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名著导读: 谁之罪?
谁之罪?
赫尔岑
《谁之罪?》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的一部优秀作品。作者通过对三个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十分准确地概括出19世纪40年代俄国不同类型青年的精神面貌和悲剧命运,从而揭示了深刻的主题。
家境贫寒的克鲁采弗尔斯基大学毕业后,来到退职将军纳格洛夫家当了一名家庭教师。在那里,他遇到了纳格洛夫与女奴所生的私生女柳邦卡。不久,克鲁采弗尔斯基热烈地爱上了柳邦卡,柳邦卡也报以真挚的感情,她同意纳格洛夫不备嫁妆的条件,与克鲁采弗尔斯基结了婚。婚后两人移居NN城,克鲁采弗尔斯基在城里当教师,生活虽然清贫,但过得平静融洽。
4年后的一天,别尔托夫来到了这个城市。别尔托夫出身贵族,为人热情正直,知识广博,很有天赋。在启蒙思想影响下,他不满现实,渴望有所作为。青年时代,有人曾经预料他会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来。但是,他的理想和抱负刚与现实生活接触就遭到了挫折。在事务局工作碰壁后,“他涉猎过医学和绘画,以后也游荡过一个时期,打过牌,最后跑到外国。”他做过许多事情,但没有做成一件。虚度了十年光阴以后,他依然没能找到正确的生活道路。这次他打算回故乡参加贵族选举,希经在当选后能有所作为。然而他的言行很快引起了当地士绅的不满,他在选举中失败了。
选举的失败和城里的庸俗生活使别尔托夫深感失望。就在这时,经克鲁波夫医生的介绍,他见到了老同学克鲁采弗尔斯基。这在他的生活中吹进了一股清新的空气。他与克鲁采弗尔斯基一家的关系很快密切起来。别尔托夫在那里发现了一个久已渴望的新天地,尤其是柳邦卡热烈、丰富而又高尚的精神世界有力地吸引着他。不久,别尔托夫承认自己深深地爱上了柳邦卡。柳邦卡同样也为别尔托夫的精神世界所吸引,她觉得别尔托夫是一个不平凡的人,他的到来使她开始思考许多新问题,产生许多新思想与感情,她变得成熟了。然而,柳邦卡的内心又充满了矛盾和痛苦。一方面,她仍旧对丈夫抱着爱怜的感情,但是在他身上又缺乏她渴望得到的某种东西,另一方面,她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爱着别尔托夫,但又明白别尔托夫需要的不是一般的女人对丈夫的爱,而是希望在女性的爱情中寻找精神的寄托。克鲁采弗尔斯基也觉察到别尔托夫与自己卖子之间的不一般的关系,精神上十分痛苦。别尔托夫听从了克鲁波夫医生的劝告,决定再次背井离乡。临走前,他与柳邦卡倾诉了各自怀有的热烈情感。别尔托夫走了,前面仍然是那灰色的、无望的生活,而柳部卡则从此一病不起。克鲁采弗尔斯基也极度绝望,在忧伤中度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