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阅读网 -> 其它杂谈 -> 百家讲坛 -> 阎崇年清十二帝疑案:清十二帝疑案答疑(四) -> 正文阅读

[其它杂谈]百家讲坛  阎崇年清十二帝疑案:清十二帝疑案答疑(四) [第14页]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13] 本页[14] 下一页[15] 尾页[1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百家讲坛: 阎崇年清十二帝疑案:清十二帝疑案答疑(四)

  今天先讲皇帝后妃。清朝皇帝的后妃,在入关之前,它属于草昧,没有严格的制度。努尔哈赤的时候,他的妻子叫“福晋”,“福晋”是满语,那“福晋”怎么来的呢?有人查了一下,是从蒙古语这么借来的。那“福晋”本来是什么意思?有一种说法就是汉语的夫人,译成了蒙古文或者满文就叫“福晋”。这是一种说法,还有别的说法。所以努尔哈赤的时候,他不分皇后、皇妃,就是“大福晋”,“继福晋”,这么来排顺序。努尔哈赤16个福晋,他就这么排,没有严格的后妃制度。皇太极的时候,到崇德元年,定了“一后四妃”的后宫制度,那他才定了“一后四妃”,“一后四妃”之外的那些夫人怎么排顺序?也还没有严格的规定。顺治入关之后,吸取了明朝的后妃的制度,比较明确了一点,但是,一直到康熙朝才把皇帝后妃的制度确立下来,一直到乾隆朝逐渐地完善。

  后妃等级很复杂,秦始皇据说是后宫佳丽三千,怎么排等级?汉唐的时候,后妃的等级大体上排二十四级,明朝简化了,排成十二级,清朝就又简化了,大概分这么几级:一,皇后;二,皇贵妃;三,妃;四,嫔;五,贵人;六,常在;七,答应,还有一些没有名堂的,比如学生也算,实际上是更复杂一点。它有规定,皇后居中宫,统摄六宫,就是后宫事情归皇后总管,下面就是皇贵妃,妃和嫔。清朝的后妃分别居住在东六宫和西六宫,这东六宫和西六宫今天仍然存在,大概顺序是这样子,东六宫:景仁宫,承乾宫,钟粹宫,延禧宫,永和宫,景阳宫;西六宫:永寿宫,翊坤宫,储秀宫,启祥宫,长春宫,咸福宫。都各有太监、宫女来服侍,分别居住。那皇后、妃子,伺候她们的人,主要是两种人,一种是宫女,一种是太监。

  宫女,明朝的时候很多。康熙他说他问过故明的太监,原来在明朝皇宫做太监的,清朝时候还在做太监。康熙说:明朝皇宫太监一万人,宫女十万人,因为供应饭食照顾不到,日有饿死者。现在一般的学术界认为这个太监说的数字可能大了一点,可能估计过多了一点,但是说明了一个问题,明朝皇宫的宫女和太监是非常多的,大家看故宫地方很大,如果一万个太监,十万个宫女,里面住的房子大概很拥挤。清朝宫女减少了,减少到多少人呢?到康熙、乾隆的时候,大体上三千多人。有一个说法,叫做“够不够三千六”,大体上三千多个宫女,后来逐渐减少。光绪的时候,人就比较少了,一千九百多人。这些宫女在伺候皇后、贵妃等等都有严格地规定,有配额。皇太后宫,宫女12人,皇后宫,宫女10人,皇贵妃,宫女10人,妃嫔,宫女8人,依次递降。

  宫女怎么来源?其中一个重要来源就是选秀女,就是选八旗优秀的女子到皇宫,一般地来说,14、15、16这么一个年龄,先造册、上报,两种。一般的八旗子女是三年选一次秀女,内务府所辖的是一年选一次秀女。被选的秀女就到神武门外,开始要家长陪着,陪着也很不方便。后来提了很多的意见,后来皇帝恩赐每一个秀女,给一两银子好雇车,拉到神武门外,经过初步地检查,就算是面试吧,选了合格的,再进入神武门里。再经过层层检查,最后由皇帝选定。宫女的出路有几种,一种是皇帝看上的,就选在皇帝的身边做答应、做常在、做贵人等等,任皇帝的喜欢和不喜欢来决定她的命运。另一部分就是皇帝指配给他的子孙或者亲王的子孙,给他们做妻或者妾。还有一部分就在宫里做服务。按照当时的规定,宫女岁数太大了,到了一定的年龄,可以允许出宫,这个制度执行得也不是很严格。

  皇帝死了怎么办,皇帝死了她有儿子,她自己是皇太后这个还可以,其他的呢?就是太妃,太嫔,就加了一个“太”字,这些人怎么安置?主要住在几个地方,一个是宁寿宫,寿康宫,慈宁宫等,主要住在这几个宫殿里头,集中居住。

  皇太后、皇太妃,皇太嫔大体住在一个院里头,跟着皇太后,大家知道,太妃和太嫔有时候是很小的,有的太妃和太嫔十几岁就守寡了,所以她们住在慈宁宫,俗称叫做“寡妇院”,十几岁做太妃一直熬到死,是很难熬的。而且还规定,就是太妃、太嫔和底下继位的皇帝不能随便见面,什么情况下可以见面呢?就是太妃、太嫔、答应、常在等等,和新的皇帝必须双方年龄,都各过50岁才可以见面,一方面过50岁不行,你皇帝可以过50、51岁,那个太妃可能才16岁,也不能见面。这慈宁宫我去参观过,现在不开放。慈宁宫里还有个慈宁宫花园,没有假山,路是既平又直,因为太后、太妃年纪大了,走路不方便,你忽高忽低,一会儿过桥,一会儿爬山,她就容易摔倒,体力也弱,所以她的花园很平坦路也是直的。这里面最大一个特点就是佛堂多,里头有大佛堂,小佛堂,亭台楼阁也都设了佛堂。整天是香烟缭绕,经声朗朗,宫女们颂经烧香来消磨时间,以度残年。开始的时候,到乾隆的时候,国富民强,乾隆母亲过六十岁大寿的时候,献九九寿礼,每一样九种,每一样九种,都是最珍贵的国宝,歌舞升平,后来不行了,后来一个一个卖国条约,一次一次赔款,政府的财力不行了,到光绪后期国库拮据,财政困难。慈宁宫内一片悲凉。赏的银子不够,有的太妃、太嫔生活很困难,在里面做点针线活,让太监偷偷地拿到宫外卖点零花钱,补贴生活,可见这个时候后宫之困难,后宫里面最高地位就是皇后,皇帝死了以后,新皇帝的母亲是皇太后,这是她们后宫地位最高的,那么皇后、皇太后都有徽号,皇帝不是有庙号,有谥号吗?皇后、皇太后也都有徽号,这徽号字数也很长。

  我以庄妃为例,庄妃的徽号,孝庄的谥号很长,是这样的:“孝庄 仁宣 诚宪恭懿 至德纯徽 翊天 启圣 文皇后”。一共17个字,很难记呀,但是有两个字是属于孝庄的,孝庄这个“孝”字是所有的皇后谥号都带的“孝”字,这是共同的,不是她个人的。孝庄那个“庄”是她个人的,她做庄妃是这个“庄”,做皇后是“庄”,太后还是这个“庄”,这是她终生的。最后,是“文皇后”,那个“文”字,那“文”字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她的丈夫是文皇帝,文皇帝是谁,就是皇太极,就是她是皇太极的妻子。第一个字,定她的身份,最后那个“文”字是定她和谁是夫妻关系。所以大家不要记那么多字,就记两个字问题就解决了,其他的皇后都是这样的,刚才我说过皇帝的谥号是死后封的,皇后的这个谥号也是死后封的,活着时候不封,所以孝庄她死之后,才封了她这个谥号。所以电视剧就不能说孝庄活着时候,她自己不知道她谥号是什么,所以电视剧说我孝庄如何如何,那不可以的,你活着你还不知道呢。这个努尔哈赤活的时候,说我太祖高皇帝,那是不可以的,您还不知道,努尔哈赤29个字是历代加到最后,加到29个字,打了大的胜仗了给努尔哈赤加两个字,国家有大的典礼了,再给他加两个字,最后是加到29个字,所以努尔哈赤活着时候没有29个字,“武皇帝”、“高皇帝”的称号他自己都不知道,所以这个是我们看电视剧、看戏、看书一个历史,清史的一个常识大家知道一下。

  下面讲皇帝子女,先说他的“子”,再说他的“女”。清朝皇帝的“子”分“宗室”和“觉罗”,什么叫“宗室”?什么叫“觉罗”?是努尔哈赤的父亲,以下就是努尔哈赤的兄弟,跟他的子孙,叫“宗室”,他们系黄带,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以下,子孙叫“觉罗”,系着红带子,这个是不能混的。在清朝,系黄带子就是黄带子,系红带子就是红带子,不能混淆,个别有例外,这是“宗室”和“觉罗”。“宗室”它也分级,这个爵位分级,分十二级,头四级就是亲王、郡王、贝勒、贝子,这是四级,每一级都是等级森严的。后面五、六、七、八还是四级,后面四等就是镇国公、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八分”就是八份。当年在关外打仗的时候,努尔哈赤打仗的时候,打胜了之后,把那些东西分八份,一个旗一份,不入,那你不够八份,你就别参加。后来就变成一个固定名词,“入八分”,不入八分,就是八份,这是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就是奉国将军,奉恩将军,镇国将军,辅国将军,也是四个,合一块是十二等。皇帝的皇子一般是15岁,大体上15岁就成年了,就是指婚,结婚,分府,亲王就是亲王府,郡王就是郡王府,贝勒府,贝子府,分府,就搬出皇宫住了。但是有例外,个别的也可以住在皇宫。

  比如乾隆,乾隆就住在重华宫,里面那个“漱芳斋”布置很好的,大家有机会可以去看一下。清朝的皇子和明朝不一样,明朝皇子封了亲王等等,是一律不许留在京城,都要到外地,叫“封藩”,清朝的王一律住在北京,在北京开府,这是个很大的不同。明朝的王不能领兵,因为明朝皇帝经常闹政变,闹宫廷政变,永乐就闹宫廷政变,所以他这个王不许带兵,不许离开驻地,出城都要请示皇帝许可才可以。

  清朝的王不是这样,叫“出将入相”,还可以做军机大臣,做议政王,做摄政王,那明朝没有,那么清朝这么多的王,我算了一下,清朝的皇帝的儿子是113个,这么封下去也不得了,所以他想了个办法,叫做“递降”,亲王的儿子封郡王,郡王再往下封是贝勒,贝勒儿子是贝子,一代一代往下降。因为当时他考虑到大清王朝亿万斯年,要万岁,一万年,这一万年,他这个王就不得了,所以要往下降,降到最后,叫闲散宗室,就没有爵位了,这是一般情况。有的例外,叫做世袭罔替,八个不降。这八个,就是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郎,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还有敬谨亲王尼堪,还有两个郡王,一个是克勤郡王岳讬,还有一个顺承郡王勒克德浑,就是六个亲王,两个郡王当年开国的时候,他们立下了赫赫战功,所以他们就是世袭罔替,就是亲王有一个人继承,还是亲王,一直到清朝末年,始终是亲王,这八个世袭罔替的亲王和郡王,俗称“铁帽子王”,这么来的。另外四个亲王世袭罔替,一个是怡亲王允祥,就是帮助雍正取得皇位那个,恭亲王奕訢,醇亲王奕譞,庆亲王奕劻,这四个亲王世袭罔替,所以清朝世袭罔替的王,前面是六个亲王,两个郡王,后面是四个亲王,一共是12个王,世袭罔替,就是他们有一个儿子可以继承亲王,其他的不行,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继承亲王,只有一个。清朝有一个特点,就是只有宗室才可以做亲王,宗室里头做亲王也是很不容易的。我看报纸登了一篇文章,说某一个人是慈禧的娘家的后裔,他一上班别人就说“亲王驾到”,他下班要走,也喊一声“亲王再见”,这当然是玩笑话了,不可以,那拉氏也不能做王,也不能做亲王。慈禧的父亲惠征仅仅是个“承恩公”,公、侯、伯、子、男,那个“公”,慈禧的弟弟桂祥、照祥后来承袭一个“公”,所以清朝的王是很严格的,但是开国的时候例外,你比如说“三顺王”:孔有德、耿忠明,尚可喜那是开国时期,属于例外,正常封王,就必须是宗室,“觉罗”都不可以。

  清朝的王,是吸取了明朝的教训,明朝特别是永乐之后,他对王有非常严格地限制,主要怕他们搞宫廷政变,夺权,清朝把这方面好的经验,把这方面对他们有益的经验也吸取了,但是清朝的王和明朝相比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对外领兵,清朝王对外统兵,对内干政。清朝以摄政王开始,入关之后,多尔衮是摄政王,以摄政王告终,最后还是摄政王。清朝的亲王做议政王,做摄政王,做大学士,做大将军统兵,它意思是发挥满洲宗室王的作用,但是,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弊病,就是过于重用爱新觉罗的亲王,没有在爱新觉罗家族之外广泛地搜集人才,重用人才,特别是后来清朝的军机大臣,满人比较多,这是清朝后来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清朝的诸王管理得比较严格,太胡作非为,不能说没有,比较少,规矩很大,举一个例子,乾隆的时候,山西的巡抚叫喀宁阿,给一个王,过年上个奏折表示祝贺,附带了送的鱼,数尾鱼,就是几条鱼,到北京之后,不敢收,就报告了乾隆皇帝了,乾隆皇帝对这个山西巡抚是大加申斥,就是几条鱼呀,就受到申斥,所以清朝对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管教的应当说是比较严的。

  再说说皇女,公主,皇帝的女儿称“公主”,但是入关前不是这样的,入关前,不叫公主,是叫“格格”,入关后,因为清承明制,皇帝女儿就称“公主”。清朝十二个皇帝,公主一共是82位,说到清朝公主的时候,有人提了个问题问,说电视剧里说康熙的女儿公主下嫁给噶尔丹,问我有这回事没有?我说没有,康熙的女儿不可能下嫁给噶尔丹。电视剧还说,本来想让他这个公主下嫁给李光地,后来又改了主意了,嫁给了噶尔丹了,这个也不是。清朝的公主不下嫁给汉人,但是有一个例外,就是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皇太极的一个女儿下嫁给他了,这是一个例外,底下我还说到。满汉不通婚,皇帝的女儿更不能跟汉族通婚,所以皇帝的亲生女儿下嫁给汉族,除了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以外没有别的例子。清朝的公主分等级的,皇后生的女儿,称“固伦公主”,其他妃、嫔等等生的女儿称“和硕公主”,“固伦公主”的待遇相当于亲王,“和硕公主”的待遇相当于郡王,亲王不得了,亲王年俸银,白银一万两,郡王五千两。这个公主在皇宫里面不像我们百姓想像这样,她母亲对皇子就比较亲,对公主就比较疏远。有的书说公主生下来,到出嫁能见她母亲也不过是几十面,主要是保姆把她带大。清朝公主的结婚年龄偏小,最小的是10岁,一般的是12岁、13岁、14岁,虚岁。公主结婚之后,很多人的命运,我觉得是不幸的,我可以举几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你比如说努尔哈赤,努尔哈赤有八个女儿,老大、老二结婚早一点,因为他刚起兵结婚早一点,从老三到老八,这六个女儿,我看了一下全是不幸的。

  我举几个例子,努尔哈赤第三个女儿叫“莽古济”,先指婚给了哈达部的一个贝勒,不久就死了,这个女儿又改嫁,改嫁给蒙古一个人。因为莽古济她的哥哥是莽古尔泰,莽古尔泰跟皇太极发生了冲突,后来莽古尔泰就暴死了,因为莽古尔泰跟莽古济是同胞,牵扯到莽古尔泰,也牵扯到莽古济,莽古济就被杀了,皇太极的时候就被杀了,这是老三。

  老四是穆库什,嫁给了乌拉贝勒,布占泰。布占泰又虐待她,最严重的时候,用鸣镝,带响的箭,要射穆库什,努尔哈赤知道以后,就非常生气,就亲自带着人到乌拉部把女儿领回来了,所以他这个四女儿结果也是很悲惨的。

  再说他这个老五,努尔哈赤第五个女儿嫁给谁了呢?嫁给他开国五大臣之一,额亦都的儿子叫达启,当然达启就成了额驸。这达启骄傲跋扈,因为他父亲是开国大臣,他岳父是努尔哈赤,自己是额驸,额亦都就看不惯,有一天额亦都把他的儿子召集一块儿喝酒,酒过三巡,额亦都拍案而起,宣布,说达启,骄横无理,将来不仅败坏家风,而且败坏国门,把他推到一个屋子里面拿被子蒙住把他捂死了,这是努尔哈赤的姑爷,给勒死了。额亦都觉得事情大了,把额驸给杀了,额亦都就跑到努尔哈赤面前请罪,把这个原因给说了。努尔哈赤是既惋惜女儿守寡了,又赞扬额亦都为国之忠,没有处罚他。努尔哈赤这个第五个女儿她丈夫死了,她很可怜,她17岁就死了。

  我再说老六,老六也很不幸,也是她父亲指婚,她的丈夫是27岁死了,她自己才活了36岁。再说老八,老八15岁结婚,她丈夫28岁打仗的时候阵亡,也是年轻守寡。这是努尔哈赤的金枝玉叶,我举了这六个例子,可以说这六个人的个人生活都是不幸的。皇太极的女儿,情况也相似。

  清朝的公主,一共有82个人,包括刚一生下就死去的都算,到了结婚年龄的一般是虚岁十三四岁结婚。结婚之后,到了额驸家,和公婆分居,分开居住,因为她要单建立公主府,公主和额驸之间不是住在一块,住在外室,外面,公主不宣召,额驸不能去,公主宣召还要通过她那个管家婆来宣召。有的书说,公主得花钱,额驸也得花钱,买通管家婆同意,才可以把额驸召到公主屋子,同床共枕一次。所以清朝的公主在皇宫来说是金枝玉叶,出嫁之后,特别是很多人嫁到蒙古地区去,个人的生活是很不愉快,也很不幸福,很多人过早死亡,总的平均年龄,就是这82个公主平均年龄36岁,基本上都是在60岁之前故去的,过60岁是极个别的。再一个特点就是公主的婚姻全是指配的,全是政治婚姻。清朝对公主的管教应当说也是比较严的,公主出嫁之后,在额驸家对待公婆,是很讲究礼法的,虽然公婆见公主的时候,要用拜见皇帝的礼节,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公主对公婆是很尊敬,也很孝敬的,不是耍公主的脾气,跋扈,不是这样子。所以,应当说清朝对王子和公主的管教都是比较严的。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13] 本页[14] 下一页[15] 尾页[1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其它杂谈 最新文章
给孩子讲点历史典故
危机
星际桥梁
会说话得天下
中国名山
蛇石Ⅱ-最后的献祭
动物乐园
百家讲坛
生活常识
给孩子讲点历史典故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7-03 01:23:31  更:2021-07-03 02:53:39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