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列国故事新编: 81、吹箫要饭
81 吹箫要饭
士兵们的话倒真说着了。伍子胥趁着他们拿住皇甫讷正在乱哄哄的当儿,混出了昭关,急忙地跑下去。走了几个时辰,一瞧前头有一条大江,拦住去路。正在无法可想的时候,后头飞起一片尘土,好像千军万马追了上来的样子。他抱起公子胜慌忙顺着江边跑下去,找到有苇子的地方藏起来。四面一瞧,瞧见一个打鱼的老头儿,划着一只小船过来。伍子胥急忙嚷着说:“老大爷,请把我们渡过江去!”那个老头儿就把小船划过来。伍子胥跟公子胜上了小船。不到半个时辰船到了对岸,他们这才放了心。
到了这时候,那个打鱼的老头儿才开口说:“将军想必就是伍子胥了。您的画像挂在关口,我也见过几回。听说楚王把您父兄杀了,这儿的人都替您担心。今儿个我把您渡过来,我也放心了。”伍子胥感激万分,就说:“难得老大爷一片好心,救了我这受难的人。将来我伍子胥要是有点出息,都是您老人家的恩典。”说着他就摘下身边的宝剑,交给他,说:“这把宝剑是先王赐给我祖父的。宝剑上头镶着七颗宝石,至少值一百多两金子。我只有这么点礼物送给您,好歹表一表我的心意。”那个老头儿笑着说:“楚王画影图形,下了重赏要逮您。我不要五万石的赏,也不要大夫的爵位,怎么倒贪图您这宝剑呐!再说,这把宝剑对我没有什么用处,对您可是少不了的。”伍子胥大大地受了感动,问他,说:“请问老大爷尊姓大名?叫我以后也好报恩。”没想到这句话反倒叫老头儿不高兴了。他指着伍子胥,说:“我为了体贴您的一番孝心,才把您渡过来。您倒开口说,‘一百两金子’,闭口说,‘将来要报恩’,真太没有大丈夫的气派了!”伍子胥连忙赔罪,说:“您当然不要酬劳,可是我怎么能忘了您呐?您把姓名告诉我,也可以让我记住。”那老头儿说:“我是个打鱼的,今天在这儿,明天在那儿,您就是知道了我的姓名,也找不着我。要是咱们还有相逢的日子,那时候,我叫您‘芦中人’您叫我‘渔丈人’不是一样的吗?”伍子胥只得收了宝剑,拜谢了一番,走了。
伍子胥带着公子胜进了吴国的边界,又走了三百里地,才到了一个地方叫吴趋。在那儿,他瞧见两个大汉正在打架,其中有一个挺有力气,旁边的人想去拉他,给他骂了一顿,他那声儿好像打雷似地那么震耳朵,吓得那个劝架的人,望后栽了个跟头。左边小屋的门口站着一个老太太。她一见有人打架,就喊着说:“专诸!别动手打人!”那个壮士马上住了手,回家去了。伍子胥挺纳闷,问了旁边的人,“他怎么这么怕老太太?”旁边的人说:“他是我们这儿的大力士,爱打抱不平。等他一发了脾气,谁也拉不住。那个老太太就是他妈。只要她一句话,他就是发了牛性子,也能变成挺老实的。”伍子胥一想,“原来是个勇士。”
第二天,伍子胥特地去拜访专诸,把自己的冤屈说了一遍。专诸说:“您有这么大的冤仇,怎么不去求见吴王,向他借兵报仇呐?”伍子胥说:“没有引见的人,不敢鲁莽。”专诸说:“可是您见了我,有什么用呐?”伍子胥说:“我佩服您的孝行,心想跟您交个朋友,不知道您答应不答应?”专诸挺高兴地去告诉他母亲。他们结为生死朋友。伍子胥要上吴国的都城去撞大运,也许能够求见吴王。专诸说:“听说公子光虚心招待能人,您还是先去求见他,比起来容易点。”伍子胥说:“这倒不错,我还是先想法去见他吧。不过有一样,将来我要请兄弟帮忙,希望别推辞。”专诸挺直爽地答应了他。他们就这么分手了。
伍子胥把公子胜藏在外头,自己穿上破衣裳,披散着头发,打扮成一个要饭的样子,手里拿着一根箫在街上要饭。他一会儿吹箫,一会儿唱曲,想要引起吴国人注意他。他唱着:
呜,呜,呜!
天大的冤屈没处诉。
宋国、郑国一路跑,
孤苦伶仃谁帮助?
杀父大仇不能报,
哪有脸面做丈夫?
呜,呜,呜!
天大的冤屈没处诉。
昭关好似罗网罩,
须眉变白日夜哭;
杀兄大仇不能报,
哪有脸面做丈夫?
呜,呜,呜!
天大的冤屈没处诉。
打鱼老人恩德高,
渡江救出亡命徒。
父兄大仇不能报,
哪有脸面做丈夫?
到如今,吹箫要饭泪纷纷,
定要吹出有心人!
伍子胥在吴国的街上天天吹箫要饭,果然给他吹出一个有心人来了。
评:“我不要五万石的赏,也不要大夫的爵位,怎么倒贪图您这宝剑呐!”“要是咱们还有相逢的日子,那时候,我叫您‘芦中人’您叫我‘渔丈人’不是一样的吗?”——施恩不图回报,只因公道自在人心,那些平凡的老百姓总是带给我们最多的感动。
伍子胥流落民间,结识专诸等一干能人,只为日后能够成就复仇大业。大丈夫和小人最大的不同点之一就是大丈夫做事光明磊落,他会把自己的目的直接告诉对方,而不是欺瞒对方。伍子胥结识专诸虽怀有特殊的目的,但他直接告知了对方,所以不失为大丈夫的作为。同理,他的吹箫要饭引人注意亦是如此,且看这个有心人将他引领至何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