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其它杂谈 -> 小小说 -> 面对外国青年的眼睛 -> 正文阅读 |
[其它杂谈]小小说 面对外国青年的眼睛 [第365页] |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364] 本页[365] 下一页[366] 尾页[68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小小说: 面对外国青年的眼睛
问话者是位欧洲少女。棕黄卷发飘洒在双肩,线条优美的小嘴抹了厚厚的口红,碧蓝的眼睛滴溜溜地转。她穿了件黑红相间的花格衬衣——如果可以叫衬衣的话。因为,它没有袖子,领口开得极低,长短刚过肚脐。白白的胳膊和金晃晃的项链全露在外边。 “你叫如意。是法国女郎。”我说。 “嗯哼?”她高兴了,两个耳坠子明光光的,打秋千似的晃动着,“马老师知道‘如意’在汉语中的含意吗?” “那是说,你在中国将百事称心,万事顺利哟!”我以调侃的口气说。大约我已不象中国的大学教师,倒象吉普赛算命巫婆了吧。 法国女郎笑了,把穿着牛仔裤的腿往沙发扶手上一迈,吐出一个烟圈。 这是在我给留学生上的第一堂课上。如意是最后一个进门的学生,迟到五分钟。据说她总迟到,动辄还要两指夹一支香烟丢给正在讲课的教师。有一次,上课铃响了许久,教师问各国学生:“咱们还等如意吗?”日本学生伊藤不以为然地说:“不要等那‘坏分子’。”教师忙告诫:“不要用‘坏分子’称呼一个姑娘!”伊藤反而乐了,说:“我们的中国话,和老师教的常常含意不同。比如说,欧洲同学叫我‘三好学生’,您猜是哪‘三好’?吃得好,睡得好,玩得好!” 留学生中另一姑娘,是荷兰的俞荷白。她的个子不高,黑油油的黄皮肤,漆黑的头发剪得象大串联时的红卫兵。她穿一身板板整整的男孩子服装,连脖子上的纽扣也系得严严实实。不施脂粉,不苟言笑,进门问声“老师好”,就正襟危坐,大而圆的黑眼睛全神贯注地望着黑板。 两个英国学生到得最早。中等个儿的韩克图长了一双浅绿色眼睛,熠熠闪光,眼神既温柔又善良,蓬松的卷发带着火焰般的光芒。他住在中国学生宿舍,我前一天晚上找他了解学习进度和要求。他说,我们最不乐意听冗长的作家生平介绍,最想听听艺术分析。我说:“把你的笔记拿给我看看。”他马上脸红了,呐呐地说:“我记得不好。”怎么也不肯拿出来。进课堂时,他一手提暖壶,一手拎两个茶杯。 “你怎么带两个杯子?”和韩克图一起进门的高个子英国青年贺安雷问。 韩克图谦恭地笑笑:“有老师的一只。” 英国人之后,进来了敦敦实实的伊藤直哉。进门便深鞠躬:“这位老师是——”听了韩克图如此这般的介绍,他又来一个九十度鞠躬:“我有燕(眼)不识泰山!” 他会灵活地运用汉语词汇,尽管读音不准。据说留学生特别注意四声,上课时人手一册英汉词典,动不动就去翻检,而且还常打断老师讲课:“老师的四声错了。” 二留学生听课和本科生迥然不同。他们不怎么记笔记,但听课很专心。蓝如海水或绿似深潭的眼睛——欧洲人的眼睛,与黑如点漆的日本人的眼睛,瞪得一般圆,紧紧盯着老师。这可糟了。给本科生讲课,学生低头“唰唰唰”记笔记,教师便可以低头看讲稿。留学生眼巴巴地瞅着你,怎么看?只好不看。两位欧洲姑娘和伊藤尚有时翻开笔记本记上点什么,那细高个贺安雷的眼睛简直眨也不眨,盯得人如芒刺在背。他时而脑袋一歪,“嗯哼?”听不懂了,请进一步解释。时而手忙脚乱地查字典,又去琢磨四声,似乎教师有无学问,全在于四声是否说得准。 常有这样的情况:你认真推敲,重点讲授的地方,诸如思想性啊,艺术性啊,对他们如东风吹马耳。你无意中冒出句什么话,他们却齐伙儿兴趣盎然。这时,你便要把一句最无关紧要的词语,常常是成语,什么“独立物表”啦,“顾影自怜”啦,写到黑板上。“嗯哼”者们便如获至宝,人人动手,一笔一划抄写在本子上。 似乎这是来中国留学的很大收获。 “老师说,西门庆娶李瓶儿为妻,违背了中国传统道德,因为什么?那句话怎么说?” “朋友妻,不可戏。” “请写在黑板上。谢谢。” “你们懂吗?”写完后,我问。 “似懂非懂。”贺安雷说。 我立即表扬他:“瞧,你已经十分恰当地用了一个词。”他裂开大嘴,开心地笑了。 有时,我试图采用欧美文学作类比,以便欧洲学生可以接受。 “你们问什么是风格?风格即人。以英国文学而言,同样写爱情,同样是女作家,《呼啸山庄》使读者如处凄风苦雨中,奔波于泥泞小路,《简爱》令人如食橄榄,酸甜各半,《傲慢与偏见》却象花前月下俊鸟的啼鸣。是否可以这样概括你们英国三位女作家的风格?韩克图?” “我不知道。我没学过英国文学史。”韩克图平静地说,直率地说,毫不掩饰地说。 我倒是从心底佩服他。如果是我,有无勇气承认,某一部书是我理应读透而实未涉猎的? 敢于当众不动声色承认自己没学过英国文学史的韩克图,到了课间休息,又天真地炫耀起来:“啊哈!你们瞧,我会写一个繁体字!”于是,大家围在黑板前看他描字。 “啊哈!你们瞧,我这把——”瑞典学生傅瑞东拿出一把折扇,也要卖弄一番,却偏偏忘了怎么称呼,慌忙现买现卖,“马老师,这叫什么呀?” “折扇。咱们讲《桃花扇》,就是这样扇子。” “这是我来中国的纪念品。”傅瑞东摇起折扇,得意洋洋地说。 三苏格兰青年贺安雷喜欢打断我的讲课,匆忙表示不同意见。 “我不同意老师的这些分法:《西游记》是浪漫主义的,《红楼梦》是现实主义的。这样分,简单得很,可是没有任何意义。” “那么,你以为怎么分好呢?”我反问,“若按英国文学理论,这类书算什么类型?” “对不起。”贺安雷耸耸肩,“用汉语讲不清。” 这也罢了。文学评论本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听听这些外国青年的意见岂不可以开阔眼界?他们提问题,我就解释,时而辩论几句,课堂气氛倒活跃起来了。 有一次,我却给惹火了。 “猪八戒是个成功的人、神、物融合的艺术典型。” 我刚说了一句,贺安雷便插话:“我不喜欢中国当代文学。人没有人的特点,”“成了莫名其妙的神。” “我也不喜欢某些公式化、概念化的作品。”我忙转换话题,“对猪八戒怎么看?学者们有分歧。有的说,猪八戒反映劳动人民弱点,这显然不对。好吃懒做不是劳动人民才有的。有的说——”贺安雷慌忙抢话:“依我看,猪八解(戒)反映了中国高级干部的特点。” 我的心一沉。想必同时脸也沉下来。幸亏有了杀手锏,应声而对:“你说得不对。你看过《十里长街送周总理》吗?人民顶风冒雪,扶老携幼送灵车。那才是中国高级干部的楷模。猪八戒与中国高级干部不能同日而语。” 贺安雷沉吟片刻,要求把“楷模”二字写到黑板上。 我请出周总理英灵,堵住了英国青年的嘴。但我仍不自在,不踏实。我的心仍在往下沉——这几年,某些笔墨耕耘者,只要自己因为“文革”受过磨难,就以为献给读者一部揭露阴私的小说,一篇展览脓疮的文章,一首指桑骂槐的诗歌,一出阴气森森的戏剧,是他神圣的义务。老干部则受到了类于病梅的遭遇:“斫正而养其旁条,删密而夭稚枝,锄正而遏生气。”(龚自珍《病梅馆记》)结果呢?对消极面的扩大描写,不单纯为居心叵测者利用,更会使不明真相者受蒙蔽,以为这些乌七八糟便是中国社会之本质。“猪八戒象……”便是报应! “老师,我不忍心反驳你举的例子。周恩来属于全世界。”课间休息,贺安雷又说,“可是,中国当代文学中,周恩来们哪儿去了?有的干部连猪八戒还不如,猪八戒至少不投降。” 我啼笑皆非,他把“恶攻”罪名巧妙地转赠给我们某些当代作家了。 唉,应当尽量从生活中发现诗意,挖掘美。至少,从民族自尊心、爱国心出发。我不由得沉思。 爱说话的贺安雷又向日本同学发问:“伊藤,暑假到哪儿去旅游?” “去中国南方。” “去香港吗?” 伊藤用他那双机灵的黑眼睛看一眼英国同学,睨一眼中国老师,提高了嗓门,清清楚楚地说:“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去中国南方,当然包括去香港。” 这会儿,轮到英国小伙子难堪了。贺安雷做个鬼脸儿,想说什么,却终于没有说出口。 我惬意得很,国为伊藤的友好态度;更因为贺安雷也是一个幼稚坦率的人。我还听说,法国姑娘如意翻译的中国名著已在巴黎发行,这位貌似落拓不羁的少女实际上是位自强不息的学生。我还感到,留学生教学工作会促使我们深思一些平时作壁上观的问题。“教学相长”竟是一句没有国界的格言呢。 |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364] 本页[365] 下一页[366] 尾页[68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其它杂谈 最新文章 |
给孩子讲点历史典故 |
危机 |
星际桥梁 |
会说话得天下 |
中国名山 |
蛇石Ⅱ-最后的献祭 |
动物乐园 |
百家讲坛 |
生活常识 |
给孩子讲点历史典故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