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古典名著 -> 菜根谭 -> 四六五、无事昏冥 有事奔逸 -> 正文阅读 |
[古典名著]菜根谭 四六五、无事昏冥 有事奔逸 [第476页] |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475] 本页[476] 下一页[477] 尾页[54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菜根谭: 四六五、无事昏冥 有事奔逸
无事时心易昏冥,宜寂寂而照以惺惺;有事时心易奔逸,宜惺惺而主以寂寂。 【译文】 无所事事时心情容易昏然无知,应当静静地聪明机警地加以察觉明白;有事忙碌时心情容易奔放纵逸,应当聪明机警地静静地加以主导控制。 【注解】 无事:无所事事。唐·韩愈《秋怀诗》之三:“学堂日无事,驱马适所愿。”另见○六四【注解】 昏冥:谓昏然无知,沉醉。唐·韩愈《送王秀才序》:“彼得圣人而师之,汲汲每若不可及,其於外也固不暇,尚何麴蘖之托而昏冥之逃也。” 寂寂:寂静无声貌。三国·魏·曹植《释愁文》:“愁之为物,惟惚惟怳,不召自来,推之弗往,寻之不知其际,握之不盈一掌。寂寂长夜,或羣或党,去来无方,乱我精爽。”犹悄悄。元·顾瑛《以玉山亭馆分题得金粟影》诗:“天风寂寂吹古香,清露泠泠湿秋圃。” 照:〈形〉本义明亮,光明。《说文》:“照,明也。”〈动〉察知,明白。潘岳《夏侯常侍诛》:“心照神交,惟我与子。” 惺惺:清醒貌。唐·杜甫《喜观即到复题短篇》之二:“应论十年事,愁絶始惺惺。”聪明机灵。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聪明的试相度,惺惺的试窨付。”明·刘基《醒斋铭》:“昭昭生于惺惺。” 奔逸:奔放,纵逸。明·李贽《答周友山》:“独余不知何説,专以良友为生……明知不可必得,而神思奔逸,不可得而制也。” 主:〈名〉本义灯心。《说文》:“主,镫中火主也。”〈动〉主持,掌管。白居易《井底引银瓶》:“聘则为妻奔是妾,不堪主祀奉苹蘩。” 【评语】 人在周围的环境没有什么变化的时候,心就像在睡眠时候一样,心体的运用也非常迟钝。心虽如此安静,但若和外界的事物相接触,则如同明镜般映照出来,绝不使外界的动作有所逃脱。如果不能以静寂来照见的话,心就陷于昏冥欲睡的状态,对于一切意外事件的事理,都不能灵活敏捷了。反之,当我们遇到意外事变的时候,心就忙乱不易控制,这时候一定要求其心平静、沉著、警觉,以理智冷静的头脑去应付。总之,心之为用在闲暇之时,不可任其昏冥而入于眠睡状态。在有事之秋,也不可狂乱慌张,始可免除错误。一个人生活中太闲易于懒散,懒而堕志,销磨心性;工作中太闲没事会生失落感而怨气多,由此变得没有朝气。这样容易使人意志消沉,于是就出现“小人闲居为不善”的情况,所以孔子才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因此他主张“不有博奕者乎,为之犹贤乎已”,意思是说:“平日闲着没事时,下下棋活动活动脑筋,也比坐在那里发呆好”。可一个人太忙又容易冲动,处理事情难免欠妥。因此,人人都应当学会控制自己,多用脑子想而不是只凭一时的兴致去盲目蛮干,不能由于一时的冲动而坏了平生的追求。 |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475] 本页[476] 下一页[477] 尾页[54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古典名著 最新文章 |
南齐书 |
梁书 |
魏书 |
南史 |
周书 |
仪礼译注 |
五代史演义 |
周易全解 |
隋唐演义 |
白话尚书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