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诗词散文 -> 唐诗鉴赏辞典 -> 韩翃诗鉴赏 -> 正文阅读 |
[诗词散文]唐诗鉴赏辞典 韩翃诗鉴赏 [第67页] |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66] 本页[67] 下一页[68] 尾页[18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唐诗鉴赏辞典: 韩翃诗鉴赏
生平简介 韩翃,字君平,南阳(今河南沁阳县附近)人。 天宝十三年(754)进士。先为淄青节度使侯希逸的幕僚,后又在汴宋节度使田神玉和汴州刺史李思臣、李勉幕中任职。最后内迁为驾部郎中、中书舍人。 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写了大量的送行赠别诗歌,也有个别富有现实主义的诗作,语言精工,意味深长。有《韩君平集》。 寒食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韩翃诗鉴赏 据孟棨《本事诗》记载:德宗时制诰缺乏人才,中书省提名请求御批,德宗批复说:“与韩翃”,当时有两个韩翃,于是中书省又以两人的名字同时进呈。 德宗便批与写“春城无处不飞花”的韩翃。这虽是一段佳话,但足见《寒食》这首诗的广泛流传和受到的赏识。 这是一首讽刺诗,但诗人的笔法巧妙含蓄。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描绘了一幅寒食节长安城内富于浓郁情味的风俗画。实际上,透过字里行间可感受到作者怀着强烈的不满,对当时权势显赫、作威作福的宦官进行了深刻的讽刺。中唐以后,几任昏君都宠幸宦官,以致他们的权势很大,败坏朝政,排斥朝官,正直人士对此都极为愤慨。本诗正是因此而发。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这两句描写春日长安城花开柳拂的景色。“无处”指花开既多又广、“飞花”写花开的盛况,时值春日,长安城到处是飞花柳絮,一派缤纷绚烂的景象。“东风”指春风,“御柳斜”是状摹宫苑杨柳在春风吹拂下的摇摆姿态。“斜”字用得妙,生动地写出了柳枝的摇曳之神。这是寒食节京城的白天景色。景色由大而小,由全城而入宫苑。下面接着写宫苑傍晚的景象。“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是写天黑时分,宫苑里传送着一支支由皇帝恩赐给宦官的蜡烛。蜡烛燃烧通明,升腾起淡淡的烟雾,袅袅娜娜地萦绕在宦官家,到处弥漫着威福恩加的气势!使人如见他们那种炙手可热、得意洋洋的骄横神态。在封建习俗的统治下,不要说全城百姓,就连那些不是宠臣的朝官之家,在禁止烟火的寒食之夜,恐怕也都是漆黑一片。 唯独这些宦官之家,烛火通明,烟雾缭绕。由一斑而见全豹,仅此一点,足见这些宦官平日如何弄权倚势,欺压贤良。作者在这里仅用两句诗,写了一件传蜡烛的事情,就对皇帝的厚待亲信宦官,宦官的可恶可憎的面目暴露无遗,达到了辛辣讽刺的目的。 送王少府归杭州 韩翃 归舟一路转青蘋, 更欲随潮向富春。 吴郡陆机称地主, 钱塘苏小是乡亲。 葛花满把能消酒, 栀子同心好赠人。 早晚重过渔浦宿, 遥怜佳句箧中新。 韩翃诗鉴赏 韩翃的诗多应酬之作,喜用华丽的辞藻泛写归途中景物,预祝平安,这首《送王少府归杭州》,可说是同类题材中的例外。此诗值得注意的有两点:一是诗中基本不作景物描写,并在二、七两句自然流露出归欤之志,这就使诗有了较深的意义,迥异于一般的赠别之作;二是诗的语调欢快而一往情深,没有一般赠答诗那种泛泛应酬的言辞和语气。 “归舟一路转青蘋,更欲随潮向富春”。此诗一反常规,几乎全从王归杭着笔。仅用第一句将归途揭过。“归舟一路”四字,写尽一路情事,笔墨省净之极。青蘋即浮萍,为水中植物,行船时必然经过它们,这三字即写旅途漫长,二来浮萍常用来比喻人的行踪无定。曹丕《秋胡行》:“泛泛渌池,中有浮萍,寄身流波,随风靡倾”,杜甫《又呈窦使君》:“相看万里路,同是一浮萍。”这里兼含二义。“转”字为此句的“诗眼”,即指沿水路曲曲折折迤逦而行,同时又引起下句,金圣叹评云:“乃转青蘋,则是已到杭州,而舟行还不停也。何故舟还不停,则为“更欲随潮向富春”也,何故欲向富春,则以欲从严先生者游也。” 严子陵名光,少有高名,与汉光武帝刘秀一同游学。 秀即帝位后,屡征不起,耕于富春山,年八十余卒。 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第二句即“转”入到杭州以后的情事。说王到杭州后,不应停舟,而应随着潮水去富春江,其目的当然是去寻找严子陵的遗迹。诗人特意提到严光这位平揖王侯,粪土功名的高人,显示出自己内心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期望。 颔联运用杭州一带的史实,极写其人杰地灵,文采风流。“吴郡陆机称地主,钱塘苏小是乡亲”。西晋著名文人陆机为吴郡(今苏州吴县一带)人,文采倾动一时。“钱塘”即杭州,“苏小小,钱塘名倡也,盖南齐时人。西陵在钱塘江之西,歌云‘西陵松柏下’是也。”(《乐府诗集》引《乐府广题》)写陆机和苏小小这两位著名的才子佳人,无非是借以显示此地才子佳人倍出,正是我辈才子的千古知己,故后解作为准备。 “葛花满把能消酒,栀子同心好赠人。早晚重过渔浦宿,遥怜佳句箧中新”。这四句大意是:君(指王)应留住杭州,千万不要北来,你如果有了佳句(新诗)供我欣赏,就请准备好葛花、栀子,我有机会便来杭和你相聚。“葛花”可用来解酒毒,一向为好饮的文人所喜爱,常常见诸题咏,如孟郊《过分水岭》诗:“客衣飘飘秋,葛花零落风。”梅尧臣《会胜院沃洲亭》诗:葛花葛蔓无断时,女萝莫剪连古枝。” 这里让王预备好解酒的葛花,是说自己酒兴正浓,愿意一醉方休。“栀子”一名同心花,常用来赠人,有吉祥之意。“葛花”两句体现了文人才士超尘绝俗、诗酒自适的高雅情趣。 盛唐刚健雄浑的诗风,到大历时已转化为“清空”的风格,韩翃这首七律,所长所短均在清空二字。全诗无一点尘俗气,诗中人物,严子陵、陆机、苏小均非世俗之人,君平与王少府,也非“庸碌”之辈。从景物看青蘋、葛花、栀子、渔浦亦清新雅洁。所有这些,有机地组合在诗中,确有“清空”之风。然而,此诗虽有尘外之想,内容终嫌贫弱,中间二联对仗较为单薄,给人以空疏之感,这又是“空”的弊病。 章台柳 韩翃 章台柳,章台柳, 往日依依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 也应攀折他人手。 韩翃诗鉴赏 这首著名的歌辞,来源于一个小说故事。许尧佐的传奇《柳氏传》和孟棨《本事诗·情感第一》均有记载。今节录孟棨文,以供读者了解背景:“韩翃少负才名,天宝末,举进士。..邻有李将妓柳氏。李每至,必邀韩同饮。韩以李豁落大丈夫,故常不逆,既久愈狎。柳每以暇日隙壁窥韩所居,即萧然葭艾,闻客至,必名人,因乘间语李曰:‘韩秀才穷甚矣,然所与游必闻名人,是必不久贫贱,宜假借之。’李深颔之。间一日,具馔邀韩。酒酣,谓韩曰:‘秀才当今名士,柳氏当今名色,以名色配名士,不亦可乎?’..俄就柳居。来岁成名。后数年,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奏为从事。以世方扰,不敢以柳自随,置之都下,期至而迓之。连三岁,不果迓,因以良金灵练囊中寄之,题诗曰:‘章台柳,章台柳,..。’” 从本事知道,韩翃写这首诗,是在乱世中多次迎迓昔日情人而不至的情况下,为试探对方情意而作的。 此诗主要的艺术特点是双关和比喻,但不是简单的,个别字句上的双关和比喻。它一开始即用“章台柳”双关柳氏之姓及居处所在(长安),同时“柳”还兼有多重比义。一是兼关别离意绪;二是所谓“蒲柳之姿,未老先衰”,兼关青春易逝。所以第二句便是“往日依依今在否?”这一问中,又信手拈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小雅·采薇》)的古人佳句,既暗示出柳氏当日风姿,又担心着她今日的境况,或许云鬓愁改了。以下两句却又退后一步说,即使她风姿依旧可人,就没有可忧的么?须知她是三年迎而不至,其中必有变故。于是推出词人第二重的担心:“也应攀折他人手。”这里妙在一以贯之,仍是用杨柳作比方。所谓“者人折了那人攀,恩爱一时间。” 言下有无穷幽怨。由于词人的意念都是以柳作比,语涉双关,所以全诗显得韵味十足,耐人咀嚼。 同时,诗中设置悬念,也增加了它的韵味。柳氏是否色衰,是一重悬念;柳氏是否变心,是又一重悬念,也是最关紧要的悬念。在说第一重悬念时,诗人用了问句,而说第二重悬念时则直接作推测,富于变化。所以陈廷焯称赞说:“疑似之词,却说得婉折。”(《闲情集》卷一) 由于这首诗写得委婉曲折,历来为人传诵。柳氏因此还写了答词:“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两首诗参照来读,乱世中有情人别离的苦痛尽在不言中。 |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66] 本页[67] 下一页[68] 尾页[18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诗词散文 最新文章 |
苏利·普吕多姆诗选 |
唐诗鉴赏辞典 |
宋词鉴赏辞典 |
苏洵集 |
乡关何处 |
周国平自选集 |
孙犁散文集 |
李白 |
陆文夫散文 |
毕淑敏散文集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