站几个人,压力还是在千斤之上,站在条石上的人下来以后,由助手举起铁锤向条石猛击,石头应声碎裂,表演者翻身跃起,安然无恙。 躺在钉板上开石,从表演现象来看比演滚钉板和腹上破石更为惊险,首先是大力士身上承受的重量惊人,二是下面的支撑物是钉尖,真可谓上下夹攻,更显出演者神功奇勇。 其实睡钉板也有窍门。首先是在铁钉的密集度上做文章。 在每12厘米之间,便有一颗铁钉。钉子越密集,钉子之间距离越近,越均匀,躺上去越少痛苦。另外一个重要窍门是钉子的长短必须一致,钉尖必须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注意了这两点,钉子穿过木板实际上形成了一个由密集的钉头构成的平面,如果钉尖再挫的圆滑一点,就更安全了,与人们穿的按摩鞋子类似,平稳地躺在上面虽然有点儿硌,但不至于刺穿皮肉。 表演者表演时身上盖上一块木板或石板,由于人体曲线,主要着力的地方是肚于和胸膛两部分,而腰部有皮带顶住钉子,胸部有双手支撑木板,分担了部分力,因此,集中在后背接触钉板上的压力,就不是很多了。后肯是不会被刺伤的。虽然有这此窍门,但必竟睡的是钉板,压的是千斤,皮肉之苦仍在所难免。 汽车从身上压过不受伤 表演者先躺倒在地上,在他肚子上放一块有八九米长的厚木板,木板的正中压在表演者的肚子上,厚木板的两头悬空,有点像孩子游戏的翘翘板。大卡车开来时,助手将翘板的一头压下,让汽车前轮压住。然后大卡车的两个轮子在厚木板上,另外两个轮子在地上,就这样从表演者的肚子上开过。如果再说得细一点,卡车刚开上木板时,木板的中间搁在表演者的肚子上,木板的另一头搁在地上,由于木板高出地面,所以车身向地面倾斜。汽车倾斜着往前,越接近表演者的肚子,车身的倾斜度越大,当汽车的前轮碾过表演者的肚子时,肚子上的木板有十分短暂的时间两头都悬空,但很快木板的另一头又着地了。假定从汽车前轮压上木板开始,到汽车后轮碾过表演者肚子,开过木板这个过程为5分钟,那么木板两头都悬空的时间不会超过两秒钟。假定卡车连人为3吨重,当汽车开上木板后车身由于左右轮的高度不同,就开始倾斜,也就是说车重的大部分压力都在地面,只有很少一部分落在木板上。而木板上所受到的力,由于着地一头的支点近,所以受力大。表演者肚子上的一头支点远,受力小。表演者肚子上受力最大时,就是木板两头都悬空的瞬间,而这时又恰恰是车身倾斜度最大的时候,也就是说汽车的大部分重量都落在地面。表演者肚子上受力最大的瞬间,也不会超过500斤。另外,表演者的双手托住木板,也分担了大部分压力。由此可知,表演者肚子上所受到的最大压力,是一般正常人体所能承受的,不会造成任何伤害。车开过,其压力就更小了。 意念断砖 某“气功师”宣称会“意念断砖”。他让4个人一起抬着一块砖头,静静地等待。这个“气功师”先练了一阵,把气沉在了丹田,然后大喝一声,用手一指,说也奇怪,那块砖“咔”地裂成了两截。 其实,这也是一个“小魔术”。 这个魔术的窍门是在砖头上做了手脚,砖头是锯过之后伪装成完整模样的特殊砖头,4个人如果力量不平衡砖头便很容易折断,4个人手举起来的时间一长,用力自然不一致,加上气功发功特殊动作,更容易影响4个人的行动,砖头便在不知不觉中断裂开来。如果4个人之中混进一个表演者的“托”,那么断砖头更容易了,只要到表演者做发功动作,他便使劲往下一甩,砖头没有不被掰成两半的。从录相带中看到的实况就是这种有“托”暗中相助的 “隔人打砖”,这并非特异功能所致,而是每个正常功能的人都可以做到的。 “外气”使玻璃杯不炸 桌上并排放着一串玻璃杯,表演者请观众将炉子上滚开的水往玻璃杯里倒。 水刚倒进去,只听“咔吧,咔吧”直响,水杯炸裂了,滚烫的开水洒了一地。 桌子上只剩下一个未倒水的杯子。 表演者手持一小勺上。他将小铁勺给大家看。这个小勺普普通通,没什么异样。 “现在,我对小勺发功。”说罢,表演者左手持勺,右手不停地朝小勺抖动,约一分钟后,他将小勺轻轻放入桌上的水杯里,倒水的人又端起滚开水朝杯子浇下去。 水,徐徐注入。1秒、2秒、3秒……10秒,没炸,真的没炸!台上,是表演者自信的微笑,台下,是观众钦佩惊异的目光和热烈的掌声。 这是个谁人皆可做成功的实验,与气功完全无关。其中的奥妙并不难解。 滚开的水入杯后,杯子受热膨胀,由于玻璃的导热性相对较差,里层玻璃膨胀后,外层还没有接收到热,因此玻璃杯外壁膨胀滞后,外壁的压力在瞬间骤然增大,压力超过杯子的强度,于是炸裂就发生了。 放入小铁勺为什么就不炸了呢?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水先浇到了勺子上,勺子吸收了一部分热量,间接地减小了玻璃热膨胀系数;二是放入铁勺,等于给杯子提前预热了,减少了受热的突然性,所以杯子就不炸了。 清水变酒 特异功能大师们常以改变酒的度数证明自己的超常能力。其实将水变酒的戏法在《新约全书》中已提到过:耶稣在迦南曾将水变成了酒。在魔术史上,从吞火到喷水的水火魔术,由来已久。 17世纪中叶,马耳他人曼弗雷多在欧洲是颇有名气的变酒魔术师。他喝下去大量的水,然后像喷泉一样吐出来红葡萄酒。每表演一次,他都要用热水漱一下口,以证明嘴里没有什么东西。如此重复多次,一会儿将水变葡萄酒,一会儿将水变啤酒。他还能从嘴里“生产”出带桔子香味或玫瑰香味的液体来,观众甚至可以尝尝味道。他最精彩的节目是喝下40杯水,然后从嘴里喷出三股不同的饮料。 就像所有的杂耍魔术师一样,曼弗雷多也碰到了来自教会的麻烦。教会认为他与魔鬼签有契约。为此,曼弗雷多不得不将其节目的秘密公开,总算免受迫害。1650年,曼弗雷多的演出经理披露说:“曼弗雷多将杂耍魔术诀窍和化学反应结合了起来,他吞下一粒榛子大小、用面粉做的药片,药片中含有胆汁。另外,在表演前喝1/4升色素。这种色素系从一种植物中提取。他所用的杯子是经过特殊处理的。有几只盛有无色的酒醋,其他酒杯则盛了白兰地、玫瑰汁和桔子汁的浓缩液。” “当曼弗雷多喝下无色的清水后,水便与胃里的色素掺和,于是从胃里喷出来的液体就像红葡萄酒了。同样,当他喝下含有酒醋的水,过后喷出来的就是“啤酒”(当然这啤酒是不让观众尝的)。至于另外两种饮料,它们不是在嘴里变的,而是早就在杯子里盛了这些饮料的浓缩液,因此曼弗雷多会把白兰地酒杯拿给观众品尝。最后,为使表演达到高峰,他偷偷把一根分成三岔的金属小管放到嘴里,这样就能喷出三股酒来。” 今天看来,早期的变酒魔术不太雅观,再说从嘴里变出来的白兰地又有谁愿意去尝它。所以现在的魔术师都是从容器里变出酒来的。 人吃火炭 在特异功能显示中,常常有人以不怕烧、不怕烫显能。 表演者手拿一根筷子,从烧得正旺的炉火中夹出一块红火炭。他吹一口气,炭火上火星四溅。 表演者张开嘴,将这块炭火送入口中,嘴唇轻轻动了几下,继之大嚼起来。他张开嘴,牙齿上,舌头上,全是黑色的炭灰。 表演者又从炉子里夹出几块红火炭,依次放入嘴中,嚼了起来。 茶水热了一点,喝茶人的嘴都会烫起泡,现在表演者将红火炭吃了进去,而且一连吃了几个,没功夫是绝对做不到的。人们把这种神奇的效应归之于 “气功”。 观众不可能知道,这块炭火,不是煤炭,而是木炭,而且不是一般的本炭,而是特制的木炭,当然,不论什么木质的炭,烧红了,放到嘴里都会烫人。但是木质不同,制作方法不同,其烫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夹着放到嘴里的木炭,是用最轻质的木头烧制的。木质轻,说明木的结构松散,木质也软。先把这种木头劈成小块放入炉中烧红、烧透,然后取出放入冷水中浸泡,红木炭就黑了。 表演时,将这种木炭投入到炉火中去,待其外表出现明火时夹出,用嘴一吹,火光闪闪,火星直溅。那火不是炭火发出的,而是竹筷子的火。木炭表面是红火,其内里却是黑心,所以夹在手上看一会,红火渐退,再放入口中,用力一抿,事先多准备一点唾液,虽然也感到烫,但是可以忍受,而且烫只是一瞬间的事,木炭的黑心还是潮的,至少是没有热量。大口嚼起来,也没什么特殊不适。 嚼完一块红火炭之后,满口皆是湿炭灰,再吃第二块。这些湿炭灰自动充当了保护层,所以,吃后几块时,就感觉不到烫了,只有一股热气。 爵碎的炭灰不必吐出,可以咽下,有治胃病的意外效果。表演这个节目,有三个环节最为重要,一是木质选择。二是加工要到家,不烧透不行,否则一见了火,没燃尽的部分又烧起来,温度太高就没法演了,烧过了又不行,发白不见红,演出效果又不好。烧好的炭,要迅速放入水中,拿出来,不得曝晒,以防龟裂,三是要胆大心细,舌尖上尽可能多攒一点唾液,放入口中那一瞬间,上腭与舌及牙齿一齐开动,动作越突然越用力越好,顷刻将外红内黑、外热内潮的火炭抿成碎末。 入火不伤 有些“灵媒巫师”宣称,他们受古代太阳教支配,是不畏惧火和炙烧的。一般这样说的都是女灵媒。在太阳教的“支配”下,这女巫师可以把手指伸进蜡烛或油灯的火焰里手不烧坏,还能把头发穿过烈火不烧着。 一个灵媒曾把其中的秘密告诉了胡迪尼:把半盎司樟脑与两盎司烧酒溶在一起,加入一盎司水银和一盎司液态安息香,摇动使其充分混合。把这种混合物涂在手掌和手指上,晾干即可。 那位巫师给出的使头发穿过火而不烧着的办法是:溶一杯盐水,再把一勺苏打溶入另一杯热水中。把两杯溶液倒在一起,充分混合后,用来洗头发。把头发梳理干燥。洗过的头发就可以用来表演了。巫师还提供了走过烧红的铁块的方法:还是用刚才那种溶液,加红石粉后用力搅拌,再涂在脚板下面就行了。 嘴里喷火 表演者手中拿一个铁棍,铁棍的一端缠着一团棉花。表演者将棉花团浸入汽油中,然后拿出,用打火机将浸油的棉团点燃。 表演者把铁棍移至右手,举起来看火势正旺,一口气吹上去,火舌立刻拉成一尺多长,噼噼叭叭,火势生风,好厉害! 然而,表演者却异常稳健,不动声色。只见他拉开一个架式,运上一口气,缓缓举起手中的火团,举至齐眉高,凝视于它,突然挥臂一甩,油火溅了一地。甩下之后,表演者又擎起火把,同时抬头,口朝上,将火团移到嘴的附近。表演者的双脚往外移了移,取半蹲式,口张得更大,火团渐近口腔,最后大部分放进了嘴里。接着表演者一吹气,火苗从口中喷出,足有一尺长,那情景真有一股子撼动人心的力量。1秒、2秒、3秒、4秒、5秒、6秒…… 熊熊燃烧的火在表演者的嘴里停了10秒钟!奇迹! 火把取下,表演者张开嘴请人们看,一切如常。 这个表演的关键不是什么气功,甚至不是技巧,只要知道了个中暗道机关,人人都可以表演。 表演者铁棍上的棉花团不是在汽油里蘸了一下么?那不是汽油,而是煤油,煤油与汽油差别大得多,汽油燃烧四溅,煤油燃烧却只往上走。只要表演者口朝上,燃烧的棉花团置于口的正中,完全可以保证不伤。 表演者曾拿着火棍使劲地甩,这个动作很关键,如果甩得不干净。有残油滴落下来,那至少要将嘴烫起一个泡。所以,表演者在入口之前一定要仔细查看是否有残油。另外,表演者口中攒点唾液,轻轻地向外哈气等等也是自我保护措施。 “刺衣复原” 特异功能者常常要借观众的衣物来表现自己的神功,刺衣复原就是一例。 表演者左手拿一只带圆把的锥子,让观众看清楚无任何秘密。 向观众借一件料子上衣,并对这位观众说:“我用这把锥子将你的上衣刺个洞,你不心疼吧?”待观众示意不心疼后,可继续表演。 将上衣挂在衣服架子上,在衣服背面盖上一张报纸,并用夹子将报纸夹在衣服领子上。请这位观众拎起衣服架子,使有报纸的一面朝向众多的观众。 表演者将锥子由左手交到右手,右手伸到衣服里头向背面刺去,与此同时左手伸到报纸与衣服之间,撑住衣服而使锥子便于着力刺破衣服的背面。 抽出左手,并用左手按报纸,使锥子又刺穿报纸而露出锥尖。此是众多观众均为之担心和震惊! 为了让观众看清楚锥子是否确实刺破了衣服,表演者又将报纸掀起来,此时观众更是一目了然。 表演者又盖上报纸,将左手伸到报纸和衣服之间,用右手将锥子取出,让观众两次看一下锥子本身无任何异常。 表演者将锥子由右手又交到左手,并由左手将锥子放入自己上衣左边的口袋里。 表演者取掉报纸,让协助演出的这位观众和场上所有的观众都看清楚,明明是锥子刺破了衣服,可是现在却看不出任何刺破的痕迹。 将衣服架子等收起来,衣服还给这位协助演出的观众,并握手致谢。 这套看上去颇为神秘的魔术秘密全在锥子上。原来在锥子把的尾端镶有一块圆柱形的磁钢,锥把涂以黑漆或其他颜色的漆,以使磁钢不易被观众发觉。此外还有一个没有锥把的辅助锥尖,它的长短、粗细材质和光亮与真的锥头完全一样。 表演开始时,表演者用左手拿着锥子,只用拇指和食指拿着锥把,其余三个指头弯曲回来握住辅助锥尖,并使锥子的尖端在小指一侧。在右手拿起锥子伸向衣服里头欲刺穿衣服背面时,迅速将锥子掉头,使锥把尾端贴靠在衣服背面,与此同时左手伸到报纸与衣服之间也迅速将辅助锥头的尾部贴靠衣服,对准位置使之与锥把尾端的磁钢牢牢吸住,酷似锥尖真的刺破了衣服,可谓天衣无缝。取锥子时,右手取下锥子后要迅速掉头,尔后再拿到衣服外面来,否则观众会产生怀疑。在右手取下锥子的同时,左手已伸到报纸和衣服之间,仍是用左手中指以下的三个指头握住辅助锥尖并取下来,一定握牢,不要掉在地上,否则前功尽弃。 刀刺活人 表演者只穿运动背心,光着两膀,毫无夹带其他物品的可能。他由地上拾起一把明亮锋利的匕首,声言要刺穿自己的左肘,然后敷上什么祖传的金枪秘方,就立即痊愈……说着,把匕首丢下,用一块手巾将左腕部扎紧再作一翻吹嘘后,拾起匕首对准其肘大喊:“一、二、三!”顿时鲜血涌出,左肘果然已被戳穿。他把穿有匕首的左肘伸到围观者面前让人查看,甚至允许人们用手去摇动匕首把,以证明匕首的尖和柄确系整体。 说穿了,表演者有样式全同的真假两把匕首。假匕首的刀叶子在距离刀把一寸远的地方锯断成两半截,另用一根弧形具有一定弹性的钢条焊接相连,在刀柄里注有红色混浊液体冒充血液,开关门也设在把上。表演者总是要先进行大量的游说和比试,使大家相信他确实能够一刀捅过去。接着,突然夸奖他的刀伤药如何了不得,便把匕首丢进提包里去。等到宣布扎刀开始时再去摸出假匕首。在喊:“一、二、三”的同时,左右双手一起做大弧度的摆动,借以搅乱观众的视线,到“三”字喊出口时,假刀已经嵌入手肘,匕首把里的“鲜血”同时挤出。此时右手得紧紧握着左腕,给人以既忍痛又止血的印象,并借此把连接的钢条隐藏在手巾之下。这种能当面过眼和过手的表演,看起来十分逼真! 这类表演自古有之。 古代展示划舌复原一类的节目,原是要把舌头真的划破,让血流出来,随后再上药使之复原,以此来宣扬自己的奇能异技,并证明自己推销的药物确有奇效。后来,艺人们变得更聪明了,不再真动刀子割开自己的手臂或舌头,而是在改革道具上做文章。刀刺活人、割鼻剜舌、大卸八块等表演都是采取在刀上做“门子”,来显示刀刺不伤的奇迹。 吞宝剑 表演者脱去上衣,赤膊露体,装模作样地运气。练功之后,把一柄长剑交四周观众过手检查。剑长50厘米,系钢条锻炼而成,柄上套有两个可以碰撞出声的薄铁环,用以增加演出气氛。接着,表演者用酒精棉球把剑擦干净后,仰首张口将剑向嘴里慢慢地插下去,直到只剩下剑柄为止。有时,还可以接着并排地再插入第二把剑。末了,吞剑者把剑逐步退出,最后一瞬,突然抽剑扔向空中,任其落下,触地发出金石之声。 严格说这不应该叫“魔术”而是一种有损于自身健康的“苦刑术”。 人的口腔连着咽喉、食管,再经贲门而入胃。成年人从牙齿到贲门的距离一般约45厘米,吞剑者只要把这柄没有刃口的剑,经咽部插入食管里去,30厘米长的剑身是完全容纳得下的。这和医生给病人作食道镜、胃镜检查是一个道理。只是医疗检查时,镜必须严格消毒,给咽部喷粘膜麻醉剂,以使其反射消失。否则,异物一接触咽部就会引起恶心,甚至呕吐。为了锻炼这种适应能力,表演者需作长时期的训练,每天都用一双筷子放进去刺激咽部,日久天长,习惯后就不再恶心了,也就可以试着把筷子插进自己的食管(千万别误入气管)。所以,这是一种既痛苦而又不卫生的表演,有害健康。因此不宜提倡。 纸条悬人 表演者悬吊挂在日光灯上的一根纸条上,这个表演令观众非常惊异,除了“特异功能”能够办到外,还有什么神奇的力量能做呢?于是,人们只有把这种奇迹归之于神秘的“气功”中的轻功。 其实,这与气功毫无关系。 首先,这个日光灯是经过特殊安装的。在日光灯管上方,用人力固定住一根粗铁棍(木棍也行),然后将已套好的纸环连在这根铁棍与灯管上。 表演者抽出灯管给众人看,灯管上当然看不出什么秘密,只是一般的日光灯管。 此后,表演者又递一块纸给观众,让观众随手撕下一块,只听得“哧哧”的撕纸声,以为这就是一般的白纸。其实,这是一种强度(抗拉)很高的白板纸。撕的时候很容易,而拉就不容易拉断了。 这个白板纸连成纸环是事先做好的,若当场胶水不干,就会误事。用胶粘合的时候,纸的接头处重合的部分一般在3至5厘米宽,这样,用力拉的时候,这个地方才不容易断开。 仅仅解决了纸的问题,人上去还是经不住,表演也会失败,这中间还有另外两个奥妙。 一是表演者将双手抓住灯管用力时,攥的位置大有学问。攥在两头或中间,都不行,灯管会因吃不住劲而断裂,最佳的位置是纸板的旁边,在靠近纸板的这个位置,灯管所能承受的力量最大。动力=动力矩×动力臂,阻力=阻力矩×阻力臂。表演者手攥的位置到纸带的长度,就是一个阻力臂,在人的体重一定的情况下,这个力臂越短,灯管本身所承受的力量就越小,反之亦然。 二是表演者在双手攥住灯管双脚离地之前,一定要慢慢加力,越慢越好,初次演示时,失败者多在这个环节失手。若控制得法,表演者身体重量转移到灯管上以后,还可以做转体动作。 如果在纸上再做点手脚,表演起来就更得心应手。江湖上人都喜欢用绵白纸,这是一种习惯。将纸裁成2寸宽的纸条,接成3米以上两条备用。另外,再准备1米长上下的三四十根真丝,以前全是用真丝,现在代用品多了,最好是极细的尼龙丝,若想方便还可以用商店替顾客扎东西的白色纤维带,就是可以撕成一根一根细丝的那种。这两样东西都备好后,就可以制作了,像裱画那样,将两张纸条裱成一张,中间夹有1米长、30根左右的细丝。也就是说,3米长的纸条,两头各有1米长不夹丝,只有中间1米夹丝。至于是什么丝,那当然用你所备的,总之牢度要强,又极细,和纸的颜色一致,若是白色就可用于任何颜色的纸。 将两张中间夹有丝的纸条,两端分别粘在两根棍的两头,就像裱过的国画,两根棍是画轴,但中间没有画面,是空的。然后,将两张纸条全卷到一根棍上,将这根棍的两头挂在一个固定的架子上,另一根悬着。 表演前可以请一位个子高些的观众,要他用手拉一拉悬着的棍试试,稍一用力,纸条就断了,因这段纸条的中间没有夹丝。表演者撕去被观众全拉断的纸条,这是没夹丝的,正好不要它。然后再将棍与纸条粘住,就用普通透明胶布粘,滚动下悬的根,把纸条往下悬的棍上卷,上面固定住的棍自然要放松,以便放下纸条供下面的棍卷。注意,卷到夹有丝的地方,再卷 15厘米可以了。这样上面的棍上卷有15厘米夹丝的纸条,下面棍上也卷有15厘米夹丝的纸条,中间悬着的纸条也是夹丝的。这时就可以用透明胶布将上下两根棍都与纸条固定住,以免一拉下面的棍,两根棍都滚动,不能将人吊悬空。 这时,你就可以表演“纸条悬人”了!只要两手握紧下垂的那根棍的两头,慢慢地使脚离地。这就是“纸条悬人”!其实,你就是晃动两下也不妨,因为两张纸条中间夹有六七十根细丝,足够搓成一根细丝绳,再加上四张纸条,完全可以承受80千克重。 你若是获得掌声后,还可以从观众中请出一个孩于,让他悬挂试试,那怕是30公斤体重的孩子,也悬挂不住,一拉纸条就断。这是为什么?因为孩子个头矮,手拉不到悬着的棍。你只要将悬着的棍放低一尺,那么所悬挂的纸条中就有5寸长没有夹丝,当然一拉就断! 总之,吊灯管这种所谓“轻功表演”,只能说是借用魔术手段、使用障眼法所表现出的一种技巧。 脚踩气球 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有一个人表演的“轻功”——踩气球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体魄健壮的汉子,手持几个大气球上场,主持人道:“这回表演的是踩气球。”说罢,接过其中一个球,双手轻轻一压,球便碎了。而这汉子,面带微笑,将其中的两个球放在脚下,又取过一块三合板,置于气球之上,只见他倒吸一口气,蹑手蹑脚地站到三合板上,渐至伸开腰身…… 两个普普通通的气球,竟经住了一个大汉的重量! 主持人说:“请问您体重多少斤?” 那汉子答:“70多公斤。” 台下,屏幕前,几亿观众均被这个精彩的节目征服了。许多想通过练气功使自己获得超自然能力的人,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心,开始进行更加刻苦更加自觉地“追求。” 浙江省一位中学物理老师看了这个节目,比一般人多了一层思考,节目是精彩,可是怎么解释呢,表演者的重量此刻哪里去了?如果这个表演是真实的,那么人类自然科学的部分科学要重写,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事!如果重量确实没有了,表演的时候应该加一台秤,帮助人们确认是重量改变而不是其他…… 这位怀疑者开始模拟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表演场面进行实验。经历了若干次失败后,他终于得到了一个同样令人惊异的结果:两个市场上售出的气球,承受住了实验者身体的重量。这位物理教师解释道,实验表明,表演轻功者,体重并没有变轻,而只是掌握了一些保持身体平衡的技巧,地球引力没有变,牛顿力学依然可以解释这种现象而没有过时。 这位物理教师的实验结论在报上公布之后,引起了人们莫大的兴趣。一位杂文作者就此为题,写了一篇 《功夫在功夫外》,大意是说,世间许多事是名不副实的,只在常理可以推论的范围内下功夫还不够,因为功夫在功夫外。但是,我们也不赞成说他们没有一点功夫,功夫还是有一点的,那就是在反复摸索实践中所获得的经验和技巧,不过这种功夫叫不得“轻功”,与气功也没什么关系,更非只有吃素,节欲之人才能练,人人练,人人有,几时练,几时有,这种朴素的“功夫”,准确说是“技巧”,从来与神灵世界、特异功能不相干。 如果采用“特制”的气球,可以保证每次成功。 这种“特制”不必到工厂去提什么特殊要求,完全可以自己再行“加工”,其方法如下:到商店买下直径约为15至25厘米气球若干个,将其两个套在一起,然后往里吹气,注意不要吹得太满,然后把口扎紧。 这时,您就是“气功大师”。余下的“轻功”技巧,就是保持身体平衡与辅助材料的选择了。 找一块半米宽、一米长的板来,要薄,要表面光洁度好。置于两个气球上 (其实是4个气球),注意搁置气球的地面要平,不能有小沙粒。然后,先踏上一只脚,动作越轻越好,全身重量逐渐往上移,接着第二只脚再跟上去。此时,注意保持平衡。您不掉下来,就算成功了。 作为一种“功大”,上气球之前,要先在砖上练习,将两块整砖竖立起来,用脚踩上去,每次半小时,体会身体保持平衡的感觉。站不了半小时, 5分钟也好。时间可由短至长。这种“轻功”表演,75公斤以下的人都可以如法进行。 若某位同志平衡技巧特别好,也可只踩“一”个气球,这样登台表演,您就更神了。不过,您千万别再说这是气功,还是实话实说为好。 披着科学外衣的迷信 占星术的产生 天文学诞生在巴比伦和埃及等沙漠地方。在没有明显目标的沙漠草原中,放牧人和通商队要识别方向,只有依靠夜空的星辰和月亮。很少降雨,天空总是晴朗的,非常便于观察天体。 天空像一个巨大的球面罩住地球,上面散布着无数的星辰。特别引人注目的明亮的星辰排成各具其特征的图案,使人想象成人、动物和器物的形状。这样,把几颗明亮的星串联起来就组成了星座。如果每天晚上对星辰进行观察,就可以知道,星座的形状虽然始终不变,但随着时间的变化,其位置也不断变化,每晚同一时间所观察到的星的位置也稍有变化,从东到西,一年转一圈。这样,对宇宙便产生了这样一种看法:天体从东到西一天转一次,同时,还以一年一次的速度从东向西转动。 昼间虽然看不到星辰,但是早晨和傍晚可以看到星辰的形状,由此可以推断出太阳在天空的位置。从这里可以知道,太阳在沿着天体的某个特定的轨道 (黄道)以一年一圈的速度从西向东转动。月亮的运动更快一些,从西向东约用27天绕天体一圈。天上的大部分星辰的位置不变,只有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五颗行星以各自不同的速度从西向东通过天穹,有时会停止,有时会后退。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五颗行星的异常状态便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人们认为它可能会给地上的各种现象带来某种影响。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太阳在天体的黄道上转动的时候,季节发生了变化,温度也发生了变化,与此同时,植物发芽、开花、结果,动物也生长、繁殖。太阳肯定给地上的各种现象,或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如果是这样,那么,不仅是太阳,就是月亮、行星、各个星座也会给自然界和人类带来影响。出现这种想法是很自然的。 这样,就出现了利用各种天体的位置和运行,判断和预言个人、社会、国家的命运和凶吉的方法,即占星术。当然,如果没有对天体、星座和行星的知识的积累,就不会出现占星术的观念。而在建立完整的占星术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对天体进行观测,掌握它的分布和运行的知识,正确地把握各种天体位置的变化。由于这些原因,科学的天文学和占星术之间从来就是同时产生的,而且,在一段时间里,它们相互合作,对天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黄道十二宫 占星术(行星天文学也是一样)中最重要的是太阳在天体中运动的轨迹,即黄道。为了表现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在巴比伦提出了十二宫的想法。即太阳用十二个月的时间绕黄道运行一周,如果把一圈三百六十度等分为十二份,每三十度为一宫,那么,太阳一个月在一个宫内,下一个月就会移动到邻近的一个宫里。这种方法便于表示太阳的位置。作为划分的起点,选择了春分点。春分就是指昼夜时间相等的那天太阳所在的位置。 在巴比伦,从春分点开始,将黄道每隔三十度划分一份,并根据它的星座形状和季节取适当的名称。这种方法传到希腊后,作了若干改动,经整理变成了今天的十二宫(白羊、金牛、双子、巨蟹、狮子、室女、天秤、天蝎、人马、摩揭、宝瓶、双鱼)。其中虽掺杂有人和物,但总的来说多是动物,因此也把十二宫叫做兽带。 在巴比伦,十二宫的名称都有其具体的含意。譬如,太阳到金牛星座时是四月底,正是牛的交尾时期。“双子”本来是“结婚的人”的意思,太阳来到这个星座时是六月份,正是结婚的季节。狮子星座表示是猎狮的夏季。 “宝瓶”星座和“双鱼”星座在巴比伦表示雨多的季节。十二宫在今天的占星术中虽然还能解释出意思,但在地理和气候上与巴比伦不同的地区,这种解释并不适用,这是理所当然的。 据说,十二宫有它各自特有的属性,它支配着人的身体的各部分和器官,还影响人的性格和命运。 但是,从巴比伦和古希腊时代起,在经历了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春分点在黄道上已向西偏移了近三十度。这是由于被称之为岁差的现象造成的,因此,过去处于白羊星座和双鱼星座交界处的春分点,现在已移到偏离双鱼星座的中心线的地方。但是,占星术至今仍然遵守巴比伦时代的定义。也就是说,白羊星座仍然同过去一样,位于从春分点算起的三十度角的黄道部分。因此,占星术所说的十二宫的位置,同观在在天穹上看到的十二个星座的位置各相差约三十度,即各相差一宫的距离。由于这个原因,占星术上说的十二宫同天文学上说的十二个星座是不同的。 占星术兴盛的时候 占星术始于巴比伦,以后传入埃及和印度。中国在很早以前也有占星术,但不清楚同巴比伦有什么关系。占星术本来是专门对影响某一地区全体居民的事物(自然界、物质现象、社会、国家和国王等)进行预言,占卜其凶吉的(中国和日本的占星术后来保持了这一性质,而且还重视日蚀、月蚀以及慧星等异常现象)。 但是,到希腊时代,性质发生了变化,主要用于占卜有关个人命运的事情了。也就是说,根据出生时天体的分布情况来占卜个人的性格和一生的命运,预测不久的将来会发生的事情以及计划、决定的成败等。因此,下一节中谈到的全天宫图发挥了重要作用。 将希腊的占星术系统化了的,是有名的托勒密(公元150年左右逝世),他写的《伟大论(Almagest)》这部著作把古代天文学的成就都综合进去了。他的占星术著作《四书( Tetra-biblos)》后来起到了占星术圣术的作用。罗马帝国的皇帝曾多次下令禁止占星术,基督教教会也激烈攻击占星术,说它是“助长宿命论、导致否定神意”的异教迷信。 罗马帝国没落后,随着一般学术的衰落,占星术也衰落了。但是,在此期间,阿拉伯人保存并发展了一般学术、占星术和炼金术,到十一、十二世纪时,将它传入欧洲。欧洲的学术得到复兴,不久,文艺复兴时期就大放异彩了。 到中世纪末,占星术特别在王宫贵族中大为流行起来。不管哪个宫庭都有占星术士,向他征询关于政治和战争等问题的意见。据说,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在位时间是1515~1547年)、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在位时间是1516~1556年)和神圣的罗马帝国皇帝卢多尔夫二世(在位时间是1576~1612年)等人对占星术尤为热心。 因此,在这个时期,又出现了像诺斯托拉达姆(请参看85)和季罗拉莫·卡达诺 (1511~1576年)那样有名的占星术士。而且,天文学家蒂科·布拉赫 (1546~1601年)和约翰·刻卜勒 (1571~1630年)也从事过占星术工作。至少后者似乎认为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不认为占星术是一门科学。 以后,由于伽利略和牛顿的努力,确立起近代天文学,占星术才迅速地衰落下去,到 18世纪末,它已堕落成了象相手和相面那样的单纯的占卜术了。然而,使人感到意外的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的势力又渐渐地恢复起来。现在,在印度、欧美,特别是美国非常流行,报纸杂志上宣传用占星术算命,甚至有几十种占星术的专门杂志和几十所学校。 全天宫图 要用占星术预测个人的性格和命运,就要知道这个人出生时的十二宫以及太阳、月亮和行星的位置,并需要把它绘成图。这个图就叫全天宫图。 要绘出全天宫图,首先需要决定天体上的座标。如果把地平面四面无限延长,天体就被分成了上下两部分 (下半部分在脚下,看不见)。其次,如果通过头上划一条连接正北和正南的线 (子午线),上半球和下半球就从正中被人成两半。如果把这每个四分之一再用连接正南正北的线分为三等份,那么,全球就被分成了十二等份。把每一部分叫做一间,如果把东方地平线下方作为第一间,那么,象图所示,依次是第二、第三……第十二间。古代用三角形来表示这种排列,而现在一般是用扇面表 (放射形)来表示。如果把这十二间作为座标,填入诞生时刻的十二宫、太阳、月亮、各个行星的位置,全天宫图就绘制出来了。 其次,根据这个全天宫图,可以看出个人的命运,但实际上,各宫、各间、各天体有什么特征,对人、命运的哪些方面产生什么影响这样一些问题,占星术体系都有非常详细而周密的规定。因此,如果弄清楚哪一宫、哪一间、哪一个行星对哪个人有最大的影响,那么,哪个人的命运就会像应用数字公式解答问题那样,自然地得出结论。 但是,这种最强大的支配力决定什么,则是一个异常复杂的问题。这是因为,各宫、各间、各天体也是相互影响的,有时其他东西也会或多或少地产生影响,也会消除这种影响。而且,占星术土中间,有的重视太阳,有的重视月亮,有的重视金星,有各种各样的流派,根据各自不同的想法作出其独特的解释。作出这种判断在占星术中是最难的,但这也是占星术士们施展本领的地方。当然,由于解释方法将遭到毁灭。 相手术 据说相手术起源于印度,它一方面经埃及、希腊传到欧洲,另一方面传到中国,都有很大发展。 如果说在伪装科学的占卦中,占星术占据首位的话,那么,相手术完全有资格名列第二位。其基本原理和占星术一样,即“大宇宙支配小宇宙,小宇宙反映大宇宙”。就是说,如同宇宙的各种天体支配人体的各部器官一样,手反映存在于人的头脑中的智慧的小宇宙。因此,通过看手相,可以知道手的主人的性格和命运。 相手大师们引用古代的权威试图证明自己相手术正确。圣经上也有几处谈到T手相。例如约百记第三十七章就说:“他封住各人的手,叫所造的万人,都晓得他的作为。”另外,箴言第三章里也写道:“其右手有长寿,其左手有富贵。”另外,古代最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写过许多有关相手的书,例如 《关于天地和世界的原因》一书中说:“人的手纹不是无缘无故地长出来的。它首先是受了大的影响才长出来的,各人的手纹有明显的不同。” 相手术在欧洲最盛行的时候,恰恰是占星术和炼金术等迷信十分流行的十六、十七世纪。对于相手术的论述,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人有相当大的差别。最初,相手术完全是以占星术为基础而形成的。它认为,个人的性格和命运不仅受星的影响,甚至连构成卜算人的性格和命运的线索的手相也由星来决定。但是今天,许多相手大师完全否认占星术对相手的影响。诚然,手掌鼓起的部分即生手茧处,就是在今天也是用5个行星的名字来命名的。据说这没有占星术的意思,而只是沿用了自古以来就使用的那些名称。相手大师们重视的手相是:生命线、头脑线、心脏线(感情线)等线、手指、各个指关节、手掌的软硬度、整个手的形状和大小等。 上述这些特证分别赋予特定的含义。相手大师们就是以此来判断手的主人的性格,占卜其未来的。 骨相学 亚里士多德等古代哲学家认为,感情和情绪是由心脏支配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已经清楚,心理机能全由大脑支配。 奥地科医生弗兰茨·约瑟夫·加尔 (1758~1828)鉴于大脑的某个部位一旦受到损伤,那么由那个部位支配的特有的生理机能就会产生障碍这种事实,认为大脑表层的各个部分分别负责支配着各种心理机能。 因此,如果一个人的大脑的某个部分特别发达,那么这个人的受那个部分支配的心理机能就相应地特别好。大脑的某个部分如果特别发达,那么复盖其部分的那块头盖骨就特别隆起。因此,如果调查一下头盖骨的形状,就可以知道一个人的哪一种心理机能发达,甚至可以判断他的性格、适应性、对宗教的态度和是否容易犯罪等。 加尔基于这种想法,于1796年把头盖骨表层分为27个部位,并且标明了各个部位负责支配的心理特性。这就是骨相学的起源。 合伙研究者,德国斯普兹哈姆 (1776~1832)作了进一步研究,完善了其体系,把头盖骨区分为35个部位。 但是,奥地利政府认为,这一学说暗示人们的命运是先天决定的,因而于1802年禁止在奥地利宣传这一学说。 因此,俩人就到欧洲各地旅行,宣传自己的学说。后来,加尔在巴黎定居,而斯普兹哈姆则到英国和美国游说。英国爱丁堡的乔治·库姆、美国的O·S福勒等人支持并进一步发展了这一学说,于是骨相学便在世界上传播开来。 可是,许多地方都出现了对骨相学一知半解而自称骨相学家的人和企图利用骨相学赚钱的骗子。 他们到各地旅行,招引男女老少,摆弄头盖骨的标本,进行讲演,愚弄听众。另外,他们还给希望相骨相的人相头骨,绘制性格图,卜算职业适应性、男女的八字和人生吉凶。 骨相学大受欢迎,特别是从1840年到1850年大为流行,达到了最盛时期。 但是,从那以后,群众的兴趣急剧下降,骨相学日益衰亡。 在今天,人们认为骨相学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占卜棒找地下水 占卜棒是西方独特的迷信,而且历史悠久,并且经欧洲和美国在世界上广为传播,至今仍不见有衰亡现象。 占卜棒使用的是一种前面分叉,长70到80公分的树枝。选择的材料是苹果树枝、柳树枝、棒子树枝以及娑罗双树枝等。新的方法是使用Y字型金属棒或者线吊的摆锤。 占卜棒更多的是用来寻找地下水。占卜师用两手握着占卜棒两股叉的前端,使树枝朝前,稍稍高于水平线。传说这样拿着树枝在地上到处走,一旦经过有地下水源的地方,树枝就会在手里旋转,树枝那一头就会指地,那么在此处挖掘下去就一定能找到地下水,打出一口好井。据说在美国的农村,七八十年以前在挖井时,人们经常请占卜棒专家来指定适于打井的地点。 占卜棒在公元前的古罗马就为人们所熟悉,有证据证明从很古的时候起就有了占卜棒。但是,被人们广泛使用是从中世纪开始的。那时,除了寻找地下水外,人们甚至还用它来找矿、找宝藏、找尸体和作案犯人。 关于占卜棒的最重要的记载,是神父德·瓦尔蒙在1696年写的《神秘物理学》一书中记载的事件。1692年,里昂的一家酒店老板和老板娘在酒库里被杀害,现款被盗。住在多菲奈的一个名叫雅克·艾马的富裕农民,曾夸口他可以用占卜棒查明盗贼和杀人犯在何处,所以法院就委托他去搜索。 艾马高兴地接受了这一差事。他用一根占卜棒,从发生事件的酒库开始寻找犯人的踪迹。结果他跋山涉水走了一百五十英里,最后断言杀人犯是朗格多克监狱里的小偷。小偷加以否认,但是被带到里昂加以拷问,最后供认了罪行,于是被处刑。 由于这一功劳,艾马的占卜受到了很高的评价。但是后来,他被召到孔代公的宫殿去披露本事,由于不准确,因而受到叱责和质问,最后他终于招认自己的所作所为全是骗人的把戏。这一事实并没有记载在《神秘物理学》上。 但是,群众对于占卜棒的信仰并没有因此而动摇。有记载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军在通过巴勒斯坦进攻耶路撒冷时,曾聘请占卜师寻找水源,取得了成功。1917年,美国地质勘测部系统地调查了占卜棒的历史和现状,得出结论说占卜棒没有科学根据。 丙午的迷信 迷信都是荒唐的,但是,没有哪一种迷信能和丙午迷信相比,这种迷信荒谬绝伦,而且,延续时间长,流毒广。 在中国古代,人民就相信丙午和丁未之年有灾难。他们大概认为,雨和丁是“火”的阴阳,午也属于五行的火,火上加火,阳气旺盛,因此,容易出现灾难。 这种说法传到日本后,发生了奇怪的演变。在德川时代的前半期,普通民众相信丙午之年会发生火灾。但是,领导阶级并不相信这种说法。从德川秀忠于丙午年的庆长十一年(1606年)大规模整修江户城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出这一点。 有名的蔬菜商阿七纵火事件发生于天和三年(1683年),而这一年并非丙午年。但是,据说阿七生于丙午年的宽文六年(1666年)。那时是五代将军纲吉,即犬公方(德川纲吉的绰号)时代,从那时起,各种迷信开始在社会上迅速蔓延。认为丙午年发生火灾的迷信不知不觉地消失了,而变成了丙午年出生的女人杀男人,丙午年出生的男人杀女人的迷信。后来,男人杀女人的说法被忘记,进一步发展成为丙午年出生的妻子欺夫以致杀夫这种可怕的迷信。 在七代将军家继、八代将军吉宗年间,丙午的迷信风靡天下。丙午年出生的女性为结婚困难而苦恼,悬梁自尽和投河而死的也为数不少。吉宗执政的享保十年(1725年)是乙已年,这一年发生了意外的悲惨事件。这一年怀孕,要在丙午年出生,如果是个女孩,那么,不用说孩子本人,就连整个家族都要遭到不幸,因此,发生了大规模的人工流产。有很多母亲因此而丧命。 此后,每隔60年到丙午年,便重复一次坠胎和杀死婴儿的事态。也有很多人指出丙午是一种迷信,劝人们不要采取危险的做法,但是,一般人依然不能从这种没有根据的迷信中摆脱出来。 较近一次丙午年是明治三十九年(1906年)。这一年出生的女性的结婚适龄期恰好是在关东大地震前后。当时,丙午的迷信又复活了,出现了结婚困难和解除婚约等现象,由于失恋和厌世而自杀的事件充斥报纸版面。 最近一次丙午年是昭和四十一年(1966年),这一年的出生率大大低于前一年,证明这种迷信还没有被完全忘掉。再过20年,丙午年出生的孩子就到了结婚年龄,那时,这种荒谬绝伦的迷信能消失吗? |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34] 本页[35] 下一页[36] 尾页[55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其它杂谈 最新文章 |
给孩子讲点历史典故 |
危机 |
星际桥梁 |
会说话得天下 |
中国名山 |
蛇石Ⅱ-最后的献祭 |
动物乐园 |
百家讲坛 |
生活常识 |
给孩子讲点历史典故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