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1949—),原名:于友泽,北京人。著有诗歌《纪念碑》、《我歌颂一个人》、《向日葵组诗》、《星星变奏曲》、《葬礼》、《祖国啊,祖国》、《从这里开始》、《星二首》、《杯子和笑声》、《让我们一起奔腾吧》、《嘉峪关二首》、《雪》、《沉思》、《太阳和他的反光》,专论《追求诗的力度——江河和他的诗》等。部分作品译有英、法、瑞典等国外文版本,《中国农村改水》(已拍摄发行)获1984年全国卫生科教片奖。
他于1968年高中毕业后留城,因家庭问题受到迫害、辗转寄宿于学校和同学家中,“长期的寄人篱下的生活,造成他敏感孤傲的个性”。1970年开始与“白洋淀诗群”交往,不久后被分配到北京胶丸厂工作。80年代中期出国,现居美国。1971年开始诗歌创作,先是受白朗宁夫人和梅热拉依提斯作品影响,兴趣后来转向艾略特的新古典主义、神话仪式学派的理论。1978年冬,参加《今天》杂志的活动。1980年后,开始公开在《上海文学》发表《星星变奏曲》和其他一些诗作。这一时期江河产生过较大影响的作品是《纪念碑》、《祖国啊,祖国》,组诗《太阳和他的反光》。著有诗集《从这里开始》、《太阳和他的反光》等,以《祖国啊,祖国》、《纪念碑》、《星星变奏曲》等成为朦胧诗的代表诗人。江河早期的创作充盈悲怆的理想精神。他的诗显示了介入“历史”的强烈欲望,同时也表现了鲜明的社会政治视角:试图通过对民族历史和文化传统的探寻,来获得对现实问题和历史的认知。自由体的长诗(或组诗),是基本体式。在意象构成、展开方式和语调上,可以看到来自惠特曼、艾青等的诗歌经验。
江河的诗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沉雄悲慨的政治抒情诗,如《纪念碑》、《祖国啊,祖国》、《没有写完的诗》等,这些诗体现了诗人面对祖国前途和民族命运而产生的强烈的忧患意识和使命感;另一类是“现代史诗”,以《太阳和他的反光》为代表,在宁静客观的叙述中,诗人把神话人物及其行为都作为审美对象和自然的一部分,以此探寻汉民族的审美特质;最后一类是抒情小诗,例如《四月》、《接触》、《母亲和我》、《交谈》等,以细腻的艺术感觉传达诗人的艺术才情。从这些作品所显示的艺术风格看,主要有波浪般的激昂汹涌和追求静穆高远和的两类境界情致。
“ 如果大地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夜里凝望/寻求遥远的安慰”(《星星变奏曲》),这诗句典型地传达了当代人寻求和祈愿的情怀。此后,江河以组诗《太阳和他的反光》的写法,迅速转向现代史诗的试验。随后的江河重视对传统的现代改造,重视对古典精神的综合融和,他在诗中开始追求静穆和谐的境界。这种过早地关于完熟圆润之美的追求,当然减弱了江河早期的先锋性。这说明,在中国古老文化的诱惑下,坚持锐气的批判精神和先锋立场是相当困难的。
江河是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星星变奏曲》是他的一首重要诗作。胧诗是新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是“文革”后期一群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的青年,利用诗歌的形式对现实进行反思和追求诗歌独立的审美价值的产物。这首《星星变奏曲》在诗歌主题、创作手法和诗歌技艺方面都体现了胧诗的一些典型特征。
江河,原名于友泽,1949年生,北京人。1968年高中毕业。1980年在《上海文学》发表处女作《星星变奏曲》,著有诗集《从这里开始》《太阳和他的反光》等,是新时期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他在诗作当中灌注了厚重的历史感,以《纪念碑》等政治抒情诗和古代神话组诗《太阳和它的反光》赢得社会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