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诗词散文 -> 柳宗元 -> 柳宗元文集 卷二十四·序 -> 正文阅读 |
[诗词散文]柳宗元 柳宗元文集 卷二十四·序 [第27页] |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26] 本页[27] 下一页[28] 尾页[5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柳宗元: 柳宗元文集 卷二十四·序
○送从兄罢选归江淮诗序(史传《年表》,公从兄无见焉。其曰从侄立,贞元十一年中进士第者也。,一本作称,序谓“自淮阳从调抵于京师”,罢选而归,当在贞元十七八年在京时作。) 伯氏自淮阳从调,(淮阳,陈州。调,选也。)抵于京师。冬十月,牒计不至,摄衽而退,(摄衽,谓敛襟也。)顾谓宗元曰:“昔吾祖士师,(柳下惠为士师。)生于衰周,与道同波,为世仪表。故直道而仕,三黜不去,孔氏称之。遗佚而不怨,厄穷而不悯,孟子赞之。今吾遑遑末路,寡偶希合,进不知向,退不知守,所不敢折其志,戚其心,遵祖训也。然而阙氵之养,(氵,谓泔滑也。《礼·内则》:氵氵随以滑之。注:秦人溲曰氵,齐人滑曰氵随。氵,息有切。氵随,音髓。)乏庾釜之畜,(《论语》: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注:六斗四升曰釜。十六斗曰庾。)逼迸无成,(逼,笔力切,迫也。迸,北诤切,走也。)东辕淮湖。虽欲脱细故于胸中,味道腴于舌端。勉修厥志,惧不恒久。(恒,胡登切。)子当慰我穷局之怀,祛我行役之愤,博之以文,发于咏歌。吾非子之望将谁望焉?”宗元再拜曰:“夫闻善不慕,与聋聩同;见善不敬,与昏瞽同;知善不言,与へ同,则闻之先达久矣。矧吾兄有柔儒之茂质,恢旷之弘量,敢无敬乎?有述祖之美谈,安道之贞节,敢无慕乎?睹徽容而敬,闻嘉话而慕,敢无言乎?言不称德,文不尽志,适为累而已矣!”于是赋而序之,继其声者列于左,凡五十七首。遂命从侄立,编为后序终篇。 ○送从弟谋归江陵序(公高祖讳子夏,徐州长史。此序首云:吾与谋由高祖王父而异,其别盖自此。然谋之父祖,《年表》谱系皆阙,无所稽。序言“吾触罪屏摈越、楚间六年”,此元和五年间作。) 吾与谋,由高祖王父而异。谋少吾二岁,往时在长安,居相迩也。与谋皆甚少,独见谋在众少言,好经书,心异之。其后吾为京兆从事,(公为尉。)谋来举进士,复相得,益知谋盛为文词,(一本作“辞”。)通外家书。一再不胜,惧禄养之缓,弃去,为广州从事。复佐邕州,连得荐举至御史,后以智免,归家江陵。有宅一区,环之以桑,有僮指三百,有田五百亩,树之谷,艺之麻,养有牲,出有车,无求于人。日率诸弟具滑甘丰柔,视寒燠之宜,其巢则读书,(巢,与隙同。)讲古人所谓求其道之至者以相励也。过永州,为吾留信次。(《左传》庄三年: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具道其所为者。 凡士人居家孝悌恭俭,为吏祗肃。出则信,入则厚。足其家,不以非道;进其身,不以苟得。时退则退,尊老无井臼之劳。(井臼,见《后汉·冯衍传》。)和安而益寿,(“和安”,一作“安和”。)兄弟ぅぅ以相友。(ぅぅ,空旱切,乐也。)不谋食而食给,不谋道而道显。则谋之去进士为从事于远,始也吾疑焉,今也吾是焉。别九岁而会于此,视其貌益伟,问其业益习,叩其志益坚。於!吾宗不振久矣。识者曰:今之世稍有人焉。若谋之出处,庸非所谓人欤?或问管仲,孔子曰:“人也。”谋虽不识于管仲,其为道无悖,亦可以有是名也。抑又闻圣人之道,学焉而必至,谋之业良矣,而又增焉;志专矣,而又若不足焉。孔子之门,不道管、晏,(《孟子》: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孟子曰:“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而子为我愿之乎!”)则谋之为人也,(“人”下,一有“志”字。)其可度哉! 吾不智,触罪摈越、楚间六年,(谓永州时。)筑室茨草,为圃乎湘之西,穿池可以渔,种黍可以酒,甘终为永州民,又恨徒费禄食而无所答,下愧农夫,上惭王官。追计往时咎过,日夜反覆,无一食而安于口平于心。若是者,岂不以少好名誉,嗜味得毒,(《国语》:单襄公谓鲁成公曰:“高位实疾颠,厚味实腊毒”。)而至于是耶!用是愈贤谋之去进士为从事以足其家,终始孝悌,今虽欲羡之,岂复可得?谋在南方有令名,其所为日闻于人,吾恐谋不幸又为吾之所悔者,(“悔”,一作“悟”。)将已之而不能得,可若何?然谋以信厚少言,蓄其志以周于事,虽履吾迹,将不至乎吾之祸,则谋何悔之有?苟能是,虽至于大富贵,又何栗耶?振吾宗者,其惟望乎尔! ○送序(,公之族属也,以《新史·年表》考之,柳氏自晋侍中景猷生二子耆、纯,耆太守号西眷,耆之子恭,四传而为方与公。其下五子,皆有传。纯又别而为二。子卓有子四人,号东眷。六世孙懿,三传而至道茂,又别为二,各有传。子厚,耆之裔也。登,即芳之子。公绰,温之子。皆有传可考。公曰“终老于夷”,序当在永州作。,音邂。) 人咸言吾宗宜硕大,有积德焉。在高宗时,并居尚书省二十二人。(永徽二年,柳同平章事。)遭诸武,以故衰耗。(,为武后所恶,贬爱州刺史,寻杀之,籍没其家。)武氏败,犹不能兴。(一无“武氏败犹兴”五字。)为尚书吏者,间十数岁乃一人。永贞年,吾与族兄登(登,字伯成。)并为礼部属。(公为礼部员外郎,登为膳部郎中。)吾黜,而季父公绰更为刑部郎,(公绰,字起之,以吏部员外郎为西川武元衡判官,复入为吏部郎中。“刑”下,一有“吏”字。)则加稠焉。又观宗中为文雅者,炳炳然以十数,仁义固其素也。意者其复兴乎?(一无“其”字。) 自吾为﹃人,(﹃,与“戮”同。)居南乡,后之颖然出者,吾不见之也。其在道路幸而过余者,独得。质厚不谄,敦朴有裕,若器焉,必隆然大而后可以有受,择所以入之者而已矣。其文蓄积甚富,好慕甚正,若墙焉,必基之广而后可以有蔽,择其所以出之者而已矣。勤圣人之道,辅以孝悌,复向时之美,吾于焉是望。汝往哉,见诸宗人,为我谢而勉焉。无若太山之麓,止而不得升也,其唯川之不已乎!吾去子,终老于夷矣! ○送内弟卢遵游桂州序(昌黎铭公墓云:“舅弟卢遵,涿人。性谨顺,学问不厌。自子厚之斥,遵从而家,逮其死不去。”观公此序信然矣。序云:“以余于南服,来从余居五年矣。”即铭之意。时当在元和四年作。) 外氏之世德,存乎古史,扬乎人言,其敦大朴厚尤异乎他族。由遵而上,五世为大儒,兄弟三人咸为帝者师。(卢植,涿人,后汉时为尚书。植子毓,魏司空。毓子,晋侍中。子志,中书监。志子谌,司空从事中郎。四代有传。谌子偃。偃子昭。昭曾孙靖。靖三子:景裕、辩、光,皆为帝者师,号帝师房。景裕,魏国子博士,齐文襄帝师。辩,西魏侍中、尚书令,周武帝师。光,西魏侍中、将作大匠,恭帝师。详见《元和姓纂》。)其风之流者,皆好学而质重。 遵,余弟也。(遵,公舅之子,又一本作“余弟子也”。)广而不肆,巽而不慑。孝敬忠信之道,拳拳然(《礼记》: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不失之矣。)未尝去乎其中,盖由其中出者也。浸润以《诗》、《易》,动摇以文采。以余弃于南服,来从余居五年矣。未尝见其行有悖乎义,(悖,音佩,又蒲没切。)言有异乎行者。则余之弃也,适累斯人焉。以爱余而慰其忧思,故不为京师游,以取名当世。以桂之迩也,而中丞之道光大,(时御史中丞裴行立为桂管观察使。)多容贤者,故洋洋焉乐附而趋,以出其中之有。夫如是,则宜奋翼鳞,(一无“则”字。)乘风波,以游乎无倪。(倪,分也。)往哉!其渐乎是行也。 ○送表弟吕让将仕进序(吕渭,字君载,河中人。贞元中,为湖南观察使。四子:温、恭、俭、让。) 吾观古豪贤士,能知生人艰饥羸寒、蒙难抵暴、ㄏ抑无告,(ㄏ,昨没切,持头发也。)以吁而怜者,皆饱穷厄,恒孤危,讠讠忡忡,(讠,音怡。忡,敕中切。)东西南北无所归,然后至于此也。今有吕氏子名让,生而食肉,厌粱稻,欺纨,幼专靖,不好游,不践郊牧野,(《尔雅》: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牧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林外谓之。)不目小民农夫耕筑之倦苦,不耳呼怨,而独粹然怜天下之穷。(与“氓”同,田民也。)坐而言,未尝不至焉。此孰告之而孰示之耶?积于中,得于诚,往而复,咸在其内者也。彼告而后知,示而后哀,由外以铄己,(铄,式灼切。)因物以激志者也。中之积,诚之得,其为贤也莫尚焉。吕氏子得贤人之上资,增以嗜儒书,多文辞,上下古今,左程右准,(程,式也。)以为直道,(“直”,一作“其”。)其于远且大,若稼而谷,圃而蔬,不丐买而有也。今来言曰:“道不可特出,功不可徒成,必由仕以登,假辞以通,然后及乎物也。吾将通其辞,干于仕,庶施吾道,愿一决其可不可于子何如?” 余曰:“志存焉,(“存”,一作“好”。)学不至焉,不可也;学存焉,辞不至焉,不可也;辞存焉,时不至焉,不可也。今以子之志,且学而文之,(“而”下,一本又有“且”字。)又当主上兴太平,贤士大夫为宰相卿士,吾子以其道从容以行,由于下,达于上,旁施其事业,若健者之升梯,举足愈多,身愈高,人愈仰之耳。道不误矣,勤而不忘,斯可也;怠而忘,斯不可也。舍是,吾无以为决。子其行焉。”(元和十年,让中第。) ○陪永州崔使君游宴南池序(使君,崔敏也。刺永而卒,公尝志其墓及以文祭之。有云:“某等咸以罪戾,谪兹炎方。公垂惠和,枯槁以光。鸣銮适野,泛沿湘。广筵命乐,华烛飞觞。”与此序意同。序云于暮之春,当在元和五年春也。) 零陵城南,环以群山,延以林麓。其崖谷之委会,(委会,水聚处。)则泓然为池,(泓,下深貌。)湾然为溪。(湾,水曲也。)其上多枫楠竹箭、哀鸣之禽,其下多芡芰蒲蕖、腾波之鱼,韬涵太虚,澹滟里闾,(澹滟,摇动也。澹,音淡。)诚游观之佳丽者已。 崔公既来,(元和中,以御史中丞崔公为永州刺史。)其政宽以肆,其风和以廉,既乐其人,又乐其身。于暮之春,征贤合姻,登舟于兹水之津。连山倒垂,万象在下,浮空泛景,荡若无外。横碧落以中贯,陵太虚而径度。羽觞飞翔,匏竹激越。(匏,瓠也,可以为笙。)熙然而歌,婆然而舞,(婆然,舞貌。)持颐而笑,瞪目而倨,(瞪,澄应切。目直视也。)不知日之将暮,则于向之物者可谓无负矣。 昔之人知乐之不可常,会之不可必也,当欢而悲者有之。况公之理行,宜去受厚锡,而席之贤者,率皆左官蒙泽,(“左官”,或作“在官”。)方将脱鳞介,生羽翮,夫岂趑趄湘中(趑,千资切。趄,千余切。)为憔客耶?(<焦页>,音憔。,音悴。)余既委废于世,恒得与是山水为伍,而悼兹会不可再也,故为文志之。 ○愚溪诗序(公尝与杨诲之书云:“方筑愚溪东南为室。”而此言丘泉沟池堂溪亭岛皆具。序当作于书之后。所谓《八愚诗》,今逸之。可惜也已。) 灌水之阳(罗含《湘中记》:有灌水,有蒸水,皆注湘。)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为”,一作“曰”。)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古有愚公谷,(《说苑》:齐桓公出猎,入山谷中,见一老公,问曰:“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然。(《孔子世家》:洙泗之间,如也。,鱼斤切,争貌。)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余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乐,五教切。)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石,(坻,音迟,小渚。)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二事并见《论语》。)皆不得为真愚。今余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余专得而名焉。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余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娄二十四秀才花下对酒唱和诗序(娄秀才,名图南。公集有《酬娄秀才病中见寄诗》,有《酬娄秀才将之淮南见赠诗》,有《送图南游淮南将入道序》。今又有此序。娄去永而之淮南,在元和三年,则此《诗序》必其未如淮南之前作云。) 君子遭世之理,则呻呼踊跃以求知于世,而遁隐之志息焉。于是感激愤悱,思奋其志略以效于当世,故形于文字,(“故”,一作“以”,又作“必”。)伸于歌咏,是有其具(“是”下,一有“故”字,或作“是故有济世之具”。)而未得行其道者之为之也。娄君志乎道,而遭乎理之世,其道宜行,而其术未用,故为文而歌之,有求知之辞。以余弟同志而偕未达,故为赠诗,(一无“以”字。)以悼时之往也。余既困辱,不得预睹世之光明,而幽乎楚、越之间,故合文士以申其致,将俟夫木铎以间于金石。大凡编辞于斯者,皆太平之不遇人也。 ○法华寺西亭夜饮赋诗序(寺在永州。公尝为作《西亭记》,其诗亦具于集。以记考之,亭已作于元和四年,诗序当继作。) 余既谪永州,以法华浮图之西临陂池丘陵,大江连山,其高可以上,其远可以望,遂伐木为亭,以临风雨,观物初,而游乎颢气之始。(“气”,一作“氛”。)间岁,元克己由柱下史(周藏书室史之柱下也,因以为官名。老聃尝为柱下史。此云由柱下史,御史也。)亦谪焉而来。无几何,以文从余者多萃焉。是夜,会兹亭者凡八人。既醉,克己欲志是会以贻于后,咸命为诗,而授余序。 昔赵孟至于郑,赋七子以观郑志。(《左传》襄二十七年:郑伯享赵孟于垂陇,子展、伯有、子西、子产、子太叔、二子石从。赵孟曰:“七子从君,以宠武也。请皆赋以卒君贶。武亦以观七子之志。”)克己其慕赵者欤?卜子夏为《诗序》,使后世知风雅之道,余其慕卜者欤?诚使斯文也而传于世,庶乎其近于古矣。(一无“于”字。) ○序饮(《小丘记》作于元和四年,此序当作于记后。晏元献本题曰:《序饮》、《序棋》二篇,古本或有或无。) 买小丘,(即愚丘也。)一日锄理,二日洗涤,遂置酒溪石上。向之为记所谓牛马之饮者,(《钴钅母潭西小丘记》云:其石之突怒偃蹇争为奇怪者,不可胜数。其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离坐其背。(《礼记》:离坐离立。注云:离,两也。今此“离坐”与记不同。)实觞而流之,接取以饮。乃置监史而令曰:(《诗·宾之初筵》:既立之监,或佐之史。注云:立监以视之,又助以史,使督酒。)当饮者举筹之十寸者三,逆而投之,能不洄于γ。(洄,■A46洄也。γ,伏流也,洄,胡雷切。γ,房六切。)不止于互,(音迟,小渚,与“坻”同。)不沉于底者,过不饮。(“过”下,一有“至”字。)而洄而止而沉者,饮如筹之数。既或投之,则旋眩滑汩。(眩,荧绢切。)若舞若跃,速者迟者,去者住者,(“住”,一作“留”。)众皆据石(一有“位”字。)注视,欢以助其势。突然而逝,(突,ヌ没切。)乃得无事。于是或一饮,或再饮。客有娄生图南者,其投之也,一洄一止一沉,(或作“洄一止一沉一”。)独三饮,众乃大笑欢甚。(娄生未必拙,众人未必巧。或饮或不饮者,溪流不可必,而人事有幸不幸也。士有操名宦之筹以角胜负于世途之风波者,其为幸不幸又可胜计耶!)余病痞,(部鄙切,腹内结痛也。)不能食酒,(《汉》:于定国食酒至数石不乱。注云:食酒者,谓能多饮,费尽其酒,犹云食言焉。)至是醉焉。遂损益其令,以穷日夜而不知归。 吾闻昔之饮酒者,有揖让酬酢百拜以为礼者,有叫号屡舞(《诗》:或不知叫号。又曰:屡舞亻欺亻欺。)如沸如羹以为极者,(《诗》:文王曰咨,咨汝殷商。如蜩如螗,如沸如羹。)有裸裎袒裼以为达者,(《孟子》: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公意盖谓嵇、阮之类也。裸,鲁果切。裎,音呈。袒裼,音但锡。)有资丝竹金石之乐以为和者,有以促数纟逖而为密者,(数,音朔。)今则举异是焉。故舍百拜而礼,无叫号而极,不袒裼而达,非金石而和,去纟逖而密。简而同,肆而恭,ぅぅ而从容,于以合山水之乐,成君子之心,宜也。作《序饮》以贻后之人。 序棋(棋出公之新意,然观其末曰:“余墨者徒也,观其始与末,有似棋者。”故叙其谪居零陵时间有以寓意焉耳。) 房生直温,与予二弟游,(公二弟,宗直、宗一。)皆好学。予病其确也,思所以休息之者。得木局,隆其中而规焉,其下方以直,置棋二十有四。(《西京杂记》:汉元帝好击鞠,为劳,求相类而不劳者,遂为弹棋之戏。今人罕为之。有谱一卷,尽唐人所为。其局方二尺,中心高,如覆盂,其巅为小壶,四角微隆起。李商隐诗云:玉作弹棋局,中心最不平。谓其中高也。白乐天诗云:弹棋局上事,最妙是长斜。今谱中具有此法。子厚《序棋》用二十四棋者,即此戏也。)贵者半,贱者半,贵曰上,贱曰下,咸自第一至十二,下者二乃敌一,用朱墨以别焉。房于是取二毫,如其第书之。既而抵(一无“抵”字。)戏者二人,则视其贱者而贱之,贵者而贵之。其使之击触也,必先贱者,不得已而使贵者,则皆忄栗焉忄昏焉,(“忄栗”,一作“标”。)亦鲜克以中。其获也,得朱焉则若有余,得墨焉则若不足。 余谛睨之,以思其始,则皆类也,房子一书之而轻重若是。适近其手而先焉,非能择者其善而朱之,(一无“之”字。)否而墨之也。然而上焉而上,下焉而下,贵焉而贵,贱焉而贱,其易彼而敬此,(易,以豉切。)遂以远焉。然则若世之所以贵贱人者,有异房之贵贱兹棋者欤?无亦近而先之耳!有果能择其善否者欤?其敬而易者,亦从而动心矣,(“心”,一作“止”。)有敢议其善否者欤?其得于贵者,有不气扬而志荡者欤?(一本作“有气不扬而志不荡者欤”。)其得于贱者,有不貌慢而心肆者欤?其所谓贵者,有敢轻而使之者欤?其所谓贱者,有敢避其使之击触者欤?彼朱而墨者,相去千万不啻,有敢以二敌其一者欤?余墨者徒也,观其始与末,有似棋者,故叙。 |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26] 本页[27] 下一页[28] 尾页[5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诗词散文 最新文章 |
苏利·普吕多姆诗选 |
唐诗鉴赏辞典 |
宋词鉴赏辞典 |
苏洵集 |
乡关何处 |
周国平自选集 |
孙犁散文集 |
李白 |
陆文夫散文 |
毕淑敏散文集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