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名篇赏析: 忏悔
啊!浪漫的生活啊!
是写在水面上的个“爱”字,
一壁写着,一壁没了;
白搅动些痛苦底波轮。
《忏悔》一诗收入《红烛·青春篇》,是诗人对自己青年时期情感生活的回顾与感想。
“忏悔”从内涵到术语都不见于中国文化,它是“舶来品”。在西方文化中,“忏悔”的内涵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历史变化。中世纪是第一个阶段,“忏悔”是宗教信徒在上帝面前追述自我的罪孽,虔诚地自我谴责以求获得救赎,奥古斯丁的名著《忏悔录》就是其代表。18世纪末19世纪初是第二阶段。“忏悔”开始与自我回顾、自我展示、自我反思联系在一起。“忏悔“成为浪漫主义作家表现自我(当然也包括一定意义的自我审视)的最方便最适用的工具,从“忏悔”这一术语而言,则大体上等于“反思”。卢梭的名著《忏悔录》就是这一阶段的代表。在清华学校学习期间,西方浪漫主义诗歌就引起了闻一多很大的兴趣,因而我们可以认为,闻一多的“忏悔”是属于第二意义的,即是浪漫主义式的自我表现。
诗人在回顾自己在青春期人生经历中的某种感受。从总体上讲,这一段人生可以用“浪漫的生活”来概括,因而当他进入回忆的时候,一个清晰的整体印象就浮现了起来。“啊,浪漫的生活啊!”青春期的“浪漫”又多半与爱情生活有关,而且这种爱情又是不成熟的、脆弱的,所以,诗人说它是“一壁写着,一壁没了”的“爱”。爱情就是这样的没有恒常性,这样的没有分量,而一任青春的波涛上下翻滚,一浪下来,便无影无踪了;爱情虽然不存在了,但它在人心灵上却刻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留下了一层痛苦的旋涡。诗人以新颖的想象生动地描画了青春期人生经历的主要内容及特质。
那么,需要我们“自我反省”的又是什么呢?我认为诗人的“忏悔”也从两个意义上暗示了这种“反省”。首先,是对青春时代爱情比重的掂量,既然仅仅是“爱”组成的“浪漫生活”给人什么也没有留下,到“白搅动些痛苦底波轮”。那么在青年人的人生中,爱情究竟该有一个什么位置呢?诗人把问题提给了我们。其次,是对青年人爱情方式的审视,“一壁写着,一壁没了”这不是包含了某种程度的用情不专与缺乏责任心吗?这两个方面的思考虽然各有侧重,但都是对青年的生活方式的考察,诗人从自己生活中的某些感受出发,进而对当时的青年人的生活方式作出了整体性的“忏悔”,他特别地表现出了对轻率的、缺乏理智的生活方式的不满。在清华学校念书时,诗人就曾提出了许多的改革学校、改革社会的想法。他曾说:“我们生到这个世界来,这个世界就是我们的。……我们的天职叫我们把这个世界造成如荼似锦的,所以,我们遇着事,不论好坏,就研究,就批评,找出缺点,就改良。”(《旅客式的学生》,原载《清华周刊》第185期)他对清华学生中享乐主义习气颇为反感,认为这是美国化的“物质文明”与“个人主义”的表现,为此他甚至提出:“让我还是做东方的‘老憨’罢!”(《美国化的清华》)显然,在东方“老憨”的朴质忠厚与稳重的比照下,“白搅动些痛苦底波轮”着实让人忐忑不安,似乎也不是一条读书求学的“正道”!我无意说这就代表了闻一多的人生观与爱情观,但至少在那个时候,他的确是这么想的。
(李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