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诗词散文 -> 唐诗鉴赏辞典 -> 司空曙诗鉴赏 -> 正文阅读 |
[诗词散文]唐诗鉴赏辞典 司空曙诗鉴赏 [第64页] |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63] 本页[64] 下一页[65] 尾页[18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唐诗鉴赏辞典: 司空曙诗鉴赏
生平简介 司空曙,生卒年不详,字文明,广平(今河北省永年县)人,进士。曾随韦皋在剑南节度使幕中任职,历任洛阳主簿、水部郎中、虞部郎中等职,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其诗多写身世羁旅之思、悲欢离合之叹、常寄兴山水,内容较单调、贫乏,但语言质朴,情深意婉。现存诗七十余首,《全唐诗》录其诗二卷。 江村即事 司空曙 钓罢归来不系船, 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 只在芦花浅水边。 司空署诗鉴赏 这首小诗内容浅显,但诗人善于从现实生活中捕捉富于特征的景象,通过丰富的想象,勾勒出一幅幽美、闲静的江村夜钓归眠图,给人以无尽的艺术美感。 “钓罢归来不系船”,写夜钓归来,渔人懒系渔船,任其随处飘荡的情景。传递出渔人一天劳作后,随便把船一丢而坦然离去的情态。 “江村月落正堪眠”,紧承上句,点明下船的地点、时间和人物的心情。地点是江村,时间是月落之夜,人物此时心境是满身疲惫,正思睡眠。着一“堪” 字,既表现出人物此时思眠之切,又说明江村幽静的环境正好安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末两句又紧承上两句内容,把诗意推进了一层。意谓不消说一夜之间船不会被风吹去,即便吹去了,也只不过倚靠在芦花浅水边,这有什么关系呢?这样,不仅交待了首句“不系船”的原因,同时使人深深体味到江村风景的闲静幽美、社会生活的安定太平及人物心境的欢畅闲适。 全诗寥寥四句,虽着墨不多,但作者能从生活中摄取渔人钓罢归舟,放船安眠的小场景,在层层渲染中使其有情有景,妙趣横生,令人读后回味无穷,诗情画意尽在其中。 留卢秦卿 司空曙 知有前期在, 难分此夜中。 无将故人酒, 不及石尤风。 司空署诗鉴赏 送别是古代人生活中的常事,故而也成了古诗中屡写不衰的题材。唐诗中的送别诗汗牛充栋,但这首诗却能翻出新意,别具一格。 “知有前期在,难分此夜中。”起句突兀。前期,即后会之期,重逢之期。对于分别的人来说,“后会有期”本来是一个极大的安慰,但诗人将它翻到前面,置于一个次要、陪衬的地位,意思是说纵然知道后会有期,但此夜之别,仍然难分难舍。这样一退一进,欲擒故纵的写法,不仅将难分之情表现得更为感人,而且这么一口说出后会之事,也就逼得对方毫无回旋余地,只能被这种“最入情”之言所压倒。“无将故人酒,不及石尤风”末句收得平淡,然而借酒发挥之辞,却非同寻常。据《江湖纪闻》记载:“石尤风者,传闻石氏女嫁为尤郎妇,情好甚笃。为商远行,妻阻之不从。尤出不归,妻忆之病亡。临亡叹曰:‘吾恨不能阻其行以至于此,今凡有商旅远行,吾当作大风,为天下妇人阻之’,自后商旅发船值打头逆风,则曰此石尤风也,遂止不行。妇人以夫为姓,故曰石尤。”这便是“石尤风”一词的来历及含意。这两句意思是说逆风尚且能滞客留人,你可不要使“故人酒”反不及一阵打头的逆风!这里连用两个否定句式,造成对比、递进的语势,使言辞变得激切有力,气势逼人,而又情韵浓烈,直令人无言以对。“留客苦言,非多情者想不及此。”诗人设想之妙,言辞之巧,皆出自难分之情,留客之意,主人如此多情,客人是不忍推,也不能推的,那结果大概只能是宾主一杯又一杯,杯酒情胜石尤风,一醉方休了。 古人送别诗一般将“后会之期”置后诗后描写,如王昌龄的“沅江流水到辰阳,溪口逢君驿路长。远谪唯知望雷雨,明年春水共还乡。”(《送吴十九往沅陵》)孟浩然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司空曙这首诗则一反常态,将“后会之期”置于篇首,造成一种突兀奇崛之势,把人类难别难分之情表现得深婉曲折,动人心魄。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司空曙 故人江海别, 几度隔山川。 乍见翻疑梦, 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 湿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 离杯惜共传。 司空署诗鉴赏 这是首惜别诗,一开端从上次的别离说起,接写此次相会,然后才写到叙谈和惜别,描写曲折,富有情致。 上次别后,已历数年,山川阻隔,相会不易,其间的相思,自在言外。正因为相会不易,相思心切,所以才生发出此次相见时的“疑梦”和惜别的感伤心情来,首联和颔联,恰成因果关系。 “乍见”二句为传诵的名句。人到情极处,往往以假为真,以真作假。久别相逢,乍见以后,反疑为梦境,正说明了上次别后的相思心切和此次相会不易。 假如别后没有牵挂,相逢以后便会平平淡淡,不会有“翻疑梦”的情景出现了。“翻疑梦”,不仅情真意切,而且把诗人欣喜、惊奇的神态表现得活灵活现,生动传神。杜甫《羌村三首》云:“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是写乱离中回家后和妻儿相见时的心情。“乍见”二句,和杜诗的用意相仿。“乍见”, 不仅是说刚刚相见,而且还含有出乎意料、突然相见的意思。由于别后相会不易,所以见后才喜极生悲;由于别后时间隔得太长,所以相见以后才互问年龄。“各问年”,不仅在感叹年老貌衰,也在以实证虚,说明“翻疑梦”的境真情真。 颈联和尾联接写深夜在馆中叙谈的情景。相逢已难,又要离别,其间千言万语,不是片时所能说完的,所以诗人避实就虚,只以景象渲染映衬,以景寓情了。寒夜里,一束暗淡的灯火映照着蒙蒙的夜雨,竹林深处,似飘浮着片片烟云。孤灯、寒雨、浮烟、湿竹,营造出悲惨凄凉的气氛,传达出诗人离别的愁绪。二句既写实景,又虚写人的心情。 结处表面上是劝饮离杯,实际上却是总写伤别。 着一“更”字,便点明了即将再次离别的伤痛。“离杯惜共传”,在惨淡的灯光下,两位友人举杯劝饮,表现出彼此珍惜情谊和恋恋不舍的别情。综观全诗,首二句平起,中四句语极工整,写悲喜感伤,寒夜笼罩,其情凄切。但于末二句,却能轻轻收结,略略冲淡。表现出诗人运笔自如、重抹轻挽的功力。 金陵怀古 司空曙 辇路江枫暗, 宫庭野草春。 伤心庾开府, 老作北朝臣。 司空署诗鉴赏 金陵(今江苏南京)从三国吴开始,先后为六朝国都,是历代诗人咏史的重要题材。司空曙这首《金陵怀古》,选材典型,用典精到,独具匠心。 前两句写实。作者从眼前所见落笔,抓住辇路、宫庭两处典型的场所,把古都金陵衰败荒凉的景象,表现得具体鲜明。辇路即皇帝乘车经过的道路。相当年,皇帝出游,旌旗如林,鼓乐喧天,前呼后拥,何等威风!如今却只有道旁那饱览人世沧桑的江枫,长得又高又大,遮天蔽日,投下浓密的阴影,使荒芜的辇路更显得幽暗阴森。“江枫暗”的“暗”字,既是写实,又透露出此刻作者心情的沉重。沿着这条路走去,就可看到残存的一些六朝宫苑了。“台城六代竞豪华”,昔日的宫庭,珠光宝气,金碧辉煌,一派显赫繁华,更不用说到了飞红点翠、莺歌燕舞的春天。 现在这里却一片凄清冷落,只有那野草到处滋生,长得蓬蓬勃勃,好象整个宫庭都成了它们的世界。“野草春”,这“春”字既点时令,又着意渲染,点缀春光的唯有这萋萋野草而已。这两句对偶整齐,辇路、宫庭与江枫、野草形成强烈对照,启发读者将它的现状与历史作比较,以引起盛衰兴亡之叹。 接下去,笔锋陡转,由实入虚,别出心裁地运用典故抒发情怀。 庾开府即庾信,因曾官开府仪同三司,故称。庾信是梁朝著名诗人,早年在金陵做官,与其父庾肩吾一起,深受梁武帝赏识,所谓“父子东宫,出入禁闼,恩礼莫与比隆。 庾信出使北朝西魏期间,梁为西魏所亡,于是被强留长安。北周代魏后,他又被迫做周朝的官,一直留在北朝,最后死于隋文帝开皇元年。他经历了北朝几次政权的更替,又目睹南朝最后两个王朝的灭亡,其身世是最能反映那个时代的动乱变化的。再说他长期羁留北方,常常想念故国和家乡,其诗赋多有“乡关之思”,著名的《哀江南赋》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诗人的身世和庾信有某些相似之处。他经历过“安史之乱”,亲眼看到大唐帝国从繁荣走向衰败。安史乱时,他曾远离家乡,到南方避难,乱平后尚未能回到长安,思乡之情甚切。所以,诗人用庾信的典故,既感伤历史上六朝的兴衰变化,又借以寄寓对唐朝衰微的感叹,更包含他自己的故园之思、身世之感。“伤心”二字,下得沉重,用得精妙。庾信曾作《伤心赋》一篇,伤悼子死国亡,自云:“既伤即事,追悼前亡,惟觉伤心..”以“伤心”冠其名上,不仅概括了庾信的生平遭际,也寄托了作者对这位前辈诗人的深厚同情,更是他此时此地悲凉心情的自白。末两句同庾信的典故,自然贴切、含蕴丰富。一方面紧承上两句的“辇路”、“宫庭”,引出庾信当年的显赫;另一方面借庾信的坎坷身世来抒写胸中块垒,准确地表达出诗人的深沉感慨。 全诗将情与景、古与今,物与我融为一体,寥寥二十字,情韵深长,寄慨遥远,不失为一篇咏史佳作。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 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 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 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 况是蔡家亲。 司空署诗鉴赏 司空曙和卢纶都属“大历十才子”,且诗歌工力相当,又是表兄弟。从这首诗可以看出他们的亲密关系和真挚情谊;同时可以感受到作者生活境遇的悲凉。 据《唐才子传》卷四载,司空曙“磊落有奇才”,但因为“性耿介,不干权要”,所以落得宦途坎坷,家境清寒。这首诗正是作者这种境遇的写照。 前四句通过静夜荒村,陋室贫士,寒雨黄叶,昏灯白发这一系列意象,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生活图景。 这里面充满着辛酸和悲哀。后四句直揭诗题,写表弟卢纶来访见宿,在悲凉之中见到知心亲友,因而喜出望外。近人俞陛云《诗境浅说》说,这首诗“前半首写独处之悲,后言相逢之喜,反正相生,为律诗一格”。从章法上看,确是如此。前半首和后半首,一悲一喜,悲喜交感,总的倾向是统一于悲。后四句虽然写“喜”,却隐约透露出“悲”;“愧君相见频”中的一个“愧”字,就表现了悲凉的心情。因之,题中虽着“喜”字,背后却有“悲”的滋味。一正一反,互相生发映衬,使所要表达的主旨更加深化、突出。 这就是“反正相生”手法的艺术效果。 比兴兼用,也是这首诗重要的艺术手法。“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不是单纯的比喻,而是进一步利用作比的形象来烘托气氛,诗味浓郁,是著名的警句。用树之落叶来比喻人之衰老,颇为贴切。树叶在秋风中飘落,和人的风烛残年正相类似,相似点在衰飒。这里,树作为环境中的景物,起到气氛烘托的作用,类似于起兴。自从宋玉《九辩》提出“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秋风落叶,常常被用以塑造悲的气氛,“黄叶树”自然也烘托了悲的情绪。比兴兼用,所以特别富有艺术感染力。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一云:“韦苏州曰:‘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白乐天曰:‘ 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司空曙曰:‘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三诗同一机杼,司空为优:善状目前之景,无限凄感,见乎言表”其实,三诗之妙,不只是善于状景物,而且还善于设喻。司空曙之所以“为优”;在于他的诗比韦应物、白居易诗多了雨景和昏灯这两层意思,虽然这两层没有“比”的作用,却大大加强了悲凉的气氛。 “雨中”、“灯下”两句之妙,就在于运用了兴而兼比的艺术手法。 经废宝庆寺 司空曙 黄叶前朝寺, 无僧寒殿开。 池晴龟出曝, 松暝鹤飞回。 古砌碑横草, 阴廊画杂苔。 禅宫亦销歇。 尘世转堪哀。 司空署诗鉴赏 这首诗是作者在一个秋日,经过一座废弃的禅寺时有感而作。全篇围绕一个“废”字落笔。前三联写景,具体描绘“废宝庆寺”的荒凉与败落,最后一联抒发作者的感慨。 首联写宝庆寺的破败,从总体上着眼。“黄叶”,点明季节当在深秋,“前朝”指寺的历史久远,可能是唐朝初年所兴建,也可能更早些。这句写秋天,勾勒出一幅萧条、肃杀的景象,隐含身世之感,时运之叹。下句“无僧”,指庙中无僧人住持,“殿”上加一“寒”字,更显出寺的荒冷凄清,这句说宝庆寺的正殿十分荒凉。 颔联将目光由大殿转向院中,通过写两种动物来反衬寺庙之“废”。“池晴龟出曝,松暝鹤飞回。”每当天晴日丽,水池中的乌龟出来自由自在地晒太阳,到了暮色苍暝之际,仙鹤又飞了回来。“龟”、“鹤”都是长寿吉祥之物,在写寺庙的荒废时,特意拈出二者,颇有深意。一、借“龟”、“鹤”的寿命之长来衬托宝庆寺命运之短;二、说“龟出曝”把水池、松林作为栖身之地,说明龟鹤早成为这里真正的“主人”,从对面见出寺庙荒废已久;三、此诗首联写宝庆寺之“废”,均为景语,第二联写“龟”、“鹤”的活动,一方面化静为动,使全篇变得生动起来,另一方面又以动衬静,以“龟”、“鹤”之活跃衬寺庙之沉寂。 颈联继续写废寺景物,以碑、画两个意象抒废寺之叹。“碑”在寺庙中通常用于刻经文或记载庙宇的沿革变迁等等,具有重大意义,冠一“古”字,加重了历史的色彩,而今碑为乱草遮盖,令人生无限感慨。 “画”即庙中壁画,亦为庙内“圣物”,如今“画”上又布满斑驳杂乱的青苔,则宝庆寺之杳无人迹,废弃已久,不言自明。 尾联由景语转入情语,直抒胸臆作结。“禅宫亦销歇,尘世转堪哀。”人们心目中的净土—— 禅宫寺院尚且破败毁弃如此,那么在烦扰,污浊的尘世中,可悲可叹的事情就更多了。 宝庆寺衰败的具体原因已不可考,它或许由于战乱(如隋末之乱、安史之乱等)的破坏,或许是历次佛、道斗争中的牺牲品,然而这无关宏旨。重要的是,作者借写此庙之废,抒写了自己的时代和人生感慨。 全诗由景及情,情调感伤,深沉地诉说了时代之感,身世之悲,读予不胜悲凉。 贼平后送人北归 司空曙 世乱同南去, 时清独北还。 他乡生白发, 旧国见青山。 晓月过残垒, 繁星宿故关。 寒禽与衰草, 处处伴愁颜。 司空署诗鉴赏 这首诗写于平定“安史之乱”之后,意在伤己独留南方,不能与朋友同来同返,并抒发了对乱后形势的忧虑之情。 诗题为《贼平后送人北归》,“贼平”,指代宗广德元年(763)正月,叛军首领史朝义率残部逃到范阳,走投无路,自缢身亡,“安史之乱”最终被朝廷平定。“北归”,指由南方回到故乡,《新唐书》载司空曙为广平人,这个“广平”,据考证当在今河北或北京境内,是“安史之乱”的重灾区。作者在乱后为何尚滞留南方,现已无法考证。 “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首联交代送人北归的原因,抒写自己不能还乡的痛苦,“世乱”之时,司空曙和友人一起逃到江南避难,如今天下已经太平,友人得以回去,自己仍滞留他乡,“独”字含义丰富,一指友人独自北还,一指自己独不得还,含有无限悲感。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上句“生白发”亦有双重涵义:一是形容乱离中家国之愁的深广,一是说时间的漫长,从战乱开始到结束,前后历时九年。 “旧国”指故乡,“见青山”是说假如友人回到故乡,田园庐舍肯定是一片废墟,所见也惟有青山如故。从这句起,以下都是想象北归人途中的心情和所见的景物。律诗讲究“起承转合”,一般在第三联转折,此诗却在第二联完成“承”、“转”,章法上别具一格。 “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颈联及尾联单从友人方面落笔。“晓月”句想象其早行情景,“繁星”句虚拟其晚宿情景。这一联点明“残垒”,即残破的壁垒,泛指战争遗留下来的痕迹。“故关”,为兵家必争之地,估计也残破不堪了。因而这一联着重写“贼平”后残破、荒凉之景,笔力所致,“描尽乱离之后荒乱风景”(王文濡《历代诗评注读本》)。 “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尾联继续虚写友人归途中所见所感。上句写景,“禽”和“草”本无知觉,而曰“寒禽”、“衰草”,正写出诗人心中对乱世的感受。下句直接写“愁”,言愁无处不在,“愁” 既指友人之愁,也兼含作者之愁,这里与一、二两联遥相呼应,针线细密,用笔娴熟。 这是一首酬赠诗,这类题材在“十才子”集中比比皆是,但多数思想平庸,艺术才力贫乏,缺少真情实感,这首诗却能独辟蹊径,通过送友人北归的感伤写出“旧国残垒”、“寒禽衰草”的乱后荒败之景,由送别的感伤推及时代的感伤、民族的感伤。 酬李端校书见赠 司空曙 绿槐垂穗乳乌飞, 忽忆山中独未归。 青镜流年看发变, 白云芳草与心违。 乍逢酒客春游惯, 久别林僧夜坐稀。 昨日闻君到城市, 莫将簪弁胜荷衣。 司空署诗鉴赏 这首七律自明清以来,各种选本多有选录,如唐汝询《唐诗解》、沈德潜《唐诗别裁》、王夫之《唐诗评选》、王尧衢《古唐诗合解》等。王夫之评此诗曰: “温润为中唐首唱”。此语甚为恰当。 “绿槐垂穗乳乌飞,忽忆山中独未归”。首联言初夏时分,忽然想起山中隐逸生活的乐趣,可惜公务在身,不能归去。“绿槐垂穗”,为初夏景物,“乳乌飞”,乌生子,且已能飞,亦初夏时事,这一句借自然界的动植物来点明时令。下句说“忽忆山中”,说明以前曾在山中隐居过,“独未归”的“独”字用得妙,是说心虽有忆而身独未归,乃蒙李端见赠,能不兴归去之叹。“独”字还隐约透出作者当官的孤独苦闷之情。 “青镜流年看发变,白云芳草与心违。”颔联借写时序变化,年华流逝,来抒发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上句言揽镜自照,发现自己黑发已成白发,于此显示流年的更替,下句的“白云芳草”,是隐逸生活的象征,皎然《诗式》即将皇甫冉、刘长卿等山水隐逸诗人说成“窃占青山白云,春风芳草,以为己有”(《诗式》卷四“齐梁诗”条),诗人笔下的天边白云天涯芳草,都属望中渺远之物,“与心违”,是说心忆山中而身不得归,即身心相违。此联白云映青草,白发对青镜,对比入妙,而感情的抒发冲淡平和,一派“温润”之色。 “乍逢酒客春游惯,久别林僧夜坐稀”。此联有两种不同的解释,王尧衢认为“逢酒客春游,此亦山中事也。乍逢,见偶逢着而即游也,惯字,内有习惯之意。”(《古唐诗合解》卷六)唐汝询则说这两句为“虽多酒客之游,已少林僧之语”。(《删定唐诗解》卷二十一)细玩诗意,上句写在朝之事,正好与下句山中之事相对,应以后说为当,因为“春游”二字,只能理解为在朝当官期间,闲暇时春游,若在山中,日日皆可春游,不须特意提出,而且“酒客”“林僧”显然属于两种类型的人物,若认为二句写一件事,诗意难通。颈联的意思是,现在我有时逢到酒客,和他们一起春游,已成习惯,而象过去在山中那样,与林僧夜坐清谈的机会,反而稀少了。说的也是厌倦仕途,向往山林,而语气依然从容不迫。 “昨日闻君到城市,莫将簪弁胜荷衣”。尾联劝诫李端,点明主题。李端原在山中隐居,最近忽然来到城市,诗人以为他有求仕之意,所以劝诫说:不要认为簪弁(簪弁是为官的标志,此指做官)就比荷衣好(荷衣,楚辞云:“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本指人品高洁,后为隐者代称),这两句是劝勉李端归隐之辞,同时也是诗人心曲的表白,是自勉之辞。 沈德潜说这首诗:“言己系于一官,不能遂白云芳草之心,未勉其(指李端)坚守初服,勿萦情于簪弁也”。对该诗题旨的剖析,可谓精当。 此诗是一首酬赠诗。“大历十才子”的应酬诗除一部分歌颂达官贵人者外,大都写时序的流逝、节物的更迭、人事的升沉离合等等,大都贯穿着伤时悯乱的情绪,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哀愁。合乎中国美学“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规范。这首诗也是借物抒情,只不过感情更进一步淡化,虽也写流年变迁,人事离合,表达思归之情,但并未流露哀伤之感,而是笔调轻松,意味醇厚,达到了“中和之美”的较高境界,王夫之说它“温润为中唐首唱”,恐怕就是从这一角度来看的。 这首诗能达到这种境界,与作者及李端的身世、性格有很大关系。《唐才子传》说司空曙“性耿介,不干权要,家无甔石,晏如也”。李端“弹琴读《易》,登高望远,神意泊然,初无宦情,怀箕颍之志”。可见,司空曙写自己厌倦仕途是出于本性,劝李端坚守初衷是出于真情,他们都不是那种“身在江湖,心存魏阙”或想走“终南捷径”的人,正因有如此襟怀,才写出此笔文字,方达到此种境界。 |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63] 本页[64] 下一页[65] 尾页[18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诗词散文 最新文章 |
苏利·普吕多姆诗选 |
唐诗鉴赏辞典 |
宋词鉴赏辞典 |
苏洵集 |
乡关何处 |
周国平自选集 |
孙犁散文集 |
李白 |
陆文夫散文 |
毕淑敏散文集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