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阅读网 -> 其它杂谈 -> 百家讲坛 -> 袁盎与士 -> 正文阅读

[其它杂谈]百家讲坛  袁盎与士 [第3页]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2] 本页[3] 下一页[4] 尾页[1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百家讲坛: 袁盎与士

央视国际2005年04月25日09:59

  主讲人简介:易中天,1947年生,湖南长沙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著有《〈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四种:《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和《品人录》。

  内容简介:历史的记载,用事实告诉给我们一个真实的袁盎,他不避亲疏,正直无私,而且斋心仁厚,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为国为民。所以,他不是小人,而是君子,是忠臣。但为什么他被称为汉代的“无双国士”?“士”究竟又是怎么回事呢?袁盎因为提议杀晁错,而晁错是忠臣,所以后世某些人就称袁盎为小人。但也有很多人认为他是君子,认为他的言行举止,是汉代国士的风范。那么,他到底是小人还是君子,是奸臣还是忠臣,是非曲直,历史的事实,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的袁盎呢?

  一个朝代的风云跌宕,一个朝代的兴衰荣辱,多少名臣将相沉浮其中,演绎出令人叹息、令人称颂、或悲壮、或激昂的风云故事。汉朝的大臣袁盎就是其中之一。他正直无私,却因为一件事而被称为小人。他忠心耿耿,却依然逃不脱横遭惨死的命运。他侠肝义胆,是汉代典型的“士”,那么,袁盎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士”又是怎么回事?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将为您解读《袁盎与士》。

  (全文)

  汉、尤其是西汉,从高祖刘邦到武帝刘彻,这个时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一个风流人物辈出的时代,而这些人物都未必有一个好的结局和下场。他们有的身败,有的名裂,有的身败兼名裂,甚至死于非命。昨天讲的晁错就是其中之一,我们今天要讲的袁盎也是其中之一。

  袁盎和晁错是搞不来的,他们两个势不两立到什么程度呢?只要袁盎在,晁错就不坐下。晁错坐在那儿,袁盎就不进来。两个人不能在一个地方吃饭,不能在一个地方说话,可谓势不两立。我们昨天已经讲过,晁错是对大汉王朝政权的巩固,做出了重大贡献的人,那么袁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晁错的死与袁盎是有关系的,是袁盎首先向汉景帝建议杀掉晁错的,所以历史上往往把晁错之死归罪于袁盎,其实这个是有点冤枉的,因为第一:首先是晁错提出来要杀袁盎,袁盎才向汉景帝提出来杀晁错的,用现在的话说,袁盎这可以算是正当防卫,顶多也就是防卫过当。第二:袁盎向汉景帝提出的建议,是一个个人建议。因为这个时候的袁盎是一个已经被罢了官的,贬为庶民的,这样一个没有身份的人,完全是一项私人建议,而真正最后决定杀晁错,是朝廷大臣正式打了报告,汉景帝做了批示,才把晁错杀掉的。第三点:晁错被杀以后,吴楚没有退兵,但是政治上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一些观望的,中立的国家,就觉得吴楚两国师出无名了,对于后来平定吴楚之乱,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按照我们中国人的观点,我们中国人的思想方法往往是种二元两分的方法,斗争的双方这一方如果是正人君子,另一方肯定是小人、一定是奸臣。既然历史上肯定了晁错,就要否定袁盎,晁错是忠臣,袁盎就是奸臣,晁错是君子,袁盎就是小人,所以历史上也有很多人,用这样的小人,奸臣之类的词来称呼袁盎。但实际上不是这样,袁盎不是小人,也不是奸臣。

  袁盎是一个很正直,很正派的人。我们都知道,西汉初年有一件重大的政治事件,叫做“吕氏之乱”,就是汉高祖刘邦去世以后,吕后专政,吕后去世以后,汉廷的大臣们联合起来平定诸吕。而平定诸吕当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人,就是当时的太尉周勃,也就是后来平定吴楚之乱的太尉周亚夫的父亲。周勃平定了吕氏之乱,安定了刘家的江山,当然是大大的功臣。所以汉文帝继位以后,对于周勃是非常地尊敬,周勃在上朝的时候也是得意洋洋,退了朝以后,我们看很多电视连续剧,看历史片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就是宣布退朝的时候,是大臣们跪下来,说吾皇万岁万万岁,然后皇帝先走。这是一般的礼仪,但是周勃上朝的时候,周勃先走。文帝目送之,这是很高的礼遇。有一次刚好袁盎就在旁边,袁盎就问汉文帝,说陛下觉得周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汉文帝说“社稷臣也”,就是社稷之臣,什么叫社稷之臣呢?就是能够和国家、和君主同生死,共患难,休戚与共,荣辱与共,这样的一种大臣,就叫做社稷臣,袁盎说,不对,周勃是功臣,不是社稷臣,汉文帝问他为什么?袁盎说你想想看,当年吕后专政的时候,周勃就是太尉,手上掌握着全国的军权,太尉是全国最高的军事长官,三军总司令,他手上是有军权的,他为什么不动作?那个时候刘家的王朝已经是奄奄一息,气若游丝,危在旦夕的时候,周勃为什么纹丝不动呢,而后来吕后死了,所有的大臣都起来说,现在我们要平定诸吕,要把吕家封的王,都把他灭掉,去找周勃,周勃这个时候才出来,他不过是顺应了形势,顶多就算是识时务者为俊杰,他怎么能算是社稷之臣呢,所以只能算是功臣。那么袁盎说了这些话之后,汉文帝从此对周勃的态度就变了,汉文帝就庄重起来,或者说就把皇帝架子端起来了,周勃也就开始害怕了,诚惶诚恐了,周勃出去以后,就跟袁盎说,你小子混蛋,我和你哥是哥们儿,你居然在皇帝面前说我坏话?袁盎不做任何回答,后来没有多久,周勃的丞相职务就被罢免了,就回到了自己的封地,封地的人一看周勃失势,丞相不当了,那些人就落井下石,就诬告周勃造反、谋反。汉文帝就把周勃抓到了监狱里面,这个时候满朝文武噤若寒蝉,惟独只有一个人挺身而出,为周勃辩诬,这个人就是袁盎。而且袁盎上下四方奔走,把周勃从监狱里营救了出来。从此周勃和袁盎也成了铁哥们儿,请大家想一想,这样一个正直正派的人能是小人吗?

  第二个例子,袁盎是一个宅心仁厚的人,袁盎当吴国的丞相的时候,他手下有一个人和他的婢女,就是他的丫鬟私通,按过去的说法就是私通,现在我们的说法就是相爱,但是在过去这个是不行的。袁盎知道了以后装糊涂,视而不见,置若罔闻,照旧信任他的这个下属,后来有人就给他的下属说,说你小子不要太得意了,老爷已经知道了,于是这个下属就畏罪潜逃,袁盎听说以后骑上马,把这个下属追了回来,说你不要走,我把这个婢女,把这个丫鬟赐给你,你们两个正式结合吧。所以这个人是非常地感激袁盎,后来袁盎出使吴国的时候,被吴王刘濞扣在军营里面,准备杀头,看守袁盎的军官就是这个人,这个人晚上跑到关押袁盎的地方,把周围的士兵用酒都灌醉了,然后对袁盎说,大人,你是我的恩人,现在跟我走吧。这个情节在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里面,真实的表现了这个细节,所以袁盎这个人,他不可能是一个小人。

  实际上,袁盎在朝廷当中,和在江湖当中,都有崇高的威望。汉文帝时期有一个有名的大法官叫张释之,张释之判决所有的案子,是依法办事的,就是按照当时的律条,规定是一个什么样的处分,他就是一个什么样的处分。为了这个事多次顶撞汉文帝,有名的大法官,这个人是谁发现的?袁盎。是袁盎发现以后,推荐给汉文帝的。汉武帝时代也有一个有名的清官,一个很正派的官员,叫汲黯,汲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汲黯是一个非常耿直的人,他在皇帝面前从来就是说实话的,他曾经非常直言不讳地批评汉武帝,那话说得非常重,他说“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说你这个人内心深处是很多很多的欲望,说的好听叫做雄才大略,说的不好听就叫好大喜功,说的再难听一点就是贪得无厌,你是这样一个人,可是外面还装出一副仁义的样子,你能做尧舜之君吗?这个话说得非常重的,另外他还有一个话也说得非常直,因为汉武帝他是这样,他登基以后,亲政以后他要提拔自己的人,赞成他的治国理念的,赞成他的政治路线的这些人,他从基层迅速地提拔起来,把这些老人逐渐地排挤出去,所以很多出身很低很差的人青云直上,坐直升机似的、坐电梯似的往上升。汲黯又去跟汉武帝说了,说陛下用人怎么跟堆柴火似的,堆柴火就是后面来的就放在上面,“后来居上”这个成语就是从这儿来的。

  汲黯是这么一个耿直的人,汉武帝这样一个皇帝,对于汲黯是非常地敬重,我们知道,汉武帝的亲信大司马卫青是地位非常之高的,卫青到宫里见汉武帝,汉武帝坐在马桶上接见他。卫青如果求见的时候,汉武帝正在上厕所,那来来来,坐在马桶上就跟他谈话。丞相公孙弘,这是总理了,政府总理了,职位很高的了,如果求见汉武帝,还要问一问是什么事儿,如果没有什么事,如果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汉武帝衣冠不整,就接见了。如果手下说汲黯求见陛下,他说要等一会儿,我把衣服穿好,一定要把衣服穿好,把帽子戴好,衣冠楚楚,才跟汲黯谈话。就是给汲黯最高的礼遇。汲黯是这么一个人,而汲黯最佩服的人是谁?袁盎,汲黯最敬佩的就是袁盎的为人,我们知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果汲黯这样的人最敬佩袁盎,袁盎会是小人吗?所以袁盎不是小人。

  袁盎不但不是小人,而且是真正的“士”,堪称无双国士。那么“士”又是怎么回事呢?什么叫做“士”呢?我这里给大家看的,就是现在我们知道的最早的一个“士”字,就是“士”这个字,战士的“士”这个字,最早就是这个字形,从这个字形看,很清楚的是什么呢?是一个人,他的头发梳起来,上面用一根棍,把这个头发串起来,这就是“士”,所以“士”的本意就是成年男子,特指未婚成年男子,古人一个男子成年的标志就是这个。就是把头发梳起来,然后插上一根棍。因为我们知道,在清代以前,我们民族是留全发的,人的一生只剪一次头发,就是出生三个月以后,大概基本上是百日,或者不一定是百日,是一个吉日,三个月以后的吉日,剪一次头发,就是把胎毛剪掉。这一天母亲就抱着孩子来到父亲面前,由父亲抚摸着孩子的头,给他起一个名,这个仪式叫做命名礼,就是从此这个小孩有名了,表示承认他来到了人间,加入了我们家族。然后这个小孩子头发就继续长,长长以后不再剪了,从当中齐眉毛往两边分,这个叫做“两髦”,所以这个小孩子也叫“童髦”,这头发再长长以后,就开始往两边盘,男孩子盘在两边,要盘成一个兽角的形象,野兽的两只角,这个叫做“总角”,所以儿童时代也叫“总角之时”。女孩子呢,也往两边盘,盘到最后这个形状像什么呢?像一个树桠,所以小女孩叫“丫头”。

  那么男孩子长到20岁,女孩子长到15岁,就不能再总角、再是丫头了,这个时候就要把头发往当中梳,当中盘起来,给他戴上一个帽子,再插上一根杆,这个男孩子的礼仪就叫做“冠礼”,女孩子不戴冠,插一根簪子,叫“笄礼”,这个时候,表示你加入社会,表示成人了,正式加入社会,可以有社交活动了。但是在周代,秦代,汉代,它有一个等级,就是只有贵族的男孩子才能够行冠礼,就是只有贵族的男子才能戴冠,才能戴帽子,平民不行,平民只能戴头巾,只能把头发盘起来,弄一个头巾把它盖在上面,把它一捆,你没有资格戴帽子,所以高帽子不是随便好戴的,戴高帽子是要有资格的。

  这样一来“士”我们就明白了,它就是贵族的成年男子。贵族分四个等级,最高一级就是王,就是天子,第二级就是诸侯,第三级是大夫,第四级是士。那么前三级贵族和“士”又有什么区别呢,区别在于天子、诸侯、大夫除了可以加冠以外,还可以加冕,冕是什么呢,就是皇上上朝的时候戴的那个礼帽。冕,它的上部有一块板,这块板叫延,延的前后要垂着珠串,用珍珠一串一串地串起来垂在前面后面,这个东西叫旒,但是我们可能有一个细节不一定有,就是除了前后要垂旒以外,在这个地方,也要垂两颗玉,在耳朵旁边也要垂两颗玉,这两颗玉叫做充耳,它的意思说,正确的话你就听,不正确的话你就不要听,什么谗言,恶语,污秽之言,不要听,叫做“充耳不闻”,“充耳不闻”这个成语就是从这儿来的。那么前面的这个旒是什么意思呢,视而不见,就是不该看的你不要去看,不该听的你不要听,这是冕的作用。如果又有冠又有冕,那就叫做“冠冕堂皇”。天子、诸侯、大夫都有资格加冕,士加冠不加冕。所以天子、诸侯、大夫是有冕之士,士是无冕之王,“王”字,来看一下,“王”字实际上是“士”这个字上面再加一个冕,就是王了。

  但是不管你哪一级的贵族,都是加冠的,加冠呢一共三次,我们在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里面可以看到这个镜头,这个汉武帝15岁的时候,还是太子,汉景帝来给他加冠,举行冠礼,一共加三次,第一次加的叫缁冠,缁冠就是一个黑的帽子,加了缁冠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有治权,就是有统治权,第二次加的叫皮弁,皮弁是什么呢,皮弁是军帽,也是猎装,加了皮弁以后呢,意味着有兵权,所以加皮弁的同时往往配剑,所以我们去看《汉武大帝》的电视连续剧,你会发现那些皇帝一天到晚剑不离身,走到哪儿都是把剑带着的,因为剑是当时贵族男子的特权,也是他身份的象征,你必须有一把剑配在这里。第三次加的呢,叫做爵弁,爵弁是宗庙之冠,就是有祭祀权,就是有资格参加祭祀天地、祖宗的活动,我们知道当时国家大事就是两件事,一个是祭祀,一个是战争,“国之大事,惟祀与戎”。

  那么一个贵族男子第一次加了缁冠,有了统治权,第二次加了皮弁,有了军事权,第三次加了爵弁,有了祭祀权,那他就是一个非常有身份的男人了。所以对贵族的男子来说,到死这个冠,都是不能脱下来的,所以有一次内乱的时候,孔子的学生有一个学生叫子路,在战斗中用被敌人用戈把系冠的这个带子砍断了,子路马上放下武器,说“君子死不免冠”。作为一个君子我死了以后,这个冠都不能没有的,于是他就去系带子,不打仗了,这个时候,士兵们一拥而上,把他剁成了肉酱,孔子听说这个消息以后,立即吩咐厨房,把已经做好的肉酱倒掉,从此不吃肉酱了,吃肉酱他就想起他的学生子路来,他很伤心。

  所以加冠不是一件小事情,所以我们看,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我们看到,汉景帝那时候已经是病入膏肓,危在旦夕,但是挣扎着也要起来给他的儿子刘彻加冠,而且不到年龄,男子是20岁才加冠,他知道他不久人世,国家要交给这个太子,让他立即成人,就强行地给他加冠。

  所以当时的“士”,他都具有两个方面的特征,那就是绅士风度和侠肝义胆。如果他是一个真正的士人,如果他是绅士的话,他有侠肝义胆,如果他是一个侠士的话,他会有绅士风度。

  袁盎就是一个兼有侠肝义胆和绅士风度的人,袁盎是非常喜欢结交江湖豪杰的,他有很多很多江湖上的朋友,这些朋友有的也进了朝廷做官,有的在外面做隐士、做侠士,做游士,袁盎一视同仁,都皆为朋友。其中有一个大侠,江湖大侠,叫做剧孟,剧孟的镜头也曾电视剧《汉武大帝》里面出现,就是当时剧里面是讲太尉周亚夫率兵平叛,有人报告说有人求见,周亚夫说谁都不见,报告的说,这个人说他来这里你一定见,周亚夫说谁啊,说剧孟,啊剧孟,剧孟见。有那么一个镜头,周亚夫一看到,说吴王如果还没有把剧孟网罗在自己的账下,吴国这一次叛乱是肯定要失败了,这就是剧孟。

  剧孟和袁盎是好朋友,袁盎后来罢官,在家里面待着,斗鸡走狗,游山玩水,和剧孟是好朋友,当时就有人劝他袁大人啊,剧孟是一个赌徒,剧孟好赌博啊,非常喜欢赌博,赌博是一个很坏的事情,赌博是很害人的,赌博的人你不要和他来往,袁盎说,剧孟是个好赌博的人,没错,但是你知不知道,剧孟的母亲死的时候,前来送葬的车子有上千辆,他说这个人如果没有什么过人之处的话,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人缘,他说我看这个世界上,一个人有了灾难,上门求救,能够不以父母在家为托辞的,也不装作自己不在家的人,这个世界上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季心,一个是剧孟。

  季心是什么人呢?季心是季布的弟弟,季布和季心这哥俩都是大侠,但是特点不一样,季布的特点是重然诺,季布只要答应你一件什么事,绝对是要做到的。所以当时有一句话说,千金不如季布一诺,你有一千斤黄金都不如季布说一个“诺”,我们现在看电视剧里面,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所有人本来,应该按我们说“是”的,他们都说“诺”,还有观众提出来说,那听起来像NO,汉代的时候,是、承认、就是“诺”,诺言。诺言这个词就是从这儿来的。“诺”是什么意思呢?是,对,承认,认账、埋单,都是“诺”,季布是很重然诺的,而季心是非常勇敢的,就是他们两个都是闻名的大侠。而季心最敬重的人是谁呢?袁盎。那我们现在知道了,剧孟一个,季心一个,这些人都是侠士,也都敬重袁盎,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袁盎这个人是有侠肝义胆的。

  那么袁盎既是一个有侠肝义胆的人,又是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人,这就是他最后死于非命的原因,因为他太关心国家大事,他坚决反对立梁王为储,我们知道,汉高祖刘邦建立了大汉王朝以后定了一条制度,就叫做父死子继,就解决皇位继承这样一个问题。皇位的继承问题在中国历代王朝一直是一个麻烦事,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秦始皇开创新的帝国制度,这个制度有一个特点,就是原来封建时代的世袭制度,基本上全部取消,只留下一个就是皇位世袭,官员再不世袭了,秦以前西周、东周、春秋、战国这个官是世袭的,你的爸爸是大夫,你就是大夫,将来你的儿子也是大夫,从天子到诸侯到大夫都是世袭的,秦以后呢,官们都不能世袭了,惟独皇帝是世袭的,所以留下了一个皇位继承的问题。

  这个皇位继承在殷商时期它有两种方式,一个叫父死子继,一个叫做兄终弟及,就是一种是儿子接老子的班,还有一种是弟弟接哥哥的班,从周以后,就不能再兄终弟及了,因为弟弟接班是很麻烦的事情,但是由于窦太后很喜欢自己的小儿子,就是梁王刘武,多次提出来要汉景帝立梁王为储,就是汉景帝如果死了以后,就让他弟弟刘武来接班,窦太后这样考虑,一个是出于她喜欢小儿子了,做父母的总归是有些偏心,有些小女儿、小儿子总是占便宜的了,再一个就是窦太后觉得自己身体很好,而她的儿子景帝身体不好,她想再有一个儿子当皇帝,她继续做太后,这个是不符合制度的,不合规矩的,是非对不对,这个我们是说不清楚,你说是刘武做皇帝,对我们民族好,还是刘彻做皇帝对我们民族好,这个是已经说不清楚的问题了,但是从当时的制度来讲,肯定是不对的。袁盎反对,而袁盎这个时候是犯不着来反对的,因为袁盎这个时候已经退休了,你都已经退休了,在家里闲居,你管这闲事干什么?那就是他觉得自己应该忠心耿耿,为国家考虑,惹起梁王刘武的仇恨,派刺客把袁盎杀了。

  这里面有一个细节很重要的,就是第一个来杀袁盎的刺客没有杀袁盎,这个刺客来了以后,到处打听。逮住一个人就问,你看袁盎这个人怎么样?他说好人啊!你看袁盎怎么样?君子啊!请问你觉得袁盎怎么样?侠义啊!这个刺客问了一圈以后,回来以后他下不了手,于是他跟袁盎说,我是梁王派来的,梁王派我就是来杀你的,可是我下不了手。但是我告诉你,我不杀你,还有得是人来杀你,你还是躲起来吧,袁盎没有躲,终于被梁王派来的刺客杀了,所以袁盎也是死于非命,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袁盎也是死于国难。

  和袁盎一样反对立梁王为储的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是窦太后的侄子窦婴,窦婴和袁盎是好朋友,他们两个和晁错都搞不来,最后,袁盎死于非命,窦婴也死于非命,窦婴的死是怎么回事呢?窦婴又是什么样一个人呢?我们明天再讲。

  (来源:cctv-10《百家讲坛》栏目)

  (编辑:兰华来源:CCTV.com)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2] 本页[3] 下一页[4] 尾页[1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其它杂谈 最新文章
给孩子讲点历史典故
危机
星际桥梁
会说话得天下
中国名山
蛇石Ⅱ-最后的献祭
动物乐园
百家讲坛
生活常识
给孩子讲点历史典故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7-03 01:23:31  更:2021-07-03 03:09:40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