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阅读网 -> 诗词散文 -> 陆文夫散文 -> 道山亭畔忆旧事 -> 正文阅读

[诗词散文]陆文夫散文  道山亭畔忆旧事 [第22页]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21] 本页[22] 下一页[23] 尾页[9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陆文夫散文: 道山亭畔忆旧事

  有机会参加了母校七十五周年的校庆,在道山亭畔走了几个来回。这道山亭已经面目全非了,可我对母校的记忆还停留在三十五年之前。

  那是一九四五年,抗日战争刚刚胜利,我从泰兴来苏州求学。苏州的学校很多,苏高中是首屈一指,全国有名的,报考的人从四面八方赶来,地板上都睡得满满的,平均要四、五十人中才能录取一个。我在初中学习得并不太好,特别是数学差劲,常在四十分上下浮动。再加上初到苏州这个天堂,早被虎丘、灵岩弄得神魂颠倒,根本谈不上什么临死抱佛脚的复习了,只是硬着头皮到苏高中去碰碰运气。

  那时候的苏高中刚从宜兴复校来苏州,三元坊的校址被国民党的伤兵占据着,初中部和高中部都挤在公园路的草桥头。我跑到草桥三场考罢,心就凉了半截,出了考场和别人对对题目,听起来别人都是对的,我都是错的。待到发榜之日,心里也不存什么希望,只不过跑到学校里去“张张”。这一张喜出望外,我的大名赫然在焉!而且不是备取,不是“扛榜”,大约总在开头的二、三十名之内。我百思不得其解,怎么会考取的?想来想去可能是一篇作文帮了忙。作文的题目我记不清了,好象是一篇什么记游的文章。我读过几年私塾,又在姑苏游了这么一番,于是便用半文不白的句子,仿照《滕王阁序》的格局大加发挥。不知道被哪位阅卷的老师看中了,给的分数大概是很可观的。我的这种猜测也有点根据,入学以后我被编在丙班,那时共有甲乙丙丁戊五个班级,戊班是女生,甲乙班虽然不叫尖子班,但都是数理化比较好的,他们的课程都得比我们多,比我们快,但是我们也没有被遗弃的感觉,教和学还是很认真的。我们对一句格言的印象很深,叫“书到用时方恨少”。为了避免将来恨少,不如现在多学点。许多有声望的老师,他们上课并不按照课本教,都有自编的一套讲义,很多人到处去搜集这种讲义来学,好像掌握了什么秘密武器似的。

  苏高中是个有名的“死读书”的学校,有一种尊重知识的风气。如果有一个人打扮得漂亮,家中富有,外面有势而又成绩不好的话,那就没有多少人瞧得起。如果一个人头发很长(不是故意蓄长发而标新立异实在是出于生活的马虎),经常是蓝布衫一件,但是考起来总是名列前茅,自然就会受到别人的尊敬、羡慕,被大家推举为级长什么的。我在抗日战争的动乱中读完了小学和初中,读得很马虎,所以一进苏高中便觉得特别紧张。再加上不懂苏州话,第一堂课下来听不懂老师讲了些什么东西。教英文的老师不讲中国话,倒反而能听懂那么一点。我本来的习惯是起身钟不敲第二遍不起床,穿衣、叠被、洗脸、奔饭堂等等,这一连串的动作都是以极精确的计算和最高的速度进行的。一进苏高中可不行了,天不亮就有人起床,打了起身钟宿舍里就没有几个人(也有几个睡懒觉的),人都到操场上,到学校的各个角落里去了,在那里背课文、背英文生字。吃早饭之前都得背它几十个,晚上下了夜自修以后,走廊的路灯下还有人徘徊。那时候百分之八十都是寄宿生,走读的不多。平时出校门都得请假,只有星期六晚上和星期日的白天才得自由。每个宿舍都有个室长,还有一个专职的舍监老师,专管点名、整洁、纠纷等事务。苏高中的校规很严,都有明文规定。犯了什么便得记小过一次,犯了什么便得记大过一次;三次小过算一次大过,犯两次大过便得开除。话虽这么说,被记过的人很少,开除的事儿我好象没有见过。

  我们在草桥头挤了一年,学校和国民党当局多次交涉,要收回三元坊的校舍,大概是当局同意了,就是国民党的伤兵赖着不肯走。国民党的伤兵是很利害的,看戏不买票,乘车不给钱,开口便是老子抗战八年,动不动便大打出手,没人敢惹他们。突然有一天,草桥头苏高中正方形的操场上高中部的学生紧急集合,校长宣布,要到三元坊去驱逐伤兵,“收复失地”,除女生和身体弱小者外,高中部的学生全部出动,实际上是到三元坊去和伤兵干仗。学生们个个兴高采烈、摩拳擦掌,有人带了棍棒,有人拾了几块砖头,,几百人排队涌出校门,跑步奔三元坊而去!

  占据三元坊校舍的伤兵其实没有多少,事先听到了风声,又见来了这么多的“丘九”,(那时人称国民党的兵为丘八,学生好象比兵还难对付,故名之曰丘九)眼看形势不妙,便从道山亭的后面翻越围墙落荒而走。校方立即把高中部全部搬到三元坊,并派学生轮流在高处了望,防止伤兵重新入侵。

  当年的三元坊是一条小弄堂,仅仅能容两辆人力车交叉而过,而且路面坑洼,一下雨便是个大水塘。教学区在路西,就是现在的主楼,另外还有一座“立达楼”,一座“审美楼”。据说审美楼曾经是陈列美术作品和手工劳作的地方,这两座砖木结构的楼我见到时已摇摇欲坠,后来也修葺过,作过教室,现在都拆除了。另外还利用孔庙的一座殿,改作大礼堂和饭堂。宿舍区都在路东,一直延伸到沧浪亭的对面。这下子我们进出校门便自由了,可以借口回宿舍取物而到三元坊口买包花生米,或者是到沧浪亭去兜兜。

  那时的学生最关心的有三件事,一是考试,二是伙食,三是毕业后的出路。考试最要命,期中考试叫小考,学期结束叫大考。大考简直是一场大难,逢到大考厨工都要少淘点米,学生们吃不下饭了,操场上也没有声音了,每个人都想找个僻静的角落去背笔记。那时候的道山亭是个很理想的复习功课的场所,山上有树木荒草,山脚下的水塘边长满了红蓼与芦苇。我们都欢喜在芦苇丛中做个窝,躺在那里复习。一场大考下来,人像脱了一层皮。时至今日,我晚上还会做一种恶梦,梦见进入考场以后,满纸的数学题一条也不会,急得惊醒过来,可见当年对考试的印象是极其深刻的。

  虽然说苏高中的学生死读书,不大关心政治,但是你不关心政治,政治却要来“关心”你。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国民党日益腐败,物价飞涨,民不聊生,这自然就影响到学生的吃饭问题。

  学校里的伙食,是由校外的商人承包的,一个包饭商简直是个饮食公司,能包几个学校,几千人的伙食。我记得,那时候的伙食费好象是每月交五斗米钱。早晨喝稀饭,到了第三节课人人饿得肌肠雷呜。中午是四菜一汤,名字好听,实际上是一扫便光。所以每桌都有个桌长,先由桌长在菜碗边上敲一下,然后大家便一涌而上,否则吃到第二碗饭时就只能白吞了。

  女生和男生不同席,因为她们不大会抢。饭堂便是礼堂,方桌子分行排开,没有凳子,都站着吃。这么多人临时进餐,实在不好对付,所以那时候许多学校都流行一首打油诗:“饭来菜不至,菜来饭已空;可怜饭与菜,何日得相逢!”当时物价飞涨,老板为了赚钱,米里面有砂子,发霉变质(粮商的变质大米都向学校里倾销),伙食情况每况愈下。每个学期为了伙食都要闹点儿小风潮。小闹是针对校方和承包商,大闹便针对国民党(反饥饿运动)。苏高中的学生没有大闹过,小闹年年有,中闹也有过一次。所谓小闹大多是在夏天,大家相约多吃一碗饭,结果饭不够了,闹着要厨房里再烧,烧好了便一哄而散,饭只好馊掉。承包商很熟悉这种把戏,第二天便加个菜,或者是“逢犒”时肉片加厚点(每星期吃两次肉,每次一薄片,叫逢犒)。学生也组织伙食委员会,选举最能办事的人来监督,每天还派人去监厨,但也没有用,因为承包商总是和校方有关系,学生中流传着某人受贿赂,某人拿回扣等等的消息(也许是谣言吧)。有一次学生发怒了,吃晚饭的时候,不知是谁先把电闸拉了,饭堂里一片漆黑。突然哗啷一声,有人摔碗(菜碗是承包商供给的)。大家一听便明了,一起把碗祭起来,有的连桌带碗全掀掉。饭堂里哗啷啷响成一片,一阵碗声,一阵欢呼,胆小的都吓得躲在桌子底下。训育主任闻讯赶来弹压,但因漆黑无光,又怕为流碗所伤,只好作罢。这一次中闹也争得了一点权利,寄宿生可以不在学校里吃饭,到外面包饭也可以,悉听自便。那时候沧浪亭一带有许多包饭作,夫妻二人包十来个学生的伙食,价钱和学校相同,却比学校里地道。但也有人倒了霉,碰上了应运而起的骗子。交掉一个月的饭费,开头吃得非常满意,不到一个星期,包饭的夫妻二人抢购得不及时,半个月不到,物价涨了一倍,一个月的伙食钱吃不到二十天。到时候丈夫叹气,妻子哭诉着原委,学生都是懂理的人,只好加钱。凡此种种,许多争得了权利而出去吃包饭的人,只好又回到学校里,还受到包饭商的一点讽刺和打击。

  读高中的学生,在高一、高二时比较安心,到了高三便惶惶不可终日。要考虑出路,甚至要考虑今后的一生怎样度过。当时的中学生,除掉考大学以外似乎有三种去路,一是回家结婚,当小老板、少奶奶、大少爷,这是极少数;一种是去当个职员、练习生什么的,这要有关系;一种是到农村里去当个小学教员,走这条路的人很多,据说在苏州地区这样比较富饶的农村里当个小学教员,每月也能拿到三石米。所以死读书的学生到了高三便对政治和经济发生了“兴趣”。我到了高三便不大认真读书了,和几个同学忙于看小说,看各种杂志,想着要改革那个黑暗的旧社会,可是怎么改革法,却也是茫然无知的。后来听说哲学这门学问是专管人生和社会的,便到图书馆里去借了几本皮面烫金,无人问津的哲学书来,躺在草地上拼命地看,这些唯心主义的哲学也实在太玄,怎么也看不懂。后来不知道从那里流传来了《大众哲学》、《新青年的新人生观》、《新经济学》等等的书籍,还有党在香港出版的文艺刊物(第一次读到了赵树理的作品),再后来还偷读了《新民主主义论》,这些书我一读便懂,决定不再徘徊,毕业以后便卖掉了所有的书籍和用不着的衣物,买了一双金刚牌的回力球鞋(准备跑路、打游击),一枝大号的金星钢笔,直奔苏北解放区而去……

  我在苏高中的三年,纯粹是一个学生,知道的事很少,只能回忆一些学生生活的片段。

  ——原载《苏中教育》1980年第一期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21] 本页[22] 下一页[23] 尾页[9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诗词散文 最新文章
苏利·普吕多姆诗选
唐诗鉴赏辞典
宋词鉴赏辞典
苏洵集
乡关何处
周国平自选集
孙犁散文集
李白
陆文夫散文
毕淑敏散文集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7-02 17:28:14  更:2021-07-02 20:48:40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