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古典名著 -> 白话治世经典 -> 第十章 能言善道(能言类) -> 正文阅读 |
[古典名著]白话治世经典 第十章 能言善道(能言类) [第112页] |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111] 本页[112] 下一页[113] 尾页[12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白话治世经典: 第十章 能言善道(能言类)
[开宗明义]事理胜过辞藻,话一说出来,没有不切中人心的:若是言语虚污大不实,终究没有意义,更不会有任何作用。所以切要的话,有时一句就可以决定振兴国家的契机,半句就可以使整个局势大逆转;这样的言语,绝不是那些讲究修辞——所谓词繁词简的问题——可同日而语的啊! 292 孔子像天 齐景公对子贡说:“你拜谁为师?” 子贡说:“我拜孔子仲尼为师。” 景公说:“仲尼贤能吗?” 子贡说:“贤能。” 景公说:“多贤能呢?” 子贡说:“我不知道。” 景公说:“你知道他贤能,却不知道他多贤能,怎么可能呢?” 子贡说:“现在要是说天高,那么不论是老是少,是聪明是愚笨都知道;但如果问天有多高,大家都会说不知道。所以我只知老师贤能,却不知道他有多贤能。” 293 狐假虎威 楚王对群臣说:“我听说北方的国家都怕昭奚恤,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江乙回答说:“老虎想猎食,找到一只狐狸。狐狸对虎说:‘你不敢吃我,因为上帝命令我为百兽之王,如果你吃我,就违背上帝的命令了。你要是不相信,我可以走在前头,你在后头跟着,百兽一看到我,没有不逃走的。’老虎信以为真,就跟着走,动物一看到,都纷纷走避。老虎不知道百兽是怕自己,还以为是怕狐狸呢!现在大王有五千里方圆的领土,百万武装部队,交由昭奚恤专管,所以北方各国不是怕昭奚恤,而是怕大王的部队,就如同百兽怕老虎一般。” 楚王说:“对!” 294 杨朱成就大功,不计小节 杨朱晋见梁王,向梁王表示治理天下易如反掌。 梁王说:“先生有一妻一妾都管不好,有三亩田地都种不来,却表示治理天下很容易,为什么呢?” 杨朱说:“这是真的。陛下应看过羊呢!百来只羊聚在一块儿,要一个牧童肩上挑根木杖跟着,想要羊群向东,羊群就向东,要向西就向西。而如果要舜牵只羊,要舜肩上挑根木杖跟着,那天下就开始混乱了。 “我中说:‘大得可以吞船的鱼,不会游到溪谷里;能高飞的在鸿鸟,不会在脏地方休息。’为什么?因为心志远大的缘故啊!黄钟、大吕这种音律,不能配合节奏复杂的舞曲,为什么?因为黄钟、大吕的音律十分单调啊!所以说处理大事,不必顾及小节,要成就大功,小的地方就不能斤斤计较。” 295 远水救不了近鱼 庄周很穷,有一次向魏文候(公元前 424~前 387)借粮,魏文侯说:“等我们收粮租的时候我再送过去给你。” 庄周说:“今天我来的时候,路旁牛车上有一要鲋鱼(好鲫鱼),叹着气对我说:“只给一点水,我就可以活下去了。”我说:“你等我,我为你去楚国,请楚王引长江、淮河的水来浇灌你。”鲋鱼说:“我现在活在盆子里,随时都会死,急得不得了,你才说要为我去见楚王,引长江、淮河的水。你来的时候,只能在卖鱼的店铺里找我了。”如今我急迫的时候才来借粮,要我等你收了粮租再给我粮食。等粮租来了,也只能在做工的地方找我了。” 文侯于是发了百钟(一钟六斛四斗)的粮,送到庄周家里。 296 楚国多士不受重用 卫国大夫蘧瑗,字伯玉,出使楚国,在濮水边上遇到楚国公子哲。 公子哲说:“我听说上等的士人,可以托他照顾妻室;中等的士人,可以托他传话;下等人士,可以托管财物。这三样能不私托你办呢?” 蘧伯玉说:“好。” 蘧伯玉见到楚王,出使的公务办完,就坐着与楚王闲谈,从容不迫地谈到“人士”的问题。 楚一说:“哪一国的士人最多?” “楚国人士最多。”蘧伯玉回答。 楚王很高兴。 蘧伯玉又说:“为什么?” 蘧伯玉说:“伍子胥生在楚国,逃往吴国,做了吴国宰相,带兵攻打楚国,毁了楚平王的墓。衅贫黄生在楚国,跑到晋国,治理七十二县,政绩良好,路上掉了东西,不怕被人捡去,城门不用关,也没有盗贼。这二位都生在楚国,但吴、晋懂得重用他们。” “今天我来的时候在濮水附近遇到公子哲,他说:‘上士可以托他照顾妻室,中士可以托他传话,下士可以托他保管财物,这三样可不可以托你?’我看公子哲出国,不知道会到哪里发挥他的治国才能呢?” 楚王听了,派使者坐专车一辆,副使专车两辆,到濮水附近去追公子哲。 公子哲回到楚国,受到重用,是蘧伯的功劳。 297 甘茂挟外自重拜上卿 甘茂因为被诽谤而离开秦国,想投奔到齐国,出关时,遇到苏代。对苏代说:“你听说过住在东水附近的处女吧?江水附近的处女当中,有一个很穷,家里没有蜡烛,她和其他处女一起纺织。其他处女嫌她穷,又来共用烛火,想赶她走,她说:“我缺少烛火,所以都先来这里,帮各位扫地铺席,各位何必舍不得一点烛火呢?”其他人一听,觉得有人先来帮忙扫地、铺席也好,就收留她了。现在我受困,被秦国驱逐出关,希望能像处女一般为你打扫铺席,请留我吧!” 苏代说:“好!不但收留,还希望齐国能重用你。” 苏代于是先到秦国,游说秦王说:“甘茂是一位不凡的人,某家在秦国历代以来都受到重视。从到鬼谷,所有地形上的情况都十分了解。他如果以齐国的名义约集韩、魏两国,反过来设计秦国,对秦国是很不利的。” 秦王说:“即使如此,那该如何呢?” 苏代说:“不如准备厚礼,用高薪请他回来;如果他回来,就将他安置在鬼谷,终身不让他再出鬼谷一步。” 秦王说:“好。” 立刻委任甘茂为上卿兼宰相,派使者带宰相的官印到齐国去迎接甘茂,但是被甘茂婉谢了。 苏代回到齐国,对齐络王说:“甘茂是一位贤人,秦国委任他做上卿,拿相印来迎接他。但甘茂感谢大王收留,所以希望成为大王的臣子,因此不回秦国,如今大王如可礼遇他呢?” 齐王说:“好。” 立刻任命甘茂为上卿。而秦国同时也解除对甘茂家族的限制,并恢复对齐国的往来。 298 苏秦一席话换十座城 秦惠王将女儿嫁给燕国太子,这一年,恰好燕文侯去逝,太子登基,成为燕易王(公元前 329 年)。燕易王刚即位,齐宣王就趁燕国国丧之际,出兵攻燕,占据了十座城。 燕易王对苏秦说:“当初你来到燕国,我父亲帮你,使你见以赵王,才完成六国合纵的大业。如今齐国却先攻打赵国,然后又攻打燕国。你主持六国合纵的大业,天下都在笑你了。你能为燕国取回齐国侵略的土地吗?” 苏秦很惭愧地说:“请让我为大王效劳。” 苏秦见到齐王,一拜再拜,先低头庆贺,然后爷头哀掉。齐王说:“怎么一下子庆贺,一下子又哀掉呢?” 苏秦说:“我听说饥饿的人之所以下吃鸟嘴一口就吃掉的食物,是因为吃了与饿死没有两样。现在燕国虽然弱小,却是秦王的女婿。大王贪图燕国十座城,却与强大的秦国结仇;就好像当燕国是雁阵,却设想到秦国躲在背后,袭击燕国,却招来天下的精兵;这不等是饥饿的人吃下乌食一般吗?” 齐王脸色一变,说:“那该如何是好呢?” 苏秦说:“我听说,古时候善于处置事情的人,能转祸为福,反败为胜。大王如果真的能听我的,就立刻归还燕国的十座的城。燕国无缘无故地收回十座城,一定十分高兴,秦王如果知道是因为秦国关系而归还燕国的十座城,也一定高兴,这种做法齐国少了仇人却是到知交,而一旦燕、秦一同臣服于齐国,那么大王号令天下,谁敢不从?大王让秦国得到虚谷,而大王却用十座城取得天下,这就能够取得天下,这就能够完成称霸的大业了。” 齐王说:“好。” 于是归还燕国十座城池。 299 神箭手要懂得休息 苏历游说白起: “楚国有个人,名叫养由基,是个神射手,站在杨树前百步,百发百中,围观的人都叫好。却有一个边路人说:“好!有资格让我教你射箭了。”养由基说:“大家都叫好,你却说要教我射箭!你先射射看!”这位路人说:“我不是要教你‘左支右钩’等射箭技巧,而是想告诉你射箭是需要休息的。射柳叶,百发百中,如果不懂得休息,不多久就没力气了,那么拨箭钩弦,只要一箭不中,就前功尽弃了。” “现在先生击破韩、魏,杀了犀武;北攻赵国,取下蔺离、石祁,功劳很大。如今又带秦兵经过东、西周,取道韩国攻梁国,如果攻不下来,不是前功尽弃吗?所以先生不如托病不去。” 白起听从他的话。 300 齐王无路远九鼎 秦国带兵逼近周国,想要九鼎(天子权威的象征)。周王很担心,颜率说:“大王不必提心,我到齐国讨救兵。” 颜率到了齐国,对齐王说:“秦国暴虐无道,想带兵逼迫周国以取得九鼎。我们周国的君臣商议过了,都认为把九鼎交给秦国,不如交给贵国。再说,救助即将危亡的国家可以获得美名,拥有九鼎又是贵重的宝物呢!请大王考虑吧!” 齐王于是出动五万名部队援救周国,秦兵也因而退兵。 齐国事后向周国要求九鼎,周王又提心了,颜率说:“大王不必担心,让我到齐国解决。” 颜率到了齐国,对齐王说:“周国因贵国仗义相救,君臣、你子才能保住性命,愿献上九鼎。请问要从哪条路将九鼎送到齐国呢?” 齐王说:“寡人将借道梁国。” 颜率说:“不行。梁国君臣想得到九鼎,计划放在晖台和沙海,图谋很久了,如果九鼎经过梁国,就出不来了。” 齐王说:“那么寡就借道楚国。” 颜率说:“不行。楚国君臣想得到九鼎,计划放在叶庭,已经图谋很久了,进了楚国。九鼎就出不来了。当初周伐商,取得九鼎,一鼎就须九万人拉挽。现在大王即使有那么多人,但是想由哪条路途回齐国呢?我实在为大王担心。” 齐国生气说:“你来了那么多次,还不是不给?” 颜率说:“我不敢期骗贵国,请赶快决定走哪条路,我国会搬九鼎等着。” 齐王无法可想,只好放弃。 301 丧子不哭的母亲 秦攻赵国长平,大败赵兵,大军凯旋而归,然后派人向赵国要求割让六座城再讲和。 赵国尚尚未下决定,这时楼缓刚从秦国来,赵王就找他商量:“给秦国土地好呢?还是不给好呢?” 楼缓谦让地说:“这不是我所能知道的。” 赵王说:“话虽如此,你不妨试着说说心里的话。” 楼缓说:“大王听过公甫文伯母亲的事吗?公甫文伯在鲁国当官,病死了,有十六个妻妾为他自杀。他母亲知道之后,不肯哭。管家问说:“哪有人死了儿子而不哭的?”他母亲说:“孔子是贤人,被驱逐出鲁国时,公甫文伯没有追随孔子,现在死了,却有十六个妇人为他自杀,可见公甫文伯对长者(孔子)不好,只对妇人好。”所以啊!同一件事,说法可以不同,人心也不同。我现在才刚刚从秦国回来,如果说不割让,实在不是好办法;如果说割让好,又怕大王认为我偏袒秦国!所以我不敢回答大王。但要是大王要私下表示意见,我认为不如割让。” 赵王说:“好。” 302 楚王不做偷窃狂 楚国想攻打宋国,墨子就晋见楚王说:“有个人,放弃自己豪华的车子,却想偷邻居的破车;放弃自己质料美好的服饰,却想偷邻居的短粗衣;放弃自己家里的梁肉,却想偷邻居的糟糠。这是哪一种人呢?” 楚王说:“他一定是患了偷窃狂。” 墨子说:“楚国的土地,方圆五千里,宋国方圆只有五百里,这就好像是豪华车子与破车的对比。楚国有云梦大泽,犀、兕、麋鹿,到处都是,长江,仅水里头,鱼、鳖、龟、鼍的产量,可以说是天下最丰富的,而宋国可以说是边雉、兔、鲫鱼都没有,这就好象是梁肉与糟糠的对比。楚国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等木产,宋却没有高大的树木,这就好像是质料美好的服饰与短粗衣的对比。所以我认为楚国要攻打宋国,就跟那个有偷窃狂的人同类。” 楚王说:“好吧!那我就不打宋国了。” 303 有些事不能不忘 魏信陵君(名无忌)杀了晋鄙(魏国带兵官),击破秦军,解除邯郸被围因的危机,救了赵国,赵王亲自出效外迎接。 唐睢对信陵君说:“我听人说:‘有些事无法得知,但有些事不可不知;有些事不能忘,但有些事不能不忘。’” 信陵君说:“怎么说呢?” 唐睢说:“有人恨我,我无法知知,但我恨人,却不可不知;别人有恩于我,不能忘记,但有恩于人,就不能不忘。先生杀了晋鄙,解除邯郸受困的危机,救了赵国,这是大恩,所以赵王出郊迎接。但你与赵王毕竟是在仓促之间会面,希望你能忘了对赵国的的恩惠。” 304 淳干宰一日荐七士 齐国大夫淳于宰,在一天之内就推荐七位贤士给齐宣王(公元前 455~前 405 年)。 齐宣王说:“你来!我听说:‘千里之内要是有一位贤士,距离就算很近,百代之间要是出一位圣人,时间就算很短了。”而你竟然在一天之内就 推荐七位贤士给我,那贤士未免太多了吧!” 淳于宰说:“不会吧!鸟嘛!羽翼相同的就住在一起;兽嘛!脚相同的就住在一块儿,一起行动。如果要到沼泽去找柴胡、桔梗(中药),几辈子也找不到;但要是到髡、黍、梁父等山的南边坡地去找,随便也可以满载而归。事物都各有同伴,像我淳于宰,就是贤士的同伴。大王若是从我这儿征求贤士,就像是到河里舀水,用燧石取火一般容易。我还想继续推荐贤士给大王,哪里只是七位呢?” 305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赵国即半出兵攻打燕国。 苏代为燕国游说赵惠王(公元前 298~前 266 年),说:“今天早上我来的时候,经过易水圳正出来晒太阳,突然飞来一只鹬鸟啄着蚌肉,蚌也不某示弱,箝住鹬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有死蚌罗!”蚌也逞强他说:“我今天不松口,明天不松口,就有死鹬了。”鹬、蚌相争,都不肯放弃,就都被渔夫抓去了。现在赵国想攻燕国,一旦燕、赵长久对抗,国力疲敝,我怕强大的秦国就可以扮演渔夫了。希望大王能深思熟虑一番。” 赵惠王说:“好。” 于是放弃攻打燕国的计划。 306 孟尝君削去报仇名单 孟尝君被放逐之后,又恢复相位,重回齐国。 谭拾子到边境去迎接,对孟尝君说:“您会不会埋怨齐国的士大夫放逐您,而想杀人呢?” 孟尝君说:“会。” 谭拾子说:“有件事是一定会发生的,有个道理是必然的,您知道吗?” 孟尝君说:“不知道。” 谭拾子说:“死,是一定会发生的事;而追求富贵、摒弃贫贱则是必然的道理。拿市场来打个比方吧!早上的时候,市场人潮汹涌,到了晚上,市场就空荡荡了;这并不是市场喜欢早上而憎恨晚上啊!为了求生存所以就争着去,为了避危亡所以就逃离,这是同样的道理啊!希望您不要心怀怨恨。” 孟尝君听了,就削去一份记有五百个他所怨恨的人的名单,不再表示要报复了。 307 骗夺丛神的赌徒 应侯(范睢)对秦昭王(公元前 306~前 251 年)说: “大王听过恒思这地方有丛神(乡野林间草丛众多之处立祀为神)吗?恒思有个不良少年,要跟丛赌博,说:“如我胜丛神,丛就得把神借我三天;如果我输了,就任凭丛处置。”于是左手替丛赌,右手替自己赌:结果赢了丛,于是把神借走了。过了三天,丛去找神,却要回不来了,边了五天,业就干枯了,过了七天,丛就死了。 现在,国家好比是丛,权势好比是神,都是大王所有的,如果借给他人, 国家不是危险了吗?叫一百个搬动一个葫芦瓢,不如叫一个人拿着走来得快;再说要一百个人抬着瓢,瓢一定会破裂。如今我听说太后,穰侯专权,又有高陵君、华阳君,泾阳君等人相助,如果他们没看上国家这个大瓢(将国家比做瓢)就好,要是看上了,那国家不就像大瓢一般四分五裂了吗?” 昭王听了,很害怕,说:“说得好。” 于是废掉太后,将稷侯等人放逐到关外。 308 甘罗:十二岁的政治天才 甘罗,是甘茂的孙子。秦国宰相文信侯吕不韦想派张唐去帮助燕国,希望与燕国合攻赵国,以扩充黄河流域一带的领土。 张唐对吕不韦说:“我曾经帮秦昭王攻打赵国,赵国非常痛恨我,曾悬赏说:‘抓到张唐的赏百里的土地。’如果要我去燕国,一定得经过赵国,我去不了。” 吕不韦很生气,但并未勉强张唐。 甘罗问说:“君侯为什么这么生气呢?” 吕不韦说:“我亲自请张唐去帮燕国,他去不肯去。” 甘罗说:“我可以要他去。” 吕不韦叱责说:“滚吧!我亲自去请都不肯了,你有什么办法要他去?” 甘罗说““项七岁就当孔子的老师,而我现在已经十二岁了,君侯可以试试让我去劝他呀!何必发这么大的脾气呢?” 甘罗于是对张唐说:“你的功劳比起武安君(自起),谁大?”张唐说:“武安君曾经挫辱南方强大的楚国,威镇北方的赵国、燕国、屡战屡胜,攻破的城池不计其数,功劳当然比我大。” 甘罗说:“那依你看,应侯在秦国施政,比起文信侯,哪一个比较专权?” 张唐说:“应侯比不上。” 甘罗说:“先生明明知道应侯不如文信侯专权,应该也知道当初应侯想攻打赵国时,武安君作梗,结果一离开咸阳七里路,就死在杜邮的事吧!现在文信侯亲自请你去燕国,你却不肯去,我看你将不得好死。” 张唐说:“听你的,我这就去。” 张唐出发几天之后,甘罗对吕不韦说:“借我五辆车,让我先到赵国为张唐说明。” 吕不韦于是晋见秦始皇;然后派甘罗到赵国。 赵襄王(公元前 244 年)到郊外亲自迎接甘罗。 甘罗说:“大王知不知道燕国太子丹被送到秦国当人质?知不知道张唐到燕国去的目的?” 赵王说:“我知道了。” 甘罗说:“燕国太子丹到秦国当人质,表明燕国不敢欺骗秦国;张唐到燕国,表明秦国不敢欺骗燕国。秦、燕一旦合作,是想攻打赵国,以扩充黄河流域的领土。大五不如先给我五座城,用来扩充秦国在黄河流域的领土。然后秦国送回燕国太子,再与赵国合作,攻打燕国。” 赵王立刻割让五座城给秦国,秦国也送燕国太子回燕国。赵国于是攻击燕国,占据了上谷一带三十座城,让秦国分得其中十分之一的领土。 甘罗回报秦国,秦始皇就封他为上卿,又将当年甘茂所有的田地、房舍 赏给甘罗。 309 赵王不与两个燕国为敌 赵王,名武臣(陈人,即武信君),有一次由小路出边境,被燕国将领俘虏,随即将他囚禁,并要求赵国割让一半领土以赎回赵王。赵国屡派使者到燕国,但都被杀。赵国大将张耳、陈都很担心。 有一个赵国的仆役来到燕军营地,对燕国将领说:“先生知道张耳、陈余是怎样的人吗?” 燕将说:“贤人。” 仆役说:“先生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吗?” 燕将说:“想要回赵王。” 仆役笑着说:“先生不知道他们的打算啊!这两人辅佐赵王,各拥有赵国数十座城,早想自立为王,只有时机不允许了罢了。如今先生囚禁赵王,表面上他们想要回赵玉,实际上却希望燕国杀掉赵王,然后瓜分赵国,自为王。一个赵国都很容易支付燕国了,何况有两个贤人当赵王,一左一右,借口燕国杀了赵王,出兵攻打燕国,这不是更容易吗?” 燕将认为有道理,于是释放了赵王。 310 陈元方:十一岁能说理 汉朝时东元方,十一岁时,伺候袁公,袁公问他:“令尊在太丘施政时,不论远近,都受赞扬,他是怎么做的呢?” 元方说:“先你在太丘时,用道德来安抚强者,用仁义来照顾弱者,民众安居,久而久之,就更尊敬行父了。” 袁公说:“我当年当邺令时,做法也是如此。到底是令尊学我呢?还是我学令尊呢?” 元方:“周公、孔子,不同时代,却同受赞扬,举止动作,不论在何处,都是一致的;而周公不是学孔子,孔子也不是学周公。” 311 要找白头母先找鹦父 三国时东吴,有一次,一群白头鸟聚集在宫殿。 孙权问臣子说:“这是什么鸟?” 诸葛元逊(名恪)回答说:“这是白头翁” 当时张辅自认为是在座资格最老的人,怀疑诸葛元逊在开玩笑,于是说:“诸葛恪在欺骗陛下,我没听说有白头翁这种鸟名。如果有白头翁就有白头母,陛下不仿要他去找白头母。” 诸葛元逊说:“有一种鸟叫鹦母,却不见得有鹦父,陛下也不妨要张辅去找鹦父。” 张辅听了,哑口无言。 312 钟毓汗如水出,钟会汁流不出 晋朝时,钟毓、钟会兄弟,少年时即有美名,十三岁时,魏文帝(曹丕)听说此事,对他们父亲钟繇说:“带你的两个儿子来见我吧!” 于是下令召见。 召见时,钟毓脸出汗,文帝问他:“脸上为什么出汗呢?” 钟毓说:“天子威严,心中紧张,所以汗如水出。” 文帝又问钟会:“你为什么没有流汗呢?” 钟会说:“天子威严,心中紧张,汗流不出来。” 313 帝王得一,天下安定 晋武帝(公元 265~290 年)刚登基时,卜筮,想问晋朝能传多少世代,卜这的结果是“一”武帝很不高兴,臣子他们也大惊失色,没人讲得出话来。 侍中裴楷就说了:“我听古人这么说:‘天得到一就清,地得到一就宁,诸侯、帝王得到一,天下就安定。’” 武帝很高兴,臣子们叹为观止。 314 亡国之恸,岂止吴人 晋朝王浑带兵灭了东吴。(公元 280 年)当天在建业宫祭天地,以酒洒地,后来喝醉了,问吴国人说:“各位在亡国之后,会不悲伤吗?” 当时周子隐回答说:“汉朝末年天下分裂,三国鼎立,魏国先灭亡,吴国后灭亡,亡国的悲恸,恐怕不只吴国人才有吧!” 王浑听了,露出惭愧的脸色。(王浑以前是魏人) 315 美人何必知姓名 晋朝时郭洗马来到洛阳,听歌妓唱歌,说:“很好听。” 石季伦就问他是什么曲子。 郭洗马回答说:“不知道。” 石季伦笑着说:“您不知道曲子,怎么能说好呢?” 郭洗马回答说:“这就好比见到西施,何必知道姓名,才能说她美呢?” 316 人才没有固定“产地” 晋朝蔡洪到洛阳就任,当地人间道:“先生刚来洛阳府施政,达官显要们受命,希望能在各地网罗人才,不论是否偏僻。先生是吴、楚一带的南方人,刚刚亡国,请间这种地方有人才可以响应这次的施政措施吗?” 蔡洪回答说:“夜光宝珠不一定出产在孟津河,手掌大的壁玉也不一定出产在昆仑山,大禹生在东夷,文王生在西羌,所以圣贤出生的地方,不见得是固定的。以前武王推翻商朝时,曾经将顽民迁到洛阳一带,各位先生难保不是商朝顽民的后裔啊!” 317 不捕捉,所以不放生 北朝使者李谐来到南朝,梁武帝(公元 50~549 年)陪他到处游历,有一次来到放生动物的地方。 梁武帝问他说:“你们国家是否也放生呢?” 李谐回答说:“我们不捕捉,所以也不放生。” 梁武帝听了,十分惭愧。 318 哪个李膺比较好? 梁朝李膺颇有才华,且口才很好。 梁武帝问他说:“现在的李膺比起汉朝的李膺,谁比较好?”李膺说:“我认为现在的比较好。汉朝的李膺,在昏庸的桓帝、灵帝时当官;而现在的李膺是在服待像唐尧、虞舜一般的国君。”大家听了都打从心里佩服。 319 帝王命非比寻常 南齐(公元 479~502 年)时魏宁因为擅长算命,被请去当宫廷的上宾。有一次国君将自己蛇年生的生辰年月日,假装是别人的生辰八字,拿去问魏宁。 魏宁说:“此人大富大贵,但今年必死。” 国君听了,大吃一惊,说:“这是我的八字。” 魏宁才转口慢慢地说:“如果是帝王的生辰八字,自然与臣子不同。” 320 比孔夫子还会当老师 唐朝时张后裔,本业住在并州,唐太宗(公元 627~649 年)曾经向他学过《春秋》。 后来太宗召见,请他吃饭,谈到以住求学的事,很悠闲地问道:“你看现在我这个当学生的怎样?” 张后裔回答说:“古时候孔子带了三千个学生,没有一个当上子、男的爵位。而我辅佐一个人,就当上万乘之主,我想我的功劳,比至圣先师孔子还高呢!” 太宗听了,很高兴。 321 水中见屈原 唐朝高崔鬼,是客杂乐的乐官,有一次唐太宗叫人把他的头按在水里,过了一阵子,才让他探出头来。 太宗问他说:“在水里看到什么了?” 高崔嵬回答说:“看到三闾大夫屈原对我说:‘我是遇到无道昏君楚怀王,才跳汩罗江自杀,而你遇到的是圣明君主,怎么也来了?’” 太宗听了大笑。 322 今佛不拜古佛 宋太祖(公元 960~976 年)刚到相国寺时,来到佛像前烧香,问说要不要拜佛? 庙里负责招待的僧人说:“不必拜。” 太祖问为什么。 这僧人说:“现在的佛不必拜过去的佛。” 这位负责招待的憎人读过不少书,口才很好,讲起话虽然像是民间杂剧演员,但恰能迎合皇帝的心意,所以太祖也就含笑点头。 而往后皇帝入庙不必拜佛也就成为固定的制度,一般的文化也认为相当得体。 323 上古贤人何书可读? 宋朝王安石刚当宰相时,表现得十分骄傲,在庙廷上目中无人。有一天,实施新法,生气地看着其他官员,说:“这些人都不读书。 这时,只有副宰相赵请简反驳说:“先生失言了,像上古时的皋、夔、稷、契这些贤人,又有什么书可以读?” 王安石听了,哑口无言。 |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111] 本页[112] 下一页[113] 尾页[12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古典名著 最新文章 |
南齐书 |
梁书 |
魏书 |
南史 |
周书 |
仪礼译注 |
五代史演义 |
周易全解 |
隋唐演义 |
白话尚书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