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阅读网 -> 其它杂谈 -> 百家讲坛 -> 阎崇年清十二帝疑案:道光 -> 正文阅读

[其它杂谈]百家讲坛  阎崇年清十二帝疑案:道光 [第6页]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5] 本页[6] 下一页[7] 尾页[1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百家讲坛: 阎崇年清十二帝疑案:道光

  一位勤政节俭的皇帝,却鲜有作为。父皇暴亡,他仓促登极,鐍匣风波使他的继位扑朔迷离。一个看似平庸的王朝,却成为中国历史的“分水岭”。禁烟销烟,摇摆不定;《南京条约》,丧权辱国。

  道光帝,名旻宁,是清朝的第八位皇帝,他是嘉庆皇帝的嫡子。他三十九岁继位,在位三十年, 享年六十九岁。很多人不知道道光继位也存在疑案问题,道光是清朝皇帝嫡子继位里面惟一的一个。嘉庆二十五年七月二十五日,嘉庆帝猝然驾崩于承德避暑山庄。根据雍正帝创立的秘密立储制度,写有皇位继承人的密折应封存于鐍匣中,放置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从雍正帝开始,秘密立储就成为清王朝皇位继承的祖制家法。

  嘉庆帝生前从未公开确定皇位继承人,按照这一祖制家法,即使他猝然驾崩,皇位的继承也不该有太大的问题。那么嘉庆帝的猝亡却为何引发了一场皇位继承的轩然大波呢?原来,人们发现本应放在“正大光明”匾后的立储鐍匣无影无踪。旻宁怎样继承的皇位?他对中国近代史有着怎样的影响?

  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阎崇年与我们一同跨越历史时空,探寻道光帝的继位疑案,阐述对鸦片战争烽火的深层思考。

  道光帝,名旻宁,是清朝的第八位皇帝,他是嘉庆皇帝的嫡子。他三十九岁继位,在位三十年, 享年六十九岁。道光帝既非昏君也非明主,很容易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湮没无闻,但作为鸦片战争的头号当事人,却成为后世无法回避并屡屡提及的人物。

  道光的性格疑虑犹豫、反复无常;他在禁烟时,严禁与驰禁犹豫摇摆;他在战争时,主战与主和反复无常;他在用人时,任贤与任奸功罪倒衡。道光在这场历史悲剧中扮演了悲剧的主角。而他的悲剧人生也就从他继位的那一刻开始。

  我先讲第一个问题,道光继位疑案。大家很熟悉了,就是雍正皇帝继位疑案问题大家知道很多,很多人知道雍正继位存在疑案。但是,很多人不知道道光继位也存在疑案问题,道光是清朝皇帝嫡子继位里面惟一的一个,我们可以看一下,第一个继位的是皇太极,他是老八,他母亲是侧妃,皇太极的儿子顺治他是老九,他母亲是庄妃,是妃子。顺治的儿子康熙是老三,他的母亲佟妃,也是妃子,康熙的儿子雍正,雍正的母亲乌雅氏也是妃子。雍正的儿子乾隆,他母亲钮祜禄氏还是妃子,乾隆的儿子嘉庆,顺治的儿子康熙是老三,他的母亲佟妃,也是妃子,康熙的儿子雍正,雍正的母亲乌雅氏也是妃子。嘉庆的母亲是妃子。嘉庆的儿子道光不同了,道光的母亲是皇后,嘉庆做皇子的时候,他父亲就是乾隆皇帝给他娶了喜塔腊氏做他的福晋,嘉庆继位之后,就册封他这个嫡福晋为皇后,所以,道光他是皇后的嫡子,道光有一个哥哥很小就死了,他是老二,因为他哥哥死得早,他算皇次子,实际上他是嫡子,但是他母亲福分不够,嘉庆元年册封的皇后,第二年就死了。道光的儿子咸丰,他母亲是妃子,咸丰的儿子同治,同治大家都很熟悉,他母亲就是慈禧,懿贵妃还是妃子。同治没儿子,光绪和宣统不是皇子,所以清朝十二个皇帝继位的是十一个皇帝,只有道光是嫡子继承皇位,这在清朝是惟一的。

  道光在做皇子的时候,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学习也很用功,特别是在他三十二岁的时候,也就是嘉庆十八年,发生了一个重大的事情,这一年夏天,嘉庆到承德避暑山庄、到木兰围场去行围,道光这时候名字叫旻宁,他随着他父亲去行围,但是这一年夏天是阴雨绵绵没有办法行围,旻宁就提前回到皇宫,在尚书房读书。一天,天理教的教众在皇宫太监的指引下,分别从东华门和西华门两路冲进皇宫,一直冲到养心殿的外面,养心门,在尚书房读书的旻宁立即拿着火枪,拿着弓箭就奔出来,一枪打死一个人,另一枪又打死一个人,把这场事情平息了,他父亲回到皇宫之后很高兴,朝廷上下,朝野内外,都盛赞旻宁年轻勇敢机智,于是,嘉庆就封他这个皇次子旻宁为智亲王。到嘉庆二十五年七月十八,嘉庆从圆明园起銮要到承德避暑山庄到木兰围场去秋狝,也就是行围,随驾的有皇次子旻宁,就是道光,还有皇四子瑞亲王随驾去到避暑山庄,同行的还有大学士、军机大臣,御前大臣内务府大臣等等。七月十八日从圆明园出发,路上七天,到七月二十四日,到达承德避暑山庄,沿途疲劳,天气又暑热,第二天就是七月二十五日,嘉庆皇帝突然驾崩,事出仓促没有准备。嘉庆的死因官方的说法因病而死,据清朝皇室人员的口碑,说嘉庆遭雷击而死,这个事情得不到证实,如果真的是遭雷击而死的话,官私记载都不会写这个事情,因为这犯了大的忌讳,我们目前就是根据官方的说法,嘉庆突然病故,也可能嘉庆身体比较肥胖,又六十一岁的高龄,沿途疲劳,天气暑热,也很可能得了心或者血管病而猝死,死因我们今天不探讨了,嘉庆突然驾崩大家束手无策,事出突然,但是国不可一日无主,当时最紧迫的事情就是嘉庆的皇位继承问题,本来事情应当是很明白的,由于种种缘故,道光继位就变成了一个历史的疑案。

  嘉庆帝猝然驾崩于承德避暑山庄,一时间,朝野上下、宫廷内外乱做一团。引发混乱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皇位的继承出现了问题。

  根据雍正帝创立的秘密立储制度,写有皇位继承人的密折应封存于鐍匣中,放置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从雍正帝开始,秘密立储就成为清王朝皇位继承的祖制家法。

  嘉庆帝生前从未公开确定皇位继承人,按照这一祖制家法,即使他猝然驾崩,皇位的继承也不该有太大的问题。那么嘉庆帝的猝亡却为何引发了一场皇位继承的轩然大波呢?原来,人们发现本应放在“正大光明”匾后的立储鐍匣无影无踪。

  清朝皇位继承从雍正之后,它是有祖制有家法,就是清皇室的家法,雍正皇帝鉴于太宗、世祖,圣祖这三代皇位继承的种种繁难问题,雍正想出一个办法来,叫做“秘密立储”。雍正元年,八月十七日,雍正在皇宫的乾清宫西暖阁召集皇子、王公大臣宣布他说我要秘密立储,把我指定的皇太子写成一个诏书装在一个鐍匣里面,当众放在乾清宫顺治皇帝手书的那个正大光明匾的后面,一旦发生大故取出来宣布,这样做得好处,就避免了事先立皇子引起皇子之间的斗争,又避免了事出突然,皇位继承问题难办,雍正这个秘密立储的办法,在乾隆用了一次,就是雍正死得很突然,我前面已经讲过了,雍正死得很突然,那雍正死了之后皇位继承是谁呢?就打开了秘密立储的这个鐍匣,当众,乾隆、皇室和大臣宣布就是立弘历,就是乾隆为皇太子,乾隆就继位了。所以乾隆继位没有引起骨肉相残,乾隆还是按照他父亲这个办法,把秘密立储也是写好了,密封起来,但是乾隆不同,就是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在圆明园的勤政殿当着皇子皇孙王公大臣正式宣布,说我要擅位,从明年的正月初一,让儿子继承皇位,这个儿子是谁,就是秘密立储那个皇十五子颙琰就是嘉庆,第二年正月初一,在太和殿举行了乾隆和嘉庆授受大典,就是乾隆把皇位退让,嘉庆接受皇位,所以乾隆到嘉庆的皇位是和平过度没有发生大的纷争,因为乾隆还在世。嘉庆突然病故,谁来继承皇位?按照祖制家法那就是应该在皇宫乾清宫那个正大光明匾后头找,找那个鐍匣,看里头写得是谁呀,但是没有文献记载,也没有档案记载,说从承德派人到北京,到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面找这个鐍匣,没见这个记载,也没有记载说在北京的王公大臣到乾清宫去找这个鐍匣。这里面就产生了个问题,就是嘉庆遗位给他的儿子,有没有这个建储的鐍匣,如果有的话,为什么承德方面北京方面没有派人去找啊,此为历史疑云之一。

  在正大光明匾后没能找到嘉庆帝传位的遗诏,朝野上下惶恐不安。在嘉庆帝的四位皇子中最终谁能继承皇位,不仅关系到朝野局势的稳定,也关系到不同政治集团的利益。在按照清朝的祖制家法来确立皇位继承尚无结果之时,以禧恩为首的皇族宗室却首先建议由皇嫡子旻宁来继承皇位。

  嘉庆突然就驾崩了,谁来继承皇位?当时在承德的避暑山庄一片混乱,这个时候内务府大臣禧恩站出来说,说皇次子旻宁戡乱有大的功勋就指嘉庆十八年的时候,当即继位,这个事情《清史稿·禧恩传》做了记载,禧恩讲了这话之后,军机大臣托津,戴均元等犹豫,历史上记载两个字“犹豫”,就是既没有反对,也没有赞成,不表态。史书又记载,禧恩虽抗论,众不能夺,就是没有说服大家。这个问题就来了,你禧恩有什么资格?有什么权力建议皇次子旻宁继承皇位,这也不符合清朝皇室的祖制和家法呀,禧恩何许人也?敢于提出这个建议,禧恩的父亲是睿亲王淳颖,淳颖又是怎么回事?大家知道,多尔衮死了之后他没有儿子,他弟弟多铎的儿子叫多尔博过继给多尔衮,所以多尔博就承袭了睿亲王的这个爵位,不久顺治对多尔衮掘坟鞭尸,撤其享庙,爵位也撤销了,多尔博怎么办呢?归宗又回到多铎名下,到了乾隆的时候,给多尔衮平反了,那多尔衮的这个睿亲王的爵位还是要承袭,谁呀,就是要多尔博的第五世孙就是淳颖来承袭多尔衮的睿亲王的王位,这个睿亲王淳颖和嘉庆私人关系很好,又都是宗室,嘉庆在惩办和珅的时候,这个睿亲王淳颖出了很大力,帮了很大忙,受到嘉庆皇帝的信任,他的儿子禧恩因为这层关系先做了侍卫,又做了御前侍卫,头等侍卫,做到内务府大臣。所以禧恩是用内务府大臣这种身份随驾到了承德。嘉庆突然故去之后,禧恩就建议皇次子旻宁继承大位,按照清朝的祖制家法应该有嘉庆的遗诏,你禧恩建议皇次子旻宁继承皇位,不符合祖制家法,此为历史疑云二。

  嘉庆帝猝死,没能按照祖制家法留下继位的遗诏。而此时,孝和睿太后健在,太后的意见对皇位继承人选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嘉庆帝的四位皇子中,有两位是孝和睿太后的亲生子,而旻宁却并非孝和睿太后所生。在以禧恩为首的皇族宗室首先提出由旻宁继承皇位时,孝和睿太后紧急下了一道懿旨,五百里加急送往承德。

  嘉庆皇帝先后有两位皇后,第一位叫孝淑睿皇后,她生的第一个儿子死了,生了第二个儿子就是旻宁就是道光。但是这个孝淑睿皇后在嘉庆二年病故,这一年旻宁十六岁,那嘉庆又续了一个皇后,就是第二任皇后,叫孝和睿皇后,孝和睿皇后有两个儿子,一个是皇三子叫绵恺,一个是皇四子叫绵忻。孝和睿皇后对旻宁很好,十六岁孩子没有母亲了,对他倍加爱护和关照,所以旻宁做皇子的时候和他这两个弟弟,同父异母弟弟,就是绵恺和绵忻的关系也很好,和他继母的关系也很好,正是因为有这种关系,所以嘉庆皇帝突然驾崩的噩耗传到北京的时候,皇太后在皇宫立即派人五百里加急把皇太后的懿旨,因为这时候嘉庆死了,她算太后了,皇太后的懿旨送到承德,大意是说,说皇次子旻宁在嘉庆十八年的重大事件中,立有功劳,她懿旨,皇次子旻宁立即尊位,就是马上继承大位,旻宁就是道光接到皇太后的懿旨,叩头谢恩,感激不已,大家知道,因为旻宁不是太后的亲生子,她自己还有亲生的两个儿子,在没有找到嘉庆秘密立储的遗诏的时候,她说让旻宁,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继承皇位,应当说这个胸怀还是比较博大的,没有借这个机会做手脚,让自己的儿子继承皇位,所以道光跪在地上磕头,感谢皇太后的恩典。问题又来了,按照清朝的祖制家法皇太后没有立皇太子这种先例,那有人说了,那孝庄皇太后她立的康熙呀,但是孝庄皇太后立康熙的时候顺治还没死,顺治病重,是孝庄和顺治共同商量了,用顺治遗诏的形式来发布,让皇三子玄烨就是康熙继承皇位,不是用皇太后的名义是用皇帝的名义商量的时候她参与了,可以说清朝用皇太后的名义立皇太子让他继承皇位这是第一例,这问题就来了,你皇太后宣布让旻宁就是道光继承皇位,这跟家法祖制也不合呀,此为历史疑云之三。

  旻宁继承皇位既有宗室的支持,又有了太后的懿旨,看似水道渠成之事,但却并非顺理成章。因为这样继承皇位还是有悖于祖制家法。正当大家为旻宁如此继承皇位有悖家法而犹豫不决时,事情又发生了转机,原来,随嘉庆帝行围的军机大臣托津、戴均元竟然在承德避暑山庄找到了嘉庆帝立储的小金盒,并打开了遗诏。

  在这种特殊情况之下,朝廷大臣是个什么态度,随驾的军机大臣有四位,就是托津、戴均元、卢荫溥和文孚,在当时特殊的情况下,几位军机大臣就找秘密立储的 这个鐍匣,在哪儿找呢?就在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来找,翻箱倒柜,一个一个来找,突然在嘉庆生前的那个随身太监那儿找到了一个小金盒,这个小金盒引起大伙儿兴趣,托津和戴均元等等就捧着这个小金盒找钥匙,找不到钥匙,托津在情急之下,把小金盒的锁拧开了,开启这个宝盒一看,里头有嘉庆的遗诏,上面说嘉庆四年四月初十日,立皇次子旻宁为皇太子,找到了这个小金盒发现了嘉庆的遗诏,这问题应该说就解决了。有人还问是不是还有其他的材料,这个事情在《清史稿·托津传》,《清史稿·戴均元传》都记载这事,戴均元死后有一个人叫包世臣为戴均元写了个墓志铭叫《戴公墓碑》,这个碑文里面详细说了这个事,就是说嘉庆突然驾崩,众方大家情急之下,找到了小金盒,托津等把小金盒拧开找出了遗诏,说托津、戴均元为道光的登基立下了功劳,问题还是有,打开这个小金盒的时候,没有记载道光在场,这个小金盒按照当时的祖制家法来说,应该搁在乾清宫的正大光明匾后面,怎么会在承德避暑山庄,而且不是马上找到的,而且是找来找去,翻箱倒柜才把它找到的,有人对这个小金盒,和小金盒里面的遗诏的真伪提出怀疑,此为历史疑云之四。

  小金盒里的继位遗诏是真是假?小金盒的突然被发现是否是有人精心策划?后人对此猜测不已。那么清史文献对此是如何记载的呢?对于道光的继位过程,嘉庆实录和道光实录的说法如出一辙。

  《清仁宗实录》就是嘉庆实录记载他死和他的儿子皇位继承的过程,大意是说,就是七月二十五日傍晚,嘉庆皇帝突然就驾崩了,在这种情况下,御前大臣,内务府大臣,军机大臣等一起打开了一个鐍匣里面有嘉庆皇帝的遗诏,立皇次子旻宁继承皇位,大家知道,嘉庆的实录是道光修的,道光继承皇位之后修他爸爸的实录,那道光实录怎么写的呢?道光实录写法基本上是一样的,因为道光的实录是他儿子咸丰给修的,也不能违背他爸爸的意志,所以嘉庆的实录、道光的实录和清史稿的记载,和皇太后的懿旨和禧恩的建议仔细分析起来,还是有一定的漏洞,就是彼此之间有矛盾,我说,此为历史疑团之五。

  尽管旻宁继承皇位一波三折、扑朔迷离,但历史还是将他推上了皇帝的宝座,使他成为清朝的第八位皇帝。三十九岁登极的道光帝,在他在位的三十年中,史书中记载的不仅有他离奇的继位过程,还有他留在中国历史上的功过得失。

  但是道光还是继承皇位了。第一,宗室贵族、禧恩等支持道光继位;第二,皇太后和他弟弟瑞亲王绵忻同意他继承皇位;第三,四个军机大臣在场同意道光皇帝继承皇位。三个方面,朝臣、宗室、太后都在,大家达成了一个共识,由道光和平继承皇位,避免了在皇位继承上的骨肉相残之争,至于那些矛盾,那些不同的地方,那就留给历史学家去考证吧。

  道光的皇位是在承德避暑山庄继承的,因为嘉庆死得很突然,承德避暑山庄没有预备棺材,加急通知北京准备好棺材运到承德,所以到八月十二,嘉庆皇帝的梓宫灵柩才由承德起运回北京,前后经过十天的时间运到北京,八月月二十二,道光正式在太和殿举行登极大典,正式成为清朝的第八位皇帝。道光是三十九岁继位,在位三十年,享年六十九岁,他这一生也是做了一些有益的事情,譬如说他惩办贪污,譬如说他整顿吏治,譬如说治河通海运,整顿盐政等等。道光这三十年皇帝,比较重大的政绩就一条,就是新疆回部发生了张格尔叛乱,道光比较坚决,平定这场叛乱,在道光八年,把张格尔抓住了,到北京午门献俘,道光在午门城楼上,张格尔跪在午门前的广场,这是道光在位三十年一件重大的历史政绩,因为他稳定和巩固了清朝对新疆的管理,但是道光这三十年的皇帝最大的悲苦就是禁烟运动失败,鸦片战争失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一位勤政节俭的皇帝,却鲜有作为。一个看似平庸的王朝,却成为中国历史的“分水岭”。

  作为清朝的第八位皇帝,道光帝算不上是昏君也绝非明主,很容易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湮没无闻,但作为鸦片战争的头号当事人,却成为后世无法回避并屡屡提及的人物。

  在鸦片战争前的二十年间,他力图继承嘉庆帝的遗志,勤政图治,克勤克俭;他也曾戡定西陲,严禁鸦片流毒,以重现盛世的辉煌。但是道光的性格疑虑犹豫、反复无常,加之社会弊端积重难返,他的治国之举成效甚微。

  他在禁烟时,严禁与驰禁犹豫摇摆;他在战争时,主战与主和反复无常;他在用人时,任贤与任奸功罪倒衡。战争失败后,他苟安姑息,得过且过。

  鸦片战争使清朝懵懂地败于陌生的对手,开启了中国近代史的苦难历程,也成为道光帝人生的转折点。

  禁烟销烟,摇摆不定。鸦片战争,战和两端。《南京条约》,丧权辱国。鸦片战争的失败,是必然还是偶然?战争失败的历史责任是穆彰阿还是道光帝?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阎崇年与我们一同跨越历史时空,阐述对鸦片烽火的深层思考。

  清朝的第八位皇帝是道光帝,道光是三十九岁继位,在位三十年,享年六十九岁,他这一生也是做了一些有益的事情,譬如说惩办贪污,比如说他整顿吏治,比如说治河,通海运,整顿盐政等等。道光这三十年皇帝,比较重大的政绩是一条,就是新疆回部发生了张格尔叛乱,道光比较坚决,平定了这场叛乱,在道光八年,把张格尔捉住了,到北京午门献俘,道光在午门城楼上张格尔跪在午门前的广场,这是道光在位三十年一件重大的历史政绩,因为他稳定和巩固了清朝对新疆的管理,但是道光这三十年的皇帝,最大的悲苦就是禁烟运动失败,鸦片战争失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鸦片问题由来已久,雍正的时候就禁烟,雍正的儿子乾隆的时候又禁烟,乾隆的儿子嘉庆还禁烟,但是,屡禁不止,愈演愈烈。雍正的时候一年流入鸦片二百箱,乾隆的时候增加到一千箱,嘉庆的时候增加到四千箱,道光鸦片战争之前,增加到一万三千箱,白银每年外流三千万,当时朝廷两派,一派主张驰禁,就是以许乃济为首的叫“驰禁派”,一个是以林则徐为首的“严禁派”,这个时候道光支持严禁派,调湖广总督林则徐,为两广总督、钦差大臣到广州禁烟,林则徐很坚决,到广州宣布:“若鸦片一日不禁,本大臣一日不回”,态度很坚决。

  林则徐“虎门销烟”震动天下,但是林则徐的严禁鸦片的运动,触犯了国内一些人的不法利益,也触犯了英国殖民者的不法利益,他们必然要内外勾结,进行反抗,道光皇帝呀,作为一个政治家、作为大清的君主,本来应该预料到,我严禁鸦片之后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后果,采取什么样的防范措施,但是道光没有。英国殖民者用坚船利炮叩打中国的大门,作为对中国严禁鸦片的报复,这样鸦片战争就打响了,先打广州,由于军民抵抗不成,英国舰队又打厦门,因为闽浙总督邓廷桢率领军民抵抗,又失败了,英国的舰船北上,到了舟山,总兵葛云飞壮烈牺牲,定海失守。英国的舰船又继续北上,到了天津海面,直隶总督琦善妥协,后来鸦片战争失败,签订《南京条约》。

  我就提出两个问题思考,我们一起来思考,第一,鸦片战争清军失败,是历史的必然,还是历史的偶然?第二,鸦片战争清朝失败的历史责任是穆彰阿还是道光帝?我们先讨论第一个问题,鸦片战争清军失败,是必然还是偶然?

  现在中学的教科书说落后就要挨打,因为清朝落后,所以挨打了,的确当时清朝比较落后,大家知道,英国在顺治六年,就是公元1649年,已经实现了资产阶级革命,英国国王查理一世上了断头台,随后,到乾隆三十年,到公元1765年,英国就开始了工业革命,到鸦片战争的时候,已经七、八十年了。英国作为一个新兴的资本主义出现在西方,而大清帝国政治腐败,军备废弛,清朝当时比较落后,但是我们还要想一想啊,落后挨打,这是事物的普遍性,但是,事物还有特殊性,挨了打我可能失败,我也可能不失败,那鸦片战争清军失败是不是必然失败?只有失败一条道,没有成功的一条道?只有失败的一种结果,没有胜利的另一种结果?历史是不是这样的?

  我们可以作个分析,从战略上分析:一,国力。清朝当时是有四万万民众的大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英国当时虽然崛起,但是还没有做到“日不没国”的时候,也还是个小国呀,总体的国力清朝还是很雄厚的。二,军力。英国当时有先进的武器呀,清朝也有武器呀,当时武器差别不是像后来那么大,英国后方很远,你在大西洋的那边,总体的军事力量清朝还是有的,而且,英国从大西洋那边到中国,路途遥远,长驱远袭,它是以动来制静,以劳来击逸,清朝占有主动。三,人心。英国它是殖民侵略战争,是非正义的,清朝是自卫的,是保卫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的战争,这是作为战略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条件。这是战略上说。

  从战术上来说,第一是兵力。义律开始进攻广州的时候,军队是四千个人,舰船是四十艘,你四千军队,四十艘舰船来对付大清帝国呀,就显得兵力不足。第二,武器,清朝武器当时是火炮、火枪也都有,英国的武器比清军的武器先进一些,它的海军已经有蒸汽机做动力,但是还没有普及,好多船还是帆船,枪炮它这时候已经用后膛装弹,清朝主要还是前膛装弹,这有差距,但是也不像后来差距那么大。第三,后方。英国军队的后方在英格兰,清军的后方就在广州啊,就在厦门,整个大清帝国的领土都是清军的后方,后方对清军有利,对英军不利,所以这场战争有可能打胜。在历史上以弱胜强,以寡胜众这种先例是很多的,譬如说道光的祖先,清太祖努尔哈赤,当年在“萨尔浒之战”,就是以少胜多,以寡击众,譬如说,道光的祖先清太宗皇太极,在著名的“松锦之战”,也是以少胜多,以寡击众,打败了明朝八总兵十三万大军,有人说那是中国的例子,而且是古代的例子,现在的例子也有,就是埃塞俄比亚,公元1894年,比这还晚呢,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埃塞俄比亚的国王孟尼利克二世号召全国军民抵抗意大利的侵略,两年战争把侵略军打败了,逼迫意大利签订条约,承认埃塞俄比亚的独立和主权。

  英国四千军队打广州打不下来,打厦门,打厦门打不下来,打定海,你就是定海失陷了,四千军队一个不死,全上岸,我切断你后路,也可以歼灭你呀,你这四千军队一个不损伤,到了天津,你就是登了岸,道光可以发动天下兵擒王,切断你的后路,这四千人全部给你消灭,全歼,不是没可能打胜鸦片战争这一仗,我认为有可能打胜鸦片战争这一仗,为什么这仗打败了?就值得研究,所以,我要讲的第二个小问题,就是鸦片战争失败,历史责任是穆彰阿还是道光帝?

  对鸦片战争失败,从当时到现在,大家都非常关切,对失败的原因有一个认识的过程,开始很多人认为失败的原因就是因为林则徐严禁鸦片,招来了英国侵略,所以责任在林则徐,那么道光皇帝就把林则徐罢了官,把他遣送到新疆伊犁,这是第一种认识了。后来人们认识又深刻了,说鸦片战争失败原因主要应不是林则徐,主要是因为穆彰阿,穆彰阿主和导致了鸦片战争失败,导致了《南京条约》的签订。我们分析一下,当时这个朝廷大臣里头,军机大臣五个人,穆彰阿,潘世恩,王鼎,隆文,何汝霖五个人,当时的大学士就是六个人,穆彰阿,潘世恩,王鼎,琦善,伊里布,汤金钊,六个大学士里头有一个不在北京,在京的大学士和军机大臣各五人,十个人,这十个人里面是军机大臣又兼大学士的只有三个人,就是穆彰阿,潘世恩和王鼎。我们要分析一下这三个人,就是既是军机大臣又是大学士,穆彰阿、潘世恩、王鼎,这个潘世恩是状元出生,他对穆彰阿的态度就是两个字:阿附,还有两个字:伴食。再一个就是王鼎,应当说当时军机大臣和大学士里面,主和派主要是穆彰阿,主战派主要是王鼎。

  我们把穆彰阿和王鼎做一个简单的对比,穆彰阿是满洲人,既是领班军机大臣,又是首席大学士,《清史稿·穆彰阿传》对他有一个记载,就说这穆彰阿一共有十六个字:窥帝意移,乃赞和议,罢则徐,以琦善代之,四句话十六个字,我们分析一下。第一,窥帝意移,就是穆彰阿窥视到道光皇帝他的心意转移了,不主张严禁鸦片,不主张坚决抵抗,主张妥协,第二,穆彰阿乃赞合议,因为道光他不主张抵抗了,所以穆彰阿赞和议。第三罢则徐,罢免林则徐,大家知道林则徐是钦差大臣,两广总督,你穆彰阿权再大,再专权,你也没有权力罢免钦差大臣和两广总督,你还是遵从了道光皇帝的意志。第四,以琦善代之,琦善是大学士,兼直隶总督,后来改派钦差大臣属两广总督,大学士、钦差大臣、封疆大吏,你穆彰阿虽然是军机大臣和大学士,你没有权力任命一个大学士去做封疆大吏,这个权还在道光皇帝那儿,所以清史稿的这四句话是很有分寸的,因为穆彰阿窥测到了帝的意移,窥帝意移,乃赞和议,才罢林则徐,才以琦善代之,是这么一个因果关系。通俗一点说,就是穆彰阿窥出了道光皇帝的心意,说出了道光皇帝要说而没说的话,做出了道光皇帝想做的事情,是这么一个关系吧,所以,穆彰阿的组合是完全秉承了道光皇帝的旨意。

  我们再看看王鼎,王鼎是军机大臣、大学士,这个人是陕西浦城人,陕西浦城在乾隆朝出了一个军机大臣大学士叫王杰,与和珅同朝,他是状元宰相,这个人很清廉也很正直。王鼎和王杰是同乡同族,王鼎到北京来考进士,王杰想关照一下老乡同族,王鼎说不可,我凭我本事考,第一次没考取,后来又考,考取进士,就在朝廷里做官,这个王鼎做官我讲几个事情。一个事情呢,就是浙江发生一个人命案子,三年没有破案,这个按察使,就是浙江最高的法律的官员,为了这个事情自杀了,王鼎到了浙江去,秘密查访,查到了,这个人命案子家里头很有钱,当地的官员勾结搞了一个冤案,让你掏钱,不停地敲诈你,最后当事人在监狱里头死了,死无对证,王鼎把这个案子查出来了,惩治了一批腐败的官员,这是一。第二让他清理盐政,九百万盐政的亏空,他经过清理之后把这个问题解决了,第三就是让他去治河,黄河决口让他治河,他是军机大臣大学士,到了开封,一看呢,一片汪洋,王鼎怎么办呢,他有一个小的轿,肩舆扛着一个轿子,来回昼夜在工地奔波,白天在工地视察,晚上他就坐着一个小的轿子,就在工地小轿上睡一觉,接着指挥工地来治河,总共花了八百万两银子,用这个钱堵了两个口子,花了一千六百七十五万两银子,可见王鼎是很清廉的。

  王鼎支持林则徐,不同意罢林则徐的官,建议道光皇帝要重用林则徐,道光不听,那王鼎怎么办呢?我给你提意见你又不听,奏章你又不同意,用尸谏,“王鼎尸谏”,来用自杀来向皇帝建议劝说皇帝,来坚持反对英国的侵略,《清史稿·王鼎传》做了记载,他写好了奏章,装在衣服里边,把他的门关上自杀了,上吊自杀了,想用这个来唤起道光皇帝的注意,来坚持反对英国的殖民侵略。我们可以想一想,我说王鼎和穆彰阿都是当朝的军机大臣和大学士,他们是道光皇帝的两面镜子,照出什么呢,从这个镜子里照出君子消沉,小人猖獗,道光皇帝在英国军舰炮打中国大门的时候,把林则徐罢官了,把林则徐遣送到新疆,这使我联想到一件事情,就是崇祯二年,皇太极率兵攻打北京,兵临城下,当时的兵部尚书是袁崇焕,崇祯皇帝下令,要袁崇焕到皇城议军饷,不让袁崇焕进城,怎么办?袁崇焕坐在筐里头,用绳吊到城上,这么进的皇宫。进去之后,崇祯皇帝就把袁崇焕下了锦衣卫狱,第二年就杀了,有人评论说,说崇祯皇帝这是自毁长城,我们联想一下,英国殖民者炮打广州大门的时候,叩打中国国门的时候,道光皇帝把林则徐罢官遣送也是自毁长城,所以,我个人认为,禁烟运动的失败,鸦片战争的失败,丧权辱国《南京条约》的签订,历史的责任不是穆彰阿,而是道光皇帝,道光皇帝是清朝有史以来最为庸暗的一个皇帝。尽管他很俭朴传说他穿着带补丁的裤子,这当然也难能可贵了,大臣们也随着他膝盖上也绑上这么一个破绸子裤子补一个,装俭朴,这当然比奢侈好了,但是你道光作为大清帝国的皇帝,作为一代君主,作为当时的政治家,在重大历史问题上,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问题上,你站在时代潮流的前面,还是退在时代潮流的后面?当年康熙皇帝下令撤藩,诱发了“三藩之乱”。有的大臣就说,要把提议撤藩的大臣惩办,康熙怎么回答,康熙说我支持他,这是我的意思,康熙没有惩办主张撤藩大臣,而是下令平叛,八年战争消平了“三藩之乱”,维护了国家安全和统一。

  道光皇帝没有清太祖努尔哈赤当年“萨尔浒之战”的一种勇气,也没有清太宗皇太极当年“松锦之战”的一种谋略,更没有康熙皇帝亲征噶尔丹的那种胸怀,所以我认为,鸦片战争失败、丧权辱国《南京条约》的签订,历史责任是道光皇帝,道光皇帝的名字应当钉在中华民族历史的耻辱柱上,让那些丧权辱国、割地赔款者鉴。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5] 本页[6] 下一页[7] 尾页[1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其它杂谈 最新文章
给孩子讲点历史典故
危机
星际桥梁
会说话得天下
中国名山
蛇石Ⅱ-最后的献祭
动物乐园
百家讲坛
生活常识
给孩子讲点历史典故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7-03 01:23:31  更:2021-07-03 02:53:22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