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经典故事 -> 世界帝王故事100篇 -> 孝明天皇 -> 正文阅读 |
[经典故事]世界帝王故事100篇 孝明天皇 [第23页] |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22] 本页[23] 下一页[24] 尾页[9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世界帝王故事100篇: 孝明天皇
1853 年6 月3 日,4 艘黑色的大船闯进了日本幕府的咽喉要地一一江户湾的浦贺港。就像在平静的湖水中投进了一块石子,这四艘大船的到来,在闭关锁国200 余年的日本,激起了轩然大波。有100 多万人口的江户城中敲起了警钟,全城陷入混乱,许多人开始向乡下逃亡。当天午夜,在300 英里外的京都,孝明天皇也从信鸽传来的情报中,得到了黑船到来的消息。 这4 艘黑色大船,是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培里率领的一支舰队,它的使命就是要敲开日本的大门。6 月9 日,在13 响号炮声中,培里率军乐队及水兵300 人登陆,向日本当局递交了美国总统米勒尔·菲尔莫尔致日本国皇帝的国书。国书中说:“我们从加利福尼亚启航的汽船18 天就可以到达日本..如果陛下能一改古时的法律而准许两国自由通商,则将对双方都极有好处..有时遇上飓风天气,我们的船只会在贵国海岸遇难,在发生各种这类事故时,我们要求并期望贵国,给予我国不幸遇险的人民以仁厚的待遇,同时保护他们的财物,直到我们派船接走他们为止..我们知道,贵国有极丰富的煤和粮食,希望我们的汽船以及其他船只能获准在日本停泊,以便补给煤、食品和水,他们当按价付钱或贵国人民所指定的物品来抵偿。对此,我们不胜企望。”国书是写在上等牛皮纸上的,打上了美国国玺的烫金大印,用精致的梨木盒装着。为了迫使日本政府低头服从,培里又以私人名义写信,连同一面白旗一起送交日本当局,声称如果不答应美国的要求,美国就要兴师问罪,那时美国一定胜利,日本政府可以打着这面白旗求和..可是,日本当局仅仅接受了这封国书,并表示在请示皇上之前,不能给他们任何答复。 因为美国舰队所带的粮食和淡水不多,并急着赶往中国执行其他任务,所以在约定第二年来听答复之后,培里便率舰队匆匆离去了。 当时的日本,仍然是幕府掌握国家大权的时代,执政的德川幕府已经维持了200 多年。第121 代孝明天皇,只是一个傀儡,政治上无权,经济上无钱,天皇登基时没有钱举行仪式,天皇死了后没有钱举行葬礼。活着的天皇也很无聊,按照幕府的规定,天皇只能做“与天皇身份相称的事情”,也就是读读书籍,写写诗歌,其他一切都无权参与,国家大事完全不许天皇过问,天皇改变年号要经幕府批准,甚至连天皇出巡都要得到幕府允许。一般老百姓就更不能对国家大事发表意见了。 但是这一次,面对着美国的坚船利炮,外强中于的德川幕府乱了手脚。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第12 代德川幕府将军在江户病逝。紧接着,4 艘俄国军舰又驶入了长崎港..接二连三的打击,迫使幕府不得不一边向天皇汇报请示,一边下令全国诸侯、官吏以至平民百姓,都可以为这件事向朝廷献计献策。 由于天皇长期被排斥在国家权力机构之外,加上德川幕府的闭关锁国政策,使得天皇和朝廷大臣对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知道得极少,对于西方列强在东方的侵略扩张十分恐慌。22 岁的孝明天皇接连17 天向天神祈祷,希望神明保佑,排斥外夷,天下太平。但对美国总统同书中的要求。尽管有不少人主张与外国人通商,天皇和朝廷大多数大臣都主张强硬拒绝。 8 个月以后,培里果然带着更大的舰队又来到了日本。在美国舰队的强大军事压力下,幕府被迫同意签订了《日美和好条约》。孝明天皇对此很不满意,在批评幕府决定的同时,还发布命令,把各个寺庙中的铜钟都熔化了用来铸造大炮,以加强海防守备力量。从这时开始,孝明天皇打破了德川幕府独裁的一统天下,天皇的社会地位逐渐得到提高,又重新在政治舞台上发挥作用了。 日本的大门轻而易举地被西方列强敲开,幕府的虚弱也就暴露出来了。 幕府将军的正式名称是“征夷大将军”,如今真的有外夷打进来了,“征夷大将军”却完全无能为力!于是一些强大的诸侯,趁机要求废除幕府独裁,让他们这些诸侯也参加执政。还有不少有影响的思想家和文化人也都纷纷批判幕府的无能,积极主张进行改革。 1856 年,美国驻日本总领事哈利斯到日本后,就开始胁迫德川幕府与美国签订通商航海条约。德川幕府经不起哈利斯的威逼利诱,没有经过天皇批准就签订了条约,然后才把情况报告天皇。孝明天皇得知这一消息后,非常生气,甚至以要退位来表示自己的抗议,并公开向一些诸侯表示自己对幕府的意见。许多诸侯和下级武士也纷纷反对幕府的这种做法,甚至准备暗杀幕府的大臣。他们打出的旗号,是尊王与排外。排外的思想,最初本是德川幕府实行闭关锁国、维护幕府统治的理论,但是这时,却成了反对幕府的口号。 因为德川幕府在西方列强的侵略面前,采取了无能为力的屈辱投降立场。改革派实际上是借助天皇的名份,要求抵御西方侵略,维护国家的独立。但这种主张遭到了幕府的镇压,当时出任幕府的首席大臣是并伊直粥,他下令逮捕和处分了100 多人,其中有诸侯,有贵族,有朝廷大臣,有下层武士,当时的改革派先进人物几乎都被判处了死刑。因为这些事发生在安政年间,所以历史上称为“安政大狱”。 民间的反幕府志士们,并没有被井伊直弼的高压手段所吓倒,他们进行了强烈的反抗。而孝明天皇也不能容忍井伊直弼对他的藐视。京都皇宫中孝明天皇居住的地方,成了尊王派的地下司令部,孝明天皇的妃子中山庆子亲自准备米酒和蜡烛,用来招待尊王派的诸侯和武士。中山庆子虽然出身在贵族家庭中,但是她们一家曾多次遭受德川幕府的打击,所以她积极支持孝明天皇与德川幕府坚决斗争。终于,孝明天皇下定了决心,让忠于他的武土们暗杀井伊直弼。 1860 年3 月3 日,水户和萨摩地方的18 名下层武士,趁着漫天大雪,埋伏在江户城樱田门外,等井伊直弼坐着轿子经过这里时,突然冲杀出来。 井伊直弼的警卫人员虽然有60 多名,但因为穿戴着笨重的雨衣和斗笠,行动不便,竟没有能挡住武士们的勇猛进攻。并伊直弼在轿子里被刺伤,接着又被拖出轿子,砍下了脑袋。井伊直弼的脑袋最后送到了孝明天皇手中,孝明天皇下令将它挂在一个刑场上示众,一直挂了好几个星期,旁边的告示上写着,“这就是卖国贼的首级,他违犯了日本‘严禁招引洋人入国,的最神圣的法律。”幕府的首席大臣被人杀掉,在日本是史无前例的。这次事件在日本历史上被称为“樱田门外事变”。从此以后,主张尊王排外的下层武士成了日本政治舞台上的主角。 孝刚天皇则成了这些改革志士的一面旗帜。 那以后的一段时间,谴责德川幕府卖国的传单经常在夜深人静时贴满了大街小巷。许多寺院里出现了据说是古代神灵留下的“天书”,预言德川幕府的末日已经来临。成帮结伙的行动队戴着假面具在陆路上拦截邮件,在海路上抢夺商船的财宝,并分发给穷苦百姓。有一群武士甚至闯进了德川家的家庙,把德川幕府前13 代将军塑像的头都砍了下来。各地的武士聚集在京都,向孝明天皇表示自己的忠心。许多诸侯和官僚积极劝说孝明天皇下令起兵推翻德川幕府。但是,孝明天皇与这些改革志士的思想是有区别的,他坚决主张排外,然而却不主张打倒幕府。他并不想自己直接来治理这个困难重重的国家,希望仍旧由幕府承担这个重任,他则可以高高在上,做一个批评者与指导者。德川幕府看到了这一点,也就努力利用这一点来巩固自己的权势。 在全国蓬勃发展的尊王排外运动中,德川幕府不得不作出一些让步。1863 年1 月,朝廷宣布赦免在“安政大狱”中受到迫害的改革派人士,高杉晋作等人为当时的殉难者进行了声势浩大的改葬。接着,德川幕府勉强同意以5 月10 日为排外日。但是幕府并没有真正改变立场,它实际上是以此作为缓兵之计,仍然在寻找向改革派进行反扑的时机。 5 月10 日,尊王排外派斗士高杉晋作,首先在长州向西方侵略者发起攻击,炮击了经过马关的美国商船,这艘商船被打得差一点沉没,东倒西歪地逃走了。他们急忙兴奋地向天皇报功。美国公使当即向德川幕府提出抗议,要求他们管好各地的诸侯。德川幕府闭口不提孝明天皇的排外指示,把炮击事件说成是地方诸侯在发动内乱,并暗示外国人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行事。这就等于是出卖了长州。于是美国和法国的海军立刻进行了残酷的报复,击毁了长州海岸的全部74 门大炮。为防止外国侵略者更大规模的军事报复,高杉晋作担起了防守马关的重任。高杉晋作曾经到中国的上海进行考察,一方面,他亲眼看到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社会的教训,另一方面,他也更清楚地了解到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和当时的国际形势,认识到盲目排外、闭关锁国并不能使国家强盛起来,正确的道路应该是一边改革国内腐朽的幕府政治,一边学习资本主义的富国强兵之术。他认为过去的武士己不能适应今天的战争需要,所以打破了日本历史上不许武士以外的平民参军的传统,从农民、渔民这些普通老百姓中招募了大量兵士,进行严格的训练,组成了一支战斗力很强的“奇兵队”。后来,这支队伍在抵御外敌和打击幕府上起了很大的作用。 孝明天皇得到外国军队攻击马关的消息后很愤怒,在8 月13 日发布诏书,宣布要亲自出征,去与西方侵略者作战。为此,孝明天皇决定在8 月18 日去祭莫祖先神灵,希望能得到祖先和神灵的保佑。 一旦天皇的计划得以实现,就等于让尊王排外派掌握了全国的军事和政治大权,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德川幕府和顽固派迫不及待地进行了反扑。他们在8 月17 日深夜至18 日凌晨发动了宫廷政变,把尊王排外派的大臣以及长州等地的尊王排外派武士2600 多人赶出了京都。一些尊王排外派的领袖被逮捕甚至被处死,孝明天皇又落入了幕府的控制之中。这个时候,天皇个人究竟是什么政治主张已经无关紧要了,无论谁把天皇抓在手中,都可以用天皇的名义号令天下。所以一夜之间,京城又成为幕府和顽固派的天下,朝廷中的重要职位都换上了幕府的大臣。这次政变被称为“八一八政变”。 尊王排外派的武士只得撤往长州,重新聚集力量。过去,他们始终认为,自己是按照孝明天皇的旨意行动的,是天皇的忠臣义士。可是现在,他们却被赶出了京城,他们感到自己是被孝明天皇出卖了,于是不断发动反攻,企图打败幕府,夺回京城。1864 年7 月,以长州的改革志士为核心的尊王排外派力量,攻入京城,与幕府军在皇宫禁门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枪炮声、厮杀声响成一片。改革派希望能够攻入皇宫,把孝明天皇抢到自己手中,这样他们就有了号令全国的力量。这时孝明天皇与皇后、太子躲在宫殿中,被不时传来的震耳欲聋的枪炮声吓得魂不附体,他甚至已经让人抬来了御轿,随时准备逃离皇宫。但是,尊王排外派的军队终究没能攻进皇宫,最后还是被幕府军打败了。德川幕府立刻进行反攻,以“进攻皇宫”这个“大逆不道”的罪名,调动全国的军事力量讨伐长州。与此同时,英、法、美、荷4 国也组成联合舰队,向长州的马关发动进攻。长州的改革派军队抵挡不住,当地的诸侯向幕府投降,尊王排外派力量四散逃走,坚持了4 年多的尊王排外运动到此结束。 但是,日本的改革运动不但没有结束,而且在这次血与火的洗礼中得到了提高。1865 年1 月,以高杉晋作为首的“倒幕派”走上了历史舞台,他们认识到,天皇和诸侯都是靠不住的,盲目排外也是行不通的,日本改革的第一步,首先就是要打倒幕府。他们在马关发动了起义,经过3 个月的艰苦奋战,重新夺回了长州的控制权。从此,日本国内的政治局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高杉晋作在长州首先实行政治改革,并起用精通西方军事的将领进行军事改革,同时执行打开国门求进取的政策,致力于长州新政权的富国强兵。 这时,他们也没有放弃争取孝明天皇的支持,向孝明天皇上书,要求罢免幕府派的大臣,为“八一八政变”中遭到不公正处罚的改革派大臣恢复名誉,让他们重新担任政府的领导职务。但是,尽管德川幕府的统治已经摇摇欲坠,孝明天皇还是盲目地坚持维护幕府,拒绝了改革派的所有要求。1866 年6 用,德川幕府发动了第2 次讨伐长州的战争,但是这时,日本国内爆发了全国范围的大动乱,城市居民和农民都起来造反,捣毁官衙和监狱,袭击粮店和富商,使德川幕府的政治经济中心江户和大阪都陷于混乱,给幕府统治沉重的打击。而幕府大军遇到了装备先进、士气高昂的长州军队的英勇反击,一败涂地。7 月20 日,第14 代将军德川庆福病死,战争很快就以幕府军的彻底失败宣告结束。 在这一场关系到日本民族生死存亡的大动荡中,孝明天皇左右摇摆不定,因为固守几百年来幕府执政的形式不知道变革,他终于从改革派的一面旗帜,走到了自己的反面,变成了阻碍改革发展的绊脚石。 1866 年12 月,年仅36 岁的孝明天皇因患天花突然死去。德川幕府失去了最后一个有力的支柱,很快土崩瓦解。日本历史上具有伟大意义的明治维新也就来到了。 (薛兵) |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22] 本页[23] 下一页[24] 尾页[9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经典故事 最新文章 |
互助与关爱 |
中国历史名人故事 |
意林成功故事 |
外国文学故事 |
动物感动录 |
世界民间故事 |
世界上下五千年 |
红尘之恋 |
世界民间故事 |
意林成功故事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