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古典名著 -> 白话治世经典 -> 卷 上 物情物理[内经] -> 正文阅读 |
[古典名著]白话治世经典 卷 上 物情物理[内经] [第88页] |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87] 本页[88] 下一页[89] 尾页[12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白话治世经典: 卷 上 物情物理[内经]
阴阳万物各有纪纲,……顺之有德,逆之有殃。是故圣人能明其刑而处其乡,从其德而避其衡,凡举百事,必顺天地四时,参以阴阳,用之不审,举事有殃。 战败后饱经耻辱的越王勾践终于返回到越国,正暗中计划向吴国报复,于是召见计然,问道:“寡人想要讨伐吴国,惟恐不能成功。吴越一带山林幽冥昏暗,不知地势利害所在;向西有大河横阻,东面则迫近汪洋大海,水天相接,不知涯礁。船只在江海之间航行,但见洪波滚滚,浪涛翻涌,船身上下颠簸,时起时伏,水师每每无功而返。浩渺大水,每天早晚都有涨潮落潮,尤其钱塘江口的潮水,举世绝伦,惊涛骇浪,气势威猛,声音响处,雷霆万钩。在暴起暴落的大浪里,航行的船只若有任何闪失,彼此均无法相救,不知生死于何处。寡人每感念楼船上生活的艰苦危险,不禁涕泣不已,并不是我不想从水路追击敌人,而实在是没有成功的把握。如果因图谋失败而偃兵息鼓,则恐怕会受到天下人的谴责。用以敌攻敌的手法,谁胜谁负难以逆料。现在,敌人的国家已经有所准备,乡里保甲结构稳固,五谷既经收获完毕,野外已没有堆积的农作物。然而我国的仓廪不满,进攻吴国又不知如何因粮于敌,水路的运输惟恐不便,若要假借陆路,则又道路迂回。我听说先生明于时政庶务,洞察治军的道理,又惟恐寡人兴师举兵而无所建树,因此特来请教报仇之道。” 计然回答道:“越国这样的情况,本来就不可以出兵作战。军事行动,必须先积蓄储备钱、粮、布帛等物资,不先作好积蓄储备,则士卒就会遭受饥饿,遭受饥饿身体就容易损伤,行动迟缓不能作战,一旦作战则耳不听、眼不明。耳不能听、眼不能看,部队就无法调动使用。撤退时不能排除危险,前进时不能执行命令,处于饥饿之中的军队无法行动,斗志涣散,精神恍惚,埋伏的弓箭手软弱无力,领兵的头领临战时慌惶不安,强劲的弓拉不满,射出箭不能射伤敌人,两翼的军队被削弱,逃跑时如被猎犬追逐的羊一样,士卒纷纷的倒下,伏地而死,前面的向前倒下,后面的也跟着僵仆,惨不忍睹。 “与人同时交战,我军方面却偏偏单独受到上天的惩罚。这未必只是上天的惩罚、将领也有责任。君王这些年积极备战,就怕一旦用兵不利,会丧权辱国、损兵折将、暴尸荒野吧?” 越王说:“先生说得很对。请问积蓄物资的方法有哪些?我听说先生通晓产业管理,您管理下的产业,各种作物生产的成绩都很好,我希望知道您的管理方法,把它做为教育的原则。望先生时时教我,我绝不敢忘记您的教诲。” 计然回答说:“人的一生没有多少时间,必须首先考虑积蓄储备,以预防天灾人祸。人生在世,有的年老,有的体弱,有的强壮,有的胆怯,无论是谁,活着时不及早做好准备,其结局通常是很悲惨的,君王应正视研究这 个问题。治国之道首先要要减少赋税微敛,奖励农耕蚕桑,时时注意饥饿与荒歉。办好水利事业,这样就可以保证丰收,有所积蓄,以防备四方发生战事。 “军队行动很难预知何时会发生,无法预知将面临什么情况,只要事先有准备,就能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听任事物的发展而逍遥自在。即使突然遇到外敌入侵,也可让敌人日益削弱,让我们日益强大,拥有世上使万物昌盛和谐的力量,而无惧于外侮,这点请君王无论如何不可轻忽。从前在会稽山上那样的饥饿也不容再次出现,君王对此也应仔细考虑。 “我会劝您发展商业获取利息,君王当时并不听我的意见,我因此退而不言。我认为处于吴、越、楚三国之间,能从中获取这三个国家的利益,就会知道天下事都容易办了。我听说君王您亲自耕作,夫人亲自织布,这只不过是竭尽心力去干些平庸之事,而不是依据时机和智慧,对天下大事作出决断。依据时机作出决断就能顺应时变,依据智慧作出决断就能万事齐备,了解这两点,并能身体力行,那么世间万事万物的是非行失、合理与否,都可看得十分清楚。 “我听说炎帝拥有天下,把天下传给黄帝,于是黄帝上能事奉苍天,下能治理四方。黄帝派少吴(传说中东夷的领袖)治理西方,由蚩尤(传说中东方九黎族的领袖)辅佐他,使少昊主管五行中的金;派玄冥(传说中的神,主管降雨)治理北方,由白辩(传说中的神)辅佐他,使玄冥主管五行中的水;派太帝(传说中东夷部落的首领)治理东方,由袁何(传说中的神)辅佐他,使太帝主管五行中的木;派祝融(传说中高阳氏后裔,高辛氏时任火正,被后人尊为火神)治理南方,由仆程辅佐他,使祝融主管五行中的火;派后土(传说中辅佐黄帝的官员)治理中心地区,由后稷(周族始祖,姬姓,农业创始人,后人奉为稷神)辅佐他,使后土主管五行中的土——西、北、东、南、中五方并立,以此作为治理国家的大纲要领。 “这样即使是换个地方治理,国家机器的运转,万事万物的发展,也能一样地进行。君王应考虑采纳我的意见,如此大则可以称王于天下,小则可以称霸诸侯,想要成功立业又有什么困难呢?”越王道:“请谈一下其中的细节要领。” 计然回答道:“太岁星在金方位三年,就会丰收;在水方位三年,就会受灾;在木方位三年,就会平安;在火方位三年,就会有旱灾。农作物的收成与天体的运行有如此微妙的关系,懂得这些,便可理解官府若肯定时将谷物发放出去,便可定时征收到一定的赋税。判断万事万物的发展,不过是三年一大变化,用智慧去研究它,临事时果断处理它,依照事物的规律去治理它,取长补短,第一年可以增长两倍,第二年可增长一倍,第三年与原来相当,官府在水大时征集车辆,天旱时则储备船只,这是官府利用事理统治的要决。 “自然界的规律是每六年一次丰收,每六年一次安康,每十二年必定有一次饥饿,此时人民必定生计困难,离乡他去。因此,圣人早就知道天地自然的循环规律,在灾祸出现前就有所准备。商汤时曾有连续七年的大旱,人民并未因此受饥饿之苦;夏禹时曾有连续九年的水灾,而人民也没有流离失所,这是因为他们的君主能通晓事物起源的道理,能任用贤能之人的缘故。譬如利用车辆往来奔驰,千里外的货物便能源源而来,但若是不通晓事理,恐怕连百里之内的出产亦无法获致。 “君王亲自做一件事,或许能获得十倍的价值,但若在此政策上作一明智的抉择,其价值则无法估量了。君王预先看清楚某件事物有利,但并不一定要亲手兴办这些事业,而是要比较分析人民对于某些事物不足和有余,发布政令,使他们有利可图,甚至连四邻诸侯亦来有所要求。 “遵守法度,任贤使能,对有功人员加以奖励,这些都是君主推行庶政的方法,能够这样,便能使国家富庶,兵力强大,国势昌盛不衰,群臣没有空泛不实的礼节,没有淫逸放纵的行为,竭诚贡献道术报效国家。反过来说,君主若不了解事物的本末之理,不能任用贤能的人,有人劝谏则加以屠戮,这种国家一定搞得国贫兵弱,刑罚苛政繁多,群臣专务讲究空泛的礼节,淫逸放纵之风盛行,搞阿谀奉承的人反而得到君主的恩惠,忠心耿耿的人却会遭到刑罚之灾。 “远离刑罚、接近恩惠是人之常情,国家如因贫穷兵弱而导致动乱,就算有十分贤明的臣子,此时也不敢直言进谏,只专务阿谀谄媚罢了。百姓有贤明的父母,就如同邦国有英明的君主一般,父母通晓事物的本末,了解经商的方法,将工作交给贤明子弟去做,以求事业的成功,这样才能使家境富庶而不衰落;反之,父母如不通晓事物的本末,不掌握经商的办法,又不肯将事业交给贤明的子弟去经营,子弟如有所进谏,便憎恶他们,这便是昧于处世的道术,更加主观自信,一意孤行,即使后来遭到失败也不承认是自己的过错。 “父子虽是至亲,也应容许忠谏,而劝谏若不被接受,家境因而陷入贫寒乃至发生混乱,这时就是有十分贤明的子弟,也无法治理家务了,只能盲目取悦于家长而已。父子关系不能和睦,兄弟关系不能协调,就算有心想要致富,却必然会走向日益贫穷衰乱之路。” 越王道:“您这番话分析得太好了,先生这么年轻,怎么如此擅长观察物理人情呢?” 计然回答道:“人生而不同,智慧的人生出贤明之子,痴傻之人生出狂妄之徒,桂树的种子长出桂树,桐树的种子生出桐树,先出生的人未必尽知世事,后出生的未必就不能通达事理。因此,圣明的君主不以年龄长少来决定臣僚的官职,有能力的便提拔,没能力的便降职,使无能的臣子一天天的减少,聪明干练的臣子一天天显著增加。君王用人一定不能有所偏私,奖赏的目标一定得是有功之人。” 越王道:“说得对,先生议论事情竟如此周详。请问事物有妖异样瑞之光吗?” 计然回答道:“有,天地阴阳万事万物,各有其一定规律纪纲。日月星辰会根据刑罚德化呈现出凶险吉祥,金、木、水、火、土五行更是如此。时事在每个月初一十五的流转中交替变化着,没有什么力量能永恒不变。顺应自然规律的就能得到幸福,违背的将有祸殃,因此圣人能够发现事物发展的端倪,始终站在时代潮流的最前端,事事遵循自然规律,避免干犯时势之所趋。凡百事兴作,均应顺应天地四时的规律,辅之以阴阳变化的道理,行事如不审时度势,结果必有灾殃。 “人生不像躺下来那样,正着斜着,都没有什么规矩可言。要想改变天地自然的规律,经常做出悖德逾理的事情,一定会落得贫困夭折,因此圣人能够包容一切,常在不知不觉中采取行动,以感化下愚之人,而社会上一般平凡人,终日熙熙攘攘,无不是希望富贵,却不知自己该怎么办。” 越王说:“你说的很对,请问有何良策?” 计然回答说:“依照太岁纪年法,寅、卯、辰、巳、午、未这六个位置为阳,申、酉、戍、亥、子、丑这六个位置为阴。当太岁在东方和南方时,岁中之德神在乙、丁、巳、辛、癸,这是最好的时机了。圣人应在政治上有所举动以上和天意,推动商业交易。当太岁居阴行将结束之时,应赶快卖掉牛、马、羊、豕、鸡、犬等六畜及货物财产,增加五谷收进,以准备太岁在阳的到来。在太岁居阳行将结束时,应赶快卖掉多余的粮食,买进田宅、牛马等,征集物资,积聚棺木,以准备太阴的到来。这些都能获得十倍的利益,次一等也可获五倍利益。因天时生长的万物有时而散,所以圣人应反面推求,顺应财货的丰盈,居间加以买卖操控,就能聚集天下的财富,而不致有所散亡了。” 越王道:“先生说的很有道理,像今年各种作物都获得丰收,但我国却还有贫穷乞讨的人,这是为什么呢?” 计然回答说:“这是人与人的不同。犹如一母同胞、异父之子一样,言谈举止乃至思想方法均不相同,贫富自然也不同。这样的人多半是长欠债的人,经常处于朝不保夕的情形下,每天在温饱的边缘挣扎,志向日趋低下,没有什么生财之路,又得不到官府的贴济,以至于长期贫困而无法改变。” 越王道:“说得好,过去大夫佚同、大夫若成,曾与我在会稽石室中一起议论这些事,寡人并不赞成他们的意见。现在,大夫您的话独独与我的意见相同,请让我多听听你的教诲吧!” 计然回答说:“以每石二十钱的价格购进粮食,则伤害农人的利益,以每石九十钱的价格才能买到粮食,则又伤害商贾利益了。伤害农人的利益,荒地便得不到开垦,农业不得发展。伤害到商贾的利益,货物就卖不出去,商品无法流通。可见粮食价格高不能超过八十钱,低不能少于三十钱。这样,农民、商贾都能获利,因此,古来能安邦治国之人,他们所需要的货物,是由兴办市场从各地汇集而来的,并非样样要自己生产。” 越王道:“有理。” 计然于是进一步推销自己的学说,并建议道:“治国如能推行阴阳五行生克变化之一,用在政事的兴废上,便不愁不能建功立业了。” 越王道:“好,寡人从今以后要推行这种治国之道,并作为子孙后代学习治术的典范。” 计然的学说因而在越国获得大力推行,江南鱼米之乡在历经七年的治理后,终于一战消灭了吴国。 在农业商品方面,越国推行一种等级有别经销制度: ·经销“甲货”的商户,贩卖商品是粢(黍稷类的精品),属于上等货,价格为每石七十钱。 ·经销“乙货”的商户,贩卖商品是黍(糯米),属于中等货,价格为每石六十钱。 ·经销“丙货”的商户,贩卖商品是赤豆,属于下等货,价格为每石五十钱。 ·经销“丁货”的商户,贩卖商品是稻粟,属于上等货,价格为每石四十钱。 ·经销“戊货”的商户,贩卖商品是麦,属于中等货,价格为每石三十钱。 ·经销“巳货”的商户,贩卖的商品是大豆,属于下等货,价格是每石二十钱。 ·经销“庚货”的商户,贩卖的商品是(有芒的谷物,大麦),行情比照蔬菜没有固定价格。 ·经销“辛货”的商定,贩卖商品是水果,行情和蔬菜一样,没有固定的价格。 除此之外,尚没有“王货”、“癸货”的区分。(以上节录自《越绝书》) |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87] 本页[88] 下一页[89] 尾页[12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古典名著 最新文章 |
南齐书 |
梁书 |
魏书 |
南史 |
周书 |
仪礼译注 |
五代史演义 |
周易全解 |
隋唐演义 |
白话尚书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