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阅读网 -> 古典名著 -> 菜根谭 -> 四二○、心体之念 天体所现 -> 正文阅读

[古典名著]菜根谭  四二○、心体之念 天体所现 [第431页]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430] 本页[431] 下一页[432] 尾页[54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菜根谭: 四二○、心体之念 天体所现

  心体便是天体,一念之喜,景星庆云;一念之怒,震雷暴雨;一念之慈,和风甘露;一念之严,烈日秋霜。何者少得。只要随起随灭,廓然无碍,便与太虚同体。

  【译文】

  心体就是天体,一个喜悦的念头,就如同景星庆云的祥瑞之气;一个愤怒的念头,就如同雷电风雨的暴虐之气;一个慈悲的念头,就如同和风甘霖的生生之气;一个威严的念头,就如同烈日秋霜的肃杀之气。哪一样少得了。只要随缘兴起随缘消灭,阻滞尽除毫无阻碍,就可以和天地同为一体。

  【注解】

  心体:见○三○【注解】。在中国哲学中,除了具体的形骸外,所有精神、灵性、知识、智慧,思考、感情、意志等都被视为心抽象活动的一部分,所以心体可解释成人类精神本原。

  天体:宇宙中恒星、行星、卫星、彗星、宇宙尘、流星、星云等的统称,可解释成“天心”或宇宙精神的本原。天的形体,宇宙。《东观汉记·和熹邓皇后传》:“尝梦捫天体,荡荡正青滑。”《后汉书·张衡传》:“著《灵宪》、《筭罔论》,言甚详明”李贤·注引《汉名臣奏》:“蔡邕曰:‘言天体者有三家:一曰周髀,二曰宣夜,三曰浑天。’”

  景星庆云:景星,《白虎通·封禅》:“景星者,大星也。”景,祥瑞。《汉书·武帝纪》:“辛卯夜,若景光十有二期。”景星,代表祥瑞的星。庆云,又名卿云或景云,五色云,古人以为喜庆﹑吉祥之气,是象征祥瑞的云。据《汉书·礼乐志》:“甘露降,庆云出”。景星庆云,古代以为祥瑞的事物或征兆,比喻吉祥的征兆。庆云,五色云,祥瑞之云。语本明·方孝孺《御书赞》:“惟天不言,以象示人,锡羡垂光,景星庆云。”喻祥瑞之气。

  震雷暴雨:震雷,响雷。《国语·周语上》:“阴阳分布,震雷出滞。”北魏·张彝《上历帝图表》:“武乙逸禽,罹震雷暴酷。”暴雨,大而急的雨。《管子·小匡》:“时雨甘露不降,飘风暴雨数臻,五穀不蕃,六畜不育。”突然下大雨。《后汉书·方术传下·公沙穆》:“於是暴雨,既霽而螟虫自销,百姓称曰神明。”喻暴虐之气。

  和风甘露:和风,温和的风。多指春风。三国·魏·阮籍《咏怀》诗之一:“和风容与,明日映天。”甘露,甘美的露水。《老子》:“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佛教语。梵语的意译。喻佛法、涅槃等。《法华经·药草喻品》:“为大众説甘露浄法。”南朝·梁·沈约《和王卫军解讲》:“甘露为谁演,得一标道心。”祥瑞的象征,据《瑞应图》:“甘露美露也,神灵之精,仁瑞之泽,其凝如脂,其甘如饴。” 喻生生之气。

  烈日秋霜:烈日,炎热的太阳。《南史·齐纪下·东昏侯》:“剗取细草,来植阶庭,烈日之中,至便焦燥。”秋霜,秋日的霜。《史记·李斯列传》:“故秋霜降者草花落,水摇动者万物作,此必然之效也。”常用以比喻威势盛大、品质高洁、言辞严厉、心志壮烈。汉·荀悦《申鉴·杂言上》:“喜如春阳,怒如秋霜。” 即冰霜,比喻待人接物毫无感情,象冰霜一样冷。也比喻态度严正,不可接近。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俺老夫人治家严肃,凛若冰霜。”烈日秋霜,比喻艰苦环境下的严峻考验或经受此考验的刚毅节操。亦作“严霜烈日”、“秋霜烈日”。此处喻肃杀之气。

  随起随灭:起灭,佛教语,指因缘和合而产生与因缘离散而消灭。宋·范成大《请佛阁晚望雪中数十峰如烂银晃耀暑光中》诗:“垒块苍然是九州,大千起灭更悠悠。”钱仲联笺注:“《楞严经》:‘起灭无从。’”时隐时现,时有时无。唐·皇甫曾《奉陪韦中丞使君游鹤林寺》诗:“寒磬虚空里,孤云起灭间。”随起随灭即随缘而起随缘而灭。

  廓然无碍:廓然,空旷貌。晋·陶潜《祭从弟敬远文》:“庭树如故,斋宇廓然。”阻滞尽除貌。《文选·扬雄〈长杨赋〉》:“迺今日发矇,廓然已昭矣。”李善注:“廓,除貌。”无碍,佛教语。谓通达自在,没有障碍。南朝·梁简文帝《大法颂》:“我有无碍,共向圆常。”廓然无碍,阻滞尽除而通达自在,没有障碍。

  太虚:指天,天空。此泛称天地。见二七五【注解】

  同体:比喻无区别;一致。《吕氏春秋·诬徒》:“善教者则不然,视徒如己,反己以教,则得教之情也。所加於人,必可行於己,若此,则师徒同体。”

  【评语】

  古人主张天人合一,以为大自然变化和人体内部变化是相对应的。人的生活离不开自然万物,大自然的变化对人本身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道家主张“人法自然”,儒家主张“民胞物与”和“仁民爱物”。因为只有人法自然人才能胸襟开阔,对万物抱兼容并收的宽宏态度;只有民胞物与和仁民爱物,才能发挥爱人及物的博爱精神。人法自然也应该与上天一样无所不容,造福同类。所谓“心体便是天体”,人心的本体是一个小天地。我心生出了喜悦之念,天也就现出景星庆云。我心生出了忿怒之念,则天也就降下雷雨风雹。我心生出了慈悲之念,则天就表现出和风甘露。我心生出了威严之念,则天就表现出烈日秋霜。也就是“上应天象下应人事”,换言之也就等于天人合一思想。这喜、怒、慈、严四种念头,好像是天有四时景象,对于心体来说缺一不可,一切都是必要的现象,此四者是一致协调的,随起随灭丝毫不留痕迹,所以人心也要和上天相同无所不包无所不容,上天是都能作用在适当的时候,而人类就是蒙受这种天恩才能化育生长绵延不息。 [题外话:人法自然,智者主静。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国的阴阳学说告诉我们:“天为阳,为刚,地为阴,为柔。”人为阴,与人生活有关联的外界事物为阳;人的身体及其五脏六腑也都是阴阳各半,互为依存。阴阳平衡,世间一切事物的运动发展才是有序的,正常的,稳定的。大地主阴,主静。人是大地之子,从大地中孕育出来,又回归大地中去。当人与大地母亲相通时,便获得她的滋养,就有巨大的力量。老子讲:“静为躁君,重为轻根。是以圣人千里行不离轻重。”“静生智,定生慧。”智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慧是超前意识。人只有进入静的状态才能产生智;只有通过静功达到入定的境界,才能产生超前意识。]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430] 本页[431] 下一页[432] 尾页[54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古典名著 最新文章
南齐书
梁书
魏书
南史
周书
仪礼译注
五代史演义
周易全解
隋唐演义
白话尚书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7-01 00:34:39  更:2021-07-01 05:09:32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