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名人传记 -> 名人简介 -> 达芬奇简介 -> 正文阅读 |
[名人传记]名人简介 达芬奇简介 [第483页] |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482] 本页[483] 下一页[484] 尾页[287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名人简介: 达芬奇简介
![]() 列奥纳多·达·芬奇及其作品简介 文艺复兴的精神代表——达芬奇 列奥纳多· 达·芬奇 (1452-1519) da Vinci,Leonardo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科学家,人类智慧的象征.生于佛罗伦萨郊区的芬奇小镇,因此取名叫芬奇,5岁时能凭记忆在沙滩上画出母亲的肖像,同时还能即席作词谱曲,自己伴奏自己歌唱,引得在场的人赞叹不已.《最后的晚餐》是世界最著名的宗教画,《蒙娜丽莎》则为世界上最著名,最伟大的肖像画.这两件誉满全球的作品使达·芬奇的名字永垂青史.达·芬奇独特的艺术语言是运用明暗法创造平面形象的立体感.他曾说过:"绘画的最大奇迹,就是使平的画面呈现出凹凸感." 美术成就 达·芬奇15岁开始在画家A.del韦罗基奥的作坊学艺.1472年入画家行会.15世纪70年代中期个人绘画风 格逐渐成熟.1482~1499年居留法国,除为米兰公爵服务外, 还从事其他艺术和科学活动.这期间他的绘画作品不多,但《岩间圣母》,《最后的晚餐》则是他的代表作.1500年出 游曼图亚和威尼斯等地.1506年回到佛罗伦萨,创作《圣母子与圣安娜》和《蒙娜丽莎》,还着手为市政厅绘制壁画 . 1507年再去米兰 ,并服务于法国宫廷 .1513 年移居罗马,1516年又到法国,最后定居昂布瓦斯.晚年极少作画,潜心科学研究,去世时留下大量笔记手稿,内容从物理,数学到生 物解剖,几乎无所不包.他一生完成的绘画作品并不多,但 件件都是不朽之作.其作品具有明显的个人风格,并善于将艺术创作和科学探讨结合起来,这在世界美术史上是独一无 二的.学术界一般将其创作活动分为早期和盛期两个阶段. 早期创作 当他在韦罗基奥的作坊学艺时 ,就表现出非凡的绘画天才.约1470年他在协助韦罗基奥绘制《基督受洗》时,虽然只画了一位站在基督身旁的天使,但其神态,表情和柔和的色调,已明显地超过了韦罗基奥.现存他最早的作品《受胎告知》,构图虽没有创新,而背景山水的描绘却已 注意到了空气氛围的表现.这表明他一开始就致力于解决写 实与典型加工的辩证关系.稍后创作的《吉内夫拉·德本奇像》,一反15世纪艺术追求线条分明的传统,以逆光夕照的 色调渲染他所倡导的透视效果.1481年创作的《博士来拜》 (又译《三王来拜》),是标志其艺术风格达到成熟期的作 品.该画虽由于他动身去米兰而没有完成,但从原稿上可以 看出其构图和形象塑造所显示的艺术创新,大大超越了他的老师和同辈:由圣母婴孩和三位博士所形成的三角形稳定构图,按精确的透视法画的建筑遗迹和奔腾飞跃的马群等背景,说明他已不再从叙事的角度简单地罗列有关人物,而是对传统的题材进行彻底的改造.他所采用的色调幽暗的画法,使人物形象从影中突出,突破了传统绘画明晰透露的特点,预示着文艺复兴的到来. 盛期创作 1482年达·芬奇来到米兰 ,应圣弗朗切斯科 教堂的邀请绘制祭坛画《岩间圣母》.这幅现藏于巴黎的作品,虽仍然是传统题材,但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岩窟幽深的刻 画及山岩间花草真的描绘,证明他使用的烟雾状笔法已使 其在传真写实和艺术加工方面达到了新的水平.《最后的晚餐》是他在这一时期创作中最负盛名之作.这幅表现基督被 捕前和门徒最后会餐诀别场面的湿壁画,绘制在米兰圣玛丽 亚·德拉格拉齐耶修道院饭厅.巧妙的构图和独具匠心的经 营布局,使画面上的厅堂与生活中的饭厅建筑结构紧密联结 在一起,使观者感觉画中的情景似乎就发生在眼前.在人物布局上,一反平列于饭桌的形式,将基督独立于画面中央,其他门徒通过各自不同的手势,表情,分别表现出惊恐,愤怒,怀疑,剖白和慌张的情绪.这种典型性格的描绘,突出了绘画的主题,它与构图的统一效果互为补充,堪称美术史上最完美的典范之作.1500年达·芬奇回到佛罗伦萨,随着共和制度的恢复,文化气氛一度活跃,画坛上也先后出现了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杰出人物.他向市民展出的一幅经过精心构思的《圣母子与圣安娜》素描草图,立即引起轰动,其构图原理和画法对艺术界有极大影响,米开朗琪罗和拉斐 尔等人也从中得到启发.1503年他一面着手为市政厅大会议 厅绘制壁画(因再次去米兰而始终未完成),一面创作《蒙娜丽莎》和《圣母子与圣安娜》.这是两幅他极为珍爱的作品,始终带在身边,晚年移居法国也不离左右,最后遗存巴黎. 在达·芬奇的艺术遗产中,大量的素描习作也颇值得重视,这些素描和他的正式作品一样,同样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被誉为素描艺术的典范.其特点是:观察入微,线条刚柔相济,尤善于利用疏密程度不同的斜线,表现光影的微妙变化, 他的每一件作品 都以素描作基础 .其艺术理论 散见于他的 5000多件笔记和未完稿的《画论》中,也是文艺复兴时代理 论研究的重大成果. 蒙娜丽莎 达.芬奇 油画 1503-1506年 77×53厘米 现藏巴黎卢浮宫 《蒙娜丽莎》(约1503-1506)(木板油画 77 x 53厘米) 据说,法国著名的卢浮宫有三件宝:一是《米洛斯的阿芙罗狄德》;二是《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三是《蒙娜丽莎》.前两件作品出于谁人之手一般人并不确知,但是,《蒙娜丽莎》出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却几乎家喻户晓."蒙娜丽莎"那神奇而专注的目光,那柔润而微红的面颊,那由内心牵动着的双唇,那含蓄,模棱两可的微笑,总让人琢磨不透…… 据史料记载,"蒙娜丽莎"是当时佛罗伦萨著名的银行家佐贡多的妻子.达·芬奇为了唤起她发自内心的情感,曾经请到了钢琴师为她演奏,丑角为她表演.但是,这个见多识广,冷漠,理性的女人并没有使画家得到他想要捕捉到的东西,为此,画家不得不将画作断断续续地延迟了三年.有一天,这个富贵人在翻阅画家草图的时候,忽然发现了画着鸭掌的图画,她感到非常疑惑.画家说,这是他为研究和设计飞行器而画的,因为水流和气流;水浮力和大气浮力;鸭子在水中滑行和飞禽在空飞翔有某种相似之处.鸭掌滑水动作虽然简单,但隐藏着飞行器飞行的某种秘密.这个冷漠,理性的女人听到这番话,又想到飞行器一旦设计成功,人类将可以在空中自由飞翔的情景……顿时,引起了很大震动,并由衷地发出了微笑.这一难得而发自内心深处的微笑立即被达·芬奇捕捉到了,并把它成功地塑造了出来. 其实,达·芬奇笔下的这一使人难忘的"微笑"已不是具体的佐贡多夫人的表情了,而是一种具有抽象意义,普遍意义和典型意义的,是"蒙娜丽莎"所有的,是达·芬奇所有的,也是我们大家所共同拥有的人性特质的某种精微的东西.也许,这就是《蒙娜丽莎》巨大魅力的所在.非常明显,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继承了希腊古典主义庄重,典雅,均衡,稳定和富有理想化,理性化的表现规范;但它又进一步突破了希腊古典艺术在人本特质上的局限,为使后来的艺术更进一步走向现实,走向客观,走向更深层,更内在,更微妙的表现树立了楷模. 最后的晚餐 达.芬奇 油画 1495-1498年 420×910厘米 现藏米兰圣玛丽亚德尔格契修道院 《最后的晚餐》(约1498)(壁画 460 x 880 厘米) 在庆祝逾越节的前夜,耶稣和他的十二门徒坐在餐桌旁,共进庆祝逾越节的一顿晚餐. 餐桌旁共十三人,这是他们在一起吃的最后一顿晚餐. 在餐桌上,耶稣突然感到烦恼,他告诉他的门徒,他们其中的一个将出卖他;但耶稣并没说他就是犹大,众门徒也不知道谁将会出卖耶稣. 意大利伟大的艺术家列奥纳多.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是所有以这个题材创作的作品中最著名的一幅.这幅画,是他直接画在米兰一座修道院的餐厅墙上的. 沿着餐桌坐着十二个门徒,形成四组,耶稣坐在餐桌的中央.他在一种悲伤的姿势中摊开了双手,示意门徒中有人出卖了他. 大多数门徒在激动中一跃而起,而耶稣的形象却是那么的平静.我们可以看到他明晰的轮廓衬托在背景墙的窗子里,通过窗子,我们看见恬静的景色,湛蓝的天空犹如一只光轮环绕在耶稣的头上. 在耶稣右边的一组中,我们看到一个黑暗的面容,他朝后倚着,仿佛从耶稣前往后退缩似的.他的肘部搁在餐桌上,手里抓着一只钱袋.我们知道他就是那个叛徒,犹大.伊斯卡里奥特. 犹大手中的钱袋是他的象征,它使我们想起,他就是为耶稣和其他门徒保管钱财的人,钱袋里装着出卖耶稣得来的三十块银币的赏钱. 即使他没有拿着那只钱袋,我们也能通过达.芬奇的绘画方式,辨别出这个罪恶的敌人犹大. 犹大的侧面阴影旁是圣.彼得,我们也可以看见他一头银丝与一副白晰的手,他向年轻的圣.约翰靠去.彼得垂在臀部的右手握着一把刀,仿佛在偶然中,刀尖对着犹大的背后.圣.约翰的头朝彼得垂着.在所有门徒中,他是耶稣最喜爱的一个.约翰象耶稣那样平静,他已经领悟了他主人的话. 耶稣左边是小雅各,他力图去理解他所听到的可怕的话,他两手摊得大大的惊叫了起来. 从小雅各的肩上望去,我们看到了圣托马斯,疑惑不解的托马斯,他怀疑的神色通过他竖起的手指表现出来. 小雅各的另一边,圣.菲利普往耶稣靠去,双手放在胸前似乎在说:"你知道我的心,你知道我是永远不会出卖你的."他的脸由于爱和忠诚而显出苦恼的神情. 围着耶稣的这六个门徒,处于故事的发生的中心. 巴塞洛缪与老雅各的身体向他们倾着,而他们身旁的老安德鲁并没有站起来,但他想听听,于是便举起手似乎要求安静. 右边还剩下最后三个门徒,他们正在讨论有关耶稣说的那句话,他们的手指也指向餐桌的中央. 他们所看到的这一切,均发生在这幅伟大的作品之中,但每次当我们欣赏它时,都会从门徒的感情与性格中获得新的含义. 圣母子和圣安妮 达.芬奇 1510年 68×112厘米 现藏巴黎卢浮宫 岩间圣母 达.芬奇 祭坛画 189.5×119.5厘米 现藏伦敦国立美术馆 《岩间圣母》(约1503-1506)(祭坛画189.5 x 119.5厘米 )现藏伦敦国立美术馆. 此画是应一宗教团体之请而为米兰的圣弗朗切斯科教堂的一间礼拜堂作的祭坛画.此画以圣母居图中央,她右手扶婴孩圣约翰,左手下坐婴孩耶酥,一天使在耶酥身后,构成三角形构图,并以手势彼此响应,背景则是一片幽深岩窟,花草点缀其间,洞窟通透露光.此画虽属传统题材,然表达手法和构图布局皆表明达.芬奇的艺术水平之高深.人物,背景的微妙刻画,烟雾状笔法的运用,科学地写实以及透视,缩形等技术法的采用,表明了他在处理逼真写实和艺术加工的辩证关系方面达到了新的水平.这幅画是标志达.分奇盛期创作开始的作品. 圣母与圣婴 达.芬奇 木板转于画布 50×31厘米 1478-1480年 现藏列宁格勒赫米塔基博物馆 达·芬奇大事年记: 1452年4月15日 意大利佛罗伦斯共和国的文西村近郊,赛尔·皮耶洛·达芬奇与卡特莉娜所生 1465年 进入韦罗基奥的工作室成为入门弟子(13~14岁) 1473年 创作《圣告图》 1476年 被告密与韦罗基奥的其他弟子犯了同性恋之罪,由于他矢口否认,最后被释放(24岁) 1482年 绘《三贤王的膜拜》,返往米兰(30岁) 1483年 接受圣佛郎西斯克,格兰德教会订作《岩石上的圣母》(31岁) 1495年 开始绘制《最后的晚餐》(43岁) 1502~03年 回到佛罗伦斯,开始绘制《蒙娜丽莎》(50岁) 1516年 应法王之邀,赴法国安伯瓦兹(64岁) 1519年5月2日 去世于安伯瓦兹(67岁) 资料来源:http://ccd.zjonline.com.cn |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482] 本页[483] 下一页[484] 尾页[287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名人传记 最新文章 |
中外作家辞典 |
共和国大将张云逸 |
中国历代大儒 |
徐志摩的前世今生 |
巨人百传丛书 |
管子传 |
老子传 |
撒切尔夫人传 |
隆美尔传 |
罗荣桓传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