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古典名著 -> 论语精讲 -> 言忠信,行笃敬 -> 正文阅读 |
[古典名著]论语精讲 言忠信,行笃敬 [第156页] |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155] 本页[156] 下一页[157] 尾页[21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论语精讲: 言忠信,行笃敬
【原文】 子张问行(1)。子曰:「言忠信,行笃敬(2),虽蛮貊(3)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4),行乎哉?立则见其参(5)于前也,在舆(6)则见其倚于衡(7)也,夫(8)然后行。」子张书诸绅(9)。(《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注释】 (1)行:音「型」,能行、行得通。 (2)言忠信,行笃敬:说话忠实诚信,行为笃厚敬慎。 (3)蛮貊:貊,音「莫」,北狄。本指南蛮、北狄,此比喻四方未开化的民族。 (4)州里:古代二千五百家为州,二十五家为里。州里为旧时地方行政区域州和里的合称,泛指地方乡里。。 (5)参:古音「森」,列,显现。 (6)舆:音「鱼」,车。 (7)衡:置于车辕前端的横木。 (8)夫:音「福」,发语词,表提示作用。 (9)绅:古代官员、贵族束在腰间的大带子。 【语译】 子张问怎么做才能行。孔子说:「说话忠实诚信,行为笃厚敬慎。虽然到了四方未开化民族的国度也能行。说话不忠实诚信,行为不笃厚敬慎,虽然在自己的乡里,能行得通吗?站着,彷佛看到「言忠信,行笃敬」这几个字显现在面前,坐车,就好像看到这几个字倚靠在车辕前端的横木上,念兹在兹,这样才能行。」子张把这些话写在腰间的大带上。 【研析】 言行受人的思想意识支配,所以言行也在表达、反应人的思想意识。思想意识中,「言忠信,行笃敬」的记忆如果很深刻,念兹在兹,言行表现自然会带有「忠信」、「笃敬」的强烈信息,人们明白的一面是可以感受得到的,是可以认同的,那自然能行。「忠信」于什么?「笃敬」于什么呢?那就是正神们护守着的正法正道,人的言行如果也能遵循正道,那神都可能会庇佑着人,尽量为人开路,表现出来的就是人做什么都比较顺利、能行。 那为什么君子还会遭受阻碍和穷困呢?是不是君子也必须不断地升华?「言忠信,行笃敬」的功夫还有层次深浅的不同,道德标准也要越来越高,心性还有不足之处,还得有提高心性的条件和环境。如果神在护佑着善良的人,有序地安排着愿意遵循正道的人他们的人生道路,那个历练过程、成熟的过程,当然也就包括思想、言行要合于正道,合于更高境界的标准,所以心性必须不断地提升,方方面面都要提升上来,最终才能达到返本归真的目的。 【延伸思考】 1、古人说:「顺天者昌,逆天者亡。」他们知道天意、天象、天理不可违犯,具体说是什么意思呢?是不是人的思想、道德观念、言行如果不能符合上天给人的规范,就会招来天灾示警、惩罚、报应?自己如果不顺应天理,将可能为自己带来厄运。 想想看:人心道德败坏的时代,如果你是良心未泯的人,你会感受到人类将面临的危险,这时你将怎么挽救那些处于危险而不自知的人?思想观念没有转变,心中没有良善的本性,可能得救吗? 2、现在有很多人不相信有神,也不相信人做坏事会有报应,所以不注重道德,制造了很多个人和社会的问题,他们思想上的不相信,使他们找不到问题原因,使人类面临重重危机。 想想看:人们思想中,那些不信神、不相信因果报应的致命的观念,是如何形成的?正统文化中并没有这些致命的观念,那么请找找看,现代人最推崇什么?最致力于什么?是不是科学?科学是不是带来和形成这些致命观念的根源?科学是人类的正统文化吗? 【阅读资料】 圣贤君王顺天行 在浩翰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中,圣贤明君的故事历代都有。在史书的记载中,可以看到在贤君的年代里,一国之君不仅具备了圣贤的特质,而且大地风调雨顺、文化繁荣,人民则是生活富足而安乐,更是把君王当作是天子一样的尊崇与爱戴。 中国最古老的君王中,例如:伏羲、黄帝……等都是会观察天象的。甚至是易术的高手。 《易经·系辞上传》:「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可见这些圣贤君王是从天体的运行当中看其规律,看天体变化中所对应到人世间事由的一切原理。同时遵照天授人道来规范自己的品行并导训臣民。并且,这些名君用古人所留下的智慧与文明,例如河图与洛书,来治理国家,甚至传给后代君王。汉朝的刘歆就认为伏羲氏根据河图而画出八卦,大禹依据洛书的原理而表达出治理国家的大法。 当人能顺天意而行时,天授于他神力。人逆天意而行时,天将降罪于他使其得到惩罚。例如:在尧的年代里,洪水经常泛滥,让尧感到非常的困扰,但又不知有何贤士能够解决。最后,鲧在四方诸侯的推荐下担任了治水的职务。可惜鲧违背了水往下流动的本性,采用堵塞的办法。因为严重违背金、木、水、火、土五行的理,使天帝为之震怒。而鲧也因为不能顺应天道被诛于羽山。后来舜命鲧的儿子大禹治水,由于大禹能够顺应天地人之理,顺应水的流动规律、采用疏导的方式治水,于是上天就把天地运行与凡间对应的洪范九法传给了他,他就按天帝所赐的道理把国家管理得井然有序。 可惜,人们往往会忘记了先祖的经验与教训,违背了天意。夏朝末年的几位皇帝,例如孔甲、夏桀,不但不再顺天应人,反而是好方术鬼神、以我为尊、暴戾无道。最后不但天灾连连,还因而丧国。所以继起的商朝文化,从帝王至庶民无不敬天畏神。直至商末,尽管纣王资质聪明、勇武过人,可是他不但淫乱无道,而且非常不敬天,以自我为大,自称自己的命就是天命。如此不能顺天应人的结果,使得百姓生活疾苦,连天地都因此而撼动。 历史上,在帝王中的圣贤之王都具有敬天之心、厚民之德,就像商汤不但是个能敬神的人,而且还具备着可以为全民承担一切罪业的大德,所以上天才会安排他来推翻夏桀。而取代纣王的周武王也一样拥有敬天的心,所以不称帝,而降称为王。因此,他那爱民敬天的大德受到了百姓的爱戴。除了讨伐了商纣之外,周武王宽宏大度的胸怀还释放了商纣的贤臣箕子,并且虚心地请教箕子治国之道,于是箕子便把上古的圣贤明君大禹为何能够得到洪范九法的原因告诉了周武王。这一段历史更是受到后人相当的尊崇。 圣人尊敬上天,顺应天道,凡事为民为他人着想,他们可以为了人民废寝忘食、甚至牺牲生命。所以,上天也就给予他们身为帝王之尊的荣耀。同时他所统治的国度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江山长久。相反,历史上的暴君为私为己,自以为是,唯我独尊,逆天理而行。其结局是天降罪于其身,天降灾于其地。国亡民反,不得善终。 |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155] 本页[156] 下一页[157] 尾页[21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古典名著 最新文章 |
南齐书 |
梁书 |
魏书 |
南史 |
周书 |
仪礼译注 |
五代史演义 |
周易全解 |
隋唐演义 |
白话尚书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