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列国故事新编: 136、收养门客
136
收养门客
赵惠文王怕得罪秦国,没帮助那个前来投奔的楚怀王,赵主父就瞧出他没有多大出息,心里挺后悔当初把太子章废了。有一天,他对公子胜说:“我想把赵国分为两部,叫安阳君去做代王,跟赵王两个人相对并立,你瞧怎么样?”公子胜想了想,说:“大王废了太子章已经错了。如今君臣的名分已经定了,要是再一更改,反倒容易引起内乱来。我看还是好好地辅导着新君为是。”赵主父回到宫里又去跟夫人吴娃谈论这件事。那夫人是赵惠文王的母亲,当然不赞成提高安阳君的地位来削弱她自己儿子的势力。赵主父只得把这个念头打消。谁知道这些话早就传到安阳君和他一党的耳朵里了。他们发兵攻打赵惠文王。可是朝廷里多一半的大臣不能体贴赵主父的心意,又怕王位一更动,自己的地位也靠不住。因此,都护着赵惠文王,反对安阳君。这么一来,安阳君可就打了败仗。他跑到主父的宫里,主父把他藏起来。李兑、公子成搜出安阳君,把他杀了。他们知道主父成心保护安阳君,如今把他杀了,不是得罪了主父吗?他们就一不做、二不休,把主父锁在宫里,让他活活地饿死。
赵惠文王为了公子胜拦住主父,不让他立安阳君为代王,就拜他为相国,把东武城[在山东省武城县]封给他,称他为平原君[不是封于平原]。这位平原君最喜欢结交天下的英雄豪杰,也不管有没有才能,凡能投到他门下来的,他一概收留,养活着他们。
这种收养门客的举动,当时成了风气。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都彼此抢着收养门客。他们每家都有几千个门客住在家里。没想到平原君这么招待着门客,门客倒慢慢地少起来了。他就召集所有的门客对他们说:“请问诸位,我有什么对不起人的地方?近来怎么总是来的人少,走的人多呐?”其中有个门客对他说:“您的美人儿得罪了那个瘸腿的,您不愿意办她的罪。人家都说您把美人儿看得比门客重。我们也正想告辞呐!”
原来平原君喜爱美女。他住的房子又是临街的,楼上的女人看得见大街。有一天,有个瘸子挑着水一瘸一拐地从楼下经过。楼上的人瞧见了那个瘸子,都觉得有点特别。其中有个平原君最得宠的美人,见他那样,禁不住大笑起来。
没想到那个瘸子不是好惹的。他气哼哼地去见平原君,对他说:“我听说您喜欢结交天下豪杰,才有这么些人投奔到您的门下来。他们都知道您是重视人才,不重女色的公子。我得了残疾,走起道儿来挺别扭。可有一样,我还有我的尊严。今天您的女人公然讥笑我,这种侮辱,我可受不了。因此,我特地来请求您,重重地惩办您那个女人。”平原君把他安抚了几句就算了,回头对门客们说:“天下竟有这种没事找事的人,人家向他笑了笑,他就要我惩办我的美人儿!”
就为了这件事,有人对他不满意,说他太贪恋女人。有好些人走了。今天平原君问起大伙儿来,当面受了他们的责备。他不由得涨红了脸,说:“这是我的不好!”他立刻拔出宝剑来,吩咐手下的人把那个女人杀了。他又亲自跑到那个瘸子家里给他赔罪。
在当时的人看来,杀个女人能够收买人心,这是一件一本万利的买卖。精明的平原君哪儿能不乐意干呐?这一来,有些人称赞平原君,门客也就越来越多,平原君的势力更加大起来了。
评:先说说赵主父。前面已经说过,说赵主父因为不顾政权建设的特点而饿死沙丘的说法是过于片面的结论。我倒是觉得不如说赵武灵王是成于革新又亡于革新的典型人物,从他身上我们可以对革新有另外一个角度的了解(公子成在胡服骑射时就是守旧派的代表人物)。实际上,赵武灵王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几个能以本国之力战胜强悍的游牧民族政权的国君之一。而如果对比其他几个国君多是以整个中国之力来对抗北方游牧民族就更可以看出赵武灵王仅以单单赵国之力拓地北方的不易,也就更体现出他的才干。对比他的后任赵惠文王,可以说两人最大的不同就是一个是开拓进取的国君、一个是守成持重的国君。赵惠文王能够任用廉颇、蔺相如、李牧、赵奢等一般文臣武将也算是贤明的国君了,但他根本没有与秦国一争天下的勇气和决心,在那个时代就注定了赵国最终灭亡的命运(在只有一个最终胜利者的情况下,失去进取之心就意味着失败)。也就是从这个意义上讲,赵武灵王因继任问题处理不当而饿死最大的得利者其实是秦国。赵国虽说是秦国统一六国过程中抵抗最强烈的国家,但在赵武灵王死后,它其实就已是一只待宰的羔羊罢了。
接着说说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这节讲了他的一件小事,简单说来就是杀了自己的爱妾来收买人心。这个事情在当时是受到赞颂的,如今却是值得商榷的。且不说广大妇女同志的口诛笔伐,这事要放在如今首先就是极其严重的刑事犯罪。对比一下古今,我们就能看出一种观念的转变,其根源是女性地位价值的变化。在古代,所谓“女人如衣服”,女性是男性的附属,是一种财产,所以才有了平原君那样的一种行为。如今女性首先是有人权的个体,任何无理伤害女性的行为首先就是触犯法律的。时代的进步更深层次地还是体现在人性的解放、观念的转变,至于说物质文化层面的进步,那可以说是前者达成后自然而然的结果。平原君的贤明更多的还是体现在后面的故事中,且听作者慢慢道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