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名人传记 -> 名人简介 -> 邓肯简介 -> 正文阅读 |
[名人传记]名人简介 邓肯简介 [第544页] |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543] 本页[544] 下一页[545] 尾页[287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名人简介: 邓肯简介
![]() 1877年,依莎多拉·邓肯诞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市一个平民之家。母亲精通音律,这使邓肯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音乐启蒙教育。 邓肯的少女时期因家境贫寒,她不得不先后在旧金山和纽约学舞,并参加一些小型演出。这是她日后独闯天下的开始。由于她那热爱自由的天性和火一样的热情使自己无法忍受古典芭蕾的束缚。终于,她向世界呼吁:“芭蕾一点儿也不美!”她说:“最自由的身体蕴藏着最高的智慧,”“将来的舞蹈家必须是肉体与灵魂相结合的,肉体动作必须发展为灵魂的自然语言。”为了实现自己的这个舞蹈审美理想,她第一个抛弃了流行于当时舞蹈界的古典芭蕾紧身衣和脚鞋,赤足登台,自由起舞,把舞蹈恢复到了纯真自然的境地。 实际上,大自然的确是她最初的舞蹈老师。邓肯在自己的传记里曾再三提到,她归初的舞蹈灵感和冲动来自那奔腾不息的大海、微微颤动的鲜花、翩翩飞舞的蜜蜂和展翅翱翔的鸽子;在她的眼中,自然界一切都在舞蹈,而且远比人类自由舒畅得多。 但当时的美国观众并不欣赏她的这种貌似无技术的“自由舞”,而只是迷信俄国芭蕾名星巴甫洛娃和她的代表作《天鹅之死》一类的古典芭蕾。这使她不得不去英国和法国碰运气,但结果不理想,原因除了那里(特别是法国)有着深厚的古典芭蕾基础外,还由于西欧舞蹈剧场的观众普遍比较保守。邓肯真正的成功之路始于中欧的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随后她的舞步才遍及欧洲各大城市。她那灵魂与肉体高度的统一、身心沐浴在自由阳光之下的舞蹈在观众心中卷起了一阵激情和波澜。她的代表作有《伊菲革涅亚在澳里斯》、《马赛曲》和《前进吧,奴录》。 《伊菲革涅在澳里斯》是希腊神话中一段悲壮的故事,说的是希腊军队的最高统帅阿伽门为祈求顺风,以便使船队早日到达目的,使将士们能与特洛依人决一死战,不得不在澳里斯这个地方杀死了自己的亲生女伊菲革涅亚去祭神。据早年曾在邓肯舞团表演过的一位演员介绍,邓肯在表演这个作品时,时而幸福安祥,时而悲壮凄凉,时而滑行摇动,令人无限神往。这个作品充分地证明邓肯并非象有些人想象的那样仅是随着音乐兴之所到地即兴作舞,而是善于用优美的壮美的动作将观众全然控制在自己特定的艺术气氛之中。 《马赛曲》是邓肯的另一部颇受欢迎的作品。乐曲本身具有革命性和强大的感染力,最初是由成群结队的革命者从法国港口城市马赛向首都巴黎进军时唱的,后业成为法国国歌。邓肯的形象化、想象化、雕塑化、舞蹈化表演获得法国和其他各国观众的欢呼声——她身着火红的拖地战袍,神情如同监视着步步逼近的入侵之敌;敌军攻上来,她差一点要被摧毁;她热切地亲吻着红旗,从中吸取力量;她好象闻到了血的腥味;终于又站了起来,双臂高拳,以拳紧握,就象撑开了一张巨大的斗篷或战旗;她痛苦地召唤自己的同胞快快拿起武器,与敌人作殊死的决斗;她那庄严的身躯象征着无坚不摧,她那傲然挺立的姿态意味着战无不胜;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结束了,她在一片突然到来的寂静之中俨然化作了一尊自由女神雕像。 从理论上说,艺术人格与生活人格在艺术家身上应该是统一的。从实践上看,邓肯就是这样一位无论在现实生活上,还是在舞蹈创作上,都富于高度同情心的人和艺术家。《马赛曲》是一部同情法国革命的作品,《前进吧,奴隶》也是这样一部感人肺腑的杰作,它表现了邓肯心灵深处对俄国农民争取自由的斗争所怀有的天然同情。舞蹈一开始,邓肯独立台上,双手置于背后,如同被人捆绑住;她异常艰难地向前挪动着,她极为谨慎地向前摸索着,她心怀恐惧地向前窥视着,她双滕颤抖着向前摔倒——她自始自终是和前的。终于,她那遭到捆绑的双手获得了自由,她缓缓地向前伸展着自己的双手,尽管这双手还一时僵硬,但毕竟是获得了自由的双手;仅是这种自由就足以使她感到由衷的欣慰和欢乐,这种自由在邓肯的表演中似乎既属于俄国农民,也属于她自己。虽然她是以擅长表演轻松自由而闻名于世的。但她在这部作品中,将注意力没有集中在灯光配合下的轻快动作上,而集中在戏剧性的细节摹拟上,关于这个作品,值得一提的是柴科夫斯基的音乐《上帝保佑沙皇》。邓肯反其道而行之,用它来成功地表现了俄国农民反对沙皇暴政的斗争,这在艺术尝试上本来是件可喜可贺的事,除了它当时积极的政治意义外,也是对标题音乐内涵的所谓确定性提出了有力的挑战;但当她在苏联演出时,却因为这个音乐作品的标题而受到批判。 邓肯的舞蹈思想与舞蹈实践不仅为美国现代舞的创立铺平了道路,而且还从精神上推动了德国现代舞;她不仅开创了世界现代舞的先河,而且还在观念上影响过被誉为“现代芭蕾之父”的麦克尔·福金。 邓肯的一生充满了浪漫色彩,她曾有过充满热情的爱情生活,但她却于1927年不幸去世。当时她围着一条长纱巾于法国尼斯城乘马车外出,不幸被卷进车轮中去的纱巾勒住了脖子…… 也许作为开路先锋,“矫枉必须过正”乃在所难免。在今天看来,邓肯对古典芭蕾的全盘否定的确有些过分,她的舞蹈训练体系也还不够完整,这使她门前没有满天下的桃李。但正如美国当代舞蹈批评之父约翰·马丁指出的那样:“邓肯根本就不打算建立一个叫作‘邓肯舞派’或其它什么名称的舞蹈流派。总地说来,她非常反对学派、体系和职业化。”这就是邓肯作为现代舞之母的根本意义。 我们看到,作为舞蹈家的邓肯毕竟是用手舞足蹈的艺术打出了一个新天下,她的舞蹈作品近年来正美国重新唤起人们的兴趣和注意。1985年12月,纽约的著名现代舞蹈家玛丽安·萨拉克女士来京为我们表演了邓肯的另一部代表作《勃拉姆斯作品5首》。从作品结构上说,其中有一首她居然是从头到尾都静静地立在钢琴旁淋漓尽致地表现了邓肯美国舞蹈的理想——“跨大步伐,跳前跳后,跳上跳下,高仰头颅,挥动臂膀,跳出我们先人的开拓精神,跳出我们母亲的慈爱和温柔。这就是美国的舞蹈。”据萨拉克女士介绍,学习邓肯的技术和作品,对于受过严格芭蕾舞和现代舞训练的她来说,难度极大,难就难在从技术进入到那种无技术的技术之中。 与邓肯作品近年来美国重新教授、上演的由时,邓肯的技术也经她的大弟子之一艾玛·邓肯整理后出版了,这为全面研究邓肯其人、其舞蹈思想和舞蹈技术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邓肯不仅是一位划时代的舞蹈家,而且是一位罕见的才女,读过她那优美动人的《邓肯自传》者,一定曾不时地为她那渊博的才学而拍案叫绝。这是进入《世界文库》中为数不多的舞蹈家手笔之一,它记录了邓肯为舞蹈争得与其它各门艺术的平等地位而奋斗一生;这也说明了“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并非真是舞蹈艺术的秉性。她的舞蹈思想与舞蹈实践通过这部自传更是传遍了世界各地。仅在中国,自40年代至今,就先后出版过4个不同的译文。 1972年9月14日逝世于法国。 |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543] 本页[544] 下一页[545] 尾页[287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名人传记 最新文章 |
中外作家辞典 |
共和国大将张云逸 |
中国历代大儒 |
徐志摩的前世今生 |
巨人百传丛书 |
管子传 |
老子传 |
撒切尔夫人传 |
隆美尔传 |
罗荣桓传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