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古典名著 -> 菜根谭 -> 五二○、心月开朗 水月无碍 -> 正文阅读 |
[古典名著]菜根谭 五二○、心月开朗 水月无碍 [第531页] |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530] 本页[531] 下一页[532] 尾页[54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菜根谭: 五二○、心月开朗 水月无碍
胸中即无半点物欲,已如雪消炉焰冰消日;眼前自有一段空明,时见月在青天影在波。 【译文】 心中如果没有丝毫物质欲望,已然如同雪消融于炉火冰消融于太阳;眼前自然呈有一片空旷澄明,时常可见明月在蔚蓝天空月影在水波。 【注解】 心月:佛教语,谓明净如月的心性。见一四四【注解】 水月:水和月。唐·刘禹锡《洞庭秋月行》:“山城苍苍夜寂寂,水月逶迤绕城白。”水中月影。常形容明净。唐·李白《赠宣州灵源寺仲濬公》诗:“观心同水月,解领得明珠。” 即:<连>假若。汉·贾谊《论积贮疏》“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 胸中:心中。多指人的思想境界或精神状态。见○一四【注解】 空明:空旷澄澈。见五一五【注解】。空旷,视野开阔,无任何阻挡物空寂广阔。唐·鲍溶《沙上月》诗:“水文不上烟不荡,平平玉田冷空旷。”澄明,清澈,明净。南朝·梁元帝《乌栖曲》:“月华似璧星如珮,流影澄明玉堂内。” 青天:指天,蔚蓝色的天空。见二二七【注解】 【评语】 宋代大儒周敦颐说:“无欲则静,静则明。”诸葛亮也说:“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太上老君说常清净经》:“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这不是要杜绝欲望,而在于说明欲望淡泊便能使心情轻松,心情轻松就好像“月在青天影在波”,这样既能明心见性又能通达事理。心底清静,本性自现,本性现就会愉快,就会神清目朗,而见山水明而日月新。但无半点物欲不是一无追求,不是弃除物欲。欲望太过强烈,心神就会受物欲蒙蔽,以致头脑昏聩而不明事理。什么事一走极端就会走向其反面,好事也会变成坏事。例如饮酒是乐事,也可成雅事,但如市井之徒光着脊梁吆三喝四狂喝滥饮,其喧嚣是噪音,其形象决非豪爽本性而是粗俗,至于过度饮酒则伤身心。诗是雅事,是情与怀的抒发,但为诗而诗,无病呻吟,以诗为玩物岂非褒读?事过头就会变质。我們接触任何事物的時候,心中如果不起一点物欲的私念,就好像冰雪遇到了日光和火焰,一切障碍都融化於无形了,因此不为物所动,自然不受物所害。其次,被事物所转动的人,都是因为他心中有物欲。如果物欲不起,绝不会受物所转动。这時候眼前自有一段空明,也就是不起尘念,心境豁然开朗。一切烦恼都云消雾散,而心眼的光明对于任何地方都可照透。达到这样的境界就恰似明月悬在青天之上,月影映照在河海之中,无碍自在,天地万物莫不被无量(即无量心,佛教语。指佛菩萨普度无量众生而应具有的精神。计有四种,即:给众生欢乐为慈无量心;救众生于苦难为悲无量心;见众生离苦得乐而喜,为喜无量心,对众生无憎无爱,一视同仁,为舍无量心。)灿发的光明所照破了。 |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530] 本页[531] 下一页[532] 尾页[54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古典名著 最新文章 |
南齐书 |
梁书 |
魏书 |
南史 |
周书 |
仪礼译注 |
五代史演义 |
周易全解 |
隋唐演义 |
白话尚书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