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荣臻传: 第七十九章继续为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分子呐喊
把后半生献给了科技事业的聂荣臻,在新的历史时期,仍以巨大的热情关怀着科技工作和知识分子。他一有机会就大声疾呼,要造成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分子的新风向,以达到科技兴国的目的。
粉碎了“四人帮”,全国各行各业百废待兴,尤其是作为“重灾区”的科技界,更是问题成堆。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各科研单位之间矛盾重重,各自为政,很难集中力量,多出成果、多出人才。有感于此, 1979年9月25日,聂荣臻向邓小平汇报了这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此后,他受中共中央委托,筹备成立科学协调委员会。10月8日,中央发出关于成立中央科学研究协调委员会的通知,聂荣臻任这个委员会的书记。12月6日,他在写给邓小平的信中说:我们现在分散主义严重,有些单位单干惯了,总想自成体系,万事不求人,搞小而全,大而全,重复、浪费很大,把力量分散了,结果谁也干不成。如最近有人向《光明日报》写信,说中国为什么在激光雷达方面,研究了13年还出不了成果,原因就是上面婆婆多,下面分散干,谁也不能解决问题。有些科研部门的领导人反映,一上班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应付扯皮的问题。这些是生产力落后的反映。“将来我们生产力发展了,更要集中统一,分工协作,充分发挥生产潜力,绝不允许搞小而全、大而全。”“目前几家矛盾,我折衷其间,尽量想法协调??当然文化大革命乱了十几年,现在要马上统起来,是有困难的,但这是个方向,总应该向这个方向努力。”信后附了关于卫星、原子能、计算机、计量工作等方面的协调意见。两天后,邓小平批示:“我完全赞成你的意见,会有麻烦,不能顾虑太多,一经决定,坚决贯彻执行,一切请你下决心。”此后,聂荣臻多次召集国家科委、国防科委、国防工办、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的领导开会,做了大量“折衷其间”的协调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1981年12月10日,他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党政要分开的原则,认为协调工作由国务院进行更为有利,因此,建议取消中央科学协调委员会。中央于12月19日予以批准。{ewcMVIMAGE,MVIMAGE, !12300580_0707_1.bmp}为解决科学研究协调问题,著名科学家周培源、严济慈、钱三强等,在当时写给聂荣臻的信中,就有这样一段话:“自建国以来,我国已经逐步形成了中国科学院、产业部门、国防工业系统和国防科委系统、高等学校和地方科技力量等几支专业科技队伍,并大致上分别以基础科学和新技术的探索性研究实验为主,或以解决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重大科技问题的应用研究为主。我国‘两弹’问世和卫星上天的重大成就,就是基础和新技术研究同重大国防尖端项目研制相结合,军用科研同民用科研相结合的结果,是在中央和国务院统一领导下,以国防科委、二机部、七机部为主,中国科学院以及全国有关方面分工合作,经过共同努力而取得的。实践证明,上述几支队伍,在国家的统一规划下,分工合作,各有侧重,协调一致,就能更好地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解决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
历史已经证明,将来还会证明,聂荣臻关于集中力量,大力协同,突破科学技术难关的思想是可贵的。
1981年4月,聂荣臻在看了国务院科技干部局《关于充分发挥中青年科技干部作用的报告》后,写信给该局,认为报告写得很好。他在信中说:建国以后培养的中年科技干部已经成为科技战线的主力,“四化”建设的骨干。
他们已是50岁左右的人了,“要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此其时也!否则老之将至,悔之晚矣!”信中同时提出,对科技干部的职务晋升,不要“片面强调有何著作,发表过什么论文??据说在此风影响下,有的医生不愿看门诊管病房,有的教师不愿上课教书,有的科技人员不愿动脑子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而却埋头写论文”。“我认为晋升的条件还是强调德才兼备的原则。首先要看他对本职工作完成得如何。服从分配,安心在第一线做实际工作,也是一条重要的标准。一个工人在实际锻炼中,达到工程师的技术水平,就是没写论文,也应提为工程师。”聂荣臻的这封信,对知识分子的爱护和严格要求,兼而有之,受到各方普遍重视。
1982年8月,在避暑胜地北戴河,《光明日报》记者由北京专程赶来,请聂荣臻谈谈知识分子问题,尽管当时他健康状况较差,仍欣然同意。整个谈话过程,他兴致很高,侃侃而谈。当记者说明来意后,他开头就说:重视知识分子,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是人民利益的根本所在,是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措施,忽视知识分子的作用,是与马克思主义不相容的。这是我们党长期以来的观点。
当记者问,对中国知识分子队伍应该如何评价时?他说:中国的知识分子队伍好得很!在革命战争年代,他们就发挥了很大作用;和平建设时期,又做出了很大贡献。实践证明,没有知识分子参加,不重视知识分子和很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四个现代化无法实现,国家的落后面貌无法改变,人民生活水平也难以提高。{ewc MVIMAGE,MVIMAGE, !12300580_0709_1.bmp}当记者问,如何才能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他说:首先是要使知识分子学以致用,专业对口。专业不对口,学非所用,是对人才的一种很大浪费。其次,科技工作中的后勤工作要跟上。如果一个科技人员搞研究工作,还要自己跑仪器跑材料,这怎么行! 50年代我就讲过,我就是个大勤务员,自愿为科技人员和他们的工作服务。当我看到科技人员安心地集中精力从事科技工作时,我的心也安逸了。我希望科技战线上做后勤工作的同志,一定要改进工作,保障科技工作的顺利进行。还要改善知识分子特别是中年知识分子的生活待遇。他们在生活上困难很多,如任务重、工资低、住房少、家务多。这些问题必须逐步解决,尽管我们国家有困难,但是再困难也要解决。
有些人在“左”的错误思想影响下,在提高知识分子生活待遇问题上,老用平均主义的观点去衡量。只要我们讲清了道理,广大干部和群众是能够理解和正确对待的。
当记者说:知识分子对聂荣臻经常关心他们很受感动,尤其是那些老专家。聂荣臻说:绝大多数老专家对中国的科技事业做出了宝贵贡献,我也是很感谢他们,想念他们的。对老专家,如果不是本人因为身体不好,主动提出退休的,我建议一般不要让他们退休。从某种意义上说,人老智多,医生就越老越有经验嘛!
当记者问,对知识分子有什么希望时,聂荣臻深情地说:希望他们把知识贡献给祖国的“四化”事业。我们国家是有人才的,只要把队伍组织好,调动了积极性,外国人能做出来的,我们也能做出来。
要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又不要妄自菲薄,崇洋媚外。
这次谈话,《光明日报》在1982年9月1日,用头版头条全文刊登。
两个月以后,11月25日,聂荣臻又应《红旗》杂志总编辑熊复之请,在家里与他畅谈了科技工作问题。
谈话一开始,聂荣臻就以恳切的口吻说:党的十二大以后,我国科学家和科技战线上的广大科技人员、干部,积极性很高,希望中国的科技工作快点上去。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我虽然很久没有管科技方面的事了,但对科技工作仍然是关心、支持的,全力支持的。大家很着急,我也很着急。最近,小平同志在一次谈话中,就把组织科技队伍攻关,当作落实到2000年发展规划的第一位任务提了出来。问题很清楚,搞四个现代化,振兴经济,进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翻两番的宏伟目标,都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ewc MVIMAGE,MVIMAGE, !12300580_0710_1.bmp}随后,他结合过去主管科技工作的体会说:我认为搞好科技工作,第一要自力更生。我们讲自力更生,并不是闭关自守。我们要积极地从国外引进新技术、新设备,购买专利。一切对我们有用的东西都要学,拿过来为我们的现代化服务。不过要懂得,我们是不能用钱从国外买来一个现代化的。外国人公开讲,只能卖给你次先进的东西,最先进的东西是不能卖的。第二要制定恰当的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有了规划,就有了前进的方向,有了攻关的目标。第三要组织好队伍,依靠队伍去实现规划。第四要加强集中统一领导。
说到这里,聂荣臻强调说:现代科学技术,同18、19世纪有很大的不同,那时的科学研究往往是由个人独立完成的。今天要进行重大的基础理论、重大工程和重大科研项目、重要设备的研究和制造,靠个人或单位甚至是行业和地区的力量都不够了,需要国家的力量才行。过去我们研制导弹、原子弹,需要1.3万多种新材料,都是国内从来没有生产过的。结果在集中统一领导下,大力协同,在短期内陆续试制成功。为了国家的需要,我们把各方面的力量都组织起来,有矛盾就协调,这样,就使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发挥了最大的效益。{ewc MVIMAGE,MVIMAGE, !12300580_0712_1.bmp}接着,他又把话题转到了落实知识分子政策上。他说: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要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就要依靠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知识分子。没有知识分子就不可能有四个现代化,没有知识分子要实现翻两番的宏伟目标也是不行的。但是有的人还是想不通,甚至认为党在知识分子政策上落实得“过头”了。这种现象是极其有害的,要用战略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轻视知识,轻视科学,歧视知识分子的偏见,本来是愚昧落后的表现。翻翻历史,给知识分子“脱帽加冕”这件事,我们早在1962年广州会议上就做了,肯定知识分子是社会主义劳动者,是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
但“文化大革命”一来,又给知识分子扣上“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臭老九”之类的帽子,使他们受到很大的打击和摧残,翻不了身,使我国的科技事业以至整个社会主义事业受到了摧残,这是个深刻的教训。什么时候我们重视知识分子,对知识分子有个正确的政策,我们的事业就前进就发展。什么时候歧视知识分子,对知识分子采取错误的政策,我们的事业就受到挫折。“打倒‘四人帮’以后,特别是三中全会以来,党在拨乱反正中,重新确认从总体上来讲,知识分子是我国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这样,全国知识分子才有了翻身之日,都很高兴,心情舒畅,在各条战线上积极工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最后,他十分关切地说:现在40岁到50岁的中年知识分子,他们工作任务重、贡献大,但工资低、困难多,各级领导都要注意,对他们的学衔、职称问题要很好地解决,生活待遇问题,也要采取措施逐步解决。总之,改善中年知识分子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已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在整个社会,要树立起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分子的新道德、新风尚,充分信任他们和爱护他们,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使他们能够施展远大的抱负。”这些话发自他心底。聂荣臻确实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师益友。
这次谈话,全文刊登在1982年第24期《红旗》杂志上。{ewcMVIMAGE,MVIMAGE, !12300580_0714_1.bmp}1984年6月,《光明日报》为庆祝创刊35周年,希望聂荣臻讲几句话。
他除了祝贺《光明日报》在宣传工作中做出了重大贡献而外,仍然强调要该报宣传落实好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他说:这方面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我曾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关于知识分子的谈话,也在《红旗》杂志上发表了文章,努力开创我国科技工作的新局面。绝大多数人对此拥护,也有少数人‘左’的思想没有清除,至今还不大赞成。但不管怎样,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工作必须继续抓,而且要做好,这是个老问题,也是个新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革命不能胜利,‘四化’也不能实现。”
聂荣臻对科技工作和知识分子一往情深。199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70周年前夕,已是92岁高龄的聂荣臻,乘精神稍好时,于6月10日接受了新华社记者郭殿成的采访,倾诉了自己对“科技兴国”的夙愿。
他对记者说:为了纪念建党的70周年,最近《人民日报》、《文汇报》、《光明日报》等新闻单位,都要我谈谈科技兴国的问题。我老了,精力不支,不能一一都谈,正好你们也要来采访,就随便谈谈吧。
谈话从“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开始。聂荣臻说:对这样一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四人帮”一伙曾掀起一场无知的批判,一度造成极大的混乱。其实,这个问题是早已明确了的,党内一再强调生产力的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依靠劳动者掌握现代科学技术。他说:近几年,小平同志进一步鲜明地提出:“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①他还说:前不久,江泽民同志在科学技术协会第四次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也讲到“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把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的工作重点转移的进一步深化”。②这些话,表达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心愿。
当谈到科学技术落后就会被动挨打时,聂荣臻说:一部中国近代史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抗美援朝战争,因为技术装备落后,使我们吃了许多亏。
江泽民同志说过,现在“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在科学技术上落后,就会被动挨打”。这话很对,当年我们研制导弹、原子弹,陈毅同志就多次对我说过,“没有‘两弹’,我这个外交部长的腰杆子就不硬”。最近,我国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大使侯志通同志来看我时,又重复了“两弹”对提高我国国际地位的重要作用。
在讲到科技兴国必须贯彻自力更生方针时,聂荣臻说:这个方针是50年代时被逼出来的,当然,讲自力更生,并不是闭关自守,我们要积极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拿来为我所用。过去是这样,现在搞改革开放,可以引进更多先进的科学技术,这是毫无疑问的。不过,那些最先进的东西,①《邓小平文逊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第275页。
②江泽民1991年5月23日,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四次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人家是绝不会给我们的,较先进的东西,我们也无力都买。记者插话说:“有人觉得自己搞进展太慢,不如花钱买来得快些。”聂荣臻说:有些是慢,但靠得住,而且从长远看,还是要比单纯依赖进口要快得多。我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科学求是,大力协同,无私奉献,这些基本原则是不会变,也是不应该变的。钱学森讲过,我们国家的科学技术,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多头、分散,不能在中央决策之后,全国统一意志去实施。我们的科技力量不小,问题是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用现代化方法进行组织,使这支巨大力量发挥作用。他认为我们当年组织“两弹”攻关的经验是成功的,符合系统工程的科学方法。前几年,由于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崇洋媚外,使一些人受到很大影响,产生了民族自卑感。这种状况不符合中国英才辈出、群星灿烂的客观事实,对自力更生实现科技兴国的宏伟目标极为不利。
在讲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问题时,聂荣臻说:是否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人才,是衡量社会文明社会进步的标志。轻视知识,轻视科学,歧视知识分子,是愚昧落后的表现。作为旧社会的这种遗产,在中国社会上有很深影响,林彪、“四人帮”把这种错误发展到了顶峰。现在,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是正确的,关键是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必须认真地贯彻落实。还要努力在工人、农民同知识分子之间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学习的团结友爱关系。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人民利益的根本所在,是国家的希望所在,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所在。
这是聂荣臻最后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科学技术和知识分子的谈话记录。
记者把它整理成约4000字的报道稿,新华社于1991年6月13日全文播发,14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科技日报》等许多报纸予以转载。
聂荣臻逝世后,自发到家里来吊唁的人络绎不绝,除了军人以外,知识分子的人数最多,他们都为痛失这样一位理解和关心他们的知心人而哀恸,情景感人至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