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名人传记 -> 共和国大将黄克诚 -> 第十章 谋全局慎度势东北试锋芒 -> 正文阅读 |
[名人传记]共和国大将黄克诚 第十章 谋全局慎度势东北试锋芒 [第10页] |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9] 本页[10] 下一页[11] 尾页[1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共和国大将黄克诚: 第十章 谋全局慎度势东北试锋芒
抗战胜利后,中国大地上狂飘又起,乌云遮天。 中国人民没有料到,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蓄谋把遭受长期战争苦难的中国人民又推入内战的深渊。 历史的镜头对准了中国东北。 东北地区,一片沃土,资源丰富,工业比较发达。山海关一面靠山,三面临海,真正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占领了东北,就等于占领了一个战略大后方,从而虎视华北。 1931 年“九·一八”事变,蒋介石坚持不抵抗的政策,东北三省沦入日本帝国主义的魔爪长达十四年之久,东北人民渴望解放己非一日! 按照中央指示和朱总司令的命令,冀热辽军区李运昌所部向辽吉进发;在八路军工作的原东北军将领吕正操、张学思、万毅等,率领所属部队,分别向东北迸发;我陕甘宁、晋绥、晋察冀、山东、华中等解放区,都抽调部队向东北进发。为了霸占东北,美蒋串通一气,利用《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由美国提供飞机、军舰,把国民党远在大后方的精锐部队运往东北。 蒋介石一面磨刀霍霍,积极准备发动内战,另一方面,为了争取时间,施放和平烟幕,企图迷惑国人和共产党。 这样,国内形势呈现和战未定的状态。 这时候,我党领导的敌后根据地,分散于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东南沿海,还没有连结成一大片战略根据地。一旦大规模内战爆发,将遇到极大困难。 黄克诚洞察时局,坚定地认为,中国两种前途、两种命运的决战势不可免,我党必须不失时机地创建连成一大片的战略根据地,才能牢牢掌握战略主动权,以应付突然事变。 1945 年9 月上旬,黄克诚率新四军三师第七、八两旅,从淮南津浦路回师苏北。 9 月13 日。中共中央华中局驻地。 黄克诚率部路过这里,停留休息。 这是一个非常清新幽丽的早晨,阳光晒得大地镀上金色,空气是清凉而甜蜜的。 黄克诚从中央转发的一份电报中得知,苏联红军歼灭日本关东军后,已占领我国东北地区。同时,我军有少量部队进入东北。 这时,黄克诚敏锐地觉察到,在国民党军队主力还在大后方,一时还来不及调运东北的时候,正是我军进军东北,开辟创建东北战略根据地的大好时机。 9 月14 日,黄克诚来到华中局书记兼新四军政委饶漱石的办公室。 在把局势跟饶漱石讲清后,黄克诚抬起头来,看着饶漱石的脸,说道: “漱石同志,我建议向党中央发电报,请中央迅速派大部队到东北去,勿失良机。不管苏联红军是否同意,都一定要下决心进军东北,建立东北战略根据地。” “我想中央会考虑的。用军部的电台向中央发电报,中央会以为这是军部的意见呢。这样恐怕不好吧。” 饶漱石盯着黄克诚,慢慢地说,话里含着讥笑。 饶漱石,江西临川人。22 岁参加中国共产党,曾在赣东北及浙江做过青年工作,后任北满青年团省委书记,代理过东北地区党的书记。1935 年赴苏联,任中国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回国后任新四军山东军区政委,此时担任华中局书记兼新四军政委。 从表面上看,饶漱石长得结实,略肥硕,上唇留着小胡子,目光犀利而咄咄逼人。如果换上苏联元帅的礼服,再叼支大烟斗,要化装成斯大林一定维妙维肖。 “那好,我就以我自己的名义向中央发电!”黄克诚说道,显得非常坚定。 于是,黄克诚离开了饶漱石的办公室,以自己的名义起草了一份给中央和中央军委的电报、陈述了对于目前形势和军事方针的意见。 中央、中央军委和毛主席: 我对目前局势和我军军事方针,有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蒋介石对我党谈判毫无诚意,只以和平谈判作欺骗人民、麻痹我军、拖延时间之手段。而在军事上敌人以大军积极进占大城市和交通要道,并以必要兵力控制我军可接近之山脉(大别山、黄山、天目山、陕南等),防我军向其后挺进。估计顽军到达指定城市和要道后(华北、华东),仍将在敌人掩护下构筑铁路封锁线,甚至纵深封锁线,以分割孤立我军各战略区,使我军不能自由调动。到适当时机,和平压力无效后,即以大军向我进攻,以收各个击破之效。 (二)我军数量虽大,但精干坚强之主力不多,且占领地区大,我主力分散。各大战略根据地,除山东外,突击力量均欠强大,均很薄弱,各根据地内均有敌顽之据点,均控制有铁路及大城市,且无一个根据地在人民、地形、粮食诸条件之结合上,比得上过去之中央苏区。各根据地联系做得不好,很难独立长期支持大规模战争。 (三)在上述情况下,目前我们的方针约有下面三个: 1.以极大让步取得和平(削弱军队与地区到极大限度)。 2.有利基础下让步,长期和平谈判,争取和平,保持力量。 3.有决心地、主动地放弃一些地区(游击坚持),集中主力进行决战,创造联系一片的大战略根据地(有铁路有城市),在全国范围年开展游击战争,逼迫蒋介石向我让步,取得和平。 (四)我们若执行第一项方针,将走希腊路线,造成严重失败(蒋介石永远不会放松我军我党)。第二项方针,目前很少有实现可能。时间拖延,对我极端不利。因此,我们应采取第三项。政治上仍进行谈判,而军事上应集中主力进行决战。在决战胜利之下,取得联系一片的大战略根据地,有利于进行长期斗争。军事具体部署上,我建议: 1.东北既能派队伍进去,应尽量多派,至少应有五万人,能去十万人为最好。并派有威望的军队领导人去主持工作,迅速创造根据地,支持关内斗争。 2.以晋、绥、察三地为关年第一战略根据地,应集中十万主力,进行消灭傅作义、阎锡山、胡宗南之决战,达到控制整个察、绥与西北部和太行山全部。 3.以山东为关内第二战略根据地,应集中十五万主力,待敌人缴枪之后,在济、徐、胶、海铁路线进行决战,达到控制整个山东。 4.其他各地区,则成为二大战略根据地之卫星,力求争取局部决战之胜利,若不可能时,即以游击战争长期周旋。 (五)为执行上述方针,山东应调三万人到五万人去东北,华中应调三万王六万人去山东。在河南和平原主力之一部,应调山西。江南一师主力应调回江北,只以一部留在江南活动。一师为新四军之坚强部队,目前向顽作战毫无希望,估计将来被截断之后,会被迫打游击。极为不利,故应迅速北调。 (六)我对各方面材料掌握甚少,可能有片面之处。但我认为目前我党若没有联系一片的大战略根据地,就不会有大的胜利;若没有大规模决战的胜利,就不会有联系一大片的大战略根据地。故集中兵力进行决战,当为当前之急,如依靠谈判或国际干涉,均带有极大危险性。是否有当,请考虑指示。 黄克诚 9 月14 日 电报发出之后,黄克诚就离开了华中局驻地,率部发动两淮战役。 “嘀哒,嘀哒,嘀嘀哒..”神秘的无线电波越过茫茫的平原和高山,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 中央对黄克诚的电报十分重视,立即把它转给正在重庆谈判的毛泽东。 电报摆在了毛泽东的案头。 “好!好!克诚同志的建议非常重要!”毛泽东看完了电报,在房间里来回踱着步。一面点头,一面自言自语。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根据形势的发展,审时度势,及时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 1945 年9 月17 日,中共中央发布指示、确定了“向南防御,向北发展” 的战略方针。这是我党在抗日战争胜利后战略方针的一个重大转变,对以后的人民战争起了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东北局,确定从各抗日根据地增调军队和干部进军东北,同时加强热河、察哈尔的力量。先后到达东北的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二十人(其中有政治局委员四人),干部两万人,部队十一万人。 黄克诚也受命率领新四军第三师主力三万五千余人,加入进军东北的大军行列。 当黄克诚率部离开苏北,前进到山东临沂时,与参加党的“七大”归来的陈毅正好相遇。陈毅向新四军三师全体将士作报告时,讲道: “别看你们黄师长戴着近视眼镜,他的眼睛看得可远了,是千里眼!” 从此,黄克诚的眼睛是千里眼的佳话流传开来。 数村木落芦花碎,几树枫杨红叶坠。 已经是秋天了。 遍地都是黄色。树叶子变得稀疏,色调转为浓重。秋高气爽,碧蓝的天空万里无云。广麦的苏北平原,到处是繁忙的收割景象。 1945 年9 月28 日。盐卑区新四军第三师驻地。 这一天,乡亲们纷纷放下手中的镰刀,涌向路边。路上,威武雄壮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头。 原来,黄克诚率领新四军第三师主力,浩浩荡荡地向北出发了。 新四军第三师辖有四个旅和三个特务团,能征善战。三师的将士们,在苏北这块土地上浴血奋战了好几个春秋,如今要离开了,自然恋恋不舍。 乡亲们同子弟兵朝夕相处,亲同一家,鱼水之情,更是流着眼泪相送,难舍难分。 此情此景,唤起了黄克诚脑海深处的记忆。 九年前,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离开苏区,实行战略转移。 乡亲们含泪送别,战士们痛心告别,颇有“壮士一去不复还”之势。 九年后的今天,人们都明白不久就会打回来,解放全中国。想到这九年的巨变,黄克诚显得更加信心十足了,脚步迈得沉稳而矫健。 黄克诚用兵持重,考虑周到细致。本来,在出发前,各方面传来的消息都说,东北到处是武器,日本人在东北有不少兵工厂,日本兵溃逃时也丢下了许多武器。 9 月15 日,党中央转发了一份先进入东北的同志的报告也说:“在沈阳及各地堆积之各种轻重武器及物资甚多,无人看管,随便可以拿到。” 于是,有一种说法盛行起来,到东北的部队根本不用带装备,干脆把手里的武器给当地的地方武装算了。东北的武器都是新的,足够用的。 黄克诚对此没有轻信。他历来考虑问题,总是把不利因素想得多一些,做好准备,以防不测。他认为侥幸心理无益于战争胜利,只能造成自我麻痹。 黄克诚想,战争还在进行,情况瞬息万变。部队到达东北后,万一拿不到武器,那怎么打仗?路上虽然经过的地区大都是我们的根据地,但万一有小股敌人袭击,岂不是束手待毙? 于是,他向全师下达了命令:部队必须全副武装北上,不能丢下武器。 多余的武器可以留给地方使用。丝毫不能麻痹大意! 黄克诚的这一决定,当时遭到了不少人的指责。但是,尽管受到责难,黄克诚一点也不在乎,坚持不肯让步。 “光带装备就行了吗?”黄克诚又想,“东北比关内冷得多,尽管现在是9 月份,但长途跋涉到了关外,一定人冬了。几万人的棉衣一时筹措不及, 岂不是要挨冻吗?” 于是,黄克诚一面命令副师长刘震率领先头部队第八旅及后勤人员立即出发,一面加紧筹备棉衣。 9 月的苏北.还是阳光灿烂,十分暖和。 有人看着太阳就发开了牢骚:“这黄老头子是怎么了?专门跟别人唱反调。不但带着装备,而且要背着棉衣?” 闲言碎语也刮到了黄克诚耳朵里。他一笑了之,还是坚持自己的主张。 9 月28 日,黄克诚同副师长兼参谋长洪学智,率领主力部队从淮阴起程, 向东北进发。 部队在急行军,日夜兼程。 黄克诚知道,时间实在太紧迫了。东北这块地盘,蒋介石肯定也要争夺。 因此,谁早一天到达东北,谁就能多一分胜利的把握。 黄克诚走在队伍中,表面上很平静,还不时地与身边的干部战士交谈几句,但一个问题却在脑海中翻腾着。 离开苏北时,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命令三师进入山东后,停留待命。现在,过了陇海铁路,马上就要进入鲁南了,到底要不要停留呢? 从局部来看,三师在山东停留一段时间,有利于山东根据地的巩固。但是,从全局来看,部队在山东滞留十分不利。自古以来兵贵神速,进军东北不能坐失良机,应该争分夺秒,快速前进。如在山东停留,恐怕蒋介石就会抢先一步了。 黄克诚考虑再三,还是应迅速北上。但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的命令又不能不服从,怎么办?“还是直接请示中央,因为中央最了解全局的情况。” 黄克诚在心里说。 10 月4 日,黄克诚向中央军委发电:建议部队到达山东后,不宜停留, 稍事休整后应立即北进。 10 月6 日,中央军委复电指示: “为迅速达到战略任务,三师部队在到达山东后,应兼程北进,不能在山东担负战斗任务。” 黄克诚接到军委指示后,紧皱的眉头舒展开了。 他命令部队在山东临沂休整两天,补充给养,然后立即继续向东北前进,不得有误。 10 月12 日,部队进入山东临沂地区。接着,部队经沂蒙山区,过胶济铁路,渡黄河,穿津浦铁路,于11 月10 日到达冀东三河、玉田一带。 这时,天空越来越暗。沉闷的雷声越来越大,似乎要冲出云的束缚,撕碎云层,解脱出来。那耀眼的闪电急骤驰过,咯嚓嚓的巨雷随之轰响,震得人心收紧,大地摇动。 但是,闪电没能撕碎浓重的乌云,巨雷在低低的云层中滚过之后,滂沱大雨铺天盖地泼了下来。 接着,秋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 秋雨连绵,道路泥泞,部队又没有雨具,只得就地休息,等天放睛,这使黄克诚等得心急似焚。雨还没停,一个消息传来,说是国民党军汤恩伯部五万多人,逼近山海关,已同我守卫山海关的山东部队杨国夫师发生战斗。 按原计划从山海关进入东北显然不可能了。 黄克诚打开地图,对刘震和洪学智等人说道:“我们不能在山海关一带同敌纠缠,当务之急是迅速出关,进入东北。”刘震、洪学智点头表示同意。 “我们发电向中央请示!”黄克诚把手挥了一下,说道。于是,黄克诚向中央军委发电,建议自己率所部由山海关以西绕道经冷口出关进入东北。 中央军委同意了黄克诚的意见,并命他们迅速向锦州集中。11 月11 日, 黄克诚接东北局电报,命令三师直逼山海关,配合杨国夫师歼灭进攻之敌。 隔了一天,新四军三师还没有来得及动作,又接到东北局电令,要黄克诚暂勿向锦州、义县前进,而改向义院口、驻操营前进,并要黄克诚统一指挥新四军第三师及山东梁兴初师,集结于抚宁地区,待机歼灭正向山海关西北之石门寨及抚宁延伸并构筑地堡工事的国民党军。 这接连而来的电报,使黄克诚很踌躇。 这时候,新四军第三师与山东梁兴初师全部集结于抚宁地区,还需要六天时间,而且部队极度疲劳,很难马上投入战斗。中央军委已命三师迅速向锦州靠拢,必有重要的决策。东北局却电令不要向锦州前进。到底怎样行动呢? 11 月14 日,黄克诚发电报给中央军委并转报东北局,说明了情况,请求指示。 当天,黄克诚收到了毛泽东以中央军委名义发来的电报,命令三师与梁兴初师分路平行前进,限24 日到达锦州地区。第二天,毛泽东又电示东北局, 以锦州为中心地区,为我全力集中作战之战略枢纽: 彭林: 十三日十九时电悉。顽十三军,五十二军,已在秦皇岛抚宁地区集中。 估计其后续尚有一个军,王少集中三个军,然后向山海关绥中之线攻击前进,目前山海关作战并非真面目战斗。我黄梁②两部四万二千,远道新到,官兵疲劳,地形不熟,目前开至义院口驻操营必无好仗可打,即便歼敌一部,不过战术胜利,而兵力暴露不得休整,势将陷于彼动。为避免此缺陷,谨慎使用主力,求于将来决战时,一战解决问题,应令李运昌、杨国夫两部坚守山海关、绥中线,节节抗击,消耗疲惫敌人,而令黄梁两部从冷口、界岭口分路隐蔽至锦州、锦西、兴城三角地区,处于年哉,体整部队,恢复疲劳,补充枪弹,熟悉地理民情,创造战场,演习夜战。俟敌进至绥中地区或兴城地区,业已疲劳消耗至相当程度,我则集中最大兵力,计黄克诚三万五千,梁兴初七千,杨国夫七千,李运昌、沙克,在盘山锦州至山海关一带者至少两万(新部队可以参战作为辅助兵力),共约七万人,于有利的时间地点,由林或罗亲自指挥,举行反攻,分作几次战斗,再次歼灭其二、三个师,最后全部歼灭三个军,即能从战略上解决问题。冀东已编咸两个野战旅,可调至山海关,绥中、兴城之线的西面山地隐蔽集结,于正面主力决战时,从侧面切断敌军后路。总之,从内线作战着眼,此种方针最为有利。你们是否同意,仍望考虑电复。 毛泽东 11 月15 日 这份电报,同时也发到了黄克诚的电台。 黄克诚仿佛又看到了指挥若定的毛主席在调动千军万马,同时也在调动敌人的部队,消灭敌人于弹指一挥之间。他马上发出命令:即刻出发! 部队经丰润、迁安,由冷口出关,又经青龙、建昌,于11 月25 日到达锦州附近的江家屯。 这样,黄克诚率新四军三师,日夜兼程,冒雨前进,克服重重困难,徒步行军,历时两个月,途经江苏、山东、河北、热河、辽宁五省,胜利完成了进军东北的任务。 黄克诚到达锦州江家屯地区以后,才知道情况并不像当初有些人想象的那样令人乐观。 苏联红军占领东北地区之后,因受到苏联与国民党政府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约束,不准我军进入大城市,不准我军接收苏军缴获的日伪军用物资。不要说新武器,连旧武器也拿不到。 当时,土匪蜂起,也没有地方党组织和人民政权的支持,部队的给养相当困难。再加上部队指战员第一次遇到零下二三十度的寒冷气候条件,一时难以适应。 部队经过长途跋涉,体力消耗很大。部队刚刚到达锦州江家屯,就接到东北局电报,受命切断北宁线,阻止国民党军进入沈阳。 事实证明,如果不是在苏北预先作了准备,情况将不堪设想。黄克诚具有战略家的眼光,善于独立思考,他那过人的眼力由此可见一斑。 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军陆续调入东北的主力部队有十一万之众,而国民党军队主力从大后方调运到东北还需要一段时间。这样,暂时造成我军独占东北之势。 在进入东北之前,黄克诚就预见到东北是国民党军与我军的必争之地。 国民党蒋介石千方百计抢占东北,正在惜助美国的飞机、军舰,向东北调兵遣将,不允许我军在东北立足。在国民党的兵力和装备都远远优于我军的情况下,我军既不可能马上独占东北,也不可能迅速取得与国民党军队决战的胜利,因为我军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因此,黄克诚认为,我军必须首先在广大农村和部分中小城市,建立巩固的根据地,然后以根据地为依托,站稳脚跟,逐步发展壮大,作长期斗争准备。等到时机成熟后,再进行战略决战,消灭东北国民党军队主力,解放东北全境。果然,国民党军自恃有美国撑腰,气势汹汹地扑向东北。山海关失守。 国民党十三军和五十二军主力,凭借美式装备,长驱直入,向锦州疾进,大有不可一世之势。 黄克诚率新四军三师刚到锦州附近,就得到了敌军攻占锦州的消息。 天刚蒙蒙亮,还不到日出的时候。旷阔的天野里,只留下几颗星星闪耀着寂寞的光。 黄克诚屋里的油灯还在亮着。 “师长,东北局急电。”译电员向黄克诚报告。黄克诚接过电报,只见上面写着: 黄:着你部迅速切断铁路交通,阻止敌人进入沈阳。 对于执行命令,黄克诚同其他许多指挥员不大一样,有时他毫不犹豫,有时却要讲讲“价钱”。而这“价钱”又常常是非讲不可的。 黄克诚拿着东北局发来的电报,思量再三。 情况很清楚:部队经过长途行军,极度疲劳,这是一;东北地区尽管军用物资很多,但苏联占领东北后与国民党政府订有条约,不准我军接收苏军缴获的日伪军事物资,部队得不到及时补充,这是二;东北地区土匪众多,人民群众对我军不了解,又听信国民党的欺骗宣传,部队给养解决不了,这是三; 干部战士没有棉鞋棉帽,棉衣也只有薄薄的一套,而东北的气温已降到零下几十度,这是四。 黄克诚因刚到东北,对东北局的同志不熟悉,于是便直接给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发了电报。 黄克诚实事求是地报告了部队所面临的战场、给养等方面的严重状况,尤其是部队经过两个月的长途奔波,疲劳不堪,陷于“七无”的困境。即无党(组织)、无群众(支持)、无政权、无粮食、无经费、无医药、无衣服鞋袜等。部队士气受到极大影响。锦州、山海关以西地区土匪极多,少数人不能通行,战场极坏。而敌人已占领锦州,将直达长春。我提议我军暂不作战,进行短期休整,恢复体力,并以一部主力去占领中小城市,建立乡村根据地,作长期斗争之准备。 11 月27 日,黄克诚又给中央军委发去了一封电报: “东北敌特工、土匪甚多,如不及早着手建立根据地,我主力在东北亦很难应付。” 很快,毛泽东回电了,指示黄克诚直接向东北局请示和提出建议。中央军委也回电了,要黄克诚与林彪商谈有关问题,井由林、黄向中央提出意见解决。 11 月29 日。黄克诚收到军委回电的同一天。 一幢屋里。黄克诚端坐在凳子上。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空气,握了握拳头。接着,黄克诚拿起毛笔,蘸了蘸墨,挥毫起草了一份电报。 几分钟后,黄克诚命令报务员马上发往东北局: (一)已进入及将进入东北之主力及新组成之部队,数目特别巨(大),力量强大,但若无党政民之支持,无粮食经费的充分供给,无兵员的源源补充,将大(大)减弱强大力量。目前东北大城市为顽军占领,乡村则被土匪占据(大多与顽有联系),我则处于既无工人又无农民之中小城市,这样下去,不仅影响作战,且有陷入不利地位之危险。因此,运用冬季不能进行大规模作战之五个月期间,发动乡村群众,肃清土匪,建立党与政权,应为当前之急务。求得五个月年建立根据地的初步基础,便利明春之大规模作战。 (二)要发动群众,需要干部。各地干部一时不易赶到,东北局手中无干部,我作如下建议: 1.立即划分主力师(或旅)的补充熟悉地区,作为该师(旅)之根据地,每师(旅)划三个县到五个县。 2.该师(旅)立即派遣地方工作干部,前往规定地区,开辟工作,建立政权、党委,发动群众,建立地方武装。 3.该师(或旅)派出必要兵团负责肃清土匪,恢复社会秩序。 4.该师(或旅)在规定区域年收集粮食资财,建立医院、工厂、扩大新兵,源源补充主力部队。 5.被规定之地区,如已有党委、军区,则派出干部受党委领导;如无党委,须由军队派得力干部组织临时党委、政权、分区,以领导工作之进行。 6.主力部队集结作战,伤病员则送该地休养。 (三)上述建议如整个部队不能实施,则请划十个县地区给三师各旅去建立后方,开辟工作,以免除伤病员随队,妨碍主力行动与作战。 我认为二十万军队没有千万以上群众支持,是不堪设想的。是否有当,请考虑示复。 为了引起东北局的重视,黄克诚接着又发去两份重申意见的电报。 第一封电报,无回音; 第二封电报,无回音; 第三封电报,仍无回音; 连续三封电报,飞往东北局,却均未见回音。 黄克诚摸不着头脑,只得做好执行东北局下达的作战命令的准备。 这天,黄克诚同洪学智一起,带上各旅干部去察看地形,部署任务。 已经是冬天了,在11 月的云雾之下,树林正慢慢变成灰褐色,高峰上已经盖了初雪,平原上已经茫茫一片。看完地形,黄克诚一行回到了驻地。 “老黄!”黄克诚远远听到有人喊他,觉得声音十分熟悉。他仔细一瞅,不禁喜出望外。 原来,老战友李天佑来了。 李天佑,广西临桂人。1936 年红军东征后,李天佑任四师师长,黄克诚任四师政委。两人是一对老搭裆,彼此很熟。多年不见,见面后很是亲热。 “老李,你好!真是想念你啊!喂,你这次怎么来啦?”黄克诚紧紧地握着李天佑的双手。 “我也是非常想念你啊,老朋友。”李天佑笑哈哈地说,“对,我这次到你这儿来,是奉林彪司令员的命令来与你联系的。”“中央已经决定,由林彪负责组织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部,统一指挥东北的部队。”李天佑接着说。 李天佑还告诉黄克诚,林彪的总司令部离这里只有二三十里路程。 听到这个消息,黄克诚十分高兴。他早就希望有一个统一的领导机关来协调指挥整个东北战局。 于是,黄克诚立即同李天佑一起,策马奔向林彪驻地。马在奔腾。美丽的马鬃在凤中飘扬着,尘土在身后飞扬..不久,他们来到东北人民自治军(后改为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 司令员林彪坐在椅子上,一面咯嘣、咯嘣地吃着爆豆,一面盯着墙上的地图。 黄克诚向林彪汇报了他关于建立后方,站稳脚跟,逐步壮大自己力量,最后与国民党军队决战的建议。 “部队现在的状况,不能进行大规模作战。我们是疲惫之师,而且没有根据地作依托,而敌人是乘飞机、轮船进入东北的精锐之师,策疲乏之兵,当新羁之马,是不可取的。”黄克诚陈述完自己的意见情绪有些激动。“好! 好!”林彪一面点头,一面说。 经过商谈,林彪采纳了黄克诚的建议。 “我命令,你部迅速转移到义县、阜新一带,发动群众,进行休整。” 林彪说着,站了起来。 黄克诚与林彪会合后,移驻义县附近的乡下。这样,黄克诚与林彪驻地很近,便经常向他提出关于建立根据地、打开东北工作局面的想法和建议。 知难而退,量力而行,只有保存自己,才能更有效地去消灭敌人。这正是黄克诚的过人之处。 刚到义县不久、毛泽东来电询问对东北拟采取的方针。黄克诚明白,毛① 见黄克诚著《黄克诚自述》,人民出版社,第197、198 页。 主席又在集思广益了。这正是再次陈述自己主张的好机会。于是,他便草拟了一份电稿,送给林彪审阅。得到林彪同意后,黄克诚便发电报给中共中央、毛主席。与此同时,当时在东北工作的其他一些领导人,也先后给毛泽东回电,报告了意见和建议。 11 月中旬,中央确定了东北“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工作方针。 12 月28 日,毛泽东代表中共中央致电东北局,作出了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 (一)我党现时在东北的任务,是建立根据地,是在东满、北满、西满建立巩固的军事政治的根据地。 (二)建立这种根据地的地区,现在应当确定不是国民党已占或将占的大城市和交通干线,这是现时条件下所作不到的。..建立巩固根据地的地区,是距离国民党占领中心较远的城市和广大乡村。目前,应当确定这些地区,以便部署力量,引导全党向此目标前进。 (三)在确定建立根据地的地区和部署力量之后,又在我军数量上已有广大发展之后,我党在东北的工作重心是群众工作。..我党必须给东北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利益,群众才会拥护我们,反对国民党的进攻。否则,群众分不清国民党和共产党的优劣,可能一时接受国民党的欺骗宣传,甚至反对我党,造成我们在东北非常不利的形势。 (四)我党现时在东北有一项主观上的困难。这就是大批干部和军队初到东北,地理民情不熟。干部对于不能占领大城市表示不满,对于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的艰苦工作表示不耐心。..我党必须人人下决心,从事最艰苦的工作,迅速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干部中一切不经过自己艰苦奋斗、流血流汗,而依靠意外便利,侥幸取胜的心理,必须扫除干净。 (五)迅速在西满、东满、北满划分军区和军分区,将军队划分为野战军和地方军。将正规军队的相当部分,分散到各军分区去,从事发动群众,消灭土匪,建立政权,组织游击队、民兵和自卫军,以便稳固地方,配合野战军,粉碎国民党的进攻。一切军队,均须有确定的地区和任务,才能迅速和人民结合起来,建立巩固的根据地。 (六)此次我军十余万人进入东北和热河,新扩大者又达二十余万人,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加上党政工作人员,估计在一年年,将这四十万人以上。如此大量的脱离生产人员,专靠东北人民供给,是决不能持久的,是很危险的。因此,除集中行动负有重大作战任务的野战兵国外,一切部队和机关,必须在战斗和工作之暇从事生产。 (七)在东北,工人和知识分子的动向,对于我们建立根据地,同争取将来的胜利关系极大。因此,我党对于大城市和交通干线的工作,特别是争取工人和知识分子,应当充分注意。鉴于抗战初期我党争取工人和知识分子进入根据地不够,此次东北党组织除位意国民党占领区的地下工作外,还应尽可能吸引工人和知识分子参加军队和根据地的各项建设工作。 毛泽东的这一指示,指明了我党东北工作的方针,统一了大家的认识,对于夺取东北的彻底胜利,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捧着东北局转来的这封电报,黄克诚看了一遍又一遍。对电报中的决策,他觉得英明果断,高瞻远瞩。 为了贯彻毛泽东关于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黄克诚命令部队分散于义县和黑山边境一带,清剿土匪,发动群众。不久,国民党军进攻义县,黄克诚和林彪一起撤退到阜新。紧接着,国民党军又向阜新进攻。 战斗打得难解难分。 战场上到处都充满了火药味。 一声震天响的爆炸,仿佛整个天空都被炸出火来了。随后,又是几声轰响,连我军司令部窗上的玻璃也震得琅琅作响,纷纷碎落。 司令部里。方凳上放着一盏没有玻璃罩的煤油灯。油烟好像在跳舞似的,急促地摆动着,向屋顶直冒。满屋都是烟味。 桌子上摆着一幅军用地图。上面划着无数的符号、线条。绿色的、蓝色的、红色的箭头,黑色的曲线。 指挥员们目不转睛地瞅着地图。 黄克诚在屋里来回地走着。 忽然,黄克诚停了下来。他转过身来,对坐在椅子上的林彪说:“林总,你先撤!” 林彪紧闭着牙关,眼睛向窗外看看,似乎在思索着什么。“那好,你随后带部队也撤,就这样办!”林彪最后应道。于是,林彪率山东部队梁兴初、罗华生二师,以及新四军三师第七旅,撤到康平、法库一线。 等林彪率主力撤迟完毕后,黄克诚也率部迟出阜新。黄克诚把新四军的第十旅和独立旅,分散在阜新以北、彰武东西地区活动,继续消灭土匪,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1946 年1 月,黄克诚率第八旅和三个特务团北进通辽, 歼灭国民党收编的伪军一千多人及地主土匪武装一部。随后,新四军三师就在通辽、开鲁一带开辟工作,发动群众,建立政权。他们把开展积极的军事斗争、剿匪反霸摧毁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基础,与发动人民群众建立革命政权,紧密结合起来。黄克诚是个勤于动脑的指挥员。 他经常对自己的工作作总结,也常常对所处的形势作分析。进入东北之后,虽然没有打什么大仗,但几个月来的工作,使黄克诚想了很多。 在创建根据地的过程中,黄克诚深深体会到,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和稳妥的办法,解决好部队集中兵力以打破敌人进攻和分散兵力以发动群众建设根据地的矛盾。 1946 年1 月29 日。新四军三师指挥部。黄克诚翻了翻文件,把目光投向窗外。 黄昏来临了。林木和高高的干草垛,都投出长长的影子来。远处笼罩着一片雾气,朦朦胧胧的。 一个想法在黄克诚脑海里翻腾了很久。他决定向东北局发电报,建议以划分决战、游击坚持、政治攻势三类地区来部署军事力量的办法,解决集中与分散的矛盾: (一)我们在东北军事上的一个困难问题,是集中与分散的矛盾。我们没有根据地很难打胜仗,但没有胜仗又建立不起根据地。故需要分散兵力,发动群众,肃清土匪,创造根据地;又需要集中兵力,打破敌人进攻,来掩护创造根据地。二者不可得兼,二者又必得兼。在东北若不适当解决这个矛盾,军事上有继续遭受挫折,甚工失败的危险。 (二)东北地区辽阔,乡村村落稀少,气候寒冷,没有近代交通工具,运动不灵活,分散之后不易集中,集中之后不易分散。敌人据有铁路、公路,集中分散灵活,与内战时代不相同。关内敌人有对我作战的社会基础,兵力也与抗战时期之日本大不相同。故过去年战、抗战两时期集中分散对付敌人之办法,已不能完全适应今天东北之情况,必须有新的办法来适应今天之情况。 (三)东北地区广大,土匪众多。蒙汉杂居,无工作基础与革命传统,干部缺乏和与人民尚无联系等条件下,要求长时期控制全部除大城市与铁路干线外之城市乡村,是不可能的,在短时间即变成根据地亦是不可能的。如现在企图长期全部控制成为根据地,而平均使用力量,则有得到相反结果的可能。 (四)根据以上三项,为解决集中与分散之矛盾,照顾作战与创造根据地两个方面,根据中央子寝(电)指示精神,“力求和平,不能长期进行内战,又必须有胜利战斗和根据地才能达到和平”,我意我们可以西满、东满、南满为单位,划分为下述三种地区来使用力量: 1.决战地区;2.游击坚持地区;3.政治攻势地区。三个单位中确定一个主要决战区。 (五)所谓决战地区,即是预定在该地区与顽进行决战,无论如何不能放弃者。现在即将军队主力和地方干部主力集中该地区,进行打匪、发动群众、改造政权,整个部队熟悉地形、民情,准备粮草,创造战场,到顽军向该区进攻时,即不顾一切进行决战。目前在顽未进攻前,则分散于三五天行程之内地区,便于集中作战。 (六)所谓游击坚持地区,即不准备在该地区作战,只与顽打游击,消灭顽小部队。这种地区只配备次要部队和地方干部。顽进攻前,则控制现有城市,打匪,创造根据地;顽军进攻时,则以游击战消耗疲惫敌人,达到牵制敌人兵力之目的。 (七)所谓政治攻势地区(即中央指定不作战地区),完全不准备在该地区作战,只进行群众工作,与(向)顽进行政治攻势。这种地区顽军来到前,以小部队维持治安;顽军到后,即退到乡村掩护群众工作和进行政治攻势。 (八)上述划分地区办法,可能解决集中与分散的矛盾和兼顾创造根据地与作战两个方面的要求。是否得当,供你们考虑之参考。 黄克诚 1 月29 日 黄克诚放下毛笔,隔着窗子向外望去。黄昏已经不知不觉地变成了黑夜。 遥远清冷的高空,挂起无数的星点。万籁无声。一切似乎都完全地沉默了。 又过了两天。 黄克诚得到消息,东北局按照毛泽东的指示,在西满成立了分局和军区。 这时候,他立即想到毛泽东的指示电中的话,要把正规部队的相当部分,分散到各军分区去从事建立根据地的工作。于是,他向东北局建议,把他带领的新四军三师的部队与西满军区合并,使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相结合,使地方有主力部队,以便开展工作。 不久,东北局回电采纳了黄克诚的建议,任命黄克诚为西满分局副书记兼西满军区副政委。 黄克诚把部队安置好,把师部的一摊子工作交给了副师长刘震负责,便到了西满分局驻地郑家屯。 西满分局辖辽宁、辽北两省,分局书记是李富春,军区司令员是吕正操。 黄克诚到西满分局后不久,吕正操调东北局工作。黄克诚遂接任军区司令员。 这样,李富春主管党政工作,黄克诚负责军事方面的工作。整个西满地区的工作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 新四军第三师主力部队分散到西满各地开展工作。部队分散到地方活动后,普遍建立了与群众的联系,以前遇到的困难迎刃而解了。部队不断用缴获土匪、伪军等反动武装的武器和物资装备自己,战斗力有了很大提高。 1945 年12 月22 日,中共中央电告黄克诚:“关于建立根据地,你是有经验的。”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部队熟悉了关外的地形,气候。指战员们情绪高涨起来。 一天,新四军三师独立旅旅长兼政委吴信泉,手中拿着黄克诚的电令,心里高兴极了。 又要打仗了! 黄克诚命令吴信泉统一指挥在彰武东西地区活动的十旅和独立旅部队,消灭骛欢池和泡子一带国民党军队。于是,吴信泉迅速率部赶到骛欢池,先以钟伟的十旅主攻,独立旅助攻,进入战斗。 2 月12 日夜,我军歼敌一个营,收复了骛欢池。 接着,吴信泉又以独立旅主攻,十旅助攻,在新立屯以北的泡子车站,歼灭国民党一个多营。 这是黄克诚部到达东北后的最初战斗,锻炼了部队,提高了士气,同时也打击了国民党军队的气焰。 |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9] 本页[10] 下一页[11] 尾页[1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名人传记 最新文章 |
中外作家辞典 |
共和国大将张云逸 |
中国历代大儒 |
徐志摩的前世今生 |
巨人百传丛书 |
管子传 |
老子传 |
撒切尔夫人传 |
隆美尔传 |
罗荣桓传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