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古典名著 -> 论语精讲 -> 一以贯之 -> 正文阅读 |
[古典名著]论语精讲 一以贯之 [第151页] |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150] 本页[151] 下一页[152] 尾页[21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论语精讲: 一以贯之
【原文】 子曰:「赐也!女(1)以予(2)为多学而识(3)之者与(4)?」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5)。」(《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注释】 (1) 女:同「汝」,你。 (2) 予:我。 (3) 识:音「志」,通「志」,记忆、记住。 (4) 与:音「鱼」,同「欤」。置于句末,表示疑问、反诘的语气。 (5) 一以贯之:和「道以一贯」相似,即以一个至简至易的根本道理从上到下贯通到万事万物。 【语译】 孔子说:「赐啊!你以为我是学习了很多,然后才一一记住了学问和道理的吗?」子贡回答:「是啊,难道不是这样的吗?」孔子说:「不是啊。我是以一个至简至易的根本道理从上到下贯通到万事万物的。」 【研析】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 》)意思是说:曾子以为孔子的儒道可以简约为「忠恕」而从上到下贯通起来。就好比具有真诚、善良、宽容谅解这些特质的人,他们在各种场合,都能有多样而不同但又适宜的表现。 生命最可贵、最根本的先天本性,是本来就具备完善的,只是在后天社会中被污染覆盖未能显现而已,只要启悟先天本性,从内心觉悟、识得本性,自然知道该怎么除去后天的蒙尘和污垢,而这就是学习道理并且修心养性的过程。「多学而识之」只是从小大脑空白时,要在充满后天观念的社会中充实、丰富起正统的思想,以便为日后能明白道理打基础。到了真正明白道理之后,就是要修心性返本归真了,往先天本性返,这时「多学而识之」的后天学习方式反而成了阻碍了。 因此本文要旨大致在说明:先天和后天、简易和复杂、本性和学识,这些不同的向度存在着:「先天简易的本性,循着根本道理,往下贯通到人世间后天复杂的学识和万事万物」这样的关系。一个人在追求后天复杂的学识,或者在舍弃后天复杂的学识并且修养心性,其实就是他在认识社会、沉浸在社会中,或者从社会中升华、出污泥而不染的过程。孔子可能意在点醒子贡:要转变后天在常人社会中养成的观念,真正领悟道理,修养心性了。 【延伸思考】 1、学习法理、道理才能懂得返本归真的方法,针对自己的心性下功夫去修正,诚意正心,然后识得真心本性,才能走向返本归真、得道、圆满。古人很好道,所谓「朝闻道,夕可死」,明白了正道,转变自己的思想,归顺正道,生命的未来也就可以安心走正了。说说看:自己愿意闻道吗?曾经寻寻觅觅过人生的归宿吗?社会很乱、人生很不如意,有想过要返本归真吗? 2、社会中的专家,知识很丰富,还有人很会做研究、做学问。这些知识学问和孔子讲的「吾道一以贯之」、老子说的「道可道,非常道」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孔子和老子都很难把「道」和「一」说出来?是不是意味着「道」、「 一」根本和人类社会中的知识学问完全不是一回事? 【历史故事】 正心诚意始得道 陈安世是京城人,被权叔本家雇用,他为人慈善厚道,走路时如果遇见禽兽,他就躲到道旁,不惊动它们,从来不踩死一只小虫,也从不杀生。 他的主人权叔本非常爱好修道成仙的事,自己修道。有两位神仙假托为书生,常跟着叔本漫游各地以考察他,但叔本不知道这两位书生是神仙。时间长了,叔本对二位书生就有些怠慢了。 陈安世十三岁时,有一次叔本在家里吃美味的食物,两个书生来到门外,问陈安世叔本在不在家,安世说在家,就进去告诉叔本。叔本打算出门去迎接两位书生,他老婆一把拉住他说:「两个饿急了的书生,又要来咱家饱餐一顿,别理他们!」 于是叔本就让安世出门去对书生说自己不在家。两位书生说:「你刚才明明说他在家,现在又说不在,这是怎么回事呢?」陈安世说,「是主人让我这样说的。」两位书生见安世这样诚实,就说「权叔本这人修道好多年都很勤奋,但我们两人来考察他,他却懈怠了,这是他自己失去了得道的机会,快要成功时却失败了。」接着就问陈安世:「你贪玩吗?」安世说:「我不爱玩。」又问:「你喜欢修道吗?」安世说:「我爱好道术,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做。」两位书生说:「你如果真的爱好道术,明天早晨在路北的大树下等着我们。」 安世记住了,第二天很早就到大树下等着,一直等到太阳落山,也不见一个人来,就打算回去,说:「书生一定是欺骗我呢!」没想到两个书生突然出现在他身边,喊他说:「你怎么来得这么晚呀?」安世说:「我早就来了,一直没看见你们呀!」两个书生说:「我们就坐在你身边嘛。」两位书生约会了安世三次,安世三次都是早早就来等着。二位书生经过考验,知道安世可以受教了,就给了安世两枚药丸,并告诫说:「你回去以后,不要再吃饭,睡觉也单个儿睡在另一个地方。」安世遵照二位书生的话做了,二位书生就常到安世住处来。向他传授成仙的秘诀和心法。 权叔本奇怪地说:「安世一个人住在空屋子里,怎么常听见他和别人说话的声音呢?」权叔本一进他屋里,看不见有什么人在那里。就问安世道:「我刚才听见你屋里有好几个人说话,现在却看不见有人,是怎么回事呢?」安世回答说:「是我在自言自语。」叔本发现安世不吃饭光喝水,而且独自住在别处,疑心他不是个平凡的人,自己知道自己做错了,失去了得道的机会,就感叹地说:「一个人有无道德修行不在年纪大小。父母生了我,但没有师长的指点我就不可能得道长生。先得到道术的,就是我的老师。」于是叔本心甘情愿地给安世当徒弟,每天向安世跪拜求教,为安世清理打扫房间。后来安世修炼成功,白日升天成了仙,临升天之前,安世把修道的秘诀传授给叔本,叔本也得道成仙,升天而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正心诚意才能真正得道。权叔本修道多年却因不能始终如一地诚恳对待他人,最后关头懈怠了,失去了得道的机会。陈安世在考验中,自始至终心正意诚,可以从早晨一直等到太阳落山都无怨言,而且接连三次都如此。真是难能可贵!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得道成仙,升天而去。 (出自《太平广记》第五卷) |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150] 本页[151] 下一页[152] 尾页[21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古典名著 最新文章 |
南齐书 |
梁书 |
魏书 |
南史 |
周书 |
仪礼译注 |
五代史演义 |
周易全解 |
隋唐演义 |
白话尚书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